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來西亞念國際學校 有什麽課程體系可選?

文:Zoe Chan & HY

馬來西亞的國際學校盡管只有上百所,數量上不到中國大陸的三分之壹,登記在案的外籍人士也不過幾十萬。但從課程的體系多樣性而言,卻勝過中國大陸。 背後的原因顯而易見,馬來西亞3000多萬人口,各民族人口占比相差不大,卻各自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使得馬來西亞的國際學校的課程體系非常豐富, 從常見的國際文憑IB課程、英國課程體系到新加坡課程體系、甚至是伊斯蘭教教育體系的課程,妳都能找到不同的國際學校來滿足不同背景的家庭教育子女的需求。 

英國課程(The British Curriculum)由於其實用性及普及性,被許多馬來西亞國際學校采用。英國高中課程(General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 Advanced Level)簡稱GCE A-Level課程,它是英國本土的全民高中課程體系,但現在已逐漸發展成為全球最大且最具影響力的國際課程。A-Level課程證書幾乎被所有英語授課的大學作為招收新生的入學標準,因此,A-Level課程被國際教育界譽為“金牌”教育課程和全球大學入學的“金牌”標準。英國學生壹般在16歲或稍大壹些開始學習這種課程,圓滿修完這種課程即可進入大學就讀。

ELC International School Epsom CollegeBritish International School是當地提供英國課程的著名院校。如果您的目標是IGCSE,或打算以後送孩子就讀英國大學,那麽該課程便是您理想的選擇。

馬來西亞Epsom College是英國薩裏著名的Epsom學院的延伸,該學院成立於1855年
馬來西亞Epsom College是英國薩裏著名的Epsom學院的分校,該學院成立於1855年

國際文憑課程(IB or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於1967年由國際文憑組織IBO(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Organization)組織設計,初衷是服務於國際學校,方便流動於國際間的家庭子女入學。憑借著先進的教學宗旨和教學思想,IBO逐漸吸引了世界各國壹大批致力於國際化教育的專家、學者,IB課程設置及考試委員會也就由此誕生。

除了註重基礎知識的教學外,IB教研機構尤其註重學生素質和能力的培養,以及學生興趣的發展,其教學大綱五年更換壹次,知識更新極為迅速。IB的基本理念用壹句話來概括就是“Education for Life(終生教育)”。因此,選擇IB的學生不僅需要完成各類專業課的學習,也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撰寫論文以及參加社會活動,這對學生能力的要求非常嚴格。通常,優秀的IB課程學習者身上會具有這樣的特征:積極探究,有學識,善於思考,善於溝通,有原則,思想開放,有愛心,敢於冒險,全面發展,自我反省。

如果您想為孩子選擇國際文憑課程,或者您更希望孩子拿到國際文憑。 Fairview、 IGBMont’Kiara 和 UCSI Springhill便是馬來西亞以IB課程聞名的國際學校。

IB和IGCSE是馬來西亞兩門比較突出的課程。在吉隆坡,還有其他課程可供留學生選擇。吉隆坡國際學校(The International School of Kuala Lumpur)和萊佛士高等教育學院 (Raffles College of Higher Education)和是少數提供美國課程的學校之壹。AP(Advanced Placement課程是大學預修課程,由美國大學理事會(College Board)主辦。在美國高中階段開設的具有大學水平的課程,共有22個門類、37個學科。該項考試的目的在於,使高中學生提前接觸大學課程,完成壹些美國大學的學分課程及考試。AP課程及考試可以為高中生起到減免大學學分、降低大學教育成本、縮短大學教育時間的目的,同時AP考試成績可以作為申請大學的壹個重要籌碼。

吉隆坡萊佛士高等學院開辦各類設計丶商業與心理學課程,積極培養學生在創意設計丶商業與科學領域的才能
吉隆坡萊佛士高等學院(Raffles College of Higher Education)開辦各類設計丶商業與心理學課程,積極培養學生在創意設計丶商業與科學領域的才能

在某些學校也有日語和法語課程伊斯蘭課程也在增加,像Baseerah、Al-Noor 和Idrissi 等伊斯蘭學校不僅學生數量在增加,分校也在增加。

為孩子選擇合適的國際課程

了解了以上三大主流國際課程以後,學生和家長免不了會好奇這幾大國際課程之間的異同。具體應當如何選擇,居外將從課程設置、課程難度、評估方式和大學認可度幾個方面著手進行比較。

1、課程設置

國際文憑組織下設三個課程:IBDP(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 Program)高中文憑課程,主要針對16-19歲的高中生,始於1968年。MYP(Middle Years Programme)中學課程,主要針對11-16歲的中學生,始於1994年。PYP(Primary Years Programme)小學課程,主要針對3-12歲的小學生,始於1997年。CP(Career-related Programme)職業課程,主要針對16-19歲的高中生,始於2012 年。

人們通常所說的IB課程,主要是指IB高中文憑課程(IBDP),該課程共分為六個學科組,每個學科組包含幾門課程,學生需從六個學科組中各選壹門課進行學習。每門課又分為高等級別High Level(簡稱HL)和標準級別 Standard Level(簡稱SL)。學生所選的六門課中至少有3門須為HL。每門科目的最高分數為7分,再加上拓展論文(EE)和知識論文(TOK)的3分,IBDP的總分為45分。

A-Level的學制:英國高中課程(A-Level)的學制為兩年:第壹年稱為AS水準,學生通常至少選擇自己擅長且最有興趣的3-4門課,通過考試後獲得AS證書。第二年稱為A2水準,學生可選擇AS水準中優秀的至少3門課繼續學習,通過考試後獲得A-Level 證書。

AP課程:AP課程有22個專業和37門課程,學生可根據自己的需求和喜好進行選 擇。

2、課程難度

雖然大眾普遍認為IB課程整體給人的感覺是很難的,但事實上,就每壹個科目而言,IB反而是最簡單的,因為IB知識非常具有系統性。統計表明,IB單科取得高分的比率比A-Level高。A-Level課程由於對學生選課要求比較寬松,壹般3-4門即可,同時也不強制要求參加很多課外活動等,所以相對IB課程,A-Level課程總體難度低壹些。但是A-Level的單科難度還是略高於IB課程。另壹方面,A-Level的課程難度還會取決於命題的考試局,有些學校甚至在不同的科目上選擇不同的考試局,當然每壹個考試局的成績都能得到國際上的廣泛認可。

在IB,A-Level,AP課程裏面,就單科整體的知識難度上來說,AP是難度最高的,其中生物、微積分、化學、經濟、心理學、歷史等是大學壹年級的課程,但壹些語言類,如法語、西班牙語、德語等則要在高中階段完成相當於大學三年六個學期的課程,其困難程度可想而知。

3、評估方式

IB課程:IB課程於每年5月和11月北南半球分別組織壹次全球統壹考試。所有的考試進行完畢需時約壹個月。有的課程比如數學,則要分成2-3次考試才能完成。考試結束後,監考教師當場把試卷封閉,然後空運到IB分部進行閱卷。不同科目的考試形式不同,包括口試、筆試和實踐活動等。實驗性科學版塊課程會有壹定量的實驗工作。教師將根據學生實驗室的表現來進行評價,並將PSOW表(Practical Scheme of Work)交給IBO的考官。該表格詳細地記錄了學生所做試驗的日期、題目、環節、時長、得分等信息,是對學生所做試驗的壹個綜合評價。而需要強調的壹點是,並非每個學生都能夠參加IB文憑的考試。學校通常會根據學生的情況建議學生選擇證書(Certificate)考試或者是文憑考試(Diploma)。

A-Level:A-Level的考試將由所屬的考試委員會分別於每年5-6月和10-11月在全球統壹組織,成績分別在8月和次年2月公布。考試方法相對靈活,學生可以選擇分階段測試或者壹次報考所學所有課程。A-Level的考試試題由所屬的考試委員會統壹命題,考試完成後,答卷將由學校采用嚴格的保密措施,在規定的時間內送達英國。試卷也將由所屬的英國國家考試局派選專家在英國當地統壹閱卷。A-Level的成績分為A*, A, B, C, D, E, U七個等級,A以上為優,E為通過,U為不及格。如果學生對某門課的成績不滿意,可以選擇重考,最終成績以最好的壹次為準。

AP課程:只有每年5月的壹次考試,考生通常在6月底之前即可收到成績單。AP考試由美國大學理事會統壹主持和指導,受到美國教育法的保護。目前在中國大陸地區的大多數省市均設有AP考點。每門考試分為兩部分:第壹部分為多項選擇題,第二部分為自由答卷。根據考試科目的不同,每門課程的考試內容會有所差別。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選擇考試科目。AP考試采取5分制。壹般3分以上的成績才可換取學 分。

4、受全球高校認可度

IB課程:IB文憑是被世界120多個國家的大學承認的文憑,IBDP的高水平科目學分也可以被轉化為大學學分,美國大約700多所大學認可IB成績。美國的德克薩斯州的大學規定:凡是持有IBDP文憑的學生都可以直接從大學二年級開始學起。另外,加利福尼亞州、伊利諾斯州、俄亥俄州、維吉尼亞州、北卡萊羅納州、佛蒙特州以及新澤西州地的大學都對IBDP學生制定了壹定的優惠政策,加拿大大學對獲得全文憑的學生不再要求SAT成績。亞太地區排名全球前200名的大學中接受IB學生的有:東京大學、京都大學、大阪大學、東京科技大學、東北大學、名古屋大學、九州大學、北海道大學、早稻田大學、神戶大學、首爾大學、韓國科學技術院、中國香港大學、中國香港科技大學、中國香港中文大學、中國香港城市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其他國家和地區對IB學生的認可信息可查閱相關網站。(網址:http://www.ibo.org/university-admission/recognition-of-the-ib-diploma-by-countries-and-universities/

A-Level:作為目前最為國際化的壹種課程體系,A-Level的成績早已被全球認可。但隨著選擇A-Level課程的學生數量逐年增加,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壹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是,3個A的好成績也並不壹定能拿到名校Offer。全球不同大學,不同專業的入學標準對A-Level的成績要求不盡相同。概括地說,學生至少學習三門課程,其中只要有兩門課的考試成績取得E,即可達到壹些普通大學的入學標準。對於較好的大學,則要求學生三門課的成績均應達到C以上:而對於世界壹流大學如牛津、劍橋、哈佛等名校,則要求學生三門課的成績達到AAA或 AAB。

AP考試:AP成績作為美系高中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被40多個國家認可AP成績作為其入學參考標準。

居外點評&建議

就目前馬來西亞國際教育的總體發展趨勢來說,IB課程的熱度仍在不斷攀升。究其原因,可能很大程度上都要歸結於學生和校方對IB課程的積極反饋,我們當然不可否認在目前的三大主流國際高中課程中,IB課程具有相對較好的課程設置和評估體系,但最好的並不壹定是最合適自己的。既然三大課程目前在國際範圍內的受認可度都很高,那麽還是需要在選擇課程之初做好功課,從自身的興趣愛好和實際情況出發做出選擇。

另外,海外院校,尤其是頂級海外院校的入學競爭壹直都是壹場沒有硝煙的戰鬥,成績從來不是入學申請的唯壹籌碼,社會經歷和個人修養等各方面的軟指標都在影響著校方的判斷。對於壹個足夠優秀的學生來說,無論選擇哪種課程,都只是學習內容的區別,而對於學習能力相對薄弱的非學霸型學生來說,則需要在課程選擇這個問題上多下功夫,以期達到通過課程設置和評估模式的差異幫助自己揚長避短的目的。

 

 

本文系居外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中東國際學校市場大勢不減

盡管中東經濟環境挑戰重重,但其高級英語國際學校市場不斷擴展,絲毫沒有減緩趨勢。

在國際和私立學校教育中東論壇即將舉辦之際,ISC Research發布了一組最新數據,該數據顯示,2018年,中東國際學校數量從2013年的1159所增加到了1593所。

其中,阿聯酋高居榜首,擁有624所國際學校,相比去年的596所有所增加。沙特阿拉伯位居第二,擁有257所。卡塔爾名列第三,擁有166所。目前,中東共有151.3萬學生在國際學校就學,平均每年學費為7658美元。

國際和私立學校教育論壇(該組織在英國、中國和中東舉辦高端私立和國際學校會議)的聯合創始人羅娜·格林希爾(Rhona Greenhill)表示:“中東國際學校市場的發展進一步體現了政府對教育的重視。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倡議,鼓勵私人公司建立地方分支,或獨立成立國際學校,以支持中東乃至世界教育事業的發展。”

格林希爾表示,國際和私立學校教育論壇將於2018年9月21日至31日期間在迪拜國際學術城的知識和人力發展局總部舉辦迪拜國際學校市場咨詢大會。

ISC Research學校總監理查德·加斯克爾(Richard Gaskell)表示,“目前,中東國際學校市場的主要需求集中在中等價位的國際學校上,這些學校是大多數外來移民和富裕的當地家庭能夠承擔得起的。中東,特別是阿聯酋的國際學校市場仍在持續擴展。ISC Research數據顯示,2018-2019學年,阿聯酋將新增17所國際學校,其中13所位於迪拜。

迪拜的GEMS惠靈頓國際學校

L.E.K.咨詢的總經理阿什文·阿蘇木(Ashwin Assomull)將就阿聯酋K-12教育發表見解,提供關於國際學校這一競爭激烈市場的增長動力和機遇等最新信息。

國際學校市場的競爭隨著其發展也越來越激烈。在此背景下,論壇的組織者發起了“未來學校,在激烈競爭中站穩立足之地(Future School, finding relevance in a crowded market)”的活動。該活動由Interactive Schools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西蒙·諾凱斯(Simon Noakes)主導,旨在為學校所有者和管理者提供增強競爭優勢、保持市場競爭力的策略。

格林希爾還表示,“在迪拜知識和人力發展局的支持下,今年的大會將在拳擊場舉辦,設有瑜伽活動,其作為友好交流的平台將為參與者帶來全新的會議體驗。創新的會議設置不僅讓我們重新定義會議的組織形式,也為代表們的討論和交流提供更好的交流平台。”


居外網juwai.com
是全球最大的中文海外房源門戶網站,有來自中國及世界各地的2百多萬用戶查詢居外網上的280萬條分布在90個國家的掛牌房源。歡迎致電 400-041-7515 諮詢阿聯酋的留學、移民及投資機會。

 

來源:Saudi Gazette
責編:Zoe Chan

本文系居外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入讀馬來西亞國際學校,學費連雜費預算要多少?

選擇一所既適合孩子發展又符合家庭狀況的國際學校時需要考慮許多因素,但學校收費無疑是家長考慮的重點。學費只是諸多收費項目中的一部分。對父母——尤其是對國際學校的不甚了解的父母來說,有必要溫習一下國際學校通常收取的各類費用。

隨著需求的增長,在馬來西亞湧現了一批優質國際學校。它們為學生提供了一系列可選擇的收費項目。但價格與質量並非存在必然的聯系,也有許多價格中等的學校教育質量很高,學生成績突出。

為此,居外對大多數國際和私立學校通常實行的各類收費進行了概述。當然, 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收費結構,通常這些費用是相當透明,在每個學校的網站均有公布。請注意,並非所有學校都征收下述所有費用。

1、申請費

該費用在學生提交入學申請時一次性繳納,一旦繳納,基本是不可退還。

2、注冊費/入校費

這項一次性費用在孩子收到錄取確認函及後續入學時繳納,通常也不可退還。通常稱為錄取通知費、注冊費或入校費。

3、保證金

許多學校一旦確認了孩子入學,便會要求家長繳納保證金。保證金一般在明確規定的條款下可以退還,其金額一般相當於一個學期的學費。孩子升入高年級,學費增加,保證金可能需要每年“充值”。當然學校不同,情況也有所不同。

學生一旦畢業或退學,大概在他們離開馬來西亞時,學校會退還保證金,但這並非一個條件。對於退學的學生,需在離校前幾個月向學校提供書面通知,未在規定期限內或未按規定方式提供該通知可能會導致保證金被沒收,因此建議您在繳納保證金時要明確其退還條件。

4、學費

學費通常是按學期定期支付。不同學校學費差別很大,支付時間也有所不同。許多學校要求按學期支付,有些則按年、季、月度支付。學生升入高年級,學費一般會隨之增加,有時漲幅明顯。

5、建設基金

該費用可能是注冊時一次性收取,或定期收取,通常用於學校升級、擴建及設施改善。這項費用可能以其他名義收取,但通常會說明是為了學校改善或發展。

6、信息通訊技術費

一些學校會收取信息通訊技術費,用以支付維持和升級學校的信息通信技術基礎設施或設備。這項費用一般相對適中,一次性或按年收費。

7、額外費用

在數量日益增加的國際及私立學校中,書本、伙食、特選課程的特殊設備、田徑場等費用並不包括在基礎學費中,而是分開收取。另外,還有一些可供選擇的額外服務,如往返學校的交通費、課外活動費、為年長學生提供的國外旅游費,都是單獨收取。

2018年吉隆坡國際學校費用明細

吉隆坡的巴生谷(Lembah Klang),包括在雪蘭莪州的毗鄰城鎮,密集地彙聚了吉隆坡地區的19家國際學校,有些是馬來西亞最頂級的學府。據統計,截止2014年,區內國際學校的學習費用每年增加8%-15%。居外整理了2018年巴生谷最昂貴的三所國際學校,您可以從中了解孩子從托兒所直至畢業所需費用。

1、滿家樂國際學校(Mont’Kiara International School)

滿家樂國際學校(M’KIS)位於吉隆坡滿家樂地區,是一所采用美國北部學制的教育機構,提供從幼兒園小班到12年級的北美課程。M’KIS將學術與生活技巧相平衡,著重培養學生的關鍵學術技能,如交流、批判性思維、讀寫、數字及獨立學習能力。該校獲得西方教育協會(WASC)及國際文憑組織(IBO)的認證。

  • 英語作為附加語言(English as an Additional Language, EAL)評估報告費:1000馬幣。該測試僅針對未達到最低英語水平的新生,由招生處按照客觀標准評定。
  • 需要參加EAL的學生還需支付1750馬幣學費。
  • 學術評估費:重新返校的學生需要參加評估,評估費為1000馬幣/年。該費用不退還。學校提供從幼兒園預科班到5年級的學生用品。

折扣

  • 兄弟姐妹折扣:後續入學的兄弟姊妹可享受優惠折扣。

2、吉隆坡國際學校(International School of Kuala Lumpur)

吉隆坡國際學校創辦於1965年,設有安邦 (Ampang) 和美拉華蒂(Melawati)兩個校區,是第一所采用美國學制的國際學校。該學校在國際上擁有廣泛的知名度,課程涵蓋3-17歲:小學(學前預備班-五年級)、初中(6-8年級)、高中(9-12年級)。該學校將學術課程與輔助科目如社會、情感及道德發展等相結合,並獲得美國國際學校委員會(CIS)和西方教育協會(WASC)的認證。

3、吉隆坡英語國際學校(The British International School of Kuala Lumpur)

吉隆坡英語國際學校采用英國國家課程,在英國教育體系中,按年齡分為:3-4歲兒童的早期教育(托兒所和學前預備班)、5-11歲兒童的初級教育(1-6年級)、11-17歲孩子的中級教育(7-13年級)及18歲的六年級教育。該校獲得英國國際學校理事會(COBIS)、劍橋大學國際考試及亞洲英國國際學校聯盟(FOBISIA)的認證。

不包括六年級學院的費用如下:

  • 學費按學期支付,每學年有三個學期。
  • 英語(EAL)學費:學校認定需要額外學習英語的學生每學期繳納5000馬幣,一直到學校認為你的英語達標。
  • 學校午餐:3040馬幣(按學期支付)。
  • 學校公交:5020馬幣(按學期支付)。
  • 校服:在學校商店購買。

 

其他一些在吉隆坡地區從托兒所到畢業所需費用高達100多萬馬幣的學校如下:

4、花園國際學校(Garden International School)

托兒所到13年級:148.87萬馬幣

5、愛麗絲史密斯國際學校(Alice Smith School)

幼兒園到13年級:110.065萬馬幣

6.、IGB國際學校(IGB International School)

幼兒園到12年級:107.09萬馬幣

7、聖約瑟夫國際學校(St. Joseph’s Institution International School Malaysia)

學前班到13年級:101.8563萬馬幣

文:Zoe Chan & HY

 

本文系居外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海外留學新趨勢:不愛美國愛亞洲

對於有雄心的亞洲年輕人來説,長期以來赴美國留學都是自然而然的選擇。下定決心來到太平洋彼岸,獲得全球聞名的學位,挑戰“美國夢”。但最近,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作出新選擇。那就是在亞洲範圍內留學。

觀察英國教育雜志《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發表的最新世界大學排名可以發現,在前30所大學中,除了英國牛津大學和美國史丹佛大學等面孔之外,新加坡國立大學、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等3所亞洲大學也名列其中。在前100所之中,還包括東京大學日本大學。

傾聽研究成果發表的亞洲留學生們(4月,東京工業大學環境與社會理工學院)

在亞洲,通過英語授課、教學內容在海外也獲得一定好評的大學正在增加。一般來説,與到英語圈的大學留學相比,亞洲大學費用更低廉。不想離家人太遠的學生也有了更多選項。此外,對於一部分人來説,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反移民政治立場和美國的暴力事件也是放棄赴美留學的因素。

越南留學生阮富棟(音譯)在新加坡著名的南洋理工大學學習電子機械工程學博士課程,他表示“新加坡比其他東南亞國家更發達,而且離越南近,方便回家看望父母”。在東京工業大學學習生物學的新加坡人Leo Sylvia Han Yun則回顧稱,“對我來説,治安方面是主要的優先事項”。似乎是被認為屬於“仇恨犯罪”(Hate Crime)的印度IT人士2017年在美國堪薩斯州遭槍殺的事件等,令其沒有選擇赴美。

特朗普2017年簽署總統令,加強審查面向具備專業技能的外國人的簽證。受外籍技術人員支撐的美國IT行業對此強烈反對,而從留學生的角度來看,能否在美國就業充滿未知數,赴美留學的意願也就很難增強。

實際上,赴美國大學的外國留學生正在減少。美國國際教育協會(IIE)發布的調查顯示,2017~2018年度入學的留學生人數比上年度減少約7%。亞洲學生占到美國各大學留學生的2/3左右,因此可以説亞洲學生減少是總人數減少的主要原因。

英國的國際文化交流機構“英國文化教育協會(British Council)”2月發布的報告顯示,全球留學生人數2015~2027年的年均增長率將在1.7%左右,比2000~2015年下降4個百分點。最主要的原因似乎在於,留學生的來源國都在積極投資高等教育。

據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統計,2018年度在美國學習的韓國留學生人數本科同比減少約12%,研究生減少約4.9%。其中雖有韓國的大學生人口減少的原因,但專家認為,韓國政府和各大學的努力也正在顯出成效。知名的延世大學和梨花女子大學都有僅用英語授課的院系。此外,紐約州立大學等美國大學也在韓國開設分校,學校方面的國際化也取得進展。

此外,稱得上是最大勢力的中國赴美國留學人數2016~2017年度超過35萬人,但呈現放緩態勢。中國政府計劃投入巨額資金,加強頂尖大學,培育世界水平的教育機構。美國喬治敦大學副教授Stephanie Kim預測稱,“高等教育的新的中心地區將崛起,留學的國家和地區將更加多樣化”。


居外網juwai.com
是全球最大的中文海外房源門戶網站,有來自中國及世界各地的2百多萬用戶查詢居外網上的280萬條分布在90個國家的掛牌房源,也是華人海外留學和移民的專業向導。歡迎致電 400-041-7515 諮詢海外留學、移民和投資的機會。

 


來源:日經新聞中文版
責編:Zoe Chan

香港留學申請準備材料費用情況 | 中國香港

香港留學申請,許多學生都願意去名校學習。香港留學名校中,有六所比較好的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和香港浸會大學。

香港留學申請準備材料費用情況 ,香港留學申請與申請美國大學的程序大致差不多,但也有不同之處。

首先,可以到網上去查詢一下各大學的情況,如系科分配、獎學金多少等,以確定申請的目標。如香港大學的網址是hku.edu.hk,城市大學為cityu.edu.hk。確定目標之後便開始正式申請。

香港留學申請準備材料費用: 

1.本科成績單:中英文的各一份,並須經過學校公證。

2.英文水平證明:香港留學條件中,一般應具有托福成績。與美國不同的是,香港的大學並不要求一定要ETS寄送成績,而是只要原件的複印件即可。有些大學甚至不一定要托福成績,內地的四、六級證書也可接受。不過一個好的托福成績顯然更有競爭力。

3.GRE成績:隨著競爭的激烈,香港的大學現在有要求GRE成績,與托福一樣,只需複印件即可。

4.申請表格:一般來說,只要發一個電子郵件給招生辦公室或者係裡,對方便會寄來有關表格。不過與美國不同的是,香港的大學會要求你說明自己的研究意向,當然只要一個很寬泛的範圍即可,無須非常具體。

5.研究計畫:這是與美國大學不同的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這與美國的大學要求的PERSONALSTATEMENT完全不同,研究計畫是純學術的,無須加入諸如個人經歷、感情這些東西。它要求申請者要有一個明確的研究方案並對此有較好的掌握。這個計畫必須是非常具體的,不能太寬泛。研究計畫一般包括以下幾點:(1)研究對象(2)研究此問題的意義(3)前人的研究狀況(4)你的研究方法(5)參考文獻。一般來說,系裡會建議你先與某位教授聯繫,確定研究的題目、方法等,取得教授的同意後,再遞交正式的計畫。當然,如果你能引起教授的注意,請他為你提意見甚至給你修改,那麼成功的幾率就很大了。

6.推薦信:香港大學一般只要兩封推薦信,但必須是學術領域中的人,其他人則不被接受。推薦信是一、兩份表格,其內容是對你學術才能的評價。此外還要求對你的研究計畫做出評價和建議,這一點也不應忽視。

7.申請費。香港的大學申請費比美國低得多,一般100多港幣,一般人均能承受。

香港研究生留學申請做好時間規劃,香港的碩士課程是每年9月開始正式入學,提前一年左右開始接受申請,具體的申請時間在11-12月,有些學校遞交申請的時間可以延至次年的3月底。所以想申請入讀研究生的學生應儘早準備申請材料和遞交申請,以保證學校有足夠的名額招生。學校會在次年的第二季度發放錄取結果,期間會有筆試面試等。

 

 

排版:Shelly Du

2018新西蘭留學報告:十年留學人數漲幅為90.7%!

啟德教育2018年9月8日在北京發布了《啟德2018新西蘭留學報告》,報告得到新西蘭駐華大使館的傾力支持,除提供官方數據及政策信息外,新西蘭駐華大使館教育參贊白若蘭女士為《啟德2018新西蘭留學報告》親筆作序,新西蘭駐華使館副館長David Hope先生與教育經理Jane Liu女士出席了發布會並致辭,對啟德教育在中國推出行業首部新西蘭留學工具書的舉動表示贊許。結合新西蘭官方數據和啟德留學新西蘭客戶服務數據,報告對過去10年新西蘭的留學政策變化進行了系統梳理,從教育體系、留學申請指導、專業及區域選擇建議、工作簽證政策以及就業移民等角度展現了新西蘭留學全貌。

新西蘭留學申請語言門檻低,簽證政策寬松簡化

《啟德2018新西蘭留學報告》回顧了中國自費留學興起後,新西蘭留學在中國市場發生的一系列變遷。1999年10月,新西蘭政府取消了對中國留學生的配額制,並對中國學生的簽證手續進行了簡化,加之語言不作為申請新西蘭留學和簽證的硬性要求,新西蘭留學經歷了一個快速增長階段,新西蘭移民局統計數據顯示,赴新西蘭留學的中國學生從1999年的4000名激增至2003年的2萬多名。

2003年到2007年,新西蘭留學進入調整期,中國經歷“非典”疫情,新西蘭多所私立語言學校倒閉,中國赴新西蘭留學人數回落至1999年的水平。在這樣的局面下,新西蘭政府一方面盡力安置因私立語言學校倒閉受到影響的國際學生,另一方面立即著手調整留學政策,推廣《關於留學生指導與照顧之行業規則》,規範教育機構的教學質量,新西蘭留學開始在中國市場回暖。

2008年到2011年,新西蘭移民局調整了鼓勵技術移民的新政和計分體系,更利於國際學生在新西蘭留學畢業後的生活、工作甚至定居。此外,新西蘭移民局也開始在中國推廣新西蘭留學彙款專用賬戶,大幅提升了中國學生赴新西蘭留學簽證的批簽率,也簡化了中國留學生的經濟擔保資料,中國學生申請新西蘭留學呈現穩定增長的趨勢,2012年到2017年,更是出現了大幅增長。

從新西蘭移民局公布的最近十年(2008年7月-2018年6月)中國內地赴新西蘭首次學生簽證的數據來看, 2008/09財年首簽人數為4511人,2017/18財年首簽人數為8604人,漲幅達到90.7%。此外,2017年在新西蘭注冊的中國留學生總人數為40323人,在注冊在讀國際學生人數中占比最高,接近30%。學歷層次分布方面,據啟德留學新西蘭產品中心2014年至2018年上半年的數據顯示,通過啟德辦理入讀新西蘭預科和本科的人數占比為41.08%,研究生人數占比為42.83%,職業教育和其它人數占比分別是1.12% 和2.38%。

中國學生為什麼選擇去新西蘭留學,據啟德留學針對計劃到新西蘭留學的中國學生的調研數據顯示,最主要的五個原因為:環境文化、教學質量、性價比高的留學費用、移民就業政策優勢和安全因素。此外,據啟德留學介紹,新西蘭院校一直以來都可以頒發雙錄取,既使沒有語言成績,學生也可以申請新西蘭留學,簽證政策也較其他主流留學目的國更為寬松與簡化,這些都是新西蘭吸引中國學生的重要原因。

奧克蘭、坎特伯雷、惠靈頓最受歡迎,商科、工科、文科仍為主流選擇

新西蘭國際教育推廣局另一組數據顯示,奧克蘭、坎特伯雷和惠靈頓三個地區最受國際學生歡迎。奧克蘭是新西蘭第一大城市和商業中心,人口密集、交通便利、教育資源豐富、就業機會多,多年來一直是國際學生首選;坎特伯雷地區(首府為基督城)發展指數較高、就業機會多、教育資源豐富、移民可獲額外地區加分;惠靈頓作為新西蘭的首都和政治中心,居民平均收入水平較高、未來發展空間大,2017年德意志銀行發布了全球47座城市的生活質量排名,惠靈頓位居第一。此外,懷卡托地區(首府為漢密爾頓)毗鄰奧克蘭,語言環境優勢明顯,大學及理工學院皆優,亦頗受國際學生青睞。

在留學地區選擇上,啟德留學建議中國學生還可以更多關注相對冷門但同樣宜學宜居的新西蘭北島中部四區:霍特斯灣、塔拉納基、旺加努伊和馬納瓦圖,中部四區從東海岸到西海岸,毗鄰首都惠靈頓,農業及產業結構豐富,教育資源充足,生活方式多樣實惠,英語語言學習環境優良,在這裡學習,能夠更好地融入Kiwi(新西蘭人)的生活。

新西蘭共有八所公立大學:奧克蘭大學(University of Auckland)、奧塔哥大學(University of Otago)、坎特伯雷大學(University of Canterbury)、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Victoria University of Wellington)、懷卡托大學(University of Waikato)、梅西大學(Massey University)、林肯大學(Lincoln University)和奧克蘭理工大學(Auck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新西蘭八大均入圍QS世界大學排名五百強,且奧克蘭大學、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懷卡托大學的商學院均獲得美國AACSB、歐洲EQUIS 和英國AMBA三大權威認證。據新西蘭國際教育推廣局數據顯示,2016年,在新西蘭八大留學的中國學生在整體中國留學生中的占比約為31%。

學科和專業選擇方面,根據新西蘭教育部門2016年的統計,最受國際學生歡迎的四大學科領域為:管理與商務(21%)、社會與文化(19%)、信息技術(15%)、自然和物理科學(14%)。三大非商科熱搜專業為:工程、教育和培訓、信息技術。而最近5年啟德留學新西蘭客戶服務數據顯示,通過啟德申請新西蘭留學的中國學生最歡迎的六大學科方向為:商科、文科、工科、理科、醫學、藝術;選擇最多的十大專業為:管理學、商務/貿易、工程、會計與金融、教育與語言、旅游酒店管理、市場營銷、計算機、媒體設計、食品技術。

據啟德留學介紹,相對於其他主流留學目的國,中國學生在新西蘭留學時選擇文科類的占比較高主要是因為新西蘭不僅是國際知名的電影取景地,還擁有全球頂尖的綜合性影視特效技術,位於惠靈頓的維塔數碼(Weta Digital)公司,因制作《魔戒三部曲》、《金剛》等好萊塢大片的視覺特效而聲名鵲起,這也吸引了眾多留學生到新西蘭學習影視制作等媒體設計類專業。此外,旅游行業是新西蘭第二大支柱產業,超過10萬份工作與旅游業直接相關,新西蘭目前有3所大學在QS世界大學酒店與休閑管理專業排名中位列世界前50強。除了這些熱門專業,新西蘭也有不少特色優勢專業,如教育、土木工程、酒店管理、葡萄栽培與管理、藝術與設計等。

授課型碩士更受歡迎,高考成績可申請本科直錄

新西蘭國際教育推廣局另一組數據顯示,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在新西蘭留學的中國學生,38.58%在大學就讀,13.83%在理工學院ITP就讀,25.84%在私立機構PTE就讀,21.64%在中小學就讀。2013年至2017年,赴新西蘭留學的國際學生,就讀本科學歷以下課程的學生增長了17%,就讀本科學歷課程的學生增長了26%,而就讀碩士及以上學歷課程的學生增長了63%。據啟德留學分析,碩士大幅增漲的主要原因是2014年,新西蘭多所大學推出了授課類碩士課程,因其學制短、入學標准明確、錄取率高、專業選擇豐富、開學時間靈活等優勢,推動了碩士研究生人數大幅增加。120學分制的授課類碩士課程可於1年完成,180學分制的授課類碩士課程可在12-18個月內完成。授課型碩士課程接受跨專業申請,可選擇的學科包括商業、教育、工程、IT、旅游等。

目前本科留學新西蘭有三種方式:第一種方式是通過預科銜接本科,對於國內高二、高三的學生來說,先選擇預科課程再進入本科學習比較順利,新西蘭八大均開設預科課程,一般分為快捷課程(6個月)、標准課程(8個月)和延長課程(12-18個月),預科對雅思成績的要求為4.5-6.0(根據課程要求確定);第二種方式是國內高三學生使用高考成績和雅思成績,申請本科直錄,目前新西蘭八大中已有七所大學(奧塔哥大學、坎特伯雷大學、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梅西大學、懷卡托大學、奧克蘭理工大學、林肯大學大部分專業)接受中國高考成績,這種方式要求申請人高考成績達到當地一本線或70%以上,雅思成績為6.0分(5.5可先上語言課程);第三種方式為國際大一文憑課程,適合於高中畢業或已完成高二課程的學生,雅思要求5.5-6.0分,課程時長分為8-12個月,目前只有林肯大學和坎特伯雷大學開設了國際大一文憑課程,完成後可直接升入本科大二。新西蘭本科留學學費為新西蘭元$16000-$31000/學年,碩士留學學費為新西蘭元$24,000-$40,000/學年,生活費約為新西蘭元$15000-$18000/年。

就業前景看好,工作簽證政策寬松

新西蘭整體就業前景看好,政府預測未來五年的就業率平均每年增長2.9%。據新西蘭求職網站SEEK 2017年底的數據顯示,新西蘭全國就業人數增長了1.2%,失業率為4.6%。按產業方向就業率來看,全國服務業人員占72.7%、工業人員占20.7%、農業人員占6.6%。新西蘭南島和北島的崗位需求分別增長24.4%和23.7%。與過去五年相比,奧克蘭,惠靈頓和基督城的就業需求較穩定,排在主要用工城市前三名;截至2017年9月,近一半的就業增長來自奧克蘭(45.6%),其次是懷卡托(21%)和豐盛灣(13%)。值得關注的是,目前新西蘭薪酬最高的職業集中在IT、保險、礦產及資源等行業。IT行業管理崗位年薪可達到$128,006;金融管理崗位年薪可以達到$120,561。

2018年8月,新西蘭移民局頒布了工作簽證新政策,新政主要集中在四點:首先是取消了所有級別的雇主擔保工簽,學生畢業後找到工作即持有開放性工作簽證,可以選擇在任何城市,任何公司工作;其次,奧克蘭地區的大專和學士後文憑畢業生可獲1年工作簽證,如就讀需要職業注冊的學生,可額外獲得1年工簽,即一共2年工簽;第三,非奧克蘭地區的大專和學士後文憑畢業生有機會直接獲得2年工簽;第四,本科學士學位以上學歷可獲3年工作簽證,研究生課程申請人,其配偶可以辦理配偶工作簽證,未成年子女可以享受公立中小學免費教育。

新西蘭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擁有“永久回頭簽”的國家,永久回頭簽-IRRV(Indefinite Returning Resident Visa):是指當申請人按要求完成移民監拿到IRRV後,既可以長期待在新西蘭,也可以隨時進出新西蘭,這個簽證是永遠有效的。此外,新西蘭的技術移民打分政策也較為寬松,據啟德留學介紹,新西蘭技術移民主要依據學生的年齡、學歷、工作、緊缺職業、配偶等十個方面進行打分,新西蘭技術移民是按學歷打分而不是按照專業打分,如果申請人所學專業在緊缺職業列表上,還會有額外加分,這樣的政策對於申請人更為公平,同時也表明了新西蘭政府鼓勵高學歷高素質人才留在新西蘭態度,目前,申請者只有打分達到160分,才有望獲得新西蘭技術移民的邀請。

中學開放度高,課程體系選擇多元,家長可陪讀並兼職工作

新西蘭教育體系中各層級的教育質量都非常具有競爭力,相關報道顯示,在世界經濟論壇全球競爭力指數中,新西蘭的小學教育居英語國家首位,新西蘭的私立中學在PISA國際學生評價體系中取得了閱讀第二、科學第三和數學第六的好成績。新西蘭也是不少中國低齡學生在假期時參加交換或插班課程的熱門目的國。

新西蘭教育體系對國際學生的開放程度非常高,不論是公立校還是私立校,小學一年級就可以接受國際學生,學生5周歲就可以入讀小學一年級。與中國基礎教育體系的學制不同,新西蘭基礎教育(中小學學制)共13年,1-6年級是小學教育;7-8年級是小學高學年教育,相當於小學和中學之間的過渡橋梁;9-13年級是中學教育,實行學科導向型的教育模式。新西蘭約有450所中學可以接收國際學生,分為公立、教會與私立三種類型。新西蘭中學開學時間靈活,每年有四次開學(1月、4月、7月、10月),且提供國際化課程體系,包括國際IB課程,A-level課程以及新西蘭本土的NCEA課程,為學生未來通往世界各國高校提供了多種選擇。

基礎教育階段,新西蘭公立學校的學費為新西蘭元$10000-$20000/學年,私立學校學費為新西蘭元$25000-$40000/學年,生活費約為新西蘭元$15000-$18000/年。在新西蘭,即使是當地的學生也需要排隊申請入學,學生至少提前半年或一年以上的時間進行申請,個別學校收到學生的申請後,還會安排面試環節。新西蘭基礎教育體系對國際學生配備了完善的監護人服務 ,設有專門老師負責國際學生的接機、寄宿家庭安排以及學業與生活,家長也可通過家長帳戶在線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現、出勤、成績以及老師評語等。此外,未滿18周歲的國際學生,家長可以申請陪讀簽證,且家長在陪讀期間可以申請兼職工作和學習,這也是其他主流留學目的國所沒有的優勢政策。


居外網juwai.com
是全球最大的中文海外房源門戶網站,有來自中國及世界各地的2百多萬用戶查詢居外網上的280萬條分布在90個國家的掛牌房源,也是華人海外留學和移民的專業向導。歡迎點擊查看居外網上的新西蘭在售房源,或致電 400-041-7515 諮詢新西蘭留學、移民和投資的機會。

 


來源:新浪教育

責編:Zoe Chan

“以房養學”:是跟風還是明智?|居外專欄

我還記得,當年大學第一年在上海讀書的時候,學校周邊的房價還處於13000元/平方。而當我4年後畢業的時候,房價已經漲到了24000元/平方。畢業之後,我的媽媽在心裡算了一筆賬,“那會兒你剛去讀書的時候,如果我們在你們學校旁邊買個小戶型,這會兒得把你留學學費都賺出來了吧。”在那個時候,我也突然意識到了,“房子和讀書”這兩件事兒要是能用好了,產生協同效益,那這書念得價值翻倍。

其實這一做法並不是全新的概念,在留學移民圈,流行著一個“以房養學”(Buy for Uni)的投資新概念。以房養學,字面上來說,這是“靠海外購房供養海外留學,即通過海外購置房產,利用房子的升值來補回留學所花費的費用”。

“以房養學”的起源

這一概念最早起源於澳洲,澳洲作為一個中國留學生最愛的留學大國之一,以房養學這個概念更是被各位家長們用到了極致。首先來說是因為澳大利亞的房價並不高,一部分家庭能夠承擔的起;其次和房屋的保值有關,澳大利亞房屋租售市場背後是大量的、持續不斷的中國留學生的潛在需求;當然,政府的支持也是很重要的,澳大利亞政府非常鼓勵地產的發展,面對湧入的資金,自然是不會拒絕的。

那美國和加拿大又如何呢?同樣作為傳統的留學大國,美國和加拿大的“以房養學”卻比不上澳大利亞那般流行。原因一是在於美國和加拿大的房屋投資成本非常高,二是在於後續的養房成本,各類稅費和租房成本都會使得性價比劣於澳洲。

近幾年這一概念也風靡到了包括英國在內的歐洲地區。其中英國作為傳統的教育大國,除了以高教育質量著稱之外,“人際網”也成為很多家長青睞英國名校的原因之一。根據2017年的報告顯示,英國已經躍升為除美國之外的第二留學首選大國。另外除了劍橋、牛津之外,幾大坐落在倫敦的名校:帝國理工學院(IC),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 倫敦國王學院(KCL)等在國際上的排名連年攀升,也進入越來越多人的視線,使得英國留學在眾多選擇中脫穎而出。再加上脫歐等政策因素帶來的一系列不確定性,導致英鎊彙率走低,使得英國成為了投資熱門國家之一。

來自OECD 2016年的調研

國際學生滿意度排行中,英國排名在本科生/研究型研究生/授課型研究生中均居第一。

International Student Barometer, i-graduate (2015, 2016)

英國為何成為以房養學新熱點?

先來看一個背景數據,據《歐洲時報》英國版報道,英國人的平均購房年齡在38歲,相比較而言,首次買房貸款的華人,年齡卻普遍在26-35之間,呈現年輕化趨勢。這部分人當中,買房的預算在20-30萬英鎊之間,並且都需要來自父母的支持。

英國人沒有積蓄的習慣,父母也鮮有支持,因此英國年輕人多數會選擇租房或者與父母居住在一起,很多處於可承受價格區間的房子都被來自中國、新加坡和中東的買家買走。當然也不乏英國本土的投資客,和來自世界各地的地產投資達人。而絕大多數投資買家(尤其是海外買家)的購房目的都是buy to let,以出租為主,十分看好英國的租賃市場,而倫敦則是海外買家在英國的首選地。這和倫敦地區居高不下的租售比以及相對友好的海外購房政策是分不開的。

調查顯示,這些海外買家中,60%以上是為了讀書,這種“以房養學”,不僅能夠賺回學費,甚至能夠帶來不少收入的投資方式,被越來越多的學生家長所青睞,也讓留學生海外置業這一群體壯大起來。

“以房養學”究竟如何實現“零成本留學”?

在計算收益之前,我們先來看看,留學到底需要花多少錢?

  1. 學費

不同的學校、地區、學習階段,學費都有所不同。作為非歐盟學生,中國學生在英國選擇攻讀本科以及研究生學位的平均學費在17,500英鎊每年(英格蘭地區),根據不同的專業,有的是3年,但是如建築,工程等專業一般為4年制,醫學則要時間更長。如果按照平均四年計算下來,學費一共高達70,000英鎊。而部分倫敦地區的名校,學費相對來說更高,如果你選擇的是商科,那就更要做好學費儲備了(IC金融系2016-2017年度學費為32,000英鎊/每年);

  1. 住宿

即使聽慣了國內的高房價,我讀書前在倫敦找房子的時候卻還著實嚇了一跳。與國內的月租收費方式不同,倫敦很多時候是以“周”來報價的,更凸顯了倫敦的寸土寸金。以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周邊(倫敦市中心Holborn地區)房租為例,如果你想要在公共交通15分鐘範圍內,找到一個環境不錯的小套間(En-suite,房間有獨立浴室,但廚房和客廳共享),周租金在455英鎊(折合人民幣4004元),整月租金則高達1萬7千左右。如果你選擇價格相對低廉一些,但配套設置齊全的學生宿舍,就要做好擠校車地鐵通勤30分鐘以上的准備了。此類學生宿舍的租金在395英鎊左右,月租金大約在1萬5千人民幣左右。

與LSE情況相同的是,倫敦其他幾大名校的地區都處於核心地區,比如帝國理工所在的南肯辛頓(South Kensington)地區,國王學院所在的滑鐵盧(Waterloo,倫敦重要的中心交通樞紐之一),倫敦藝術大學所在的國王十字區域(King’s Cross)等,月房租的均價都在8000-13000人民幣之間。

  1. 生活消費

吃穿住行,留學生還要加上游遍英國大江南北甚至歐洲大陸的費用,一年保守估計也需要15萬人民幣。如果你還要進行必要的社交活動,豐富一點娛樂生活和購物需求,則需要更多的預算。

按照這三大花費,我們可以看到,在英國倫敦地區想要安安心心的念一年書,花費約在45萬人民幣。而倫敦地區,按照簽證擔保費的要求,每月生活費基准為1265英鎊,四年總生活費為60,720英鎊,約60萬人民幣。在英國留學四年學費加上生活費至少需要花費130,720英鎊,約120萬人民幣,這可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有人可能會問,既然房租這麼高,為何一定要選在學區附近,住得遠一些不好嗎?以我的親身經歷而言,學習效率與離學校的圖書館距離,某種程度上來說是成反比的。當時我就住在離學校大門步行5分鐘的距離範圍內,不管是平時上課、小組討論還是考試,都不會因為如同“織女和牛郎”一般的距離而受到影響。畢竟住在倫敦6區,享受了低房租,卻因為倫敦時不時的交通大罷工而硬生生錯過了期末考試的例子也不少。這中間的取舍,也是需要一定衡量和考慮的。

以上僅分析了大學階段的成本,隨著近年來低齡留學熱的興起,很多家庭在孩子年紀更小的時候(英國寄宿一般最低年齡限定為8歲,也就是從8歲起,非父母陪讀的小留學生就可以獨自來英國上學),選擇將他們送出來,接受最傳統的英國教育,那麼對這樣的家庭來講,“以房養學”的投資時間更長,從長遠來講收入更加豐厚,因此投資的必要性也更強。更有甚者,父親或母親一方選擇來英

私立學校和公立學校的選擇 美國人怎麽看?|居外專欄

我的地產搭檔是個家庭背景極其優渥的美國人,她把她的兩個孩子從幼兒園起就送入最好的私立名校,壹路走來,小女兒完全證明了她的理論,現在哥倫比亞大學讀社會學博士。這種從小就要讀名校的家長在美國的中上層社會裏屬於保守派。美國雖然是個很年輕的國家,但它也有它的遊戲規則和傳統。我們壹般指這類家族幾代沿習傳統,甚至進入同壹所學校學習的家庭為藍血家庭。

我們平時指的美國夢,其實不包括這些嚴謹持續傳統的美國人。麻省波士頓地區因為是美國歷史最為悠久的區域,這些年也使我有機會接觸並認識壹些“藍血人”。這個團體禮貌但不熱情,壹般比較難接受外來者。

但是還有壹批中上層社會人,他們出於種種原因沒有那種骨子裏的高傲,而有著美國人的不拘小節與實際的心態。這壹類家長會選擇在孩子小的時候,送他們去體驗公立學校的教育制度,但在初中時,特別是高中再把孩子送入私校。他們覺得私立學校的師生比例要好於公立學校,在孩子進入青春期時尤其需要導師的關愛。另外,需要幫助孩子在中學建立起將來的關系網。我近30年來壹直與當年的壹些高中閨蜜保持聯系,同學遍布世界:有的在墨西哥大企業任律師,有的在歐洲時尚雜誌任總編,有的在非洲政府任職。朋友交的廣了,也會提升人的眼界與視野。

壹般美國中產階級的人比較實際的,會考慮選擇入住公立學校比較好的區域。這樣孩子也可以接受很好的教育如若從成績來看,有些公立學校可能更勝於私立學校。麻省就有好幾家特別有名的公立學校,從壹定的排列測試來看超越了私立,例如波士頓市內的拉丁高中,也是全美最早的公立學校,今年又榮登US World and News Report《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麻省公立高中的冠軍。鑒於我們中國人比較實惠的生活習性,麻省的好學區內,華人的人口密度會比較高也是很自然的。

波士頓拉丁學校(Boston Latin School)

壹般美國家庭為孩子入學的考慮除了從自身的收入以及經濟條件的角度出發,還會更深入地從孩子自身的情況作出選擇。有的孩子在人氣旺的群體會如魚得水,那就適合在公立學校發展。有的孩子個性會比較內向,需要多壹點老師的關註和鼓勵,師生比例高的私校會更合適。有些孩子有壹定的特長,而可能在公校得不到相對應的課程的培養,等等。從這些可以看出大部分美國人考慮學校時,往往不壹定遵循排名,而是從實際角度出發,尋找具有針對性的合適選擇。

中國國內的家長如果考慮讓子女在美國上中學的話,也可以參考美國人的思路。最好根據孩子的個性、特點和發展需求,再加上家庭的經濟狀況,綜合考慮如何選擇學校。


責任編輯:Zoe Chan

 

美國資深教育顧問周依琰老師專欄全集

Juwaicolumnist

如需咨詢或有疑問,歡迎隨時發郵件至:editorial@juwai.com,我們會盡快為您解答!

本文系居外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清邁國際學校大全——一條直通世界名校的途徑!|居外專欄

2017年清邁國際學校最大的變化是,國際學校從八所增加到了十所,其中潘雅頓從雙語學校,轉變成了國際學校;曼谷的新加坡國際,也在清邁開了分校。

同時提醒一下,部分家長考察學校前,直接預約入學考試,這樣會產生相應的考試費用。建議家長先考察,確定來清邁以後再申請會比較好。

清邁國際學校(CMIS)

課程美制,高中有AP課程,校區位置離古城不遠。CMIS 清邁國際學校是泰國最早的國際學校之一,同時有著相當有趣的歷史:它於1954年建校時僅有區區幾名學生,在當時被稱為“清邁兒童中心”,直到1985年才改為“Chiang Mai International School”(清邁國際學校)的新名稱,被確立為正式的國際學校,提供從幼兒園到8年級(Grade 8)的國際教育。從1990年代起,該校擴充了高中部。這座學校的校園環境一般,卻是一所相當受追捧的學校。想要進入這所學校,最大的問題是名額。由於這是一所隸屬於基督教長老會的學校,校方明確了部分優先招錄的學生種類,包括傳教士家庭,NGO組織家庭等,剩下給普通人的名額,就更有限了。目前,校方的說法是,中國孩子的比例控制是10%。其次是英語要求,除了幼兒園以外,中國過來的孩子,將會存在相當大的障礙。招生年齡從4歲開始。

普林國際學校(PTIS

這是清邁目前為止,唯一一所提供小初高IB課程的學校,包含小學階段的PYP,初中階段的MYP,和高中階段的DP課程。PTIS普林國際學校發源於1990年代一所運營英語教程的泰國私立學校,在1997年泰國金融危機期間關閉,於2001年重開並最終成為一所國際學校。學校包含了除體育場館,游泳池這一類普通設施外,還包括高爾夫練習場,網球場,教學農場等設施,對中國家長而言的,是絕對的人氣學校之一。同樣,學校的名額和英語要求也是相當高的門檻,好在有排隊制度,通過了入學考試,可以排隊輪候。以前,學校對中國學生有比例限制,中途有一段時間放開過,現在又重新提出了比例限制,具體比例問過,但回答很模糊。招生年齡從3歲開始。除了正規的學校教育外,普林還提供英語強化教育,內部稱之為IEP(Intensive English Programme),給那種想在清邁上國際學校,但英語不過關,專門提高英語的課程。需要注意的是,IEP課程和最終能夠被普林普通國際班課程錄取之間,沒有必然聯系。

美國太平洋國際學校(APIS

美制、部分IB太平洋國際學校成立於1997年,分為兩個校區。山下校區離古城不遠,現階段從幼小班到四年級,最終應該會開到六年級,招生年齡從18個月開始。山上校區距離古城約25公裡,現階段從三年級開始,這就意味著山上和山下校區,有部分年級是重合的。太平洋的小學階段,實施IB的PYP課程,中學階段也開始實施IB的MPY課程。相對於前兩所學校,入學門檻的英語要求,相對要低一些,名額也沒有那麼緊張,給許多想送孩子來清邁讀書的中國家長,提供了較好的機會。太平洋國際也提供入學前的英語強化課程,招生年齡在10-13歲,要求全住宿。山上校園空間和環境,也讓很多家長比較有好感。

NIS國際學校

成立於1993年,一所中規中矩的國際學校,美制,高中階段提供AP課程。NIS是得益於1991年教育法案頒布後應運而生的第一批國際學校。1993年當它成立伊始,僅有10名教師和39名學生,學校最初位於長康路(Chang Klan Road),很快獲得了成功,不久之後便需要更大的校舍,於是學校在2003年搬遷到位於3029公路旁的現址。2017年初開始,NIS的招生英語要求有所提高。到目前為止,名額也還不算特別緊張。校方偏向於將中國學生控制在15%左右,所以現在入校門檻也不算低。從2017年1月開始,學校提供入學前英語強化課程,招生對像為6-9歲。進入強化班的2年內,可以申請常規班的入學考試,考試合格,即可進入常規班。如果2年以後,還未能考入常規班,就必須離校。與其他學校不同的是,NIS正式入學後的英語提高班,是免費的,可以節約不少費用。招生年齡從3歲開始。

蘭納國際學校(LIST)

成立於1993年,英制。順便說一下,美制和英制在年級與年齡的對應區分。美制6周歲為Grade 1, 17歲上Grade 12, 然後畢業。英制是5歲上Year 1, 17歲上Year 13, 然後畢業。也就是說,兩種學制相差了一個年級,可以把英制Y1理解成美制K3(幼兒園大班)就比較簡單了,雖然並不完全准確。蘭納也是非常熱門的一所學校,基本上要找到一個學位,需要相當的運氣。同時,英語門檻也不低,用招生老師的話說,稍高一點年級,基本從中國國內直接進入,存在相當的困難,從其他雙語或國際學校轉入的比較多。

格蕾絲國際學校(GIS)

成立於1999年,美制,教會學校,最初的目標是服務於在清邁的傳教士家庭。現在的學生結構,有9成屬於傳教士家庭的孩子。高中階段,提供AP課程。這個學校與其他國際學校不同的一點,是不設置入學後的英語提高項目,按照招生老師的說法,是希望有意願申請者,能夠在其他國際學校,完成英語提高課程後,再轉入GIS。也因為如此,GIS的入學英語水平要求,也相當的高。招生最低年齡是5歲。看到上面照片的人,可能會說,這不是SBS的學校照片嗎?是的。GIS的原有校區,相傳因為某些問題,不能繼續使用。因此,租用了SBS半棟教學樓,作為自己的教學場所。學校網站介紹,正在開展募資的活動,什麼時候會有新校區,不得而知。

華麗(Varee)國際學校

課程:英制這是一所龐大私立學校的一部分,整個校區號稱有3000人之多,分為泰國課程,泰英雙語和國際部三個部分。國際部開始於2010年,從今年開始,陸續搬入一棟新建的教學樓,獨立於其他學生。目前為止,國際部還沒有畢業生,但泰國課程的班級,時常有不俗的表現,因此也頗受部分中國家長親睞。這所學校的入學考試的安排,是學校定某時間段集中考試,而不像其他學校根據家長的意願預約,所以有來旅游順便考試想法的家長,最好多提前一些時間,和學校約好。

德國基督教國際學校(CDSC)

課程:德制成立於1994年,課程教育內容基於黑森聯邦州,並以德國的其它各個聯邦州為增補。這所學校實在不受國人注意,所以目前為止還沒有實地確認過。不過德國大學偏低的留學費用,倒是有家長已經在關注。

潘雅頓國際學校(PIS)

課程:英制這是一所相當別具一格的學校,主張學生不光要學習,還要快樂的成長,整個校園,都相當貼近自然,教學理念有點類似於國內的華德福。校園內的活動範圍,基本都是草地,孩子們赤腳在園區內活動。學校還真的有一些農田,供孩子們體驗。2016年之前,這所學校還稱之為雙語學校,現在已經變更為國際學校了。招生從2歲開始,設有K1-Y7,共10個班級。這就意味著,在這所學校學習的孩子,Y7之後,需要尋找其他的學校就讀。需要提醒的是,招生老師回復學校考察的郵件,可能會稍晚於一般家長的預期,所以多提前一些時間預約比較好。

新加坡國際學校(SISB)

課程:新加坡及英制新加坡國際學校清邁校區是最近才開啟的一個學校,校址就在古城旁邊,擁有幼兒園和小學部,據說中學以後,需要到曼谷小區就讀。最低招生年齡為2歲曼谷校區開始於2001年。

蘭實大學雙語實驗學校清邁分校(SBS)

這是蘭實大學的附屬學校,據說曼谷校區已經辦了有十幾年,三年前在清邁開了分校區。這是一所英泰雙語學校,但之前的定位,似乎並不適合學校的發展,因此在2017年,有了辦學模式大動作。一方面往國際學校辦學模式靠攏,將英語的教學比例,從50%提高到了80%,將教學年歷也修改到靠攏國際學校,8月作為新學年的開始,而不是泰國學校傳統的5月。另一方面,大幅提高招生門檻的英語要求水平。為了配合這一大動作,還開展了學費半價的推廣活動。也就是說,2017學年及之前入學的學生,在校期間的後續的所有年級,學費半價。(注:將來取消日期不詳,是否有優惠,請務必向校方確認)

ABS雙語學校

其實,我一直覺得這是一所非常偉大的學校,因為,就算清邁所有的其他學校都拒絕你,還有它會接受你。許多學生通過它過渡,最終順利進入其他國際學校。這種甘當墊腳石的精神,不是所有人都有的。順便說一句,很多人對門檻稍低的學校,都頗有微詞,但我覺得,我們或許應該感恩,讓我們多一條可以選擇的道路。當然,或許ABS老板也會心有不甘,由於太多的學生過渡一下,就去了其他國際學校,於是有了籌備中的UNITY.這所學校的選址,原本計劃在GRACE的舊校址,最終還是因為問題太多,未能如願。於是,就在ABS的隔壁,搞了一塊地,自己建設,據說8月能如期開學,祝願他們一切順利。

其他雙語學校

1. VAREE

華麗除了本來的普通泰國課程教育的班級,以及國際班之外,也有雙語教學的班級,而且名聲頗好,據說進入的難度,高於國際班,未能有機會證實。

2. NAPA Chiang Mai School

這所學校就在NIS的背後,是同一個老板,院子相通,部分未能成功進入NIS的家長,對此有較高的興趣。

3. Sarasas Witaed Chiang Mai School

中國人圈子裡面,還沒有聽人談論過這所學校,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看到了該學校的網頁,英泰雙語。2008年從幼兒園擴展到小學,現有幼兒園到六年級,將來會一直辦到高中(12年級)。

幼兒園

不少家長帶孩子來清邁上學,其實只是在幼兒園階段的短期計劃,之後會回到國內上小學,應此,我們介紹三所專門的幼兒園。

1. Hana Christian International Kindergarten

這個幼兒園從2006年開園,到2008年轉為國際幼兒園,從幼托到K3有五個年級。幼兒園位置在皇家花園出口的一個轉盤路旁。聽一些家長傳過關於這個幼兒園一個故事,說曾經一個小小孩,剛到幼兒園時,哭了一整天,結果園中的助教老師輪流抱了一整天(消息未獲證實),在下算是頗有好感的幼兒園。

2. Sunshine Kindergarten School

這是一所雙語幼兒園,在中國家長中,人氣頗高。據某些家長傳出的信息,孩子的英泰雙語學習都不錯,口碑蠻好。地點在原GRACE在3028公路的出口旁邊,也就是不少人去過的黑森林餐廳的斜對面,當然,斜的優點遠。

3. Chiangmai Kiddee Daycare & Kindergarten

這其實不是一所正規的幼兒園,理解成全日托管更准確一些。地點不大,設施還算齊全,有雙語和英語的班級。為什麼要寫出來,因為去這間學校拜訪的時候,碰到有兩個家庭的孩子在這裡體驗,一個8周,一個12周。


責編:Zoe Chan

 


清邁房地產專家吳雁飛專欄全集

Juwaicolumnist

如需咨詢或有疑問,歡迎隨時發郵件至:editorial@juwai.com,我們會盡快為您解答!

本文系居外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一帶一路加持,到2025年中國人在馬來西亞的投資要翻一番!

“一帶一路”倡議勢將改變中國人在馬來西亞的投資,現在許多房地產投資者正大舉入市。

由於其地理位置跨越中國與世界各地之間重要的海上貿易路線,馬來西亞將成為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65個國家之間的關鍵樞紐。

居外網預測,在投資市場和教育的推動下,中國對馬來西亞住宅房地產的投資可能會在2025年翻一番。這並非不切實際——瑞士信貸集團發布的《2016年全球財富報告》顯示,中國大陸有160萬名以美元計的百萬富翁。

居外網首席執行官羅雪欣(Carrie Law)女士在一份題為《“一帶一路”推動中國在馬來西亞房地產投資》的報告中表示,“這些百萬富翁資金雄厚,是國際房地產的主要購買者。”

該報告還指出,中國購房者目前持有價值13萬億澳元(約合63萬億元人民幣)的資產,比2011年的5.3萬億澳元增長約16%。

在全國人口規模上,過去6年內,中國的人均財富翻了兩番。目前中國成年人持有的資產中,房地產占了53%。

點擊查看居外網上的馬來西亞精品房源

2017年上半年,馬來西亞房產在居外網上的月均瀏覽量增長到21.3%,而2016年上半年該數據僅為3.7%。自2015年起,馬來西亞房產的詢價次數增加三倍多;截至2017年上半年,詢盤的價格中位數為23.5萬美元(約合147.6萬元人民幣)。

而2017年上半年吸引消費者查詢馬來西亞房地產的最大動機是:

  • 投資(65.4%)
  • 退休/自住(58.5%)
  • 教育——馬來西亞政府希望到2025年每年接待25萬名國際學生,比2014年的36,000人增加近7倍

羅女士稱,與東南亞的其他地區相比,馬來西亞吸引更多的中國購房者。她表示,“這些中國購房者在馬來西亞購房是為了自住,包括為他們在馬來西亞留學的孩子們購置房產。

她還補充道,馬來西亞吸引的投資型購房者也高於全球平均水平。“馬來西亞的中國購房者的需求相對集中,目前只有三座城市是主要的購房目的地。今年到目前為止,吉隆坡占據了買家詢價的40%以上,其次是新山馬六甲

在今年年初的一項調查中,中國海外投資者將住宅物業列為他們最喜愛的資產類別。近四分之三(71.6%)的中國海外投資者在海外擁有住宅物業,超過60%的中國投資者打算在2020年前投資海外房地產。

羅女士表示,“就馬來西亞而言,如果宏觀市場和監管制度保持樂觀,上述的全球趨勢將推動中國對當地房產投資的增長。”

機不可失,趕緊跟上馬來西亞的投資熱潮,狠狠地賺一筆!居外立即為您推薦馬來西亞精選房源:

1. 吉隆坡BBCC全新開發城市綜合項目

武吉免登城中城(Bukit Bintang City Centre)——吉隆坡金融商務中心地段最振奮人心的城市綜合發展項目。占地19.4英畝,集多種城市核心功能於一體,展現熱情多元、生氣勃勃的新都會樣貌,為城市生活帶來大革新。

武吉免登城中城發展藍圖
武吉免登城中城發展藍圖

BBCC將含括五項豪華住宅。公寓項目在規劃上以打造城內最佳居住選址為目標,除講究設計質感,也關注居住品質。每座豪華公寓皆配備專屬的設施平台,俯瞰座落在購物商場頂部的“城市綠肺”,營造結合時尚設施與自然綠意的都市雅居。此外,區內公寓還建有住戶專用入口與門廳等設備,提供一級保安服務,務求入住安心。

LUCENTIA豪華公寓的禪意生活
LUCENTIA豪華公寓的禪意生活
LUCENTIA天際觀景台上的高空無邊際泳池
LUCENTIA天際觀景台上的高空無邊際泳池

詳細地址:BBCC Sales Gallery, No. 2, Jalan Hang Tuah
建築面積:80平方米
房型:2臥
車位數量:2個
樓層:共47層
竣工年份:2021
房價:100萬—163萬令吉(約157萬—256萬元人民幣)
物業編號:38525199

2. 新山中央商務區TriTower Residence

TriTower Residence雄踞馬來西亞柔佛州新山中央商務區的核心中心,成熟社區及商圈圍繞,著名購物中心、公共交通樞紐站、銀行等都近在咫尺。從TriTower Residence步行5分鐘內即可抵達未來新加坡-柔佛地鐵系統 (新柔地鐵)的武吉查卡站。

TriTower Residence由一棟酒店大樓以及兩棟相連接的住宅大樓所組成。兩棟住宅大樓限建360個單位,款式從單房、雙房至三房等應有盡有。住宅大樓每層僅設四個單位,共有四部升降梯。最耀眼的建築亮點在於第39層、連接兩棟住宅大樓的 “空中橋梁” 。住戶們可在此享用多種專屬的精妙休閑設施,如泳池、健身房、休閑廊等,同時飽覽新山市區和柔佛海峽的迷人海濱景色。

建築面積: 88平方米
土地面積: 8308平方米
房型:2臥2衛1車庫
樓層: 共48層
產權:永久地契
房價:117.2萬令吉(約184萬元人民幣)
物業編號:38329874

3. 吉隆坡士布爹谷中城Setia Sky Seputeh

Setia Sky Seputeh位於吉隆坡全新的士布爹谷中城黃金商圈(Mid Valley City),項目為永久產權的度假式低密度住宅,占地高達4.4英畝,僅有290個單位,每層4-6戶,每戶面積寬敞,約210-280平米,並配有私人電梯間,超大窗戶和陽台。占地1.5英畝的度假村主題園林景觀,建有吉隆坡最長的空中人造沙灘。

項目所處地理位置優越,正處新金三角地帶,可快捷前往首都各個交通和商業中心:與谷中城僅500米;距KL Sentral火車客運中心4公裡;距離擬建的隆新高鐵(HSR)6公裡;距離KLCC 7公裡。 

建築面積:210平方米
房型:3臥4衛
車位數量:3個
樓層:共37層
竣工年份:2020
房價:300萬—360萬令吉(約471萬—565萬元人民幣)
物業編號:38103672

點擊圖片查看居外網馬來西亞房源信息,或致電居外客服熱線 400-041-7515 詢盤

 

 

原文來源:New Straits Times
翻譯:LPS
編輯: Zoe Chan

 

本文系居外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