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哥華房市飆升兩極分化 年輕族首次購房者夢斷

溫哥華的房價在不斷刷新記錄,整個城市正被買房的壓力不斷拉扯著,慢慢被分成了兩半,城中人經歷著切膚之痛,各方焦點彙聚溫哥華的房屋市場。

今年3月,出自華裔藝術家林蔭庭(Ken Lum)之手的 “溫哥華特色屋” (Vancouver Specially)堪稱是溫哥華最醒目的裝置藝術作品,作品直指人們的心頭之痛——房屋和土地價格。

“溫哥華特色屋”指的是1970年代二戰後興起,能夠有效安置大批移民的房屋樣式,其特色在於房屋幾乎占滿整塊土地,人們在有限的土地上盡可能建得最大的室內使用面積。該樣式的房屋在溫哥華東區極為普遍,生長在此的Ken Lum對其頗為熟悉。溫哥華特色屋是過去可負擔住房的象徵,在上世紀七十年代4.5萬便可購得,但現在早已變得高不可攀。Ken Lum所“蓋”的迷你版特色屋諷刺的是溫哥華讓人透不過氣的高房價,同樣花上4.5萬,現在能買到的只能是這般大小的房子。

有房、無房成等級之分  

“中世紀時期,土地的擁有者是地主,農奴們辛勤耕作,孤注一擲,為的就是能在地主的‘封地’中謀求一個棲身之所。沒想到多年之後,幾乎一切都沒有改變。如今的溫哥華,有房一族好似當時的地主,而所有在城市中徘徊,努力尋找可以負擔住所的人們恰似舊時的奴隸。”

這是截取自博客文章“溫哥華的沒落”中的一段話,作者為SaeidFard。或許文章採用了誇張的修辭,但不少人認為事實或許離Fard所寫的不遠了。博文“溫哥華的沒落” 在今年早些時候轟動一時,文中寫道,我們所在的社會已漸漸分裂成兩半,而之間的鴻溝也越來越難跨越。房屋的不可負擔是問題的癥結,它導致了社會中“有房者”和“無房者”的兩極分化 。

起初,溫哥華人的等級劃分是以居住在Downtown還是Shaughnessy為依據,之後範圍擴大,在過去的幾十年,變成了“東區”和“西區”之分。而現在,不再是房子處於哪個地段的問題,而是僅僅憑藉“有房”還是“沒房”兩個標籤就可以簡單將人分成兩撥。

通過自身努力可能跨越階級分水嶺的時代似乎漸行漸遠,在溫哥華擁有一套房已慢慢變成了一種“特權”,令人倍感無助與迷茫。

首次購房者夢斷

若依然認為通過出租地下室可以免去還貸的壓力?那麼你就錯了,因為以往可以仰賴的“還貸幫手”現在也已變得遙不可及。 按當地按揭經紀的說法,現在還能靠自己買得起房的只有這樣一群人:30多歲的行業精英,賺著可觀的收入,並且趕在不惑之年存夠首付款。除此之外,很少有年輕人可以不依靠父母就能攢夠這筆錢。

根據大溫地產局(Real Estate Board ofGreater Vancouver)的內部數據,溫哥華市的獨立屋均價已達223萬。不同於其他低陸地區,對於溫哥華市,大溫地產局(Real Estate Board ofGreater Vancouver)一般只對外公佈它的基準價,但基準價是由當地標準房屋的價格所得,並未將高端房屋算入在內,所以人們無法準確判斷溫哥華市的獨立屋價格,進而感到困惑。例如,大溫地區6月份的房屋均價為112.39萬,價格之高已使爭議不斷,然而若是除去了本拿比、北溫、列治文等地區,溫哥華市的房屋均價將是眼前數字的兩倍,相比2014年5月的187.3萬,上漲了19.2%。據Vancity預測,按此趨勢,至2030年溫市的獨立屋均價將達到440萬。

跟不上腳步的城中人  

目前溫哥華家庭年均收入為7.8萬,專家表示,溫哥華的瘋狂房價與收入根本無法匹配。前加拿大駐華大使馬大維( DavidMulroney)在他所著的《Middle Power,Middle Kingdom:What CanadiansNeedto Know about China in the 21st Century》書中寫道:“當一座城市的房屋價格已經遠超當地人所能承擔的範圍,那麼人們只能選擇放棄買房的夢想,或者搬離此地。”  

長時間關注溫哥華房地產的《南華早報》專欄作家Ian Young更是將這種現象稱作“畸形秀”。人們感歎,仿佛曾經熟悉的溫哥華已不復存在,如今不知如何才能把握它的節奏、跟上它的步伐。

如果你已是有房一族,也沒有被房貸壓得喘不過氣,那麼恭喜,成功或在不遠處。但是像Fard這樣處於創業初期又身處投資行業的千禧一代,在他看來,對大多數普通人而言擁有一套房子才是使資產增值的最佳方式。

當Fard得知一些反對者質疑自己,表示人們不應將買得起獨立屋當作是理所應當的時候,Fard反駁道,事實上目前新建的公寓面積越來越小,價格也一直保持在較低的水準,曾有一名房產經紀告訴他,現在二手公寓仍舊停留在2006年的價格水準。如果反對者的意思是不妨買套公寓作為起步的話,那麼,他們應該認清一個現實:未來他們與獨立屋仍然無緣。

故弄玄虛的解釋

關於如何解決高房價的問題,最故弄玄虛的回答來自BC省的省長簡蕙芝(Christy Clark)。今年5月,在大溫華裔Eveline Xia為反高房價展開名為“沒有一百萬”(Don’tHave 1 million)的抗議活動期間,人們向簡蕙芝提問是否有計畫針對外國買家徵稅,她的回答是:“如果我們將外國買家趕出房產市場,房價下降,這對首次購房者來說是個好消息,但是對於有房者,並且在意自己資產價值的人們來說並不有利。” 回答至此,至少人們欣慰省長知道外國買家對市場的影響如何,然而,話鋒一轉,簡蕙芝說道:“但是,就目前所掌握的數據,並不能支持前面的假設,根據我個人的分析,外國買家所持有的房產只占市場上的5%。”

想來,若是有一天能夠等到相關數據“出爐”,並且還是來自並不會從收取“房產奢侈稅”中得益的BCREA(BC省房地產協會),應該也是相當有趣的事情,要知道簡蕙芝口中的5%就是從該部門受中獲得的。

人們追問數據的做法在政府的“不作為”面前是無力的,究竟是故意回避還是巧妙欺騙,人們不得而知。Fard表示:“現在每當看到政府人員給出的解釋,我都覺得他一定有所保留。打個比方,在亂扔垃圾的問題上,應該去研究扔的是什麼,還是直接罰款就行?”

UBC的教授David Ley對BC省政府在收集數據上絲毫不用心表示驚訝,因為在其他國家及地區,當經濟面臨轉型時,收集數據是必不可少的。在學術界已經有書籍《Millionaire Migrants》問世,寫的就是關於中國全球化財富對新加坡、悉尼、中國香港 和倫敦的影響。Ley表示,我們強調外國投資是因為它驅動了高端市場,1990年代此觀點並不被承認,然而當之後外資撤出時,事實證明一切否認都是刻意誤導。

高端市場無關百姓?

在多方質疑聲下,政客的說辭好似愚弄。高端房屋的價格是否會影響到市場上其餘房屋的價格?

作出這一點分析並不需要經濟學位文憑。即使是小部分外國人對房屋的購買需求增加,也一定會對當地的房價產生相當大的影響。若是那5%的人為買到獨立屋不惜一切、志在必得,那麼能夠影響房價的也只能是他們,而不是當地人。

即便有“激起千層浪”的博客文章、由2.5萬人署名的請願書、不斷被轉發的twitter話題、一次又一次為可負擔房價的抗議集會活動,以及均價已達223萬的房屋市場,政府仍然無所作為。人們翹首期盼,等來省長給出的唯一解決方案是:如果溫哥華的房價讓你感到無法負擔,不妨選擇聖約翰堡(FortSt. Jonh)、卡提瑪特(Kitimat) 或者魯伯特王子城 (Prince Rupert)這些城市安家吧。在一個對房價幾乎沒有保護措施的城市,房屋好似已經淪為了政治工具,溫哥華的房市何時才能恢復平靜,目前還不得而知,人們只能感歎一聲,願高房價不再是溫哥華的羈絆。

歡迎前往加拿大房聞速遞

(據加房網)

溫哥華豪宅銷量增80% 空置率首創新高

據明報報導,地產公司RE/MAX昨日發表本國豪宅市場數據,顯示今年首7個月在大溫地區的300萬元或以上的房屋銷量,較去年同期增近八成,多倫多地區更是增長了119%。

其中外國買家搶購豪宅是推高銷量的原因之一,這些外國買家大多來自中國。該公司一名華裔地產經紀說,就她個人的經驗,近半年購買豪宅的買家,9成來自中國大陸。

推高豪宅銷量的兩大因素,其一是兩地樓市的獨立屋存貨少但需求大,形成整體樓價升值;另一因素是海外買家對豪宅的需求火熱。

報告說,2015年6月份,多倫多市售出了379棟/套3百萬加元以上的房產,去年同期的銷售量為179。在大溫哥華,6月售出了572棟/套3百萬加元以上的房產,去年6月的數字為319。

大溫哥華地區售出的價格最高的一處房產為 1750萬加元。與此同時,來蒙特利爾市購買高端房產的人也大幅增加。 RE / MAX的報告顯示,今年6月份蒙特利爾1百萬加元以上的房產售出了約340棟/套,比去年同期增長24%。

據世界日報報導,來自亞洲的新移民是都會豪宅成交的主力。Re/Max報告指出其中有70%來自中國大陸。中國買家通常是帶孩子的家庭,”加拿大穩健的經濟和高質量的生活吸引他們前來置產,而好學區的學校又對他們購房選擇產生重要影響”。尤其是那些新建的精裝獨立屋,又位在好學區內地點,都是中國買家的「爭奪」重點。

以大溫為例,2015年1月至7月300萬元以上的豪宅成交量達572間,相比2014年同期的319間,增幅高達79%。200萬以上豪宅成交數為1175間,100萬元以上的為2649間。成交的豪宅中價格最高的為1755萬元。

在多倫多和大溫地區,由於獨立屋的平均價格已經超過100萬元,因此售價100萬元的房屋甚至稱不上豪宅。有經紀指出,加元的貶值更進一步吸引了中國買家進場。尤其是像滿地可,房價相對稍低,更吸引投資者。

另外,公寓雖不比獨立屋售價,但豪華公寓的需求也增加。在大溫、多倫多及滿地可,一些超過百萬元的公寓需求也十分旺盛,如溫市川普大廈400萬至500萬元的豪華公寓,剛上市即售罄。

豪華公寓買家主要是嬰兒潮世代,多數到了退休年齡希望減小居住面積、換到無須太多維護、交通便利的公寓中。或者買公寓來作為度假屋提供更多旅行居住選擇。

RE/MAX Crest Realty Westside物業代理Helen Wong表示,她近半年處理的樓房買賣中,尤其是300萬至400萬元的豪宅,買家超過9成來自中國。她說:「這些買家都是說普通話,代表他們的經紀一般也是來自中國。」

黃小姐透露,中國買家在選購豪宅時要求很高,都會選擇已經完成所有裝修、內有名牌傢俱、裝潢高級的,如果有其他人出價競爭,中國買家都願意提高出價。例如買豪華柏文,他們基本上只會選全新的。

她說,很多中國買家都不只買一套物業,有些除在大溫入市,亦會在威士拿,甚至美國等地購買物業,每年住幾個月度假。

另一位經紀瑞安(Wayne Ryan)則向傳媒表示,大溫的高端樓市,很大程度是由海外買家帶動,而當中有70至75%為中國買家,這些買家中,有不少計畫移居本地。

本次Re/Max報告共分析了七個大城市百萬元豪宅狀況,其中僅有卡加利的房屋成交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呈下跌(28%)趨勢,其他城市都明顯上升。

但另據星島日報報導,加拿大商業地產公司Avison Young週二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本地和海外經濟出現波動,拖累溫市中心出租寫字樓單位空置率。截至今年6月30日為止,攀升至差不多10%,這是自2004年以來,錄得的最高水準。大溫區整體寫字樓空置率亦上漲至10.3%,同樣是10年來最高。

有個別地產經紀預測,隨著更多全新商廈陸續落成,到了今年年底,市中心出租寫字樓空置率將進一步攀升至12%。Avison Young指出,過去一年,市中心全新現時有7幢商廈仍在興建中,落成後,估計會為市中心再增添230萬平方呎的寫字樓租賃空間。

歡迎前往加拿大房聞速遞

(據加房網)

溫哥華空置10年老屋 售價破百萬加元

許多地產專家認為,目前溫哥華房價不斷攀升,主要原因之一為供需失衡,特別是因獨立屋房型數量有限,有意購屋的民眾時常必須不斷往上加價,才可能搶房成功,近日在溫東一處屋齡達110年的老房子,雖然已經10年無人居住,但仍以破百萬元的價格轉手成交。

溫哥華老屋10年空置 售價破百萬加元

溫市中心東端這棟屋齡110年的老房,近日以破百萬元的價格轉手成交。(CBC)

負責銷售這棟老房的地產經紀葛萊格(Shuan Gregory)表示,這棟六房獨立屋位於溫市中心東端(Downtown Eastside)的邊緣,屋內沒有廚房,屋況老舊,需要“全面性的重新改建”。

葛萊格指出,買方以110萬元買下這棟房屋後,計畫將房屋翻新,他認為這筆交易並不奇怪,因為溫市中心東端雖然過去治安不佳,但目前已成為溫市的一個新興社區,很多重新開發建案正進行當中,帶動周邊地價,所以他對於這棟老房能成功地以高價賣出,並不感到意外。

葛萊格說,目前房貸利率偏低,在加上這類房型待售數量稀少,因此即便是屋況不佳,還是有人會希望能把握時機趕緊入市。

一名華裔銀行業界人士接受“世界日報”記者訪問時,提到目前大溫房價成長的動力主要還是來自獨立屋的銷售,這類房型因帶有土地,所以特別受到華裔新移民的喜愛,在僧多粥少的狀況下,價格才會不斷上攀。

這名業界人士指出,雖然城市屋或公寓房型的價格也因此被帶動攀升,但成長率相對較低,這樣的數據顯示整體房市確實有比例失調的問題存在。

歡迎前往加拿大房聞速遞

(據加拿大華人網)

溫哥華房價飆升地理位置是關鍵:三面臨海背靠山

加拿大央行副行長謝瑞伯25日說,加拿大國民家庭負債風險得到控制。

不斷上漲的房價推高了加拿大國民家庭的負債水準,但金融管制機構採取的收緊房貸申請規則的措施,有效控制住由負債增長帶來的風險,這是加拿大中央銀行25日的評估。

央行副行長謝伯瑞在安省京士頓(Kingston)演講時說∶「人口增長的形成的動力和金融危機環境下的低利率,共同推動房價上漲,所需上漲的房價造成家庭負債上升,可是由此構成的薄弱之處已得到宏觀審慎政策的補救。」

為了阻止國民負債繼續增長和冷卻房地產市場,聯邦政府自自2008年以來四度提升房貸申請門檻。最後一次收緊房貸申請規則是在2012年,當時財政部將房貸的最久償還年限(amortization)從30年進一步縮短至25年,以房屋作抵押申請貸款時最多只能取得相當於房屋價值80%的貸款,而非原來的可以取得相當於房屋價值85%的貸款;此外價格超過100萬元的住宅申請貸款時,最多只能取得相當於房屋價值75%的貸款,況且首付如果不超過20%,加拿大房貸暨房屋公司(CMHC)即不准投保。

謝伯瑞對加拿大商業經濟協會說∶「最近的證據表明,那些措施導致消費者的信用等級上升,提升了貸出的房貸品質。」

他又說,房賃增長趨勢已低於2008~09年金融危機之前的水準。

在過去約20年內,與其它國家相比,加拿大的房價上升幅度超過國民收入增長幅度,主因是人口增長很快,又長期處於極低利率環境中。還有住宅供應量有限,特別是在大城市,也是誘因。

謝伯瑞以溫哥華為例說∶「溫哥華三面是大海,背後就是崇山峻嶺,因此從1990年代初期起,新屋建造便是以共管公寓為主。我們目前在滿地可和多倫多看到了類似現象。」

「加」捲入股災 難見政府救市

全球股票市場在24日開盤後都經歷骨牌式下挫,加拿大股市也無法倖免於難。特許金融分析師張煒表示,加、美股民結構與亞洲不同,政府出手干預的壓力不大。且加國股票市場與美國緊密聯繫,兩地股市和經濟都有相當連動性,但因為北美股市結構與亞洲較不同,不會出現政府直接干預救市的情況。

在中國股票下挫後,美洲股市從開盤就下跌,紐約那斯達克開市兩分鐘就跌了1013點,收市前回上,最終收跌588點。多倫多指數開市一度下跌達700點,收市跌420點,跌幅達3.1%。其他美國各指數也哀鴻遍野。

張煒表示,原油價格下跌後,對加拿大經濟影響頗大,但因為加國對美經濟依賴性強,若美國的情況持續走好,應也可帶起加拿大的經濟。他解釋雖然經濟好壞與股市高低沒有必然關係,但畢竟股市代表了商業上市公司的效益,若美國股市恢復,繼續牛市,加拿大也會獲益。

對於加拿大是否出現熊市,張煒表示還是要觀察美國股市,認為「牛轉熊」機會增加。首先是此次牛市時間長,自然會有回跌的一刻,只是不知道何時發生。此外2015年上半年美國實體經濟情況好,主流觀點認為股市應仍可維持一段時間,但近期股市波動大,美國可能受到歐、亞洲經濟情況拖累,增加熊市機會。

對於加拿大是否有救市動作,張煒解釋救市可分為兩種,一種是透過宏觀調控,從此角度觀察,加拿大兩次降息也可理解為救市,只是救得是包括股市等各類市場。但透過行政干預的救市則不可能發生。

張煒說一方面是北美奉行自由經濟,此外加、美的股票市場玩家達九成為相當瞭解遊戲規則的機構或專業人士,自己有應急措施,因此政府干預的壓力相當小。但中國或亞洲股市多為散戶入場,老百姓較缺乏處理股災危機的能力,自然增加了政府出手干預的壓力。

 歡迎前往加拿大投資指南

(據貝茲博客)

哈珀推新政 想去加拿大置業的你腫麼辦?

面對競爭激烈的加拿大聯邦大選,總理哈珀承諾將跟蹤非加拿大居民在加國購房的動向,並暗示可能採取措施保護加拿大買家。此舉或將影響被認為是海外買家主力的中國投資者。

加拿大房價持續上升已是一個持久話題,尤其是溫哥華和多倫多房市,不斷攀升的房價使越來越多當地居民難圓擁有居所之夢。很多人認為,外來非居民購房,是持續推高房價的重要原因,但官方沒有記錄可做依據。

加拿大聯邦保守黨搶先針對有意置業者及房東提出支持政策。先是承諾新設永久性的房屋裝修稅收優惠,後提出首次買房者可從個人註冊退休金計畫免繳稅借錢的限額,從現在的2.5萬提高到3.5萬。最具衝擊力的政策,莫過於將開始監控非居民在加拿大買房情況,並可能酌情出臺限購措施。

為保加拿大人買得起房

加拿大保守黨政府曾表示,他們無意修改加拿大物業法規中針對非居民購買物業的規定。這次哈珀在溫哥華的一個競選新聞會上說,關於加拿大人買房難的說法,他聽到了很多故事,尤其是在卑詩省的低陸平原。“確實有擔心,外籍非居民對房地產的投機,是一些加拿大家庭發現房屋價格超出了他們預算的原因。”

哈珀說,如果保守黨獲連任,將“致力於全面收集外籍非居民購買加拿大房地產的數據”。同時將與各省合作,保證非居民在加拿大的投資,不會損害加拿大人能買到房子的機會及購買力。

保守黨為此提出的承諾是,將開始跟蹤住宅市場外籍業主的情況。哈珀說,大部份發達國家的政府都在跟蹤這類資訊。“加拿大政府歷史上沒做過。作為開始,現在需要改變此做法。”

按目前加拿大法規,購房者需按規定提供身份證明,但沒要求提供當事人的國籍資訊。不過,哈珀還沒有提供將如何去跟蹤住宅市場外籍業主情況的細節。

溫哥華及多倫多首當其衝

哈珀在溫哥華的新聞會上稱,當地的一個說法是,多達15%的公寓是空置的。他說,如果這些非居民業主在人為地推高房價,導致加拿大家庭無緣成為業主。

大溫哥華地區地產局以“炎夏沒減緩房市腳步”為題報告了溫哥華7月份的樓市。房屋成交量比去年同期升了30%,平均房價升至70.05萬元,比去年同期上漲了11.2%。

7月的銷售量比過去10年平均值高了超過三分之一,6月份高了33.5%,且創下地產局有記錄以來最高的6月份銷售記錄。大溫地產局總裁Darcy McLeod稱,房市熱的主要原因包括消費者信心高、低利率,以及供貨減少。和過去的5、6年比,今年這時候的待售房少了5000到6000個單元,導致了賣方市場。

多倫多的房價同樣在上漲。7月份的銷售額比去年同期增長8%,達到9880個單元;平均房價增長10.6%,達60.9萬元。地產局市場分析總監莫沙(Jason Mercer)稱,因存貨偏低,使得房價繼續上升。

多倫多公寓市場繼第一季度上升後,第二季度又錄得比去年同期高17%的銷售增長,均價升了5.8%,達38.8萬元。莫沙說:“下半年可能會看到公寓升價加速,因為銷售的成長強過掛牌出售單元的成長。”

中國資金主導溫哥華高端樓市

雖不確定買家是否加拿大居民,但據溫哥華地產公司Macdonald Realty Ltd記錄,公司2014年代理的300萬以上的、位於溫西、溫東和市中心的住宅物業中,70%的資金來自中國大陸。這種買家購買100萬至300萬之間物業的占21%,購買100萬以下物業的占11%。該公司公佈的2013年報告顯示,在溫哥華銷售的獨立屋中,33%的買家來自中國大陸。

據《溫哥華太陽報》報導,這些買家可能是中國大陸的富人,也可能是那4.5萬名根植於中國大陸的加拿大公民或永久居民,他們通過投資移民計畫移民加拿大。

常駐中國上海的Macdonald Realty副總裁Dan Scarrow表示,他們公司公佈的新數據,支持許多地產經紀及觀察員的說法。“是大陸中國買家在推動豪華屋市場,他們主導了市場。對本地上層中產階層帶來了承受力危機,他們不再能在此市場購買物業。但是,在公寓等其他市場未看到此問題,這些市場價格一直變化不大。”

歡迎前往加拿大房聞速遞

(據加房網)

中國買家湧進溫哥華 催促溫哥華的“紐約”蛻變

加拿大溫哥華曾是“新世界”邊陲的一處英國前哨站。如今,這裏正進入新階段,改變它的是來自太平洋彼岸的移民。大溫哥華地區人口約250萬,現在有16%是華人,而在市區,華人占到28%。一些當地人將溫哥華稱為“香哥華”。

大量中國移民不斷湧入——以資本和人的形式——對溫哥華意味著什麼?對一些人來說,答案潛藏著焦慮。“這裏以前是英國殖民地,現在被自我殖民了”,一名老溫哥華人說。

亞洲財富不斷湧入溫哥華

當然,說溫哥華被中國人“殖民”不是嚴格意義上那種殖民,但可以作為亞洲財富不斷湧入影響一座西方城市的先例。與早年不同,來自中國的新移民並非渴望重新開始的貧困奮鬥者,他們是事業有成的贏家,想保護和擴大自己的收益。溫哥華是個自然而然的目的地。

中國投資移民的到來刺激了大型城市開發專案。單層小屋被拆掉,給他們喜歡的大豪宅讓路。房價隨即飆漲。在溫東,一套中等價位的房子上世紀70年代初僅需2萬加元,2000年售價輕易就能達到80萬加元。今天,同樣的房子市值130萬加元左右。溫哥華本地房主靠賣房給中國富人發大財,如今,溫哥華的房子是北美最貴的。

或許,把握這座城市變化的最佳方式,是把溫哥華看做始於亞洲的一條人與錢的通道的節點。所謂的太空人家庭很多,在這種家庭中,父親主要在中國工作,母親和孩子生活在溫哥華,父親偶爾來溫哥華。中國投資者購買的許多房子,一年大部分時間空著。

除非中國經濟崩潰,否則這股移民潮會繼續。值得注意的是,這股財富轉移潮可能還處於發展階段。中國一項調查顯示,64%的中國富人已經移民或打算移民。

中國買家催促溫哥華的“紐約”蛻變

地產大亨、 美國共和黨總統參選人川普不改大炮性格,日前在競選演講中語出驚人,大談中國買家搶購紐約高檔公寓。川普表示:他們(中國買家)買下我的公寓,5000萬、4000萬、3000萬、1500萬都算便宜的。

加拿大卑詩《省報》(The Province)專欄作家Michael Smyth評論說,川普的驚人言論常備受爭議,然而談到中國人的資本和觸及範圍,川普所言不虛,溫哥華就有本地地產公司報告佐證。

麥當勞房地產公司(Macdonald Realty Ltd)最近公佈一份報告,該公司出售的300萬元以上溫哥華豪宅,70%的買方都是中國大陸人;對於100萬元以下的房屋,中國買家相比較不感興趣,僅僅占到11%。

那麼,到底是不是海外投資者在推動溫哥華的樓市呢?還是說,他們僅僅只推高了豪宅與高級公寓的價格呢?

UBC教授:豪宅飆漲推高整體房價

據《省報》報導,卑詩大學(UBC)雷大衛教授(David Ley)認為,豪宅價格飆漲會推動房價全面上揚。頂級房屋的價格上漲,對樓市形成一個上升的壓力。

雷大衛分析說,豪宅屋主賣房時將獲得一筆鉅款,然而搬遷到鄉村地區,這筆房屋資金也會影響著房市;不能購買昂貴房屋的民眾,將移到較便宜的地區購房,也會將當地房價抬高。

至於房屋賣家,雷大衛認為,看到破紀錄的房價,比如西溫房屋價格上漲,那麼人們在北溫賣房也會野心勃勃的開出高價,這樣的心理會普遍抬高大溫地區的房價。

雷大衛還認為,溫哥華地處太平洋沿岸,與世界各地移民聯繫甚多,是新移民與資金流動的門戶,也必然促使溫哥華越來越像紐約。

上周,加拿大總理哈珀宣佈,將收集房地產購買數據,如果數據表明外國投資者促使房價飆漲,讓加拿大人無法負擔得起房屋價格,他將採取措施。此話題已經成為今年聯邦大選的熱門話題。

(據加房網)

歡迎前往加拿大房聞速遞

加拿大或將出臺限購政策

哈珀在8月12日造訪溫哥華市城郊時表示,一些加拿大家庭發現房價超出預算應歸咎於那些來自外國非本地居民的房地產投機行為。他說:“如果他們人為抬高了房價,而把加拿大家庭攔在市場之外,那麼我們就該做些事了。”

這一宣示正值溫哥華憂慮主要來自中國內地的外國資金推動房價飆漲之際。人們呼籲政府對國際買家進行資訊追蹤並設置購房限制門檻。

儘管加拿大內陸地區房價已出現下降,但在多倫多和溫哥華,房價依舊維持在高位。一些房地產仲介的數據顯示,在房價最高的溫哥華,獨立住宅的均價已高達223萬加元(約合1100萬人民幣)。

哈珀說,如果保守黨於10月19日的選舉後再度掌權,那麼其政府就將開始收集購買加拿大房產的外國非本地居民的資訊。他說,如果必要,他將與加拿大各省協作,確保來自外國人的投資不會影響到加拿大本地人的房源供給和價格承受能力。

溫哥華在歷史上也是一座吸納亞洲移民的城市,很多移民來自中國香港和中國內地。近年來,針對房價上漲的激烈辯論中,很多人認為,數以萬計通過移民投資者專案來到溫哥華的中國內地富豪抬高了豪宅需求,是推高溫哥華整體房價的主力。

麥克唐納德房地產公司(Macdonald Realty Ltd)的數據顯示,2013年,該公司在溫哥華售出的531套獨立住宅中,有33.5%賣給了來自中國內地的買家,而他們也比其他人更趨於買更昂貴的房子。蘇富比同年發佈的報告也顯示,其在溫哥華的豪宅有約40%被中國買家收入囊中。

當地一名城市規劃師Andrew Yan在查閱溫哥華電力使用情況後發現,在該市市中心的煤港(Coal Harbour)社區,有四分之一的公寓似乎無人居住。這些由投資者持有的住房,房主既沒有居住,也沒有出租。

不過麥克唐納德公司也認為,雖然來自中國內地的買家確實是溫哥華高端房產價格上揚的推手,但他們在中低端房產市場並沒有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加拿大《環球郵報》援引該公司數據顯示,來自中國內地的買家“統治”了溫哥華樓市中的豪宅市場。2014年,在該市超過300萬加元(約1470萬人民幣)的高端房產交易中,中國買家的出手占到了70%。

但在價格100萬-300萬加元的房產交易中,中國買家的比重降至21%;而在價格100萬加元以下的房產交易中,中國買家只占11%。

麥克唐納德公司副總裁丹·斯嘉羅(Dan Scarrow)說,中國買家對豪宅市場的衝擊顯而易見,但他們並不是更大範圍內房價上漲的原因。“人們購買較低端住宅時遇到的承受能力問題,應歸結為市場供應不足和低利率。”

他對《溫哥華太陽報》表示,毋庸置疑,來自中國的資金對當地房地產市場形成了衝擊,人們都看到了這一點。“承受能力問題出現在當地的上層中產階級,他們不再有能力在這裏購房。但其他房源並沒出現這樣的情況,比如公寓,那些房產的價格增長緩慢,或是已經趨穩。”

斯嘉羅對一些人認為來自中國內地的資金造成“涓滴效應”的觀點不以為然。這些觀點認為,中國內地資本投資高端房產,導致溫哥華本地購房者轉向郊區和其他城市,進而推高了整體房價。

他說:“這是因為沒有足夠的房源。無論是當地人還是中國人投資買房,這都不是關鍵。問題在於,人口在增長,而我們蓋的房子不夠多。”為了應對購房承受能力,總理哈珀已承諾將首次置業者從養老儲蓄金帳戶提現的免稅額度從2.5萬加元提高至3.5萬加元。

麥克唐納德公司上述2013、2014年的數據統計都是通過識別買房者姓名實現的。在翻譯成英文時,中國香港人、臺灣人和中國內地人士在姓名拼音上的些許不同可以用來區分身份。斯嘉羅的母親、麥克唐納德公司總裁Lynn Hsu就是一位臺灣移民。

這些數據曾引起市場中的諸多爭論,而這在一定程度上正出於在加拿大獲得如此詳盡的購房者來源數據實屬罕見。無論是溫哥華、各省還是聯邦政府,都不像其他一些國家那樣收集外國購房者的數據。這讓溫哥華的房地產行業觀察人士一直對市面上的現象爭論不休,並把他們能找到的任何數據拿來拼湊做文章。

斯嘉羅承認,這樣統計出來的數據會有一些出入的空間,但由於沒有其他方法來衡量,這依然是一個有益的參考。或許,這也正是加拿大政府開始考慮對外國購房者資訊進行收集和追蹤的原因。

由於官方數據的缺失,很多人只能依靠當地房地產仲介提供的統計數據,很多經紀商和開發商對外國買家的大舉購房現象輕描淡寫,或是指責人們的種族主義情緒,而這為的就是要避免任何新的調查、立法或是徵稅。

在對2014年業務記錄進行的數據統計分析中,麥克唐納德公司提到,約有5萬名“很可能是加拿大公民或是擁有移民身份”的人,將在未來幾年繼續將資金從中國香港和中國內地帶進溫哥華房地產市場。

路透社稱,哈珀總理的講話預計並不會在短期內打壓海外購房者的熱情,溫哥華的房地產經紀商也對這些舉措能在多大程度上影響火熱的市場表示懷疑。近些年來,政府對移民政策的修改幾乎沒有打壓中國人的興趣。

一些房地產經紀商說,儘管加拿大於2012年凍結了富有爭議的百萬富翁移民計畫並在2014年徹底取消了這一專案,但外國人在溫哥華進行投資的意願仍在上升。

溫哥華一名房產經紀人哈斯曼(Andrew Hasman)說:“追蹤資訊是一回事,而限購又是另一回事。如果只是對資訊進行追蹤,那麼不會對市場帶來任何影響。”

哈斯曼在溫哥華西部賣房,而那裏是最受中國買家歡迎的地段之一。他說,即便對外國人限購,他們也會找到其他投資途徑,比如通過已經定居加拿大的親友。

加拿大保守黨正在考察房地產市場同樣受外國資本扭曲的澳大利亞和英國的情況,作為未來政策的參考。在澳大利亞,政府已對外國買家投資購買已有住房設限,且僅允許來自外國的投資流向新屋開工建造。

而在斯嘉羅看來,溫哥華事實上正在經歷一場更大範圍的轉變,就像倫敦等其他大城市一樣。很多人可能因此要轉變此前擁有一套獨立、傳統房子的置業觀念。

“溫哥華正從一個郊區城市轉變為一個國際化城市。一代人以前,很多人都說夢想生活在一個白色籬笆圍起的房子裏。如今,人們的夢想是要離城市文化中心更近。現在的人更願意接受公寓式生活,哪怕要他們搬到其他國家。”他說。

(據加房網)

歡迎前往加拿大房聞速遞

 

加拿大房價或將調整 租房投資更有利

加拿大的房價調整在即 溫哥華不在其列

近日隨著大選推進,各政黨的候選領導們紛紛就過高的房價做出調整的承諾,這讓長期受高房價所累的大溫人民看到了一絲曙光,然而,加拿大按揭及房屋公司(CMHC)最新公佈的消息卻似一盆冷水兜頭潑下:溫哥華並不在房價亟待調整的行列之內。 

加拿大房價或將調整 租房投資更有利

按照常理,人們會想當然的認為,加拿大房價最高的太平洋沿岸城市溫哥華會名列榜首,但CMHC的季度報告指出,實際上溫哥華不但沒有名列榜首,甚至都不在加拿大房地產市場過熱城市前三名的名單上。

CMHC對加拿大15個主要城市的房地產市場進行了風險評估後認為,大部分加拿大城市的房地產市場風險並不高,但溫尼伯格、裏賈納和多倫多這三個城市的房地產市場處於高風險水準,尤其是多倫多,上次評估時還被認為風險是中等,沒過多久就已經進入高危險的風險區域。

根據分析,在加拿大最大城市多倫多,房地產市場的高風險主要來自兩個因素:一是房價上升的幅度超過了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長幅度;二是公寓樓過度建設,市場上未售出的公寓樓單元存量多得創了歷史最高水準。

至於溫尼伯格和裏賈納,房地產市場的高風險主要來自房價虛高,脫離了市場實際價值和新房建設過多,以及房價上升速度過快等因素。

令人不解的是,溫哥華的房價已然高於全國平均水準,卻並不在調整的範圍內。CMHC的首席經濟分析師杜甘(Bob Dugan)表示,溫哥華的房價目前看來還是符合市場行情的,被高估的情況較少,所以調整的風險較低。

CMHC的報告同時指出,大溫地區的樓價雖然高,但樓市卻獲得多個因素支持,包括增長的人口、個人可用收入增加,以及能用於興建新樓房的土地短缺等,例如高山、海洋和農地保護政策等。

也就是說,溫哥華可供開發的土地有限,但人口卻在不斷增加,溫哥華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也在增長,所以市場對房屋的需求依然存在較大的缺口,因此短時間內不會有大規模的調整。 

溫哥華house價居高不下 菲沙河谷更划算

大溫地產局(Real Estate Board of Greater Vancouver)最新數據顯示,7月份大溫地區獨立屋指標價格達114萬1800元。 

目前買家希望在溫市購買該指標以內價格的獨立屋,選擇不僅很少, 屋況也偏老舊,菲沙河谷地區相對而言,有更多更符合價格的房屋單位。

“世界日報”記者15日實際以MLS系統作為資料庫的公眾網站Realtor.ca進行查詢,發現在溫西掛牌出售,符合115萬元價格以下的物業,而且多為公寓,及少部分城市屋單位,在緬街(Main St.)以東,才有符合條件的獨立屋出現。

白石鎮一棟開價114萬8000元的獨立屋。

溫東一棟開價119萬8000元的獨立屋。

以溫市東20街506號的一棟雙層獨立屋為例,該處物業的土地大小為4039平方呎,屋內包含三房一衛、可用空間為1752平方呎,外觀略顯老舊,掛牌價卻已超過7月大溫獨立屋的價格指標,要價119萬8000元。

若以相同的價格條件搜尋菲沙河谷地段,能找到的選擇便大幅增加,許多物業的屋況不僅較新,屋內可用空間亦普遍較大,以位於白石鎮Russell Ave.

15568號的獨立屋為例,該處物業開價114萬8000元,土地大小為5117平方呎,房屋本身2015年才完工,屋內包含四房一衛,可用空間達3132平方呎。

大溫資深地產經紀人王怡華日前受「世界日報」之邀,就地產議題進行分析講座時,亦曾透露菲沙河谷地區房市相對而言更具有買屋可負擔性, 雖然價格成長速度較慢,但代表發展趨向平穩,有意投資房市的民眾可留意當地的市場變化,適時投資。

 專家:不一定非買房 租屋有利投資規劃

儘管許多民眾的既定印象認為,只有單身年輕人或學生,才適合以租屋的方式來解決居住問題,不過理財專家指出,在房價高居不下的現實下,其實租房可讓民眾有效節省生活開支,有助自身財務情況。 

理財顧問公司Westcourt Capital Corp.的總裁凱夫曼(David Kaufman)表示,若將業主所需負擔的整體稅項與維修費用列入計算,在多數大城市中租房比買房更有經濟效益,有部分地區的業主,把房屋出租時幾乎毫無獲利,他認為租客可善加利用這項優勢。

理財專家指出,租屋較買房省錢,若民眾能善用這些省下的資金做多元投資,或許能為自己帶來更多財富。(記者陳威麟/攝影)

一般來說,民眾若以租房的方式來解決居住問題,首先可選擇對自己有利的地點,例如租在鄰近工作處,便可走路上下班,省下開車所需的保險費與汽油錢,對健康也有好處。

另外房屋的設備方面,許多出租公寓大樓內包括游泳池與健身房等設施,租客不需支付額外費用便可使用,若這類設施與租屋處內的設備出現故障,租客也不需擔心維修費用,因為這類費用是由業主負責。

在財務方面,因每月的租金與相關費用較為固定,有利於制訂定長期投資規劃,若能進一步善用透過上述方式所省下的錢,來投資基金或股票,長期下來亦可得到相當的報酬率。

(據加國網)

 歡迎前往加拿大房聞速遞

經濟衰退美元加息均無力撼動加拿大房市

8月11日),滿地可銀行(Bank of Montreal)在一份報告中稱儘管加拿大嚴格上來說算是進入了經濟衰退期,但是7月的加拿大房地產市場一點也沒有衰退的跡象。這與三份近日發表的加拿大房地產報告觀點完全一致,三份報告均指出多倫多及溫哥華兩大城市的樓市於今年上半年度都有顯著升幅。

不過也有經濟專家擔心﹐在未來18個月加拿大房屋按揭利率可能因美國聯邦儲備局加息而提高﹐但滿地可銀行認為這種可能性不大。滿地可銀行的報告稱他們相信加拿大樓房市場在短期內仍將會受惠於低利息和加幣的持續貶值。

此外,在報告中滿地可銀行還指出﹐僅僅從利率來看﹐在2016年之前房屋按揭利率在短期內急升而拖累本國樓房市場的可能性很小。只是萬一未來數月﹐加拿大的經濟數據仍強差人意﹐也許會打擊商家投資信心﹐繼而影響勞工市場﹐導致失業率增及加拿大人收入減少﹐有可能為地產市場帶來負面影響。但是這情況是否會出現﹐則要看未來幾個月的經濟數據。因為加元貶值或可帶動本國出口﹐增加加拿大國內生產總值。

加拿大地產協會的報告顯示7月新動工房屋速度有所減緩,主要是因為市區的多單位專案新建有所減少。上個月新動工房屋數量為19萬3,032間,低於去年6月的20萬2,338間,也少於路透社預測的19萬5,000間。市區獨立屋新動工數量也下降了0.8%至57,520間。按區域來看,全國只有溫哥華的獨立屋新動工數量出現了上漲,其他區域都在下降。不過滿地可銀行指出總的經濟數據顯示加拿大房地產市場趨於一種健康的發展趨勢,沒有一點衰退的跡象。

此外,7月的多倫多地產局報告也顯示上月樓房銷售量上升8%﹐刷新7月份的新紀錄﹐樓房價格亦上升了9.4%﹔大溫哥華地產局今年7月的樓房銷售量亦較去年同期增加了30%﹐也將7月份的樓房基準價推高11%。

與此同時,也有不同的聲音指出目前加拿大房地產市場過火,在不久的未來會出現很多的問題。有經濟預測指出多倫多與溫哥華兩地的熾熱樓房市場將於年底至明年逐漸冷卻。一方面溫哥華樓房價格太高﹐難以負擔﹐將會迫退買家;另一方面,多倫多市新公寓大廈陸續落成﹐在存貨量不斷增加的情況下﹐亦會冷卻多倫多過熱的地產市場。

多倫多道明銀行上周發表的報告更預期﹐多市二手樓房價格明年將下跌5%﹐溫哥華則甚至下跌至12%。而Capital Economics的David Madani仍然堅持自己的觀點,認為由於供應過剩,未來加拿大房價將會下降30%。

(據溫哥華找房網)

溫哥華房市走俏 6月銷量創新高

這個六月是大溫地產局過去所有六月銷量最大的一個月,躍升至大溫地產局所有月銷售記錄的第二位。

大溫地產局的相關報導顯示,2015年6月,大溫地區的住宅銷售量在MLS®上達到了4375套,2014年6月銷量為3406套,同比增長28.4%。 2015年5月銷量為4056套,同比增長7.9%。

上個月的住宅銷量為近十年來月平均銷量的29.1倍,也是月銷量連續第四個月超過4000套,這在大溫地區的銷售歷史上屬於首次。上一次的最高月銷售記錄為2005年5月的4434套。REBGV主席在接受採訪時說道:“大溫地區的家庭獨立式住宅市場需求依然強勁而活躍,上個月我們見證了該地區近十年來房產銷售的最高紀錄”。

大溫地區所有住宅地產當前在MLS®房價指數的符合基準價格為694,000加元,同比增長10.3%。

McLeod說:“房產市場活動具有週期性特徵,當前我們正處在活動週期的上升階段,這與2000年中期的情況十分相似。要想指出造成該迴圈週期的某一種因素很簡單,但事實是這一迴圈規律是好幾種不同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McLeod還說:“當前的良好勢頭是低利率政策,獨立住宅市場供不應求,人口增長,大溫地區經濟領銜加拿大增長,前幾年‘積壓需求’得到釋放以及該地區非常適宜生活等多種因素共同導致的”。

六月,大溫地區的獨立式,並附式和公寓式住宅房產月總新掛牌量為5803套,同比增長8.7%(2014年6月新上市量為5339套)。

McLeod說:“雖然當前有穩定數量的新掛牌量不斷湧入市場,但總體而言,市場上的房產供應仍然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

當前大溫地區在MLS®掛牌可供銷售的房產數量為12181套,同比2014年6月下降23.9%,同比2015年5月下降1.3%,為2006年6月以來的最低掛牌量。

六月份房產成交與掛牌比率為35.9%,為大溫地區2006年6月以來最高。當成交與掛牌比超過20%並維持一段時期後,就會出現有利於賣方的市場境況。

McLeod表示:“在當前的市場競爭形勢下,買方做決定的時間非常有限,他們需要和房產經紀人保持溝通以獲得當地市場MLS®的最新房產掛牌資訊,制定符合自身需求和風險偏好的購買戰略,並獲取其他專業諮詢和保障服務”。

2015年6月,獨立式房產銷售量達到了1920套,同比增長31.3%(2014年6月為1462套),相比於2013年6月的1102套增長了74.2%。同月,大溫地區獨立式房產的基準價格上漲到了1,123,900加元,同比2014年6月增長14.8%。

公寓式房產2015年6月的銷量為1774套,同比增長35.6%(2014年6月銷量為1308套),相比於2013年6月1068套的銷量增長了66.1%。同月,大溫地區公寓式房產的基準價格上漲到了400,200加元,同比2014年6月增長5.3%。

附合式房產2015年6月總銷售量為681,同比增長7.1%(2014年6月銷量為636套),相比於2013年6月472套的銷量增長了44.3%。同月,大溫地區並附式房產的市場基準價格達到506,900加元,同比增長7.1%。

 歡迎前往加拿大房聞速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