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移民:努力走出华裔社群的小圈子

如果你成年后才选择海外移民,要想融入主流社群并和他们打成一片是十分困难的。掌握英语只是最起码的条件,要想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必须了解彼此之间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体会有差异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及办事原则,否则会感到格格不入,永远改不了自己“异乡人”的身分。

seopic-686.jpg
seopic-686.jpg

加拿大和美国以前都属于大英帝国的殖民地,有着相同的文化背景,相同的语言和生活习惯。他们喜欢球类运动:对篮球、垒球、冰上曲棍球、美式足球等等都感兴趣。球迷们在球赛赛季一开始便会废寝忘餐,走到球场观看赛事,或在酒吧一边喝啤酒一边盯着电视直播。谈球是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不爱好这个便难以插嘴,唯有自动离场。有人说懂得欣赏冰球(冰上曲棍球),你已成为半个加拿大人!

和主流社群交往不妨尝试接纳他们的饮食习惯,有助于减少彼此之间的距离。有些人到了国外几十年仍不习惯喝咖啡,只有喝茶才感到舒畅。这样是会难倒老外的,因为中国茶在加拿大并不普遍,很多咖啡连锁店都不供应。老外也喜欢以酒奉客,尤其那些讲究生活情趣的人,在餐前、用餐时及餐后都备有不同种类的酒和你一起品尝。

seopic-686.jpg
seopic-686.jpg

许多不适应北美生活方式的老华侨来了加拿大已超过半个世纪,仍不习惯早餐喝冻饮和午餐吃三明治,认为只有粥、粉、饭、面,热腾腾的东西才可果腹。其实在我们认识的人当中,还有很多仍然不接受西方的饮食方式,所以华人超市愈来愈多,也不愁没有生意做。

华由于语言隔阂很少有人从政。近年虽略有改善,但参与的比率仍远远落后于主流及南亚裔的社群。华人也保持十分低调,在主流的报章上很少发言。如果不为自身的权益争取,我们将永远不会受到重视。

seopic-686.jpg
seopic-686.jpg

一直生活在唐人街的华人,和华裔社群以外的世界很少接触,两者之间存在极大的隔膜。唐人街犹如中国的一片土地,只不过被移植到加拿大那边去,华人在那里重复以往的生活方式,长时间后几乎忘记了身在异乡。他们在唐人街的中餐馆干活,或在一些华人商店出卖劳力。每日接触的人都是熟悉的同胞,交谈使用的都是中文,完全没有机会学习英文。这种情形近年来略有改善,因为新一代的中国移民都不愿意屈居于唐人街,千方百计要离开这个小圈子另觅天地。唐人街由于后继无人会变得逐渐式微。

入乡随俗是融入国外生活的唯一捷径,也会增加你对加拿大的归属感。

华裔老人在美国的晚年生活是什么样的? | 美国

初到美国时,有人觉得惊喜,有人觉得不习惯,有人觉得很无聊。语言不通、习俗不同、观念炯异,老人与晚辈能否和睦相处,共享天伦之乐?

“好山好水好寂寞“,似乎成了中国人眼中普遍的美国印象。老人在美国生活,不像在中国那样可以到楼下及公园跳广场舞,或在家中搓麻到深夜。

绝大多数探亲老人都是与子女同住,操持家务、带带小孩,子女有时间才带出去旅行。如果自己不会寻找乐趣的话,生活的确会很无聊。

来自上海的戴有宏在美国探亲好几回了,都是与儿子一家同住。他探亲的生活多姿多彩,经常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到处逛,走遍大街小巷,去了很多景点,每天都写博文。探亲不到半年时间,就写了博文273篇。

从他的博文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善于观察生活,喜欢与人交流,热爱多元文化的人。观光、写博文、参加各种活动、结识新朋友……戴有宏的探亲生活十分充实有趣。

三代同堂享天伦之乐

汪希德夫妇和儿子一家同住了20年,相处十分融洽。汪希德认为,老人和子女同住,可以排遣内心的孤独感,享天伦之乐;万一出现身体不适等紧急情况,也有人照顾。

儿媳苏秀玲对与老人同住也表示很满意。她坦言老人帮了很多忙,教两个孩子学中文,做了不少家务。像苏秀玲一家三代同堂和睦相处的生活对老人们来说是最理想的,但这样的家庭并不多见。

退休之后才移民的老人觉得,生活在异国他乡,不会开车又不懂英文,能和子女一起生活最好。不然,在陌生的国度,语言、生活习俗和文化上的差异令他们寸步难行。他们认为,如果来到美国也要与子女分开住,还不如呆在中国好。

一碗汤的距离最美。在美国呆久了的人,会改变中国几代同堂的旧观念。探亲老人来美国只是暂时住一段时间,与子女同住问题不大。移民后的老人如果想长期居住在美国,一般会想办法与子女分开住。

由于不懂英语,不会开车,中国城则成为老人们的最佳居住地之一。和子女住得近,经常能见面,也是不错的选择。敏华(化名)认为,和自己的父母十几年没有同住了,生活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硬要一起生活实在是一件痛苦的事,更何况是来自不同地方的公婆。 

敏华的母亲说,刚到美国时,女儿对她很好,时间久了,说话就不客气了,嫌她脏,嫌她做饭难吃,总是挑她的毛病,哪个老人家一点毛病都没有?

华洋观念炯异

马老太太的女儿嫁了个洋女婿。她抱怨说,美国的做法很不相同,自己认为是对的,在美国人眼里可能完全是错的。

她给孙子穿的衣服总是比大人的多,她认为小孩怕冷,万一冻着了会生病。女婿在家一年四季穿短袖,马老太太要穿两件衣服,她让孙子穿得比她还多,夏天不准开冷气,怕孩子受冻。

洋女婿认为这样做会把孩子捂坏,一回到家就给孩子脱衣服。有一次,孩子发热了,老人认为这是受凉了,还要给孩子加衣服。洋女婿认为,发热了要脱衣服,身体才能降温。

马老太认为,孩子应该睡硬床垫,有利骨骼生长,洋女婿认为,孩子的身子骨软,睡硬床垫简直就是折磨。双方都是爱孩子的,可照顾孩子的方式大相迳庭。

老年公寓生活安逸节目多

王老太住在碧近山一带老年公寓,她对那里的生活非常满意。她说,每个星期都有医护人员上门检查老人的健康状况,社区安排定期的健身活动,老人们也自发安排唱歌。

向华老先生住在中国城老年公寓。他说:

和子女同住是希望能帮助子女操持家务和照顾下一代,自己有个紧急情况也有人照顾。如果帮不上子女的忙了,不如分开住,不想给子女增添麻烦。分开住也自在,起码做起饭来不必考虑那么多人的口味,做事情也不用考虑晚辈的时间表。身体出现不适时,可以打911。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政府部门会派工作人员上门照顾起居。

挑选合适的养老院很重要

华人老人由于长年的饮食生活习惯,更希望居住在华人养老院,而西雅图地区的华人养老院极少。李越夫妇在贝尔维尤市开办了一所家庭养老院,受照顾的老人多数是华人。

他们可以在那里吃中餐,看中文电视,用汉语交流,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一致,沟通起来较方便。如果子女离得远,老人想见他们一面还真不容易。

有些老人甚至几年都没见过自己的孩子了。养老院的生活几乎就成了他们的全部。选一家比较舒适的老人院,对这些老人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李越认为,老人们如果受到很好的照顾,可以多活很多年。他对挑选老人院有个建议:不要光看外观,还要打听工作人员是否负责。家庭型老人院一般是企业主亲自照顾,利益与病人紧密相关。

老人走了,他们的收入就会下降,还要重新找新的客源。鉴于此,企业主也会悉心照顾好老人的。而大型老人院的工作人员是拿时薪的,收入与病人无关。

华人子女要比当地人孝顺

李越表示,华人子女看望老人要比美国人来得频繁。华人老人临终前还能见到亲人,很多当地老人却是在自己的房间悄悄地死去。老人得了重病,美国医生会对他们抢救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如果生活质量太差,医生会问家属还有没必要抢救。

影响子女施救决心的因素有多方面:当地人比较看重生活质量,认为生活质量太差,活着也是一种痛苦;医疗费用太高昂,却又得不到政府补贴;老人生前买了高额人寿保险,死后子女可得到一大笔保险。

符合上述情况的,美国人的亲属多数会说不抢救了。而华人的子女则偏向于全力抢救。他们想尽自己的能力表达孝心,希望自己的人生不后悔。老一代华人多数是穷人,治病有政府补贴,医疗费用不会成为亲属的负担。

来源:这才是美国

作者:张馨月

责任编辑:Shelly Du

 

不分地域 热心公益 全球华人慈善活动飞速增长 | 美国

700x190

导言:近几年,由华人尤其是美籍华裔所发起的慈善公益活动在全世界各地迅速增长。由洛杉矶亚美公义促进中心丶加大洛杉矶分校(UCLA)罗斯金公共事务学院丶加大尔湾分校梁式中美研究院共同发起“全球华人慈善行动”(简称GCPI),项目的目标是透过全球性慈善视角,建立社会意识丶培养捐赠环境,以推动慈善捐赠行为,创建有效机构,扶持慈善行业,最终改善人民生活

在2017年9月6日,“全球华人慈善行动” 隆重成立以创新型方式连接中国及美籍华裔慈善家的动态平台,于洛杉矶举行的全天会议中,200多位与会嘉宾有幸与其他慈善家会面并建立宝贵的长久关系。居外荣幸邀请到洛杉矶资深房地产经纪兼教育工作者Susan Friedman参与并为居外用户现场直击这次盛事。

9月6日“全球华人慈善行动”论坛上的华裔慈善家座谈(左起:郭志明、梁仕源与妻子梁秀莲、王范文华和先生王文祥)
9月6日“全球华人慈善行动”论坛上的华裔慈善家座谈(左起:郭志明、梁仕源与妻子梁秀莲、王范文华和先生王文祥)

9月6日,我有幸参加了第一届全球华人慈善事业大会(Global Chinese Philanthropy Rising Conference)。会议探索了我们可以合作的方式。房地产开发商梁仕源(John Long)是大会创始人之一。创始合伙人已经在一起工作了两年多,他们的目标是建立中美两国的积极关系。

Sue Van作为创始人发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带动了慈善事业的发展。参与是公民参与和联盟建设权利的关键。尽管中国人可能很难将自己认定为亚裔美国人,但是在美国,随着生活的改善,将自己视为这个更大的社区的一员将会是有益的。尝试与其他亚洲人交往,我们可以作为一个更大的社区,变得更加的强大。公民参与很重要。

洛杉矶亚裔公义促进中心主席兼执行理事郭志明(Stewart Kwoh)指出,66%的捐赠者受过高等教育。有意思的是,所有城市中,中国香港捐赠者最喜欢捐赠给大学。

会议包括许多有趣的小组,创始人梁仕源和梁秀莲(Marilyn Long )夫妇以及华裔企业家王文祥(Walter Wang)和王范文华(Shirley)均作为小组成员参与其中。王范文华谈到教育的重要性,她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基金会的负责人,该基金会参与到了本次研究和网站建设。梁秀莲指出,每个人都渴望美丽,她专注于将艺术带到更大的社区。许多小组成员都是移民,因此代表了参与重大慈善事业的第一代人。他们从自己开始,以身作则传播新的赠予传统。这种信念是由他们的孩子传承,下一代是至关重要的。百人会(Committee of 100)[1] 的成立让世界听到华裔美国人的声音。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国际研究所的克里斯·埃里克森(Chris Erickson)谈到了研究企业家和慈善家的研究。卡娅·蒙特萨格鲁(Kaya Mentesaglu)则介绍了新的网站:全球华人慈善行动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包括热点和活动聚集的城市地区,作为面向其他美国华裔人群体推广活动的一部分。《洛杉矶时报》也刊登了一篇文章,题为“Chinese Americans’ giving jumps(华裔美国人的跃起)”,如果你想要更多关于这项重要研究和倡议的信息,这将是有趣的。本次会议后,将陆续在中国香港、北京和纽约举行合作会议。

休会期间,亚裔美国人促进正义协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回应政府对“童年入境暂缓遣返计划” (DACA)[2]的立场。政客希尔达·索利斯(Hilda Solis)表示,我们需要积极行动起来,洛杉矶县可以为陷入困境的DACA年轻人提供法律援助;新申请将不会被处理,但如果您现在有一个有效的DACA工作许可证,那么在到期日之前申请就行。所有人都在传递一个信息:我们需要说出来,拒绝不公正,和所有的社区共同站起来。可以选择开展企业创业。加利福尼亚州是这一努力的领导者,不让梦想延后。

注解:

[1] 美国华裔非盈利组织“百人会”(Committee of 100)是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华人组织之一,以华裔精英为主。1990年成立於纽约,常设机构亦设於纽约,发起人有建筑师贝聿铭丶企业家杨雪兰和音乐家马友友等。百人会成员均受到美国总统重视,其中包括数名华裔高官等在美国社会中有影响力与相当知名度的华人丶两岸三地政要名人。

[2] 童年入境者暂缓遣返手续(Deferred Action for Childhood Arrivals,简称DACA)是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在2012年6月推出的一项政策,容许若干在入境美国时尚未满16岁的非法移民申请可续期的两年暂缓遣返,并容许他们申请工作许可。2017年9月5日,特朗普政府宣布废除DACA计划,约80万“追梦人”将受影响。

 

洛杉矶达人Susan Friedman专栏全集

Juwaicolumnist

如需咨询或有疑问,欢迎随时发邮件至:editorial@juwai.com,我们会尽快为您解答!

本文系居外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华裔移民$110万壕拍六卧豪宅 墨尔本郊区火了!| 澳洲

在过去两年时间里,维州Knox的房产市场已经催生了数以百计的百万富翁,这些人原先都是当地的屋主,来自国内外的买家洪水一般涌进当地,导致房价一路高歌猛涨,因此许多房主摇身成为了百万富翁。

>>>澳洲置业百科澳洲购房流程 | 澳洲房贷申请 | 澳洲房产税费

华裔移民$110万壕拍六卧豪宅 墨尔本郊区火了!| 澳洲

据Realestate网站报道,据CoreLogic网站报道,从2015年至现在,当地超过260栋房子的售价都超过了100万澳元。

在Wantirna、Wantirna South、Rowville和Lysterfield等地区,空间充足、地理位置便利的房子诱惑着来自国内外的买家,有人甚至愿意支付七位数的房价。而且青睐当地的大多是家庭,投资者占少数。

Harcourts Wantirna公司的房产经纪Emilie Jordanou表示,在近几年时间里,Knox 地区的房价飞速上涨,以前的房价最多为80万-90万澳元之间,如今则远远超过了100万澳元。

华裔移民$110万壕拍六卧豪宅 墨尔本郊区火了!| 澳洲

Wantirna South

当地的房价大部分都在100万澳元以上,自从2015年至现在,已经卖出了124栋百万豪宅。同期相比,Rowville和Lysterfield只有48个百万豪宅的交易量。

Rowville和Lysterfield

今年,Wantirna South地区的房价销量领跑整个墨尔本,截止3月28日已经卖出了15栋百万豪宅,而同期相比Wantirna卖出了8栋。

Jordanou提出,在Wantirna地区Amersham Drive 108号有一栋占地1080平方米的6卧豪宅,这里自25年前建成后一直都是这个样子,从没有翻修过,一位来自Williams Landing的买家因此果断拍下,之后如果房屋进行了翻修,潜在价值绝对加倍增长。

其实很多当地的房子成交价都没有达到七位数,每两个卖出的房子就有一栋的价格低于84.8万澳元,在Wantirna地区,每两个卖出的房子中有一栋的价格低于79.8万澳元。

很多买家都是被这里的基础设施吸引过来的,这里有师资力量上乘的学校,还有购物商场和许多公共设施

最近,位于Wantirna Barmah Drive 31号的房子以110万澳元的价格成功售出,当时有5个买家竞价,最终被一位来自中国的移民拍到手。这栋两层的房子有6个卧室和一个游泳池,起拍价为106万澳元,前屋主并没有进行翻修。

(据今日悉尼)

华裔开发商拆掉千万房产 单卖地块价翻倍 | 澳洲

墨尔本华裔开发商花费960万澳元买下豪宅,拆掉房屋后将空地挂牌出售,报价竟然翻倍达到1,750万澳元。

据Domain报道,2015年5月,墨尔本华裔开发商何鸿(Hong He ,音译)及何宇翰(Yuhan He,音译)斥资960万澳元买下尤基(Kew)爱德华街(Edward Street)9-11号豪宅。本周早些时候,两人将拆掉豪宅建筑后的2,700平米空地挂牌出售,报价高达1,750万澳元,几近翻倍。

>>>澳洲置业百科澳洲购房流程 | 澳洲房贷申请 | 澳洲房产税费

华裔开发商拆掉千万房产 单卖地块价翻倍 | 澳洲

点击查看澳洲更多精品房源

据悉,这栋建于联邦时期的豪宅原归墨尔本霍桑足球俱乐部(Hawthorn Football Club)主席安德鲁·纽博尔德(Andrew Newbold)所有。何鸿及何宇翰购置豪宅时,维州政府刚刚发布墨尔本最新规划蓝图,取消地块建房套数上限,引入绿化空间最低限制规定。根据相关规划,爱德华街9-11号地块可申请开发高层房产项目。

此前,由于维州前任规划厅长马修·盖伊(Matthew Guy)严格规定,爱德华街所在区域属于房产开发冻结区域。当地布伦达拉市议会(City of Boroondara)同样反对大肆房产开发,在区域规划调整后发起抗议活动,可惜未能取得成功。

昨日,自由党议员蒂姆·史密斯(Tim Smith)获知爱德华街9-11号地块报价1,750万澳元出售消息后,表示拆掉历史建筑的行为相当可恶,高价出售空地更不光彩。这起事件显示现任规划厅长理查德·韦恩(Richard Wynne)及工党政府根本不关系墨尔本的历史遗产。

(据澳洲新快网)

加拿大 | 地产风光 仍有经纪白忙:华裔经纪哭穷

今年大多伦多地产市场一遍好景﹐地产热销,成交屋价两旺,不禁叫人再次羡慕地产经纪收入。不过,有从业员表示,地产行内竞争剧烈﹐经纪实不易做﹐恐怕全年难免有一些同行大致上白忙。

今年内曾经卖屋的业主也许会对这个说法大感意外,因为他们放盘不需多久便能找到买家,支付的佣金却数以万计﹐反映出地产经纪收入应会不俗。

加拿大 | 地产风光 仍有经纪白忙:华裔经纪哭穷
房产经纪表示,地产行内竞争剧烈,经纪实不易做﹐恐怕全年难免有一些同行大致上白忙

点击查看加拿大更多精品房源

这样的印象并非没有根据。多伦多地产商会(Toronto Real Estate Board)资料显示,本年至今平均放盘日数只需17天,以均价5%计算﹐卖家支付佣金约36,500元。换句话说,地产经纪只要有楼盘在手,剔除前期工作不计﹐一般只打理为期2个半星期的放盘,便可望收取一半的佣金,亦即超过18,250元﹐平均每天逾1,000元落袋

不过,这些只是表面数字﹐并非真正反映出地产行内的一般情况。有华裔业内人士解释﹐今年总成交量估计应会超过11万宗,但大多伦多地区却有约46,500名经纪,人均的生意额只是约2.5宗﹐根本是僧多粥少。

上月份大多伦多地区住宅均价已升至超过77.6万元﹐但全年至今来说﹐平均屋价则只是约73万。这名地产经纪指出﹐以全年均价计算,成交总额大约800亿元,佣金一般是3.5%﹐合共估计约28亿,所以地产经纪本年至今的人均佣金只有稍逾6万元﹐扣除开支﹐净收入也就只有2至3万。

根据这名地产经纪﹐除了人均收入不高之外﹐行内另一个大问题是收入参差﹐8成的佣金总额归20%的经纪所有。他指出,大约有1万多名的经纪赚取共逾25亿元的佣金,平均收入约25万,但在开支及皮费七除八扣之后,年尾计数,真正可以拿回家的也并不多。

这些开支包括公司分帐﹑广告费﹑牌照费﹑保险费﹑品牌费﹑车辆交通费﹑礼品招待费﹑市场营销及办公费﹑回扣及所得税。

他说﹕”到年末正真落到自己口袋里的﹐也就只剩下可邻巴巴的养家煳口的钱了﹗”

他在谈及目前行内的情况时说,市道愈火爆,竞争愈激烈﹐一些地产经纪会入不敷支,面对淘汰的危险。

相关资讯:加拿大 | 明年加元兑美元要大跌 专家预测低至65美分!

(据加拿大家园

加拿大 | 华裔夫妇买不起房改住后巷屋 多城市效仿

由于温哥华房价太高,许多年青人买不起房。近日一对华裔夫妇放弃了买房的念头,把目标转向了后巷屋(laneway home)。现在越来越多城市效仿温哥华市允许的建后巷屋政策。

38岁的陈文森(Vincent Chan,音译)与32岁的李洁敏(Jasmine Lee,音译)育有一个2岁大的女儿。原本这一家三口想要买一套镇屋居住,但由于房价太高,尤其是公寓和独立屋特别热销,他们迟迟找不到大小和价格都合适的房子。

点击查看加拿大更多精品房源

后来陈文森就想到了可以在父母位于East Vancouver的独立屋物业上建一个后巷屋,经过商议之后,他的父母也很开心,于是这种三代人“一起住”的生活就开始了。

温哥华的房价从市中心一直火热到城郊地区,平均一套独立房价格在150万到200万之间,而建造一栋后巷屋的花费大约只要35万元。在温哥华,大部分独立屋都坐落在有后巷的街道上,因此有足够的空间在后院建一间小的房子,但市府规定,这种后巷屋不能出售。

陈文森的父母在Commercial Street附近有一栋独立屋,地点靠近商场和捷运站,可以说地理位置非常好。而通常后巷屋的大小取决于这套独立屋的大小。根据陈文森一家的情况,市政府同意他们建一栋940平方呎大的后巷屋,这种面积的后巷屋在温哥华算是比较大的。

一年之后,两夫妇的后巷屋建好了,他们也搬进了家,而且屋子还能通向父母家的后院。李洁敏说,这么大的户外场地是公寓或镇屋都没有的。

温哥华自2010年起开始允许建这种后巷屋,那一年共批建了192个项目工程。现在已经城市里已经有2000多个这样的后巷屋建成。刚刚开始实行这项政策时,市政府收到了许多投诉,有邻居抱怨,一些建造得比较高层的后巷屋超过了后院围栏的高度,影响了周围邻居的隐私。后来政府做了些修改,鼓励人们可在一层建造大一些的面积,这样让人们尽量少建一层半式的后巷屋,以免影响邻居,现在这类投诉已经寥寥无几。

周围一些其他城市,例如Lower Mainland、Surrey等也都跟随温哥华市的脚步,允许建立这类后巷屋。New Westminster也正在考虑通过这个项目。

相关资讯:加拿大 | 卑诗PTT开征3月 独立屋价仍上涨逾2成

(据人在温哥华

new-qrcode_简

 

加拿大 | 华裔移民国内汇款被追税 法官只看这一点

加拿大华裔移民因在加拿大置业、经商等原因而从中国大陆汇款加拿大是十分常见的现象,但汇款过来的款项会不会被联邦税务局视为当年应该缴税的收入?作为本来不应该缴税的收入,如何才能清晰地作出解释?最近,由于税务局严查偷税漏税情况,其审查的重点之一是海外收入,包括来自海外的汇款等,所以就发生了一些国内汇款过来是否要需要缴税的纠纷。

联邦税务法院在今年9月就一宗涉及华裔移民收到来自中国大陆亲戚的汇款的税务案件做出裁决,为上述华裔移民关注的税务问题提供了答案。加拿大 | 华裔移民国内汇款被追税 法官只看这一点

一位华人因为接续几年收到来自中国国内亲戚的汇款,税务局怀疑其中18万元是用于其经营的移民公司,因而认定为未申报收入。

当她上诉到联邦税务法庭时,法官表示,确实遇到很多类似案例,当事人往往称这些汇款是经济接济,以避免交税。不过,由于当事人的6位国内亲戚分别提供汇款凭单作证,并通过视频连线作证,法官相信了当事人的证词,裁定不需要报税。

法官认定汇款不算报税收入

据媒体报道,该案件的上诉人名叫Lucy Lin,是一名来自中国大陆的移民。她从2008年10月开始经营一家移民公司,为客户办理学生签证、旅游签证和移民申请等。林女士透过在多伦多的一份中文报纸上刊登广告开拓加拿大的市场,她还透过一名已回流中国大陆的前雇员在中国大陆寻找潜在的客户。她在2011年、2012年和2013年税务年度分别申报的收入分别是118,917元、127,513元和65,434元。

上述税务案件的焦点议题就是林女士曾在2012年和2013年税务年度,分别收到来自中国大陆的一系列汇款,2012年的汇款总额是84,966元,2013年的汇款总额是95,770元。

联邦税务局质疑上述汇款是林女士从事移民咨询生意的未申报收入,但林女士则坚称,上述汇款是来自其在中国大陆的亲戚为她的丈夫在加拿大经营石材生意提供的经济援助。为了证明她的说法是可信的,她的6名亲戚每人手持一份电汇汇款单的复印件,在中国透过视频作证,证明自己为林女士的丈夫提供了经济援助。

联邦税务局基于多项理由认为林女士的说法并不可信,其中包括:有4笔电汇的申请表格上注明的汇款理由是“出国留学”。税局指出,基于林女士从事的生意包括为客户办理留学签证,如果该笔汇款仅仅是家人的借款或馈赠,银行职员不会擅自写上“出国留学”为汇款理由,从而反映林女士的生意性质。至于另一笔电汇所注明的汇款理由是“探访亲戚”,也再次与林女士的生意性质相符,因为她的移民公司帮助客户获取探亲签证。

联邦税务局还指出,尽管林女士的所有证人提供的证据是一致的,但他们均有一定程度的自身利益,以便支持自己的家庭成员。

审理该宗税务案件的法官米勒(Campbell Miller)在裁决书中指出,如果林女士试图隐瞒从事移民咨询服务的收入,为何她还让汇款单上注明“出国留学”、“探访亲戚”的理由?如果林女士的移民生意给她带来高收入,为何她在2012年放弃移民生意,在皇家银行找了一份房屋按揭贷款顾问的全职工作?

米勒法官在裁决书中还指出,关于汇款单上注明的汇款理由,林女士的家人在作证时指出,汇款理由是由银行职员填写的,银行职员还告诉他们,这些理由并不重要,在联邦税务局提出疑问之前,他们也从未对此留意。

其中,林女士的姐夫何先生在中国作证说,他曾向银行职员提及,汇款是用于生活开支,但汇款单上的汇款理由仍注明是“探访亲戚”。何先生声称,银行职员告诉他,汇款理由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收款人的姓名、帐户和金额。

对此,法官米勒认为,如果税局确实认为汇款单上注明的汇款理由非常重要,税局可以找到中国银行在填写电汇单方面的规则,要求提供中文的纪录以及对林女士从事移民生意的客户开展调查,但税局没有这么做。

米勒法官指出,他在权衡了各方面的因素和可能性后,相信林女士家人的证词具有相当的一致性,是可信的,由此裁定林女士收到的上述两笔汇款不属于未申报的收入。

证明汇款用途至关重要

如何就资金转移问题向税局或法庭证明自己的说法是可信的,必须要有包括汇款单等在内的文件证明。在人证方面,除了自己的亲友之外,最好能找到第三方的证人。

多伦多华裔会计师胡商指出,针对华裔移民普遍关注的资金转移的问题,从众多的案件中可以总结出以下注意事项,包括:

第一,人们如欲说服税局或法庭相信自己的说法是可信的,最起码要有基本的文件证据,包括汇款单、银行账单等。如果要说服税局或法庭从中国汇款过来的钱来自父母,但又没有文件能证明汇款的最终源头是父母的银行账户,那就缺乏说服力。

第二,汇款单上填写的汇款理由,应该与自己想要证明的说法保持一致。

第三,在举证方面,应尽量找到多人作证,并要确保证词的一致性,且合情合理。

第四,在组织证据方面,应尽可能找到独立客观的证据。例如,在文件证据方面,最好能找到政府文件、银行文件等。在人证方面,除了自己的亲友之外,最好能找到第三方的证人。

联邦税务法院处理的上诉案通常只有两种裁决﹐一是驳回(dismiss)﹔一是接受(allow)。法官一旦裁定接受上诉﹐便意味着上诉人胜诉﹐不必就案件重新审理。但税务局则可不满裁决﹐而提出上诉。

(据加拿大家园)

new-qrcode_简

 

美国 | 大选后EB5投资移民动态

EB-5投资移民相关改革提案在11月美国总统大选后是否改变?洛杉矶律师庞飞律师10月2日表示,现存几个EB-5政策的调整草案,如额度上涨至80万美元、在非高失业率地方涨到100万美元等,但它们是否成为法律谁也说不定,因为不知道谁会当选。

美国 | 大选后EB5投资移民动态
现存几个EB-5政策的调整草案,如额度上涨至80万美元、在非高失业率地方涨到100万美元等,但它们是否成为法律谁也说不定,因为不知道谁会当选

根据了解,国会曾就EB-5政策的调整提出的改革建议包括,投资门槛由50-100万美元提升到80-120万美元;投资者可能需提供更多的财务证明来解释资金是合法收入及移转;或是投资者可能需要将资金投入到他们从未听说过的城镇。

庞律师说,两党面对EB-5,不在于对此移民政策本身的分歧,他们都希望在签署这个法案的同时,能将他们想推动的其它政策带入,做成一篮子来讨论。其实两党对投资移民政策上的分歧并不是特别大。

庞飞估计,大选完投资移民的政策还是会实施,因为这些投资确实给美国创造很多就业机会。根据美国移民局(USCIS)数据,自2012年到现在,美国至少已吸引EB-5投资金额87亿美元,创造35,150个就业机会。所以庞飞认为,这个政策选举后应该不会叫停,不会如加拿大一样紧急叫停,但是会变成两党在推动其他政策的筹码。可能额度上涨、提供就业上要求更严格,名额方面因为是美国国会立下的规定,要修改难度大、可能性很小。当然,投资移民也带来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投资风险、诈欺等等,因此有待大家关注。

目前美国投资移民项目,来自大陆华人的占80%以上,庞飞认为这个趋势不会递减。

庞飞表示,有个最新政策应该很快会实施。奥巴马在下台之前,将给大家一个“创业签证”的厚礼,有人称它为EB-6。亦即,如果在美国初创一家公司,拿到美国政府或大学10万美元的投资;或者是拿到美国私人资本(Private Equity)的投资,两者皆可先获2年签证,之后接着再给3年。这对华人社区及华裔留学生创业将是很好的机会。

相关资讯:要价不斐的全新房屋? 美国新屋隐藏价值详解

(互联网资讯综合整理)

new-qrcode_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