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日本記:樂趣與挑戰並存

2017年9月,王昭玥赴日本留學,在慶應義塾大學別科學習日語。回望這段留學時光,王昭玥覺得既有探索日本文化帶來的樂趣,也有因不適應帶來的挑戰和壓力。

王昭玥近照

因流行文化選擇日本

從初中開始,王昭玥喜歡上了日本的流行文化,例如日本動漫、影視等。“感覺對日本流行文化有種莫名的迷戀。”王昭玥笑著說。

本科就讀於中國傳媒大學的王昭玥一直希望有機會到日本。在她讀大四時,因沒有課程安排,便先赴日本學習語言,為下一步申請學校做准備。

其實,在大學期間,王昭玥就開始自學日語。“沒課時,我會自主安排學習和生活。因為喜歡日本文化,想更多地了解一下相關知識,同時也為了能更好地理解日本動漫、影視劇等,就自學了日語。”盡管是自學,但王昭玥在赴日留學前已經通過日語能力測試,達到了N2等級水平。

留學之前赴日旅行時所留下的美好印像,也是最終推動王昭玥赴日本留學的一個重要原因。“留學之前我曾到日本旅行多次,也去過很多歐美國家,相比之下還是感覺東京最有吸引力。那些古建築、服飾、音樂、茶道等都是我喜歡的,特別是日本的櫻花,非常漂亮,隨風飄落的場景特別浪漫。”王昭玥說。

融入當地社會不易

盡管到日本的時間已不短,但王昭玥表示自己還未能完全適應日本的生活。語言不通和生活成本高等都帶給她壓力。“在日本生活,衣食住行都很方便。剛來時感覺很適應,但是時間久了,我發現真正融入當地很難。”王昭玥對此有些無奈。

雖然王昭玥之前自學過日語,但真正開始在日本的留學生活,她感覺“還是挺難的”。她坦言:“雖然學過日語,但與當地人正常交流並且融入日本社會,我的語言能力還不夠。”所以,她剛到日本時把主要精力都放在語言學習上。

為了上學方便,王昭玥租住了學校附近的房子,房租很高。“日本物價水平也很高,經濟壓力比較大。”王昭玥說。

獨在異鄉的孤獨感也常讓王昭玥感覺多了一重壓力。“放學回家後感覺很孤獨,這可能是每一個留學生都要面臨的。”盡管如此,她還是很積極樂觀,“雖然留學生活沒有之前想像的輕松,也常感覺很辛苦,但這段經歷確實讓我變得獨立堅強,讓我明白要珍惜當下所擁有的一切。”

留學規劃要清晰

在日本學習及生活一段時間後,當地的生活方式和態度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王昭玥。“日本人的生活很‘精致’。我平時比較注意自己的形像,但到日本後發現是‘小巫見大巫’。”王昭玥說,有時候因擔心上課遲到,自己會隨便收拾一下。“但是在日本人的禮儀中,不把自己收拾干淨出門是對別人的不尊重。”

日本的垃圾分類也令王昭玥印像深刻。“日本的垃圾分類做得很好,從孩子很小的時候起就培養他們的垃圾分類意識。我也漸漸受其影響,養成了細分垃圾的習慣。每次回國,我都會下意識地將生活垃圾分類後丟到不同的垃圾箱。”王昭玥說。

談到留學,王昭玥想告訴准留學生“一定要想清楚”。她認為,首先在選擇出國留學時要理性。“很多學生出國留學只是想出去看看,但如果只是想出國感受和體驗一下,那麼旅游就可以達到目的。留學則不一樣,是以學習為主。”其次,要有清晰的留學規劃。“留學生活並不輕松,出國之後凡事都要靠自己。生活和學習的壓力隨時可能襲來,如果沒有明確的規劃,留學生活就會亂成一鍋粥。所以在權衡是否要出國留學時,要三思而後行,不能衝動,”王昭玥說。

居外網juwai.com是全球最大的中文海外房源門戶網站,有來自中國及世界各地的2百多萬用戶查詢居外網上的280萬條分布在90個國家的掛牌房源,也是華人海外留學和移民的專業向導。歡迎點擊查看居外網上日本在售房源,或致電 400-041-7515 諮詢日本留學、移民和投資的機會。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編:Zoe Chan

泰國教育體系靠譜嗎?看完這篇文章就知道!|居外專欄

相信每個人都經歷過高考,因為它是高三學生最重要的轉折點。在考試期間學生們都有共同的煩惱及壓力,而這些煩惱都是必然的。考試通過的學生可以踏入新的學習環境、可以追求自己的夢想。泰國教育制度自古以來一直都在不斷地完善其不足之處並取得卓越的進步,其中高考就是一個例子。本篇文章將給大家分享泰國高考各個階段的演變。

第一個時期為1961年前,由於泰國特殊的社會背景以及教育體制,泰國各大學通常自主進行人才的選拔,通過設置題目和標准來實現各自需求的實現。

第二個時期為1961―1998年間,這一時期的特點突出的表現為高校的聯合考試向國家統一考試的過渡。這一階段教育體制的集中化趨勢逐漸加強,一方面,使得教育權力也日漸向中央集中;另一方面,也使得高考的地位和重要意義日益凸顯。在這一過程中,我們亦可以將其細分為三個階段:

  • 1961―1962年的聯合考試雛形期、1962年的多所大學聯合考試期。
  • 1963―1998年的統一考試期,泰國對於多元人才需求的日益重視,開始加強院校人才培養的多層次、多樣化意識。

第三階段則以統一考試為標志,開始了泰國制度化考試的新時期。

1999―2005年之間,高等教育委員會在結合國際經驗和本國國情的基礎上,將“一年一考”更改為“一年兩考”,與此同時,開始重視學生高中學習期間的成績,並首次將其納入國家的高考評價制度之中。

第四個時期為2006―2009年之間,高考制度出現了巨大的變化,多元化的招生錄取制度開始形成。考試制度逐步重視對學生的賦權,尤其是考試項目、高考時間與學生息息相關的項目等,其日益增強學生自主選擇權,使得考生對自我命運的掌控也得以增強,同時也顯示出了泰國高考制度“以人為本”、“以考生為本”的理念。

第五個時期為2010年至今,該階段的主要特點便是將GPA從整個評價體系中進行了移除,同時將A-NET改為AT(能力測驗),以此來突出人才競爭時期對於能力的高度關切。也就是說,整個評價體系再次進行了重構:

第一,由於GPA的取消,GPAX的比例得到相應提高,其權重由原先的10%上升為20%。

第二,O-NET仍然維持在30%左右。

第三,AT測試的權重設置為50%,這其中又進一步細分為GAT(普通能力測試)和PAT(專業能力測試)。其中,為GAT給予10%―50%的權重設置,此項目意在考察個體是否具備完成本科學業任務的能力;為PAT給予0%―40%的權重設置,以此來考察個體的專業基礎知識掌握情況。

在考試的制度上各個國家的高考制度都不一樣,在中國是屬於“一考制”,全國在規定時間內統一進行考試。而泰國是分兩次考試,即:O-NET (每年2月)和 GAT PAT(每年3月)之後再以幾部分按百分比合算的成績及學生個人的專業基礎知識掌握情況來申請大學。

泰國的大學錄取制度是相對科學和全面的,高中三年的各科分數和綜合表現分,占錄取總分數的20%;高中基礎知識考試占30%,此外泰國還學習美國的學術能力評估測試模式,把高中的高等知識考試改為”一般能力傾向測試”和“學術能力傾向測試”,前者占10-50%,後者占0-40%,這兩個能力的測試所占的比例也是取決於各個大學和專業的規定。

每年除了統一考試之外,高中階段成績非常優異的學生,可以在高三那年的7月份憑GPA(高中三年的綜合評價成績)向大學申請免試入學。

總之,泰國的高考制度非常靈活、科學,側重於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要求,因此學生在校的學習生活也是多樣化。


責編:Zoe Chan

 


清邁房地產專家吳雁飛專欄全集

Juwaicolumnist

如需咨詢或有疑問,歡迎隨時發郵件至:editorial@juwai.com,我們會盡快為您解答!

本文系居外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居外說:加州的私立學校跟公立學校相比有什麼不同?該如何選擇?

摘選自《居外說》第四期直播嘉賓David Yu訪談實錄

這個問題要分兩部分來回答,首先我們可以說一說高中到加州留學的這個話題。

“先移民、後留學”的入學優勢

加州高中的私立資源,還是沒有東岸那麼多,畢竟美國是從東岸發展起來的,然後才慢慢擴展到西部,比如洛杉磯。但是洛杉磯也有一些比較好的私立學校,就是數量比較少。在全美國來比可能也不是那種非常非常拔尖的,一般可以在前20名左右。

不過我們要知道的是,每個私立學校基本上除了招收本地生,國際學生的比例基本上只有15%左右。所以想要進入加州的一些比較好的私立高中,競爭是要比東岸的一些私立高中更激烈一些的。因為,除非擁有了像綠卡這樣的居住簽證,一般的留學生來只能讀私立,不能進公立的高中。所以說讀公立還是私立對很多人來說,一個優先的考慮還是在於身份方面的考量

實際上很多人選擇去美國移民,主要也是為了教育。美國居民身份對上大學也有很大幫助,任何一個大學裡頭的國際生比例都是非常低的,絕大多數都是留給美國居民的。所以從升學的難易程度來講,你要有美國的身份,那你進入一些名校或者好學校就會容易一點。

硅谷那邊有一些比較不錯的私立高中,但是以舊金山和洛杉磯來說,私立高中的費用很大一筆要花在寄宿上,因為他在城市裡頭,住校的比較少。這種學校一般沒有宿舍,都是買房或租房。

加州私立學校推薦

華人比較喜歡的比弗利山莊(Beverly Hills)附近有一所叫West Lake的私立學校值得推薦,另外韋伯(The Webb Schools)也是不錯的選擇。像這樣的學校應該有30%以上的學生可以進入常春藤級別著名大學,包括一些非常不錯的文理學院。

帕薩迪納(Pasadena)區域有幾個學校也不錯,但是競爭都非常激烈。據我所知,那邊國際生的錄取率基本上不超過10%。其實對於當地學生來所也是很難進的。想要進入這些學校,對考試成績的要求還是比較高的。

比如說剛才提到的韋伯,他有住宿設施,也接受一些國際生,我的兒子其實就在那邊在那裡讀過書。他們從國內錄取的學生,基本上托福都至少考到一百分(新托福滿分為120分)。這樣的高要求還是有非常多學生可以達到。實際上他們也想多錄取一些中國學生,但是因為住宿的條件有限,所以他們基本上每年的招生量都控制在100個人,有50個男生,有50個女生。 九年級、十年級是基本上是男女生分開的,到了11年級就是男女生就可以在一起上課。

私立學校“貴”在哪?

這種特別好的私立學校,或者是我們平時說的那種貴族學校,我覺得他的價值不是體現在數理化到底可以學得多好,主要還是三觀的培養。我覺得至少我從我孩子身上看到了很大的變化。這些學校的培養不完全是去教你一些知識,最重要的是培養孩子對一些事情、對世界的看法,以及處理問題的態度,都是比較正面的,比較陽光的。讓孩子對這個世界充滿信心的同時,也培養出孩子的一種奉獻精神。這也是為什麼申請國外大學,除了必須要有的好成績以外,也要重點考察課外活動,領導團隊以及社會服務的經歷。它是對一個學生一個綜合全面的評估。

最後一個考量的因素就是花費了。進私立是肯定是要多花錢的,而公立學校就很便宜,甚至不需要錢。但是我的個人建議就是,能進私立還是進私立。但是並不是所有的私立都一樣好,所以家長就需要做足功課,這個學校之間差別還是很大的。

David Yu,專注服務留美後服務的加州聯合教育集團(UEG)總裁&資深企業家,以其對美國教育制度和資源的深入了解服務於在美留學生,其子女均就讀於美國名校。

居外網juwai.com是全球最大的中文海外房源門戶網站,有來自中國及世界各地的2百多萬用戶查詢居外網上的280萬條分布在90個國家的掛牌房源。歡迎點擊查看居外網上更多美國加州在售房源,或致電 400-041-7515 諮詢美國留學、移民和投資的機

文字:Adam Yang
責編:Zoe Chan

本文系居外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圍城中的仿徨——細數留港就業大陸生面臨的困境

1998年,數十名內地生獲得資助,赴香港高校就讀。2003年,教育部批準香港高校向內地招生。自此,內地生開始源源不斷地湧入香港

香港政府2017年的審計報告顯示,2010至2016年間,香港八大院校收取的非本地生人數普遍在增長。僅2015至2016年間,外地生源占全部學生的16%,其中有逾七成半(超過1.2萬名)的同學都是大陸生。換言之,在八大院校中,每八個學生裏就有一個來自大陸。

圖片來源:852郵報

近年,修讀香港學位後留港工作的大陸生數量急劇增加,甚至多於從優秀人才入境通道進入香港的人數。根據審計署報告的數據,《非本地畢業生留港》計劃落地至今,已有近5萬名內地學生畢業後選擇留在香港找工作。

圖片來源:852郵報

除了工資比內地高、有永久居民身份的機會等優勢,這些留港畢業生也同時面臨著許多難以言說的困境。在光鮮背後,又有哪些現實情況讓他們困惑、辛酸至百感交集?居外通過采訪調查對此問題進行了探析

「為了續IANG簽證,我有一年沒回家了」

香港政府規定,大陸生畢業後,可通過畢業生就業計劃留於香港,居港滿7年方即可取得香港永久居留權。香港IANG( Immigration Arrangements for Non-localGraduates)是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就業安排,規定只要是在港修讀了全日制經官方認可的本科或以上課程的非本地生,都可以利用這種簽證留港或回港工作。但若想在一年後繼續辦理續簽 (簽證到期前提交續簽,續簽時需提交工作證明),必須確保本人在香港已有工作、工作內容與學科相關、收入達壹定標準。

為了能順利續簽IANG,內地學生不得不迅速適應香港快節奏、高壓力的工作方式,獲得雇主的肯定,以留住職位。壹些畢業生甚至不惜尋找低薪、低學歷要求的工作,僅為壹張香港身份證。

香港有句俗語:維港的燦爛生輝,都是對面加班的長明燈營造的。燈光有多璀璨,就有多少人OT。「讀書是和平年代的事,加班就像一場戰爭,」2016年畢業於香港科技大學的兔子說,「加班在大家眼裏是敬業的表現。」


「IANG這一年就像煉獄」,兔子住在大圍,和其他三個女孩共享壹套公寓,「工作太忙,別說沒空找男朋友,連回家過年的時間都沒有。」兔子的家鄉在天津,飛機一個來回至少一天半,然而香港舊歷年假只有三天:「為了工作,不敢申請更多的假期,畢竟假期回來還是要完成累積如山的任務。」

兔子曾經說,自己那時一心只為IANG續簽,幾乎完全鋪在工作上,看到朋友圈裏大陸工作的同學能在假期回家是她最辛酸的時刻。一年後,兔子IANG到期,順利保住了工作,也獲得了續簽的時間。然而時隔兩個月,她選擇回到家鄉工作:「太辛苦,身體已經亮紅燈。」

“夢想進入太古城,結果還是去了英國保誠”

步入香港城市大學的第一個月,Vicky參與了一個留學生集體遊玩活動。路過港島時,一位叫Leo的本地生向她興致勃勃地介紹了面前的太古城:港島區最大的購物中心之一,也有著高逼格的辦公大廈。

一年後,Vicky寄出了46份簡歷,其中就有她心心向往的坐落在太古城的公司。但接受她進入第一輪面試的公司只有16家,後因眾多因素,Vicky失敗而歸,在經歷了較長一段時間的失業期,英國保誠向她敞開了懷抱。

英國保誠是坐落在香港的壹個保險公司,公司員工數量多,入職門檻不高,塞滿了大陸留學生。Vicky的現象不是個例,越來越多的內地生在香港尋求工作機會無果後,猶猶豫豫地落戶在港的保險代理公司中。

圖片來源:香港某保險代理公司宣傳廣告

Vicky吐槽道:「全靠關系,在給家人親屬做完業務後就好難推銷出去了。雖然公司在外界的宣傳十分靚麗,但是其中的艱辛只有我們自己知道。」今年春天默沙東停止向香港供應HPV九價疫苗,對從事保險工作的同學來說更是致命一擊,因為近年來許多業績能以HPV疫苗為機會,但是現在沒這個可能了。

“撿不到餡餅,陷阱倒是不少”

對於許多初入港地的大陸生來說,香港是一個「充滿機會」的誘人之城,因為他們收到了許多虛假宣傳信息。這些信息甚至來自於那些看起來對內地生十分親善的聯合會:「介紹多份工作、費用全免、全職月薪港幣13,000起」、「專為港漂而設的兼職,可以做文書、普通話補習、活動策劃,高薪且不需中介費」。

圖片來源:某聯合會的虛假就業宣傳

據有關人士透露,所有參與報名的同學最後都被騙去保險公司工作。然而實情壹經披露便會被萬般堵截,由於這些多是大陸人自發組織的線上聯合會,可以遊離於法律之外,所以得不到相應的制約與制裁。虛假宣傳屢禁不止,盲目而懵懂的學生們依然趨之若鶩。
 
某些組織和集會也會推出壹些博人眼球的活動:比如港地聯誼,說是幫助留港學生介紹本地異性,實際推銷的是一些別有用心的騙炮者。

「不會粵語的我,自覺不如一名菲傭」

Emma來自濟南,對於習慣了北方方言的她來說,修習粵語的過程步步維艱。她這麽做只因為大多數企業在招聘時,都對應聘者提出了「三語精通」(粵語、英語、普通話)的要求。「三語精通」不僅是許多企業對留港應屆生的要求,也是香港引進優秀人才計劃中的基本考核手段。

Emma說,因為不會粵語,所以在平日交流裏常受港人排擠,生活中的不便也因此增加。「聽到菲傭粵語都比我流暢,自卑感逐生。」Emma住在九龍城——一個有泰國城之別稱的居住地。那裏的商販以泰國人居多,在港打拼的泰國人除了本國語言都會講壹口地道的港話。「想用英語和普通話交流是不可能的,因為他們不會,為了不用學泰語,我只有好好練粵語」,Emma苦笑著打趣。

語言不通是許多來港內陸生的痛處。不夠熟練的粵語使得學生們較難融入本地人的圈子,更難有文化認同感。「我們和他們笑點很不一致,和本地人看電影時,看到自認為很無聊的情節,她們卻被逗得前仰後合,我只有強顏歡笑。」「孤獨」、「沒有歸屬感」也是留港就業大陸生較為普遍提及的感觸。

盡管如此,每年還是有越來越多的內地生選擇留在香港。留在香港做工程師的Celine說:「香港沒有想象的那麽好,也沒想象的那麽糟糕。如果妳願意吃苦,願意在這個充滿金錢味的社會生活,香港是個好去處。」想必這也是大多數留港大陸生所向往與堅持的。畢業季即將來臨,如若在港找工作的時候明確自己的職業與人生規劃,趨利避害,時刻保持警醒,還是會尋到滿意的歸屬。

在西班牙留學 這些選擇很關鍵

據《歐洲時報》西班牙版編譯報道,近幾年,留學西班牙似乎已經成為中國的一個小眾熱潮。隨著中西兩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深入合作與交流,每年赴西班牙留學的中國學子人數在以迅猛之勢增長。那麼西班牙大學裡隱藏著哪些一流的專業呢,哪個地區的大學教學質量最好呢?

根據西班牙BBVA基金會和瓦倫西亞經濟研究所(Ivie)6月6日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加泰羅尼亞自治區在西班牙各大自治區應屆本科大學生就業率排行榜中名列第一,就業率為82.8%,而加納利群島的就業率最低,為66.9%。該研究報告分析了西班牙各大學應屆畢業生的就業情況及其影響因素(學位、大學、自治區和經濟環境等)。

加泰在2018年西班牙大學綜合排名居榜首

近日,CYD基金會綜合分析了36個指標因素,發布了2018年西班牙大學排名分析報告。其中,在西班牙自治區排行榜中,加泰羅尼亞自治區排行第一,高效完成了26項指標。尾隨其後的分別是巴斯克自治區(高效完成23個指標),納瓦拉(高效完成16個指標),瓦倫西亞(高效完成15個指標)以及馬德裡(高效完成14個指標)。

而CYD基金會發布的2018年西班牙大學綜合排名榜中,巴塞羅那自治大學位居第一,尾隨其後的9所大學排名依序是:納瓦拉大學,龐佩烏·法布拉大學,馬德裡卡洛斯三世大學,赫羅納大學,馬德裡自治大學,德烏斯比大學,巴塞羅那大學,羅維拉·威爾吉利大學,拉曼·魯爾大學(Universitat Ramon Llull)。在這西班牙十佳大學中,有六所大學位於加泰羅尼亞自治區。

巴塞羅那自治大學

不同專業領域中最強的西班牙大學名單

CYD基金會的報告中列出了不同專業領域中最強的西班牙大學名單:

1.藥學:巴塞羅那大學,馬德裡康普頓斯大學,納瓦拉大學,薩拉曼卡大學

2.社會工作:德烏斯比大學,格拉納達大學,馬拉加大學,胡安卡洛斯國王大學

3.政治科學:馬德裡自治大學,卡洛斯三世大學,龐佩烏·法布拉大學,拉曼·魯爾大學

4.社會學:馬德裡卡洛斯三世大學,龐佩烏·法布拉大學,科米利亞斯主教大學,胡安卡洛斯國王大學

5.心理學:巴塞羅那自治大學,德烏斯比大學,萊裡達大學,奧維耶多大學

6.教育:馬德裡自治大學,赫羅納大學,薩拉曼卡大學,巴利亞多利德大學

7.醫學:馬德裡自治大學,巴塞羅那大學,納瓦拉大學,龐佩烏·法布拉大學

8.護士學:阿利坎特大學,納瓦拉大學,納瓦拉公立大學,薩拉曼卡大學

學生們在巴塞羅那大學圖書館學習

健康科學和工程學類企業就業率最高

西班牙受過高等教育(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的年輕就業者比例為76.6%,低於歐洲的平均水平84.9%,畢業生失業率接近9%,而西班牙整體失業率為17.2%。

而學位是能否找到工作的決定性因素,不同的專業領域,就業率也就不同,根據西班牙BBVA基金會和瓦倫西亞經濟研究所(Ivie)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最大差距高達46.7%。就業率最高的學科領域是健康科學和工程學類專業(超過88%),有一些醫藥和電子工程類(64.3%)的專業甚至能達到完全就業。而藝術與人文學科的畢業生不太好找工作,一些像法國語言文學這樣的專業就業率僅達50.6%。瓦倫西亞大學經濟分析基礎課程的教授兼瓦倫西亞經濟研究所主任Francisco Perez表示,“強烈建議學生在選專業的之前要好好考慮清楚,雖然聽起來可能有點職業化,但是了解清楚每個專業以後的工作出路還是非常重要的”。

當今社會已進入數字化時代,對健康科學和工程類方面的工作需求日益增長,相關專業的就業率也就隨之提高。根據該研究表明,這種勞動力市場的趨勢,對各大學來說將是一個挑戰:它們“需要重新調整課程內容以適應市場需求”。

而關於人文類學科的畢業生就業問題,有關專家表示其實學生在讀完碩士學位後可以從事不一樣的工作,而現在西班牙的大學也開始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跨學科學習的機會。BBVA基金會的會長Rafael Pardo也指出,“在美國同時修讀工程學和文學雙專業是一件很常見的事情”。

報告的合著者Lorenzo Serrano教授解釋道,“除了學位類型和就讀的大學以外,應屆生的人脈以及其語言水平也會對其就業有所影響”,“學生在畢業後能留在他大學時期實習過的公司工作,這一點非常重要”。

西班牙加泰羅尼亞首府巴塞羅那

學校所處地區:留學與就業的重要考量因素

學校所處地區不但影響到西班牙本地留學生的就業,而且也影響到中國留學生畢業後的就業發展。一方面,會對留在西班牙當地就業有一定的影響。小夏,2015年畢業於阿利坎特大學,目前在巴塞羅那一家投資移民公司工作。他表示,“阿利坎特這個旅游城市非常適合居住,可是就業機會不多,適合中國留學生的就業機會就更少了。畢業後,我曾經在阿利坎特的華人駕校工作,可是始終覺得沒有太多的發展空間,最後決定到巴塞羅那工作。現在收入穩定,而且發展空間大,挺好的”,而就環境選擇的問題,他也表示,“如果一開始就在巴塞羅那讀大學,可能就會少走一些彎路,而且能在大學讀書期間積累人脈,找到更好的工作”。

另一方面,這也會對回國發展造成一定的影響。在西班牙巴利亞多利德大學取得碩士學位並回國發展的小王表示,“很多中國的公司都只知道馬德裡和巴塞羅那的大學,對其它地區的大學並不了解,存在偏見,不太可靠。”

如果一個大學教學質量有保障,而又處在經濟發達的地區,學生也會因此獲得更多的就業選擇機會。Perez表示,“選擇大學至關重要。大學如果所處的地區就業機會多,那麼學生找工作也就相對來說更容易些”。

從各自治區應屆大學畢業生的失業率來看,加泰羅尼亞自治區的應屆生失業率最低,為11%,而安達盧西亞自治區最高,為26.1%。此外,加泰羅尼亞自治區也是應屆大學畢業生找工作所需時間最短的自治區,只有13.3%的大學生畢業超過1年後才找到工作。而加利西亞自治區應屆大學畢業生找工作所需時間最長,32.9%的大學生畢業超過1年後才找到工作。

由於環境的重要性,報告還強調了大學機構以就業作為戰略性目標、開展幫助學生求職的各種活動的重要性,比如說,學生的交流項目,課外實踐,就業指導中心,幫助學生建立各種有利於求職的人脈網的活動。然而,該報告提及的所有機構中,只有27%提倡開展類似的活動。

另外,學生到西班牙境內或海外的學校交流也有助於求職。Perez指出,“位於經濟不發達地區的大學,應該讓學生知道‘走出去’將有更多就業可能,並應該推動各種交流項目”。

 


來源:中國僑網
責編:Zoe Chan

菲律賓華人學校名單大全 | 菲律賓

之前我們就華文學校(前華僑學校)就學生血統與家庭語言環境兩個項目的作了壹次問卷調查。配合、接受調查的學校包括馬尼拉、呂宋、米沙鄢和棉蘭老四大區域的27所華校,接受調查學生人數達到10,726名。整個調查和數據統計於十壹月完成。調查的結果如下:

  • 大馬尼拉地區:純華人血統的學生占總生數36.85%;混血華裔學生占總生數52.68%;
  • 純菲人血統和其他族裔學生占總生數10.47%。
  • 呂宋地區:純華人血統的學生占總生數17.88%;混血華裔學生占總生數42.38%;
  • 純菲人血統和其他族裔學生占總生數39.74%。
  • 米沙鄢地區 :純華人血統的學生占總生數9.06%;混血華裔學生占總生數33.97%;
  • 純菲人血統和其他族裔學生占總生數56.97%。
  • 棉蘭老地區 :純華人血統的學生占總生數19.48%;混血華裔學生占總生數58.45%;
  • 純菲人血統和其他族裔學生占總生數22.07%。
  • 全菲華校統計:純華人血統的學生占總生數22.97%;混血華裔學生占總生數45.74%;
  • 純菲人血統和其他族裔學生占總生數31.29%。

記得2003年,我在南部密三密斯光華中學,第壹次作了學生血統和家庭語言環境的調查,統計數據發現:學校的學生中,菲華混血兒占了壹半以上,而純菲人血統的學生占了三分之壹,遠遠超過了純華人學生。壹部分人知道後感到十分可惜,不禁長嘆:都已經快要成為菲律賓學校了!然而,光華中學傑出的老校友,著名旅美科學家林啟祥博士知道後,在他於廈門大學發表的論文中指出:這跟我四十年前求學時光華學子百分之百華人大不相同。這事給了我很大的啟示和震撼。它顯示著菲律賓群眾是如何向往中華文化,如何渴望並願意接受中華文化的熏陶。這現象在五十年前的排華時代是不可想象的。林博士不愧是個大學問家,他的分析令我們感到鼓舞,成了我們今後的教學取向的極有價值的參考。

接下來我們壹起來看看我們問卷調查的第二個項目:家庭語言環境的調查。

  • 大馬尼拉地區:家庭語言背景普通話1.32%;閩南話23.94%;菲語英語20.76%;
  • 中菲英多種語言混合 53.98%。
  • 呂宋地區:家庭語言背景普通話0.52%;閩南話9.9%;菲語英語45.75%;
  • 中菲英多種語言夾雜使用 43.83%。
  • 米沙鄢地區:家庭語言背景普通話0.73%;閩南話5.78%;菲語英語39.96%;
  • 中菲英多種語言夾雜使用 53.53%。
  • 棉蘭老地區:家庭語言背景普通話0.08%;閩南話16.09%;菲語英語40.71%;
  • 中菲英多種語言夾雜使用 42.22%。

我們從全菲平均數據來看,家庭語言是普通話的是0.88%,閩南話的是18.57%,把兩種者加起來,還不到20%。而所謂的中菲英多種語言夾雜使用,那是因為多數人不能用完整漢語或漢方言句子進行交際,只在菲語、英語的句子中插近壹兩個或是幾個漢語詞匯。這種狀況從另壹個側面表現了現在華校學生和以前僑校的學生的差異。

記得在九十年代初期,壹位即將離任回國的中國大使館官員在與我討論華文教育時說過,他走訪過菲律賓不少的華校,也和不少教師作過交流。他認為:菲律賓華文教育的發展,需要有壹個大環境,就是中國的科學技術和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的提高。另壹次在與壹位朋友閑談時,他也提出同樣的話題。不久前,我拜讀北京華文學院院長彭俊在《華文教育概說》中指出的:從百年來的歷史看,華文教育的生存發展受制於五大社會環境條件:華人社會的發展水平華人社會的人數和凝聚力;華人社會與所在國家的關系、華人社會在所在國的地位和影響;所在國家與中國的關系、地緣政治、經濟聯系;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綜合國力和國際事務能力;國際形勢和時代潮流、戰爭對抗與和平合作。我感到這些見解,真有異曲同工之妙。在中國政府相關部門以及華人社會的大力支持下,華文教育已經看到了發展的曙光。我們相信,在中菲友好的大環境之推動下,在不斷提高的中國國際地位和影響力的作用下,菲律賓的華文教育壹定可以撥開雲霧,再現輝煌!

菲律賓人在美國殖民統治四十多年的時間裏,學習了壹種與母語完全不同語系關系語言–英語,而且還使菲律成為現在世界上通用英語的第三大國。我們相信,菲律賓的華人子弟以及有學習華語意願的菲律賓人,也壹定能學好華語。

附: 菲律賓主要華校壹覽

目前,菲律賓共有華文學校壹百四十多所,在校學生近八萬人,華文教師大約二千五百多人。華校分布在全國各地,其中馬尼拉最多。多數華校都實行從幼稚園(三年)到小學(六年)、中學(四年)的壹貫制學制。

大馬尼拉地區主要華校:

1.菲律賓中西學院(原小呂宋中西學堂,1899年4月) 三民學校世紀初並入中西學院

2.馬尼刺愛國中學(1912年11月)

3.溪亞婆中西學校(原崇文書院,1917年8月)

4.聖公會中學(1917年7月)

5.百閣公民學校(原百閣華僑學校,1922年6月)

6.巴西中華學校(1922年11月)

7.菲律賓僑中學院(原菲律賓華僑中學,1923年6月)

8.菲律賓中山中學(1925年6月)

9.菲律賓曙光學校(1934年2月)

10.培元中學(1935年6月)

11.近南學校(1935年6月)

12.義德中學(1936年12月)

13.三巴樂中華學校(1937年6月)

14.震華中學(1939年4月)

15.菲律賓中正學院(原中正中學,1939年6月)

16.丹心學校(1945年6月)

17.菲律賓嘉南中學(1946年6月)

18.聖軍中學(1946年6月)

19.巴石華僑小學(1946年6月)

20.普賢中學(1947年2月)

21.北黎剎育仁中學(1947年11月)

22.光生紀念學校(1949年6月)

23.菲律賓靈惠中學(1950年7月)

24.天主教崇德學校(1963年3月)

25.計順菲華中學(1964年6月)

26.基立中學(1967年2月)

27.僑中加洛幹分校(1967年6月)

28.乘願紀念學院(1970年)

29.計順尚愛學校(1973年9月)

30.馬尼拉百閣培德中學(1976年6月)

31.甘泉學院(1982年)

32.馬加智嘉南學校(1985年)

33.計順市基督學院(1991年4月)

34.菲律賓佛教普濟學院(1996年9月)

35.光智學院(1996年)

36.培基中學(2002年2月)

呂宋地區主要的華校:

1.碧瑤愛國中學(1918年6月)

2.南甘馬仁華英中學(1920年3月)

3.淡描戈培青中學(1920年6月)

4.蜂省大同中學(1920年11月)

5.羅申那同和中學(1921年2月)

6.北甘馬仁中華中學(1921年10月)

7.丹轆新民中學(1922年2月)

8.武蘭中山紀念學校(1922年5月)

9.黎牙實備中華中學(1926年10月)

10.廼乙中華中學(1922年6月)

11.內湖中華學校(1927年6月)

12.樹殊銀中正小學(1927年6月)

13.北怡羅戈華英小學(1930年6月)

14.甲萬那端中華小學(1930年6月)

15.加拉板聚英學校(1931年6月)

16.拉允隆文化書院(1931年9月)

17.加裏務中山學校(1932年6月)

18.邦邦牙新生學校(1935年6月)

19.依裏牙聯盟小學(1936年9月)

20.荷浪牙波中西小學(1937年9月)

21.美岸南中學校(1944年6月)

22.怡省毓僑中學(1946年10月)

23.甲美地中華小學(1947年7月)

24.仙朝峨中華中學(1948年4月)

25.那牙耀華中學(1949年6月)

26.拉牛阪德蘭中學(1957年6月)

27.羅申那振聲學校(1960年6月)

28.那牙嘉南中學(1960年6月)

29.黎牙實備崇德中學(1968年)

30.黎牙實備嘉南學校(1979年6月)

31.丹轆建德學校(1998年6月)

32.羅申那和諧學校(1999年)

米沙鄢地區主要的僑校有:

1.怡朗華商學校(1912年2月)

2.宿務東方學院(原宿務中華中學1914年6月)

3.禮智興華學校(1921年9月)

4.怡朗中山中學(1925年4月)

5.朗嗎倪地中國中學(1928年7月)

6.武運智慧學校(1930年12月)

7.描戈律大同學校(1934年9月)

8.宿務建基中學(1948年5月)

9.山葛洛示興華小學(1948年6月)

10.宿務普賢中學(1955年2月)

11.宿務聖心女校(1957年6月)

12.怡朗聖母中學(1958年)

13.描戈律華明中學(1959年6月)

14.旺木西山學校(1960年6月)

15.宿務聖心男校(1968年)

16.描戈律基督教三壹學校(1976年1月)

17.宿務崇德學校(1979年6月)

18.宿務毓德學校(1984年10)

19.宿務信心學校(1997年6月)

20.怡朗新華學院(2004年)

21.巴拉灣嘉南學校(1982年)

棉蘭老地區主要的僑校有:

1.三寶顏中華中學(1919年6月)      

2.納卯中華中學(1923年6月)

3.古島中華中學(1924年6月)

4.樹裏爻孫逸仙小學(1933年3月)

5.東棉光華學校(1936年9月)     

6.密三密斯光華學校(1936年10月)    

7.蘭老中華學校(1938年10月)           

8.利保洛菲華學校(原利保洛華僑學校1938年12月)   

9.南古島中華學校(1951年9月)           

10.納卯基督教中學(1953年2月)  

11.納卯海星學校(1953年6月)       

12.高侖那達中華小學(1957年6月)   

13.納卯基督教中學(1959年6月) 

14.三寶顏忠義學校(1965年)       

15.三寶顏福泉寺觀音學校(1968年9月)           

16.南古島嘉南學校(1984年)        

17.鄢市恩惠學校(1985年6月),  

18.務端信心基督教學校(1988年8月)       

19.納卯佛教龍華學校(1994年1月)          

20.納卯市德榮學校(1995年7月)

 

 

來源:濱嶼移民

排版:Shelly Du

多倫多學區房投資:從最新高中排名中看門道 | 居外專欄

編者按:今年2月,菲莎研究所(Fraser Institute)最新出爐2016-17年安大略省中學排名居外的兩位加拿大專家不約而同地及時就此撰文:江曉清介紹了排名第二的Abbey Park高中,並帶大家走訪所在的Glen Abbey社區;而下文林虹言將會由排名第三的St. Robert天主教高中探討該校沿用的IB課程,以及解答許多家長對天主教學校的一些迷思,非常實用。

那為什麼大家都盯著眼看菲莎的成績表?原因是它是加拿大一個獨立的公共政策研究和教育機構,智庫的經費來源於企業和個人的捐贈,確保菲莎的獨立性。菲莎所研究的領域十分廣泛,包括經濟自由度,礦業石油業的調查報告、槍支立法狀況等等,而最被我們華人所熟知的則是學校排名這一塊。

各位家長如對大多倫多的中、小學校和學區房有任何疑問,歡迎以電郵方式或致電居外客戶熱線 400-041-7515,聯系居外的加拿大學區專家網絡

 

有不少客人問我,在加拿大也像在國內一樣要買學區房嗎?

事實上,加拿大的學區房甚至比在中國還要重要。這是因為,所有的公立學校,都是以所住的區域劃分的,只要你的居住地址在這個學校的錄取範圍內,那麼無論怎樣你都可以上這所學校。所以,這也就造成了只因為這個區有一所好學校,便使引起周圍的房價居高不下。而如果這所學校持續的好,那麼這個地區的房子會一直領先於其他地區,會給業主帶來不菲的回報。所以,即便是送孩子上私校的家庭,也往往願意買一所學區房。

判斷學校是否好,大多數人都是基於一份權威機構每年發布的學校排名。這就是Fraser Institute依據於每年的統一評測EQAO(Education Quality and Accountability Office)成績進行的排名。因為加拿大公立學校不進行統一考試,所以這個排名可以說是對學校教育水平的大檢閱,很重要的意義在於,這份排名成為很多人購買學區房的依據。

最近,這個加拿大著名的研究機構Fraser Institute發布了安大略省2018年高中成績單排名。

今年在安省參與排名的747個高中當中,還可以看到很多著名公立中學的老身影。比如St. Michael’s Choir這所天主教男校,多年來一直在安省高中排名的榜首。約克郡多所學校也是常年雄踞榜單,只不過排名每年會有所輕微變化。由於多倫多北部的約克郡(York Region)是華人青睞的居住熱點地區,我們今天主要來看看多倫多北部地區的高中排名。

下圖:York Region名列前茅的高中

St. Robert:天主教 + IB課程

今年最大的亮點是位於Thornhill的天主教高中St. Robert以9.2的成績一躍成為全省第二名。

St. Robert天主教高中位於Leslie & 407以南,以提供IB課程為著名。從下圖可以看到這個學校的普通班級的錄取地址界限,如果你家住在這個紅線的範圍內,就可以選擇上這個學校。但如果要上IB課程,那麼需要參加學校自己的IB入學考試,但不需要必須住在這個區域範圍內。

要上天主教學校必須是天主教徒嗎?

在加拿大,天主教學校和公立學校一樣,都屬於政府資助的學校,教育局分為公立教育局(Public School Board) 和天主教教育局 (Catholic School board)兩個單獨的系統,對於加拿大居民來說都是免費教育。

如果想讓孩子上天主教學校,入小學條件比較苛刻,父母之一必須是天主教徒,必須受洗過。所以有些華人父母為了讓孩子能夠進入排名靠前的天主教小學,不惜花一年的時間去上天主教的課程,最後參加受洗,孩子就可以順利入學。不少人認為天主教學校的家庭背景比較傳統,對孩子要求嚴格,所以受到不少華人的青睞。

如果想上天主教的高中則寬松很多,並不需要參加受洗,只要是住在學校錄取的範圍內即可。

天主教學校到底和普通學校有什麼不同?

天主教學校和公立學校在課程安排上都需要遵守教育局的教育大綱,從課程安排上沒有什麼太大的差別,但天主教學校增加了宗教課和彌散。

據我了解,很多從天主教高中畢業的學生都說,在天主教高中,並不限制學生的信仰,宗教課更像歷史課,而彌散則類似公校的Assembly(集合)。但天主教學校更重視紀律,和私立學校一樣穿著校服也讓孩子們把精力避免放在服裝的比較上面。

高中提供的IB課程到底是什麼?

IB即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是1968年成立於日內瓦的一個國際性的非贏利教育組織,采用規範化的課程,培養國際人才。申請設立IB課程的學校,要經過IBO這個機構對學校的師資、設施、信譽等情況進行考查後認證,課程設置也是全球統一,老師要有認證才能擔任,課程考題是統一的。這種國際規範化的程序,保證了IB的聲譽和質量。

IB課程主要有三種:IB早期課程( IB Primary Years Programme),IB中期課程( IB Middle Years Programme),和IB高中課程( IB Diploma Programme)。大多數公立學校的IB課程都是高中。

整個安省的公立高中中,目前有47所學校提供IB Diploma Program。在多倫多北部地區,除了St.Robert,另外一家比較有名的是Bayview Secondary School提供的IB課程。Bayview SS附近的房子近年來也因為可以上這個學校而成為著名的學區房。Bayville SS今年排名全省第9,和之前排名第4略有下降,但實際上學生的評測成績沒有改變,都是9分。這意味著今年有更多的學校成績更好,而BayvilleSS這個老牌名校依然是安省最優秀的學校之一。

下圖是Bayview SS的錄取範圍

由於IB課程越來越受歡迎,York Region今年新增了4所學校招收IB課程,這些學校是:

下圖是York Region今年各個學校 IB課程的錄取範圍

目前目前這幾所新增IB的學校都未在8分以上的榜單中。讓我們拭目以待,看看開設IB課程之後對這幾所學校的影響會不會是正面的。

好學校遍布的萬錦市

在上面北部高中的榜單中,除了前三甲在Richmond Hill,後面有8所學校都在萬錦市Markham。萬錦市華人相對集中,據2016年的人口普查,萬錦市的華人人口占52.9%。 而華人基本聚居於萬錦市的北部地區,在這個區域內的幾所名校,多年來在省內排名名列前茅。

在今年的排名裡,Markville, Unionville, Pierre Elliot, Bur Oak這幾所學校在全省的排名稍有下降,比如Unionville從過去五年平均排名第4名,下降到17名,Markville也從第4名,下降到11名。

究其原因,我認為和近年來很多公校都開始大量的招收國際學生有關,而且,Markham由於是著名的學區房,也特別受到了很多新移民的追捧。國際學生和新移民學生都有相似的問題,就是語言需要一定時間的適應和學習。在英語不能完全掌握的情況下,勢必影響到閱讀和數學的成績。

Unionville高中的成績,2013年曾經是9.5分, 但2016年一度下降到8.7分,這是近年來最低成績,今年略有提升,到8.8分。而ESL(需要補習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的人數比例從2016年的36.7%下降到2017年的19.6%。 這也證明了,在去年時,國際學生和新移民學生的比例比較高,一定程度造成了成績下降。而這些新移民學生經過一年時間,英語已經不需要再補習,成績也自然有了提高。

對於學校的成績略為下滑,我覺得家長不必過於擔心,因為一個學校的好壞,和學校長期形成的傳統有關,學校的老師大部分都是長年在一個學校服務的,所以形成了教學的傳統和學校特有的氛圍。另外,華人素以重視教育著稱,特別是願意花大價錢購買學區房的家庭,都是願意投入時間和精力在孩子的教育上,這樣的家庭環境,會很大可能性培養出優秀的孩子,所以在這樣的氛圍裡,孩子們自然而然都會重視學業,這也是社區環境的重要性。

 這些年,上述這幾個高中所在區域的房價都節節攀升。更多重視學習的家庭進入這個區域,學校培養了更出色的孩子,同時重視教育的家庭也促進了學校變得更好。而在加拿大,特別是大多倫多地區,學區房的漲幅遠遠大於普通地區,這給學區房的投資更帶來了巨大的收益。

居外精選房源:萬錦頂級學區Berczy Community4臥獨立屋

可步行至Pierre Trudeau High School(3/740)、Castlemore Public School(14/2900) 和 All Saints Catholic Elementary School,附近設有公園、池塘、公共交通、餐廳、銀行和購物場所。

建築面積:232平方米
土地面積:334平方米
房型:4 臥 3 衛 2 車庫
樓層:共 2 層
房齡:10年
其他屬性:曾經整修過 草地景觀 朝向東
房屋價格:146萬加元(約¥757萬)
預估交易費:約¥45萬

點擊查看這套居外網房源的更多信息,或致電 居外客服熱線 400-041-7515 詢盤

責任編輯:Zoe Chan

 

加拿大安省經紀林虹言專欄全集

Juwaicolumnist

如需咨詢或有疑問,歡迎隨時發郵件至:editorial@juwai.com,我們會盡快為您解答!

本文系居外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全球性價比高的學區房

全球性價比高的學區房都位處何處?當人們在討論北上廣房價高得令人咋舌的學區房,為了尋找更加合適的學區房而煩時,壹部分富裕的中國家長們早已將目光投向海外。居外今天將為您介紹全球性價比高的學區房:

壹、全球性價比高的學區房:英國

英國的名校雲集、文化底蘊深厚,而中國則是英國第壹海外生源國,截至2014年年底中國在英留學人員超過15萬人。由於英國房產的增值、保值性很強,不少中國家長都在子女留學的學校附近購買房屋。那英國的高校周邊都有哪些房源可選呢?居外網以城市為主線整理出英國英格蘭、蘇格蘭和威爾士三大區域以下著名大學周邊房源,看看妳適合在哪置業吧!

1、英格蘭

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牛津)
曼徹斯特大學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曼徹斯特)
帝國理工學院Imperial College(倫敦)
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 劍橋)
諾丁漢大學The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諾丁漢)
利茲大學The University of Leeds(利茲)
倫敦大學University of London(倫敦)

2、蘇格蘭

愛丁堡大學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愛丁堡)
聖安德魯斯大學The University of St Andrews(聖安德魯斯)

3、威爾士

卡迪夫大學Cardiff University(卡迪夫)

二、全球性價比高的學區房:美國

作為世界上教育水平最高的國家,美國壹直是眾多中國家長為子女教育購房的首選地之壹。那美國的高校周邊都有哪些學區房源可選??居外網整理出美國加尼福尼亞州、紐約州、馬薩諸塞州和德克薩斯州四個大州各自代表性的以下高校周邊的房源供您參考。

1、加尼福尼亞州

斯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舊金山)
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洛杉磯)
聖地亞哥大學University of San Diego(聖地亞哥)

 2、紐約州

 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曼哈頓)
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紐約)
福坦莫大學Fordham University(紐約)

3、馬薩諸塞州

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劍橋市)
波士頓大學Boston University(波士頓市)

4、德克薩斯州

萊斯大學Rice University(休斯頓)
貝勒大學Baylor University(韋科)

三、全球性價比高的學區房:澳洲

近些年,中國留學生去都很熱衷去澳洲留學,光今年就有近5萬名中國學生在澳洲大學、學院及中學修讀課程,比去年上漲了2%。而隨著“以房養學”風潮的興起,澳洲學區房的投資也日趨火熱。下面居外網就以城市為主線,為您整理出澳大利亞優秀的高校周邊的學區房房源。

1、新南威爾士州

悉尼大學 University of Sydney(悉尼)
新南威爾士大學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麥覺理大學Macquarie University(悉尼)
查爾斯特大學 Charles Sturt University(巴瑟斯頓)

2、昆士蘭州

昆士蘭大學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布裏斯班)
格裏菲斯大學Griffin University(布裏斯班)
邦德大學Bond University(Robina)

3、維多利亞州

墨爾本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墨爾本)
拉籌伯大學La Trobe University(墨爾本)
莫納什大學Monash University(墨爾本)

四、全球性價比高的學區房:加拿大

加拿大是世界上教育體系最完整、教育水準最高的國家之壹,據統計2015年赴加留學的中國學生超過7萬人,占所有赴加留學生的三分之壹,而加拿大的學區房自然 也就成為了投資熱點。那加拿大高校周邊都有哪些房源可供選擇呢?居外同樣整理出來供您參考。

1、安大略省

多倫多大學University of Toronto(多倫多)
渥太華大學University of Ottawa(渥太華)
溫莎大學University of Windsor(溫莎)
滑鐵盧大學 university of waterloo(滑鐵盧)
安省理工大學University of Ontari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奧沙瓦)

2、魁北克省

蒙特利爾大學University of Montreal(蒙特利爾)
希爾布魯克大學Universite de Sherbrooke(希爾布魯克)
畢索大學Bishop’s University(希爾布魯克)
3、不列顛哥倫比亞省

維多利亞大學University of Victoria(維多利亞)
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溫哥華)

留學日本必讀:日本人為何如此重視規則和細節

這個國家所有的社會階級都比較平等。富人不高傲,窮人不卑下。真正的平等精神,從內心深處相信所有人本質上都是平等的——這樣的信念滲透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

——日本人的驕傲》藤原正彥

日本政府和相關高等教育機構借助國際化的浪潮,正拼命要將日本的「智慧」傳遞到世界各國,這毫無疑問也是事實。並且,還制定了一個宏大的計畫,要「在2020年之前增收30萬留學生」,張開懷抱歡迎世界各地的優秀學生來日本留學。

可是,日本究竟能提供怎樣的教育呢?也就是說,去日本留學的價值何在呢?

出國前,一定要瞭解法律

突然想到了,一個月前的“175名中國遊客被棄日本機場,日本員警還暴力拘捕我同胞”的事件。

因為飛機流量管控的原因,澳洲廉價航空公司捷星的一架從東京成田國際機場飛往上海的客機,在成田機場延誤了十幾個小時還飛不了。180名旅客,除了5名日本人,其他的都是我們中國同胞,基本上都是遊客。

所有的人都已經辦理了離境手續,都已經進入了候機大廳,飛機飛不了,而且據說要等24小時,這一份焦慮和不安,是完全理解的。而這一份焦慮與不安,最終演變成了對於航空公司的抗議,並與機場工作人員發生肢體衝突,一人被員警拘捕,消息傳到中國國內,就演變成了“日本機場歧視中國旅客,日本員警對中國人施暴。”

那問題出在哪裡?中國的乘客認為,我坐了你的飛機,你就得管我一切。至少應該提供住宿和餐飲,不然就是“非人道虐待”。而航空公司認為,我早已經跟你們說清楚了,飛機飛不了,旅客只能自己解決一切問題,航空公司不承擔吃住,要不你就選擇退票。

問題還有,作為成田機場這一設施管理機構來說,因為中國遊客拿的都是一次性入境簽證,你已經辦理了出境手續,就意味著你的簽證在日本已經失效,所以不能讓大家離開機場去一般的外面酒店住宿,除非這一酒店是在機場離境區域內。但是,如果你是日本國籍,或者在日外國人持有“在留卡”(外國人身份證),擁有多次出入境的資格,才可以離開離境區域走出機場去外面住宿或回家。

而許多中國旅客顯然不懂這一個道理,覺得憑什麼日本人可以離開,不許我們離開。憑什麼有些中國人看到工作人員手裡拿的“在留”兩個字牌子,就可以去領一萬日元的住宿代用券離開,而他們的團體旅客就不能離開?這不是搞歧視嗎?

於是情緒激昂,與機場工作人員發生肢體衝突,把一位女職員推到弄傷。還一起唱起了中國國歌,感覺到中華民族又到了最危險的時刻。

教育的根本是細節

想起之前去過日本的一次經歷,一次和公司出差日本,發現在每一次的會議結束以後,日本人都會很關注我們中國人的一個細節,那就是,在你離開座位的時候,會不會把椅子推回到原位,重新靠在會議桌邊上?

為什麼日本人會特別在意這一個細節呢?因為在日本,開完會後,將椅子推回原位,是一個基本的常識,或者說是作為公務人員和商務人士的基本素養。當然,日本人出於禮儀,絕對不會提示中國人該怎麼做。但是,如果你在起身後,會把椅子推回到原位的話,他會覺得,你是一位很有教養的人。反之,日本人心裡會嘀咕半天。

雖然這只是一個小小的細節,但是對於日本人來說,這一個細節似乎十分的重要。

這兩天,我和幾個從日本留學回來的朋友聊到這個細節,他們說,這主要是教育的問題。這種教育來自於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家庭,另一個方面是學校。

赴日留學前先學習日本文化課

去日本之前,可以先瞭解日本的文化,體驗花道,茶道,劍道,空手道等原味日本文化。當然,也可以多看一些日劇,動漫賞析等,全方位接觸日本文化,更好的學習日語。語言是一門工具,達到交流是最根本的作用。只有教師或者是學者,才有必要搞懂所有的語法規則。

延伸閱讀

日本留學方式和留學申請流程

日本留學生支援機構

日本2015年PISA成績評估

作者:朱燕

 

 

法國新一輪高考制度改革,留學生出路在哪裡?

The Local France 作為歐洲傳統的文化、教育和藝術的中心,早在13世紀,法國就誕生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學之壹的索邦大學。歷經幾個世紀的變遷,法國的科學技術和文學藝術成果在世界範圍形成了巨大的影響,其高等教育也形成了鮮明獨特的體系 。伴隨歐洲壹體化進程,法國的高等教育體系幾經改革,以推動學生在歐洲內部以及世界範圍的學習和交流,並且擴大學術文憑的認可度,增強國際競爭力。

和中國壹樣,法國也是壹個“酷愛”考試的國家。法國很早就從中國的科舉考試制度中得到啟發,將其改良移植到法國土地上。從兩國的公務員考試到法國中學會考和中國高考,中法兩國的年輕人都以不同方式在各自的考試體系中長大成人。在今年年初,政府又提出要改革法國高考制度,作為法國正在進行的大學改革的壹部分,對於中國留學生又意味著什麽呢?

法國高考,究竟是什麽樣的?

中國高考是有名的競爭之激烈,篩選之嚴格,每屆高三學生都在爭分奪秒的埋頭苦讀,熬夜刷題,只為在最後可以被心儀的大學錄取,其實法國的高中生在高三這壹年過得也不是那麽輕松,因為法國的大學錄取也同樣要經歷壹段很艱難的過程。為期壹周的高中畢業考試,及其繁瑣的哲學論文,讓學子們越來越沒有耐心,不禁思考難道這樣就會知道我們要的是什麽嗎? 1808年自己拿破侖設立高中哲學科後,這科必修科在每年高考首先開考,無論文科、理科或經濟社會科都要考。

參考信息: BAC跟我們的高考是有區別的,因為它是在法國進入高等教育所必需的文憑(diplôme),所以,BAC不單純是壹種考試,也是壹個文憑,所以轉換到我國,更像是高中畢業證+高考成績的結合體(這也就是為什麽我國高中畢業生赴法留學的基本條件是有高中畢業證書和合格高考成績)。

提到法國教育的改革者,不得不提壹個人。他就是拿破侖,作為法國歷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壹,拿破侖不僅是壹位軍事家和政治家,亦可以看作法國教育的第壹位改革者。1804年,拿破侖建立法蘭西第壹帝國,並在此之後展開了從基礎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壹系列改革,其首要目的則是通過教育對更多的中產階級人士進行培訓使其成為國家民事和軍事領域的領袖。

1808年,以“帝國大學”為思想的具有法國特色的中央集權式教育體制也在拿破侖的統治下形成。所謂“帝國大學”並不是壹所真的大學,而是對法國整個教育體系的總稱。

在之後的兩個多世紀中,法國高等教育先後經歷了更加成熟的制度改革。在法國,大約有60%的學生不能完成3年的大學學習。2018年年初,法國政府提出再次對高考制度進行改革,改革措施主要包括:在高中加強專業方向指導;根據高中畢業生的個人資料制定高等教育個人化課程;在國家規定的框架內制定每個學士學科的入學條件⋯⋯從今年起,這些新的措施都將落實,同時采用新的高校在線招生錄取系統代替APB。此外,要把將學士學位考試的數量減少到五個,其中口語考試30分鐘,取消科學、文學和社會科學這三大科目的考試。

改革的主要內容:

在高中加強專業指導

為了幫助學生們在眾多專業中做出選擇,以後每個高中畢業班都要配兩名主要教師。今年的畢業班在聖誕前就會迎來第二名主要教師,更細致地對學生進行專業介紹。

此外,3000名大學生代表將去中學向高中生們講解大學的專業課程和運作方式。

大學還會接待高中畢業生,讓他們對大學課程有所了解。高中畢業班要進行為期兩周的專業方向指導。

班級委員會將參與設計高考誌願

這是改革中最大的創舉之壹。高中生將從畢業班的學年伊始就表明自己的高考誌願,並獲得老師的個別輔導。聖誕節前的第壹學期,班級委員會將提出首個建議;聖誕節後到復活節前的第二學期,班委會將正式對學生的誌願方向發表意見,並通知大學。

全新在線高校錄取系統取代APB

從2018年1月1日起將推出壹個新的高校在線招生錄取系統。新系統的名稱未知,可以肯定的是:將停用目前以高中畢業生誌願順序和居住地為計算標準的APB錄取系統。今後,高中畢業生最多只能填報10個專業誌願,而不是目前的24個,也不再排誌願的先後順序,申請者可以在願意接受他的專業中選擇最希望就讀的。

大學可能有三種回復

對於不需要甄選的專業,如綜合性大學的學士學位專業,高校將研究所有高中畢業生的申請數據,然後給出3種答復:同意、有條件的同意、等待。在第二種情況中,高校將根據申請者高中畢業文憑的性質(普通、職業或者技術)、申請者的動機以及學習計劃來提出個人化課程。課外活動業績也能成為申請者的有利條件。如果申請者不符合進入某專業學習的條件,可以先上壹年該專業的預科班。

壹些名額緊張的專業,例如心理學和體育科技與運動學(STAPS)等,2018年的錄取名額將有所增加。如果壹個專業的錄取名額不能滿足申請人數,部分申請者將被列入等待名單。優先錄取學習經歷、學習動機和計劃最符合專業要求的申請者。

對於需要甄選的專業,例如高等專業學院(grandesécole)預科班、大學技術學院(IUT)、高級技師專業(STS)、雙學士學位等沒有任何變化。

終止大學生社保制度

從2018年新學年開始,政府將終止學生社保制度,所有高校新生都納入普通社保制度;從2019年起,所有其他高校生都將納入普通社保制度。目前每個大學生須繳的217歐元社保分攤金將被取消。註冊大學學士專業需交的406歐元,明年將減少到288歐元,其中包括註冊費和新創的「學生生活」分攤金。

改善大學生生活條件

根據父母收入情況等社會標準而發放的獎學金目前是不定期支付。從2018年10月起,獎學金將在每月5號準時發放,為了能幫助大學生支付文具和書籍等開學花銷,第壹次付款可提前到8月份。政府還將在5年任期中增建6萬套大學生住房。

去法國留學,怎麽能不會選專業呢?

在法國高校就讀的外國學生很多,幾乎占所有大學生總數的10 %。法國已成為世界第三大留學生接收國,僅次於美國和英國。在法國留學的外國學生中,中國學生人數位居第二,且人數呈逐年增長趨勢。法國大學頒發的國家文憑被全歐洲承認,並得到美國、加拿大等世界發達國家的認可。中法兩國簽署有文憑互認協議,在法國取得的國家文憑,得到中國政府的認證,中國的本科、碩士、博士文憑與法國的學士、碩士、博士文憑原則上是對等的。

綜合大學

法國有77所綜合性大學。學士學制通常3年,需修滿180個學分;碩士學制2年,需120個學分;博士學制3年,需180個學分。法國綜合性大學主要提供7個學科門類的教育:藝術、文學、語言;人文科學;法律與政治學;科學;經濟與管理;體育科技與運動學;醫學。大部分公立大學是免學費的,每年只需要交幾百歐的註冊費用。

高等商學院

法國高等商學院系統(Grandes Ecoles)也稱”精英院校”,是法國教育機制的壹大特色。因為其畢業生往往有很好的前途與”錢途”,成為許多法國與海外求學者夢寐以求的理想院校。 法國高商以培養世界高級商業精英而聞名於世。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每年的歐洲頂級商學院排行榜中,法國的商學院名列前茅,前五名頂級商學院有三名是法國的商學院。

理工科院校

法國理工科院校涵蓋多個工程師專業方向,即有國立大學深厚的學術背景,又兼具工程師教育的靈活性。法國社會對工程師教育有壹種近乎崇拜的認同感,工程師學院的畢業生有很高的就業率和社會地位。法國工程師的培養不僅僅是技術上的培養,諸多的法國企業重要領導階層均由法國工程師擔任,其重要的原因在於此教育體制培養了—既掌握尖端技術又精通管理的高素質人才。

藝術學院

“藝術院校”的定義非常寬泛:包括建築學校,應用藝術學校,平面設計學校,服裝學校,設計學校,電影學院等。學生獲得高中會考文憑後可通過考試或材料審核進入這些院校就讀,頒發的文憑覆蓋各個層次。這些院校的特點就是非常註重藝術的操作和實踐;綜合性大學的教學則側重於藝術的理論知識。

音樂、舞蹈、 戲劇藝術學院

音樂、舞蹈、戲劇藝術學院(包括市級音樂學院CRC/CRI,省級音樂學院CRD和大區級音樂學院CRR)頒發的文憑不屬於學士-碩士-博士三級體系,但可以證明學生在藝術方面的優秀才能。

音樂(BEM)、舞蹈(BEC)、戲劇(BET)學習證書是音樂學院頒發的第壹個文憑,表示第二階段學習的結束,可以進入第三階段。

第三階段學習結束後頒發學習證書CEM、CEC、 CET,可憑這些證書,通過每年的入學考試,進入職業教育學歷教育階段學習。

改革創新的產物 :巴黎文理研究大學

在前不久公布的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 2017-2018年度世界大學排名中,巴黎文理研究大學(PARIS SCIENCES ET LETTRES)排名七十二,位於復旦大學(第116名),上海交大(第188名)、中國科技大學(第132名)浙大(第177名)之前。

巴黎文理研究大學不同於法國常規教育體系中的院校,它是近些年法國教育體制改革和創新的成果。

了解法國教育系統的同學,壹定聽說過法國高師、法蘭西學院、法國高等社科院、法國國家科研中心、巴斯德研究所、巴黎美院等機構的大名。如今,這些學院都被統壹納入同壹個教育集團,即巴黎文理研究大學,於2010年正式成立,由21家分布在巴黎的學院及研究機構自發組成,均是法國科學、人文社科及藝術領域的頂尖代表,除了剛才引述的學院外,還包括巴黎第九大學、法國遠東學院、居裏研究所、巴黎高等礦業學院、巴黎高等化學學院、法國高等社會科學院、巴黎美院、國立高等戲劇學院、國立高等電影學院等,涵蓋文理藝術各個領域。

目前,這所“超級大學”壹共擁有5000名教授及研究員,178家研究中心,20000名學生,其中本科生占70%,博士生大約有3500名。由於巴黎文理研究大學匯集了法國歷史最悠久的專業學院,校史版圖可謂明星紛呈,包括33名諾貝爾獎獲得者、10名菲爾茨獎數學家、38位凱撒獎電影界人士、71名莫裏哀獎戲劇表演家,以及其他不計其數的人文科學藝術大獎。

補充閱讀:留學巴黎,和“老佛爺”做鄰居

不管是留學,還是移民,在巴黎,壹定要有壹套自己的房子哦,我們為大家推薦的這套巴黎學區房坐落在歷史悠久的Le Marais,是巴黎頗受追捧的“Pierre de Taille”建築之壹。

房屋價格:495,000歐元(約382萬人民幣)

房型:2臥

開發商

蘇富比國際房地產,創立於1976年,專門代理全球豪宅物業。品牌網絡覆蓋全球63個國家及地區,設置超過800個業務據點。逾18,000名獨立代理皆具備豐富的當地市場知識,在全球豪宅銷售市場占據領導地位,提供客戶最專業的房地產中介服務。

 

 

電話咨詢居外客服:+86 400 041 7515 了解更多 阿德萊德學區公寓項目,其他購買流程及費用雜項亦可點擊該房源詳情頁 查看。

作者:Joseph Schmid

來源:The Local

編輯:Lisa Z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