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讲一讲,东京的房价是如何崩盘的?

如何在中国实现资产保值增值?

在中国,最好的保值增值投资选择便是一线城市的房产。炒股就像去夜店high,碰见渣男的概率高。而买房,特别是在一线城市买房,就像认识一位安静的暖男,因为一线城市房产,只涨不跌,给你最多的安全感。

秉持这一信念的逻辑是:一线城市人口密集,外来人口和土豪们共同托举房价,一线城市教育、医疗资源丰富。

可是,早在几年前,一线城市高企的生活成本就驱使着外来人口告别北上广;优质的教育与医疗资源,并不能撑起一个城市的房价;土豪们在托起了温哥华的房价后,现在已经跑到柏林去买房了。

同样人口密集,同样由于奥运会经历过房价暴涨,同样汇集着优厚的资源,同样经历着人口涌入的东京,在日本1990年代的经济危机中,却未能幸免于房价的波动,遭受了大崩盘

核爆前的东京曾保持过GDP双位数增长的日本经济,在经历了“土地神话”的破灭,中小银行的破产,证券丑闻的暴露后,是如何陷入衰退的?而曾经被奉为“东京房价永不跌”的东京房价,又是怎样崩盘的?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日本保持着每年10%的高速经济增长,在短短20年间从一个农业经济小国转型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和汽车出口国。

高昂的房价更是使普通日本人买不起属于自己的住房……日本泡沫经济离实体经济越走越远。
日本经济的泡沫,集中到了房地产上。

 点击查看日本更多精品房源

1964年东京奥运会,1966年大阪世博会,日本向全世界展示了从战败阴影中复兴的国家形象。 为了迎接东京奥运会,日本修建了一系列交通基础设施,兴建了城市。这些大规模的建设带动了日本房地产行业的强劲发展。

当时,东京被认为是全球最有活力的国际大都会。1969年,未来学家赫尔曼·卡恩在《即将出现的超级强国》一书中预测,日本将在2000年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 然而,还未等到验证预言的那一天,日本就从繁荣的天堂跌入危机的深渊中。

1990年,日本股市、楼市泡沫相继破灭,日本经济从此一蹶不振,进入“失去的二十年”。 今天,无论是日本普通民众,还是庙堂高官,都希望借助再次举办2020奥运会的契机,提振日本经济。日本政府计划将东京作为经济增长特区,进行大规模的再开发。公共设施投资、政策放宽、税收制度改革等等计划都已经开始实行。

外国资本也已经蠢蠢欲动。一批主权财富基金正在涌向日本房地产市场。卡塔尔刚刚买下了一系列保龄球馆;阿塞拜疆接近买下银座的蒂凡尼大楼,而新加坡正准备买下东京西南部婚礼场馆Meguro Gajoen…… 历经了20年的低迷之后,日本的房地产市场似乎重现曙光。此时,回顾那场发生在20世纪末的房地产泡沫危机,或许有助于日本不再重蹈覆辙。

1964的奥运奇迹

奥林匹克景气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被认为是历史上最成功的奥运会之一。日本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借助奥运会带动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国家。在筹备东京奥运会期间,日本政府正在进行收入倍增与国民经济高速增长计划。以此为契机,东京和日本全国各地都大兴土木,建设了一批交通基础设施。其中,令日本人颇为自豪的新干线高速铁路系统就是修建于此时。

1964年10月1日东京奥运前夕,连结东京与新大阪之间的东海道新干线开始通车运营,这是世界第一条投入商业营运的高速铁路系统。有数据显示,日本对东京奥运会所有相关事业的总投入高达1兆日元。按照当时的汇率计算,约为30亿美元。这创造当时奥运会历史上最高的投资记录。 其中,日本政府对比赛设施和奥运村投资160亿日元,道路交通设施建设825亿日元,运营费用60亿日元。除此之外的所有投资,都被用来完成新干线、高速公路、地铁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550
日本的经济,伴随奥运的势头,一路腾飞。

这种投资的比例显示,日本并不是仅仅为了举办奥运会而投资。大规模建设带动了房地产建筑业、服务业、运输业和通信等行业的强劲发展,从而带动日本经济的全面腾飞。1962年到1964年,日本经历了一段“奥林匹克景气”时光。受奥运会影响最深的是房地产行业。除场馆建设之外,东京周边的住宅以飞快的速度发展起来。

1964年,日本民间住宅建设总数比1951年增加了71%,而1963年 1964年的建筑承包合同额分别比前一年增长了32.9%和27.8%。从1961年到1963年,日本房地产行业迎来量价齐升的鼎盛阶段。当时,在短短两年之内,日本建成公寓62栋,2191户,价格也较之前上涨了接近一倍。1964年日本公寓售价平均为950万日元,最高达到1880万日元。

进入80年代,日本经济进入了令人炫目的鼎盛时期。日本制造的产品遍布全球,日本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大量投资和收购。1985年,日本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美国人的银行、超市,甚至好莱坞的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和纽约的标志性建筑——洛克菲勒大楼都成为了日本人的囊中之物。 然而,当日本人目空一切,认为自己是“世界之王”时,一场危机正在酝酿当中。

“广场协议”的陷阱

1978年,第二次石油危机爆发。由于能源价格大幅上升,美国国内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现象。1979年夏天,保罗·沃尔克就任美联储主席。为了治理通货膨胀,他连续三次提高联邦基金利率,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

这一政策使美国市场名义利率上升到20%左右的水平,吸引了大量的海外资金流入美国,导致美元大幅升值。从1979年底到1984年底这段时间内,美元汇率上涨了近60%,美元对主要国家的汇率甚至超过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前的水平。 美元居高不下的汇率水平导致美国对外贸易逆差大幅增长。为了改善美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状况,美国希望通过美元贬值来增加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1985年9月,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英国等5个发达国家的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决定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使美元兑主要货币有序地下跌,以解决美国巨额的贸易赤字,史称“广场协议”。

“广场协议”签订之后,五国开始在外汇市场抛售美元,带动了市场投资者的抛售狂潮。美元因此持续大幅度贬值,而世界主要货币对美元汇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日元的升值幅度最大,三年间达到了86.1%。 这并不是美国第一次干预外汇市场。1971年12月,日本曾与美国签订《斯密森协议》。根据协议,日元对美元的汇率从1美元兑360日元升值为1美元兑308日元,涨幅为18%。

此轮汇率改革导致了1973年日本地价的上涨,但由于石油危机的影响,仅持续了1年。 日元的大幅升值提高了日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促进了日本对外投资大幅度增加,为日本企业在海外扩张提供了机遇。但与此同时,日本经济也已经埋下了泡沫的炸弹。 由于担心日元升值提高日本产品的成本和价格,日本政府制定了提升内需的经济增长政策,并放松国内的金融管制。从1985年开始,日本央行连续5次下调利率,从5%降至1987年2月以后的2.5%。

泡沫诞生

当时,日本已经完成了城镇化建设,国内的城镇化率超过90%。这意味着在原有产业结构下,日本的经济增长已经趋向饱和。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大量的资金流向了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人们纷纷从银行借款投资到收益可观的股票和不动产中。于是,股价扶摇直上,地价暴涨,一个巨大的泡沫正在诞生。

疯狂的泡沫 20世纪80年代,日本银行开始推行银行资本金管理改革。为了推动银行国际化,日本政府决定实行双重标准:国内营业的可以按照本国4%的标准,有海外分支机构的银行则必须执行8%的国际标准。在此要求下,日本银行除了必须不断补充资本金之外,还得调整银行资产结构。

当时,日本银行最苦恼的事情是有钱贷不出去。为了扩大营业份额,日本银行想尽各种办法,利用超低利率拼命发放贷款。 相对于一般公司贷款,房地产抵押贷款的风险权重较低。这意味着银行发放相同数量的贷款,房地产抵押贷款只需一半的资本金。于是日本商业银行纷纷将资金投放到这一领域。

为了发放贷款,日本银行使出浑身解数。甚至对于那些有存款意向的人,银行都会劝告他们进行土地投资:“地价在不断上涨,而利息又接近于零。如果从银行借入资金来购买土地的话,肯定会因土地升值而大赚一笔。” 而一旦这个人买了土地,银行又会以这块土地为担保,再借给他相当于土地价格70%的资金,劝他再购买别处的土地,然后再以新的土地为担保……如此循环反复。 同一时期,国际热钱的涌入加速了日本房地产泡沫的膨胀。签订《广场协议》之后,日元每年保持5%的升值水平,这意味着国际资本只要持有日元资产,即使价格没有升值,也可以通过汇率变动获得5%以上的收益。

敏锐的国际资本迅速卷土重来,在日本的股票和房地产市场上呼风唤雨。国际廉价资本的流入加剧了日元升值压力,导致股价和房价快速上涨,从而吸引了更多的国际资本进入日本投机,泡沫越吹越大。

随着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行业,日本的地价开始疯狂飙升。据日本国土厅公布的调查统计数据,1985年,东京的商业用地价格指数为120.1,到了1988年暴涨至334.2,在短短三年内增长了近2倍。 1990年,东京、大阪、名古屋、京都、横滨和神户六大城市中心的地价指数比1985年上涨了约90%。当年,仅东京都的地价就相当于美国全国的土地价格,制造了世界上空前的房地产泡沫。 一个广为人知的故事是,在东京,有一位学校的看门人在传达室干了40多年,一直收入微薄。

退休之后,他准备返回乡下安度晚年。于是托人把他在东京的一所小房子卖掉,没想到这所房子竟以80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看门人瞬间成为百万富翁,衣锦还乡。 然而同一时期日本名义GDP的年增幅只有5%左右。由于地价快速上涨,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实体工业的发展。建筑用地价格过高,使得许多工厂企业难以扩大规模;过高的地价也给政府的城市建设带来了严重的阻碍;高昂的房价更是使普通日本人买不起属于自己的住房……日本泡沫经济离实体经济越走越远。

泡沫破裂

失去的二十年 1990年,日本生产性行业的贷款比重下降到25%,非生产行业的贷款比重却上升为37%。日本看似繁荣的经济成了名副其实的空中楼阁,危机一触即发。 泡沫的破灭来得迅速而毫无预兆。1989年,日本政府已经意识到经济泡沫,但是此时施行紧缩货币政策为时已晚。 从1989年5月开始,日本央行连续3次提高贴现利率。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内,日本银行利率从2.5%上调至海湾战争前夕的6%。 日本货币政策的突然转向,首先刺破了股票市场的泡沫。1990年1月12日,是日本股市有史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当天,日经指数顿挫,日本股市暴跌70%。人们依稀记得,就在半个月前的1989年12月31日,日经指数还达到了辉煌的高点38915点,市场普遍相信“明年股价可以达到5万日元”。

令人绝望的是,以1990年新年为转折点,日本股市陷入了长达20年的熊市之中。 1990年9月,日经股票市场平均亏损44%,相关股票平均下跌55%。日本股票价格的大幅下跌,使几乎所有银行、企业和证券公司出现巨额亏损。公司破产导致其拥有的大量不动产涌入市场,顿时房地产市场出现供过于求,房价出现下跌的趋势。

時至今日,日本股市仍萎靡不振。
時至今日,日本股市仍萎靡不振。

 

与此同时,随着日元套利空间日益缩小,国际资本开始撤逃。1991年,日本不动产市场开始垮塌,巨大的地产泡沫自东京开始破裂,迅速蔓延至日本全境。土地和房屋根本卖不出去,陆续竣工的楼房没有住户,空置的房屋到处都是,房地产价格一泻千里。 1992年,日本政府出台“地价税”政策,规定凡持有土地者每年必须交纳一定比例的税收。在房地产繁荣时期囤积了大量土地的所有者纷纷出售土地,日本房地产市场立刻进入“供大于求”的时代。

几种因素的叠加,加速了日本房地产经济的全面崩溃。房地产价格的暴跌导致大量不动产企业及关联企业破产。1993年,日本不动产破产企业的负债总额高达3万亿日元。 紧接着,作为土地投机主角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因拥有大量不良债权而陆续破产。结果,给这些机构提供资金的银行也因此拥有了巨额不良债权。当年,日本21家主要银行宣告产生1100亿美元的坏账,其中1/3与房地产有关。

1991年7月,富士银行的虚假储蓄证明事件被曝光。紧接着,东海银行,协和琦玉银行也被揭露出来存在同样的问题。大量银行丑闻不断曝光,使日本银行业产生了严重的信用危机。数年后,几家大银行相继倒闭。 “土地神话”的破灭,中小银行的破产,证券丑闻的暴露……接连的打击让日本民众对资本市场丧失了信心。此后,受到亚洲金融危机、次贷危机等国际大势的影响,日本房地产市场再也未能重回辉煌。

据2005年日本国土交通省发表的地价统计数据,日本全国的平均地价连续14年呈下跌趋势。与1991年相比,住宅地价已经下跌了46%,基本回到了地产泡沫发生前1985年的水平;商业用地下跌了约70%,为1974年以来的最低点。13.1%,高于1988年的9.4%,是至今为止的最高水平。

尽管经过了长达20年的艰难调整,但日本房地产市场依然疲软。 在大类资产框架内,未来股市走势以及房市走势都是投资者极为关心的市场,且两者之间强烈地相互影响,时而相互促进,时而此消彼长。

 

关注居外网官方微信:居外资讯(juwai-com),每日阅读精选海外文章。

(据新浪财经)

买房最佳时点到来 美国2月房价上涨不及预期

北京时间26日晚,数据表明2月美国20大城市房价同比增速放缓,对目前有意购置房产的准买家而言是一个好消息。

2月标普/凯斯-席勒20城房价指数同比上涨5.4%,为10月以来最小涨幅,也不及1月的5.7%,低于彭博调查的25位经济学家的预测中值5.5%。

美国房价上涨乏力,购房者迎来置业最佳时机。

 点击查看美国更多精品房源

房价增速的放缓促使更多美国人选择买房,尤其是是首次购房者及低收入群体。近期报告表明,房屋销售进入旺季,但工资增长缓慢,购房需求降低,需要额外手段支持。

渣打银行经济学家Thomas Costerg称价格增长速度的放缓「将重新刺激房屋销售」。他表示:「房价增速将放缓。我们希望,收入增速将加快,人们的负担能力将增加。当制造业和出口低迷使经济承压时,我们需要房价近期走强。」

季调后标普/凯斯-席勒20城房价指数月率上涨0.7%。较1月大幅下滑。彭博社调查的经济学家预测中位数为0.8%。未季调月率增长0.2%。

20大城市中波特兰领涨,涨幅达11.9%。西雅图和丹佛房价涨幅分别居第2和第3位。

近期公布的房地产数据好坏不一:新屋销售连续第三个月下降;二手房销售增加5.1%;房地产建筑商信心指数4月几无变动。

标准普尔的David Blitzer称:「近期数字显示,增长速度正在放缓。」

 

关注居外网官方微信:居外资讯(juwai-com),每日阅读精选海外文章。

(据钜亨网)

美国房市:新屋销售3连跌,待售屋存量创09年新高

美国商务部25日公布,2016年3月份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的独户新屋销售年率较2月的51.9万户(上修值)下滑1.5%至51.1万户、创2015年11月以来新低并写下2011年5-7月以来首见三连跌纪录,与2015年同期的48.5万户相比上扬5.4%。市场原先预估3月份独户新屋销售年率为52.0万户。

2016年3月份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的独户新屋销售年率较2月下滑1.5%。

 点击查看美国更多精品房源

美国3月新屋中间价年减1.8%(月减3.2%)至288,000美元、过去4个月以来第3度呈现年减;2015年11月的317,000美元为历史最高价位。截至3月底待售新屋周转天期自2月的5.6个月升至5.8个月、创2015年9月以来最高纪录。截至3月底待售新屋为24.6万栋、创2009年9月以来新高。

2016年3月美国独栋新屋开工年率自2月的84.1万户下滑9.2%至76.4万户、创2015年10月以来新低,较史上最高纪录(2006年1月的182.3万户)缩减58%;单月跌幅创2015年2月以来新高。

商务部数据显示,与2016年2月份相比、美国西部衰退幅度最大,月减23.6%。与2015年3月份相比、西部衰退幅度同样居首,年减20.7%。

2016年1月S&P Case-Shiller美国20个城市综合房价指数年增5.7%。其中,波特兰、西雅图、旧金山房价年增幅都达到两位数,分别为11.8%、10.7%、10.5%。

美国3月新屋开工年率下滑8.8%至108.9万户、创2015年10月(107.1万户)以来新低;跌幅创2015年10月以来新高、近4个月以来第3度呈现月减。

3月营建许可下滑7.7%至108.6万户、创2015年3月(103.8万户)以来新低;跌幅创2015年7月以来新高。营建许可已连续第4个月没有呈现正成长(2016年1月为持平)、创2008年7月至2009年1月以来最长低迷纪录。

联准会(FED)主席叶伦(Janet Yellen)3月29日在纽约经济俱乐部发表演说时指出,成家速度跟不上人口增速是美国经济面临的逆风之一。叶伦去年6月在记者会上提到美国节节攀高的房租时表示,那可能是因为年轻人基于房价的波动历史以及自身的就业状况而不愿购屋,因此才会导致公寓出租需求高涨。

美国不动产市调机构RealtyTrac Inc.上个月发表报告指出,今年第1季美国一般受薪阶级得花上30.2%的月薪才能付得起一栋中间价位(199,000美元)住房所需的月度房贷(包括税金、保险)、远高于一年前的26.4%。

 

关注居外网官方微信:居外资讯(juwai-com),每日阅读精选海外文章。

(据钜亨网)

新加坡买房压力下降,新组屋贷款比例趋低

过去三年,非成熟组屋区新组屋买家每月房贷供款占月入的比率逐年下降。房地产分析师认为,这是新组屋价格趋向稳定的迹象,也是因为国人平均收入有所增加。

建屋发展局的数据显示,2013年非成熟组屋区新组屋买家的平均偿债比率(Debt Servicing Ratio,简称DSR)为24%。换言之,他们平均每月动用近四分之一的月入支付房贷。这个比率在2014年下滑至22%,去年进一步下跌至19%。

过去三年,非成熟组屋区新组屋买家每月房贷供款占月入的比率逐年下降.

 点击查看新加坡更多精品房源

根据建屋局定义,偿债比率是一户家庭每月房贷供款占月收入的百分比。介于30%至35%的偿债比率,被视为买家负担得起房屋。

建屋局为鼓励买家谨慎购屋,在2013年把组屋贷款年限从30年缩短至25年。尽管如此,非成熟组屋区新组屋买家的平均偿债比率过去三年呈下滑的趋势。建屋局说,这是因为当局让新组屋售价保持稳定,并改善各种购屋津贴,如特别公积金购屋津贴(Special CPF Housing Grant)。

为了帮买家更好地做决定,建屋局在每次组屋销售活动中,都会在网站上公布新组屋的偿债比率。例如今年2月的组屋销售活动中,武吉巴督一个典型的四房式单位价格为29万5000元,若以买家月入中位数4400元计算,扣除购屋津贴后,偿债比率为22%。

受访分析师认为,自从政府让新组屋价格与转售组屋价格脱钩,已成功使新组屋价格稳定下来。ERA产业主要执行员林东荣说:“非成熟组屋区的新组屋价格在建屋局的控制范围内。许文远在2011年国会选举后出任国家发展部长,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新组屋与转售组屋价格脱钩,也是促使偿债比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智信研究与咨询总监王伽胜也同意新组屋价格过去几年来,对买家更负担得起。他认为,偿债比率下降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买家的贷款额减少,尤其是第二次买家,他们可能在2009年至2013年以高价转售旧组屋,从中赚取不少利润而无须为新组屋贷款太多。

博纳产业首席执行长林永富指出,不能单凭偿债比率下降断定组屋价格变得更合理或负担得起。

他说:“我们要意识到买家的收入也有增加,购屋能力自然也提高,进而压低偿债比率。其实过去五年的预购组屋价格并没有真正降低,甚至还有微升。”

数据显示,新加坡居民家庭工作月入中位数从2013年的7872元,上升至2014年的8292元,2015年则进一步上扬至8666元。

分析师也认为,偿债比率下滑在非成熟组屋区较明显,在成熟组屋区则不太可能出现相同趋势。林永富说:“虽然建屋局这些年在成熟组屋区推出的新组屋数量未必足以用作统计,但我相信成熟组屋区的偿债比率不太可能下滑。”

王伽胜也说:“成熟组屋区的组屋需求量依然相当大,导致房价偏高,因此偿债比率应该不会下滑,甚至有可能上扬。”

去年同丈夫迁入盛港新五房式组屋的沈依媛(31岁,助理经理)受访时透露,夫妻俩每月偿还房贷的金额占月入的20%。

她说:“购买盛港的新组屋主要是为了住靠近夫家,但也是因为比较负担得起。若买成熟组屋区的组屋,每个月应该要花更多钱来偿还房贷,生活压力会比较大。”

 

关注居外网官方微信:居外资讯(juwai-com),每日阅读精选海外文章。

(据联合早报)

日本房价泡沫破灭:东京房价只有最高时一半

上世纪80年代,笔者在日本留学,当时日本的房价已经快到巅峰。留学生在日本打工,挣钱多,还不影响学业的工作就是替人排队。一个是整夜去售房处排队,再一个是在法国新葡萄酒上市前,去售酒的专业店前排队。

那会儿排队时,雇主也常在。房子很多是一人限购一套。当时笔者给一个做零部件的企业老板排队,他的厂里有500多名工人,工资高、零部件不好卖,只好炒房挣钱,拿工厂做抵押。排一整夜队,挣2万日元(按照当时汇率,相当于2000元人民币),比普通打工要高出1倍。

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
当日本的房价下跌时,几乎所有人都没有意识到危机的存在。

  点击查看日本更多精品房源

买套8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大概需要5000万日元到7000万日元,相当于日本普通人大致10年到20年的纯收入。当时有数据统计,全日本的房价平均起来相当于普通人6年到7年的收入。笔者所在大学的教授认为,欧美国家购房费用,最多相当于纯收入的4年到5年,“日本的房价绝对属于泡沫,肯定有一天会掉下来的”。但是更多人认为日本房价不可能降。

房价高了,觉得其他什么都便宜。当时日本还流行收藏葡萄酒。比如法国的新葡萄酒,1万日元一瓶,存上几年就能上涨到2万日元左右,比存钱合适多了。

笔者的朋友横田1990年从国外回来后,也加入到了购房行列。他当时在埼玉县(相当于北京通州)买了一栋二层小楼,100多平方米,当时标价1亿日元,庭院除了能停一辆车以外,想种点花草都困难。从房子所在地乘轻轨到东京市中心大手町要1小时,从家里到轻轨车站需要骑车25分钟,或者必须让夫人开车送。

1993年,东京房价走势开始时持续上升,房价泡沫开始破裂,房价快速下滑。但是当时包括笔者在内,都认为日本房价下跌是暂时的,一定能恢复。日本土地狭小,城市到处是需要房子的人,不可能一直只跌不升,因此在泡沫破裂期间,不知有多少人冲进去买房。

二十多年后,笔者当年为其排队买房的雇主,工厂已经没有了,他买的那些房子也都不值钱了。他的儿子告诉笔者,父亲早就破产了,如今人都找不到,兄弟三人只有一人最后上了学费低廉的国立大学,其余两人连大学都上不起。至于笔者朋友横田花1亿日元买的房子,他说:“目前残值大概只有数百万日元了,就是标出这样的价格,也不会有人来买。”按照1000万日元算,折合成人民币不过50万。但朋友还有贷款没还完,“贷款数额这个无形的数字压了我半辈子,到退休后,也依旧高悬在我头上”,横田说。

房地产泡沫破灭至今已经过去二十多年,那现在东京房价多少钱?东京六本木等地房地产价格这些年已经提升到了最高时的一半左右。除去这样的地方,其他地方想让房价回升上去,“比登天还难”。而日本现在售卖一瓶产地优良的法国新葡萄酒,价格只有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1/10,但几乎没有人去排队买这样的酒,更很少有人去存储了。

 

关注居外网官方微信:居外资讯(juwai-com),每日阅读精选海外文章。

(据环球网)

一季度澳洲房价降温,HSBC声称债务水平远低于美国08危机水平

近日澳洲房地產价格终於降温,新的购房风潮再次出现。而根据HSBC最新的报告指出,投资人不用担心澳洲居于世界高位的债务水平会导致美国式信贷危机的出现。

当澳洲的成长模式从矿业转型至服务业时,房地產的荣景就此展开,从2012年中到现在,房价涨了30%,而家庭的债务-收入比也从2011年的167%升至2015年的186%,让澳洲成為全球最难负担的房市之一。

「这让澳洲的家庭债务水準,成為已开发国家中最高的。」HSBC指出。

澳洲平均房产价格在过去的6个月中稳定上扬,而主要城市如悉尼的房价则趋于下降。

澳洲房产价格过去6个月稳定上扬,降价来自主要城市。

 点击查看悉尼更多精品房源

而房价的上扬,让家庭的债务-资產水準降低,从2011年的24%降至2015年的22%。但随著房市降温,这让市场有了疑问,即家庭债务是否能撑得下去。

澳洲房產价格过去6个月稳定上扬,降价来自主要城市。悉尼及墨尔本的房价从去年10以来便持平,前4年的年增率则分别有10%及6%。

HSBC预期,由於供应过剩,去年涨幅来到10%的澳洲房价,今年到2017年将剩低个位数字成长。这将让家庭的资產-债务比提高,让家庭成员更容易受到外部衝击波及。

不过澳洲的情况是控制得住的,因為其债务分配良好,与美国金融危机前的情势不同。

澳洲的债务多由高收入家庭持有,72%的债务由最高40%的人承接。而收入最低的20%仅持有不到4%的债务。

此外,澳洲的金融系统也有结构功能来降低任何危机风险。

「首先,所有的贷款都可以充分追索。而澳洲的税务系统,对那些提前还款者有好处,且所有人占据的地產是无法减税的。」HSBC指出。

充分追索,意味著债权人能够追讨欠债者的其他资產,来弥补贷款的损失,与美国信贷危机时许多人只能减记溺水房贷的损失大不相同。

HSBC指出:「现在平均贷款超过已经先预付了2.5年,让家庭在面对失业风险时有个缓衝。」

而更严苛的放款规范,有助於创造一个更稳健的贷款情势。银行被规范房贷放款成长年增必须低於10%,新的借款人的贷款利率更高。

 

关注居外网官方微信:居外资讯(juwai-com),每日阅读精选海外文章。

(据钜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