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预期和投资者信心,尽管无法被简单归类到基本面或是技术面的任何一个范畴中去,但事实上它们却是决定一个市场的堪称最关键的内生要素。它们是市场对于基本面和技术面的最忠实、最彻底的综合映射,反过来又驱动市场以维持、强化或是扭转趋势。近一年多来,在中国A股市场上,市场预期和投资者信心源于市场、反过来又驱动市场的特质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从中国股市反观
多伦多楼市:投资信心造就市场格局
有人将A股市场简单归结为两个字:赌市。虽然听起来很武断,但却一针见血地点出了A股市场参与者的群体性特征。上证综指从2014年3月12日的1974.38点启动,到2015年6月12日企及高点5178.19点,仅仅一年零三个月便飙涨约1.62倍,在全球任何资本市场中都堪称是最壮观的阶段性上涨行情之一。在此过程中,中国股市交易量也一举超越美国股市而雄冠全球,量价齐升的A股市场成为全球市场最耀眼的明星。
但盛景转瞬即逝,A股6月12日见顶下跌,上证综指短短18个交易日即7月9日暴泄至3373.54点,跌去约34.86%,出现了罕见的千股连续跌停的局面,个股最大阶段性跌幅高达70%以上。A股无视此间接连出台的诸多利好而一根筋式下跌,这也成为全球市场上罕见的“疯熊”行情而被载入史册。
7月9日,伴随着公安系统严查做空的超级利好,A股再度雄起,三天内上证综指即最高涨至4030.20点,阶段涨幅约19.48%,千股连续跌停再次转为千股连续涨停。
这样一个暴涨-暴跌-暴涨的行情,单单靠基本面或是技术面的分析恐怕是无法解释清楚的,也许“赌市”的说法比较贴近其实质一点。
那么还有更贴切的说法吗?
预期和信心驱动A股熊牛转换
让我们回顾一下当时上证综指2000点下方时的市场境况吧。自2013年6月底上证看见1849.65点之后,沪市始终处于一个2000点至2250点窄幅箱体为中枢的低位整理行情中,称之为鸡肋行情也不为过。当时虽然创小板有一些黑马出现翻倍行情,但不足以带动整个股市人气上升。而大盘蓝筹股也悄悄见底,而后先于市场走出缓慢爬升行情,但也未引起投资者的过多关注。市场获利艰难,大多数个股处于阴跌而反弹乏力的状态,因此主流观点普遍认为创下新低甚至跌至1600点是可以预见的,而在银行股5-6倍市盈率时认为银行股未来前景堪忧、缺乏投资价值的观点也是很具有代表性的论调。
但底部在大众不知不觉中形成,一批先知先觉者已经悄然入场吸筹。从2011年10月到2014年10月,筑底3年的A股终于迎来凤凰涅槃。
在上证综指去年11月底以一根光头月中阳线首次突破60月均线时,市场预期开始慢慢发生变化,投资者信心有了一定程度恢复。题材股炒作渐趋活跃,蓝筹股也开始走出领先行情。但行情发展总是领先大众的预期变化和信心恢复的,就在大多数人还犹犹豫豫、将信将疑的时候,去年12月上证单月涨幅20.57%的长阳迅速拔地而起。很显然市场的预期已经显著转为多头行情,市场信心也受到极大鼓舞。后知后觉者或许已踏空,或许正在考虑是否要抛掉自己由深套转为浅套的筹码。他们很疑惑:中国经济数据不是很不理想吗,实体经济不是很疲弱吗,股市不是经济晴雨表吗?怎么行情会出现得如此突然。此后两个月的高位整固蓄势、空中加油也正好让多空充分换手,让对市场有足够信心和良好预期的投资者继续踏步进场。这以后我们都看到市场是怎样自我强化预期继而达到趋势的自我强化的。上证3300点上方是个股轮番上涨、闭着眼睛都能赚钱的黄金交易期。市场内的预期达到空前一致,赚钱效应越来越突出,场外新资金也达到预期共振,市场信心前所未有地高涨。这让我们清晰地观测到预期和信心从悲观转为稳定,继而转为乐观并不断自我强化、形成加速度,驱动市场走势达到内外统一的一个典型的过程。
上证5000点上方又发生了什么呢?人人兴高采烈争相入市,媒体不断推波助澜,“万点论”开始甚嚣尘上,4月13日开始一人一户解禁每人可开20个证券账户,这无疑是对场外新资金的极大激励。市场似乎有如此多的利好,更多人义无反顾地投入股市甚至把融资买入头寸加至最大,市场的贪婪本性达到极致。
盛极而衰,在市场预期空前一致、大众信心驱动其股票持有量达到极限,通俗的说法是“空头全部被消灭”时,危险便悄然而至了。这时候又重演了一遍上证2000点下方的一幕,大众都在乐观看涨,但先知先觉着已经悄悄布局做空,上证综指日线图构筑了一个平顶,让看多者和看空者充分换手,随即步入跌势。当上证反弹无力迅速跌破60天线时,市场预期终于发生逆转,信心不再,争相斩仓出逃,市场也出现了最可怕的一幕:千股无量连续跌停。
短短10几天,市场预期与投资者信心竟然可以转化得如此之快,这也不枉A股市场的“赌市”一说。
当上证暴跌至3500点下方时,按照专业的说法,是“融资盘已经被围剿殆尽”了,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多头不死、空头不止”,但悲观预期仍然不断自我强化,信心损失殆尽。这时候行政调控手段便成了唯一能够悬崖勒马的工具。公安系统调查做空账户,以及要求大股东回购股票,这可以被视为对(悲观)预期与信心(殆尽)的一个强有力的熔断机制,是政府主导救市的一种终极手段。
效果果然非同凡响,A股瞬间满血复活,从千股连续跌停到千股连续涨停简直有如受操纵的期货市场般惊险刺激,乐观预期重新席卷市场,投资者信心又开始恢复。
当然,这种行政手段下营造出来的预期和信心逆转究竟是否真正有效,市场能够走多远,本报记者是持有怀疑态度的。小心驶得万年船,在当前市况下还是保守一点好,观望一阵子至少不会输钱。
中国A股市场此番表演,任何基本面或技术面的解释都显得片面牵强,但如果从市场预期和投资者信心以及市场实际走势的滞后、同步、强化等微妙关系中,还是能够看出:这些市场内生要素才是真正驱动市场的关键。
大多楼市预期与信心仍有坚实基础
这不禁让我们联想到经历十年牛市、仍然壮牛奋蹄的GTA楼市,这样一个市场能否也从市场预期和投资者信心的角度来观测和分析呢?答案是肯定的。
尽管大多楼市十年牛市行情可浓缩为一根漂亮的向右上方延伸并出现加速度的增长曲线,但这些年来楼市经历的考验也确实不少。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一衣带水的美国一些泡沫严重的旅游城市楼价跌幅一度高达60%强,而GTA呢,恐怕最大跌幅也就10%左右,而且此后率先迅速复苏并创出新高,其走势之强劲之独立令人惊叹。
而今又逢加拿大“经济陷入六年来最严重的衰退”,加上加元急贬、石油暴跌,加拿大一些相关城市如卡尔加里的楼价步入调整。那么GTA楼市呢?6月独立屋均价突破60万元,同比涨幅超过15%,又没有产生丝毫负面影响。
全球金融危机和加拿大6年来最严重经济衰退-似乎很难再想出来比这更严峻的基本面考验了吧。那么GTA楼市为什么能够久经考验而延续不变的牛市行情呢?市场预期和投资者信心使然。
天下地产总裁Michael Wang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相比于大众的市场预期,大的开发商、建筑商的市场预期显然更有现实意义。因为我们这些终端消费者只是产品和价格的被动接受者,我们的预期和行为模式对市场无法产生重大影响。但大的开发商却能左右市场风向,有如资本市场中的MM(Market Maker,做市商)。比如一个反映大开发商预期的重要指标就是新屋开工率,因为市场归根到底是由大的开发商决定的,只有开发商有利润的保证了,他才有动工的意愿。
加拿大新屋开工率近几年来一直保持稳健增长的态势,即使个别月有微调,但良好趋势从未发生改变。
那么普罗大众对于GTA楼市的预期又以何种方式呈现呢?抢Offer就是一个很典型的标志。愿意跟几位甚至十几位竞争对手较量,最终把成交价抬高到高于叫价或市场均价10几个点甚至几十个点的位置,本身就说明买家对未来价格继续上涨的预期之强烈,甚至于不惜透支一部分未来价格增长空间来保证交易的成功。抢Offer也是最直接的抬高市场均价的方式。只要这种现象广泛存在没有持续大幅缩减,那么大众对楼市的预期就不会发生大的变化。
除此之外,改建、翻建、囤地等行为模式的广泛存在同样是预期强烈的一种体现。一般而言现在地价高涨,买地翻建往往要等到一年或更长时间之后,那么甘于冒一年不确定性的风险也要完成翻建项目,本身就说明对价格继续上涨的预期之强烈。
按照理性预期经济学的观点,对未来的预期对于经济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也表示,企业投资决定于投资者的精神状态,即其对于投资的未来的利润率(即资本边际效率)的预期。因此,活力、商业信心、投资者集团的群体心理,成了凯恩斯经济分析的核心。
所以,大开发商和普通民众的一致预期以及他们之间的共振,很大程度上确保了大多地区楼市的源源活力和勃勃生机。这种预期是不会轻易受到一些不同观点和研究报告影响的。
如果说预期中偏理性的成分多一点,那么一旦预期成型,接下来信心的树立就是一个偏感性的过程了。
无论是新屋雨后春笋般涌现、抢Offer蔚然成风还是翻建改建星火燎原,这背后都是源于信心的支撑。只有信心强烈,国际买家无论是亚洲、中东还是俄罗斯都愿意将尽可能多的资金不断注入加拿大特别是GTA等城市的楼市;只有信心强烈,很多新移民才会一落地就忙于添置房产,或者工作几年后便开始“小换大”的计划;只有信心强烈,那些国际留学生的父母才会在孩子还没有来读书之前就张罗着为他们购置房产……
投资者信心随着近两年GTA楼市的增长加速度,不降反升,这其中很大的一个因素是加币贬值。加币贬值使外币持有者购买力上升,继而更坚定其购买信心。当然加币贬值对于物业价格预期而言有负面影响,当然信心足够坚定的情况下,这些并不足以阻止海外资金大踏步挺近加拿大特别是GTA的步伐,因为他们相信楼市的涨幅将抵消加币贬值的负面影响。
当然我们没有提及GTA楼市预期和信心如此强烈背后的基本面因素,而这些在上一期《地产周刊》头条专题中其实已有充分表述:历史最低水平的按揭利率和对于利率下调的进一步预期、移民政策的稳定和留学群体的迅速增长、GTA作为加拿大经济商业及文化中心的全球城市地位……所有的这些基本面因素,在预期和信心中已经得到最忠实、最彻底的综合映射,并驱动楼市长牛继续昂首向前。
世界上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再强烈的预期和信心,也必须遵从经济学的普遍规律。我们如何从市场预期与投资者信心的些微变化中揣测未来市场可能的转变呢?敬请关注《地产周刊》的后续分析报道。
欢迎前往加拿大房闻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