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琴烂尾楼风波有损大湾区融合 | 居外专栏

自从内地政府推出「三条红线」,发展商资金紧绌,烂尾楼的出现自然并不是甚么新鲜事。上月笔者也曾撰文谈及此问题,但涉及的城市大多数在湖南、湖北、江西等等中西部城市,而本月初还有KOL在YouTube频道讲大湾区并没有栏尾楼的出现。

言犹在耳上周一班香港苦主向特首求助,他们是在2017年购入了一个位于横琴口岸上盖的楼盘。

笔者还记得当年开盘非常震撼,由于物业位置优越,紧贴横琴口岸及结合交通枢纽,加上外型设计时尚,即使呎价高达港币6000元以上,销售成绩也非常理想。

在电视上看到影片,也见到外墙已经大致完成,确实是一个标志性项目,对其要烂尾收场,笔者也感到震惊及可惜。

以往在港人最热衷置业的珠海及中山,间中也有小型烂尾个案,但大都是小型开发商或商舖㓥场。

物业去货难,开发商多数利用高回报包租等手段,吸引经验少的投资者上钓,真真正正的烂尾楼事件,已经是很久之前的历史了。

其中最重要的改变是开发商要预售楼花,必须获得「五证二书」等不同部门批文,证明已具备开工的条件,而且出售楼花获得的款项,必须存入指定户口受到监管,确保发展商不能胡乱挪用楼款于其他用途。

今次这大型项目,根据报导有齐相关文件,而且销售成绩非常理想,理论上应该没有资金断裂的问题。

横琴爆烂尾风波

除了烂尾,货不对办也是另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这个项目的用途是商业用途,产权也只有40年,跟一般70年产权的住宅有显著分别。

但开发商却包装成为「公寓」,可以商住两用,并以4米9的特高楼底作卖点,可以建复式设计,结果珠海政府其后否定这种做法,发展商固然未能实现4米9楼底的承诺。

据一些苦主诉说,连供应水及天然气的管道也没有建好,换句话说只能作商业用途,之前承诺的「商住」用途也泡汤了。

其实,这种货不对办在珠海并不是单一事件,在2021年珠海保税区也有些项目发生类似纠纷,开发商职员及代理中介在美轮美奂的示范单位内所承诺的,跟收楼时完全不一样。

根据笔者跟内地人士了解,在横琴置业也有些国企发展商出现类似问题,但处理得宜,肯对买家作出赔偿,事情没有闹大。由此可见,这种事情在当地并不罕见。

无论楼盘烂尾或货不对办,开发商固然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作为监管机构,也是需要负上一定责任。

在大湾区置业,对融入大湾区有莫大的帮助,但置业是重大投资,信心是重要基础,令苦主得到合理的赔偿及适当的协助,将有助重建买家的信心,希望政府能介入协调,令事情得到完满解决。

“真心待您”李峻铭与您全析香港房产市场

要做对的事就不要怕做错 | 居外专栏

上周在网络上分享了一篇文章,讲及Nokia CEO在2013年被微软(Microsoft)公布收购的新闻发布会上的最后一句说话︰「我们没有做错任何事,但不知何故,我们输了!」

对于一些年轻读者,可能不太熟识Nokia这个品牌,其实Nokia曾经是手机的一哥。1982年他们推出全世界第一款安装在汽车里的车载移动电话,1987年又开发全世界第一台手持式行动电话。

90年代是Nokia的辉煌时代,手机里加上许多功能,包括简讯、电子邮件、传真等等,至1987年Nokia 6110更是世界上首款内建游戏的行动电话,经典游戏「贪食蛇」更是风靡全球。

当今手机的多媒体功能,照相、听音乐、上网等,Nokia比苹果更早引入成为手机功能。2007年苹果推出第一代iPhone时,Nokia手机的市场占有率已达41%,远远抛离苹果手机。

随著苹果在用户介面及外观设计上,令用家有更好的体验,加上其自行研发的作业系统iOS,比Nokia运行的Symbian系统更流畅,网络更快速,Nokia开始走下坡,之后再加上Google结合Android系统,令Nokia的市占率进一步下滑。

虽然Nokia被微软收购后改行Window系统,但为时已晚,无法扭转败局,2016年微软只以3.5亿美元卖出Nokia。

曾经是一家非常成功的企业,但管理层对世界的变化反应太慢,只求没有做错事,便以为可以维持霸主地位,结果连生存也成为问题。

其实,笔者也见过不少上车一族,他们有居住需求,每月向业主支付租金,有能力供楼,但在旺市时觉得楼价升太快不要追价,在市淡时又害怕楼价再跌不敢入市,心底里就是害怕做错决定。

套用市场一句名言「买有风险,不买也有风险」,如果大家要做对的事,首先不要怕做错的决定,任何决定都有风险,问题是对风险的了解有多少,自己能否承担而已。

“真心待您”李峻铭与您全析香港房产市场

长远土地储备 需求远高于供应 | 居外专栏

上周香港团结基金发表了新一份研究报告,标题是︰「短期供应已技穷,长远储备现暗涌」,报告中详细列出香港过去及未来的住宅供应情况。

 

单看2021年的实际供应量只有14,386伙,比2020年的20,888伙下跌了31%,也比差饷物业估价署的预测量18,228伙为少。疫情全地盘停工,及劳工短缺是主要原

 

其实,落成量比预期少也是司空见惯,2019年预测20,415伙,结果落成了14,093伙;2016年预测18,200伙,实际落成只有14,595伙。虽然如此,2017年至2021年五年间,平均每年有17,500伙落成,已比2007年至2016年的平均10,900伙大幅改善。

至于2022年至2026的短期供应,报告中也估计有平均17,300伙落成,与过去五年的平均数相若。不过更严重的问题,将会发生在2027年至2031年的中期供应。

 

报告估计正常只会有12,000伙,一旦有所延误(经常发生),落成量可能进一步下跌至平均10,400伙,又回复2007年至2016年间的低数量供应。

 

当中原因是政府手上的熟地已发展的七七八八,新供应集中在新发展区,要2030年后再出现,而铁路项目上盖的土地供应,亦有相似的情况。供应短缺有数得计,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需求又如何?

 

这个数字就比较难准确评估,经济好的话,更多年青人倾向独立自主,相反经济不景,也可以返回老家暂住。政府过往在不同的报告中,一般用20,000为基准,但自从长远房屋策略将公私营房屋供应目标比例改至7:3,私人住宅土地大幅减少,就很少主动谈论这个数字。

 

笔者先从结婚数字推算,以往每年结婚的新人都超过40,000对,而2020年由于疫情关系,异地婚姻大幅减少,令新人数字减至29,000对。

结婚要组织新家庭,自然对房屋产生新的需求。

近年另一个新增需求,是国内到港的大专学生不断增加,由2000年只有1,882个,至2010年已有17,959个,而2018年为42,653,2019年开始受疫情影响回落至20,000个左右。

 

由于数量庞大,学生宿舍自然不足,学生被迫转向私人市场全租,而毕业后留港就业,满七年又可以取得永久居留权,数量估计每年有超过万伙单位的需求。

 

单单计算结婚及国内大专生的需求,已经远远超过每年的新增供应,长远而言新政府必须改善现有程序,立刻加快土地供应。

 

否则到2027年供不应求的情况又会再度恶化,远水不能救近火,要立即行动,才能缓和未来短缺的景况。

 

“真心待您”李峻铭与您全析香港房产市场

沙中线通港岛,哪区楼价最受惠?| 居外专栏

沙中线通往港岛湾仔会展的延伸线,终于在今年5月15日通车。这条铁路线由70年代开始计划,前前后后经历50年才完工。期间宋皇台车站曾发现古迹,红磡站也曾爆出造假及偷工减料等丑闻,可谓一波三折。无论如何,这条铁路是香港第四条过海隧道,大大改善繁忙时间地铁过海段的挤迫情况

 

当然,站在投资香港物业的角度,哪个地区最受惠更为大家关注。由于过海段新建车站只增加了会展站,而会展站处于差不多纯商业区,对于当地的办公楼价格,当然直接受惠

尤其是一旦开关,相信有不少国内机构会进驻该区。但这类甲级办公楼售价几千万起跳,并非一般小市民可以负担。

有部份评论认为对红磡站附近物业有帮助,但该区住宅数量也有限,铁路上盖物业只有都会轩,而步行距离十分钟内的只有半岛豪庭及海滨南岸,其余的都以酒店及办公楼为主。

 

以笔者的观察及判断,反而东铁线上的新界东住宅,得益可能更大。以往新界东住宅,由于交通不便,往返港岛商业中心的工作地点需时长,大大影响楼价。

 

当新铁路线通车后,由大围至会展只需四个站,需时大约15分钟,有同事发现比乘搭屯马线,由大围去马鞍山站的时间更短更快捷,即使大埔也不用30分钟可到达中环,由边境罗湖站或皇岗站,40分钟也可直达。

 

根据历史数据,西铁在2009年连通尖东站时,大大减少元朗区至市区的行车时间,有利在市区工作的年青人迁入元朗区,车站上盖物业更是直接受惠。

 

当年2009年12月Yoho Town平均呎价为5,147,到2022年4月呎价已升至17,174,涨幅达到333%。参考全港楼价指数则由2009年底的134.7升至2022年3月的381.3,升幅为283%,可见元朗Yoho Town的楼价跑赢大市近两成。

 

所以笔者建议大家不妨多留意东铁沿线物业,加上政府大力推动北部都会计划,此区的升值潜力不容忽视。

 

“真心待您”李峻铭与您全析香港房产市场

楼市辣招引此为鉴,康文署「禁炒」成效有限 | 居外专栏

第五波疫情逐渐减退,市面也遂渐回复正常。包括大家都可以到球场运动,舒展一下筋骨。经过疫情的教训,大家可能比之前更注重身体健康,适量的运动是必须的。自然大家对康文署管理下的运动设施需求,肯定是有增无减。

 

笔者是标准足球迷,每周都会到康文署管理的球场,亲身体验到需求远超供应。结果当然引来投机活动,球场的热门使用时段往往被「场佬」占据,并在网上放售,以一个为时90分钟的足球场为例,官价是港币168元,炒价由900至1200元不等。

 

如果不想被迫以高价购买,早上七点开始发售七天后的时段,早上五点开始有人在球场外排队,当然也可以在网上登入康体通,但成功登入的机会也很小,更不要谈上成功抢到时段。

 

康文署当然受到压力,他们的辣招也一浪接一浪。最初要求成功申请人必须亲身到场签名才能取场,现在要求申请人整段时间也必须在场,球场管理人员随时可以在途中要求签名。

 

由于效果仍然有限,计划再次加强,辣招取消亲身到场购买,网上康体通也规定一个户口只能接上一个手机。其实每一次加强辣招都令炒场人士的操作成本增加而已「在供应没增加,需求却不断增加,供应追不上需求。

 

这些辣招操作,只会将增加的成本由卖家转嫁到买家身上。所以笔者可以预期球场的炒价只会因辣招而继续上升。要彻底解决此问题,长远而言当然是增加供应,但远水不能救近火,问题就一直拖下去。这些处境,这些对白,大家是否觉得很熟悉?

 

房屋供应不足,政府就不断「推出」各式各样的「辣招」,结果令置业成本不断上升,问题完全没有得到解决。

 

相反,买楼首期不断因「辣招」而上升,反而令买楼成为有钱人的专利,必须有「父干」才能上车,年青人连奋斗的动力也减弱了!

 

要解决球场或房屋短缺,必须从增加供应方面着手。笔者发现不少学校也有球场设备,晚上热门时段都是空置的,如果政府能推动及协调各学校,让这些空置球场供校外人士使用,便可大大增加球场的供应。

 

办法总比困难多,笔者寄望新政府的新政策方向 – 「以结果为目标」能解决官僚简化程序,能真正为香港市民创造幸福。

 

“真心待您”李峻铭与您全析香港房产市场

新特首,新政纲:提速、提效、提量 | 居外专栏

特首候选人李家超于4月29日公布政纲,相信读者都很关注其房屋政策。其中分为四大核心政策,打头阵的是精简程序,解燃眉之急。

 

当中各项措施中,以「公屋提前一年上楼」最为市场瞩目。其余还包括重启私人参建居屋、优化及精简土地相关程序、善用市场力量、加速土地房屋的供应,其至广泛运用新科技建公屋缩短建筑时间。

 

至于第二项核心政策是成立「公营房屋项目行动工作组」及「土地房屋供应统筹组」,目的是加强统筹不同政府部门的建屋工作,令整个建屋流程达到提速、提效及提量的效果。

 

从上面两顶政纲,可以见到李家超的房屋政策,跟以往的特首最大的分别,是更关注短期及运作效率。过往房屋政策,往往只提到未来10年、20年的计划,并强调建屋量并非一时三刻可以提升,要长远规划,结果十年又十年,问题继续恶化,结果又将问题留给下一任特首。

 

此次李家超先针对官僚问题,笔者也认同此乃其中一个核心问题,一旦成功,可以短期内立即将错综复杂的房屋问题除去了其中一大阻碍。

 

至于长期房屋政策,政纲中第三项核心政策,提到会继续北部都会区及明日大屿计划,并会审视「绿化地带」、「棕地」,研究作安老院舍及住宅的可行性。最后一项核心政策,则是确立以基建先行的发展模式,尤其是与深圳的互联互通。

 

在传媒的答问大会上,李家超又明确表示︰「楼价,我觉得应该保持稳定,因为楼价我不希望波动太大,所以在政府对于这个立场,我相信要清晰说给市民听,稳定的楼价是最适合香港社会。」稳定楼价是政府长远房屋政策的目标方向。

 

至于今年首季楼市的现实情况又如何?受疫情影响成交量大跌是意料中事,一手成交只有1,723宗,比去年同期下跌53%;二手成交有8,333宗,比去年同期下跌42%,但楼价只是轻微下跌3%,楼市经历了这个压力测试再加上李家超的政纲,楼价在年内会大跌的想法,相信落空的机会很大了。

 

“真心待您”李峻铭与您全析香港房产市场

疫情+波叔Plan,新界三房升值之王 | 居外专栏

自从疫情缓和,香港政府开始放宽社交距离限制,物业市场又活跃起来。疫情改变世界,在疫情期间工作会议只能以线上形式举行,初初觉得很不习惯,无法面对面跟同事沟通,感觉始终有所欠缺。

但随着时间过去,大家又习惯这种模式,既节省大量的交通时间,也令与外国同事及客户的沟通方便多了。即使疫情缓和,不少会议也沿用线上形式进行。由于多了人在家工作,对房间及厕所数目的需求上升,需要更大空间面积的单位也是自然不过的事。

在上周末开售的启德 MONACO MARINE,售出近80%,三房余下9伙未卖,其余的都是1房及2房,1房占的比例更大。这情况跟以往几年细单位热卖的情况刚刚相反。

当然「波叔Plan」(放宽按揭保险的楼价上限措施)实施以来,令1000万以上物业的首期大减,也是功不可没。

在二手市场,也见证这种变化,1000万以上的交易比例也越来越高。由于需求者众睇楼还价的情况热烈,也令3房单位更受欢迎,反价的机会自然就更普遍。

除面积外,疫情也令大家更重视居住环境健康,充足的绿化环境空间及运动设施,变成重要的考虑因素。

本周另一瞩目新盘,座落于元朗锦上路站上盖,发展商刚公布本周五(29号)发售首轮388伙,笔者估计此盘食正铁路上盖之余,又有理想的家居环境配套,应该可以一Q清袋。问题只是1房及2房细单位抢手,或者3房大户更受市场欢迎。

其实香港的住宅超过八成都是700呎以下的单位,在实施楼市辣招之前,大单位的呎价比细单位高,而发展商也倾向兴建大单位,供二手业主换楼之用。发展商在确认买家喜好转变之后,也会兴建更多大单位,以满足市场需要。

新特首的施政大纲即将出炉,房策肯定是重中之重,笔者大胆估计,北部都会区将会是重点,香港北部将会重点发展科技。新界无论在环境、价格、发展产业、工作机会都趋向完善,3房单位就更加会成为明日之星,升值之王。

“真心待您”李峻铭与您全析香港房产市场

中国香港 | 市场过热开始调整 中国香港房地产量价齐跌

海外机构投资者表示,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放慢,中国香港房地产市场已经过热,正在进入调整阶段。

交易量巨降

“多年以来,我们看到中国增长势如破竹,而美国增长率却在下降,”保险商耆卫旗下资产管理公司Old Mutual Global Investors的亚洲股票业务主管克拉布(Josh Crabb)说,“但是,交易量下降得相当厉害,所以我们并不真的确定当前价格到底如何。看起来,中国香港市场的基本面展望非常严峻。”

政府部门的数据显示,无论在销售额和销售量上看,今年上半年中国香港房地产销售较去年同期下降了近40%。中国香港差饷物业估价署本月发布的指数表明,商业地产受到的冲击尤为严重,今年5月价格较去年同期下降了5.7%。

自从18个月前在亚洲设立业务以来,克拉布一直没有涉足中国香港房地产市场,因为他表示,价格太高了,可担负性太差。

富达国际旗下全球地产基金的投资组合经理菲利帕(Dirk Philippa)也削减了在中国香港的投资,把配置比重从两年前相对基准超配6%至8%调整至超配1%。

 “在中国香港地区,房地产的基本面明显放慢下来。我减持了一点儿,然后很快发生了全面调整,所以我等到反弹后,卖出了一部份。”

过热的中国香港房地产市场已经进入调整阶段

过去10年大涨 去年9月见顶

中国香港房地产价格过去10年大幅上涨,但在去年9月见顶,那时中国经济引发的紧张占据了主导。

房地产经纪公司莱坊(Knight Frank)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中国香港豪宅租金按年下跌5.2%,跌幅超过内罗毕以外的任何其他城市。

经济学家表示,中国香港住宅市场和商业地产市场都将受到一些相同因素的损害:中国增长放缓、人民币贬值、中国内地反腐以及美国低利率环境将走向终结的预期。然而,住宅市场的发展还受到一个额外因素的阻碍,即2012年政府为减少中国香港房地产市场上的投机活动而出台的“降温”措施。

莱坊估价主管林浩文说:“‘降温’措施(是)影响中国香港(住宅)地产市场的最重要问题,这正是过去2、3年里所有大型机构的方案都在关注写字楼市场的原因。”

林浩文预测称,市场的任何复苏都将倚赖来自资金充沛的内地公司的需求,同时外国投资者将仅限于投资于房地产投资信托或者涉及地产开发商的股票,而不会真的买入房产。

(据星洲日报)

中国香港房价创3年新低 市民仍难以承受

中国香港楼市1月的成交量跌到至少25年来新低,房价较去年9月的最高点已跌去近10%,创2013年7月以来新低。

中国香港房价较去年9月的最高点已跌去近10%,创2013年7月以来新低,但市民仍无法承受

“中国香港的房价还是很贵啊,才跌了这么一点点。本来房价就贵的离谱,年轻人哪里买得起房子。”一位在中国香港某银行工作的本地居民章婕(化名)对澎湃新闻说。

章婕住在元朗,在新界的西北边,这地方在中国香港属于郊区。即使如此,当地的房价也超过了10万港元/平方米,在过去中国香港楼市开始松动后,房价稍微有所下跌。

“我们家旁边的一个小区,实用面积433平方英尺(约40平方米),卖468万港元(约391万元人民币),大概117000港元/平方米。这还是在中国香港 房价开始下跌后的价格,太贵了。而且是一个12年房龄的住宅。”章婕说。她觉得,现在中国香港的房价高得太离谱了,即使再跌一半也不算便宜。

美国研究机构Demographia在1月份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香港连续6年成为全球楼价最难负担的城市,楼价中位数是一般家庭年收入中位数的19倍,这是该项调查12年来录得的最高纪录。

报告指出,中国香港2015年的楼价中位数为556.1万港元,而家庭收入中位数为29.3万港元,前者是后者的19倍,较2014年的17倍有所增加。换一句话说,将一个家庭每年的全部收入都用来买房子,也需要19年才能完成购房。

自去年9月开始,中国香港的房价开始一路下滑。

根据中原地产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香港楼市1月的成交量跌到至少25年来新低,房价较去年9月的最高点已跌去近10%,创2013年7月以来新低。除此之外,中国香港楼市也在2015年第四季度创下了七年来的最高季度跌幅——7.5%。

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15日发布的报告称,2016年将是中国香港房地产市场困难的一年,预测住宅楼价平均下跌10%至15%,而成交量预计持平或增加5%。

中国香港的楼市股市接连受挫,加上有资金外流现象,市场一度出现以九七亚洲金融风暴再现来诠释今天的情况,此外,业界担心中国香港房价加速下滑,出现像九七楼市泡沫破裂后进入长达七年的熊市的现象。

中国香港金管局总裁陈德森15日表示,中国香港金管局需要时间来判断中国香港房地产市场是否进入下行周期。

市场上各种分析与评论均不看好今年中国香港的楼市。

瑞银在2016年投资展望报告中指出,中国香港楼市已接近泡沫边缘,泡沫程度仅次于伦敦。并预计中国香港房价将在2016年下跌10%到15%,到2017年底更 有可能累计下跌30%。瑞银中国香港房地产行业研究主管李智颖对澎湃新闻表示,中国香港的房价下跌30%已经是楼市最糟糕的状况,不会持续下跌。

里昂证券(CLSA)1月份的报告称,中国香港房地产市场在2015年第四季度下滑7.5%的基础上,2016年第一季度将下滑8%。地产咨询公司莱坊国际的报告则显示,即使是价格相对坚挺的中国香港豪宅,预计2016年也将跌价5%左右。

 

关注居外网官方微信:居外资讯(juwai-com),每日阅读精选海外文章。

(据澎湃新闻)

中国香港楼市重陷1997?半年跌破7成

仅半年时间,中国香港同一地段、同一用途的土地价格居然暴跌近七成。

上周五(2月12日),中国香港地政总署公布了最新一幅位于新界大埔市地段第221号用地的招标价格。这块地以二十一亿三千万港元批予国万投资有限公司(母公司: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批租期为五十年,指定作私人住宅用途。

以地盘面积37,696平方米计,单位价格约为5.65万/平方米(均为港元)。

去年9月初,同样是大埔市地段用作私人住宅的土地招标,其单位价格高达17.7万/平方米。相较而言,最新招标价格较去年9月大幅下挫逾68%。

据彭博,标普今日发布报告称,2016年中国香港房地产行业形势将更加严峻,房价预计将较2015年下滑10%-15%,成交量预计为持平至增长5%。

2015年9月以来中国香港房价已下跌9.5%。影响楼市的因素包括供应增加、利率上行、中国香港及内地经济增速放缓。

标普称,大部分中国香港开发商的评级能够承受销售萎缩30%的影响,如果房价下跌超过50%,所有开发商的评级都将受到影响。

关注居外网官方微信:居外资讯(juwai-com),每日阅读精选海外文章。

(互联网资讯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