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投资者继续聚焦美国房产 纽约龙头地位稳如泰山

美国房地产行业业内人士指出,随着中国投资者加大对美国房地产的投资,如纽约这样的主要城市和大都市地区很可能将继续成为中国投资者瞩目的焦点。

中国投资者继续聚焦美国房产 纽约龙头地位稳如泰山

亚洲最大的房地产公司之一,美国金地集团(Gemdale USA)总裁迈克尔•克鲁帕 (Michael Krupa)称:“我希望中国继续专注于门户城市像纽约、洛杉矶和旧金山,这些地区基本面原本就较强,并且可能会保持这种状态。”

著名主持人、房地产咨询公司拉克曼联合公司(Lachman Associates)总裁琳恩•拉克曼(Leanne Lachman)指出,超过400亿美元的中国资金已经进入商业地产,其中三分之一集中在美国,并且大部分在纽约市。

美国房地产的知名度加上避险承诺将使中国资金流入该市场、鲑鱼回游资本(Salmon Run Capital)首席执行官丹•威尔(Dan Weil)称:“如果世界城市房价变得动荡,你想把你的钱在哪里?美国就是一个投资避风港。”

开发咨询公司杰克马尔联合公司(Jekmar Associates Inc.)总裁路易•卡特索斯(Louis Katsos)称:“纽约一直是,并且仍将是没有外国房地产投资第一目的地。”

对于拉克曼问道,如何让这波庞大的商业地产投资避免重蹈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日本的覆辙。卡特索斯指出:“这是一个不同的时期,中国人知道,随着世界经济危险加剧,资本将流入美国,尤其是纽约。”

夸父房产公司(Kuafu Properties)执行副总裁和开发主管杰弗瑞•多弗雷特(Jeffrey Dvorett)称:“互联网下的信息透明度将有助于中国做出更好的决定。”

威尔称, EB-5类签证的出台为正试图为孩子争取在美国上学机会的父母开了大门。纽约和加利福尼亚成为此类投资最大目的地,主要是因为这两个城市是第一批利用这次机会的地区。“别指望这类签证永远不变,”他称:“我认为这类签证将会再持续五年左右,不过最终还是会结束。”

(点击下一页,查看英文原文)

76%中国投资者在美置业现金买房每18个月翻番

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在海外置业,有房产商表示,50万到700万美元的房产,很多由中国人以现金方式购买。近日,有业内人士分析并总结了中国购房者在美国房产投资时的一些共同特点。

中国人海外置业者越来越多。

点击查看更多美国房产

1、购房前会花时间研究

房产界业内人士Andrew Taylor 4月5日表示,中国买主购房前通常会做很多功课,除了参加为期一周的“开放参观日”外,还会通过网络、个人社交平台,以及房产展览会来了解市场情况。

与客户直接交流非常重要,通常亲自参加房产展览会的商家会有很多机会与客户签订协议。

中国人海外购房前会做很多功课,包括参加房产展览会、网络调查等。

2.76%购房者是现金支付

中国人如果遇到非常信任的房产中介,就会介绍给自己的很多亲朋好友、同事同学等。所以那些诚实守信、给客户提供帮助的房产中介,接过一个中国客户后,接下来可能就会有很多人前来与之合作。

中国人购房的一个特点是,对于信任的中介,会广泛推荐给亲朋好友。

另外据统计,中国人购房76%都是现金支付,其他的是一些投资房地产的商家,用贷款方式购房。

3.中国海外购房者迅速增加

中国海外国购房的人数正在迅速增加。英伦银行(The Bank of England)预计,未来几年内,中国赴海外投资购房的人数将增加6倍。

对于美国房产中介来说,中国购房者不会减少。事实上,以现在的增长速度来看,中国富人在美国购房数量以每18个月翻番的速度增加。

另据《南华早报》报导,根据美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ealtors)统计,美国50个州中,有46个州的最大或第二大购房人群是中国人。数据显示,到2014年3月为止,中国人投资美国房地产共220亿 美元,相当于美国房地产国际销售总量的四分之一。

胡润榜:中国超高净值人群超八成愿海外投资

胡润百富2日发布《2014-2015中国超高净值人群需求调研报告》,报告显示,投资珠宝玉石的最多,占45%,其次是古字画,占29%。

报告预计,中国超高净值人群约17000人,总计资产规模约31万亿元人民币,平均资产规模18.2亿元人民币。这部分人群中主要以企业主为主。

胡润榜:中国超高净值人群超八成愿海外投资

从2008年到2014年的《胡润百富榜》历年的榜单数据,上榜人数始终保持在1000位以上;上榜门槛从2008年的7亿元人民币上升到现在的20亿元人民币;平均财富也由30亿元人民币上升到64亿元人民币;百亿富豪人数由50人扩大到176人。

报告发现,中国超高净值人群平均年龄51岁,个人总资产都以超过5亿元人民币,主要分部在北上广浙,近六成实现上市。他们所在行业以制造业、房地产和TMT为主,占比近一半。

从这部分人群的需求来看,七成超高净值人群有融资需求,65%为企业扩张;个人投资中八成都主要为了财富增值,只有两成为了财富保值;83%通过自有投资团队直接投资;3/4未来有计划开展收购并购,超过八成表示未来有海外投资需求。

在艺术品投资方面,他们投资珠宝玉石的最多,占45%,其次是古字画,占29%。

调查显示,中国超高净值人群近七成面临家族传承问题,企业平稳过度和子女是否愿意接班是家族传承面临最主要问题。

此外,这部分人群平均捐款金额占平均资产的1.6%,达到2800万,3/4的期望自己管理慈善基金。

2015亚洲房地产外来投资有望增长一倍

高力国际近日发表白皮书报告,报告指出今年亚洲对外资本输出将加速增长,而外来资本更将突飞猛进。亚洲资本市场与投资服务董事总经理邓文杰预计:“今年区域内的房地产外来投资将增长102%,是2014年的三倍以上。整个亚洲写字楼市场的新供应量将增长152%至1亿平方英尺左右,市场机遇大幅增多。上海、中国香港新加坡仍然是最佳投资目的地,但印度等市场亦因结构性变革而更具吸引力。

2015亚洲房地产外来投资有望增长一倍

                                   新加坡房源推荐

去年房地产领域的对外资本输出以460亿美元创新高,高力国际预计今年有望再增61%,原因是传统投资者持续追捧及政策层面的宽松措施,例如中国简化内地企业投资境外地区的审批流程。日本方面,握有1.1万亿美元的政府退休金投资基金考虑拟将3%至5%的资金配置到全球房地产领域,是全球最大的房地产配置。就投资量而言,中国大陆(31.0%)、新加坡(27.2%)和中国香港(12.9%)占据境外房地产资本来源前三甲,在2014年亚洲对外总投资中的占比达71.1%。

亚洲研究与咨询执行董事卢永辉指出,“纽约、伦敦、悉尼和墨尔本等主要门户城市仍然是亚洲投资者进行对外投资的首选目的地。然而随着现有的高收益资产被逐渐抢占,加上来自本地投资者的竞争加剧,部分境外投资者开始转战这些市场的边缘地段,以获得更高回报。”中国区研究部董事谢靖宇则认为,“过去七年中,中国的境外投资复合年增长率达到51%。同时,中国是外来房地产投资和亚洲内部跨境资本流动的首选目的地之一。就目标城市而言,上海继续独占鳌头,包括广州和北京在内的其他国内一线城市位列前六。”

欧洲“黄金签证”有人欢喜有人忧 经济政策风险和文化困境

近两年,一些欧洲国家推出的“黄金签证”吸引了不少人。政策涉及的各类投资中,购买不动产门槛较低,受中国人偏爱。国人腰包鼓了,投资渠道丰富了, 于国于民都是好事,但被“黄金签证”吸引到欧洲的中国投资客有人享福,也有人上当。投资被骗、贪腐被查等案例,同时揭示出海外投资的复杂性,需令国人提高警惕。

近两年,一些欧洲国家推出的“黄金签证”吸引了不少人

谁在欧洲买房

2012年,葡萄牙向欧盟以外的外国人发放权限更大的签证,吸引外国人到当地进行购买地产等投资,这项正式名称是“黄金居留许可计划” 的政策也叫“黄金签证”,等同于“变卖居留权”。欧债危机中,采取类似做法的还有塞浦路斯、希腊、匈牙利、拉脱维亚、西班牙等,目的很简单,吸引外资,缓解政府财政困境。

从数字上看,“黄金签证”确实吸金,葡萄牙尤其收获大。截至今年2月底,葡萄牙政府用“黄金签证”吸引外资逾13亿欧元,希腊收入超过2亿欧元。塞浦路斯地产开发协会数据显示,过去两年地产行业吸引外资超过10亿欧元。

根据官方统计,希腊近两年来有500多名外国人获得“黄金签证”,俄罗斯人最多,有185人;其次是中国人,119人;埃及人以33人位居第三。截 至2月底,通过购买不动产获得葡萄牙“黄金签证”的有2088例,中国人占1777例,远高于位列第二、仅有74例的巴西。塞浦路斯目前约有1500名中 国人通过投资拿到当地永久居留权。

青睐“黄金签证”的中国人又是哪些人呢?大多是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中产阶级,年龄基本40多岁,百分之六七十带着孩子,他们看中的是塞国的教育。

优质教育和晚年安乐是大部分中国人在欧洲买房的动机,投资目的主要是提升生活品质。但今年年初,外媒报道在葡萄牙的一名中国投资客竟是被通缉的贪官,也曝出“黄金签证”的黑色一面。

欧洲买房有风险

2014年年底,葡萄牙政府因“黄金签证”爆出丑闻,导致内政部长辞职;同时,中国投资者声称在葡买房被骗的消息也见诸报端。这些都提醒着相关中国投资人:欧洲买房毕竟是远距离大额投资,存在经济风险、政策风险和文化困境。

如何避免风险?

要找经过认证的房地产公司,多听取法律专家意见,小心那些声称自己办事效率高的人。

投资海外还不能忽视语言和文化差异。当地分析人士认为,语言困难不仅影响投资人的决断,而且会影响购房人移民后的生活,例如葡萄牙就有不少人获得居留后便打道回府,因为难忍在异国他乡无亲无故的寂寞。

语言困境在塞浦路斯会好一些,因为那里曾是英国殖民地,当地英语教育水平较高,但风险犹存,尤其是涉及塞岛北部地区的话就更麻烦。

2014年有中介 推出移民塞岛北部项目,仅仅数万欧元的费用和简单手续吸引了不少中国人,可据中国驻塞浦路斯大使馆提醒,塞浦路斯北部地位特殊,不被国际社会承认,房产产权关系较为复杂,实属不宜投资之地。

另外,除了浏览中国人在网上分享的购房经验贴,每个开发商的情况都不能忽视,对于开发项目、资金实力、是否欠银行贷款或国家税款等信息都要明察。

“黄金签证”既然是欧洲国家为解困而出的新政,政策变动的风险也是事实。例如马耳他政府迫于舆论压力于2014年提高了购房入籍的门槛,希腊本想让外国购房者满7年后获得公民身份的法案也因为新政府上台悬而未决。

葡萄牙“黄金签证”贪腐案之后,非但没有收紧签证政策,还拟将政策扩大到科研和文化领域。可以预见,欧洲国家对外国投资、尤其是中国投资的需求短期内不会改变。但对“不差钱”的中国人而言,如果认为只是有钱就可在欧洲享福的话,那就错了。不管在欧洲或是中国,打造优质生活更需要金钱之外的投入。

浏览居外【名家专栏】栏目,了解海外房产投资独家专业解读

印媒:中国海外投资在扩大

就在印度大力推广“印度制造”的概念并因此展开激烈争论时,的确应该抬头看看前方要面对的世界。翻过喜马拉雅山,中国正在悄然变轨。

印媒:中国海外投资在扩大

两国的对比非常鲜明,中国已突破地理限制,向更加有利可图的地缘政治方向迈进。如今,“中国制造”也可称作“美国制造”“欧洲制造”。2014年中国在美国投资119亿美元,在欧洲投资180亿美元。通过合作环保项目或并购等方式,中国国企和其他类型的企业将制造业推向全球。

中国在欧洲的收购项目包括:斯堪的纳维亚的研发实验室、德国的机器制造业、法国的食品加工业和汽车配件业。在美国的投资项目包括得克萨斯州的页岩开发项目、南卡罗来纳州的棉纺厂、佐治亚州的一家肥料厂和建筑公司。

海外投资让中国企业有机会扩大规模、改进制度、掌握技术。最重要的是,海外投资增加了中国的政治影响力,从2000年起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共投资964个项目,据估计为10万余人创造和保留了就业机会。

中国的策略和成功给印度上了一课。中国中西部地区进口外国设备和技术享有税收优惠政策,印度会效仿吗?2007年至2013年,中国通过并购或者收购等方式得到的企业价值超过2150亿美元。中国成功达成140个双边和国际投资协议,中国还是多个贸易集团的成员国。中国支持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理念,主导筹建亚投行并吸引全球参与。

印度也能做到这些甚至做得更好,但前提是印度的政客们停止一边打嘴仗一边叹气!

国内楼市回暖,海外资金是否回流?

2000年以来,每次的政府报告都在为房地产定调,房地产告别黄金时代后,2015年房地产的基调也实现“逆袭”,政府态度很明朗:支持、促进,这和2014年的“双向调控”相比有根本性的变化。

国内楼市回暖,海外资金是否回流?

这意味着,众房企2015年的日子会“好过”一些,各方特别是金融机构很有可能对房企伸出“援手”,加大力度以稳定住房消费。

这一系列的利好趋势似乎使得国内房地产即将焕发“第二春”。但据业内人士分析,房地产由黄金十年转向白银时代,其所面临的挑战并不是短期可以克服的,在“后服务”时代,开发商所做出的尝试很多,海外投资不失为一个好途径。

但是,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严跃进则认为,资金回流是必然的,“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国内的基本面是趋于好转的一个状态,改善性需求某种程度上也是满足中产阶层的需求,这些“出海”的房企都是可以做改善性楼盘的,所以这些房企的资金会产生回流,资金会涌入大城市。另外海外融资环境并没有得到改善,国内一、二线城市仍然是一个角逐的热点区域。

史锐雪则认为这主要取决于国内房地产的状况,“如果国内的房地产一直是现在的样子,那么海外投资会一直火下去,并且越来越火”。

中国开发商在海外:投入大,但未成规模

近期,DTZ戴德梁行发布的研报显示:过去8年,中国房地产企业的海外直接投资水平呈快速上升趋势。其中,国有房地产企业对外投资在2009年开始初现端倪,至2010年其总投资额已超过私有企业的投资额。2013年,国有房企投资规模约为私有企业投资规模的两倍。

中国开发商在海外:投入大,但未成规模

刘德扬曾不止一次地提到中国开发商“海外之行”的驱动因素,“随着房地产企业的不断壮大,在中国市场立足后,就自身的发展考虑,这些企业需要进一步在海外市场布局,提高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丰富投资渠道,增强抗风险能力。同时,海外市场经历了2008年的低谷,目前市场正在不断复苏也释放很多机会,融资成本低廉而投资收益较高”。

但是,目前中国房企在海外开发上仍处于特别初期的阶段。业内人士还透露,中国的房企现在都为了“全球化”而“全球化”,开发商在国外拿地的时候甚至有“买贵了”的事情。刘德扬在这方面有自己的看法,“中国开发商在设计项目时也会有自己的优势,比如较大规模的配套设施,包括会所、健身房、娱乐室等,这在国外还比较罕见,也给海外市场注入了新的元素。”

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曾表示,“万达的目标是至2020年海外业务要占据较大比重。主要投资海外星级酒店业务和文化产业。”日前,万达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目前万达在海外也在做很多事情,也将会做更多新的事情,但是现在还未成体系。”万科在海外开发这方面也处于试水阶段,万科相关负责人也坦言,“项目涉及仍较少”。

海外置业 真的很美还是看上去很美?

近日,一则“美地产商推单人25万美元游,助中国人在美购房”的新闻引发热议。与此同时,一名中国青年以839万澳元将悉尼地标性豪宅收入囊中,同时创下该地区最高交易纪录;一位中国商人豪掷5180万美元购得温哥华西部一座顶级豪宅,成为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最大宗住宅交易之一;仅凭网上几张照片,一名中国买家便支付近500万澳元买下悉尼一处豪宅……诸如此类大手笔的交易频见报端,侧面展示了中国人海外买房的热度值。

就像英国人见面爱谈论天气一样,“房价”如今是中国人见面最爱聊的话题之一。对许多国人来说,房子不仅是“家”的载体,也是投资保值的重要渠道。如今,中国人置业的身影已经遍布全球,有人调侃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房的地方就有中国人……

海外置业 真的很美还是看上去很美?

“谢谢上帝,他们来到这里”

日前,澳大利亚阿德雷德市近郊区一间二手房拍卖会,特意聘请中文传译员,这在该市尚属首次。“事前查询的中国买家数量之多,是我前所未见”。地产代理Oren Klemich如是说。

近年来,源于国内房地产市场调控,热衷购房的华人将“目光”逐渐转向国外。从美国到澳大利亚,从英国到西班牙,从新西兰到韩国……海外房地产市场俨然成为中国投资者眼中“香饽饽”。

“谢谢上帝,他们来到这里,拯救了我们的经济衰退”。美国亚凯迪亚市房产经纪陈芳(Fong Chen,音译)如此评价。中国购房者成为最受欢迎的“高大上”客户。

数据:海外购房还在发烧期

日前,仲量联行发布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海外房地产投资激增,超过165亿美元,比2013年增长了46%。仅2014年上半年,中国私人对海外房产的投资已接近50亿美元,远超2011年以及2012年全年规模。2015年中国海外房地产投资很有可能持续增长,至2015年底或将达到200亿美元。

广州日报、南方日报报道引述数据称,2008年至2014年6月,中国人对海外房地产投资增长200多倍,投资总额达337亿美元左右。

中国人全球买房地图:美国仍是首选

来自全美房地产经纪人协会的数据显示,自2011年起中国人就超越墨西哥人和英国人,成为仅次于加拿大人的第二大美国房地产买家。此前,网站发布《2012中国购房者海外购房趋势报告》显示,美国仍是中国人海外购房的首选国家。据美国全国房地产经纪商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在购买美国房产的外国买家中,中国买家的比例一路攀升,已从2011年的9%和2013年的12%上升至2014年的16%。

除美国外,澳大利亚、加拿大以及葡萄牙等国也吸引了不少人气。房地产咨询公司高力国际发布的报告显示,在多伦多、伦敦等海外置业热门地区中,境外买家当中有20%~40%来自中国。

英国业内专家宣称,伦敦开始受到中国买家的特别青睐,前往伦敦购买地产的中国人近三年增长了五倍。

日本瑞穗信托银行系统“都市未来综合研究所”数据显示,至少360亿日元(约合3亿美元)中国私人资本2014年进入日本房地产市场,已成为捧红日本房地产的一支主力军,并因此使当地不少房地产公司增加了精通汉语的经纪人。

根据新加坡市建局的统计数字,过去三年(2012年至2014年),在新加坡的大多数房地产项目中约有30%为境外客户,其中中国买家在境外买家中占比约30%,成为最大的外国买家……

日本给投资者送了啥礼包?

日本将从2015年4月开始大幅放宽外国人经营者在留资格的取得条件,并将修改《出入国管理及难民认定法》中与其对应的相关施行规则。这是继放宽外国人创业者在留资格取得条件后,日本对其签证政策的又一调整。

日本给投资者送了啥礼包?

观看:“大幅放宽”引关注

“像我之前在国内,来日本开公司,必须要先雇佣一个日本本地人才可以,而且整个手续特别复杂。”日本华侨王先生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按照日本现行制度,在海外居住的外国人要想在日本国内从事经营工作,首要条件是需用日本的居住卡进行法人登记。因此,如果不与日本当地人合作,仅由未取得日本国籍的人来办理登记手续实属不易。《日本经济新闻》称,法定代表人中至少有一名日本人,有助于“在公司出现违法等行为时,追究公司的责任”。

近日,日本法务省却放宽了限制——将废除法人代表中至少有一人居住在日本的条件。不需同日本当地人合作,外国人也能在日本成立公司。除了如此“大幅”放宽政策之外,经营者只要提交要设立的公司章程和事业计划书等资料来证明其创业目的,就能获取4个月的“在留资格”。现居日本大阪的王梦丹女士说,“这对于国内有心到日本经商的人来说还比较有用。不过,对于我们这种已经在日本的人来说,没有多少意义。”

目前,经营者能取得的在留资格最短时间仅3个月,此次“大幅放宽礼包”中附赠的小“礼物”——4个月“在留资格”,让他们能有一个缓冲的时间来筹备法人登记等事宜,以便取得长期停留日本的机会。

凝视:为促投资?遣返滞留?

放宽签证政策,或许是世界各国刺激经济的通用大法了。因此,不难料想日本这次“大幅放宽”政策的目的,如《读卖新闻》所言:为促进对日投资,日本政府正在构筑方便外国人在日创业的环境。

另据报道,日本政府23日公布的3月份月度经济报告称,日本目前的经济“保持着温和复苏的基本态势”。乘着这股冬去霾走的春风,日本政府希望挖掘外国投资者们的巨大潜力,进一步刺激经济回暖,推动经济早日爬出沉闷的泥潭。

另一方面,此次“大幅度放宽”政策也为日本解决外国人非法滞留问题提供了支持。今年1月起,日本政府一直在调整政策,修改《入管法》。据共同社报道,在日非法滞留外国人数近22年来首次增加,截至1月1日共60007人,比上年增加946人。近年来,日本国民对社会治安的忧虑也多归咎于非法滞留的外国人问题上。“其实说是放宽,据我的经历,在实际审查时跟之前也没有太大的变化。”王梦丹告诉笔者。此次政策或许给了外国经营者一定程度上的便利,但也是日本政府强化入国审查,遣返非法滞留外国人的措施之一。

审视:抓住时机 综合考虑

作为国人海外投资的一大热门国家,日本此次“送”出的“礼包”引来了有意在海外投资经商者的关注。尤其对于海外华侨群体而言,在各国纷纷提高了投资移民门槛的情况下,能遇上此等机会确实应该积极把握。

当然,投资者们在兴奋“拆礼包”时,也别忘了要综合考虑海外投资将会面临的多种问题。

目前已在日本开了家贸易公司的孙天乐先生告诉笔者,“我觉得这个政策对有意投资的人来说很重要,不过真要来日本开公司的话,4个月确实是太短了,因为入管局要审查经营者在日本有没有合伙公司及商业往来等经历。”因此,想在4个月时间里顺利完成法人登记等手续,投资者们可向已在日本的投资者们请教相关经验,做好各项准备,以便能在有限的时间内顺利完成法人登记,避免超过在留期限而被遣返回国。

“不管条件怎样放宽,入国管理局在审查时,还是要看你的公司在经济上的持续性,也就是说,要看公司是否能持续盈利,发展下去。才会给你提供长期在留的机会。”王梦丹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建议:从自身角度出发,长远地考虑投资经商对个人规划、家庭生活的影响,更有助于投资者拆好这个“大礼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