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大宗房地產交易額第一季環比上揚18%

在辦公樓與混合用途房地產交易的推動下,新加坡大宗房地產交易額今年第一季環比上揚18%,達36億元。

新加坡大宗房地產交易額第一季環比上揚18%
新加坡大宗房地產交易額第一季環比上揚18%

根據戴德梁行(DTZ)的最新報告,安盛保險大廈(AXA Tower)的銷售額佔了大宗交易的32%。

投資管理公司貝萊德(BlackRock)以11億7000萬元將這棟位於珊頓道的辦公樓賣給以鵬瑞利置地集團為首的財團。

市場對混合用途房地產的興趣也頗為濃厚,投資額環比上揚34.4%至3億2400萬元。

反觀大宗住宅房地產,在降溫措施仍未解除的氛圍下,投資者保持謹慎態度,投資額環比下滑14.5%至8億5600萬元。

戴德梁行指出,今年第一季的大宗住宅交易主要為111 Emerald Hill的16個單位,以7500萬元售出。

新加坡政府在第一季共售出四幅地段,投資額環比上揚15%,達7億8100萬元。儘管如此,與去年第一季相比,政府地段投資額其實減少了一半以上。

另外,投資者對店屋仍有興趣。根據市區重建局的買賣禁令數據,去年第四季與今年第一季六個月內,店屋投資額約為3億5800萬元。

日本船運公司川崎航運(K Line)今年初以4280萬元售出位於柏成街的六間店屋,是第一季最大宗的店屋交易。

戴德梁行研究部副主管李乃佳指出,根據研究行去年第四季的「公允價值指數」,新加坡房地產的價錢比英國、澳大利亞與東京來得稍微昂貴。

「儘管如此,對分散投資組合與長期增長機會有興趣的投資者,仍覺得新加坡有吸引力。」

房地產投資信託 首季交易活動仍活躍

投資者方面,戴德梁行指出,為了趕在印花稅豁免優惠於3月31日截止之前完成交易,房地產投資信託今年第一季的交易活動仍然活躍。

房地產投資信託的投資額環比上揚2%,達6億零700萬元,主要交易包括樟宜機場皇冠假日酒店與The Kendall。

華聯酒店信託(OUE H-REIT)以4億9500萬元買下樟宜機場皇冠假日酒店及酒店擴建項目,預計今年底竣工,每年預計可帶來4.6%的收益;騰飛房地產投資信託(A-REIT)也以1億1200萬元(每平方英呎618元)買下The Kendall。

戴德梁行表示,私募基金偏向於投資非傳統房地產類別,如工人宿舍。儘管Homestay Lodge這家工人宿舍的地契只剩14年,基金管理公司Pamfleet仍以1億2700萬元買下它。該宿舍共有6000個床位,佔兩幅地段,總面積為20萬平方英呎。

房地產公司的交易活動也相當活躍,淨收購額環比上揚33.8%,達7億2100萬元,在一些大宗交易中也是財團的主導者,如安盛保險大廈的交易。

然而,海外房地產的投資活動也增加了。戴德梁行指出,旅店置業合資收購倫敦現有的兩棟辦公樓與一棟住宅建築,價格為6億2740萬元;吉寶置業也在倫敦買下一棟價值1億8750萬元的九層樓高永久地契辦公樓。

 

騰飛酒店信託以89億日元(約9869萬新元)買下日本大阪中央區的一家酒店;凱詩物流信託則以7400萬元在澳大利亞買下三個工業房地產。

瀏覽居外【名家專欄】欄目之新加坡,瞭解新加坡房產投資獨家專業解讀。

柬埔寨金邊房價年漲2成 投資客蜂擁而進

近年來資金外流嚴重,不少民眾將手中熱錢轉往海外市場,力拚房地產高投報標,一名投資柬埔寨的民眾表示,許多人都在貸款後,直接用現金買下柬埔寨的房地產,因為房價幾乎每年成長10%~20%,十分吸引人。 柬埔寨房價成長力道十足,吸引多家建設公司前往推案,預計將於2018年提供萬戶新屋。

海外置產熱,位於東南亞的柬埔寨成為房市新寵。《理財週刊》報導,經營柬埔寨的經理人張耀仁分析,由於金邊精華區域的房價約為每坪25萬元,總價僅300~600萬元,不只大戶能「整層掃貨」,連小資族都能成功入手,房屋交易市況熱烈,蘋果日報報導更指出,目前到柬埔寨的只有四種人,「觀光客、投資客、代銷,以及開發商」。

房仲業者柬埔寨總部董事長Kuy Vat分析,柬埔寨的房市自從2012年起快速飆升,幾乎每年都有10~20%的成長,部分地區房價表現甚至更高,且近年仍持續維持這樣的漲幅。一名投資金邊房產的陳媽媽向蘋果日報透露,自己完全沒有去金邊,就已買下兩戶擁有河景的頂樓住宅;詹姓民眾更說明,由於在柬埔寨貸款的利率要7%~9%,因此很多人幹脆貸款,到柬埔寨直接現金買房。

不過Kuy Vat提醒民眾,由於柬埔寨有大量新屋正在興建,2018年前就將釋出萬戶新屋。因此預估將出現「轉手潮」,「已經有小部分紅單轉來轉去」。

《財訊》也指出,雖然柬埔寨買賣風氣盛行,但因柬埔寨采「人治社會」,投資容易因為政權轉變而翻轉,且當地已有供過於求的出租危機,「韓、日、中也在蓋大樓」,提醒民眾慎防完工期較晚的建物,將面臨供過於求的問題。

瀏覽居外【名家專欄】欄目,瞭解海外房產投資獨家專業解讀。

 

國際酒店公寓投報高達6% 成海外投資新趨勢

出國買房是近年來海外投資主流,接下來,出國「買酒店」將成為新一波投資熱潮,尤其投資五星級以上的國際酒店級公寓,租金報酬率高達6%以上,因具備「高保值性、高投報率、高成長潛力」3高,讓全球頂端投資者趨之若鶩。

國際酒店公寓投報高達6% 成海外投資新趨勢
出國「買酒店」將成為新一波投資熱潮

私募基金積極買國際酒店國際頂級酒店公寓或 villa的投資,買主因為擁有產權,具備「可自住、可出租、可轉售」三大特色,買主可收取租金以換取長期投資收益,或出售賺取差價,因此國際城市的好地 段成為投資酒店級公寓的首要考量,市場上若有整棟酒店出售,馬上有投資財團、私募基金全棟收購,由此可見,全球投資眼光都聚焦亞洲國際酒店。

國際上,投資酒店公寓或villa已成趨勢,Villa型態的投資,包括有Banyan Tree悅榕集團頂級度假酒店、由SCDA規劃設計的巴里島 Alila Villas Soori蘇里區,以及WOHA規畫設計的Alila Villas Uluwatu烏魯瓦圖等。图片1

酒店公寓方面,隨著全球飯店集團以及私募基金積極在中國併購酒店,這股熱潮正風行中國大陸主要城市,以北京、上海、中國香港、南京為主。

北京、上海、南京如火如荼開酒店式公寓中國經濟強權不容忽視,國際飯店集團看好中國一帶一路、亞投行與經貿優惠條款下,會帶來國際級商務人士往返中國城鎮洽商的頻率變高,進而產生龐大長期出差的居住需求,催生中國一二線城市酒店級公寓商機,包括:半島酒店、四季酒店、勵駿酒店及來自中國台灣的涵碧樓酒店等集團,分別部署在上海、中國香港、北京與南京,這股酒店級公寓商機也朝二線、三線城鎮開始拓展。

中國主要城市的酒店級公寓需求不斷攀升,系因酒店公寓采五星以上飯店服務,房型規格都是行政套房與總統套房的級別,並增加廚房空間和管家服務,提供跨國企業高管人才長期居住生活的酒店服務。

鄉林集團洞燭先機,已在中國各城鎮佈局涵碧樓酒店公寓、Villa和寫字樓(商辦),不僅在華人圈造成話題,涵碧樓集團的全球發展戰略如中國的「一帶一路」,計劃在全球開幕30家涵碧樓酒店,下階段即將進軍東南亞及歐美市場。

國內金控海外投資部高層表示,高資產族佈局海外投資要注意風險管理,已開發國家如日本、澳洲及中國,政策與產業發展穩健,較無風險性,反觀熱門的東南亞國家,如:馬來西亞、印尼不僅有排華暴動疑慮,執政黨變動容易造成政策擺動的隱憂,東南亞雖投資總額低、風險相對高。

瀏覽居外【名家專欄】欄目,瞭解海外房產投資獨家專業解讀。

華人瘋狂買房推高房價:日本人哭了

中國人海外購房再現熱潮,曾一度掀起悉尼、溫哥華和美國房價攀升,如今因日元貶值和奧運等因素將眼光投向日本,促使日本當地房價上漲。

華人瘋狂買房推高房價:日本人哭了點擊查看更多日本房產

據報導,之前已經席捲悉尼溫哥華美國的中國人掃房熱潮如今又蔓延到了日本:一輛又一輛大巴滿載著來自中國的購房者絡繹不絕來到這裡,推動當地房價節節攀升。

據報導, 北京的房地產中介如今每月兩次組團進行為期三天的東京、大阪看房之旅,一團40人的看房團來這裡的目的就是要尋找海外投資的合適之地。中國房地產投資者開始心儀日本房產,一是因為日元現已跌至22年低點,二是因為看好2020年東京奧運,認定這一題材有望推高房價,複製2008北京奧運帶動當地房價上漲的輝煌。上海買房團不久也將啟動。

據不動產經濟研究所稱,東京的公寓價格現已漲至1990年代初以來的最高水平,兩年漲幅達到了11%,一定程度上,這要歸因於剛剛興起的中國人投資日本房地產的熱潮,不過對於當地人來說,這絕對不是一個好消息,因為房價高的他們難以承受。

中國房地產中介搜房的大阪代理人Zhou Yinan說,需求簡直就像井噴。

浏览居外【名家专栏】栏目,了解海外房产投资独家专业解读。

施永青分析:三年內中國香港樓價跌五成?

流入樓市的資金雖然被政府的政策擋住,但樓宇的業主仍十分惜售;至今政府已出盡法寶,但小業主依然心態不變。

三年內中國香港樓價跌五成?
三年內中國香港樓價跌五成?

中原集團創始人、中原集團董事兼AM730主席施永青表示,近日,接連接到多個朋友的查詢,問是否認同「商品大王」羅傑斯對中國香港樓市的預測──三年內樓價會大跌,跌幅將超過五成。

原來他們的疑惑都來自明報的一篇專訪,訪問的對象就是羅傑斯(Jim Rogers)。他早年與索羅斯一起合作的量子基金很成功。他專長於商品期貨方面的投資,有「商品大王」之稱,在國際上有一定的名氣。如是,他的預測才引起了讀者的重視。

朋友詢問說,樓價出現這樣大的跌幅有可能嗎?我說世上甚麼事情都可能發生,只是我認為機會不高。

羅傑斯作出這個預測時,說的不只是中國香港,還把新加坡也一起拖下水。他認為新加坡的地產泡沫也會在三年內爆破,樓價亦會跌超過50%。可見令他得出這種結論的因素,一定是國際性與宏觀性的,而非中國香港地方性的。

他認為金融海嘯後,世上很多問題都沒有得到真正的解決,各國政府只是透過亂印鈔票,把問題遮蓋起來。但問題總有一天得去面對的,屆時大家都得自食其果。

他認為,現時很多投資者都對美國再出現金融危機掉以輕心,對美國加息可能帶來的後果亦認識不足。所以,一旦危機爆發,就可能措手不及。

不過,我覺得這兩件事是不會同時發生的。因為,若是美國有機會再次爆發金融危機,聯儲局就一定不會加息。但若果加息,就代表經濟已漸上正軌。

羅傑斯認為,美國債台高築,世人總有一天會對美元失去信心。然而,今天美國的情況是在改善,而不是在惡化;說金融危機必會在三年內再次爆發,似乎欠缺理據。

羅傑斯認為,歷史上每次金融危機之間,時間甚少超過十年。而上次金融危機發生在2008年,「因此在未來三年爆發全球金融風險的機率極高,屆時的混亂程度也會比08年更嚴重。」他認為,一旦全球性金融危機爆發,就會拖累新加坡與中國香港的樓價,跌幅會十分驚人。

其實,過去的金融危機並非都是十年一次,而樓價的跌幅更非每次一樣。羅傑斯憑甚麼去推算出,中國香港的樓價今次會跌超過五成呢?

原先,我亦擔心中國香港的樓價會升得過分,因為現時的樓價的確已與一般小市民的購物力脫節。但這只是從用家的角度來看,若從資金擁有者的角度而言,情況就很不一樣。他們缺乏安全感,無論他們存現金還是買股票、債券,所得的都是一份資產證明書,有些甚至更只是計算機裡的一項記錄。所以,他們寧願買一間實實在在的樓宇。

加上近日股市急升,股價裡的泡沫肯定遠比樓價裡的泡沫多。若非政府有這麼多的辣招妨礙資金流入樓市,相信很多人會把在股市裡賺來的錢用作買樓。現在,雖然流入樓市的資金被政府的政策擋住,但樓宇的業主仍十分惜售;至今政府已出盡法寶,但小業主依然心態不變。因此,我實在沒法想像,樓價可以在三年裡跌五成。

 

 

 

新加坡房產分析師:REIT新條例一旦實施 擁較舊房地產將受益

新加坡政府將放寬房地產投資信託(REIT)可發展房地產的限制,同時縮緊其舉債限制,分析師指出,擁有較舊房地產的信託將從中受益,但負債率接近舉債限制的信託可能得通過發行新股集資。

發行證券集資可能是用來減債的一項選擇
REIT新條例一旦實施 擁較舊房地產將受益

金融管理局日前敲定了一系列與房地產投資信託相關的新條例,其中一條將信託發展新房地產的限制從信託房地產總值的10%調至25%。

興業證券在報告中指出,凱德商務產業信託(CCT)、星獅商產信託(FCOT)、凱德商用新加坡信託(CMT)、城市發展酒店服務信託(CDL-HT)、遠東酒店信託(FEHT)旗下都有比較舊的房地產,若翻新這些房地產,長期內可提高租金收益。

聯昌國際股票分析師馮智偉受訪時說,房地產翻新過後,通常可收更高的租金,可租用淨面積一般也會擴大,進而推高每單位派息(DPU)。

根據金管局的規定,若信託要翻新那額外15%的房地產,它必須已持有該房地產至少三年,並在翻新後繼續持有至少三年。

馮智偉說:「房地產投資信託的機制是讓投資者有一個可持續、穩定的收入來源。它們不應該在翻新房地產後快速地脫售房地產套利。否則,投資者不會知道信託什麼時候脫售房地產,對每單位派息造成很大的不確定性。」

星展唯高達證券在報告中指出,雖然可發展房地產限制放寬可能改變房地產投資信託的風險性,但由於最近通過收購活動讓業務增長的機會不多,因此允許信託翻新更多房地產將有助於增加其收入。

金管局的另一項新條例則把房地產投資信託的舉債頂限限制在45%。之前,沒有信貸評級的信託的限制是35%,有信貸評級的信託則限制在60%。

信貸評級機構穆迪投資者服務(Moody’s)表示,較低的借貸限制能確保房地產投資信託在擴充營業時採取謹慎的態度,以降低債權人可能蒙受的損失,對行業的信貸情況產生正面影響。

聯昌國際在報告中指出,房地產投資信託目前的平均負債率是34.4%,因此認為條例不會對房地產投資信託有太大的影響。

根據聯昌國際與興業證券的報告,相當接近金管局負債水平限制的信託包括:吉寶房地產信託(KREIT;42.4%)、華聯商業信託(OUECT;42%)、 華聯酒店信託(OUE-HT;42.1%)、億達工業房地產投資信託(VIT;40.6%)與雅詩閣公寓信託(ART;40.4%)。

興業證券認為:「發行證券集資可能是用來減債的一項選擇。」

聯昌國際表示,由於合成證券(hybrid securities)在金管局的定義下並不屬於債務,因此房地產投資信託管理公司可能會發行像無期優先單位(perpetual preference units)或無期證券等合成證券。

新加坡上半年供拍賣房地產環比增38.5% 被迫拍賣項目增一成

今年上半年新加坡供拍賣的房地產比去年下半年增加38.5%至378個,其中被迫拍賣的項目增加了一成至105個。

新加坡上半年供拍賣房地產環比增38.5% 被迫拍賣項目增一成
新加坡上半年供拍賣房地產環比增38.5% 被迫拍賣項目增一成

供拍賣的項目雖然增加,但成交量卻沒有顯著變化。房地產服務公司高力國際(Colliers)在昨天發表的報告中顯示,今年上半年共有17個拍賣房地產成交,總值4514萬元,與去年下半年大致上相同;跟去年上半年相比則多出了兩宗,但交易總值卻增加了66%。

高力國際認為,儘管利率看漲、更多住宅單位將推出市場,被迫拍賣的房地產項目卻沒有激增,這主要是因為本地就業率依然處於高水平,屋主都有償還房貸能力。被迫拍賣大型公寓單位有增加跡象

點擊查看更多新加坡房產

被迫拍賣大型公寓單位有增加跡象

另一方面,被迫拍賣的大型公寓單位有增加的跡象,今年上半年有37個這類單位被迫進行拍賣,超過去年總數(51個單位)的一半。

大型公寓單位指的是超過1500平方英呎的單位。

高力國際副常務董事黃黎明說:「面積較大意味著價格較高,大型公寓單位的屋主在賣屋時因此面臨挑戰。這些大型公寓單位有的是兩層樓的頂層單位,有大平台或陽台,也有私人遊泳池。」

他說,大型公寓單在2007年至2008年相當受歡迎,但現在由於房貸受到限制,本地與外國買家都覺得買不起大型單位,因此需求疲弱。「更何況,外派人員的房屋津貼減少,屋主在鎖定租戶時也面臨挑戰,因而導致他們難以償還房貸。」

過去四年來,被迫拍賣的大型公寓單位逐年增加,去年更是激增。2011年沒有任何大型單位拍賣。從2012年到去年,被迫拍賣的大型單位分別有五個、八個與51個。

在今年上半年被迫進行拍賣的房地產項目中,私宅佔79.1%;非有地私宅佔64.8%,有地私宅佔14.3%。

此外,被迫拍賣的分層地契工業房地產也有所增加,從去年下半年的六個增加一倍多至15個。

黃黎明說:「由於市面上的分層地契工業房地產單位供應非常多,拖欠債款的業主在尋找租戶方面面對激烈競爭。更何況,政府的貸款限制也加劇了工業領域的問題。」

高力國際的資料顯示,價格在150萬元或以下的房地產比較受歡迎。其中,兩個位於美芝路的私宅單位,即黃金坊與The Plaza的單位分別以140萬元與70萬元成交,位於東海岸路的Eastgrove單位也以95萬元成交。

唯一一宗超過500萬元的交易是位於實龍崗路上段德財台(Teck Chye Terrace)的排屋,它以1463萬元成交。此外,一個位於蔡厝港的漁場也以250萬元成交。

黃黎明表示,拍賣市場仍然活躍,而由於第9、10與11區高檔地區的非有地私宅價格過去兩年來的回調相對顯著,因此買家對這一板塊的私宅會比較感興趣。

 

新加坡非有地私宅價格 連續七個季度下跌

儘管交易量回彈,新加坡非有地私宅價格連續第七個季度下跌。這是過去13年以來,私宅價格持續下滑最久的一次。從2013年第三季的高峰算起,私宅價格已累計下跌近7%。

新加坡非有地私宅價格 連續七個季度下跌

分析師指出,房地產降溫措施和貸款限制沒變,再加上私宅供應飽和、人口增長放緩,因此私宅價格持跌是「毫無懸念」,但令人稍感意外的是,大眾化私宅價格跌幅正在擴大。

根據市區重建局昨天公佈的預估數據,私宅價格在今年第二季環比下跌0.9%,跌幅略小於第一季的1.0%,上半年累計下跌1.9%。

分析師認為,私宅價格接下來會繼續適度下跌,全年整體跌幅介於4%至6%,自市場高點算起的跌幅介於9%至11%。

高力國際研究諮詢部主管謝岫君認為,私宅目前的累計價格跌幅適中,可視為「軟著陸」。世邦魏理仕東南亞研究部主管沈振倫卻認為,未來幾個月政府放寬降溫措施的可能性會提高。

我國私宅價格上一次如此下跌是在2000年至2002年。受互聯網泡沫破滅影響,私宅價格當年連跌八個季度。

此次的預估數據顯示,各類型非有地私宅價格在第二季都下跌。其中,大眾私宅(中央區以外,簡稱OCR)下跌1.2%,大於第一季的1.1%、去年第四季的0.8%,以及去年第三季的0.4%跌幅。

高 檔私宅(核心中央區,簡稱CCR)下跌0.5%,略大於第一季的0.4%跌幅,但顯著少於此前三個季度的0.8%至1.5%跌幅。中檔私宅(其他中央區, 簡稱RCR)則下跌0.5%,顯著小於第一季的1.7%跌幅。也就是說,大眾私宅價格跌得更快、中高檔私宅的跌勢則有所收縮。

仲量聯行(JLL)研究與諮詢部新加坡董事王德輝解釋說,55%大眾私宅買家是組屋提升者,轉售組屋的價格滑落得比大眾私宅更快,擴大了兩種住房的距離,減少提升者購買私宅的興趣。

ERA產業主要執行員林東榮說:「大眾私宅下跌幅度最大,一部分原因是中央區以外的地區擁有大量沒賣出的項目,與轉售市場一起爭奪買家。」

智信研究與諮詢總監王伽勝說:「大眾私宅的投資者找租戶困難,有更多會考慮脫售單位。買家看到單位空置,會質疑單位的投資潛能,因此積極地討價還價。」

但從累計價格跌幅來看,大眾私宅的跌幅,其實比中高檔私宅小。沈振倫指出,自2013年市場高點以來,中高檔私宅價格累計下跌7.4%,大眾化私宅則下跌5.3%。

他說:「中高檔私宅的累計價格跌幅較大,主要是中央區有大量舊單位以較低價格轉售,拉低了該區的價格指數。中央區以外,以較高價格出售的大眾私宅新單位,在前幾個季度有強勁的銷量,放緩了該區的下跌情況。」

謝岫君也指出,中高檔私宅跌價後,買家對這些私宅的興趣略有上升,在第二季為中高檔私宅的價格帶來支撐力。

在私宅交易量方面,王德輝指第二季的非有地私宅買賣禁令(caveats)有2912個,環比增長49%,也比去年的平均季度交易量略高,顯示私宅交易量有所回穩。

謝岫君指出,現在至2019年的私宅供應可觀,截至今年3月,共有1萬9359個私宅單位未售出,這包括那些已推出的項目,和那些符合銷售要求但仍未推出的項目。

她認為,買家在今年下半年仍會採取觀望態度,發展商也會謹慎推出新項目,但不管是發展商還是轉售單位的賣家,仍然有一定的持有力。

新加坡5月份非有地私宅轉售價下跌0.6%

新加坡整體非有地私宅轉售價格繼續下跌,5月份私宅轉售價格,相比4月下跌0.6%。

根據出爐的國大房地產價格指數(SRPI),除了3月份短暫上揚0.2%外,該指數今年以來的其他月份都處於下跌狀態,而且5月份的整體私宅轉售價跌幅擴大,從4月的0.3%擴大至0.6%。

新加坡5月份非有地私宅轉售價下跌0.6%

分析師表示,私宅轉售價下行將是本地樓市下來的「新常態」,不過從每月轉售價格波動不超過1%的情況來看,轉售價預料會趨向穩定。

戴德梁行(DTZ)研究部副主管李乃佳說:「除非市場出現一些重大變化,例如政府放寬降溫措施條例等,造成市場的『反射性反應』(knee-jerk reaction),否則私宅轉售價只會保持在現有水平或稍微下跌。」

根據國大房地產價格指數,中央區和非中央區的私宅轉售價格在5月都下滑,前者跌1%,後者則微跌0.1%。

智信研究與諮詢總監王伽勝表示,5月的私宅轉售價微跌,一方面顯示農曆新年後在3月掀起的買氣難以持續下去,另一方面也是因一些反應熱烈的項目在4月推出後,市場又恢復到淡靜局面。

4月份有兩個新項目推出,即位於巴特禮地鐵站附近的綠盛邨(Botanique@Bartley),以及位於義順地鐵站旁的北園公寓(North Park Residences)。這兩個項目反應熱烈,促使該月份的新私宅銷量月比激增83%。

李乃佳認為,如果只是單個月份,私宅轉售價變動並不大,但若從較長期走勢來看,轉售價明顯呈下行趨勢,特別是中央區。

中央區私宅轉售價格指數去年5月處於150點左右水平,現在卻跌至133.4點,一年跌幅為11%。

李乃佳說:「明顯地,中央區一些私宅業主基於不同原因,例如不想再繼續等樓市回彈,或是想脫售資產去投資其他項目等,如今更願意以較低價格把私宅單位賣出。」

另一方面,面積不超過506平方英呎的小型公寓,其轉售價則由升轉跌,從4月份的上揚0.4%,在5月份轉而下跌1.3%。

對此,王伽勝認為,這說明4月份小型公寓轉售價上揚,純粹是偶然情況。

事實上,由於自去年起有更多小型單位竣工,小型公寓這個私宅市場的競爭已越來越激烈。

展望未來,王伽勝預計小型公寓轉售市場將繼續疲弱,而整體私宅轉售價今年估計會下跌高達6%。

全球房產市場最低迷地區 新加坡榜上有名

新加坡房地產市場低迷,私人住宅銷售量暴跌27%

查看更多新加坡精品房源

全球房地產調查報告指南(Global Property Guide)最新調查報告顯示,新加坡已經成為世界上五個最低迷的房地產市場之一。

2015年第一季度,新加坡房價同比下降了3.45%,這是該地房市連續第六個季度出現下滑,環比下降幅度為1.12%。
 
緣由是需求和供給雙雙下降。新加坡城市重建局(URA)提供的數據顯示,2015年第一季度,私人住宅銷售量暴跌27%至1258套。私人住宅供應量也下降約40%至1189套。

貿易工業部(MTI)表示,2015年第一季度,新加坡經濟溫和增長了2.6%,高於第一季度2.1%的增長。2014年,新加坡經濟增長率為經濟2.9%,預計今年增長率將為2%—4%之間。
 
除了新加坡之外,世界上其他房地產市場最低迷的地區包括阿聯酋迪拜、中國北京、俄羅斯和烏克蘭基輔。
 
與此同時,愛爾蘭已經成為增長最快的房地產市場,住宅價格在2015年一季度飆升17.57%。緊隨其後的是中國香港、愛沙尼亞、瑞典和以色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