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美國不可忽視的加分項 | 美國

近年來,留學美國競爭越來越激烈。在這樣的形勢下,同學們就需要確保自身的軟硬件都達到較高水准。在“軟件”方面,有些同學可能還不清楚究竟有哪些加分項,那麼今天就請到東方國際美國留學顧問、新浪留學顧問大賽鑽石獎得主郭建雯老師為大家解答這個問題。

我們首先來談談留學申請的軟硬件需求,因為這些是與學生切實相關的。如果你明白了美國留學對你的各方面條件的需求,就能有的放矢,加快准備的進程,確保留學的成功。

申請先看“軟硬件” 努力也要有方向

就“軟硬件”這一點我們特別咨詢了美國留學顧問郭建雯。郭建雯老師介紹,美國留學需要的“硬件”一般指那些“分數”,例如申請美國本科的時候需托福+SAT成績,申請美國研究生的時候需要托福+GMAT(或GRE)等。這些“硬件”在留學申請中會起到一定作用,准留學生們不可忽視。

而“軟件”一般指的是非成績類的指標,不過所謂的“留學軟實力”並沒有一個固定的標准,美國大學是希望通過你的一些經歷看到你個人的特性和品質,這些經歷包括你參加的課外活動、你在競技比賽中取得的榮譽獎項等等。這些軟實力提升的活動包含但不限於公益活動、競技比賽、美國大學Summer School、義工經歷、參與的研究項目、實習等。

盤點軟件“加分項” 申請可以巧利用

郭老師介紹,有些學生在申請去美國留學讀書時,容易忽視“軟件”加分項。申請美國大學的加分項種類繁多,郭老師將其分為高中/大學和碩士兩種適用的類型。

針對高中和本科,有以下幾種加分項:

1、學生會(Student Government)

在學生會任職,招生老師會認為學生很有責任心和社會能力。但學生會畢竟是一個學生組織,能體現的領導能力僅限於校際水平。

2、參加學術團隊(Academic Teams)

許多學術團隊如數學小組、環境科學小組、機器人科學小組和十項全能等都是參與度非常高的課外活動小組。這樣的經歷,能夠凸顯出你在課程以外的學術興趣和才華,如果你有相關獎項或榮譽則更佳。

3、參加藝術活動(Music、Theatre、Visual Arts)

美國大學需要如有創造力的人才。比如演奏大提琴、演出戲劇或者富有繪畫才能。學生的藝術活動能夠為美國校園帶來無限生機。這也正是美國招生官希望看到的未來的大學新人。

4、多元化俱樂部(Diversity Club)

美國大學招生官希望看到學生參與多種多樣的校園組織,如跨文化交流組織、多種信仰研習小組等。通過了解不同文化,接觸不同信仰的學生,以及與殘疾學生相處,能夠體現出一個學生的包容能力及開闊的心胸。

5、校刊編輯(School Newspaper、Literary Magazine)

現在很多學生的寫作能力弱、寫作技巧不足,然而學生的寫作能力又在成功申請大學的過程中起到決定性作用。因此,積極參與文學編輯活動,對於留美申請將會很有利。

6、參加體育活動(Sports)

現在有許多學生參加體育課外活動。毫無疑問,參加體育活動能夠鍛煉團隊協作精神並保持健康的體魄。美國留學顧問郭建雯老師特別提醒大家,有一點一定要注意:不可因參與過多體育活動而忽視其它類型的課外活動。學生應該在高中階段持續參加4至6項不同類別的課外活動,而不是僅僅是參與不同的體育運動。

學生應該在高中階段持續參加4至6項不同類別的課外活動,而不是僅僅是參與不同的體育運動
學生應該在高中階段持續參加4至6項不同類別的課外活動,而不是僅僅是參與不同的體育運動

美國留學顧問郭建雯老師特別提醒大家有很多加分項既適用高中本科又適用於碩士,如學生會、藝術體育活動、俱樂部、校刊編輯等,有一些更適用於碩士的加分項,如下:

1、辯論隊(Debate Team)、虛擬法庭(Mock Trial)

在美國大學辯論隊和虛擬法庭幾乎與籃球隊和足球隊一樣重要。參加辯論隊及虛擬法庭能夠幫助學生提升思辨能力以及分析能力。

2、參加實習、研究活動(Internships、Research Opportunities)

參加校外科研活動在美國大學招生官看來是非常有價值的,比如醫學類活動或者科學類活動。這些活動能夠表現出學生對其所學領域的忠誠度和研究精神,並且能夠向學校證明學生掌握了高水平的研究流程和操作規範。

3、社區服務(Community Service)

無論錄取競爭激烈的美國大學還是普通大學,社區服務在學生的履歷背景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許多學校希望看到學生每年在社區服務中貢獻的時間不低於50小時。

4、課余工作(Job)

對於許多家庭條件不是十分優越的學生來說,參加各類學校俱樂部的費用讓他們有些承受不起,他們不得不打工來貼補家用。在這份工作中將充分展現學生的家庭責任感和奉獻精神。

留學需要“做自己” 理解不可太片面

美國留學顧問郭建雯指出,很多學生和家長雖然意識到課外活動對大學申請的重要性,但是他們未必真正理解這個重要性體現在哪裡,從而產生諸多誤解,例如“必須多才多藝面面俱到才能進入大學”、“必須有某項出類拔萃的特長才能進入大學”等等。

這些誤解使得很多學生放棄自己真正的興趣,而把時間花在他們認為可能更被學校看重的活動上。事實上,沒有哪項課外活動完全能夠保證學生錄取率。學生應該追求自己真實的興趣愛好,做好真實的自己,這才是招生官最希望看到的。我們需要做的事抓住重點,明白硬性條件是基石,在滿足申請學校GPA和標准化考試成績基礎上,根據自身愛好參加相應活動。根據日後專業、愛好准備。

簡而言之,申請所謂的“加分項”還是取決於孩子的素質和綜合能力,要抓重點即學生的在校成績和標准化考試成績。

郭建雯老師特別提醒各位同學,不要顧此失彼,要抓主要矛盾。繼續提高自己的GPA成績、制定TOEFL和SAT考試規劃,目標在申請前獲得理想分數,切記不要舍本逐末,一門心思追求極高的TOEFL/SAT分數、有機會結合學生的特長、自身學術水平以及欲申請大學及專業選修合適的AP課程也會給自己的簡歷填光不少,但需要注意的是AP課程不是修得越多越好,而是需要切合學生自身的興趣愛好,高質的AP課程要優於高量的AP課程很多。

美國重視“加分項” 學校教育優勢大

有些同學看到以上對加分項的解讀,可能會有些困惑:我為何要花很多時間去參加那麼多課外活動?只是留學而已何必這麼“麻煩”?美國學校吸引學生就讀的原因在哪?郭老師深知部分同學的想法,因此特別強調了美國教育方面的優勢。

1、美國大學更注重學生的綜合表現,而不是單純只看“卷面上的成績”,從以上眾多加分項就可以看出。在申請的時候尚且如此,在真正到美國學校學習之後相信各位同學的感受會更深。畢竟“文理兼修”、“軟硬兼備”的同學在將來才能更好地適應這個社會。

2、美國大學也很看重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在這個方面非常重視。同學們在很多環節都可以發現這一點。

3、教育理念以學生為中心。美國教育重視發揮學生的興趣特長,重視獲取知識的方法和能力,學校會有各種活動和俱樂部給學生發揮能力的平台。

4、美國的教育方法以教師引導學生探究為主,需要自主閱讀、交流討論、實踐調查等,重視交流教育制度,有靈活的學分制。

5、另外要提的一點是,美國教育更重視實踐。這一點對學生未來求職會有較大的幫助。

美國留學顧問郭建雯老師最後總結道:無論你是申請美國高中還是大學,你需要在平時就注重課外活動拓展,多為你的履歷添上幾筆亮色,你會在留美申請中占有更大優勢。當然,也別忘了,一定保證你的硬件成績過關。在美學習後,只要你付出足夠努力,美國的教育可以給你帶來本質上的提升,一定會讓你覺得“留(學)”有所值。

(據新浪教育)

留美中國學生暴增 全班八成是華人 | 美國

越來越多大陸留學生直接到美國讀大學,有時一班竟然8成學生是華人,讓老師不得不改變教學方法,校方也在擔心如此失調的比例,讓中美學生很難融合在一起,至今仍未找到有效的解決之道。

3年前,在會計學教授格雷戈裡·戴維斯登上伊利諾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講台的第一天,打開學生名冊,戴維斯被班上中國學生的人數嚇呆了。

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舉辦中美聯歡夜,中國留學生展示五星紅旗
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舉辦中美聯歡夜,中國留學生展示五星紅旗

小鎮中餐館遍地開

他之前在美國東海岸任教,原以為在這個被大豆和玉米地包圍的中西部小城的校園裡,美國學生會占多數。但是今年他的畢業班裡至少80%是中國人。

2017年,伊利諾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裡的中國學生數目達到5629人,是2008年的4倍左右。這也是目前全美許多大學的共同趨勢,主因是學費更高的國際學生,在資金短缺的公立大學中越來越受歡迎。

香檳分校當地是擁有20.7萬人口的小城市,由於中國學生越來越多,現在這裡不但有珍珠奶茶店、川菜館和中國發廊,其中還有一條街上至少有6家中餐館。

2008年秋季以來,美國的中國留學生人數增加了2倍多,達到32.9萬人。中國學生也改變了美國的課堂,並影響美國教授的教學方式。

美國人在唐人街川菜館內,品嘗道地的川味火鍋
美國人在唐人街川菜館內,品嘗道地的川味火鍋

不滿陸生奪走名額

為了縮小美國學生與中國學生間的距離,戴維斯在安排學生分組刻意打亂不同族裔學生。他表示,雖然大部分美國學生看重學生群體的多樣性,但也有部分學生對中國學生過多感到不滿,因為“國際學生奪走了自己中學好朋友的名額。”

中國學生王定紅則表示,中國學生太多,就表示美國學生變少,缺乏融合造成了彼此的損失。中國學生練習美語的機會變少,更難融入美國文化

(據中時電子報)

《2017年中國留學白皮書》發布:美國連續三年是留學首選 | 美國

留學目的國的選擇傾向如何?計劃留學人群正處在哪個階段?哪些專業最受中國學生青睞?5月16日,在《2017中國留學白皮書》發布會現場,北京新東方前途出國咨詢有限公司區域經理兼重慶分公司總經理曹亮,重慶新東方前途出國總經理助理趙敬東,重慶新東方前途出國總經理助理兼美國部經理韋曉麗等詳細解讀了最新的出國留學大數據以及行業現狀。

連續三年發布白皮書統計全國40個城市真實數據

《2017中國留學白皮書》總體涵蓋五個部分的內容,分為中國留學現狀、最新各國留學教育體制及趨勢、最新各國留學考試指導、中國留學生海外消費調查、中國留學生歸國就業調查。

據了解,今年已經是新東方前途出國第三年連續發布《中國留學白皮書》,主要通過網絡媒體在全國範圍內的線上調研、覆蓋全國40個城市及地區的線下調研等方式,共計回收有效樣本6217份。此外還通過涵蓋數萬家媒體的網絡數據監測等形式,基於收集的大量數據分析得出結論。同時,白皮書結合了新東方服務學生歷年留學大數據,綜合進行比對分析,以呈現中國留學生群體的新變化趨勢。

在留學國家的選擇上,美國連續三年仍是留學首選,50%的學生傾向選擇美國
在留學國家的選擇上,美國連續三年仍是留學首選,50%的學生傾向選擇美國

留學人群呈年輕化趨勢美國連續三年是留學首選

從數據分析上來看,在留學國家的選擇上,美國連續三年仍是留學首選,50%的學生傾向選擇美國,英澳加緊隨其後,德國、中國香港、新西蘭和法國的占比較去年有小幅提升,留學目的國分布的整體格局較為穩定。此外,低齡留學家庭在選擇留學國家時,除傳統教育強國美國外,新西蘭、加拿大也深受家長們的青睞,這很可能是因為它們的性價比較高。

在今年的調研中,目前正就讀於中學及以下的計劃留學群體,已達到全部調研人群的30%。此外,對於適合留學的最低年齡階段,約3成家長認為高中階段就可以出國留學。總體而言,留學人群仍呈年輕化的趨勢。

對比2016年,決定留學人群出國留學的因素主要來自於內在自我提升的驅動:如拓展國際視野與豐富人生經歷是出國留學最主要的目的,占到了61%。相較之下,應試壓力、周圍人的影響、氣候等外在壓力因素則處於次要位置。

海歸歸國就業已成大勢但整體反應工作滿意度偏低

教育部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留學生人數已達54萬。而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國內經濟的迅速發展帶來了更多就業機會,更多學生願意歸國就業——73%的留學人群計劃完成學業後歸國就業。不少留學人群願意在當地工作一段時間後回國就業,希望海外工作經驗對未來就業有幫助。

海歸就業呈現多元化態勢,調查發現,從事研發/研究工作和銷售、市場工作的各占四分之一左右,從事生產、運營工作占18.3%,從事財務管理工作、行政工作、人力資源工作分別占10%、9.7%、6%。

清晰、科學的職業生涯規劃是個人職業發展的“指南針”,對個人職業的順利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調查結果並不樂觀,擁有清晰職業規劃的海歸不到一半,只有47.6%非常明確自己的發展方向,剩下的人中,42.2%尚未確定今後的發展方向,10.2%持無所謂態度。超八成海歸覺得“學非所用”,工作滿意度整體偏低。而85後海歸薪酬則較低,集中在5000-10000元區間。

(據華龍網)

“特朗普效應”引發多倫多大學美國留學生增逾倍 | 加拿大

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之後,隨之而來的政治氣候引發了所謂的“特朗普效應”,不單影響世界各地的人士重新考慮是否應該移民美國,更令報讀加拿大大學的國際學生增加。

多倫多大學(University of Toronto)發言人Larysa Woloszansky在電郵中表示,申請在今年9月起入讀多大的國際學生比起上個學年增加了22%:“今年接受取錄通知的美國留學生人數比去年增加了104%,印度的學生人數亦增加了75%。”

多大收生事務執行總監Richard Levin指,數據顯示“國際學生的興趣增加了,尤其是美國學生”,而近期加國政府改為容許海外學生在加國大學畢業後在加國逗留最多3年,以及讓他們更易取得永久居留權,亦成為吸引國際學生的原因。

多倫多大學的校園生活
多倫多大學的校園生活

魁省康科迪亞大學(Concordia University)學士學位申請人數自2016年5月以來上升了23%,研究生課程申請人數則上升了23%。康科迪亞大學校長謝柏特(Alan Shepard)昨日表示,所謂的特朗普效應確實對加國的大學有影響,渥太華政府亦需要令學生移民的過程簡化,來充分利用優勢。

(據星島日報)

擇校風刮到美國 老美爸媽也頭疼學區房 | 美國

在紐約,第8公立學校是公認的好學校。這所涵蓋小學和初中、白人學生佔多數的學校,有一流的師資、參與度很高的家長、豐富的課程、好學的學生,再加上該校坐落於有著“美國10大最美街區之一”之稱、與曼哈頓隔河相望的布魯克林高地,學校片區內的學區房價格高得令人咋舌。不惜重金住進學區房,本該順理成章進入好學校,可日前紐約市教育局的一紙提案,卻打破了這片好學區令人心醉的寧靜。(學區房值得購買嗎?)

>>>美國置業百科美國購房流程 | 美國房貸申請 | 美國房產稅費

美國學區房
美國學區房

點擊查看美國房源

學區改劃:巨大鴻溝不易踰越

兩個學校的差距太大了。橫在兩個學校面前不易踰越的鴻溝,是社區和家庭之間巨大的貧富差別和階層分化。

據悉,因第8公立學校嚴重超員,學區內持續的房地產開發熱潮又不斷催生新的就學需求,紐約市教育局遂向管轄該校的第13區社區教育委員會提出方案:將現屬第8公立學校學區的兩個居民區,即丹波(Dumbo)和威裡格山(Vinegar Hill)的大部分區域,改劃到附近另一所學校——第307公立學校的學區。

方案如若施行,便意味著,這兩個居民區正排隊等候第8學校入學名額的50個家庭,眼巴巴的期待將終成泡影,已入住學區的其他眾多家庭與他們心儀的名校也從此無緣。更讓家長們難以接受的是,第8學校和第307學校的差距實在太大了。

兩個學校的差距有多大?先看教學質量與學生表現,以紐約一家教育網站提供的數據為例,在今年紐約州公立學校共同核心標準考核中,第8學校有64%的學生閱讀達標;第307學校的同項達標率只有12%。而且,第307學校曠課率奇高:每學年有三分之一的學生曠課超過一個月。

更讓人吃驚的是,兩個學校相距僅僅一公里多,學生構成卻大相逕庭。按另一家美國教育網站的統計,第8公立學校白人學生比例為61%;而在第307公立學校,非洲裔和拉丁裔學生佔比則高達92%。

再看兩個學區的房產狀況。第8學校的學區房頗受追捧,這幾年房價節節攀升,數百萬美元一套的公寓比比皆是;第307學校的許多學生則來自學校街對面、低收入群體租住的法拉格特小區(Farragut Houses)。在以往的新聞報導中,小區的名字不時與貧困、毒品等負面詞彙相關聯。

學區改劃方案一出,許多家長開始抱怨和質疑,有的建起網上群組商議對策;只有少數家長願意去瞭解新學校。耐人尋味的是,對新方案,第307學校的家長也有牴觸情緒,他們擔心,富裕的白人學生的大量湧入,會給學校帶來未知的改變。

紐約教育局希望社區教育委員會能在今年11月之前就提案進行投票表決,以使新的學區劃界能在2016新學年生效。

橫在兩個學校面前不易踰越的鴻溝,是社區和家庭之間巨大的貧富差別和階層分化。如何運用智慧平衡不同的利益訴求,解決難題,對紐約教育管理部門是個挑戰,也是創造歷史性進步的機遇。

學區邊界:阻擋資源公平分佈

美國日益激烈的社會競爭,催生了大量不想讓孩子輸掉的家長,使得“擇校風”盛行,好學區的吸引力持續發酵。

“學區房”與教育不平等的相關性,在美國社會引起越來越多的關注。人們開始質問:“為什麼必須住進昂貴的房子,才能受到好的教育?”

學區房價格與教育質量到底有怎樣的聯繫?據《華盛頓郵報》報導,在首都華盛頓特區,學生總體閱讀測試成績達到熟練率80%的公立好學校,學區內的三居室房子中位價約為80萬美元。相比之下,同是三居室,如果中位價格低於46萬美元,其所對應的公立學校學生閱讀熟練率會低於45%。如果一個家庭只負擔得起低於30萬美元的房子,他們的孩子只能去讀更差的學校了。

為何房價高的學區教育質量也高?最常見的解釋是,美國公立學校辦學經費高度依賴學區內所徵收的房產稅,而房產稅的徵收額度以房價為基礎。因而,學區房價高,房產稅收入多,辦學經費自然充足;房價低的學區,辦學經費難免匱乏。在美國大部分州裡,花銷最大、最富裕的學區,學生人均開支是花銷最少學區的兩倍;在有的州,這一比例甚至超過三比一。

“辦學經費是重要原因,這是由美國的教育管理體制決定的。美國教育管理權基本在地方行政,教育立法權基本在州,各州又分權到各市鎮及學區,美國又是一個特別多元化的社會,各地情況很不一樣,談教育資源的公平化是個相當複雜的問題。而且,在教育的過程中,除了教育投入,其他因素也有很大影響。比如,能負擔起好學區房價的家長受教育程度大多較高,對教育更重視,會激勵孩子在學業上成功。”波士頓郊區尼德姆鎮已退休的高中法語教師克瑞斯蒂娜·米拉比萊(Christine Mirabile)對記者說。

現實的確如此。今日的美國,教育資源的分佈,與社會階層分化的態勢相吻合。記者看到,在波士頓富裕的郊區小鎮,家長在公立學校有著極高的參與度。大批擁有碩士甚至博士學位的職業女性在成家生子之後辭去高薪工作,做起全職主婦,全身心投入到學校相關事務和孩子的課外活動中。這樣的家長教育背景和教育投入,掙紮在生存線上的群體根本無力企及。

“在富裕的好學區,如果家長們認為州政府的撥款不充分,有的家長乾脆組織可以免稅的非營利組織支持教育,或者直接捐款給學校;在這些學區,有經濟實力的納稅人也會根據公立學校的辦學需要,組織學區居民表決增加稅收,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力度。可是,在許多經濟實力弱的學區,低收入群體,尤其是少數族 裔,即使想要多付稅支持本學區的學校,也會因為各種因素困難重重。”居住在西雅圖市的英語教師、自由撰稿人安妮·瑪麗·利(Anne Marie Leigh)說。

美國日益激烈的社會競爭,催生了大量不想讓孩子輸掉的家長,使得“擇校風”盛行。近些年,因留學移民政策鬆動,各國“孟母”又紛至沓來,好學區的吸引力持續發酵,不斷漲價的學區房,讓無力負擔的家庭更加無力。

專家支招:打破房價與教育質量的聯繫

除了給不富裕的家庭和孩子創造更多的機會,政府還應該創建獎勵機制,鼓勵優秀教師到需要幫助的學校去任教。

“現在,家庭收入對孩子學業成就的影響,幾乎與父母教育程度所產生的影響一樣大了。”斯坦福大學教育學院研究教育領域貧困和不公平問題的教授肖恩·里爾登(Sean Reardon)教授說。

為促進教育資源的公平流動,彌補教育制度的不足,美國政府和民間正在進行多種努力,社會各界人士也紛紛獻計獻策。

華盛頓一家雜誌新近刊文《打破房價與教育質量的聯繫》,作者是賈森·貝德克(Jason Bedrick)和林賽M。伯克(Lindsey M. Burke),文中讚揚了華盛頓特區從2003年嘗試的“機會獎學金項目”。該項目向低收入家庭學生提供最高12500美元的獎學金,資助他們去私立學校就學。在投入上,相比當地公立學校學生人均投入,更為經濟,卻讓6100多名孩子有了改變命運的機會。

該文還力薦“教育儲蓄賬戶”的進一步推廣。與其他類似的金融產品相比,教育儲蓄賬戶的設計更為靈活。家長或其他人為孩子存入的專項教育資金,享受稅收上的優惠,可用於孩子從小學到大學任意階段的多種需求:購買課本、網上課程以及選修公立學校的課程,等等。2011年,亞利桑那州率先啟動了針對有特殊需要學生的教育儲蓄賬戶,佛羅里達州、密西西比州和田納西州緊隨其後。今年,內華達州成為向幾乎所有公立學校學生推行教育儲蓄賬戶的第一州。

對使用教育儲蓄賬戶的家長,亞利桑拉州作過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在不同分組人群中,家庭年收入在28000美元以下、經濟最困難的家庭,表達了最高即89%的滿意度。而這一人群中,有67%表示對他們孩子以前就讀的公立學校很不滿意。

波士頓所在的馬薩諸塞州,又被簡稱為“麻省”或“麻州”,公立教育水平一直在美國名列前茅。在提升經濟薄弱地區的教育水平方面,該州有著豐富的探索經驗,如積極推進一種公立民營學校類型——公立特許學校的發展。

據麻州中小學教育部專家、教育學博士沈安平介紹,麻州鼓勵經濟條件低下的社區創辦公立特許學校,吸引了一批敢想敢闖的教育工作者投身教育。麻州公立學校目前總在校生為956000多人,已建起公立特許學校81所,特許學校在校生人數37000多人,佔麻州公校在校生人數的3.9%。絕大部分特許學校開設在公立教育比較薄弱的城市社區。由於這些學校與其他商業、大學和教育研究機構有多方聯繫,獲得不少支持。許多學校相比同地區的其他公立學校,教育成果明顯突出。這些學校不僅提供非常優質的教育,還極盡全力幫助每一個學生獲得財務資助和其他幫助,使他們的高中畢業生幾乎全部上了大學。

“除了給不富裕的家庭和孩子創造更多的機會,政府還應該創建獎勵機制,鼓勵優秀教師到需要幫助的學校去任教。”法語教師克瑞斯蒂娜·米拉比萊對記者說。英語教師安妮·瑪麗·利也認為,美國應該向芬蘭等國家學習,提升教師的待遇和職業榮譽感,鼓勵更多優秀的人才投身教育領域。

(據新浪教育)

去美國留學讀中學的中國學生為何越來越多?| 美國

要想去美國留學讀中學,就要知道該國的教育體系是怎麼樣的,比如我國實施的是九年義務教育,那麼在美國是怎樣的制度?

美國的法律規定兒童6-16歲必須入學。美國的中學分為公立和私立兩種,美國的公立學校由政府稅收支持,當地學生免費入學,私立學校私立中學的資金主要來源於私人或者一些組織機構,如教會、企業、財團、社團等。

對於中國學生而言,可以選擇就讀公立中學或是私立中學,兩者的區別在於學生持有的簽證類型不同。去公立中學,是依據美國國務院的國際學生交換計劃,學生身份只能是交換生,持有的簽證是J1簽證。按照J1簽證的規定,學生在美國最多只能停留一個學年,一個學年滿後,不能續簽或停留在美國,學生必須按期回國。

就讀私立中學,才是留學生身份,拿的簽證是F1的留學簽證。一般來講,持有F1簽證,學生可按I-20表格上規定的停留期限合法居留在美國。

中國學生而言可以選擇就讀公立中學或是私立中學。就讀私立中學,才是留學生身份
中國學生而言可以選擇就讀公立中學或是私立中學。就讀私立中學,才是留學生身份

據美國《2015門戶開放報告》中指出,在美國際留學生總數在2015年度人數突破30萬大關,增長率高達10%。其中,初高中留學人數均出現大幅度增長,全球在美低齡留學生高達14萬余人,根據中國學生所占比值進行粗略估算,僅最近一年時間就有4萬余名中國學生在美學習中學課程,比前一年增長了近5000人。

(據新浪教育

留學生必讀:美國留學生活有哪些小技巧 | 美國

當你經歷重重考驗終於來到自己理想中的學校就讀的時候,相信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在這片異國他鄉的土地上能活出屬於自己的精彩。毫無疑問,陌生的建築,陌生的語言,陌生的生活習慣,這些既可以幫助我們快速成長,同時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那麼如何快速適應美國的生活呢?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聊聊美國生活的一些小技巧。

>>>美國置業百科美國購房流程 | 美國房貸申請 | 美國房產稅費

赴美國留學想快速適應美國的生活,就必須掌握美國生活的一些小技巧
赴美國留學想快速適應美國的生活,就必須掌握美國生活的一些小技巧

1、關於信用卡

在美國,不管是銀聯、VISA還是MasterCard,接受刷卡的商場都不少,出國時隨身帶張信用卡,遠比現金購物更為方便。因此,初到美國,作為過渡時期,可以帶一張國內信用卡。不過,如果是去美國長期留學,未來有可能繼續留在美國生活,從一開始就努力為自己積攢信用點數是非常重要的,否則以後貸款買房買車都容易碰壁或付出比別人更高的利息。更重要的是,在美國這個信用體系已經非常完善的環境裡,親自實踐為自己提高信用點數的過程,是非常有價值的人生經歷。

2、關於選課

如果你想得到好成績,選課的功勞占到一半。我覺得,許多中國學生會認為,拿好成績和學到真本事,是兩回事。好的選課技巧,可以幫助你同時兼得這兩點。剛開始的時候,你可能會有語言障礙,所以要首先注意去避免這個短板。

3、關於聯系工具

到了美國,你會遇到很多新的朋友。如果他們是中國人,那麼你可以繼續使用以前的聯系工具(QQ,微博,人人)。不過,我建議你去和美國人、別國留學生接觸。如果你想和他們保持聯系,你最好有以下工具,如手機,Gmail,Facebook等。

4、就醫和保險

看病需要預約。醫院會有接待員與你對接。到達美國後,記得要辦理醫療保險,國際學生的醫療保險是強制的。要注意牙醫不在保險範圍之列,所以出國前最好做一次全面的口腔檢查;近視的同學可以多帶幾副眼鏡,因為配眼鏡還必須先看眼科醫生。

5、關於飲食

如果你非常喜歡中國菜,那麼去美國之前你以一定要好好學習一下做菜。在美國,除非你住在一個有許多中國人的區域,否則,你很難找到合適的飯菜。幾乎所有美國食品都帶奶酪,如果沒有奶酪,很多菜也就失去了味道。因此,初到美國,你需要盡快適應美國的飲食才會使自己的日子好過。

(據歐橋教育)

美國名校錄取率走低 專家:中國學生擇校別迷信排名 | 美國

美國留學始終熱度不減,家長如何為孩子選擇學校?不看排名,看適合度。在今天舉行的主題為“怎樣與眾不同,才能讓名校認同”的教育論壇上,美國教育專家安東尼(Anthony Nemecek)坦言,美國大學沒有官方排名,家長不用迷信“名校”,“即便這些學校都是聲名遠播,但它並不一定適合你”。

近年來,留學美國一直受到中國學生的青睞,申請人數年年水漲船高,相對的,錄取率逐年降低。尤其是一些名列前茅的學校,更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根據名校出具的官方錄取數據,中國家長較為耳熟能詳的常春藤聯盟、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等名校,今年錄取率極低。哈佛今年錄取率僅5.2%,斯坦福更低,為4.7%。

這令很多看著學校排名選擇申請學校的家長沒了方向,“去留學當然希望孩子能上名校,但是排名靠前的,競爭太激烈,申請不上也很打擊孩子的自信心。”一位顧姓家長表示。對此,安東尼表示,美國大學是沒有所謂的官方排名,家長們看到的很多排名其實是一些雜志或是機構搞的,所以沒必要迷信。

“排名只是一種參考,家長和學生應該客觀、多維度考察一個學校。”安東尼擁有25年國際教育經驗,他解釋說,美國高等教育體系極為復雜,其中包括綜合性大學系統、文理學院系統、學校系統等,總共有4000多所學校可供選擇。僅僅通過排名來選擇學校的話,不但會遇到極其可怖的競爭壓力,還有可能入讀後才發現學校與理想差異巨大。

中國家長較為耳熟能詳的常春藤聯盟、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等名校,今年錄取率極低。圖為斯坦福大學
中國家長較為耳熟能詳的常春藤聯盟、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等名校,今年錄取率極低。圖為斯坦福大學

他認為,擇校的重點是“事先調查”,官網上的數據是最直觀的信息來源,學校的大小、所在地、師資、特色課程、錄取率等,每一所學校的官網上都會找到該校典型錄取新生的材料,包括其在校平均成績、班級排名、SAT/ACT成績等,通過這些數據材料的分析,不但能了解該校是否是適合自己的學校,也能清楚學生是否符合該校的要求。

申請美國學校,學生到底要做哪些准備?學校又最看重學生哪些指標?針對家長最關心的這些問題,斯坦福前任招生負責人,投身大學申請和教育工作長達16年的鮑勃(Bob Patterson)說,這麼多年來,美國學校選學生的標准也在不斷變化,以斯坦福為例,對於“頂尖”學生的選擇,過去比較看重各方面都很優秀“齊頭並進”的好學生,現如今卻更願意選擇有明顯長板的學生,“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長板和特點,就能讓學校整體更加優秀”。

所謂“長板”,鮑勃表示,主要考察的是學生在課外活動和社會實踐等方面的表現,比如領導力、參與的持續性以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他舉例說,一位學生他對計算機工程很感興趣,而他從小就練跆拳道,於是他設計了一個關於跆拳道的手機程序,把有關跆拳道的各種視頻發布在上面,這樣的實踐就是招生官看重的。

另外,鮑勃給中國學生一個建議,不用太謙虛:“學會向招生官‘銷售自己’,講好自己的經歷和故事,讓招生官了解一個立體的你”。

(據新民網)

川普收緊H1-B 華人留學生如何應對 | 美國

日前,總統川普頒布行政令,要求聯邦部門提出H1-B工作簽證的改革方案。這一舉措對於畢業後想要留在美國工作的華人留學生來說,將受到那些影響?一起來聽硅谷移民律師的解讀。

川普頒布的新行政令要求國土安全部、司法部、勞工部等聯邦部門加強執行H-1B簽證法規,並提出新的改革方案,來防止移民詐騙和濫用。雖然具體細節還沒有出台,硅谷移民律師蔡旌明表示,聯邦部門的執行和審查力度已經越來越嚴格。

要想將來成功獲得H1-B簽證,移民律師建議華人留學生,申請大學時盡量選擇電腦、科技、工程等理工科專業
要想將來成功獲得H1-B簽證,移民律師建議華人留學生,申請大學時盡量選擇電腦、科技、工程等理工科專業

硅谷移民律師蔡旌明:“如果一個H1-B交上去以後,移民局可能會派人或者FB1來檢查,是不是在做他當初承諾做的事情。”“有些雇主雖然表面上是申請金融分析師(的工作),但實際上是做市場推銷,那將來可能是要非常注意了。”

根據美國公民和移民服務局的數據,2018財政年提交的H-1B簽證申請為19.9萬。雖然相比2017財年有所下降,但遠遠超出8.5萬個名額的限制,競爭仍然激烈。

硅谷移民律師蔡旌明:“有6萬5000個名額是留給本科生,還有兩萬個特殊職位是留個在美國取得碩士學歷的人。所以他們(碩士)有兩次機會,如果兩萬名額抽不中的話,會回到6萬5000個名額裡來一起抽。”

要想將來成功獲得H1-B簽證,蔡旌明律師建議華人留學生,申請大學時盡量選擇電腦、科技、工程等理工科專業。

硅谷移民律師蔡旌明:“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證明你這個職位是個特殊技能的職位,這點是最困難的。比說律師助理(paralegal)以前還是處於模糊地帶,那現在很多的案例表明律師助理不是特殊技能。”

另外,正確選擇就讀學校也很重要。

硅谷移民律師蔡旌明:“區分的重點是營利還是不營利。如果是一個營利組織的學校,拿到的碩士學位,是不能到兩萬個名額裡去抽簽的。”

蔡旌明律師預計,包括抽簽制度在內,未來H1-B政策會有很大變化,依靠H1-B的初創小企業和科技外包公司將最受影響。

(據新唐人)

從全美第一“學霸學區”看美國慘烈的升學競爭 | 美國

4月初是美國大學正規招生傳統發榜季節,美國傳媒應景大量報道了不少“學霸”故事,尤其是獲得全部八所常春藤大學再加斯坦福大學(錄取率近年來低於哈佛)錄取的超級“大滿貫學霸”。據《紐約時報》報道,今年全美這樣的“大滿貫學霸”有三位。

因為這三位學霸中,有兩人是第一代移民:其一是出生在尼日利亞的黑人女生,另一是5歲時才從馬來西亞移民美國的華裔姑娘(這或許是她獲得“大滿貫”的重要原因;如果是中國移民後代,進入常春藤的門檻越來越高)。還有一位,從姓名就知道是個猶太人。這些例子以及傳媒的熱門報道,通過刻苦努力和教育競爭進入名牌大學,仍然是美國未來社會成功的重要通道。

列克星敦高中的“壓力鍋”情勢

4月9日,《紐約時報》教育版刊載一份長篇報道《一個市鎮爭取減少學生的壓力》,詳細介紹了馬薩諸塞州列克星敦鎮高中學生如何面對巨大的升學壓力,成為整個市鎮關心的議題,引起了知識分子為主的讀者群的熱烈反應,因為這彰顯了美國高收入、高教育城市郊區的一個日益普遍的社會趨勢。

《紐約時報》選擇波士頓市區西北郊的列克星敦鎮深有用意:根據斯坦福大學一項調查,總人口大約3萬2千的列克星敦鎮是美國全國的“高考學霸”——在全美所有公共教育學區中,列克星敦鎮的標准化高考平均分數最高。這一“學霸”地位並非偶然,因為本鎮集中了哈佛大學和麻州理工學院的許多教授家庭。熟悉大波士頓地區交通情況的人都知道,列克星敦鎮到兩大名校校園的距離分別不過10和11英裡。鎮上住過的名教授,除了在世的世界著名語言學家兼左翼政論家諾姆·喬姆斯基,還有過至少8名諾貝爾獎得主。

列克星敦鎮住戶的高教育水平,並不僅僅在於這些名校教授,更還有大波士頓地區蓬勃發展的高科技和其他相關工業,尤其是生物制藥與人工智能公司。兩大名校所在的劍橋鎮近年來大興土木,新建辦公樓林立,大多是這些科技公司企業的擴展。因此更吸引了大批高教育專業人士及其家庭成員。列克星敦鎮的優秀公共教育體系,特別是全美最高的高考成績,成為這些拖兒帶女的高收入職業人士最中意的居住區。列克星敦鎮目前成年人口中,超過一半具有碩士以上研究生學位。

作為近年來美國精英教育中最突出的群體,列克星敦鎮的亞裔人口特別是華裔和印度裔因此快速增加,新世紀十多年來翻了一番,從11%增加到22%,遠遠高於全美亞裔人口占5.6%的比例。這樣的情況,加劇了本鎮原有的高質量中小學教育體系的競爭性,也在日益血淋淋“割脖子”的名校入學比賽中,維持了列克星敦鎮的“學霸”傳統:本鎮有兩所初中(美國初中只有7、8兩年級),但只有一所高中(從9到12年級)——列克星敦高級中學,每年招生500多名。去年畢業班學生有10名進入哈佛,7名進了麻州理工,被其他常春藤名校錄取的更比比皆是。

如此優異的“高考”成績,以及大批亞裔尤其華裔家長帶來的“名校情結”,也給在校學生帶來了巨大的壓力。這便是《紐約時報》長篇報道的主題。

列克星敦高中的“壓力鍋”情勢,見於2015年一項全美中學生健康調查:有95%列克星敦高中學生在問卷中回答承受了巨大的課堂壓力,有15%承認在過去一年中出現過自殺的念頭。在亞裔中,自殺傾向比例高出兩個百分點,達到17%。今年1月,確有一位剛轉學到列克星敦高中的花季女孩無法承受高壓,自殺身亡。

再如學校放學之後,《紐約時報》記者走訪鎮上的公共圖書館,只見裡面擠滿了列克星敦高中生,要麼在做微積分習題,要麼在寫實驗室報告或學期論文等等。一位女生暫時放下正在用心攻讀的世界史課本,向記者說:“看到這許多人?他們都是為了同一個壓倒一切的目標”——爭取進入名牌大學。後來又有目擊者評論:聖誕假期前一天,圖書館下午最後關門時,還剩下幾十名列克星敦高中生在裡面。記者還專訪一名華裔應屆女生艾米莉。她說她每晚學習過了午夜才休息,睡了5個小時左右便起床准備上學。為了擠出更多時間,不得不放棄參加生日聚會等等。

在如此巨大的學校壓力之下,從校長到鎮上社會人士都在呼吁和發起各種行動和措施,以圖減壓減負,諸如心理咨詢和增設幫助放松的瑜伽課,強調預防自殺教育,組織學生自助小組等等。但是大家都承認效果十分有限,因為這些措施和做法都不能改變壓力的最終來源——進入名牌大學這個“壓倒一切的目標”。

著名的八所常春藤盟校之一——賓夕法尼亞大學
著名的八所常春藤盟校之一——賓夕法尼亞大學

精英教育競爭後面的利益動機

列克星敦高中的情況絕非例外。在加州、科羅拉多州、麻州其他高科技和“大腦”工業和人才集中的地區的公立學校,都出現類似的高壓狀況和學生自殺現像。造成這一狀況的根本原因,是全球化和科技革命推動的美國職場演變,以及美國高等教育本身的競爭分化。用麻州理工學院著名勞工經濟專家大衛·奧托爾(David Autor)的話,前者造成了美國職場的“杠鈴化”現像,中產階級職位日益減少,高收入職業越來越集中在受過精英教育的高技能人士。美國高等教育的競爭分化,則在於普通美國大學本科教育經費投入和質量不斷下降,而頂尖名校的情況截然相反:聘請世界上最有名的專家教授,采購最先進的儀器設備,教育最優秀也是最勤奮的學生,其最終“產品質量”和“市價”自然越來越高。即便是排名第25位的次級名牌大學,其畢業生收入還是比哈佛、耶魯畢業生幾乎少40%,不用說排名50之後的普通大學了。

一位家長讀者用切身例子說明精英教育競爭後面的利益動機:我兒子想成為一名生物學家。要在這一領域找到一個滿意工作的機會,和他上的是紐約州立大學,還是(常春藤)賓州大學或是耶魯大學,關系巨大。保持下一代中上層社會地位的“生存性恐慌”,才是目前瘋狂性升學競爭的驅動力。

還有列克星敦高中畢業生追述學校老師的話,來解釋升學競爭與當地房地產和人口組成的“良性循環”或曰“惡性循環”:家長們爭先搬到列克星敦,是因為本地學校的良好聲譽。於是本地房地產不斷升值,房產稅收入持續上升,再投資回饋給學校,進一步強化學校的教育質量,如此循壞往復。這是美國教育競爭的一個金錢物質層次。

回到“減負”主題。切不能把美國名牌中學的“減負”與中國混為一談,因為中國中小學的學生負擔,多為課業和考試,而目標對准常春藤名校的美國中學教育競爭,則是全方位的:學業之外的課外活動負擔,並不亞於課堂考試。我自己小兒高中四年的各項課外活動的負擔,實在超過了學校裡的課業。以今年三位常春藤名校錄取大滿貫考生為例:尼日利亞移民女孩是某項全美演講比賽冠軍;馬來西亞來的華裔女孩作為小記者,曾經對數十名美國名人做過電視采訪;而那位猶太學生,除了滑雪、游泳、田徑等運動,還是出色的小提琴演奏家。列克星敦高中校長口口聲聲強調的“減負”,如大量讀者評論,實在只是形式主義。這是因為課外活動也是列克星敦高中的傳統強項,學校的辯論隊、運動隊、機器人科研小組等,都在全國比賽中贏得過名次。要取得這些成就的負擔,不在課業之下。另外還有美國社會強調的義務工作,學校規定每個學生至少四十小時社會義工,常常是大學升學競爭的重要“點綴”。去醫院或老人院的義工服務,時間花得再多也不起眼,而需要別出心裁的獨創,或者需要家長財力的“第三世界扶貧”經歷。而主張“減負”的家長們,或許也有不足為外人道的苦衷。例如上述華裔女生艾米莉的母親便是“減負”主要提倡者,引起其他華人家長的不滿。但這並不影響艾米莉同時申請十幾所名牌大學,雖然只被哈佛備取、在耶魯落第,仍然獲得哥倫比亞大學和杜克大學等同時錄取的驕人結果。

本文的目的之一,是介紹美國名牌大學入學競爭的慘烈和壓力,絕不亞於中國教育體制的學業和考試壓力,以圖糾正國內不少家長對美國教育沒有壓力負擔的迷信。當然,因為美國公共教育和大學教育的競爭異化,一般中小學和大部分普通大學的教育質量每況愈下,確實不存在如列克星敦高中以及常春藤校園裡那樣的高度競爭壓力。但是後者才是美國教育的精華所在。美國大學中的中國留學生早已超過三十萬,還要加上五年多來增長三倍、就讀中小學的小留學生。這數十萬留學生上的大多是美國的二三流大學和普通中小學,每年數十億美元的花費,除了幫助填補美國公立學校預算的虧空,也無形中抵消了不少美中貿易的赤字。但是他們實際所學,不見得會比國內二本、三本大學畢業生多出多少。

(據華商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