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房價真會降嗎?| 海外

東京房價近年一路飆升,平均房價超過了6,000萬日元,是上班族平均年收入的十一二倍左右。近期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東京房價已到頂,之後將進入回落局面。房價下降與否,2018年之後日銀利率是否上調是個看點。

>>>日本置業百科日本購房流程  | 日本房貸流程  | 日本房產稅費

東京房價真會降嗎?| 海外

點擊查看日本房源

近十年金利變動直接影響房價

在正常的經濟環境下,金利變動會直接影響房地產走向。近期,《現代週刊》雜誌引述日本房地產著名評論人士神淳司的看法表示,觀察了30多年東京圈房地產市場的變動情況,在近十年中,房價走向受到來自利率變動的影響尤為明顯。

神淳司表示,除去雷曼金融危機的特殊情況,從泡沫經濟崩潰後,房價變化很敏感地與金利變動呈現明顯的反向變化。當銀行金利上調時,房價就會下跌;反之則上升。

他舉例表示,自從2013年黑田東彥出任日銀總裁後,出台了負利率的超大規模的金融寬鬆政策。受此影響,包括房貸利息在內的銀行貸款利息降到了有史以來的最低點,投放到金融市場的貨幣流量每年以80兆日元速度猛增。其中,流入房地產市場的資金也是格外滋潤。投資買房出現火爆升溫,房價在短短兩年中一路飆升,催生了目前局部的住房泡沫。

日銀總裁任期滿後將是房價轉折點

神淳司強調稱,日銀總裁黑田東彥將在2018年3月迎來任期的結束,連任的可能性極小。當初黑田立下的“超大規模緩和金利,實現物價指數上漲2%”的目標幾乎難以實現。同時負利率政策帶來的負面效果逐步顯現出來,2018年4月接替黑田的新總裁繼續維持負利率政策的可能性非常小。

同時歐美央行的利率都在分階段上調,日銀單方面強行維持負利率難以支撐。因此,2018年日銀的利率政策如何調整將是房地產市場走向的風向標。

神淳司認為,2018年之後的利率被上調的可能性極大。同時認為,對於房地產投資者來說,房地產收益率5%將是判斷是否進行房地產投資的參考點。

收益率5%是個分界點

神淳司說,數據顯示房地產個人投資主要集中在1億至10億日元的物業上,從實際操作來看,收益率5%是盈虧的分界點。因為在目前的負利率金融政策下,投資房的銀行房貸約為2%。一旦日銀上調利率,保守的估計,投資房貸利率將上升至4%左右。

房地產業界多年的數據顯示,房價控制在年收入的5倍以下被稱為是最安全的購房計畫,但是目前房價上升中,達到年收七八倍的房子也被人們接受。在低利率的金融政策下,火爆投資催生出房價不斷上漲。

如果日銀的利率上調,即使把房貸利率控制在3%以下,作為安全購房的參考指標將被推升至年收入的6倍台階,這將加大購房者的經濟壓力,造成需求減少,最終帶來房價下跌。神淳司表示,對於利率是否上調的問題,在今年年末將會嗅到明確的走向,屆時需多加留意。神淳司還說,造成房價下跌的另一個原因是對出租房的過多投資。

他表示,目前電視新聞中也多次提到了對出租房的過度投資的問題。自從2015年1月推出了繼承稅的修改法案後,相同價值的話,現金繼承稅遠高於房地產繼承。此政策的推出時期與日銀的負利率出台的時期重疊。在此背景下,出於節稅的考量。有錢人投資房地產的增長速度增大,出現了少有的出租房的投資、修建。

神淳司表示,投資明顯過熱,目前房租面臨降價的壓力。特別是東京圈之外的二三線城市,這類出租房的空閒率增大,長期出租不出去,降房價的壓力日趨增大。在此情況下,出租房市場的困境自然會影響到售房市場,帶來樓市房價的下跌。

相關資訊:日本居民最想住哪裡?東京吉祥寺排名第一

(互聯網綜合整理)

中國香港房價高不可攀 謹慎應對按揭花招 | 海外

Ankely Tam700x190

1997年中國香港政府推行八萬五建屋(包括公營和私營房屋)計劃,市場恐防會供過於求,又不幸遇上亞洲金融風暴,中國香港樓價在一年間的高峰期掉下了一半,及後五、六年間樓價共下跌了七成。當時中國香港人平均把每月薪金的74%用作供樓,相對家庭收入比率約十四倍,最近中國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總裁表示現時該比率已增至接近十六倍臨界點,擔憂市民的置業負擔能力與樓價脫節情況愈趨嚴重,警告謂“可用泡沫風險形容”。

但我個人認為又毋需過分憂慮,當時的市場環境實不能與現時相提並論;以往置業人士都依靠九成銀行按揭貸款,杠杆比例頗高,如一時間樓市不濟樓價下滑超過一成,霎時間物業頓成負資產,加上按揭利率高企,一般都超過10%,單說利息支出已經與現時截然不同,現時普遍樓按年利率最高也不會超過2.15%,如貸款人選用HIBOR貸款計劃更會低於2%。此外當其時的投資者常以確認人手段炒賣物業,原理類似股票孖展手法,遇上上述情況下的投資者只有兩個選擇;一是賤賣手上物業,二是被迫要做物業按揭,有可能還同時背起多項重息樓按;可想而知樓市波動的影響力自然較現時敏感得多。

中國香港金融體系完善,銀行風險評估制度保持嚴謹,借貸門檻絕對不低,制定多項嚴格條款審核貸款人的還款能力;2011年金管局推出監管措施,所有價值1,000萬港元或以上的住宅物業最高只可做五成按揭,而價值700萬至1,000萬港元的住宅物業最高按揭成數則調低至六成,價值在700萬港元以下的住宅物業最高也只可以做七成按揭(貸款額上限為420萬港元),若果貸款人的主要收入並非來自中國香港,貸款的最高按揭成數,不論物業的種類和價值,亦需按照所適用的標准再下調至少一成。若以按揭貸款人資產淨值為依據的貸款,最高按揭成數由五成劃一下調至四成。直到2015年為進一步加強風險管理,更新措施把價值700萬元以下的自用住宅物業,最高按揭成數通通一律下調至只有六成。及至現時貸款人還須接受壓力測試合格才可獲批貸款;假設按揭利率上升3%,貸款人仍然有能力持續負擔還款。根據金管局的調查統計記錄顯示,住宅貸款拖欠比率近幾年長期維持於0.03%至0.04%低水平,相對於2001年就曾高試1.43%,所以泡沫爆破之說似乎言之過早。

幾經政府出招增加稅率後仍無助冷卻樓市,2017年5月19日金管局再收緊按揭措施;第一項是提高銀行的信用風險評級基准要求,新造按揭貸款風險權重下限從15%提高至25%。主要是增加銀行資本要求,和警惕銀行要審慎處理向地產發展商的低息借貸。而另外兩項,主要針對已擁有一個或以上按揭物業的貸款人,和海外投資者或收入來源自中國香港以外地區的貸款人,將其按揭成數下調一成,同時將供款人與入息比率的要求上限也下調一成,為的是要更確保貸款人的還款能力。

中國香港金融管理局 [指引]

2017年5月19日開始適用的住宅物業按揭貸款成數及供款與入息比率上限

HK_mortgage
2017年5月19日開始適用的住宅物業按揭貸款成數
HK_mortgage1
2017年5月19日開始適用的供款與入息比率上限

正由於銀行受制於金管局種種規範,以致銀行以外各式各樣的財務安排滋生繁衍。近幾年發展商銷售一手房時,每每都會引入旗下的財務機構提供第一按揭(一按),或第二按揭(二按)作為招徠,代替以往慣用的銀行合作伙伴,因為財務機構身分不受金管局規管,毋須依照措施指引行事;例如按揭成數、貸款年期、利率、還款方案均可自行定奪。試過有發展商曾經一度提供按揭貸款高達樓價123%,當中包括一按和二按,但很快即被金管局勸吁叫停。

可是積極的發展商又怎會輕易罷休!他們攪盡腦汁將借貸條款不停地優化,花款出神入化層出不窮;有聲稱不須壓力測試的貸款、免息前期貸款、過渡性貸款、又可以用手上的其他物業作抵押,再附送上各種名堂的優惠回贈等。最近經常見到的招數有“備用二按”,一般都是提供二至三成第二按揭貸款額,而較穩妥的安排會限制按揭成數合共不可超過八成或八成半。另一款頗普及的貸款模式是免供本金只還利息,貸款人於首3年甚至5年間只須要利息還款,其後才本利歸還。亦有更進取的做法是連利息都可暫緩支付,索性采納初期零供款。有些發展商會因應遇上樓盤入伙期將至,而非常慷慨地改變售樓策略,讓買家可以先入住後供款。其中有一個樓盤的優惠較為誇張;准許買家在簽署臨時買賣合約後6個月內分階段支付樓價20%,接著138個月內(許可占用期)無需辦理任何按揭手續,只須每月向發展商支付指定金額即可新居入伙,期間總支付相等於樓價34.5%,就是入住11年之後買家才需考慮樓價余額45.5%是否要按揭貸款。

以上不同花招的財務安排看似非常貼心,讓買家有輕松的置業環境,首期不足的又有二按補救,供款能力有限的可免壓力測試順利過關,無疑能讓准買家在決定買樓前一刻可放松心情,幾乎可以幻想只要簽名作實,不需付款就可榮升業主。但購置物業豈能就這麼簡單!要關注的除了首期足夠與否,大前提還要取決於這將會是自住用途的必須品,還是用作家庭分支給子女獨立居住,又或許是打算作為長短線投資之用?當然入市時機是否恰當,價格是否合理,總是眾說紛紜,但計算方法應按不同條件狀況予以不同的考慮。另外,要提一提的是所謂“優惠”,事實上並非免費午餐,通常都必定有附帶條件,例如貸款利率會較一般銀行的息口為高;總括一句“慎而行之”為妙。如有需要我會在日後的文章再詳談分享計算心得。

 

中國香港房地產精英Ankely Tam專欄全集

Juwaicolumnist

如需咨詢或有疑問,歡迎隨時發郵件至:editorial@juwai.com,我們會盡快為您解答!

本文系居外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居外研究:外來需求強勁,中國香港房價增幅全球第壹 | 海外

2017年1季度中國香港房價增幅全球最高,通脹調整後同比增幅達到12.3%。盡管中國香港對非首套購房者提高了印花稅,但這並沒有影響投資者的購房熱情。中國香港目前經濟穩定,貸款利率保持低位,土地供給繼續受限,對當地與外籍投資者仍然吸引力不減。不過,目前全球地產市場的上漲動力有所減弱。中東、拉丁美洲和亞洲部分地區已出現價格下滑的態勢,部分地區甚至出現大幅走低的現象。 埃及是2017年1季度全球房價表現最差的市場,2016年底埃及鎊大幅貶值與隨之而來的通脹飆升,導致當地購房需求減弱,是房市受挫的主要原因。

2017 年壹季度,通脹調整後房價同比漲幅排名前五位的國家與地區分別是: 中國香港 (+17.27%),冰島 (+16.01%),中國上海(+13.16%),加拿大(+11.7%) 和愛爾蘭 (+8.91%)。

房價同比最大跌幅分別為:埃及 (-16.68%),卡塔爾(-10.63%),俄羅斯 (-8.33%),馬其頓 (-7.92%) 和波多黎各 (-6.96%)。

整體漲勢趨緩。 2017 年壹季度已發表數據的世界住房市場中,超過壹半市場的房價同比增幅低於2016年壹季度。值得壹提的是雖然許多市場仍然擁有可觀的同比增幅,但同2016年四季度相比,許多亞洲、歐洲與中東地區都出現了房價環比下跌。

外來需求強勁,中國香港房價增幅全球第壹 | 海外

居外提示:內容使用通脹調整後數據。 進行通脹調整的方法是將各個國家的名義房價變化除以當地同壹時期的消費價格指數,以消除通貨膨脹對房價帶來的影響。通脹調整後的數據更能真實反映房價變動。

需要獲取完整版2017年1季度全球房市PDF報告,請點擊文章下面“我要提問”按鈕並留言,告訴我們您的稱呼,公司名稱,職位與聯系方式。我們會將報告發送到您的郵箱內。您的留言不會被顯示,所有個人信息都將被嚴格保密。

 

本文系居外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中國香港房價年飆逾2成 全球第2冠絕亞洲 | 中國香港

中國香港住宅房價飆升,最新報告顯示,截至今年第2季中國香港住宅房價同比飆升超過2成,升幅冠絕亞洲,全球則排第2。

hk2

全球性房地產諮詢公司萊坊最新發表今年第二季《全球房價指數》報告,該指數追蹤全球55個市場的一般住宅市場表現,當中包括11個位於亞太區的城市,截至今年6月的過去1年,根據購買力計算,整體指數平均同比上升5.6%,比之今年首季的6.5%,升幅縮小了0.9個百分點,當中有49個市場的房價,與前一季相比持平或出現增長。

其中,冰島和中國香港住宅房價則持續領先,其中冰島的同比房價升幅從17.8%,上升至23.2%,冠絕全球,而中國香港房價增長則從14.4%,上升至21.1%,全球排名第2,是亞洲區升幅最凌厲的城市,如果以過去5年計算則累升65%,在亞洲區內排名第二,升幅僅低於印度的69.7%;排名第3為馬耳他,同比漲14.6%。

至於中國內地平均房價升幅輕微縮小至只有9.6%,全球排名第12,報告指出雖然中央政府努力遏制投機需求,以及透過樓市降溫措施控制通脹,但發展商仍然提高今年的銷售目標。

至於新西蘭和加拿大兩個國家的房地產市場,在過去數年表現相若,但兩個國家的樓市現正朝着相反的方向發展,其中新西蘭從排名第3位下跌到第10位,其房價同比上升10.4%。

此外,根據2012年第二季至今年第二季的5年房價升幅數字,亞太區城市的房價表現有很大的分別,其中印度房價上升69.7%,相反新加坡受樓市降溫措施影響,其房價下跌了5.6%;至於澳大利西亞市場的住宅房價有強勁的增長,在此時期悉尼、墨爾本及奧克蘭的住宅房價升幅超越其他市場。

萊坊表示,中國香港房價受到需求強勁及供應短缺支持,其中需求除了來自本地買家,也來自內地投資者來港置業,以抵禦早前人民幣下跌,預計今年年底前美國應不會再加息,中國香港住宅供應雖然會增加,但供應難在短期推出,而住宅需求仍然強勁,相信預計中國香港住宅房價今年全年將累升10%至13%,升幅高於早前預期的8%至10%。

另外,國際房地產顧問戴德梁行大中華區副總裁及大中華區策略發展顧問部主管陶汝鴻最新表示,今年首7個月中國香港主要屋苑房價上升9%,大型屋苑如“沙田第一城”、鰂魚涌“太古城”及港島南“貝沙灣”,今年房價已有12%至17%的升幅,與去年低位比較,升幅更高達33%至42%,但相信中國香港房價會繼續受到市場需求而上升,加上港府上調今年全年經濟增長預測至3%至4%,以及失業率持續在低水平,料房價再有上升空間,今年全年累積升幅達15%至20%,但受到港府的壓抑房價措施影響,二手市場成交量將仍然低迷,指出今年7月和8月的一手及二成交分別有3515和4014宗,是今年以來最少,其中二手成交佔整體市場成交70%,但相對於港府在2012年推出壓抑房價措施前減少約10至20個百分點。

hk

(來源:中國香港差餉物業估價署)

另一方面,中國香港大型房地產網查GoHome.com.hk最新公布今下半年中國香港房地產市場前景問卷調查,以了解市民對中國香港未來6個月樓市前景的看法及投資意欲等意見。調查發現91%受訪者認為,目前中國香港房價過高,較上半年的調查微升2個百分點,而認為房價合理的市民則由上半年9%微跌至8%。

此外,調查亦發現受訪者當中有8成業主表示,不會考慮於今年下半年出售物業,當中有4成更不提供議價空間,而在買家當中有最多買家買樓的預算為300.1萬至500萬港元,其次為500.1萬至1000萬港元,有意買300萬港元以下的“上車盤”人士只佔17%。

對於上屆政府過去五年曾推出多項壓抑房價去調節房價,但有65%受訪者指所推行的措施未能有效遏抑房價;對於中國香港新任特首林鄭月娥的房屋政策,則有近6成受訪者給予5分或以上的評級,反映市民對新政府所推出的房屋政策更有信心。

中國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周二(9月12日)接受《彭博》訪問時警告,潛在買家在買入物業時需小心謹慎,宜評估其償還抵押貸款的能力,因為目前美國步入利率正常化,而美國聯儲局計劃縮減資產負債表規模,或會減少貨幣供應,指出從過往的經驗來看,美國加息將會確實地影響中國香港資產價格,對市場將會出現調整不感意外,呼籲市民置業時要加倍小心,需要非常小心評估按揭還款能力。

事實上,港府近年多次推出樓市調控措施,意圖壓抑房價,但中國香港中文大學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庄太量認為,有關措施最大副作用是使得業主不會輕易放盤,鎖死市場盤源。

中國香港城市大學建築科技學部高級講師潘永祥則認為,穩定樓市不是單靠增供應,因為供應有滯後,不能適時響應需求,指出如果將來樓市回落,房價下跌時供應依然增加,會加速房價下滑,使得不少業主的物業淪為負資產。

 

(來源: FX168財經網(中國香港))

 

居外看點:要搞大新聞?中國香港房價未來壹年或跌30% | 海外

中國香港房地產市場6月交易量下滑,有分析師認為這很可能預示著中國香港房價在第三季度將迎來重要轉折點。

交銀國際的房產分析師Alfred Lau預測,全球房價最高的中國香港在將來12個月內可以下降3成:“過去幾周,我們可以看到由銀行收緊貸款而引發債務拖欠的情況有所增多。”他表示,近期美聯儲加息與縮減資產負債表節奏加快,如果中國香港當局也跟進腳步選擇加息,那房地產市場降溫效果將會進壹步加強。

德意誌銀行曾經預測中國香港房價在未來十年內降低50%,理由是老齡化程度劇加和對新房供應量的樂觀預計。

另外,中介巨頭中原地產6月業績下滑也對市場敲響了警鐘。亞太區住宅部副總裁陳永傑(Louis Chan Wing-kit)先生話:“我們有6至7成可能性在六月份出現業績下滑,這個月我們傭金收入才1億5千3百萬港幣,還不夠每個月2億港幣的支出。”他還擔心,下壹任特首林鄭月娥會采取進壹步措施給市場需求降溫。

陳先生預計,今年第三季度房價會跌3-5%,其中新界受到的影響最大。28日周三發布的中原經紀人指數(CSI),已經連降3周至63.6分。該數據源於前線經紀人,是用來衡量未來房價變動方向的參考數據。該數據近兩年走勢如圖所示。

要搞大新聞?中國香港房價未來壹年或跌30% | 海外

點擊查看中國香港更多精品房源

與此同時,瑞士信貸集團也減持中國香港開發商股票,其6月26日發布的報告稱,原因是“二手房市場的銷售量與房價同時下滑,標誌著市場減弱,增長緩慢”。

不過另壹方面,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布少明(Sammy Po)表示,市場僅僅只是休息壹下,而非持續下滑:“我們還要在觀望壹陣子才能判斷房價是不是到達頂峰了。”

據悉,本周六有兩處物業將開盤:新鴻基的Park Yoho Genova234套以及恒基兆業翰林峰的66套。“這些新盤的銷售情況能讓我們看清楚現在的市場走向,”布少明說。

原載:中國香港南華早報 Sandy Li,Lam Ka-sing 6/29/17

譯:居外研究部 實習編輯 常元臻 6/30/17

本文系居外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中國香港房價有多貴?掙得最多的年輕人也要蝸居合租 | 海外

據彭博新聞社報道,在這個世界上房價最高的城市中國香港,選擇合租的人越來越多,年輕的金融行業工作者也搬進“宿舍式”的住處,多人蝸居在一起。

營銷經理Cynthia Cheung指出,在中國香港南部一個名為“迷你海洋公園車站”的高檔住宅區,有很多出租房間,有一些投資銀行家和銀行實習生住在這裡。在中國香港的另一處,營銷經理、33歲的Nicole Ho將搬新家,這意味着在以後的一段時間內她會有9個室友。

伴隨着來自紐約、倫敦和上海等城市的年輕人努力應對房價的攀升,中國香港極高的住房成本助推合租變成了一種迅速蔓延至全市甚至全球的趨勢。統計數據顯示,中國香港至少有6棟現有以及2015年開始破土動工但尚未竣工的合租住宅樓。

hk4

 位於位於九龍油麻地的“藏書樓”內一個房間里的其中一個床鋪

開發合租辦公室和合租住宅的Synergy Biz Group Ltd的聯合創始人Keith Wong表示,“對於較年輕一代而言,能承擔得起的住房選擇非常有限。合租的生活方式適合那些剛畢業的學生,以及那些渴望有集體感的人。”

此前,中國香港政府公布了最新的中國香港人收入統計數據,按照各大地區的家庭收入中位數以及職業來劃分。2016年中國香港家庭每月收入中位數為2.5萬港元,較十年前上升了45%。

以地區來分,家庭月收入最多的是灣仔區,這裡包括了中半山、山頂等傳統富人區,家庭平均月入達3.8萬港元,緊接是中西區3.6萬港元,以及西工區3.2萬港元。而家庭月收入最低的,則是深水埗、以及觀塘區,只有2萬港元。看完家庭月收入,再來看看個人,到底月入多少才能達到平均線呢?2016年中國香港人均收入的中位數為1.5萬港元,在374萬統計人口中,有25.6%的人月收入低於1萬港元。39.1%的人月收入介於1-2萬港元之間;22.5%月收入介於2-3萬港元之間,而12.8%的人月收入在4萬港元以上。

中國香港的房屋租賃市場比較發達,房屋空置率極低。中國香港的房屋租金收益率最近幾年由於房價上漲不斷下降,目前在2%-3%左右,這和新加坡2.5% 相當,但是低於倫敦的3%,日本的3%-5%,美國的5%。此外,中國香港的房屋租賃市場高度分散,供應主要由個人投資者提供,且分散在不同居民住宅樓;中國香港房屋租賃中介遍布大街小巷,中介人員專註於自己熟悉片區的房屋,是連接房東和租客的紐帶。這種房屋租賃市場,比較適合人口密集的大城市。

hk5

“藏書樓”內一套房子的內景

伴隨着合租越來越受歡迎,中國香港在適應這種趨勢的道路上卻被包括倫敦和阿姆斯特丹在內的一些城市甩在後面。Keith Wong補充說,在倫敦和阿姆斯特丹,有適用於不同年齡段,或者有些時候專門針對專業人士而非僅針對年輕人的合租住宅項目。

“迷你海洋公園車站”的前身是位於壽臣山地區一個高檔住宅區的18棟高端公寓樓。菲律賓富豪Lucio Tan麾下Eton Properties斥資將這些公寓樓改造成270套合租房,每套房子的面積介於80-100平方英尺(1平方英尺=0.092903平方米)之間——比正規停車場小——每月租金8500港元。公寓一樓設有公用設施,比如說快餐販賣機、洗衣機和長椅。

Cynthia Cheung透露,最初住進合租房的多數都是大學生。對於剛畢業的學生來說,想一人獨住一套房,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他們必須面對的現實,只有兩個選擇:要麼找一個室友分租,要麼就租一個比廁所隔間大一點點的房中房、甚至床位。

Nicole Ho將搬進位於九龍油麻地一棟有50年歷史的老樓。這棟樓名為“藏書樓(Bibliotheque)”已經被Synergy Biz改造,現在每套面積大約為400平方英尺的房子可能要睡10個人。房內有公用區域,用來做飯、洗澡和聊天交流。每月租價介於3500港元至5500港元。

Keith Wong,現有已有400人申請了“藏書樓”的120個床位。第四季度,“藏書樓”將正式開放。Nicole Ho想要結識相信朋友,而且並不畏懼和多人共用一個房間。她說,在日本留學期間她就曾經和別人合租過。現在,在自己家裡她也是和姐姐睡同一個房間。

“主要我有個屬於自己的私人空間,就已經相當好了,”她說。

根據美國市場研究機構Demographia今年年初公布的2017年度國際房價負擔能力調查,中國香港已經連續第七年居於房價最難負擔城市之首。該調查顯示,去年中國香港房價的中位數為家庭年收入(稅前)中位數的18.1倍,為全球最高,但較去年的19倍有所好轉。去年該數值創下Demographia調查十二年來的紀錄。

英國諮詢機構牛津經濟研究院的研究同樣成為中國香港房價“難以承受”的例證之一。該研究院曾在報告中指出,在中國香港、孟買等全球房價“最為昂貴”的亞洲城市,若要購買一套90平方米的公寓,家庭年收入處於中位數水平的購房者需要儲蓄30年以上。另據統計,一個普通中國香港家庭需要不吃不喝十七年才可以負擔中國香港的樓價。

從今年來看,根據截止6月底最新公布的數字,今年5月中國香港整體私人住宅的售價指數已經升至333.1,同比漲幅達20.8%,這也是自去年10月以來連續8個月創下新高,今年首5個月的累計升幅則已經達到8.4%。公開資料顯示,自2003年以來,中國香港的房價已經暴漲了364%。

中國香港房價高、居民壓力大已經成為了眾所周知的事實。

(據騰訊財經)

悉尼與墨爾本近半業主房產價值翻倍 | 澳洲

澳洲新快網近日刊文稱,報告顯示,澳大利亞悉尼與墨爾本近半數業主所持房產,現有價值較購入時至少翻倍。專家指出,在未來數年時間裡,悉尼及墨爾本都不會再出現,如此巨大房產價值增幅。

>>>澳洲置業百科澳洲購房流程 | 澳洲房貸申請 | 澳洲房產稅費

悉尼與墨爾本近半業主房產價值翻倍 | 澳洲

點擊查看澳洲房源

文章摘編如下:

據報導,最近5年來,澳大利亞房地產市場出現前所未有的價格增長,房產業主財富值猛漲。悉尼近半數業主所持房產,現有價值較購入時至少翻倍。

房產數據分析公司CoreLogic報告顯示,悉尼房產業主名下房產財富,超過近代史上任何時期。

目前,多達48%的悉尼業主名下房產,現有價值較購入時價值至少翻倍。而在10年前,這一比例僅為37%。

與此同時,名下房產價值“縮水”的悉尼業主比例明顯下滑。2007年,約有7%的悉尼業主名下房產,現有價值較購入時價值下滑10%,這一比例現已降至0.5%。

墨爾本房產市場情況與悉尼一致,目前多達47%的業主名下房產,現有價值較購入時價值至少翻倍。

西澳柏斯、南澳阿得萊德以及昆州布里斯班業主名下房產,在持有期間增值翻倍的比例低於35%。

CoreLogic調研主管勞利斯(Tim Lawless)表示,收穫最高房產增值效益的悉尼業主,一般都在最恰當的時機入手,幸運地搭上此次市場增長週期。

根據悉尼各區中位房價數據,內西區部分房產業主收穫最高房產增值效益。在過去5年時間裡,悉尼加拿大灣(Canada Bay)及史卓菲(Strathfield)普通住房價值翻倍,巴拉瑪打(Parramatta)及希爾斯地區(The Hills)普通住房價值近乎翻倍。

勞利斯表示,在未來數年時間裡,悉尼及墨爾本都不會再出現,如此巨大房產價值增幅。

相關資訊:租房投資風潮對堪培拉房產市場的影響

(據中國新聞網)

瑞銀報告:多倫多房產泡沫吹脹到全球最大 | 加拿大

瑞銀最新報告中, 全球房市泡沬被吹得最大的前三名城市,分別是多倫多、斯德哥爾摩、慕尼黑,不過,報告中並未將中國一線城市列入調查統計。

在瑞銀調查的全球 20 大城市中,溫哥華悉尼倫敦中國香港、阿姆斯特丹也被列入泡沫風險高的紅色警戒區。

其餘各大城市, 巴黎舊金山洛杉磯、蘇黎世、法蘭克、東京、日內瓦的房價被高估; 波士頓新加坡紐約、米蘭房價處於合理區間。

至於芝加哥,則因尚未從金融風暴中復元,是調查報告中,唯一房價低於估值的城市。

瑞銀全球房價泡沫指標
瑞銀全球房價泡沫指標

報告中指出,經濟不斷復蘇,主要城市民眾所得增加,以及較低的借貸利率都是推動房價上漲的重要原因。

6 年房價平均漲 50%

自 2011 年以來,這 20 個城市的房價平均上漲了 50%,但是在其他金融中心城市,房價僅平均上漲 15%。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是經濟增長和通脹的差異。現在,對這 20 個城市的居民來說,買得起房已經變得越來越困難了。

倫敦尤其具有不確定性

在有大量房產泡沫的城市中,倫敦尤其具有更多不確定性,被投資人視為燙手山芋,若想在歐洲購置房產,或許法蘭克福或米蘭,都是更好的選擇。

倫敦的房價和 5 年前相比,飆漲了 45%;比金融風暴前更上漲了 15%。但是倫敦居民所得水平卻比 10 年前縮水了 10%,通常一名技術勞工,需要花 16 年不吃不喝,才能在靠近倫敦市中心的地方買一間 60 平方公尺 (約 18 坪) 的公寓房子。

中國香港人想要買房愈來愈難

至於地小人稠的中國香港,人均居住面積只有 14 平方公尺,瑞銀認為,中國香港房價上漲主要是經濟景氣的結果,不過,所得追不上景氣,更追不上被愈炒愈高的房價,中國香港人想要買房越來越困難了。

(據鉅亨網)

2017年9月倫敦市中心住宅市場報告新鮮出爐 | 英國

近日,JLL的倫敦市中心住宅市場報告新鮮出爐,報告顯示:

截止到2017年9月,倫敦市中心的房地產市場穩步前進。很多跡象表明,經歷了一段時間的波動後,倫敦市中心房地產銷量穩步增加,價格保持上漲,市中心的開發項目數量增長,一派欣欣向榮!

>>>英國置業百科英國購房流程 | 英國房貸申請 | 英國房產稅費

2017年9月倫敦市中心住宅市場報告新鮮出爐 | 英國

點擊查看英國房源

接下來,我們具體來看看,這份報告說了點啥

1.房地產開發市場

2017年第二季度於2016年第二季度相比,項目開發的數量上升了4%。

2017年第二季度與第一季度相比,項目的供應量上升了166%

在脫歐,大選等種種因素的動搖下,倫敦市中心的開發項目依舊保持上升,而精明的開發商之所以會繼續在倫敦市中心開發項目,自然是看中了倫敦市中心房產項目的稀缺性和供不應求的供應狀態,在這種形勢下,市中心房產升值的潛力也較大。

2.房產交易量

2016年第二季度,脫歐公投的時刻,英國房地產市場的確經歷了短暫的低潮期。

但2017年,倫敦房地產市場開始蓬勃發展,走出了2016年的陰霾。

2017年第二季度的房產交易量,比2011年和2012年高出38%!

2017年第二季度,倫敦市中心房產市場開始回溫,銷售量穩步增長。

具體點來說,倫敦市中心的核心地區(Core)房產交易量較大,佔倫敦市中心市場的一半:

西部和西南部的老牌富人區Mayfair, Soho, 威斯敏斯特Westminster,騎士橋Knightsbridge, 肯辛頓Kensington, 切爾西Chelsea,第二金融城金絲雀碼頭Canary Wharf,九榆Nine Elms。

市中心這些核心商圈的適應力較強,即使在脫歐震盪的時候,也依然有著良好的抗風險能力。

因此,2017年,市場對於倫敦市中心公寓的需求穩步上升,低端市場活躍,高端市場也表現穩定。

由於英國所得稅和印花稅的調整,英國本地買家投資房產變得更加謹慎,而大量海外買家,尤其是中國買家的湧入,讓倫敦市中心房產供不應求。

3.當前新房供應量

在倫敦市中心房產銷售量復甦的時候,目前的供應量卻沒有跟上。

2017年第二季度,新房供應量為9310套,同比下降18%,和2015年第一季度的高峰時期比,更是下降了36%!

2014年6月到2017年6月,市場上的市中心房產供應量變化

新房供應下下降,房產交易量回升,市場需求穩步上漲,足以看出,在未來幾年內,倫敦市中心房產供不應求,供需矛盾明顯,還會推動房價的上漲。

4.房產開發

眼看當前市中心新建房產數量減少,需要卻穩步攀升,精明的開發商們嗅到了商機,於是爭相在倫敦市中心開發新樓盤,但市中心能開發的地方卻屈指可數。

當前,規劃和建設中的新樓房都屬於較高檔的項目,在過去一年半的時間裡,投入市場的新樓盤數量不斷波動,但今年以來,前兩個季度的強勁表現也意味著市中心樓房開發的春天又來了。

首先,在2016年脫歐公投期間,新項目的增長速度明顯放緩。

其次,在英國提高二套房和購房出租的印花稅後,新項目數量下跌。

而2017年以來,每季度的新項目數量都與2013-2015年保持一致,並且呈現逐漸上升的趨勢。

2017年以來,開發倫敦樓盤的新的申請項目數量也不少,僅僅第二季度的申請項目的房產數量就達到了5,100套。

5.在建樓盤

已經申請好許可,正在建設的倫敦市中心新樓盤數量呈現增長趨勢:

由於2017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開發項目的增長,在建的倫敦市中心新樓盤呈現回暖態勢,穩步增長。

目前,有超過36,000套房產正在建造,整整是2011年的4倍!

已建成的房產數量也以每季度3,000套的速度實現,也就是說2017年全年的倫敦新建市中心項目總數會超過10,000套!

這已經是過去6年以來,最快的速度。

6.倫敦市中心核心區

截止到2017年第二季度,整個倫敦地區規劃新建的房產數量為16,960,其中核心區為2,980 ,核心區外為13,980.

其中,倫敦東部的規劃項目佔了全部項目的63%,相比之下,西部新建的項目數量並不多。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倫敦東部政府規劃的重建項目較多,吸引了開發商的投資。

截止到2017年第二季度,核心區在建房產佔整個市中心的49%,申請中的佔整個市中心的30%。

放眼過去一年,只有18%的申請項目在核心區,這也可以看出,核心區的新建房產數量有減少趨勢。

7.倫敦市中心房市的未來

整體來說,經歷了脫歐,大選動盪後,倫敦市中心的房地產市場開始回暖,發展也比之前預料的好很多。

隨著倫敦新市長Sadiq Khan就任,土地市場逐漸收緊,有限的土地需要解決英國的住房危機,那麼中低價位的房產就似乎成了未來的發展趨勢。

最後JLL也給出了預測,未來三年,預計脫歐接近尾聲時,倫敦和市中心的房價會相對大幅增長,超過英國平均水平。

至於房租,自然也會水漲船高:

預計2017到2021年,倫敦市中心房租上漲13.1%,大倫敦平均房租上漲19.9%。

總結:

經歷了脫歐公投和大選,印花稅上調等,倫敦的房產市場經歷了動盪。

但隨著一切塵埃落定,人心所向,脫歐談判陸續開展,倫敦的房產市場又出現了回暖趨勢。

大體來看,目前市場上的市中心核心區房產數量並不多,但需求還在穩步上漲。

相關資訊:英國大學城三年內房價增長22%

(據英倫房產圈)

中國香港人18年不吃不喝才能買房 | 中國香港

今年稍早,美國物業顧問公司Demographia壹項調查顯示,中國香港仍為全球房價最難負擔的城市,房價入息比率(本地房價中位數,除以家庭全年入息中位數)高達18倍,遠遠拋離居次位的悉尼(12.2倍)及溫哥華(11.8倍),“18年不吃不喝才能買房”之說不徑而走。

hk1

房價及租金高踞不下,將數百尺的房屋分成數戶、甚至十數床位租出的“劏房”在中國香港越見普遍,這現象獲不少國際媒體關註,成為中國香港貧富懸殊最具象征性的標誌之壹。據中國香港發展局數字,目前全中國香港共有8.8萬“劏房戶”,居於環境惡劣的分租房內。

房屋問題壹直被港府列為“重中之重”,新任特首林鄭月娥發表任內首份《施政報告》在即,政府及坊間均出現不少協助基層及年輕世代,解決住房問題的建議。

壹些劏房戶的住處只有壹個床位

壹周以內,先後有政府官員稱正在研究推出“貨櫃屋”,社會企業計劃提供“合法劏房”,地產商則加推“大學生首置上車盤”,但這些建議目前只針對極少數人,也引來壹些批評聲音。

政府的“新招”

合法劏房

政府早前宣布與本地社會福利機構合作,由社福機構以平租承接發展商提供的單位,再以低於市價的租金,將單位分租給正在輪候公共房屋的基層市民,租戶資格由承辦這些社會房屋營運的社福機構決定。

在中國香港,無法負擔租住私人樓宇的低收入家庭,可以申請入住公共租住房屋(簡稱公屋),但目前公屋的輪候時間,平均需要4.7年。在等候期間,壹些基層市民別無選擇租住劏房,當中很多因不符合本地法例的安全、消防等要求,屬於違法。

政府今次與社福機構合作,提供符合法例相關要求的分租房,計劃名為“社會房屋共享計劃”,但港媒更愛稱其為“合法劏房”。

有批評者認為,此計劃相當於於將本不應鼓勵的劏房現象合理化。

2. 貨櫃屋

另壹項計劃是建造“貨櫃屋”。中國香港發展局早前公布,港府正研究引入貨櫃屋組裝技術,在中國香港大學宿舍及中國香港科學園宿舍試行,計劃初期將建造500個180遲(約18平方米)單位。

“貨櫃屋”是民間團體倡議多年的解決方案,因其選址的靈活性及建造速度,適合用作過渡性住房。

但政府計劃細節壹出,即引起抨擊:這些遠離市區、僅180遲(約18平方米)的單位,月租將達8000至10000港元。其中,在科學園建造的貨櫃屋,對象不是受居住問題所困的市民,而是租予科學園公司的員工及研究人員居住。

有港媒報道指出,這些貨櫃屋單位的平均遲價,較鄰近市鎮沙田、大埔壹些單位更高。

3. 首置上車盤

另壹方面,新任特首林鄭月娥在競選期間,就提出“首置上車盤”的計劃,她將會於下月發表的《施政報告》中交代有關措施。林鄭早前透露,計劃對象是首次置業的中國香港永久居民,希望可以幫助”可能收入不錯,但無法在私營房屋市場置業”的年輕家庭。

但林鄭月娥強調,這些房屋只屬”上車盤”性質,目的仍是期待目標家庭“日後有能力進入私人市場”。至於定價,林鄭月娥僅稱越是可以負擔的定價,就伴隨較多限制。

面積細小的“上車盤”(或稱“納米盤”)在中國香港私人房屋市場已十分普遍。去年底,壹個地產商推出面積最小僅128遲(約12.8平方米)的“上車盤”單位,備受輿論批評。

近日,有地產商宣布劃出部份單位為面向大學畢業生的“上車盤”,但單位售價仍高達最少587.8萬港元。

批評者認為,政府的思維仍然側重地產發展,以鼓勵市民“買樓上車”為主,而非解決市民居住問題,不能撼動目前租金高企的既有地產市場秩序,最終得益者仍是地產發展商。

若壹塊500遲的土地可以興建6層150遲(約15平方米)的貨櫃屋,政府只需77公頃土地,即可興建10萬個貨櫃屋單位,“足以沖擊整個劏房市場”。

但提供大量平價租房,會影響私人租房市場的價格。陳劍青質疑,政府目前提出的計劃,均“不敢”將租金定在大幅低於市價的水平。

(據詩華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