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商業地產比住宅物業投資回報率更高 | 澳洲

根據咨詢公司Atchison Consultants的數據:從總回報(收益與資本增長相結合)來看,在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的十年間,商業地產每年平均投資回報率為8.9%。而住宅地產投資的平均回報率為7.4%,高於澳大利亞股市5.5%的平均回報率以及管理型基金5.3%的平均回報率,但遠低於零售、辦公樓和工業地產投資所產生的收益。

該咨詢公司的創始人兼董事Ken Atchison表示收益是商業地產總回報的壹個重要組成部分,商業地產產生的收入(主要是租金)遠高於股票的收益並且相對而言要穩定的多。同時,商業物業的收入也遠高於住宅物業——這也解釋了為什麽國際資本積極尋求澳洲商業物業的投資機會。在低利率的環境下,高收益的吸引力顯而易見。

澳洲商業地產比住宅物業投資回報率更高 | 澳洲
新的分析表明,商業地產在過去十年的平均投資回報已經超過了住宅公寓

點擊查看澳洲更多精品房源

縱觀商業地產,Atchison表示隨著工業地產越來越多地集中在針對快速增長的在線零售市場的物流領域,非常值得關註。如果投資者想要避免零售物業的風險,投資物流領域可能要比投商場更好。

金融危機的影響

根據Atchison Consultants: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地產價值暴跌,銀行紛紛進行貸款回收(call in loans:指的是對於那些無固定到期日的貸款,銀行可以單方面決定借款人的還款日期)。當時,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A-REITS)作為高負債行業,投資總回報率僅2%。隨著現在的負債率大大降低,上市地產基金的表現更加強勁,分布在逐年增長並且產生更高的股價收益。A-REITS在今年已經跑贏了大市。

在過去25年,股票和零售物業的總投資回報率都超過10%,而住宅地產作為壹種資產類別表現優於商業地產。然而,近期住宅房屋租金的增長和房價增長不符,首府城市住宅物業凈租金回報率僅2%至3%。相比之下,領先商業地產仍然能提供4%至5%的凈租金回報。

 

澳洲商業地產年回報率 領先眾投資項目 | 澳洲

在目前這個增長低、回報低的投資世界中,澳大利亞的寫字樓、商場、工業設施和酒店等商業地產卻給投資者帶來了豐富的回報。

根據由MSCI(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管理的澳洲房地產指數(The Property Council / IPD Australia All Property Index)數據,截至3月31日的1年裏商業地產的平均年回報率為14%。該指數涵蓋了排除負債影響的房產直接投資,如果加上負債的相關影響,該回報會更大。而14%的年回報率也超越了9.2%的地產股回報,更是將債券1.6%的回報遠遠甩在身後。

地產股票,特別是地產投資信托(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在截至2016年3月的1年中,因2016年第壹季度的全球股市動蕩而表現不佳。但是他們又在4月和5月中獲得了業績的攀升。包含了最好的17支信托的S&P/ASX200 A-REIT自從3月31日後已經錄得了17.5%的總回報,其中Scentre Group更是有31%的回報。澳洲商業地產年回報率  領先眾投資項目 | 澳洲地產租金回報同樣向14%的地產平均回報貢獻了力量,在指數中的1600億澳元房地產平均收入回報率為6.6%,此外資本增值達到了7%。DEXUS Property Group首席執行官Darren Steinberg也表示商業地產在低增長經濟環境中是壹份頗具吸引力的投資。

澳洲商業地產年回報率  領先眾投資項目 | 澳洲低利率、較高的回報率、悉尼和墨爾本基本面的提高改善和海外投資者的強烈需求都使房地產投資力壓了股票和固定收益投資壹籌。直接投資房產(direct investments)本次3月份的年平均回報已經達到了自2008年第3季度以來的高水平。

不過這也引起了商業地產的高回報能夠持續多久的疑問。

澳聯儲早已警告了房地長行業潛在的基本面和房價之間的脫節,但是AMP的首席經濟學家不斷表示目前低利率的環境對商業地產來說是有利的。MSCI的常務董事Anthony De Francesco表示商業地產在今年的剩余時間將持續在行業周期的高峰“盤旋”。“我們已經註意到消費者需求的放緩和就業增長緩慢的早期跡象,而這些很可能會加劇強勁的資本市場條件與較疲軟的房市基本面之間的脫節。”

De Francesco 指出辦公樓市場正在得到加強,但是零售商場和工業建築開始出現了緩和。他同時指出悉尼的辦公樓市場就正在增長,但珀斯的市場則在減弱。“珀斯的市場在受礦業低迷的打擊下邊的十分薄弱,事實上指數中珀斯已經錄得了負資本回報,也就是說房價正在下降。

而在指數中表現最好的地產行業是“不太傳統”的地產類別如酒店和醫療。這些地產類別在“其他”分類中有18% 的年總回報。

(據互聯網整理)

30萬英鎊去蘇格蘭當島主 在北京只夠首付 | 英國

只需30萬英鎊,妳就能擁有自己的蘇格蘭小島,去上面逍遙自在的當國王啦。只不過,想要逛街買東西的話,妳得劃船才能過去。這兩座小島,加起來面積相當於9個足球場,擁有絕美的奧克尼群島及北海風光。占地4.9公頃的Inner Holm有6間臥室,石制外屋、旗桿,以及壹艘小船,供島主在各個島嶼及大陸之間通行。所有這壹切,加起來只需要30萬英鎊,差不多相當於兩百多萬人民幣,在北京可能只夠壹套房子的首付。

30萬英鎊去蘇格蘭當島主 在北京只夠首付 | 英國 30萬英鎊去蘇格蘭當島主 在北京只夠首付 | 英國 30萬英鎊去蘇格蘭當島主 在北京只夠首付 | 英國 30萬英鎊去蘇格蘭當島主 在北京只夠首付 | 英國

相關資訊:中資在英國地產最大單:“重慶李嘉誠”85億倫敦金融城買樓

(據英倫雜聞趣事)

英國買房租房哪個合算? 高房價讓兩者差距日益縮小 | 英國

據《每日郵報》報道,最新研究顯示,目前來說,在英國買房住仍然比租房住要劃算,但兩者間差距正在縮小。

根據Halifax的研究,平均來算,購買壹套三居室的房屋,每月需要耗資705鎊,而租賃壹套三居室的房屋,每月需要耗資759鎊,兩者之間差距為每月54鎊。

然而,研究指出,租房和買房之間的耗資差距過去五年來在顯著縮短。2011年,兩者之間的年差額還是962鎊,而到了2016年,兩者之間的年差額就只有651鎊了。

英國買房價格優於租房價格 | 英國
最新研究顯示,目前來說,在英國買房住仍然比租房住要劃算,但兩者間差距正在縮小

點擊查看英國更多精品房源

在這段時間裏,平均租賃成本上升了107鎊,其初始價為605鎊。而平均購置成本則上升了133鎊,其初始價為576鎊。

當前的抵押貸款利率遠低於五年前,然而購置壹處房產的每月耗資則仍然在提升。Halifax認為,這是因為首次購房者目前需要繳納的首付,比五年前有所提升。

事實上,根據調查,壹個普通的首次購房者,目前需要付出的資金,比五年前在同樣住宅上所付的資金,要多45%。

Halifax的房產經濟學家艾利斯(Martin Ellis)表示,“盡管過去幾年來,購置房產的平均成本比租賃房產的平均成本上升要快,擁有自己的房產,仍然是更具吸引力的選項。”

平均購房費包括抵押貸款,房屋維修費,保險費以及因首付而損失的儲蓄紅利。

他解釋說,由於首次購房者的房產價值升高,自從2011年以來,購房與租房之間的差距正在縮小。

艾利斯補充說,“首付的多少,壹直是阻止人們登上房屋階梯的首要原因。盡管首付提高了人們購房的難度,但是,如果將首付看成另壹種類型的儲蓄,那麽對房屋持有人而言,它是壹種劃算的投資,而隨著房屋價格的攀升,這次投資就更顯得有利。”

“英國的經濟條件正在改善,低利率和政府推行的Help to Buy等計劃,在幫助首次購房者購置房產時,壹直起著良好的推進作用。”

該研究還顯示,首次購房者的數量在2016年達到了338,900,比2015年的312,900有所提升。這是自2007年8月信用危機以來的最高值。

相關資訊:減收印花稅?前任財相的“鍋”現任政府背 | 英國

(據英中網)

日本的物價水平其實並沒有你想像得那麼高 | 日本

日本的香蕉超級貴”的傳說看似合理,只不過,都是訛傳!!其實香蕉在日本是廉價水果,壹串(3-6根)的售價約在 92 日元至 299 日元之間;僅相當於單買壹顆青森蘋果的價格。絕大多數超市賣的都是菲律賓的香蕉。(日本人均收入

說到日本水果中最為人所知的「千金小姐」,就不得不提壹下哈密瓜了。

哈密瓜是超市中高價位的商品,要價 4000 日元,已相當於整片「黑毛和牛」沙朗牛排的價位!

但是與絕對要破萬才吃得到的神等級靜岡溫室哈密瓜相比,仍是小巫見大巫。壹顆芒果加壹個哈密瓜……含稅 16000 日元(下圖),而這還是「渋谷的價位」。如果在銀座的水果老店購買,花費 20000 日元以上購買哈密瓜是很平常的事。

這些高價商品給人的印象太過強烈,導致日本物價很高的形象深植人心。

但其實日本物價並沒有這麽高不可攀!

相較壹般直徑約 2 公分的明太子,直徑約 5 公分、長度約 15 公分的明太子稱得上高級品,但是原訂售價只要 1000 日元,半價後更只要 500 日元!半價的標簽並非最後壹天才貼上,而是在 5 月 12 日就已經由 1000 日元降至 500 日元。

日本便當動輒千元的印象也不盡正確,超市的新鮮炒面(非冷藏食品)定價跟買原料自己下廚的花費相差不大,尤其自烹的話每次都只煮壹人份的量非常麻煩;為求省時便利,超市經常能看見西裝畢挺的上班族單買便當壹盒的景象。

而且日本的特價標簽下得很早,往往下午五、六點,便當類等熱食都已經貼上 20% off、 30% off 的標簽。也就是完全趕得上吃晚餐的時間啊!

晚餐時間過了之後,熱食部就會大量出現「半額(對折)」的貼紙。因為是當日制作的熱食,所以如果是作為隔天的早餐或午餐,鮮度完全沒有問題!這樣的商品主攻獨居的青年男女,因為自己備料、烹調、還要清潔鍋碗瓢盆固然比較便宜,但是煮出來的份量往往壹餐吃不完。

但日本的獨居公寓非常小,不論是超鼠居的三叠(壹坪半)或比較普遍的六叠(三坪),都沒有放大冰箱的余裕。很多日本人家裏最多就只能放酒店個人冰箱尺寸的小冰箱而已,保存空間相當不足,因此能夠壹餐吃完的份量才是最剛好的。對於獨居者而言,考慮到自己烹調的種種不便,又想顧及口味變換、飲食均衡,購買超市熱食這個折衷的辦法就普遍被大眾所接受了。

另壹方面,如果是家庭主婦或家庭主夫,買原料來自烹的話,同樣的 200 日元,比起購買熱食成品,能夠買到約兩至三倍的食材。要顧及全家人的飲食的時候,還是會自己烹調。

回到今天的主題,日本的物價到底有沒有貴到嚇死人?如果妳只看到專攻觀光客或地點超好的超市,當然物價很貴;如果妳以為日本人天天吃禮品級的哈密瓜,當然物價超貴。

但是回歸到老百姓的生活層面上來說,即便是東京,也是許多人每天居住、過著平凡小日子的都市。

就和我們不會天天吃魚翅壹樣,日本人也不會天天吃牛排、啃松茸;對日本的住民而言,購買在地超市的商品,跟我們在超市消費的感覺無二。

尤其討論日本的物價到底貴不貴的時候,商品的品相、質量也必須納入考慮。日本超市的商品品相大都非常好,因此居住在東京、在東京買菜的 C/P 值高於在國內超市購買相同的價位的產品。如果再加上打烊特別折扣的超高折扣率,“吃”在東京實在算不上是大問題!

(互聯網綜合整理)

多倫多房子多貴 紐約人多賺兩年薪水才買得起 | 加拿大

根據研究公司Demographia的新數據,2016年紐約地區的房價中位數是$397,600美元,大多倫多地區是$615,800加元,溫哥華是$830,100加元。按當前匯率換算,2016年多倫多的房價中位數是$464,164美元,比紐約大都會區高17%。

多倫多房子多貴 紐約人多賺兩年薪水才買得起 | 加拿大
根據研究公司Demographia的新數據,2016年紐約地區的房價中位數是$397,600美元,大多倫多地區是$615,800加元,溫哥華是$830,100加元

點擊查看加拿大更多精品房源

如果有人問你,多倫多和紐約,哪裡的房子更貴,你可能毫不猶豫的說,是紐約。但是你錯了。

別以為曼哈頓區那些高樓的昂貴租金就代表了紐約的房價。那些居民只佔整個紐約大都會區所有居民的7%,曼哈頓島上的居民是最富有的7%。

如果把城市和近郊都算在內,現在是多倫多和溫哥華的房子明顯更貴。

根據研究公司Demographia的新數據,2016年紐約地區的房價中位數是$397,600美元,大多倫多地區是$615,800加元,溫哥華是$830,100加元。

按當前匯率換算,2016年多倫多的房價中位數是$464,164美元,比紐約大都會區高17%。

如果加元匯率沒有因為油價而下跌,大多倫多區的房價中位數可能比紐約大都會區貴69%。而溫哥華的房價則會是紐約房價的兩倍。

多倫多的房價自2010年起就開始超過紐約,當時紐約的房價剛剛從美國樓市崩盤後復甦,而多倫多和溫哥華的房價因為央行降息而飆升。

之後,多倫多的房價就開始拋離紐約的房價。

如果這些數字讓你覺得不太真實,再來看一下房屋可負擔性。

以下是兩個城市房價中位數(median house price)與收入中位數(median income)之比的對照表:

圖表顯示,目前,紐約市房價中位數是收入中位數的5.7倍,多倫多是7.7倍。

在多倫多買房,相比在紐約買房多賺兩年的薪水。

如果你還是無法相信,那些下面是一些紐約市周邊社區的中產家族所住的中等房屋和價格:

這間房屋位於Yonkers鎮,從紐約Penn站搭乘Armtrak火車35分鐘到達。

距離華爾街30分鐘的四臥室房屋:$479,000美元

這間房屋已經被分割成兩個兩臥室的公寓。位於新澤西州Harrison,從世貿中心站搭乘PATH火車30分鐘到達。

如果你願意每天駕車相當於從密漢爾頓到多倫多的距離,不妨在長島的Islandia鎮買這間4臥室的房屋,不到$30萬,附近有大商場,但是搭公交不太方便。

最後來看一下世界主要大都會城市的房價中位數排名。不算市區,而是考慮可以開車上下班的距離範圍,那麼多倫多的房價貴過巴黎、紐約、東京。

溫哥華的房價貴過倫敦和洛杉磯。

另外,僅34.4萬人口的維多利亞,房價也貴過紐約、邁阿密或新加坡。

相關資訊:快跌瘋啦!溫哥華房產同期交易量大跌40% | 加拿大

(據溫哥華找房網)

美國 | 為啥美國置業那麼火?先來看看中美房產差異

為啥美國置業那麼火?先來看看中美房產差異。那麼中美房產差異有哪些?首先從最基本的概念來講,中國的房產絕大部分是公寓式房產,即一棟樓中的一個單元。獨門獨戶的叫別墅,是及少數人能夠買得起的。

美國 | 為啥美國置業那麼火?先來看看中美房產差異
獨門獨戶的,和其他房子不連在一起的,叫house;這是美國最為常見的房產類型

點擊查看美國更多精品房源

美國住宅大概分四大類:一棟樓中的一個單元,但專門用來出租的,叫apartment;一棟樓中的一個單元,但是專門用來出售的,叫condo;獨門獨戶的,和其他房子不連在一起的,叫house;這是美國最為常見的房產類型。 獨門獨戶,但和其他房子是連在一起的,叫townhouse。

法律框架也是不一樣的,這從你需要簽署的文件就可見一斑。

本人在中國購買過一次房子,在美國購買過兩次房子。不太記得在中國簽了幾個文件,好像不多。

在美國的兩次,簽到手軟。記得當時在場的律師很怕我對每一個文件都要問很多問題,對我說:我知道今天很多很多文件,都是例行,你不要太擔心,要儘量enjoy。

還有一個很大的區別是,中國的二手房市場還剛剛起步。很大一部分的房產購買都是所謂的毛坯房,連個門都沒有。購買房屋後還需要很大一部分投入進行裝修。

從這個層面上說,在比較中美房產價格的時候,需要將美國的價格再打個折,因為美國的房子都是拎包入住的。即便是新房也如此。

美國的房產數據庫比較統一。每個城市基本是一個數據庫,包括所有新房和二手房。所以你無論找哪一個中介,他們所看到的庫存和數據都是一樣的。所以中介靠的是服務和其他專業知識來贏得客戶。而且這些數據庫的大部分信息對所有人都開放。你也許會問,那我為什麼要找中介啊?

首先,買方是不付佣金的,佣金由賣方來支付。再者,中介是互相保護的。你需要有中介介紹或陪同才能看房子。

從投資的角度,中國的房屋出租回報率要比美國低。出租回報率就是你每年可以收到的租金,減去各種維護費用和物業費,除以房屋的價格。在中國,由於房屋的價格高,所以一般來說,買一個房子再出租不是一個非常划算的投資方法。而在美國,這種投資方式的投資回報屬於一個正常的範圍。

下面為您詳細總結中美房地產十大差異:

中美房產差異1:城市與農村的差別

中國城鄉差距還是比較大,美國城鄉不明顯。在中國如果你生活在城市或者鄉村,那明顯是截然不同的。城市會比鄉村發達方便許多,美國的話不管是在紐約還是在洛杉磯,沒有絕對的城市和鄉村之說,每一個區域都會有自己自成體系的一套系統,商店、飯館、醫院、學校,為居住的人提供了很大程度上的方便。

中美房產差異2:房地產相關制度

美國在買賣房產中,會有許多第三方的協助機構,這裡面有估價公司,房屋檢查,公證公司,銀行、經紀人制度,產權保險公司等,每一個機構都在買賣過程中發揮自己的功能,保證買賣過程,每個環節盡善盡美。使房地產行業能夠公平、透明、健康、蓬勃發展。

中國房地產事業近幾年剛剛起步,仍不夠完善。無論是中介制度還是買賣過程,都存在許多問題。政府在不同時段的宏觀調控變化莫測,讓人無所適從。整個房地產的投機行為遠超過房地產實際需求。

中美房產差異3:產權性質

美國式私有制財產制,房屋的買賣包括土地,也就是說,你買房的同時也就買下了蓋房子的那塊地。而且美國的產權是永久性的,而中國的住宅產權是70年期限,一般商業房產期限只有50年。

中美房產差異4:房產稅

在美國,只要你擁有房子,你就要繳納房地產稅,美國通常為1-3%,每個洲都有自己不同的標準,加州大概是在1.2-2.0%之間。因此,你買房子後每年都要交房產稅,變成你擁有財產的的持有成本。而中國為了抑制空屋的空置,開始在幾大城市實驗徵收房地產稅。

中美房產差異5:美國有官方的房源共享系統 中國房產信息尚不透明

在美國和中國的房地產行業,有一個本質上的差異,就是他們的房源系統。在中國沒有一個統一的房源,各家房地產公司,只賣自己買的房子,或者少部分關係好的同行交換房源。而美國有一個房源共享系統MLS,每一個紀紀人都把房源信息,傳輸到這個系統上,所有上市的房子在這個系統中都非常透明,一目瞭然。我可以帶著我的客人找到他滿意的房子,而這房子不必是我所賣的。別的經紀人也是同樣,可以帶著他們的客人來買我賣的房子。彼此互利互惠,藏污納垢的事相對減少。整個房地產市場因此而蓬勃。

中美房產差異6:支付佣金方式不同

在美國房地產買賣時,佣金一律由賣方負擔,屋主在委託經紀人出售房屋時,就訂立了合同,佣金一般在6%左右。當買主由別的經紀人帶領來買房時,賣主經紀人需分一半的佣金給買方經紀人。美國為什麼規定由賣主來支付雙方經紀人的佣金,主要是因為在買賣過程中,賣主是取得金錢的一方,而買主是付錢的一方。在中國正好相反,由買方支付佣金。

中美房產差異7:房子概念不同

在中國,所謂買房,指的是買公寓房。而在美國,買房一般是指二手房,獨立房。這裡特別要強調的是,美國的獨立房,並不是中國人所說的別墅。雖然有些獨立房在外觀上和別墅差不多,但美國的獨立房中也有非常老舊,需要修繕的房屋,稱這些獨立屋為別墅,似乎不太恰當。同樣是獨立屋,可以是上千萬美金的豪宅,也可以三、五萬的破爛房子。 在美國除了獨立屋之外,還有一種房子叫康斗,或城市屋,這是一種由兩戶以上連著牆的房屋也可叫做連排房屋。這類連排屋的價值比獨立屋低得多,因為它佔有的土地面積比獨立屋小得多。當然也要看房子所在的地點和城市的等級。我們在這裡所謂的比較, 連排屋比獨立屋便宜,是指在同一地區。在美國房屋的價值取決於兩項,土地及建築物。建築物隨著年代的久遠會越來越便宜,而土地則根據地區的開發和環境改變而增值。

中美房產差異8:房貸政策不同

在美國貸款買房,絕大部分是貸款期限為固定利率的十五年和三十年。美國的貸款也有浮動利率,但用的人很少,因為貸款人要自己承擔利率上升的風險。在美國不論你用什麼方式貸款,都可以在貸款沒有到期之前,重新貸款或全部還清。除非是房價貶值,你的房價還不了銀行的貸款,你需要補足差額,銀行就不會同意你重新貸款。在中國貸款是採用浮動利率,按照市場的變化,購房者需自己承擔利率變化的風險。我對中國的貸款市場並不瞭解,但目前尚未聽到哪位購房者可以重新貸款的消息。恐怕是因為使用浮動利率的關係,所以無需重新貸款。

還有一個有趣的問題是在美國叫貸款,而在中國叫按揭。另外美國房屋貸款沒有“限貸”政策,但對外國人貸款購房的首付比例要求較高,有的要求達到50%,而對本國公民則一般要求20%首付比例。

中美房產差異9:美國買房利息可抵個稅

在美國購買房子後,你支付的貸款利息可以從個人所得稅中扣除。這是政府為了鼓勵民眾自購房屋的優惠政策。美國的稅賦比較重,如果你年薪五萬,購買價值四十萬左右的房屋,貸款三十萬,每月要支付貸款約一千八百元,其中利息平均一千五百塊,一年是一萬八千塊,在年終報稅時,扣除一萬八千塊的利息,你的報稅基數就降低為三萬二千,節省了很多。

中美房產差異10:計算房屋面積的尺度不同

在美國用平方英呎來計算房屋的面積,而中國是用公制平方米,1平方米等於10.764平方英呎。

下面我們用表格清晰對照中美房產差異:

美國 | 為啥美國置業那麼火?先來看看中美房產差異

new-qrcode_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