加拿大最大的房地產網站Zolo實時追蹤MLS房源共享系統數據,發現從8月1日到14日,房價最高的西溫哥華地區只有3套房屋售出,相比去年同期 的52套下跌了94%,而中國買家聚集的列治文地區銷售也暴跌96%。至於整個溫哥華地區,房屋售出的均價在28天之內下跌21.4%,三個月跌幅 25.1%,甚至比去年同期的平均房價都低了7.4%。
加拿大環球新聞網(Global News)根據Zolo的數據製作了圖表,下跌趨勢陡到讓人幾乎聽得見房價掉下來「咻」的一聲。
2016年1月-8月溫哥華平均房價變化趨勢。 圖表來源:Global News,數據來源:Zolo.ca
Zolo是通過計算MLS裡所有售出住宅的平均價格得出房價急劇下跌的結論的。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經濟學家Tsur Somerville說:「這是個糟糕的計算方法。」他提出,平均價格下降也可能是因為高檔住宅的銷售下降引起的。
佛羅里達大學金融統計博士Jerry Jiang舉了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這種計算方法的問題所在。假設6月份溫哥華有1萬棟房子在賣,有5千棟是高檔住宅,均價為150萬,另外5千棟是中低 檔住宅,均價為50萬,平均價是(150*5000+50*5000)/10000,最後平均價是100萬。
假設7月份溫哥華只有6500棟房子在賣,其中1500棟高檔住宅,均價不變,中低檔住宅數量不變,均價不變。因為高價房少了,所以整體平均價格也 就是(150*1500+50*5000)/6500=73.07萬,和上個月均價相比的確下降了27%,但高檔房平均價實際還是100萬,中低檔房實際 也還是50萬。在這樣的情況下,下降的並非房價,而是高檔房在樣本中所佔比例。
「也就是說,在房地產市場裡不同價位的房屋比例發生變化時,平均價數據波動是很大的。因此,可能出現各檔次房屋價格實際上沒有變動,甚至是升高,但由於高價房出售數量減少,造成平均價格下降的情況。」Jerry Jiang對界面新聞說。
溫哥華各區域房屋8月前兩週銷售量2015年、2016年同比。 圖表來源:Global News,數據來源:Zolo.ca
就像Zolo網站發現的那樣,西溫哥華地區8月上半月的成交量從去年同期的52套下降至3套——這一區域正是溫哥華高檔住宅集中的區域。整個大溫哥 華地區的住宅均價在110萬加幣左右,而西溫哥華地區則高達280萬加幣。這裡在今年3月時的房屋均價接近355萬加幣,但八月的房屋均價卻只有260萬 加幣,降幅超過26%。但是我們也不能忽視,3套的成交量真的是一個非常小的樣本。
溫哥華房地產經紀人Lillian Huang也告訴界面新聞記者,目前主要是高端住宅銷售放緩,價格下降,這部分房屋的主要買家是中國買家。而50-70萬加幣左右的房源銷售沒有受到太大影響,其中一居室的房源還可以用「搶」來形容。
著名新聞博客網站赫芬頓郵報(The Huffington Post)的加拿大分站記者Daniel
Tencer在分析相關數據後指出,八月前兩週大溫哥華地區的房屋銷售數量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85%,但主要的變化還是集中在高端房源上。高端房源從上市到售出所需要的時間比去年同期增長了接近兩倍,而其它類型的房源在今年7月之前,相比去年同期,售賣所需的時間甚至有所縮短。
不過,加拿大和溫哥華的樓市確實正在退熱。加拿大房地產協會 (Canadian Real Estate Association )於8月15日公佈的報告顯示,加拿大7月份的房屋銷售量連續第三個月出現下降,其中包括最熱的房地產市場溫哥華。至於整個溫哥華地區,在7月23日到8月20日售出的房屋的均價,也從一個月前(6月-7月)的130萬加幣降到110萬加幣,官方公佈的一個月內降幅為18%,一季度內降幅為25.8%,和去年同期相比降幅為11.3%。
很多人認為英屬哥倫比亞省的稅收新政是造成房價下跌的主要原因,雖然他們對此褒貶不一。此項新政旨在調控因投資資金湧入而飛漲的房價,規定從8月2日起,政府要對在大溫哥華地區買房的海外買家收取額外的15%的房產交易稅。
英屬哥倫比亞財政部長Mike de Jong稱向外國公民徵稅是為瞭解決空置和高房價的問題。圖片來源:vancouver.24hrs.ca
宏觀經濟研究機構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 認為,儘管大溫哥華地區的房產市場調整已經在該稅法實施之前初現端倪,但相關政府官員仍應該對此次溫哥華房產市場的戲劇性回落承擔責任。因為房產市場在當 地經濟所佔比重超過26%,如果明年溫哥華地區的房市價格繼續下降並影響建材行業以及就業率,那麼政府官員應該被譴責。
財經博客網站Zero Hedge於8月19日發表文章,把房價下跌稱為人們「期待已久的突然變化」,並指出,是「英屬哥倫比亞省政府針對外國買家徵收15%物業稅導致了溫哥華房產泡沫破滅。」
Daniel Tencer認為,儘管房價下跌嚴重的區域也是海外買家最集中的區域,但這樣的下跌在新政推出之前已現苗頭。以西溫哥華地區為例,早在6月這一區域的住宅成交量環比就下降了38%。文章還引用市場分析人士觀點,認為中國政府對於離岸資金的控制也可能是造成溫哥華房地產市場冷卻的原因之一。
那麼在溫哥華樓市起落的故事中,中國買家的影響到底有多大呢?
英屬哥倫比亞省是整個加拿大國外投資者最多的地區。根據該省首次發佈的海外買家數據,6月10日至29日,來自中國大陸的投資者購房數量在外國投資 者購房總量中的佔比高達76.6%。根據主要服務於中國人的海外房產平台居外網統計,英屬哥倫比亞省是華人在加拿大第二感興趣購置房產的省份。
在6月10日和7月14日的五週內,英屬哥倫比亞省一共產生了19383起住宅房產交易,其中外籍買家佔1276起,所佔比重6.6%。不過,具體 到大溫哥華地區來看,同樣時間內,該地區的交易佔該省的49.7%,其中外籍買家佔比達73.3%。新規的影響由此可見一斑。雖然媒體一再強調中國買家的 重要性,但據官方數據顯示,他們在溫哥華地區的交易量中佔比還不到3%。果真如此嗎?
在政府統計中,對外國買家的定義是指沒有居住在加拿大的外國人。因此,這個3%應該是那些和加拿大完全沒有關係的中國籍買家,他們買房純粹為了投資或者度假,被稱為「非居民外國買家」。
於是,在「外國買家」這個數據中有一個很微妙的區分,僅佔3%的是「非居民外國買家」,那麼,不得而知的比例則是取得了永久居留權、工作簽證或者留 學簽證的外國買家們。根據加拿大最大的住宅房地產經紀公司Re/Max Holdings Inc.內部員工透露的數據,2015年該公司內部調查顯示,中國買家對溫哥華地區各類型住宅的擁有率達30%。
與該數據「相互佐證」的是加拿大國民銀行經濟學家Peter Routledge在今年3月份發佈的一份報導。報告顯示,2015年中國買家在溫哥華的房地產市場投入了127億加元(約合640億人民幣),佔該城市總量的 33%。
儘管有中國媒體開始用「雪崩」來形容現在的溫哥華房價的變化,外媒也紛紛用上了「急劇下降」(steep decline)、「低迷」(downturn)或者「崩潰」(implode)。有經濟學家預測,加拿大被「炒高」的房價將會在未來下降50%,回到普 通民眾能夠負擔的水平。但是更多的專家們還是傾向於認為,從現在如此小範圍的一個數據變化就推測溫哥華房產市場是暫時性的調整還是長期的,更大範圍的回落 是不可能的。
Lillian Huang認為,新稅政策的確對溫哥華地區房地產市場產生了很大影響,但用「崩塌」不太合適,只是「冷卻下來」。她告訴界面新聞,很多投資者還是抱著觀望 態度,目前的實際情況是,房屋出售的比例還是有50%。她個人的觀點是差不多需要2-3個月的時間房價會穩定下來,此前的投資者也不用恐慌。
2016年華人買家對溫哥華地區房源瀏覽量(紅)和諮詢量(黑)的變化趨勢。 圖表來源:居外網
居外網北美地區負責人Matthew Moore先生說,網站上華人買家對溫哥華地區房源的查詢量在7月以及8月分別上漲了17%和37%,這是今年以來首次連續兩月查詢次數上升。一種可能的 解釋是,媒體對英屬哥倫比亞省增收外國購房者稅率的報導實際上提升了華人買家對溫哥華房產的關注度。數據同時也顯示,華人買家通過電話、郵件、微信等渠道 與居外客服人員諮詢溫哥華房源的行為在7月和8兩月分別下降了 51% 和8%,顯示更多買家持觀望態度,坐等市場調整結束。而8月以來中國買家針對多倫多房源所作的諮詢,已比上月增長接近50%。
看來,中國投資者還沒有被嚇跑。
相關資訊:加拿大擬大增移民 人口老化與勞工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