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加拿大房价趋势报告

与去年同期相比,加拿大房价大幅上升,幅度为9.6%。与上月相比,加拿大房价涨幅为0.6%,涨幅仍然超过上月的0.5%。

在成交方面,加拿大房市也异常火爆。其中涨幅最大的是多伦多和温哥华。多伦多成交量上涨56%,温哥华上涨48%。

  点击查看大图

根据上图,我们发现加拿大东西两部房价快速上升,其实就是温哥华和多伦多。而其他地方房价呈现下降趋势。

居外分析,温哥华多伦多之所以房价快速飙升,首先,温哥华、多伦多经济旺盛,发展潜力高;其次,这两个城市是华人聚集区,生活便利,容易交流;最后,作为高度发达的城市,意味着较好的财力资源会流向这里,此外,人力资源也会大量流向这里,那么,投资房市后,可获取较高利润。相应地,如果打算移民,则福利会更好,而留学,可获取更为优质的教育资源。

作为首府的温哥华,经济发展快速,对移民以及其他省市人口具有绝对的吸引力。相比北京,早已人满为患,而温哥华目前的容量并未饱和,这意味着未来会有更多的人流向温哥华,而温哥华也将持续火热。而多伦多作为一个新兴发展的城市,无疑藏着巨大商机。

至于那些房价下滑的城市,是由于油价下降,加拿大经济萎缩,此外,那些地区华人较少,因为成交量以及房价均呈现下滑趋势。

推荐阅读:加拿大房价趋势报告(每月更新)

关注居外网官方微信:居外资讯(juwai-com),每日阅读精选海外文章。

华裔身份的疑惑:加拿大移民二代的冷眼

我公司里华人相当多,尤其是这几年来在各大院校招聘的理工科商科毕业新生和COOP的在读生中,超过半数是华裔。近一两年来工作的华裔大学生,从姓氏看他们大多来自大陆移民家庭,这和十多年前华裔毕业生多来自港台的状况相比有很大的改变。

华裔身份的疑惑:加拿大移民二代的冷眼

十多年前,华裔是在整个加拿大社会是实实在在的少数族裔,他们的孩子在校园里也是少数族裔。大学一毕业能通过几番筛选和面试进到大公司里的华裔年轻人,应该算得上是精英。我们这些当时在育儿年龄的新移民,都很希望将来的孩子象他们那样出类拔萃。

记得那时有五六个华裔新毕业生,有男有女,分别在不同部门担任管理培训生。一年多下来,我发现他们在工作上除非不得已要和和我们这些第一代移民同事打交道,否则绝不有任何接触。就算是为了公事,公事公办讲完以后一转身就当你透明视而不见。相比之下,他们跟其他族裔或者跟他们同样背景的移民二代有说有笑热情亲切,表现完全正常。公司里搞活动,比如多元文化节这类活动,他们要不就不参与,要参与则去别的族裔小组帮忙,不愿意在华人组里出现。亚裔员工协会欢迎新会员,喊他们参加聚会他们要么当没听见,要么否认自己是亚裔拒绝参加。平时部门开会搞活动分小组讨论,这几个同事都坐在我们旁边了却只和其他族裔同事说话,不与我们搭嘴。有位华裔女孩,需要找一些数据跟我开会。开会的时候好好的,该讲什么讲什么。然而会后在电梯里遇到,周围只有我和她两个人,她却好像不认识一样,扭过脸去不打招呼。那种判若两人的态度还真是少见。我以为是我自己多心,或者无意说错了话闹了误会。后来和其他两个华裔老同事闲聊时提起这件事,他们都慨叹有同样的经历,不光是她,和她同期毕业来的几个华裔青年都是这样的表现。从那时我们明白了不是他们对我们某个人有意见,也不是他们当中某个人有毛病,而是整体有意识地和我们划清界限。

当一个人不愿意承认和认同自己的肤色,种族和文化,在我看来是悲哀的。虽然他们不把自己当作华裔,但是其他族裔同事仍然在各种场合把他们当作华裔对待。在一次亚裔员工讨论会上,几位早期移民二代的同事分别讲述自己在加的成长故事。他们的父母来时大多没有经验,资产和积蓄,无法融入社会,做着底层的工作维持生计。当时的社会对多元文化的认识和接受远远不像现在这样普遍,这些孩子们无论去那个学校,经常被同学耻笑恶搞,老师也不管。中国的国际地位低,在西方世界的形象不好,西方媒体的负面报道多,令他们经常为自己是华裔不爽。父母辈的逆来顺受,他们本人在体型,家庭背景,社会地位上都感觉矮人一截,觉得除了好好读书上大学,没有其他途径能够向本地人证明他们的实力,在这个社会被尊重。青少年时期和种族有关的不愉快经历,令他们产生了IDENTITY的挣扎。

十多年过去了,九十年代大陆新移民的子女们现在都纷纷成年进入就业市场。同为华人移民的第二代,现在这批人的父母本身也是专业人士或者生意人,家庭经济水平和社会地位的提升,本地华裔人数的剧增,多元文化的深入,中国经济的崛起,令他们对自己是华裔非更有自信。他们对待第一代华人移民同事的态度也很不同。现在来的新毕业生,中午乐意和我们同桌吃饭,分享他们对中国的印象和游览的经历。他们对中国和中华文化的认同相对来讲强烈很多,没有他们的小前辈那种集优越感和自卑感于一身的纠结。

我希望我的孩子将来对自己是加拿大华裔这个身份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同时热爱两种传统两个文化;不要在乎我们华裔和他们非华裔的区别,而是带头创造一种求大同存小异的族裔和谐。

欢迎前往加拿大海外生活

攻占温哥华后 中国炒房团又东渡到日本

在把温哥华、悉尼房价炒高之后,成群结队的中国炒房团又将目标瞄向了日本。

攻占温哥华后 中国炒房团又东渡到日本

彭博社报道,位于北京的房产经纪商正组织购房旅行团,东渡至日本东京和大坂购房,以便为其海外投资寻求一个安全之处。日元贬值至22年低位,以及东京2020年奥运会诱发了这些购房者的需求。另外,来自上海的购房旅行团也将很快出发。

据Real Estate Economic Institute称,部分由于来自中国的新购房者,东京的公寓价格在过去两年内上涨了11%,已经触及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高。

搜房网大坂经纪人Zhou Yinan称,中国购房者对日本房产的需求就像泉水上涌。与去年同期相比,中国大陆的购房者增加了20%。“去年,中国的购房者主要来自中国台湾。但自从去年10月份日元兑人民币贬值以来,这种趋势就发生了变化。”

还有几千个中国大陆购房者正自发来日本,冲击东京池袋唐人街地区的房地产。中国超市门外的免费报纸上也刊登满了包括出售房产的分类广告。

“最近有太多来自中国的买房人。” 东京房产经纪商BestOne Co的Song Zhiyan称,“我只与那些能够付现金的人打交道。为何浪费大家的时间呢?”她在微信群里告诉那些潜在的买房人称,东京的房子买的非常快。有的还在商量房价的时候,这个房子就已经被卖出去了。

据信义房屋,今年一季度,日本对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人的房屋销售同比飙升了70%。日本每卖出100套房子,就会有10-15套房子卖给亚洲人。

中国台湾房产经纪商Sinyi Realty Inc总经理Kenny Ho称,中国大陆对东京的房子需求如此强劲,以至于一些开发商给新建公寓设定了配额,以限制对外国人出售。他称,一些开发商卖给外国人的房子占项目的比例不会超过20%。

“日本有自己做事情的方式。”他称,“一些人觉得,如果有太多外国人,这可能会影响生活环境质量。”

欢迎前往加拿大房闻速递

从中国股市反观多伦多楼市:投资信心造就市场格局

市场预期和投资者信心,尽管无法被简单归类到基本面或是技术面的任何一个范畴中去,但事实上它们却是决定一个市场的堪称最关键的内生要素。它们是市场对于基本面和技术面的最忠实、最彻底的综合映射,反过来又驱动市场以维持、强化或是扭转趋势。近一年多来,在中国A股市场上,市场预期和投资者信心源于市场、反过来又驱动市场的特质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从中国股市反观多伦多楼市:投资信心造就市场格局

有人将A股市场简单归结为两个字:赌市。虽然听起来很武断,但却一针见血地点出了A股市场参与者的群体性特征。上证综指从2014年3月12日的1974.38点启动,到2015年6月12日企及高点5178.19点,仅仅一年零三个月便飙涨约1.62倍,在全球任何资本市场中都堪称是最壮观的阶段性上涨行情之一。在此过程中,中国股市交易量也一举超越美国股市而雄冠全球,量价齐升的A股市场成为全球市场最耀眼的明星。

但盛景转瞬即逝,A股6月12日见顶下跌,上证综指短短18个交易日即7月9日暴泄至3373.54点,跌去约34.86%,出现了罕见的千股连续跌停的局面,个股最大阶段性跌幅高达70%以上。A股无视此间接连出台的诸多利好而一根筋式下跌,这也成为全球市场上罕见的“疯熊”行情而被载入史册。

7月9日,伴随着公安系统严查做空的超级利好,A股再度雄起,三天内上证综指即最高涨至4030.20点,阶段涨幅约19.48%,千股连续跌停再次转为千股连续涨停。

这样一个暴涨-暴跌-暴涨的行情,单单靠基本面或是技术面的分析恐怕是无法解释清楚的,也许“赌市”的说法比较贴近其实质一点。
那么还有更贴切的说法吗?

预期和信心驱动A股熊牛转换

让我们回顾一下当时上证综指2000点下方时的市场境况吧。自2013年6月底上证看见1849.65点之后,沪市始终处于一个2000点至2250点窄幅箱体为中枢的低位整理行情中,称之为鸡肋行情也不为过。当时虽然创小板有一些黑马出现翻倍行情,但不足以带动整个股市人气上升。而大盘蓝筹股也悄悄见底,而后先于市场走出缓慢爬升行情,但也未引起投资者的过多关注。市场获利艰难,大多数个股处于阴跌而反弹乏力的状态,因此主流观点普遍认为创下新低甚至跌至1600点是可以预见的,而在银行股5-6倍市盈率时认为银行股未来前景堪忧、缺乏投资价值的观点也是很具有代表性的论调。

但底部在大众不知不觉中形成,一批先知先觉者已经悄然入场吸筹。从2011年10月到2014年10月,筑底3年的A股终于迎来凤凰涅槃。

在上证综指去年11月底以一根光头月中阳线首次突破60月均线时,市场预期开始慢慢发生变化,投资者信心有了一定程度恢复。题材股炒作渐趋活跃,蓝筹股也开始走出领先行情。但行情发展总是领先大众的预期变化和信心恢复的,就在大多数人还犹犹豫豫、将信将疑的时候,去年12月上证单月涨幅20.57%的长阳迅速拔地而起。很显然市场的预期已经显著转为多头行情,市场信心也受到极大鼓舞。后知后觉者或许已踏空,或许正在考虑是否要抛掉自己由深套转为浅套的筹码。他们很疑惑:中国经济数据不是很不理想吗,实体经济不是很疲弱吗,股市不是经济晴雨表吗?怎么行情会出现得如此突然。此后两个月的高位整固蓄势、空中加油也正好让多空充分换手,让对市场有足够信心和良好预期的投资者继续踏步进场。这以后我们都看到市场是怎样自我强化预期继而达到趋势的自我强化的。上证3300点上方是个股轮番上涨、闭着眼睛都能赚钱的黄金交易期。市场内的预期达到空前一致,赚钱效应越来越突出,场外新资金也达到预期共振,市场信心前所未有地高涨。这让我们清晰地观测到预期和信心从悲观转为稳定,继而转为乐观并不断自我强化、形成加速度,驱动市场走势达到内外统一的一个典型的过程。

上证5000点上方又发生了什么呢?人人兴高采烈争相入市,媒体不断推波助澜,“万点论”开始甚嚣尘上,4月13日开始一人一户解禁每人可开20个证券账户,这无疑是对场外新资金的极大激励。市场似乎有如此多的利好,更多人义无反顾地投入股市甚至把融资买入头寸加至最大,市场的贪婪本性达到极致。

盛极而衰,在市场预期空前一致、大众信心驱动其股票持有量达到极限,通俗的说法是“空头全部被消灭”时,危险便悄然而至了。这时候又重演了一遍上证2000点下方的一幕,大众都在乐观看涨,但先知先觉着已经悄悄布局做空,上证综指日线图构筑了一个平顶,让看多者和看空者充分换手,随即步入跌势。当上证反弹无力迅速跌破60天线时,市场预期终于发生逆转,信心不再,争相斩仓出逃,市场也出现了最可怕的一幕:千股无量连续跌停。

短短10几天,市场预期与投资者信心竟然可以转化得如此之快,这也不枉A股市场的“赌市”一说。

当上证暴跌至3500点下方时,按照专业的说法,是“融资盘已经被围剿殆尽”了,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多头不死、空头不止”,但悲观预期仍然不断自我强化,信心损失殆尽。这时候行政调控手段便成了唯一能够悬崖勒马的工具。公安系统调查做空账户,以及要求大股东回购股票,这可以被视为对(悲观)预期与信心(殆尽)的一个强有力的熔断机制,是政府主导救市的一种终极手段。

效果果然非同凡响,A股瞬间满血复活,从千股连续跌停到千股连续涨停简直有如受操纵的期货市场般惊险刺激,乐观预期重新席卷市场,投资者信心又开始恢复。

当然,这种行政手段下营造出来的预期和信心逆转究竟是否真正有效,市场能够走多远,本报记者是持有怀疑态度的。小心驶得万年船,在当前市况下还是保守一点好,观望一阵子至少不会输钱。

中国A股市场此番表演,任何基本面或技术面的解释都显得片面牵强,但如果从市场预期和投资者信心以及市场实际走势的滞后、同步、强化等微妙关系中,还是能够看出:这些市场内生要素才是真正驱动市场的关键。

大多楼市预期与信心仍有坚实基础

这不禁让我们联想到经历十年牛市、仍然壮牛奋蹄的GTA楼市,这样一个市场能否也从市场预期和投资者信心的角度来观测和分析呢?答案是肯定的。

尽管大多楼市十年牛市行情可浓缩为一根漂亮的向右上方延伸并出现加速度的增长曲线,但这些年来楼市经历的考验也确实不少。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一衣带水的美国一些泡沫严重的旅游城市楼价跌幅一度高达60%强,而GTA呢,恐怕最大跌幅也就10%左右,而且此后率先迅速复苏并创出新高,其走势之强劲之独立令人惊叹。

而今又逢加拿大“经济陷入六年来最严重的衰退”,加上加元急贬、石油暴跌,加拿大一些相关城市如卡尔加里的楼价步入调整。那么GTA楼市呢?6月独立屋均价突破60万元,同比涨幅超过15%,又没有产生丝毫负面影响。

全球金融危机和加拿大6年来最严重经济衰退-似乎很难再想出来比这更严峻的基本面考验了吧。那么GTA楼市为什么能够久经考验而延续不变的牛市行情呢?市场预期和投资者信心使然。

天下地产总裁Michael Wang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相比于大众的市场预期,大的开发商、建筑商的市场预期显然更有现实意义。因为我们这些终端消费者只是产品和价格的被动接受者,我们的预期和行为模式对市场无法产生重大影响。但大的开发商却能左右市场风向,有如资本市场中的MM(Market Maker,做市商)。比如一个反映大开发商预期的重要指标就是新屋开工率,因为市场归根到底是由大的开发商决定的,只有开发商有利润的保证了,他才有动工的意愿。

加拿大新屋开工率近几年来一直保持稳健增长的态势,即使个别月有微调,但良好趋势从未发生改变。

那么普罗大众对于GTA楼市的预期又以何种方式呈现呢?抢Offer就是一个很典型的标志。愿意跟几位甚至十几位竞争对手较量,最终把成交价抬高到高于叫价或市场均价10几个点甚至几十个点的位置,本身就说明买家对未来价格继续上涨的预期之强烈,甚至于不惜透支一部分未来价格增长空间来保证交易的成功。抢Offer也是最直接的抬高市场均价的方式。只要这种现象广泛存在没有持续大幅缩减,那么大众对楼市的预期就不会发生大的变化。

除此之外,改建、翻建、囤地等行为模式的广泛存在同样是预期强烈的一种体现。一般而言现在地价高涨,买地翻建往往要等到一年或更长时间之后,那么甘于冒一年不确定性的风险也要完成翻建项目,本身就说明对价格继续上涨的预期之强烈。

按照理性预期经济学的观点,对未来的预期对于经济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也表示,企业投资决定于投资者的精神状态,即其对于投资的未来的利润率(即资本边际效率)的预期。因此,活力、商业信心、投资者集团的群体心理,成了凯恩斯经济分析的核心。

所以,大开发商和普通民众的一致预期以及他们之间的共振,很大程度上确保了大多地区楼市的源源活力和勃勃生机。这种预期是不会轻易受到一些不同观点和研究报告影响的。

如果说预期中偏理性的成分多一点,那么一旦预期成型,接下来信心的树立就是一个偏感性的过程了。

无论是新屋雨后春笋般涌现、抢Offer蔚然成风还是翻建改建星火燎原,这背后都是源于信心的支撑。只有信心强烈,国际买家无论是亚洲、中东还是俄罗斯都愿意将尽可能多的资金不断注入加拿大特别是GTA等城市的楼市;只有信心强烈,很多新移民才会一落地就忙于添置房产,或者工作几年后便开始“小换大”的计划;只有信心强烈,那些国际留学生的父母才会在孩子还没有来读书之前就张罗着为他们购置房产……

投资者信心随着近两年GTA楼市的增长加速度,不降反升,这其中很大的一个因素是加币贬值。加币贬值使外币持有者购买力上升,继而更坚定其购买信心。当然加币贬值对于物业价格预期而言有负面影响,当然信心足够坚定的情况下,这些并不足以阻止海外资金大踏步挺近加拿大特别是GTA的步伐,因为他们相信楼市的涨幅将抵消加币贬值的负面影响。

当然我们没有提及GTA楼市预期和信心如此强烈背后的基本面因素,而这些在上一期《地产周刊》头条专题中其实已有充分表述:历史最低水平的按揭利率和对于利率下调的进一步预期、移民政策的稳定和留学群体的迅速增长、GTA作为加拿大经济商业及文化中心的全球城市地位……所有的这些基本面因素,在预期和信心中已经得到最忠实、最彻底的综合映射,并驱动楼市长牛继续昂首向前。

世界上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再强烈的预期和信心,也必须遵从经济学的普遍规律。我们如何从市场预期与投资者信心的些微变化中揣测未来市场可能的转变呢?敬请关注《地产周刊》的后续分析报道。

 欢迎前往加拿大房闻速递

加拿大央行降息刺激多伦多独立屋房价飙升 半年疯涨25.4%

从今年年初开始,联邦央行连续降息点燃了大多伦多地区的房地产市场,尤其是在一项走俏的独立屋市场,行情更是推向一个新的高潮。据本地地产公司RE/Max Hallmark Realty Ltd本周二(7月21日)公布的数据,仅在今年的前六个月,多伦多和约克区大部分的社区(或市镇)的独立屋均价比去年同期增长超过10%,而在最火热的社区里,售价半年内就飙涨了25.4%之多。

该公司发言人麦克拉克兰(Ken McLachlan)表示,由于市面上的独立屋存货量较少,所以在过去的数年中,此类房屋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而价格的增幅也一直超过其他类型的房屋。在今年一月份央行降息,令潜在买家的负担能力(Affordability)有所加强,并大量进入独立屋市场。在这两个因素的推动下,今年上半年多伦多全市35个社区中有22个的独立屋均价的年增幅超过了10%,而约克区的9个市镇则有6个。

加拿大央行降息刺激多伦多独立屋房价飙升 半年疯涨25.4%

在多伦多市内,上半年独立屋均价增长最快的三个社区都位于士嘉堡东端,分别是:

E06区(北至St. Clair Ave E,南濒安大略湖,东西分别为Brimley Rd和Victoria Park Ave),增幅为25.4%至72.42万元;

E08区(北至Lawrence Ave E,南濒安大略湖,东西分别为Midland/Brimley和Morningside Ave),增幅为23.9%至75.44万元;

E11区(位于401以北,皮克林以西),增幅为19.2%至62.19万元。

加拿大央行降息刺激多伦多独立屋房价飙升 半年疯涨25.4%

麦克拉克兰评论,士嘉堡的独立屋比市中心更便宜,不会动辄就要150万或150万。在央行降息后,大多数银行的五年期固定按揭率仅为2.69%,所以均价在70万左右的士嘉堡独立屋更容易负担,关注的人也更多,所以价钱也就水涨船高。

北约克地区独立屋均价也在今年上半年录得很可观的增长。例如位于央街以西、北至Steels Ave、南及401的C06区和C07区,增幅分别为18.2%至85.47万元;以及15.4%至108.99万元。

调查还发现,今年上半年多伦多有13个社区独立屋销量大幅增长,位居第一的是C06区,较去年同期上涨53.8%;其次是W01区和W05区,销量年涨幅分别为37.5%和25.3%。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市东端的一些社区如Riverdale、Leslieville、Danforth (E01)、Birchcliffe、Cliffside (E06)、Milliken、Agincourt North、Agincourt South (E07),以及Rouge和Malvern (E11) ,独立屋的成交量出现了下降。麦克拉克兰表示,这是上述社区的房价相对便宜,买家蜂拥而至造成了供不应求,市场上存货短缺所致。

在约克区,今年上半年独立屋均价增长最快的是位于该区东北的小镇Whitchurch-Stouffville,增幅为20.5%至69.38万元,而销量增长最快的则是奥罗拉(Aurora),为31.5%。由于大多伦多地区居民对独立屋的需求量极大,而市内的房价越来越高、存货量走低令选择的余地越来越小,买家东流将成为趋势。

麦克拉克兰表示,随着本月15日央行再度降息,本区独立屋市场将火上浇油。在今年下半年,一些房价相对较低的社区将更加火爆,而房价也将更上一层楼。

欢迎前往加拿大房闻速递

关注居外网官方微信:居外资讯(juwai-com),每日阅读精选海外文章。

申请难民是加拿大移民捷径?

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和纳粹统治时期的爱因斯坦,都曾经为避祸而远走他乡。从逃入温哥华唐人街深处的一战华工,到几年前扮成白人老者在中国香港混上飞机的福建面具男,许多希望在异乡开始新生活的人都选择了加拿大这片土地。

申请难民是加拿大移民捷径?

从行政上和法律上来说,难民和移民属于两个不同的类别。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二者之间的界线有时并不像法律条文那样清晰。越南裔魁北克作家金翠童年曾跟随父母投奔怒海,又在难民营中度过数月才来到加拿大。同样在越南出生长大的华裔魁北克画家苏凤在南越初呈败象时被父母送到国外留学。尽管离开的方式不同,但她们逃离的是同样的命运。在某种程度上,漂泊在她们身上留下了相同的痕迹。

“抓住当下,抓住面前的选择和可能。我认为这种移民…不,移民或难民的心态让我们深知事物的不持久性,更容易适应环境。” – 金翠

联合国最初在1951年制定《难民身份公约》时,难民专指那些因政治、宗教和族裔等原因在本国受到迫害的人,而且仅限于欧洲地区。但是自那以后的半个多世纪以来,这个身份涵盖的范围逐渐扩大。在加拿大近年来接受的难民中,有因性取向受到迫害的同性恋,也有地震和海啸的灾民。

一个有意申请难民身份的人应该从何处开始?来到加拿大后会获得什么样的帮助?加拿大政府2012年以来的难民政策改革是“打假”成功还是背离人道主义传统?我们应该向患难中的人们张开双臂还是关紧大门?

加拿大新政开始拒绝难民

2012年6月,加拿大正式通过了修订移民难民法的C-31法案。新法自当年12月15日开始生效。自那时起,加拿大曾经向数万越南船民慷慨敞开的大门渐渐关紧。

根据新法,移民部缩短了对来自安全国家的难民申请的处理时间。申请如果被拒,申请人不得上诉,并会被尽快递解出境。据蒙特利尔《新闻报》报道,过去名列第一的难民来源国匈牙利在被列为安全国家后,避难申请下降了90%,以至于中国后来居上,成为加拿大的难民申请大户。

联邦政府收紧难民审批的措施还包括:公共安全部可以对非法入境者发出逮捕令;他们必须在抵达加拿大15天内递交难民申请;16岁到18岁的青少年按成年人对待;非法入境者的难民申请如果被批准,五年内不得申请永久居留权,申请被拒者则立即被递解出境。

新法实施后,向加拿大申请难民身份的人数大减,目前已经降至25年来最低水平。对政府来说,难民申请减少意味着新法的成功。但是加拿大的难民律师, 医生和难民权益团体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哈珀政府的难民政策不仅背离了加拿大接纳受难者的传统,也给加拿大社会带来长远的隐患。

加拿大前任移民部长肯尼和现任移民部长亚历山大都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改革难民审批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打击那些“利用加拿大人的慷慨”的冒牌难民。这些向加拿大请求庇护的人在本国并没有受到迫害,只是把申请难民身份当成一种移民途径。 

但是接受加拿大广播公司采访的几位律师和难民权益团体成员都对这个说法提出了异议。

威廉姆.斯隆(William Sloan)是魁北克省的资深难民律师,不久前刚刚退休。他说,人们因各种各样的理由离开家乡去到另一个国家。可能是为了政治上或者经济上的原因,可能是 为了追寻一个梦想。没有签证的人一到海关就会被遣返。要想不被原机送回,只有申请避难。因此斯隆认为,是我们的移民体制催生了不符合条件的难民。

加拿大难民委员会主席罗丽.瑞克(Loly Rico)说,“冒牌难民”是政府的说法,尤其是肯尼和亚历山大两位移民部长的说法。加拿大作为联合国难民公约的签署国,不应该使用这样的词汇。因为任何人都可以申请庇护。而他们是不是符合条件,是由移民局的有关法庭来决定的。

瑞克还说,她的工作使她接触到大量难民妇女。她们的申请90%最后都获得了批准。

斯隆说,收紧难民政策和近些年来外国临时工激增是移民政策的两个方面,都是要减少成本。他半开玩笑地说,将来除了外国临时工,所有人都是冒牌的。

斯隆预言,联邦政府目前的移民难民政策将会对加拿大社会造成极大损害。

减少难民医疗服务真的能给加拿大省钱吗?

过去来到加拿大申请难民身份的人,可以通过 “联邦临时医疗项目”享受免费的医疗服务。但是联邦政府自2012年7月1日起缩减了这个临时医疗项目,只提供急诊和对可能威胁公众的疾病的治疗。有关官 员表示,这项改革将在今后五年内让加拿大每年节省2千万加元,同时让那些冲着加拿大福利来的假难民知难而退。

前移民部长肯尼在接受加拿大广播公司采访时表示,加拿大政府继续向“合格的”难民提供和过去相差无几的医疗服务,只是不再向难民申请被拒的人提供“附加服务”。

加拿大难民医疗医生”(CDRC) 团体的林孟函说,在新政策下,难民的医疗费用实际上被转嫁到省政府和医院身上了,最终为此埋单的还是纳税人。

另外,难民医疗服务的欠缺会影响到公众的健康。难民也要去公园,去学校,去购物中心。他们如果携带病菌,别的人也有被传染的危险。蒙特利尔的维麦医生说,她 的难民患者中有战争的幸存者,有遭到强奸的妇女。心理治疗对联邦政府来说属于非必要的治疗,但是他们和他们的孩子终将成为加拿大社会的一分子。他们的心理 创伤、孩子的心理或生理缺陷,会影响到社会的其他成员,而且最终还是要由加拿大医疗体系来负担。

欢迎前往加拿大移民资讯

温哥华6月房产销售创历史新高

这个六月是大温地产局过去所有六月销量最大的一个月,跃升至大温地产局所有月销售记录的第二位。

温哥华6月房产销售创历史新高

大温地产局的相关报道显示,2015年6月,大温地区的住宅销售量在MLS®上达到了4375套,2014年6月销量为3406套,同比增长28.4%。 2015年5月销量为4056套,同比增长7.9%。

上个月的住宅销量为近十年来月平均销量的29.1倍,也是月销量连续第四个月超过4000套,这在大温地区的销售历史上属于首次。上一次的最高月销售记录为2005年5月的4434套。REBGV主席在接受采访时说道:“大温地区的家庭独立式住宅市场需求依然强劲而活跃,上个月我们见证了该地区近十年来房产销售的最高纪录”。

大温地区所有住宅地产当前在MLS®房价指数的符合基准价格为694,000加元,同比增长10.3%。

McLeod说:“房产市场活动具有周期性特征,当前我们正处在活动周期的上升阶段,这与2000年中期的情况十分相似。要想指出造成该循环周期的某一种因素很简单,但事实是这一循环规律是好几种不同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McLeod还说:“当前的良好势头是低利率政策,独立住宅市场供不应求,人口增长,大温地区经济领衔加拿大增长,前几年‘积压需求’得到释放以及该地区非常适宜生活等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的”。

六月,大温地区的独立式,并附式和公寓式住宅房产月总新挂牌量为5803套,同比增长8.7%(2014年6月新上市量为5339套)。

McLeod说:“虽然当前有稳定数量的新挂牌量不断涌入市场,但总体而言,市场上的房产供应仍然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当前大温地区在MLS®挂牌可供销售的房产数量为12181套,同比2014年6月下降23.9%,同比2015年5月下降1.3%,为2006年6月以来的最低挂牌量。

六月份房产成交与挂牌比率为35.9%,为大温地区2006年6月以来最高。当成交与挂牌比超过20%并维持一段时期后,就会出现有利于卖方的市场境况。

McLeod表示:“在当前的市场竞争形势下,买方做决定的时间非常有限,他们需要和房产经纪人保持沟通以获得当地市场MLS®的最新房产挂牌信息,制定符合自身需求和风险偏好的购买战略,并获取其他专业咨询和保障服务”。

2015年6月,独立式房产销售量达到了1920套,同比增长31.3%(2014年6月为1462套),相比于2013年6月的1102套增长了74.2%。同月,大温地区独立式房产的基准价格上涨到了1,123,900加元,同比2014年6月增长14.8%。

公寓式房产2015年6月的销量为1774套,同比增长35.6%(2014年6月销量为1308套),相比于2013年6月1068套的销量增长了66.1%。同月,大温地区公寓式房产的基准价格上涨到了400,200加元,同比2014年6月增长5.3%。

附合式房产2015年6月总销售量为681,同比增长7.1%(2014年6月销量为636套),相比于2013年6月472套的销量增长了44.3%。同月,大温地区并附式房产的市场基准价格达到506,900加元,同比增长7.1%。

欢迎前往加拿大房闻速递

推荐阅读:加拿大最新房价走势(每月更新)

拼爹、拼妈、拼学区房,加拿大华裔步入“拼”时代

20年前寒门出贵子,聪慧勤勉的孩子通过读书求学终会有绝地反击的机会;20年之后的拼爹时代,精英多出自富裕家庭。当今中国的社会是人脉和金钱的社会,寒门子女缺乏这些条件,想要出人头地,难上加难。太平洋彼岸的枫叶国,当子女未来教育成为国人移民的主要动力,“拼爹”,“拼妈”,“拼学区房”,华裔移民已经全面步入了“拼”时代。

拼爹、拼妈、拼学区房,加拿大华裔步入“拼”时代

被披上“拼”时代的标签是这些九零尾或者零零后们。这些新新人类“拼一代”,不仅“拼爹”,“拼妈”,更“拼学区房”。他们所面临的竞争早已拉开了帷幕。

最近几年,加拿大楼市一直备受争议和关注:唱衰的一派认为“泡沫严重”,唱涨的一派则认为价格涨幅保持在“正常范围”。但就市场价格走势来看,加拿大楼市似乎真的“好得不得了”。学区房也是一路扶摇直上,涨幅摇摇领先,因为买学区房,抢占最好的位置,这也是我们传统“教育卡位”的思路。教育在国人思路中永远是第一位的因素。

国内“拼爹”,国外“拼妈”正流行

自古孟母三迁,不是因为环境不好,而是因为邻居不好,为了给孩子更好的教育环境,孟母全家三次迁移。如今为了给子女更好的资源和教育,多少父母选择移民海外。如今“拼爹”、“拼妈”并驾齐驱。父亲在国内赚钱养家,妈妈在外海全职陪读已经成为许多移民家庭的常态。为了给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拼一代”的父母们大手笔拼名校,花重金买下学区房。

在移民异国他乡的环境里,妈妈们首先要会开车,可以买菜和接送孩子上下学或者参加各种兴趣班。身体要健硕,因为每天不仅要做饭、洗衣、整理家务,到了春天还要给房子外面的土地施肥、播草种、种花、种树;到了夏天要除草、浇水;到了秋天要捡树枝、扫落叶;到了冬天要扫雪。

厨艺要好,因为孩子长身体需要补充营养,每天要变花样做好吃的食物。英文沟通能力要强,英文水平不仅可以处理日常事务,又要和学校的老师沟通孩子的情况。还要不断提升自己,作为全职妈妈,生怕守旧的思想是跟不上当今时代进步的育儿经验。家庭条件不是特别宽裕的超人妈妈们,还要身兼数职,不仅要将一切打理妥当,还要抽出时间打工或者到学校继续学习深造。海外的妈妈都是24小时随时候命的On Call,任曾经再小鸟依人、十指不沾阳春水,在海外基本都要做到一副铁肩挑重担。父母们上紧了发条一般绷足了劲儿为孩子各种“拼”,抢占资源首当其冲便是要抢占学区房。

海外超前投资  “拼教育”首当其冲

中国家长重视教育的程度让全世界瞠目结舌,许多中国买家们纷纷到北美甚至欧洲一些名校附近买房置业,一掷千金去抄底,掀起一轮轮海外购房旋风。多数买家境外购买豪宅是为了子女日后的教育考虑。甚至有新闻报道,一名富商之女在美国名校附近购买下天价豪宅,竟是为了还在襁褓中的儿子日后读大学考虑。一些买家入手名校附近的高端物业是为了满足孩子日后上大学居住的需求,而另一些买家投资房地产则为了升值后可以帮助孩子支付昂贵的学费。随着中国的父母们海外买房的愈演愈烈,学区房的拼抢异常火爆。

多数海外的华裔子女学习都是比较努力的,考进名校的也很多,多半孩子不辜负父母提供了比较有利的学习资源。因为在本地出生或者年纪很小的时候就跟随父母移民到了海外,很轻松就可以融入本土文化,英语已经同母语无异。名校毕业后进入职场,无论是语言优势,还是文化背景,比一代移民的父辈们的境遇已经好了很多。

华裔父母渐进式放手  “拼一代”渐进式独立

国内连戏剧《虎妈猫爸》正在热播,赵薇为了女儿可以顺利进入第一小学,不惜卖掉舒适的大房子,全家搬进8、9万一平米的学区房。家长为了子女教育貌似已经步入了疯癫的状态。

海外的许多移民父母虽然也会付出高价钱来买学区房,但是还是相对理智的。为孩子提供有利资源的同时,也不忘锻炼子女独自生存的能力并适时回报社会。

每年国殇日,加拿大人都会佩戴红罂粟花参加纪念活动,一些大型的商场或者超市门口,那些穿着制服的小Cadets 佩戴着红罂粟花为国殇日募捐。邻居的小孩儿,从十岁开始就帮助左邻右舍除草扫雪,每次都可以赚取几块钱的零花钱。

许多移民父母都认为,为孩子负担教育基金是应该的,但是工作后一定要独立生活,负担自己的开销。也有少数父母会提供孩子的学费,而生活费用则需要孩子自己去赚。这种渐进式的放手模式,在华裔的父母间已经越来越普遍。而孩子也在更多的接触社会和生活的不断历练中成熟起来。

移民的第一代,通常都是牺牲的一代,辛苦艰辛打拼为子女创造最有利的生存环境。而跟随父母而来的二代移民们,从小学习了父母的优良拼搏精神,英语和国语同为母语的语言优势又显得出类拔萃。不管是父亲忙于国内生意飞来飞去,母亲在这边独自打理一切的家庭,还是父母共同在海外拼搏重头再来,一起抚养子女的家庭,对孩子的付出和殷切希望都是一样的。这些披着“拼”时代的标签,背负着使命的“拼一代”们也在自己特定的轨道上渐行渐稳。

 欢迎前往加拿大海外生活

加拿大房屋保养月历

房屋保养也是需要专业小技巧的,下面居外将为您梳理一下保养月历。

加拿大房屋保养月历

一月

  • 用白醋浸泡或擦除聚集在淋浴喷头内的矿物质沉淀。
  • 检查各处给水开关,入户,室外,到卫生间,厨房等。各处开关打开关闭几次查有无泄漏。
  • 检查冲水马桶。重点查水箱下和马桶地面的结合处。
  • 检查水槽,浴盆,淋浴等处的勾缝和密封。及时修理更换破损处。

     

二月

  • 用望远镜从地面检查屋顶(上潮湿的屋面很危险),检查有无松动脱落的屋面材料。及时修理破损处。如果能进入屋面下(阁楼),在下大雨时检查有无漏水处。
  • 按照厂家使用说明清理冰箱背后(或下面)的冷凝线圈/板。检查冰箱四周是否留了足够的空间。
  • 检查所有的通风口,及时修理有问题的地方并清除阻碍气流的任何残碎品。

     

三月

  • 检查热水器是否泄漏并冲洗水箱。根据使用手册检查TPR开关。
  • 根据使用手册检查并例行保养烘干机,炉头,洗碗机,冰箱,滤水装置,厨房小电器,排气扇等。
  • 清理抽油烟机里侧并更换滤网。
  • 检查,根据需要更换烟感和一氧化碳探测器的电池。和改夏令时调时间一起做

     

四月

  • 清理屋檐排水沟。树叶等会阻碍排水并加快排水沟等构件的锈蚀并损坏屋顶。要确保雨水从落水管排出并远离房屋基础。
  • 雨后检查半地下室有无积水,并检查卫生问,厨房,和洗衣房地板和梁有无受到水侵害的地方。
  • 对房屋进行冬天过后的全面检查。将需要修理更换的地方一一记下并逐条落实。
  • 春天室内大清扫。
  • 检查门窗是否工作正常。上合页润滑剂并拧紧松动的螺丝。用地板打蜡处理过紧的门边。

     

五月

  • 检查暖炉滤网。根据需要清理或更换。根据使用手册作暖炉或中央空调的保养。
  • 清理游泳池,水塘,或喷泉。
  • 修理车道,步行道和便道的路面裂缝。
  • 检查阁楼或半地下室通风口保护网,及时修理或更换。

     

六月

  • 清理烘干机通风管道(去除衣物纤维灰尘等形成的絮状物。
  • 修理或更换纱窗和密封条。检查门窗周围的密封胶,必要时重新上胶。
  • 修理或更换院门,院墙篱笆等。
  • 清理室外平台、露台、阳台及室外家具。必要时重新刷漆。

     

七月

  • 如果能上屋顶或请人,检查屋顶瓦片有无破损。检查任何屋顶突出物,看有无锈蚀,开缝或其他损坏。
  • 检查外墙。看有无开裂,油漆脱落或其他问题。
  • 剪除靠屋顶太近的树枝。可以防止松鼠等小动物进入。
  • 检查阁楼的通风装置。如果阁楼可以进去,检查确保保温棉不要堵住通风口,检查有无电线破损,漏水,松动的管道等问题。

     

八月

  • 清理抽油烟机里侧或更换滤网。
  • 按照厂家使用说明清理冰箱背后(或下面)的冷凝线圈/板。检查冰箱四周是否留了足够的空间。

     

九月

  • 检查热水器是否泄漏并冲洗水箱。根据使用手册检查TPR开关。
  • 室内重新油漆的好季节。
  • 检查各处给水开关,入户,室外,到卫生间,厨房等。各处开关打开关闭几次查有无泄漏。
  • 检查水槽,浴盆,淋浴等处的勾缝和密封。及时修理更换破损处。

     

十月

  • 清理屋檐排水沟。树叶等会阻碍排水并加快排水沟等构件的锈蚀并损坏屋顶。要确保雨水从落水管排出并远离房屋基础。
  • 在第一次点火前检查并清理壁炉和烟囱。必要时请专业人员来做。
  • 检查暖炉滤网。若需要考虑更换。

     

十一月

  • 检查,根据需要更换烟感和一氧化碳/燃气探测器的电池。在将时间调回标准时间时一起做。
  • 雨后检查半地下室有无漏水或过潮。注意冬季不要堵住地下室通风口。
  • 关闭洗衣机给水开关并拆下水龙头。检查垫圈,接头等并在必要时更换。

     

十二月

  • 清理烘干机通风管道(去除衣物纤维灰尘等形成的絮状物)。
  • 根据使用手册检查并例行保养烘干机,炉头,洗碗机,冰箱,滤水装置,厨房小电器,排气扇等。
  • 清理抽油烟机里侧并更换滤网。
  • 断开车库门开门器,给各构件上油。车库门弹簧的调试应聘请专业人员。

 每月

  • 查测试烟感和一氧化碳探测器。
  • 检查确保易燃物品远离火源,比如热水器,煤气灶,暖炉等。
  • 演习火险家庭逃生计划并检查地震准备。
  • 检查电线有无破损并及时更换。
  • 检查所有的断路器和漏电保护插座,更换掉不工作的。
  • 清理食物残渣粉碎机。具体操作:将用一小杯白醋和一加仑水冻的冰块(两盒)放入粉碎机内绞碎。然后绞碎一个柠檬会很好闻。

欢迎前往加拿大投资指南

 

曲婉婷:留学加拿大勇闯乐坛 谱写精彩人生

华裔歌手曲婉婷约会温哥华市长罗品信的新闻,读者纷纷好奇曲婉婷的加国成长史。

曲婉婷:留学加拿大勇闯乐坛 谱写精彩人生

人物写真 留学生曲婉婷 勇闯加国乐坛

今年上映的中国香港电影《春娇与志明》获得好评,片中由温哥华华裔创作歌手曲婉婷(Wanting)创作及主唱的《Drenched》,因而令她红透中国香港甚至泰国等地。曲婉婷透露,父母本来反对她投身音乐,但最后受到她的诚意打动。她说,未来会在加国及亚洲双线发展。

出生于中国东北哈尔滨的曲婉婷,12年前到多伦多修读语言,后转往温哥华西门菲沙大学(SFU)攻读经济,但她发现对经济学根本缺乏兴趣;加上与男友分手,决定休学5个月,四处演唱及创作,《Drenched》就是她当时的其中一首创作歌曲。

在曲婉婷温哥华的家中,不大的房间里摆满了各种乐器。曲婉婷称,这是自己从小的梦想——长大当个歌手、屋子里摆满乐器,灵感迸发,随时可以创作、唱歌。

2000年,曲婉婷到加拿大留学,学业虽然紧张,但她一直没有放弃音乐。相反,这次出国让她有机会欣赏到国外的音乐风格。初来乍到,曲婉婷第一次听到外国的Hip-pop和R&B时,第一反应是怎么旋律这么平呀?

留学加拿大 难忘音乐爱好

不过,2004年偶然参加的一场比赛让她意识到了音乐是无国界的,“当时加拿大音乐电视频道在温哥华的一家商场举办音乐比赛,评委就是观众。当时一共有7位参赛选手,感兴趣的观众也可以报名。我正好路过,就试了一下,唱的是蒂朵的《Thank You》。没想到,素不相识的异国观众给我的掌声最热烈,我赢了。”曲婉婷说。

2005年,曲婉婷开始尝试自己写歌,把内心深处最坦白的感受通过歌词、旋律表达出来。她还记得,自己的第一首歌是写给前任男友的《To Markus》,“现在看歌词写得挺直白的,但那是我的真情实感。”之后,曲婉婷就开始慢慢尝试创作,并且唱给朋友听。

至今让许多朋友印象深刻的,是她写给父亲的歌曲《Hide Away》。曲婉婷表示:“这首歌是我在11月11日创作的,那天是我爸的生日。给他打完电话,祝他生日快乐后,我就不停地想他,想他不怎么爱说话,很老实,也很善良,有一颗包容的心,从不说别人的不好,也想起了我周围一些朋友和他们父亲之间的事,有所感悟,就写出来了这首歌。”

有了这样的激励,2005年,婉婷和几个朋友组成了“The Wanting Band”(婉婷乐队)。至今,曲婉婷还记得第一次出场的情景,“那是在一个咖啡店演出,为了晚上的演出,我们一早就开始准备。快到半夜12点时,终于轮到我们上场了,因为人剩的不多了,反响不是很热烈,下台后我有点儿沮丧。但这次演出也让我意识到,在家里唱和在台上唱是不一样的,只有经验多了,在舞台上才不会紧张,而且摇滚风格也不适合我。所以过了一段时间,我主动解散了乐队,开始独自打拼。因为常在当地演出,时间长了大家都知道,这座城市里有个会唱歌的中国女孩。”

打工交学费 出成绩获母亲谅解

为了挣部分学费和买CD的钱,曲婉婷开始了她的打工生涯,“当时我只是学生,没有工作签证,我就跑到网上看那些请人的帖子。后来看到一个富人每週六都会在家里举行Party,需要人每週日去打扫,我就自告奋勇。每次从早上10点打扫到晚上6点,算上工资及卖酒瓶子的钱,平均每週能赚100加币。虽然很累,但拿到自己赚来的钱去交学费、买CD,就觉得值了,这个工作我足足干了两年。”

相对于体力上的付出,曲婉婷称有一段时间母亲的不理解让自己更难受,“母亲一直希望我学商科,不想让我把音乐当成主业,在知道我开始创作音乐后,母亲很生气,有三年时间没和我联繫。我在电话里曾给妈妈唱过一首为她创作的英文歌《Shell》(壳),她可能都不知道我唱的是什么,实际上我当时是哭着唱的,听完后她说的还是‘把心思用在学习上’。直到后来我取得了一些成绩,妈妈身边的朋友夸我以后,我们才慢慢开始联繫。”

曲婉婷音乐旅途上的第一次大转折,应该是遇到了加拿大顶级音乐公司Nettwerk的CEO——Terry(特里),国际着名歌手艾薇儿以及在今年冬奥会开幕式上边弹边唱的莎拉•克劳克兰等许多世界知名的音乐人,都是这家公司打造出来的。2005年,曲婉婷已认识特里,但直到去年,才把唱片《Love I Am》(《爱我》)寄给他。特里很喜欢,不久就找到她,并签下她为公司的第一个华人创作型歌手。

有了专业的指导,曲婉婷在创作上更是游刃有余,至今为止,她已创作了40多首歌曲。

作为公司签约的第一个华人女歌手,公司给曲婉婷的定位是亚洲市场、北美市场一起闯。

在2010年8月16日晚举行的第30届“哈夏”闭幕式大型文艺演出上,曲婉婷专程从纽约赶回哈尔滨,在现场自弹自唱由她自己创作的两首英文歌曲——《Hide Away》(《避风港》)和《Drenched》(《沉醉》)。

返华演唱获好评

“一首是我在父亲生日时创作的《Hide Away》(《避风港》),对我个人来说,这是我第一次在父亲面前演唱这首歌曲,而我更希望就像我在演出现场说的那样,将这首歌献给天下所有的父亲和子 女,一起感受父爱的深沉和伟大。”

至于另一首选择了《Drenched》,曲婉婷表示:“既然回到中国、回到家乡,我当然要唱一首带些中国特色的歌曲。 《Drenched》是我在去年年底创作的,一些朋友听后觉得旋律有中国韵味,之前曾在世界很多地方唱响,我也希望它能同样得到家乡人的认可。”

曲婉婷又透露,今年8月刚完成港沪等地专场演出,10月9日及14日又到美国洛杉矶及纽约市表演。她说已跟环球音乐公司签约,未来将往返加国、中国和东南亚等地作双线发展,让更多人欣赏她的原创歌曲。

她还成功地担任了温哥华旅游大使。

欢迎前往加拿大海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