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最新英國房價走勢

英國最新房價走勢

英國房價9月繼續呈現上漲勢頭,英國國家統計署公佈的價格指數顯示9月份全英房價同比上漲6.1%,環比則上升0.27%。其中,初次購房者房價指數同比漲幅為4.3%。英國房價指數上一次出現環比下跌還是在2012年4月。

英格蘭,威爾士,蘇格蘭,北愛爾蘭房價均同比上漲。北愛爾蘭與英格蘭增長幅度最大,分別為10.2%與6.4%。

9月英國房價地圖

與去年9月相比,英國大部分城市房屋均價仍呈現增長態勢。獨立屋方面,伯明翰與利物浦9月均價同比漲勢喜人,曼徹斯特卻面臨下滑;利物浦與曼徹斯特的公寓相比去年同期也有較好表現,劍橋的公寓房價同比出現下滑,不過較上月有一定上漲。

9月英國重點區域均價

9月大倫敦區房價最高的區域依舊為倫敦中心區,獨立屋均價接近500萬英鎊,單元房均價也超過了110萬英鎊,較其他區域差距十分明顯。

在西米德蘭茲區域,兩大城市伯明翰與考文垂的房價較高,獨立屋均價超過333萬英鎊,公寓均價則在10萬英鎊左右,沃爾索爾房價也緊隨其後。

 

查看2015年英國每月房價報告

 

 

如有疑問或需要查詢,歡迎隨時發郵件到 editorial@juwai.com 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盡快幫你解答。

 

 

本文系居外網度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關注居外網官方微信:居外資訊(juwai-com),每日閱讀精選海外文章。

英國央行欲漲息 低息​房貸時代或將終結

據《泰晤士報》報導稱, 2015年12月,英國貸款置業者或將面對更高的房貸利息。

英國央行欲漲息 低息​房貸時代或將終結

英國央行英格蘭銀行 (Bank of England) 透露,為阻止信貸泡沫威脅金融市場正常運行,相關決策者正考慮提高利率。央行行長馬克•卡尼(Mark Carney)承認,此舉將導致貸款利率上升,銀行會將成本轉嫁給貸款者,他們不得不為某些種類的貸款支付更多利息。

2015年11月24日,央行首席經濟學家安迪•哈德恩(Andy Haldane)參與英國國會財政委員會(Treasury Select Committee)會議。他表示:「(英國人的)個人貸款飆升,高於信用卡債務。過去一兩年,某些種類的貸款成本跌幅巨大,最終將演變成金融問題。金融 政策委員會可能對此密切關注,我保證他們會的。」

2015年9月,銀行發放的置業貸款漲幅近一成。同月,英格蘭銀行警告稱,銀行向買房出租者發放過多貸款會威脅金融穩定,還有可能導致房地產先繁榮後破裂。

英格蘭銀行表示,過度貸款購房會推高房價,自住購房者卻不得不向銀行申請更多貸款。一旦房價下跌,房主或降價出售房產,加劇房價下跌。

兩週前,央行副行長喬恩•坎里夫爵士(Sir Jon Cunliffe)暗示,漲息措施是針對個人貸款和買房出租者。他未給出實施措施的時間表,但金融政策委員會將於2015年12月1日發佈新政策。

2012年,金融危機使利率過低問題浮出水面,金融政策委員會採取措施控制信貸流動,並於2014年首次規定,若房貸超過借貸者收入4.5倍,則銀行不予借款。

儘管央行行長卡尼未暗示個人住房按揭貸款會受到影響,但卡尼向國會議員表示,他擔心家庭債務會因房價上升而增加。

他表示:「(英國)家庭債務已經很重了,我們看不到它會下降。實際上,我們會看到,由於房價上升,家庭債務還會加重。」

卡尼強調,對經濟發展而言,漲息「是恰當的」。然而,2015年10月,英格蘭銀行暗示,未來一年內利率可能不會改變,而0.5%的利率已達新低。2008年,家庭負債率達到巔峰後開始回落,當年為家庭收入的1.55倍,至2015年為1.36倍。英格蘭銀行預計,家庭負債率將開始呈上漲趨勢。在過去12個月,個人貸款和信用卡債務增長了約10%,年度增幅創下自2005年以來新高。

而各銀行正做好準備應對漲息政策。

關注居外網官方微信:居外資訊(juwai-com),每日閱讀精選海外文章。

(據英中網)

2014年11月英國房價趨勢報告

 

 

英國11月份房價有所降溫,較去年同期上漲8.5%,但較上月下降1.7%,達到267,127英鎊。除倫敦與東英吉利亞外,英國大部分地區房價均出現了下滑,其中西南地區跌幅最大,環比達到了-3.9%。

但需要註意的是,在過去的10年內,有8年的11月房價都出現了下滑,因此可以看出,季節性因素對英國房地產的影響較大,而並不能依此來判斷英國房產市場的整體走勢,英國房產市場整體依然向好。

倫敦地區的漲幅下降更為明顯,上個月7%的環比漲幅在11月變成了0.8%,均價為601,180英鎊。倫敦的列治文和坎登地區表現最佳,而絕大部分區域維持穩定。

展望後市,2015年英國將舉行大選,加上利率上調的可能,國內供需漸趨平衡,預計其房價將上升緩慢,將增長3到5個百分點。

點此查看大圖

點此查看大圖

 


查看更多國家月度房價報告

 

 

看完文章,如有疑問或需要查詢,歡迎隨時發郵件到 editorial@juwai.com 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盡快幫妳解答。

11月英房價小幅下跌 明年漲幅加快

據每日郵報報導,Rightmove網站的最新數據顯示,11月份英國房價下跌1.3%,下降幅度為近四年最小,全國平均房價目前為292572鎊。網站預計今年11月份比往常幅度更小的下跌意味著明年房價會更加急速地躥升。

11月英房價小幅下跌 明年漲幅加快
11月英房價小幅下跌 明年漲幅加快

點擊查看英國更多精品房源

研究顯示,在聖誕節前有些賣家往往更急於脫手,因此掛牌價會低於平均價格。此外,一份對2.3萬名房產擁有人的調查顯示,他們預期明年房價還會繼續上漲。

Rightmove的總管和房產市場分析師Miles Shipside表示,在過去8年中,在這段時間新掛牌出售的房屋掛牌價都出現了下降,過去5年中平均下跌幅度為1.9%。但他認為這可能只是暫時現象,因為目前消費者信心充足,而利率繼續處在低位,將會在明年繼續拉動房價上漲。

在過去的12個月間,英國全國房價上漲了6.2%(1.6萬鎊)。本月初次買房者支付的平均房價比十月份的184676鎊下跌了3.9%,至177533鎊,但在過去的12月中這一數字的漲幅為7.6%。

本月倫敦地區平均房價比十月份的630050鎊下跌了1.6%,至619866鎊。但根據Rightmove的數據,在過去的一年中,倫敦地區的房價上漲了8.1%,去年11月份的平均房價為573228鎊。

本月房價下跌幅度最大的是威爾士地區,平均房價下跌了3.7%至169542鎊。數據還顯示,在過去一年中,威爾士地區的平均房價下跌了0.8%。

Rightmove的調查結果顯示,有85%的房產擁有者認為明年自己的經濟狀況會出現好轉或保持原樣。

Shipside表示,雖然消費者信心不容易維持,但目前仍然處在高點。從數據來看,大多數房產擁有者並不擔心明年利率可能會上調,只有1/7的受訪者認為自己的經濟狀況會出現惡化。他認為對於那些信用記錄良好的人來說,借錢的成本仍然很低,因此有能力支付掛牌價或者比其他競爭對手出價更高。

關注居外網官方微信:居外資訊(juwai-com),每日閱讀精選海外文章。

(英中網)

看看倫敦房租到底有多高 比英國平均租金的兩倍還多

據每日電訊,截止十月底,倫敦地區的住房租金相比去年已經上漲了7.5 %,平均月租已達1,560鎊,這也使得倫敦房屋租金比英國平均租金的兩倍還多。

據保險商Homelet最新季度租金數據,除首都以外,如今全英國的平均租金為749鎊每月,比去年上漲了3.5%。該保險商表示,倫敦和英國其他地方的租金差距已經達到了有統計記錄以來的最大差額。看看倫敦房租到底有多高  比英國平均租金的兩倍還多

不過,租金上漲最迅速的地區是蘇格蘭,截止十月份,新租戶所繳納的租金,比去年同期上漲了9%。上個月的租金上漲到了665鎊,而一年前的租金為610鎊。

租金最便宜的地區是東北部,那裡每月租金為536鎊。倫敦以外租金最昂貴的地區是東南部,那裡新上市的租賃用房每月的平均租金是944鎊。看看倫敦房租到底有多高  比英國平均租金的兩倍還多

就全英國來說,租金的上漲幅度,遠遠超過工資的上漲幅度,租戶們去年的平均工資才上漲了1.7%。上個月發佈的一份獨立研究顯示,很多租戶都不得不支付超過他們承受能力的房租。一般而言,在承受範圍內的房租,應該不超過房客收入的35%。看看倫敦房租到底有多高  比英國平均租金的兩倍還多

Homelet還調查了15,000名房客有關租賃市場的看法,調查發現,儘管有71%的房客希望購買自己的住宅,但64%的房客不認為自己在可預見的時間有能力購買住宅。

在受調查的房客中,很多人表示他們付不起高昂的首付金。報告還顯示,目前超過一半的房客不會為首付存錢。

整體而言,英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大概會在他們30歲以前,向房東總共支付66,800鎊的租金。

該報告還發現,房租高低是房客在選擇住處時最優先考慮的因素,諸如地點,犯罪率和距離工作地點遠近這些因素,都被擺在了次要的地位。

另外,有71%的房客表示,他們是通過中介找到自己的住處的,只有29%的表示他們是與房東直接取得聯繫的。那些直接與房東取得聯繫的房客,可能會比通過中介找到住處的房客,住得要更快樂一些。

關注居外網官方微信:居外資訊(juwai-com),每日閱讀精選海外文章。

(據英中網)

英國夫婦住27年還清房貸 而房價卻貶值至1英鎊

據新華網11月23日報導,《每日郵報》11月20日稱,英國一對老夫婦在利物浦市加里克街的老社區住了27年,付清了房貸,卻因為當地一項頗具爭議的房地產市場拯救計劃,最終導致社區變成「鬼城」,房子僅值原來的3.5萬分之一,這對老夫婦欲哭無淚。

62歲的亨特太太在自家房子門前

亨特夫婦住在利物浦市加里克街,是老社區。27年前,他們花大約3.5萬英鎊(約合34萬元人民幣)在這裡買下一套房,有3間臥室。他們付清了貸款,原指望退休後在這裡安享晚年。誰知,市政府8年前通知他們,街道要拆遷改造,願意出價8.5萬英鎊(82萬元人民幣)收購他們的房產。但是,兩人認為房子值12萬英鎊(116萬元人民幣),所以不肯賣。2002年,工黨政府推出一項頗具爭議的拯救房地產市場計劃,利物浦市政府從而開始大量購買房地產,亨特夫婦的街坊鄰居相繼搬走。但是,保守黨和自由黨聯合政府上台後削減財政開支,救市計劃經費短缺,利物浦市不得不推出「一英鎊就賣」方案。買主花1英鎊(9.7元人民幣)就可以擁有房子,但是必須在1年內整修,然後必須住至少5年。現在,這條街上只剩亨特夫婦一家。

曾經的加里克大街

62歲的亨特太太告訴《每日郵報》,原本熱鬧和諧的社區現在猶如「隔離區」,沒有路燈,小偷出沒,亂倒垃圾,甚至晚上有人向她家窗戶扔磚頭。亨特夫婦想賣掉房子,無奈實在找不到買家。「有人告訴我們,僅我家的地皮就值5000至1萬英鎊(4.8萬至9.7萬元人民幣)。但是,用1英鎊就能買下我們隔壁的房子,又有誰會來買我們的房子呢?」迫不得已,亨特夫婦同意讓出房子,搬進了市政府在別處給他們提供的住房。

關注居外網官方微信:居外資訊(juwai-com),每日閱讀精選海外文章。

(據觀察者網)

伦敦房价“有多快” 平均每小时上涨5英镑

房地產諮詢公司Surrenden Invest週一發佈的分析報告顯示,英國首都倫敦的房價正以平均每小時5英鎊(約合7.54美元)的速度上漲。倫敦房價走勢圖保持上漲不斷。

這一結果是對英國土地登記局10月底公佈的數據進行分析後得出的。英國土地登記局的數據顯示,倫敦9月房價較去年同期平均上漲9.6%,達到 499,997英鎊,較英格蘭和威爾士地區的平均房價186,553英鎊高出一倍以上。Surrenden Invest表示,這意味著倫敦房價正以每小時5英鎊的速度上漲。

倫敦房價「有多快」  平均每小時上漲5英鎊
倫敦房價「有多快」 平均每小時上漲5英鎊

點擊查看英國更多精品房源

英國房價如此迅速的上漲讓很多分析師擔心是否正在形成資產泡沫。不過,Surrenden Invest董事總經理喬納森-史蒂芬斯(Jonathan Stephens)表示,房價上漲是可持續的。

他表示:「倫敦是如此一個需求驅動的市場,其運作幾乎完全獨立於英國其他任何地方之外。新建住宅缺乏實用空間,在建住宅又無法跟上需求增長的速度。這一問題也不可能很快得到解決。實際上,隨著英國人口的大量增長,情況仍可能進一步惡化。」

英國國家統計局預計,未來10年英國人口將增加440萬,其中很多到倫敦來尋找工作和其他機會

關注居外網官方微信:居外資訊(juwai-com),每日閱讀精選海外文章。

(互聯網資訊綜合整理)

破紀錄!3小時215套樓花搶光光 倫敦人民買房也是拼了

話說倫敦房地產市場又破了紀錄了——昨天(11月5號)超過250個買家連夜排隊買房,不到3個小時的時間,215套樓花全部被搶光光。

這套破紀錄的新建住宅,是位於西倫敦Hounslow的三一廣場,完工時間是在兩年後,2017年。

這個住宅項目全部是單身公寓和一居室,總價值超過六千萬英鎊,其實都沒有推向市場——它是Off-plan低調發售的,就這樣還是有250多個買家聞風而來……3個小時不到一掃而空。

在這短短的3個小時裡,平均每分鐘就有335,00英鎊成交,因為旁邊有250個“飢渴”的買家,有些都是連夜搭著帳篷來排隊的。

倫敦期房開售,3小時215套公寓被搶光

說到這裡,有必要說一下英國新房的發售規則。在英國,有些新盤發售是會提前設定好一個發售時間,邀請客戶來參加launch event,在活動上注冊興趣。很多在正式發售之前,會有pre-launch show,定向邀請高淨值客戶參加。還有一些熱門新盤,會不告訴你發售時間——而是一切就緒的某天群發郵件,回復郵件最早的幾十名,就獲得買房資格。還有一種就是這種連夜排隊的方式,先到先得。

說回這個破紀錄的三一廣場住宅項目,單身公寓面積從301平方英尺開始,一居室面積從484平房英尺開始——形像點說,很多戶型還不及一節倫敦地鐵車廂的面積大……

但是,倫敦房地產市場現在這麼火爆,小預算的樓盤已經是非常非常難得了。況且,三一廣場的這個項目,交通非常方便——五分鐘步行到地鐵站Hounslow Central Station(藍線)。公寓裡有整體廚房、整體衣櫥,即便是單身公寓,區域劃分和設計配套都非常講究——什麼叫做一房難搶,都是有原因的!!

開發商也說了,從來沒有在英國和倫敦有出手如此之迅速的樓盤,歸根結底是因為倫敦巨大的住房需求和供應量不足之間的矛盾。

在英國,業內有句話叫做‘Get on the Ladder’——不管怎麼樣,先上了房地產的樓梯再說。上了這個樓梯,接下來這個領域的游戲你就有了“玩”的資格。這個破紀錄的熱賣樓盤,你猜猜均價多少錢?——低於30萬英鎊,要知道現如今倫敦的房產均價已經過50萬鎊了。

Grazyna Morawska,一個年過六旬的母親是排在買房隊伍裡的第一個——她從周三早上9點鐘就開始排隊了——整整比發售時間提早32個小時。這位母親是從波蘭特意飛來倫敦哦!她買房的目的不是為了自己,是為了她兩個年過三十的兒子,Radomir 和 Monika。而她兩個兒子隨後也趕過來,三個人一起在夜間替換、輪流排隊。哎,天下的媽媽看來都是一樣的……

最後,告訴你一下,西倫敦Hounslow這個區域在過去一年房價上漲了21%,因為即將於2018年建成通車的Crossrail地鐵站經過此地,到時從這裡到倫敦市中心的邦德街,僅需要25分鐘哦。

 

 

Annie.胡專欄全集:

胡悅解說倫敦房產投資

歡迎讀者發郵件至editorial@juwai.com提問及發表評論,或郵件annie_huyue@163.com與Annie零距離交流。

 

昂貴房子「買不起」 英國20%年輕人成「賴巢族」

據衛報報導,由一份Nationwide所作的調查結果反映,英國約有20%的年輕人會和父母一起居住生活到至少26歲。

年輕人成「賴巢族」的比例有地區差異,英國中東部最低,為9%,而倫敦地區則翻了一倍之多。雖然大多數人會因為住在家裡而給父母一定的補貼,但也有20%的人一分錢都不出。昂貴房子「買不起」  英國20%年輕人成「賴巢族」

由於受到低工資和高房租的雙重打擊,以及無法在支付高額房租的情況下積攢出房貸首付,年輕人的經濟狀況並不容樂觀。流浪人員慈善組織Shelter發佈的報告顯示,有一半的租客無法存下一丁點的首付款,有1/4只能每月存下100鎊甚至更少。雖然房貸利率處在最低水平,但最好的利率只適用於有大量首付的買房人。昂貴房子「買不起」  英國20%年輕人成「賴巢族」

在這些壓力下,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回到父母身邊,那些無法給孩子提供經濟支持的父母也似乎很願意提供幫助。調查顯示,有28%的成年人為了積攢首付與父母同住,但也有30%一點積蓄都沒有。

Nationwide發言人表示,房租、存款和積攢首付都是導致一些孩子很晚才與父母分開住的原因,對有些年輕人來說獨立出去可能永遠都沒法實現。

向50歲以上人群銷售保險產品的格林(Sue Green)表示,大多數父母並沒有想到孩子會在20甚至30歲的時候仍然和他們住在一起,但仍然很願意提供免費住宿給孩子,這樣他們可以儘早地攢下錢購買房屋。有些孩子雖然不會支付房租,但會通過購買日用品食物、外賣或者幹活等方式幫助家裡。如果可以讓一家人在週末晚上一起看電視共度時光,父母很願意做出犧牲。

智庫組織Intergenerational Foundation的漢頓(Angus Hanton)表示老一代人是造成這場住房危機的源頭所在,不應該責怪那些留在家裡的年輕人。自2008年經濟危機以來,年輕人的收入減少了20%,房租和車險卻上漲到了歷史最高,房貸規定對年輕人收緊,但卻沒有影響到更年長的買房出租人群,他們將年輕人從房產市場中擠了出去。

學費債務金額在快速的上漲,而很多工作都是零小時或者短期合同,這都讓不少年輕勞動者變成了二等公民。我們不應該責怪他們,而應該積極維護他們的利益,這樣他們才能有能力構建自己的人生。

關注居外網官方微信:居外資訊(juwai-com),每日閱讀精選海外文章。

(互聯網資訊綜合整理)

英國房價瘋狂的「秘密」 人口高漲

據衛報報導,近日,根據最新的英國人口和住房普查顯示,英國人口正在上升,而上升的人口將會繼續將房價推至越來越高的價格。沒有循環往復,只有直線上升。

這項普查由信用評級代理商Moody做出,這解釋了為什麼對大部分人來說,投資房產仍然是一筆最划算的買賣。

英國房價瘋狂的「秘密」  人口高漲
英國房價瘋狂的「秘密」 人口高漲

點擊查看英國更多精品房源

去年英國的總人口為6460萬,國家統計署辦公室的數據表示,未來十年英國人口將繼續增加440萬,到2027年,英國總人口將達到7千萬。Moody表示,這個情形對投資者來說是利好消息,而對年輕人來說,卻是一場災難。

從Moody的 圖表中可以看到,與西班牙和愛爾蘭相比,英國和荷蘭的情況相對有利,低失業率為投資者們以低利率進行貸款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在西班牙和愛爾蘭,工作人數已 經飽和,很多年輕人都面臨失業的問題,但不管怎麼說,已經找到工作的年輕人將能獲得可觀的收入,這提高了他們的消費能力。

而在英國和荷蘭,雖然年輕人比歐盟其他國家的更容易找到工作,但他們可能永遠買不起住房,因為他們的收入很低,而房價卻在繼續攀升。

關注居外網官方微信:居外資訊(juwai-com),每日閱讀精選海外文章。

(互聯網資訊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