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投資者繼續聚焦美國房產 紐約龍頭地位穩如泰山

美國房地產行業業內人士指出,隨著中國投資者加大對美國房地產的投資,如紐約這樣的主要城市和大都市地區很可能將繼續成為中國投資者矚目的焦點。

中國投資者繼續聚焦美國房產 紐約龍頭地位穩如泰山

亞洲最大的房地產公司之一,美國金地集團(Gemdale USA)總裁邁克爾•克魯帕 (Michael Krupa)稱:「我希望中國繼續專注於門戶城市像紐約、洛杉磯和舊金山,這些地區基本面原本就較強,並且可能會保持這種狀態。」

著名主持人、房地產諮詢公司拉克曼聯合公司(Lachman Associates)總裁琳恩•拉克曼(Leanne Lachman)指出,超過400億美元的中國資金已經進入商業地產,其中三分之一集中在美國,並且大部分在紐約市。

美國房地產的知名度加上避險承諾將使中國資金流入該市場、鮭魚迴游資本(Salmon Run Capital)首席執行官丹•威爾(Dan Weil)稱:「如果世界城市房價變得動盪,你想把你的錢在哪裡?美國就是一個投資避風港。」

開發諮詢公司傑克馬爾聯合公司(Jekmar Associates Inc.)總裁路易•卡特索斯(Louis Katsos)稱:「紐約一直是,並且仍將是沒有外國房地產投資第一目的地。」

對於拉克曼問道,如何讓這波龐大的商業地產投資避免重蹈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日本的覆轍。卡特索斯指出:「這是一個不同的時期,中國人知道,隨著世界經濟危險加劇,資本將流入美國,尤其是紐約。」

夸父房產公司(Kuafu Properties)執行副總裁和開發主管傑弗瑞•多弗雷特(Jeffrey Dvorett)稱:「互聯網下的信息透明度將有助於中國做出更好的決定。」

威爾稱, EB-5類簽證的出台為正試圖為孩子爭取在美國上學機會的父母開了大門。紐約和加利福尼亞成為此類投資最大目的地,主要是因為這兩個城市是第一批利用這次機會的地區。「別指望這類簽證永遠不變,」他稱:「我認為這類簽證將會再持續五年左右,不過最終還是會結束。」

(點擊下一頁,查看英文原文)

76%中國投資者在美置業現金買房每18個月翻番

現在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在海外置業,有房產商表示,50萬到700萬美元的房產,很多由中國人以現金方式購買。近日,有業內人士分析並總結了中國購房者在美國房產投資時的一些共同特點。

中國人海外置業者越來越多。

點擊查看更多美國房產

1、購房前會花時間研究

房產界業內人士Andrew Taylor 4月5日表示,中國買主購房前通常會做很多功課,除了參加為期一週的「開放參觀日」外,還會通過網絡、個人社交平台,以及房產展覽會來瞭解市場情況。

與客戶直接交流非常重要,通常親自參加房產展覽會的商家會有很多機會與客戶簽訂協議。

中國人海外購房前會做很多功課,包括參加房產展覽會、網絡調查等。

2.76%購房者是現金支付

中國人如果遇到非常信任的房產中介,就會介紹給自己的很多親朋好友、同事同學等。所以那些誠實守信、給客戶提供幫助的房產中介,接過一個中國客戶後,接下來可能就會有很多人前來與之合作。

中國人購房的一個特點是,對於信任的中介,會廣泛推薦給親朋好友。

另外據統計,中國人購房76%都是現金支付,其他的是一些投資房地產的商家,用貸款方式購房。

3.中國海外購房者迅速增加

中國海外國購房的人數正在迅速增加。英倫銀行(The Bank of England)預計,未來幾年內,中國赴海外投資購房的人數將增加6倍。

對於美國房產中介來說,中國購房者不會減少。事實上,以現在的增長速度來看,中國富人在美國購房數量以每18個月翻番的速度增加。

另據《南華早報》報導,根據美國房地產經紀人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ealtors)統計,美國50個州中,有46個州的最大或第二大購房人群是中國人。數據顯示,到2014年3月為止,中國人投資美國房地產共220億 美元,相當於美國房地產國際銷售總量的四分之一。

胡潤榜:中國超高凈值人群超八成願海外投資

胡潤百富2日發布《2014-2015中國超高凈值人群需求調研報告》,報告顯示,投資珠寶玉石的最多,占45%,其次是古字畫,占29%。

報告預計,中國超高凈值人群約17000人,總計資產規模約31萬億元人民幣,平均資產規模18.2億元人民幣。這部分人群中主要以企業主為主。

胡潤榜:中國超高凈值人群超八成願海外投資

從2008年到2014年的《胡潤百富榜》歷年的榜單數據,上榜人數始終保持在1000位以上;上榜門檻從2008年的7億元人民幣上升到現在的20億元人民幣;平均財富也由30億元人民幣上升到64億元人民幣;百億富豪人數由50人擴大到176人。

報告發現,中國超高凈值人群平均年齡51歲,個人總資產都以超過5億元人民幣,主要分部在北上廣浙,近六成實現上市。他們所在行業以制造業、房地產和TMT為主,占比近壹半。

從這部分人群的需求來看,七成超高凈值人群有融資需求,65%為企業擴張;個人投資中八成都主要為了財富增值,只有兩成為了財富保值;83%通過自有投資團隊直接投資;3/4未來有計劃開展收購並購,超過八成表示未來有海外投資需求。

在藝術品投資方面,他們投資珠寶玉石的最多,占45%,其次是古字畫,占29%。

調查顯示,中國超高凈值人群近七成面臨家族傳承問題,企業平穩過度和子女是否願意接班是家族傳承面臨最主要問題。

此外,這部分人群平均捐款金額占平均資產的1.6%,達到2800萬,3/4的期望自己管理慈善基金。

2015亞洲房地產外來投資有望增長壹倍

高力國際近日發表白皮書報告,報告指出今年亞洲對外資本輸出將加速增長,而外來資本更將突飛猛進。亞洲資本市場與投資服務董事總經理鄧文傑預計:“今年區域內的房地產外來投資將增長102%,是2014年的三倍以上。整個亞洲寫字樓市場的新供應量將增長152%至1億平方英尺左右,市場機遇大幅增多。上海、中國香港新加坡仍然是最佳投資目的地,但印度等市場亦因結構性變革而更具吸引力。

2015亞洲房地產外來投資有望增長壹倍

新加坡房源推薦

去年房地產領域的對外資本輸出以460億美元創新高,高力國際預計今年有望再增61%,原因是傳統投資者持續追捧及政策層面的寬松措施,例如中國簡化內地企業投資境外地區的審批流程。日本方面,握有1.1萬億美元的政府退休金投資基金考慮擬將3%至5%的資金配置到全球房地產領域,是全球最大的房地產配置。就投資量而言,中國大陸(31.0%)、新加坡(27.2%)和中國香港(12.9%)占據境外房地產資本來源前三甲,在2014年亞洲對外總投資中的占比達71.1%。

亞洲研究與咨詢執行董事盧永輝指出,“紐約、倫敦、悉尼和墨爾本等主要門戶城市仍然是亞洲投資者進行對外投資的首選目的地。然而隨著現有的高收益資產被逐漸搶占,加上來自本地投資者的競爭加劇,部分境外投資者開始轉戰這些市場的邊緣地段,以獲得更高回報。”中國區研究部董事謝靖宇則認為,“過去七年中,中國的境外投資復合年增長率達到51%。同時,中國是外來房地產投資和亞洲內部跨境資本流動的首選目的地之壹。就目標城市而言,上海繼續獨占鰲頭,包括廣州和北京在內的其他國內壹線城市位列前六。”

歐洲“黃金簽證”有人歡喜有人憂 經濟政策風險和文化困境

近兩年,一些歐洲國家推出的“黃金簽證”吸引了不少人。政策涉及的各類投資中,購買不動産門檻較低,受中國人偏愛。國人腰包鼓了,投資渠道豐富了, 于國于民都是好事,但被“黃金簽證”吸引到歐洲的中國投資客有人享福,也有人上當。投資被騙、貪腐被查等案例,同時揭示出海外投資的複雜性,需令國人提高警惕。

近兩年,一些歐洲國家推出的“黃金簽證”吸引了不少人

誰在歐洲買房?

2012年,葡萄牙向歐盟以外的外國人發放權限更大的簽證,吸引外 國人到當地進行購買地産等投資,這項正式名稱是“黃金居留許可計劃” 的政策也叫“黃金簽證”,等同于“變賣居留權”。歐債危機中,采取類似做法的還有塞浦路斯、希臘、匈牙利、拉脫維亞、西班牙等,目的很簡單,吸引外資,緩 解政府財政困境。

從數字上看,“黃金簽證”確實吸金,葡萄牙尤其收穫大。截至今年2月底,葡萄牙政府用“黃金簽證”吸引外資逾13億歐元,希臘收入超過2億歐元。塞浦路斯地産開發協會數據顯示,過去兩年地産行業吸引外資超過10億歐元。

根據官方統計,希臘近兩年來有500多名外國人獲得“黃金簽證”,俄羅斯人最多,有185人;其次是中國人,119人;埃及人以33人位居第三。截 至2月底,通過購買不動産獲得葡萄牙“黃金簽證”的有2088例,中國人占1777例,遠高于位列第二、僅有74例的巴西。塞浦路斯目前約有1500名中 國人通過投資拿到當地永久居留權。

青睞“黃金簽證”的中國人又是哪些人呢?大多是北京上海等一綫城市的中産階級,年齡基本40多歲,百分之六七十帶著孩子,他們看中的是塞國的教育。

優質教育和晚年安樂是大部分中國人在歐洲買房的動機,投資目的主要是提升生活品質。但今年年初,外媒報道在葡萄牙的一名中國投資客竟是被通緝的貪官,也曝出“黃金簽證”的黑色一面。

歐洲買房有風險

2014年年底,葡萄牙政府因“黃金簽證”爆出醜聞,導致內政部長辭職;同時,中國投資者聲稱在葡買房被騙的消息也見諸報端。這些都提醒著相關中國投資人:歐洲買房畢竟是遠距離大額投資,存在經濟風險、政策風險和文化困境。

如何避免風險?

要找經過認證的房地産公司,多聽取法律專家意見,小心那些聲稱自己辦事效率高的人。

投資海外還不能忽視語言和文化差异。當地分析人士認爲,語言困難不僅影響投資人的决斷,而且會影響購房人移民後的生活,例如葡萄牙就有不少人獲得居留後便打道回府,因爲難忍在异國他鄉無親無故的寂寞。

語言困境在塞浦路斯會好一些,因爲那裏曾是英國殖民地,當地英語教育水平較高,但風險猶存,尤其是涉及塞島北部地區的話就更麻煩。

2014年有中介 推出移民塞島北部項目,僅僅數萬歐元的費用和簡單手續吸引了不少中國人,可據中國駐塞浦路斯大使館提醒,塞浦路斯北部地位特殊,不被國際社會承認,房産産權關係較爲複雜,實屬不宜投資之地。

另外,除了瀏覽中國人在網上分享的購房經驗貼,每個開發商的情况都不能忽視,對于開發項目、資金實力、是否欠銀行貸款或國家稅款等信息都要明察。

“黃金簽證”既然是歐洲國家爲解困而出的新政,政策變動的風險也是事實。例如馬耳他政府迫于輿論壓力于2014年提高了購房入籍的門檻,希臘本想讓外國購房者滿7年後獲得公民身份的法案也因爲新政府上臺懸而未决。

葡萄牙“黃金簽證”貪腐案之後,非但沒有收緊簽證政策,還擬將政策擴大到科研和文化領域。可以預見,歐洲國家對外國投資、尤其是中國投資的需求短期內不會改變。但對“不差錢”的中國人而言,如果認爲只是有錢就可在歐洲享福的話,那就錯了。不管在歐洲或是中國,打造優質生活更需要金錢之外的投入。

瀏覽居外【名家專欄】欄目,瞭解海外房産投資獨家專業解讀

印媒:中國海外投資在擴大

就在印度大力推廣“印度制造”的概念並因此展開激烈爭論時,的確應該擡頭看看前方要面對的世界。翻過喜馬拉雅山,中國正在悄然變軌。

印媒:中國海外投資在擴大

兩國的對比非常鮮明,中國已突破地理限制,向更加有利可圖的地緣政治方向邁進。如今,“中國制造”也可稱作“美國制造”“歐洲制造”。2014年中國在美國投資119億美元,在歐洲投資180億美元。通過合作環保項目或並購等方式,中國國企和其他類型的企業將制造業推向全球。

中國在歐洲的收購項目包括:斯堪的納維亞的研發實驗室、德國的機器制造業、法國的食品加工業和汽車配件業。在美國的投資項目包括得克薩斯州的頁巖開發項目、南卡羅來納州的棉紡廠、佐治亞州的壹家肥料廠和建築公司。

海外投資讓中國企業有機會擴大規模、改進制度、掌握技術。最重要的是,海外投資增加了中國的政治影響力,從2000年起中國企業在海外市場共投資964個項目,據估計為10萬余人創造和保留了就業機會。

中國的策略和成功給印度上了壹課。中國中西部地區進口外國設備和技術享有稅收優惠政策,印度會效仿嗎?2007年至2013年,中國通過並購或者收購等方式得到的企業價值超過2150億美元。中國成功達成140個雙邊和國際投資協議,中國還是多個貿易集團的成員國。中國支持金磚國家開發銀行的理念,主導籌建亞投行並吸引全球參與。

印度也能做到這些甚至做得更好,但前提是印度的政客們停止壹邊打嘴仗壹邊嘆氣!

國內樓市回暖,海外資金是否回流?

2000年以來,每次的政府報告都在為房地產定調,房地產告別黃金時代後,2015年房地產的基調也實現“逆襲”,政府態度很明朗:支持、促進,這和2014年的“雙向調控”相比有根本性的變化。

國內樓市回暖,海外資金是否回流?

這意味著,眾房企2015年的日子會“好過”壹些,各方特別是金融機構很有可能對房企伸出“援手”,加大力度以穩定住房消費。

這壹系列的利好趨勢似乎使得國內房地產即將煥發“第二春”。但據業內人士分析,房地產由黃金十年轉向白銀時代,其所面臨的挑戰並不是短期可以克服的,在“後服務”時代,開發商所做出的嘗試很多,海外投資不失為壹個好途徑。

但是,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研究員嚴躍進則認為,資金回流是必然的,“從投資的角度來看,國內的基本面是趨於好轉的壹個狀態,改善性需求某種程度上也是滿足中產階層的需求,這些“出海”的房企都是可以做改善性樓盤的,所以這些房企的資金會產生回流,資金會湧入大城市。另外海外融資環境並沒有得到改善,國內壹、二線城市仍然是壹個角逐的熱點區域。

史銳雪則認為這主要取決於國內房地產的狀況,“如果國內的房地產壹直是現在的樣子,那麽海外投資會壹直火下去,並且越來越火”。

中國開發商在海外:投入大,但未成規模

近期,DTZ戴德梁行發布的研報顯示:過去8年,中國房地產企業的海外直接投資水平呈快速上升趨勢。其中,國有房地產企業對外投資在2009年開始初現端倪,至2010年其總投資額已超過私有企業的投資額。2013年,國有房企投資規模約為私有企業投資規模的兩倍。

中國開發商在海外:投入大,但未成規模

劉德揚曾不止壹次地提到中國開發商“海外之行”的驅動因素,“隨著房地產企業的不斷壯大,在中國市場立足後,就自身的發展考慮,這些企業需要進壹步在海外市場布局,提高在國際市場的知名度,豐富投資渠道,增強抗風險能力。同時,海外市場經歷了2008年的低谷,目前市場正在不斷復蘇也釋放很多機會,融資成本低廉而投資收益較高”。

但是,目前中國房企在海外開發上仍處於特別初期的階段。業內人士還透露,中國的房企現在都為了“全球化”而“全球化”,開發商在國外拿地的時候甚至有“買貴了”的事情。劉德揚在這方面有自己的看法,“中國開發商在設計項目時也會有自己的優勢,比如較大規模的配套設施,包括會所、健身房、娛樂室等,這在國外還比較罕見,也給海外市場註入了新的元素。”

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曾表示,“萬達的目標是至2020年海外業務要占據較大比重。主要投資海外星級酒店業務和文化產業。”日前,萬達相關負責人告訴《中國企業報》記者,“目前萬達在海外也在做很多事情,也將會做更多新的事情,但是現在還未成體系。”萬科在海外開發這方面也處於試水階段,萬科相關負責人也坦言,“項目涉及仍較少”。

海外置業 真的很美還是看上去很美?

近日,壹則“美地產商推單人25萬美元遊,助中國人在美購房”的新聞引發熱議。與此同時,壹名中國青年以839萬澳元將悉尼地標性豪宅收入囊中,同時創下該地區最高交易紀錄;壹位中國商人豪擲5180萬美元購得溫哥華西部壹座頂級豪宅,成為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最大宗住宅交易之壹;僅憑網上幾張照片,壹名中國買家便支付近500萬澳元買下悉尼壹處豪宅……諸如此類大手筆的交易頻見報端,側面展示了中國人海外買房的熱度值。

就像英國人見面愛談論天氣壹樣,“房價”如今是中國人見面最愛聊的話題之壹。對許多國人來說,房子不僅是“家”的載體,也是投資保值的重要渠道。如今,中國人置業的身影已經遍布全球,有人調侃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房的地方就有中國人……

海外置業 真的很美還是看上去很美?

“謝謝上帝,他們來到這裏”

日前,澳大利亞阿德雷德市近郊區壹間二手房拍賣會,特意聘請中文傳譯員,這在該市尚屬首次。“事前查詢的中國買家數量之多,是我前所未見”。地產代理Oren Klemich如是說。

近年來,源於國內房地產市場調控,熱衷購房的華人將“目光”逐漸轉向國外。從美國到澳大利亞,從英國到西班牙,從新西蘭到韓國……海外房地產市場儼然成為中國投資者眼中“香餑餑”。

“謝謝上帝,他們來到這裏,拯救了我們的經濟衰退”。美國亞凱迪亞市房產經紀陳芳(Fong Chen,音譯)如此評價。中國購房者成為最受歡迎的“高大上”客戶。

數據:海外購房還在發燒期

日前,仲量聯行發布報告顯示,2014年中國海外房地產投資激增,超過165億美元,比2013年增長了46%。僅2014年上半年,中國私人對海外房產的投資已接近50億美元,遠超2011年以及2012年全年規模。2015年中國海外房地產投資很有可能持續增長,至2015年底或將達到200億美元。

廣州日報、南方日報報道引述數據稱,2008年至2014年6月,中國人對海外房地產投資增長200多倍,投資總額達337億美元左右。

中國人全球買房地圖:美國仍是首選

來自全美房地產經紀人協會的數據顯示,自2011年起中國人就超越墨西哥人和英國人,成為僅次於加拿大人的第二大美國房地產買家。此前,網站發布《2012中國購房者海外購房趨勢報告》顯示,美國仍是中國人海外購房的首選國家。據美國全國房地產經紀商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在購買美國房產的外國買家中,中國買家的比例壹路攀升,已從2011年的9%和2013年的12%上升至2014年的16%。

除美國外,澳大利亞、加拿大以及葡萄牙等國也吸引了不少人氣。房地產咨詢公司高力國際發布的報告顯示,在多倫多、倫敦等海外置業熱門地區中,境外買家當中有20%~40%來自中國。

英國業內專家宣稱,倫敦開始受到中國買家的特別青睞,前往倫敦購買地產的中國人近三年增長了五倍。

日本瑞穗信托銀行系統“都市未來綜合研究所”數據顯示,至少360億日元(約合3億美元)中國私人資本2014年進入日本房地產市場,已成為捧紅日本房地產的壹支主力軍,並因此使當地不少房地產公司增加了精通漢語的經紀人。

根據新加坡市建局的統計數字,過去三年(2012年至2014年),在新加坡的大多數房地產項目中約有30%為境外客戶,其中中國買家在境外買家中占比約30%,成為最大的外國買家……

日本給投資者送了啥禮包?

日本將從2015年4月開始大幅放寬外國人經營者在留資格的取得條件,並將修改《出入國管理及難民認定法》中與其對應的相關施行規則。這是繼放寬外國人創業者在留資格取得條件後,日本對其簽證政策的又壹調整。

日本給投資者送了啥禮包?

觀看:“大幅放寬”引關註

“像我之前在國內,來日本開公司,必須要先雇傭壹個日本本地人才可以,而且整個手續特別復雜。”日本華僑王先生在接受筆者采訪時表示。按照日本現行制度,在海外居住的外國人要想在日本國內從事經營工作,首要條件是需用日本的居住卡進行法人登記。因此,如果不與日本當地人合作,僅由未取得日本國籍的人來辦理登記手續實屬不易。《日本經濟新聞》稱,法定代表人中至少有壹名日本人,有助於“在公司出現違法等行為時,追究公司的責任”。

近日,日本法務省卻放寬了限制——將廢除法人代表中至少有壹人居住在日本的條件。不需同日本當地人合作,外國人也能在日本成立公司。除了如此“大幅”放寬政策之外,經營者只要提交要設立的公司章程和事業計劃書等資料來證明其創業目的,就能獲取4個月的“在留資格”。現居日本大阪的王夢丹女士說,“這對於國內有心到日本經商的人來說還比較有用。不過,對於我們這種已經在日本的人來說,沒有多少意義。”

目前,經營者能取得的在留資格最短時間僅3個月,此次“大幅放寬禮包”中附贈的小“禮物”——4個月“在留資格”,讓他們能有壹個緩沖的時間來籌備法人登記等事宜,以便取得長期停留日本的機會。

凝視:為促投資?遣返滯留?

放寬簽證政策,或許是世界各國刺激經濟的通用大法了。因此,不難料想日本這次“大幅放寬”政策的目的,如《讀賣新聞》所言:為促進對日投資,日本政府正在構築方便外國人在日創業的環境。

另據報道,日本政府23日公布的3月份月度經濟報告稱,日本目前的經濟“保持著溫和復蘇的基本態勢”。乘著這股冬去霾走的春風,日本政府希望挖掘外國投資者們的巨大潛力,進壹步刺激經濟回暖,推動經濟早日爬出沈悶的泥潭。

另壹方面,此次“大幅度放寬”政策也為日本解決外國人非法滯留問題提供了支持。今年1月起,日本政府壹直在調整政策,修改《入管法》。據共同社報道,在日非法滯留外國人數近22年來首次增加,截至1月1日共60007人,比上年增加946人。近年來,日本國民對社會治安的憂慮也多歸咎於非法滯留的外國人問題上。“其實說是放寬,據我的經歷,在實際審查時跟之前也沒有太大的變化。”王夢丹告訴筆者。此次政策或許給了外國經營者壹定程度上的便利,但也是日本政府強化入國審查,遣返非法滯留外國人的措施之壹。

審視:抓住時機 綜合考慮

作為國人海外投資的壹大熱門國家,日本此次“送”出的“禮包”引來了有意在海外投資經商者的關註。尤其對於海外華僑群體而言,在各國紛紛提高了投資移民門檻的情況下,能遇上此等機會確實應該積極把握。

當然,投資者們在興奮“拆禮包”時,也別忘了要綜合考慮海外投資將會面臨的多種問題。

目前已在日本開了家貿易公司的孫天樂先生告訴筆者,“我覺得這個政策對有意投資的人來說很重要,不過真要來日本開公司的話,4個月確實是太短了,因為入管局要審查經營者在日本有沒有合夥公司及商業往來等經歷。”因此,想在4個月時間裏順利完成法人登記等手續,投資者們可向已在日本的投資者們請教相關經驗,做好各項準備,以便能在有限的時間內順利完成法人登記,避免超過在留期限而被遣返回國。

“不管條件怎樣放寬,入國管理局在審查時,還是要看妳的公司在經濟上的持續性,也就是說,要看公司是否能持續盈利,發展下去。才會給妳提供長期在留的機會。”王夢丹根據自己的經驗提出建議:從自身角度出發,長遠地考慮投資經商對個人規劃、家庭生活的影響,更有助於投資者拆好這個“大禮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