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去曼谷讀國際學校

前段時間的泰國電影《天才槍手》讓大家對泰國的教育有了些不同的理解,這部看似在反應教育資源的不公平,應試教育的不合理,但最後它是跳出教育的。

究其根本,標準化考試是對於學生各方面知識儲備與能力的檢驗。好成績只是一種具化的表現,家長、學校、社會更應該看到的是好成績背後孩子們學會了什麼?掌握了什麼能力?實際上越來越多人探究教育體制、教育意義,打破應試教育下對於“好成績”的固化印象。

因為沒有一種制度會絕對公平,沒有一種考試方式能做到盡善盡美。在人類社會的選擇中,我們只能說時“最不壞”的那個制度主導著方向。

那麼除了好成績,一名優秀的學生究竟應該學習並掌握些什麼?

我們認為,世界將屬於具有高感性能力的族群——有創造力、具同理心、能觀察趨勢,以及為事物賦予意義的人。

我們必須以一種更具有 ” 未來智慧 ” 的教育視角關注孩子的教育!

很多國內的家長一邊想讓孩子接受比較創新和自由開放的教育,一方面又希望能照顧到孩子,那麼,泰國是個不錯的選擇。

泰國傳承英聯邦教育已經有150多年歷史了,教育國際化程度相當高。教育環境、教育水準、教育品質處於世界的領先水準。它宣導創新思維和自由開放的學術氛圍,注重學生能力和品格的培養。

接下來,需要做出的決定是把孩子們放到什麼類型的學校。可以選擇帶有雙語或者英語的私立學校(讓我們稱之為“雙語學校”),或者選擇一所真正的國際學校。

泰國雙語學校VS泰國國際學校

雙語學校遵循泰國國家課程,大部分課程都以英語授課。 國際學校則遵循美國或英國等國家的課程體系。 此外, 也傾向於使用與這些外國課程一起使用的現代教學方法,而雙語學校將沿用了大部分普通泰國學校常用的教育方法。 出於這個原因,許多泰國上層階層家庭傾向將孩子送到國際學校。

另一個重要的區別是價格,國際學校比雙語學校收取的學費高。而且,能夠提供更專業的教學設施、資質豐富的專業外國教學人員,讓孩子為進入國外大學做好準備。

目前,在泰國的有英式、美式、IB課程、法式、德式、瑞士、新加坡、日本等國家教育體系的國際學校。

此外,泰國有很多國際學校是基督教學校,將基督教價值觀的教育納入課程。 許多這樣的學校是由傳教士建立的,所以強調了基督教的課程風格。 無論你是基督教徒,屬於另一種信仰還是非宗教信仰,你的孩子在學校都可以接受到一定的宗教教育,對他日後的成長也是有幫助的。

為什麼選擇去泰國的國際學校

(內容編譯自IGLU.net )

很多人會問泰國又哪些好玩的?或者投資泰國到底有什麼好處,其實很多人忽略了,泰國的國際教育在東亞國家中屬於非常先進的,他的國際教育水準其實已經遠超東南亞甚至北亞的許多國家,整個泰國大概有180多所的國際學校,我們今天就這個主題來講一下泰國的國際學校,希望大家有一個粗淺的認識。

選擇泰國作為國際教育的起點,還有一個非常具有競爭力的關鍵因素,就是泰國的國際學校提供了多元的選擇,從學齡前1到3歲到高中17歲,甚至還提供技術相關的種種選擇,在學制和文憑上,可以選擇美國加拿大制,英國制,和國際文憑制,學生可以依照自己的需求還有自己國家的學術標準來選擇,這些學生畢業以後可以直接前往海外深造,不少國際學校的畢業生都能夠順利進入歐美一流大學和研究所。

泰國教育部要求在泰的所有國際學校 CIS (Council of International Schools), IBO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Organization), WASC (Western Association of Schools and Colleges)必須拿到國際見證機關的Accreditation認證書,而且在泰國國際學校授業的學生被認為水準高的學生可順利的升學到另一所教育機關。

如何選擇泰國國際學校

確定去哪個城市? 曼谷?清邁?普吉島?芭堤雅?

這幾個城市是很多家長都會糾結的地方。很多家長也曾來過泰國旅遊,甚至不止一次。因此,出於對城市的喜好,常常會偏向於去自己喜歡的城市。當然,既然在有選擇的情況下,選擇自己喜歡的城市無可厚非。但是,我想說的是,旅遊不同於生活,你在旅遊中所看到的,所感受到的其實和實際生活還是相差甚遠的,切不可把旅遊時對城市的感覺想像成今後自己生活的樣子。最簡單的就是,你在旅遊中不會去關注哪裡有醫院,哪個醫院好,哪裡有學校,哪裡買菜方便。但是在生活中這些卻顯得特別重要。好了,如果你認同這個觀點的話,那麼我推薦的城市自然首選曼谷,其次普吉島和清邁,最後芭堤雅。

理由如下:

曼谷:作為泰國的首都,曼谷無論在各方面都遠超其他城市。就教育來說曼谷的教育資源基本上占了全泰國的7成以上。曼谷的國際學校有80多家,選擇性大。從生活的角度考慮,曼谷的各項生活設施也最完善,方便。很多人覺得曼谷太喧鬧,而這大多就是在旅遊中所感受到的曼谷,其實在曼谷只要遠離那些熱門的旅遊景點,就顯得非常清靜了。曼谷市區也是寸土寸金,因此很多學校都會建在相對郊區的地段,由於曼谷本身面積就不大,因此就算是郊區其實也偏,生活設施一應俱全,又能遠離喧囂。而對於那些陪孩子讀書來到泰國的家長們,若有心自己在泰國創業的話,那基本上也只有曼谷才有更多的機會。弊端:曼谷最大的弊端就是生活成本相對其他城市來說會更高一些。

普吉島和清邁:這兩個城市其實都差不多,都是熱門的旅遊城市。很多人都非常喜歡。但是從生活上來說,卻有著一些各自的弊端。普吉島的優點在於,普吉鎮和海灘相距較遠,日常生活基本上受遊客影響的程度較小,缺點在於國際學校的選擇性很小,一共4家。要選擇一個合適自己的不太容易。而清邁的話雖然國際學校數量上比普吉島多。但是大多都遠離城區,而一旦遠離城區的話,附近生活設施比較匱乏,如沒有車會非常不便。

芭堤雅:雖然芭堤雅和普吉島以及清邁一樣也是熱門的旅遊城市,但卻集合了它們兩者的缺陷,不僅國際學校少,而且一旦遠離海灘則生活設施不足,出行不易。

如何選擇在曼谷的國際學校

就曼谷來說,有80多家各類國際學校,對於家長們來說的確有點無從選擇。居外編輯建議家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篩選。

1、學費:泰國的國際學校在學費上的差異是非常大的,以小學來說,便宜些的一年4-5萬RMB,貴的一年15萬以上,高中就更貴一些。而且這還只是基本的學費,不包括各種其他費用,比如校車,課後興趣班,伙食費等等。因此根據自己的經濟能力選擇一個可以接受的學費範圍可以幫你篩選掉一部分學校。

2、學校類型:從教育體制上來說泰國的國際學校主要分美式和英式的學校,還有一小部分是新加坡,日本,澳洲甚至法國,德國,奧地利體制的學校。不同體制的學校基本上都是按照其對應國家的教育系統進行教學,包括課程設計,教材選擇等等。一般來說美式學校在高中階段會有IB課程(一門國際文憑組織IBO開設的大學預科課程),幾乎所有的歐美國家大學都會把這個課程的成績作為入學的重要參考。而英式的學校基本上都會有IGCSE課程(International 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劍橋全球測試的一部分),其證書含金量極高,所有英語國家均認可此證書,而若想申請劍橋,牛津等英國名校的話,此證書更是最重要的參考條件。而其他體制的國際學校有些在高中階段也會有這些課程,在選擇學校是可以重點瞭解一下。除了課程文憑本身的含金量以外,這也算是一個參考學校好壞的標準之一了。

3、學校地段:考慮地段主要還是從生活上進行考慮。其實在市中心的學校未必生活一定方便。由於曼谷堵車很厲害,公共交通又不發達,導致市中心就算1-2公里的路程往往都要1個小時才能到達。而市中心無論是物價還是房價都遠高於郊區,再加上遊客眾多,顯得吵鬧一些。因此個人覺得若非必要,可以儘量選擇遠離市區的區域。而曼谷周邊很多地方,不僅交通順暢很多,而且生活成本更低,而生活設施並不匱乏,完全可以滿足生活所需。就算離學校略遠,但是從往返的時間上來說或許還比市區更快。

4、學校的規模,環境等因素:泰國的國際學校很多都是從幼稚園一直到高中都在一起的。因此免去了不少國內小升初,初升高的擇校麻煩。但是也有一些學校僅有幼稚園,或者只到小學的。因此在選擇上需要特別注意一下。從費用上考慮,建議儘量不要頻繁更換學校,因為每次入學都需要交一筆類似贊助費的錢,便宜的幾千,貴的幾萬RMB。另外,學校的學生人數,外籍學生的比例,學校的面積,設施等方面都可以作為考慮一個學校好壞的參考。

5、學校的入學條件:大部分學校的入學條件並不嚴格,一般都是全年招生的。從小學開始都會需要參加入學考試,考試內容主要是英語能力測試和數學邏輯方面的測試。如果英語成績不理想的話,通常來說學校會強制要求學生參加一個叫ELS的英語強化課程(費用另算),少部分學校會建議孩子降一級學習。而個別要求特別嚴格的學校則會不予錄取。除了瞭解不同學校的入學標準以外,還要特別留意一下學校的入學相關政策,比如對父母的要求。有些學校一定要求父母在泰國有正規的工作簽證方可同意孩子入學。

居外推薦

What’s life for?

亞洲家長普遍有強烈的企圖心,希望孩子能更勤奮以獲得更好的成績。能教到勤奮的學生很棒,但我們同時也要讓他們知道世界很大,有很多事情值得經歷。

                                                                           ——  哈羅曼谷新任副校長Dr. Tim Jefferis

今天為讀者和家長推薦的是曼谷久負盛名的國際學校:曼谷哈羅國際學校。

泰國曼谷哈羅國際學校

(內容編譯自:哈羅曼谷Harrow International School Bangkok新任副校長Dr. Tim Jefferis的採訪文章)

哈羅公學(Harrow School)總部在英國倫敦,是一所歷史悠久的寄宿學校,該校校友人才輩出,著名詩人拜倫(George Gordon Byron)、前英國首相溫斯頓·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等都畢業于哈羅公學。位於泰國的姊妹校曼谷哈羅國際學校 (Harrow International School Bangkok,以下稱「哈羅曼谷」)是哈羅公學第一間海外分校,自1998年建校以來承襲哈羅公學(Harrow School)的教育系統,採用英制教育,並鼓勵學生自我探索,建立自信與豐富的人生閱歷為特色。

哈羅曼谷成立已經有20年,不但是在亞洲歷史最悠久的學校,也是亞洲歷史最悠久的英制獨資學校。

在哈羅曼谷的年級範圍更廣,有中國、韓國、澳洲、日本、英國等學生,也有寄宿生,相較倫敦陰冷天氣,曼谷擁有非常溫暖的氣候,泰國也是亞洲非常重要的國家,有深厚的文化底蘊與創意、虔誠宗教信仰,泰國文化也不喜歡衝突,希望每個人都過得開心,微笑國度是一大特色,非常適合外國人移居。

Harrow的宗旨是要培育領導人才,校方會特別引導學生在科系選擇上,幫助他們找到適合自己且富有熱情的領域,讓每個學生都能將才能發揮到最好。另外,我們的教學也非常傑出,提供學生多元領域學習,不限在教室裡,例如模擬聯合國、長途單車旅行等活動。學習方式、領域、環境等皆不設限,這樣才能真正培養學生多元性的發展。

在前不久的一次vision thai的採訪中,哈羅曼谷新任副校長Dr. Jefferis表示哈羅曼谷對於華人學生具備相當高的吸引力,“中國是一個正在崛起的大國,跟世界的互動越來越深,也會需要與世界各地的人交流。” 

不同于中式教育,在哈羅曼谷沒有過多的限制與壓迫,老師們鼓勵學生探索自我,在這裡能夠自由發展。他也對這裡的環境感到自豪,他表示,這裡的空汙絕對比北京低得多,孩子在這裡能夠享受健康的生活。而且很多住在中國城市的孩子都是住在高樓大廈,但在這裡他們可以盡情地奔跑。

他提到曼谷有很多不同性質國際學校,哈羅曼谷並不是一個考試工廠,在哈羅曼谷一樣能取得優質的學術表現,但同時有運動、才藝、社團和各種活動經驗,讓學生成為一個生活豐富的人。

2017/2018年哈羅曼谷的學費

學費細節

2017/2018年哈羅上海的學費

學費細節

2017/2018年哈羅中國香港的學費

學費細節

2017/2018年哈羅倫敦的學費

學費細節

除了發展早、品質高、與歐美亞洲各國學制接軌,哈羅曼谷國際學校還有一個非常具有競爭力的關鍵因素,費用同比其他國家的分校低許多。居外編輯推薦家長直接去泰國國際學校學習,性價比更高。

如果需要瞭解泰國其他的國際學校,可以參考http://www.cois.org/

作者:Lisa Zhu

 

居外研究:馬來西亞的教育憑什麼吸引中國購房者接踵而至?

在2017年年初,超過17萬來自全球各地的學生選擇去到馬來西亞留學。[1] 到2020年,馬來西亞政府希望吸引20萬的國際留學生[2],並且有意在2025年以前將這個數字提升到25萬[3],成為一個教育集中地。(馬來西亞買房靠譜嗎?

在馬來西亞的國際學生人數(2013-2025年)

馬來西亞正在迅速成為一個教育中心,特別是在高等教育領域,來自中國大陸的學生人數正在崛起。

在2016年,已經有15,000名中國大陸留學生前往馬來西亞開始他們的留學生活,較2015年 上漲了15.4個百分點。

實際上在2012年的時候,前去馬來西亞深造的中國留學生僅僅只有3,800位,因此去年的留學生上漲像征著四年來的一次大飛躍。[4]

這裡我們將探討為什麼中國留學生對馬來西亞的興趣正逐漸上升。

在馬來西亞的中國大陸學生人數(2012-2016年)

馬來西亞正逐漸開放國際投資,並提升教育水平

馬來西亞正逐漸接納國外資本注入該國教育行業,有望吸引一些世界級的頂尖學府在馬來西亞成立分校,如莫納什(Monash)[8]、諾丁漢(Nottingham)[9] 和雷丁(Reading)[10] 大學,以及以馬爾伯勒學院(Marlborough College)[11] 和寶石教育(GEMS Education)[12] 為代表的一些著名的教育機構。

隨著大量的投資湧入馬來西亞,馬來西亞開始致力於改善其教育標准,使得其高等教育質量獲得教育質量的國際權威——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排名世界第九[13],與澳大利亞,英國以及美國不相上下。

最近,馬來西亞的教育政策和“2013 – 2025年馬來西亞教育藍圖”也得到了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2015年國際學生評估計劃(PISA)的贊譽。[14]

馬來西亞吸引中國投資者及學生的五大原因

越來越多的教育機構正逐漸迎合著中國投資者們的口味,因為教育通常是投資者門們在境外購房的主要考慮因素。這裡,我們將具體分析一些對於中國買家而言就馬來西亞教育方面的一些較為引人注目的投資因素:

1、教育成本與負擔能力

ExpatFinder.com網站對分布於全球98個國家的707所國際學校的研究報告中顯示,由於國際標准教育的需求猛增,中國目前是教育花費最昂貴的國家之一。根據此網站的調查,中國6級教育每年的學費中值為36,400美元,在98個受調查國家中排名最高。相比之下,調查顯示,馬來西亞同級教育的中等成本要便宜45%左右。[15]

在國際學校接受6級教育所需的平均費用(2016年)

此外,與美國和英國等傳統市場上較為成熟的大學相比,馬來西亞的大學的價值也日漸凸顯。在馬來西亞莫納什大學(Monash University)攻讀商業與會計學士學位,每年的學費僅為8,900美元[16],而倫敦經濟學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17] 同等學位的學費為23,700美元,德克薩斯大學(University of Texas)[18] 的學費則為28,370美元。

2、國際化因素

在大都市的國際化環境中接觸外國課程,通常是中國父母在送他們的孩子去海外留學時的期望,這也是馬來西亞高度受歡迎的原因之一。

馬來西亞語(Bahasa Malaysia)雖然作為馬來西亞國的官方語言,實際上英語在馬來西亞同樣被廣泛使用,甚至在馬來西亞東部沙撈越州(Sarawak)被認為是官方語言。

因此,大多數馬來西亞人都能講多種語言,至少能流利地說馬來語和英語。事實上,大多數的馬來西亞華人精通三語,因為普通話和大量的漢語方言在馬來西亞華人中也被廣泛使用,這包括廣東話、閩南話、客家話、海南話和福州語。

除此之外,隨著越來越多的國際學生選擇前往馬來西亞繼續進修,這為中國學生提供了更多的機會,讓他們接觸到更多不同國籍及文化背景的學生,包括了中亞國家和中東地區。[19]

這種文化和語言的融合為中國留學生提供了一個理想的環境,尤其當他們想要提高自己的英語技能,或者有意精通另一種語言,但渴望仍然能夠用中文交流,為他們在馬來西亞生活的時候提供某種程度的便利。

3、文化相似性

與國際接軌是一方面,但中國人也偏好一種家鄉和相似文化帶來的舒適感,這是馬來西亞所富有的。與新加坡一樣,馬來西亞的華人約占總人口的四分之一[20],是僅次於泰國的世界第二大海外華人社區。[21]

除上述類似語言的便利之外,中國大陸的學生也可以很容易的接觸到中國的食物以及娛樂(音樂,電影,書籍等)等等。這些都可以幫助中國學生更容易適應馬來西亞的學習生活,幫助他們建立歸屬感。

4、距離便捷及連接性

馬來西亞距離上海只有5個小時的飛行時間,距離深圳則有4個小時,這意味著與英國和美國等其他頂尖教育熱點相比,中國學生離家鄉更近。 此外,航空公司也一直在完善從馬來西亞到中國的二線和三線城市的航班聯系。

比如,馬來西亞廉價航空公司亞航(AirAsia)已經在深圳和蘭卡威(Langkawi)之間提供每周三班的航班[22],而馬來西亞航空已經公布了一項新的擴張計劃,將為中國和馬來西亞之間增加35條航線[23]。這包括從南京、福州、成都、重慶直飛吉隆坡的直達航班,連接檳城與深圳和上海的直飛航班,以及從天津到哥打京那巴魯(Kota Kinabalu)的全新航線[23]

5、簽證政策的改革

馬來西亞政府一直在積極招攬中國游客,甚至從2016年的3月到2017年的12月推出了一項特別的優惠政策,為中國內地游客提供免簽證入境服務[25]

此外,馬來西亞政府還有效地為中國游客簡化了他們的簽證處理程序,包括實施了電子簽證服務,在24小時內提供簽證審批[26],並且至今在中國設立了五個簽證中心(上海、北京、廣州、昆明、廈門)。[27] [28]

這意味著來自中國的旅客現在可以輕松地在線申請eVisa(電子簽證)或eNTRI(電子旅行登記和信息)[28],從而大大促進了他們進入馬來西亞的效率。

從這些改進措施實施以來已經看到中國來馬來西亞的人數增加——根據馬來西亞旅游局的統計,僅在2016年就有210萬中國人訪問了馬來西亞[30],比2015年上升了26.7%。[31] 到2020年,馬來西亞的目標是吸引600-800萬名中國游客。[27] [29]

中國人發掘馬來西亞房地產的隱藏價值

馬來西亞的教育理念無疑是強有力的,但從投資角度來看,其房地產市場同樣具有吸引力。

價格:吉隆坡每平方米的價格定位在1,235美金(截至2017年7月)[33], 然而相比之下, 北京的平均價格為每平方米7,967美元[34],而上海則為7,306美元[35],這無疑使得吉隆坡成為一個非常有吸引力的選擇。

人民幣的升值:自2009年1月以來,人民幣兌馬來西亞林吉特升值了16%,從而增加了中國買家的購買力,使馬來西亞的房地產成為了一個更好的選擇。[36]

永久業權:馬來西亞房地產可以以永久地契的形式購買,這是在國內聞所未聞的,因為在中國只有政府擁有土地所有權,所以擁有永久所有權的附加保障對國人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吸引力。

還不要忘記,馬來西亞的強勁增長潛力和MM2H外國居留計劃是該地區最輕易,最實惠的外國居留計劃之一。

居外網馬來西亞精品房源推薦

吉隆坡麗思卡爾頓豪華公寓

經典奢華的品牌,現已來到馬來西亞!豐富的歷史底蘊,堅定的服務理念,麗思卡爾頓以其久負盛名的服務及熱情好客的崇高標准享譽全球。往返機場的便捷交通,毗鄰的企業商務區,細致入微的貼心管家服務和舒適享受,盡在吉隆坡蘇丹依斯邁路麗思卡爾頓豪華公寓。詳細
 
 
 
售價約人民幣425萬元

新山別墅

樓高兩層的獨立房,帶有4臥4衛3車庫,建築面積300平方米,土地面積400平方米。
 
 
 
售價約人民幣314萬元

檳城海景房

夢想之城社區提供完善的設施和豪華的配置,提供勞斯萊斯豪華轎車接送服務,私人游艇服務,保齡球館,電影院,室內高爾夫模擬器,3合1足球、籃球及網球場,無邊際天空泳池、豪華宴會廳、水上健身房、林蔭車道、全天候保安服務、私人電梯等,打造檳城最宜居之城。

售價約人民幣292萬元
查看房源詳情

 

來源: 1. Oxford Business Group: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pushes Malaysia towards higher education goals; 2. New Straits Times: M’sia targets 200,000 foreign students by 2020, sees education as main revenue contributor; 3. The PIE News: Malaysia turns up promotional drive amid global turbulence; 4. 出海置業 (www.chuhaikankan.com); 5. The Sun Daily: Malaysia has one of highest proportions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pursuing higher education; 6. New Straits Times: International student enrolment up by 12 percent last year: Higher Education Ministry; 7. Malaysian Digest: Government intensifies efforts to draw foreign students to Malaysia; 8. Monash Malaysia; 9. Ukuni Net: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is the highest rated University in Malaysia; 10. BBC: Reading exports university to Malaysia; 11. BBC: Marlborough opens international school in Malaysia; 12. The National: Gems Education to expand in India and South East Asia; 13. Study Malaysia: Malaysia ranks 9th place among international students for tertiary education; 14. New Straits Times: Malaysian education policy, blueprint earn plaudits overseas; 15. SCMP: China has highest international school tuition fees, while Hong Kong takes fifth place, survey shows; 16. Monash University Undergraduate Fees; 17. LSE: BSc Accounting & Finance; 18. Accounting Degree: Best accounting schools in US; 19. WENR: Japan, Malaysia, Taiwan, and South Korea remap regional student flows; 20.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Malaysia, Official Portal: Current Population Estimates, 2014-2016; 21. China Whisper: 6 places with strong Chinese communities outside mainland China; 22. TTG Asia: Malaysia proffers more lesser-known destinations to Chinese visitors; 23. Xinhua: Malaysia Airlines to launch more direct flights to China; 24. China Daily: Visa-free entry for Chinese tourists in Malaysia; 25. New Straits Times: Visa exemption for Chinese tourists extended to Dec 31,

2020年,中國將成為繼美國之後海外留學生最多的國家

一項新的研究顯示,到2020年,在中國的留學生人數將達到至少50萬名。

根據美國教育智庫“國際教育研究所”的資料,自2011年以來,來中國的 海外留學生人數不斷增加,至今在華外國留學生人數已經超過40萬人。

此外,資料發表的時候,恰逢聚集全球教育專家的“一丹獎”峰會(由中國科技富豪陳一丹創立 )舉行 ,該峰會每年11日在中國香港舉行,獎勵全球對教育有貢獻的人士,總獎金達到770萬美元(合580萬美元),第一屆峰會由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Carol S.Dweck和哥倫比亞新學校基金會創始人兼總監Vicky Colbert分別獲得“一丹教育研究獎”和“一丹教育發展獎”。

根據“學術研究:21世紀絲綢之路”的文獻報告,直到2015年秋季,在中國的海外留學生人數達到了397,635名,比2011年增加了10萬。

根據中國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提供的最新資料,儘管美國現在仍然是全球留學生人數最多的國家,但是如果中國按照現在的速度發展,到2020年將有50萬的國際學生,也就是美國國際學生的一半(目前美國留學生108萬)。

然而,歸功於今年6月啟動的“一帶一路”教育計畫, 中國的國際學生人數增長速度可能會更快。這個項目作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高等教育機構之間的一系列文化和技術的合作”的一部分,不僅深化了與中國香港,新加坡,越南等太平洋鄰國的大學關係,也與俄羅斯,土耳其和東歐國家建立了聯繫。 研究報告顯示,這一舉措將使未來幾年中國在海外的教育專案的數量迅速增長,相信到2017年將實現2539個。

雖然一些評論者認為“一帶一路”項目將威脅到美國,不過文章指出,中國在國際教育方面的目標不應該牽涉到種族問題。文章摘取了IIE研究員Rajika Bhandari和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家Alessia Lefebure的部分評論(《2015年亞洲書評:下一個高等教育超級大國》的作者):“教育方面沒有任何超級大國。我們看到的是更大的流動性,更多的相互聯繫,更多的對話,更多的橋樑而不是障礙。” 

編譯自:

https://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m/news/china-will-teach-500000-international-students-2020

責任編輯:Lisa Zhu

 

美國新英格蘭地區 教育文化與房地產投資解析 | 美國

Zora_700x300

你和酒神之間差11個酒莊之旅 @康涅狄格州

不論是紅葡萄酒和白葡萄酒,氣泡酒和桃紅葡萄酒,亦或是干葡萄酒和甜味型葡萄酒,從高度數到低度數,不論什麼類型,你都可以在康涅狄格州幾十個酒莊中找到。正如你能夠在此找到任何一種滿足你挑剔味蕾的酒一樣,無論你偏愛哪一種菜式,酒莊所提供的料理都可以滿足你。距離紐約和波士頓不過一個多小時車程,康州帶個你的是深度的美國體驗。【閱讀原文

 

康涅狄格——比鄰紐約和波士頓的美國教育之鄉

康涅狄格(康州)位於美國東北部,比例紐約州,馬塞諸塞州,以及羅德島周。康州人口在美國排名僅排名29,但是在2017年US News全美高中排名中名列第四,在WalletHub網站2016年各州教育系統的分析評估中排名第三。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康州的經濟發展,教育系統,以及著名的學區。【閱讀原文:()、(

 

認識精釀啤酒——康洲發展最快的產業之一

康涅狄格州的精釀啤酒業發展勢頭迅猛。2011年,康州僅有16家小型釀酒廠、自釀酒館和合同釀酒商。 到2015年已達35,截止2017年1月份,增至55。消費者對優質產品的追求推動了康州精釀啤酒需求的上升。本文將推薦康州最著名的10大精釀啤酒工坊,以及介紹投資精釀啤酒廠的成本。【閱讀原文

 

選擇投資美國多單元住宅(multi-family)的五大原因

在選擇投資美國房產時,對於房產類型來說,相比較單獨住宅,公寓或者聯排別墅,多單元住宅往往是有經驗的投資人的首選。這類房型一般有2-4戶,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自己住一個單元,其它的單元出租,租金收入用來支付貸款和維護費用,不僅降低了生活成本,還達到了固定資產投資的目的。以下我就從房產投資的角度介紹投資多單元房產的優勢。【閱讀原文

 

為何康涅狄格州在適宜兒童成長的榜單上占據重要地位?

為家人尋一處安全住所,是一家之長應當做的一大重要決定。從學校質量,到公園休閑、兒童娛樂,為孩子的成長選擇一處宜居的社區,絕非兒戲。在SafeWise譽為“最事宜兒童成長的安全城市”排名上,康涅狄格州的學區廣受贊譽,榜單上近三分之一的城市均位於該州。我們來了解一下榜名推薦的康涅狄格地區的城市和社區。【閱讀原文

 

西澳財政部長不滿執政黨削減西澳6400萬澳元教育經費

幾個月前,澳洲聯邦政府稱他們打算削減28億教育經費,不僅學生每年要額外支付兩千多澳元學費,還貸的時間也提前。由於西澳財政赤字比較大,政府於是拿教育開刀,在西澳削減了6400萬澳元的教育經費,此舉引起了西澳財政局長(工黨成員)Ben Wyatt 不滿。

西澳財政局長Ben Wyatt不滿執政黨削減西澳教育經費

英國《衛報》澳洲版最新消息,西澳財政大臣Ben Wyatt非常不滿執政黨削減西澳6400萬澳元教育費用,聲稱 “執政黨該為此負責”。

12月14日,在Twitter上,Wyatt和西澳國會議員成員Colin de Grussa之間展開了激烈的網絡爭論,西澳政府先是拒絕提高黃金稅稅率,並反對增加工資稅,才導致財政赤字,最終需要削減教育經費。

工黨財政預算中關於提高黃金稅稅率的提議被認為是西澳非常重要的收入來源,但提議被執政黨駁回。 Wyatt表示這項提議本可以在四年內籌集到4億澳元。

西澳財政部預測2017 – 18年將出現至少23億美元的赤字,預計到2020年凈負債將增長到430億美元以上。

Wyatt表示,造成財政赤字的原因都是由於Barnett前政府的“財政疏忽”。 自由黨領袖和前財政大臣Dean Nalder則反駁到  ,Wyatt是很巧妙的把西澳出現的財政問題歸結於他人。

國家黨領袖(The Nationals Leader) Mia Davies表示,執政黨單純針對某壹地區的財政縮減的策略是“不光彩的”。

西澳教育部長Sue Ellery,12月13日宣布削減教育開支的決策使得州政府不得不通過其他渠道尋找教育經費。

Ellery說:“這並不容易,但是為了讓西澳的財政重新走上正軌,解決自由黨遺留下的混亂局面,必須做出艱難的決定。

她還指責政府削減黃金版稅,使得西澳的經濟受到沖擊,尤其是教育部分。““我明白這個過程是很困難的,我們會盡量減少對學生的影響。

削減教育經費將直接導致西澳170個教職工失業,同時,會關閉原先為偏遠地區服務的學校,轉由遠程教育學院替代。此外,這項決策還直接使西澳18所學校的經費降低了25%,同時不得不取消對專業教師的培訓和增加其他課程的費用。

此外,西澳政府還關閉了位於珀斯以東約100公裏處Northam區和北面約180裏處Moora區的六所公立學校和學生公寓。 此前,這些學校主要是為該地區的天主教高中的學生提供住宿,但Eller辯解說,關閉地原因是因為這些學校和公寓並沒有被合理使用。

提供銜接課程以幫助人們進入大學或高等教育的Tuart學院將被關閉,提供類似課程的Canning學院將僅限於國際收費學生。

此外,政府也不再支助專註於殘疾兒童的Landsdale Farm學校。

公立學校教師工會的代表表示,西澳(Mark McGowan)政府這壹決策違反了當時在選舉時的承諾,無情的將教育體系的從預算中剝離出去。

西澳學校教師聯盟Pat Byrne表示:“這些大規模的教育費用削減將對西澳大學的學生和教師產生廣泛和長期的影響。“西澳要求持續投資,以確保每個學生都能獲得高質量的公共教育,無論他們居住在哪裏。”

此外,居外網認為,西澳政府削減本土公民教育經費的同時,不少高校不得不對此表示失望。目前的西澳高校更加依賴於國際學生的學費收入、外部資助以及慈善捐款來維持本身的運轉。但由此帶來的營銷壓力,對國際留學生的競爭,會更有利於有計劃去澳洲留學的中國學生。 

居外網會對這壹趨勢保持繼續關註,及時與用戶分享海外留學的有價值信息。

 

來源: 英國衛報澳洲頻道

編譯:Lisa Zhu

明年起免學費上大學還漲津貼 新西蘭新政妳受惠幾多?| 新西蘭

11月24日的一周,新西蘭的工黨新政府推出了新的高等教育計劃,大專院校學生的學生津貼,將每周增加50元,同時學生生活貸款的上限,也將每周增加50元。

這項計劃是新政府百日工作計劃的一部分,將從明年1月1日起正式實行;同時開始實行的,還有對大專院校學生第一年學費全免的計劃。這些都是工黨在大選前所承諾的。

教育部長克裡斯•希普金斯(Chris Hipkins)說,這意味著將有13萬名大專院校學生,每人每周可多得50元的生活費。

希普金斯說,新政策對於學生津貼或生活貸款的資格規定並沒有改變,只是上調了金額。“我們已經知道,大專院校學生和他們的家人都很擔憂,他們告訴我們,花費是學生進入高等院校學習的真正障礙。”

這項對大專院校學生支持的政策,經咨詢公司BERL驗證的工黨在大選前的計算,政府每年將增加2.7億元支出。並且從明年4月1日起,還將隨著消費者價格指數的上漲,進一步調整學生津貼和生活貸款的數額。

希普金斯說,政府的高等教育學費全免計劃,在2018年開始第一步,開始免除第一年學費;到2024年,將全面推出為新西蘭人提供三年學費全免的高等教育計劃,再加上增加的學生生活花費,按照工黨在大選前的總預算,這項免費教育政策的總費用,可以達到每年多支出3.4億元。

在這項政策下,24歲以下、不在家裡住的單身學生:

  • 每周學生津貼將從目前的177.03元,上漲到227.03元;
  • 每周可借貸的生活貸款,也可從目前最高金額的178.81元,增加到228.81元;
  • 同時,住宿津貼也計劃在2018年每周上漲20元,最高可以達到每周60元。
工黨在大選中推出高等教育政策。從左到右,財政部長格蘭特·羅賓遜、教育部長克裡斯·西普金斯和總理嘉欣達·阿丹
工黨在大選中推出高等教育政策。從左到右,財政部長格蘭特·羅賓遜、教育部長克裡斯·西普金斯和總理嘉欣達·阿丹

學生歡迎 但仍不夠生活?

新西蘭學生聯合會(NZUSA)主席喬納森•季(Jonathan Gee)表示,這對大專院校學生來說是個大好消息。

NZUSA的“2017年收入和支出報告”顯示,一個高校學生平均每周花費為300.28元,學生津貼和貸款增長,其實仍不夠用。季說,這些開支大部分都是源於租金上漲,其次才是食物和其它生活費用。“我們全部要求的,就是足以維持生活。”

“每周增加50元,意味著現在在讀的學生可以更多地關注學業上的成功,而不只是擔心經濟上如何生存;同時對於那些由於花費太高而無法進入大學學習的學生,也有一定的激勵作用。”

新西蘭的學生貸款未償還總額,目前已經超過150億元。大部分學生在大學畢業後,都背負幾萬元學生貸款。媒體分析,這也是新西蘭年輕人住房擁有率大大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高等教育新政對你意味著什麼?

工黨在大選前和大選中,對中學畢業後的高等教育和工作培訓,都做出了多項承諾。我們從中能夠得到些什麼呢?下面就來盤點盤點。

1. 三年高等教育學費全免

這項政策不僅會影響到那些在校大學學生,學徒、行業培訓和專科技術學院學生等,也都將得到充分的資助。

後續的影響則是,如果學生人數有所增加,學生住宿可能會變得緊張。而對於那些按國內學生收費的澳大利亞公民,是否有資格獲得免費的高等教育培訓的問題,政府似乎也還沒有具體的應對政策。

2. 恢復研究生學生津貼

工黨承諾恢復研究生的學生津貼,並將其延伸到學習七年以上的大學生,比如醫學專業學生。但這項計劃何時才能啟動,目前仍無法預計。這令那些正在制定學習計劃的人,感到無所適從。

政府曾表示會考慮在明年的預算案中恢復研究生津貼,但是並沒有保證,也“不會就個別政策建議開始實行的日期”。

財政預算案通常在五月底發布,所以這項改變最早要在2018年下半年才會生效,但是目前這也很難保證。

3. 澳大利亞學生湧進?

政府高等教育學費全免政策,也可能適用於澳大利亞人,因為目前澳大利亞公民是按照新西蘭居民身份、和新西蘭人一樣付費。

如果這項政策包括澳大利亞公民,那麼很可能會出現這種情況:成群結隊的澳大利亞人跑到新西蘭來讀大學,因為這裡不用交學費。

4. 更多錢可以用在食物上

每周增加的50元學生津貼和生活貸款,同時每周增加的20元住宿津貼,將意味著學生會有更多的錢維持生活。目前學生的大部分津貼,都用在了房屋租金上面。

高等教育聯盟的桑德拉•格雷(Sandra Gray)表示,這項政策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都將產生很大的影響。“如果我們能讓學生少工作幾個小時,把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學習上,有食物放在桌子上,那可真是一件好事。”

從2018年1月1日起,新西蘭的工黨新政府正式實行對大專院校學生第一年學費全免的計劃
從2018年1月1日起,新西蘭的工黨新政府正式實行對大專院校學生第一年學費全免的計劃

點擊查看居外網上新西蘭學區房

5. 返回成人夜校

那些喜歡邊工作邊學習、或者想學另外一門語言的人有福了。

工黨承諾為包括夜校在內的課程“恢復資助”,以幫助在職者學習,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工作環境。

2009年當國家黨政府把成人社區教育經費削減1310萬元時,民眾曾上街游行抗議。所以當工黨在大選中做出這個承諾時,就受到廣泛的歡迎。

但這一政策的推出還缺少具體細節,也沒有跡像表明資金何時能夠恢復、以及恢復到什麼程度。

6. 兩萬元企業資助

這個計劃是讓那些不接受三年免費高等教育的人,有機會獲得2萬元的資助來幫助創業。

在頭三年,這個計劃將每年資助多達100位企業家。

要想獲得資助的人,必須參加一個由政策出資的商業培訓計劃,並且需要有一個導師和一個商業計劃,被專家小組所接受。

7. 更多的學徒

為了讓年輕人開始工作,政府計劃將為雇主提供9500元的補貼,以資助招收和培訓學徒,比如招收Kiwibuild計劃建築工地上的學徒工。

為了獲得補貼,學徒的年齡必須在18到24歲之間,學徒時間超過三個月。工黨說,第一年的學徒每周將獲得472元,而不是每周180元。

這個計劃生效的時間目前還不明確。

8. 留學生減少

在大選前,工黨根據其移民政策估計,學生簽證數量將每年下降6千到1萬人,留學後工作簽證的數量,將同時下降9千到1.2萬人。

但國家主張,工黨“無意在短時間內履行這一承諾”。

9. 毛利語學習

作為增加毛利語教學承諾的一部分,政府將需要培養更多的毛利語教師。將為毛利教師提供專門的獎學金,以確保在全國所有中學都可以選擇毛利語教育。

10. 非高峰期免費公共交通

工黨承諾,將支持綠黨就“綠色交通卡”進行調查。“綠色交通卡”將主要針對低收入家庭和考靠福利金生活的人群,因此應該允許大專院校學生和19歲以下的青少年,在非交通高峰時間免費出行。

但綠黨和工黨的“綠色交通卡”協議中,並沒有直接點明學生,但他們似乎可以被納入調查。

11. 因沃卡勾再免租金

南島最南面的因沃卡勾(Invercargill)早就有自己的零學費政策,並因此使招生人數從原來的1千人,大增到現在的5千人。

如果全國高等院校都實行學費全免政策,因沃卡勾正在考慮住宿補貼,可能會向大專院校學生提供免費住宿,以此來保持吸引學生的優勢。

(互聯網資訊綜合整理)
責任編輯:Zoe Chan

巧用科技和豚鼠 解構紐約新型私立學校如何改變傳統教育 | 美國

長期以來,紐約市的私立學校由一小部分精英學校主導。這些學校學位有限,每年的學費可高達5萬美元,入學程序繁雜得能讓最冷靜的家長陷入恐慌。其中有些學校的辦學宗旨偏傳統,而另一些則更激進。但是總體上來講,即使這些學校有任何改變,也都相當緩慢。

現在,一些新湧現的公司號稱,他們將為家長們提供更適合21世紀的選擇——並從中營利。

AltSchool是一家位於舊金山的新公司,號稱將使用新科技革新教育。該公司自2015年在紐約開辦了第一家“微型學校”後,又陸續開辦了另外兩家。

有一些學校則注重削減成本,比如說去年在TriBeCa開辦的小小Portfolio學校(Portfolio School),該校使用高科技減少行政支出,強調實驗性學習,如讓學生為班級的豚鼠設計籠舍等。另一家位於布魯克林和曼哈頓的連鎖學校BASIS 獨立學校(BASIS Independent Schools),采用較傳統但側重科學的課程設置,學費也僅為該市頂級私立學校的三分之二。

還有一些學校則致力於跨文化方面的知識,比如Wetherby-Pembridge學校(Wetherby-Pembridge School),該校是英國威廉王子和哈裡王子曾就學過的一所學校的分支,對那些今年在紐約明年可能就在倫敦的國際企業的工作人員非常有吸引力。

學生在以集作為本的Portfolio學校進行小組活動
學生在以集作為本的Portfolio學校進行小組活動

點擊查看居外網上近200萬套美國真實房源

另外,WeWork公司也將觸手伸進了該領域。WeWork是一家專注於辦公區域分享的公司,近期因購買了Lord & Taylor大樓而震動了紐約的銷售業。本月,該公司宣布將於明年開辦一所叫做WeGrow的自有學校。公司創始人之一瑞貝卡·紐曼(Rebekah Neumann)在一篇博文中這樣寫道:“(這所學校)將以社會責任和企業家精神為本,致力於釋放每個孩子的超能力。”

WeWork期望其教育板塊與房地產板塊能夠相輔相成,在同一棟大樓裡,家長工作,孩子學習,雙方甚至可以共進午餐。從長遠來看,該公司希望在52個已有公司分支的城市建立這種學校,以使需要出差或調職的員工能夠將孩子從一所學校轉到另一所,就像將筆記本電腦(MacBook Air)換個地方充電一樣。

與紐約其他私立學校不同的是,這些新學校都是營利性的。

專注教育技術的風投公司ReThink教育(ReThink Education)的管理合伙人馬特·格林菲爾德(Matt Greenfield)認為,這些新學校湧現,是對現存教育選擇感到挫敗的家長,他們渴望創造理想學校與冷眼風險投資交織的結果。

他說:“學校本質上是一門不錯的生意。紐約房價高得嚇人,其他生活成本也不低,紐約學校的學費也很高,所以我認為,從經營的角度來講,這些學校是不錯的生意。”

當然,這並不是說一定能成功,有些學校已經開始經歷挫折。AltSchool的投資人包括Facebook的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該學校近期宣布關閉了包括東村校區在內的兩所校區,反映出該公司將工作重心從建立全國性的學校網絡“轉移至”推廣其開發的教育軟件。該公司宣稱,即使紐約校區學費為小學32,000美元,中學37,000美元,仍無法維持其收支平衡。

過去十年建立的一些其他營利性學校也幾易其主。一所以學前教育為主的Mandell學校(Mandell School),曾開設小學部,但在上個學年末忽然宣布將其關閉。現在BASIS在使用它們上東區的舊址。

最令人矚目的營利性學校當屬2012年開設的國際學校Avenues (Avenues: The World School)。該校以其野心和驚人的學費著稱。Avenues為學生提供西班牙語—中文雙語課程,以助其適應全球化。創始人說明將最終建立一個擁有20所位於世界各地的學校網絡。

Avenues成功地吸引了學生,在位於切爾西(Chelsea)的校園總共有從幼兒園到12年級大約1600名學生。但是其全球擴張計劃進行得似乎不是很順利,目前仍然只有紐約一所學校。

幼稚園學生在紐約上東區Wetherby-Pembridge學校學習數學
幼稚園學生在紐約上東區Wetherby-Pembridge學校學習數學

點擊查看居外網上紐約學區房

一些建校時間更短的學校,特別是像Wetherby-Pembridge這樣的學校,使用英國標准課程設置,甚至拼讀都遵從英國傳統(比如說在“colour”裡堅持帶有“u”),也在努力吸引國際家長。明年將要開始招生的Polis國際學校(Polis World School),宣布提供中文浸入式蒙特梭利教學,並招募“創辦家庭”(相當於教育領域的種子期投資人)以順利起步。

一些觀察家對這種新型的學校持懷疑態度。曼哈頓私立學校顧問公司(Manhattan Private School Advisors)為不同家庭在入學程序方面提供服務,它的創始人及所有人阿曼達·烏西(Amanda Uhry)不鼓勵家長申請營利學校,因為她對這些學校的長期穩定性沒有信心。

她說:“有些人確實被這些學校所吸引,學校也確實有學生,” 但這是因為那些人沒辦法進入更有聲望的非營利性學校。在她看來,很多家庭“寧願去公立學校也不願意進入沒有一點歷史的私立學校。”

Portfolio學校學生在為電影集作彈奏音樂
Portfolio學校學生在為電影集作彈奏音樂

但是,WeWork對於找准市場似乎很有信心。一位因其工作情況還有待確定而要求匿名的建議者透露,該學校教學方法將結合華德福和蒙特梭利,學生在校將修習瑜伽和冥想。他們也會定期到紐曼家(Neumanns)的農場活動,該農場位於紐約Pound Ridge,占地60英畝。學生將學習使用地產食材進行烹飪。

紐曼夫人(Ms. Neumann)及她的丈夫,WeWork的合伙創始人亞當·紐曼(Adam Neumann),養育了5個孩子。在接受彭博社采訪時,她說,在他們家裡,工作和家庭生活之間“並沒有界限”。類似地,WeWork公司也模糊了工作和休閑的界限,辦公室配備有桌上足球以及生啤。

在彭博社的采訪中,紐曼夫人說道,學生將會接受在WeWork租用辦公空間的企業家的指導,並鼓勵其開展自己的生意。她舉例說,一位8歲的孩子在農場自己經營的攤位上出售自己設計的T恤衫,他在WeWork今年經營的小飛行員學校上學,馬上將要成為在WeWork辦公的時尚設計師的學徒。

該學校可能將會在位於西18街的WeWork空間開始上課,隨後可能會搬遷到將來位於第五大道的Lord & Taylor大樓的總部。學校設計師為丹麥建築師比約克·英格爾(Bjarke Ingels),將尋求“消除傳統學校環境的分區設計”。

WeWork的目標為明年以約70位3歲到四年級的學生開始,逐漸擴張至12年級。

ReThink公司的格林菲爾德先生說,根據他獲得的信息,紐曼夫人看起來很真誠,而且,讓學生接觸商業和其他可能的職業是有利的。“不是說一定管用,但是,畢竟也不會對孩子有什麼巨大的壞處。”

原文來源:紐約時報
發表日期:2017年11月20日
責任編輯:Zoe Chan

本文系居外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出國留學莫糾結 被幾所學校同時錄取該咋辦?

被幾所學校同時錄取,怎麼選?

又是一年申請季,大部分準備留學的學生為保險起見,都會申請多所高校。但這樣做的結果是常會收到幾所學校的錄取通知,如何選擇是一個令學子頭疼的問題,可謂是“甜蜜的煩惱”。與其自己糾結,倒不如看看已在國外留學的學長有什麼經驗。

要考慮到未來規劃

目前在美國波士頓大學讀金融數學專業碩士的吳千帆提到,在當初選擇學校之前,他很明確自己要什麼,也對未來的職業進行了簡單的規劃。“我認為,要想在美國獲得工作機會,就要學技術類專業,要想未來回國發展,申請的學校最好在中美都有知名度。”每個人對未來的規劃不同,不論是做科研、回國工作還是希望在國外獲得工作機會,都需要提早打算才能有備無患。

選擇學校的困難還在於很多學校從發放錄取通知到確定交費之間的時間很短。如果這時所申請的其他學校尚未有消息反饋,會讓學子非常糾結。吳千帆當時收到的幾所學校的錄取通知書,有些並不符合他對未來的規劃。“但那些學校給我做決定的時間很短,所以選擇的餘地也比較小。”如果想保留錄取資格就需要交定金“佔位”,收費大約在1000美元至2000美元之間,這就需要根據自己的經濟狀況判斷是否需要保底。

綜合考量各種因素

在明確了自己的方向之後,就需要綜合考慮學校的排名、項目情況等。 目前在澳大利亞迪肯大學體育管理專業讀本科的陳帆放棄了學校排名和知名度更高的莫納什大學,選擇了體育管理專業更好的迪肯大學。“雖然迪肯大學的綜合排名不如莫納什大學,但體育管理專業很強,也會提供更多實踐機會。”陳帆對於自己的選擇這樣解釋道。

此外,不同的學制也是考量的內容之一。比如,一年制碩士時間較短,就節省時間成本和金錢成本而言,是個不錯的選擇。而時間相對較長的項目在專業培養上更加深入。

除了排名和學制,學校的地理位置也是一個考慮的因素。很多國家人口密度小,一些在小城鎮或者地理位置偏僻的學校很難擁有大城市的機會和氛圍,有些學生坦言:“在‘村裡’上學,感覺不像在國外,有時也挺羨慕在大城市上學的同學。”張健(化名)正是考慮到這一因素,選擇了擁有多所名校和更多資源的波士頓。入學之後,他確實獲得了很多交流和擴展眼界的機會。但選擇在小城鎮留學,生活壓力小,比較安靜。

在無法做出選擇時,不妨打開思路,主動獲取信息。吳千帆在面對幾個學校的選擇時,選擇了用行動打破僵局。“我去查學校的課程設置和就業數據,然後去詢問相關老師,還去論壇上看前輩們的經驗和體驗。

陳帆則利用在澳大利亞讀預科的機會,提前到所申請的學校體驗,根據自己的體驗結果做出了最終選擇。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

責任編輯:Shelly Du

泰國教育到底有什麼優勢,讓去過的人都不想回來? | 泰國

泰國的教育經費一直佔國民預算的20%以上,居國家預算的首位。泰國的孩子從小學到大學,由於有公立學校做保障,和一些慈善機構的捐資助學,所以在泰國幾乎沒有因交不起學費而失學的孩子。

泰國教育到底有什麼優勢,讓去過的人都不想回來? | 泰國

而在中國,教育支出,正成為家庭最昂貴的開支之一。甚至一些農村孩子因沒錢而不能上學。因此,一些有識之士在大聲疾呼:一個人改變自己命運的最大機會是教育,如果他們連把握這個機會的資格都沒有,那麼我們的社會將會變得怎樣?

在“生存教育”中獲得基本素質中國“名校”的評判標準主要是“升學率”,而泰國的“名校”的評判標準主要是學生的“人文素養”。

泰國學校所提倡的是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注重的是學生知識、能力、品格的培養與塑造。泰國一般不存在“重理輕文”的現象,數、理、化在整個課程的設置中份量並不很重,所以學生不會整天埋頭於題海進行演算。

泰國學校不提倡佈置家庭作業,作業一般都在課堂上完成。課餘時間,學生們大都是在打球、唱歌、彈吉他、做手工和閱讀。

泰國學校非常注重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的培養與教育。每天早晨八點,每個城鎮都舉行升國旗儀式。

學生們每天早上都仰望國旗、高唱國歌,長此以往,國家、民族的概念便深深根植於孩子們的心靈深處。即使是放學後,沒有任何人組織,每當廣播裡播放國歌時,正在嬉戲玩耍的孩子也會自覺地站立聆聽國歌。

沒有空洞的說教,沒有高不可攀的大道理,自然而然地、潛移默化中,便把對國家、民族的情感深深地融入了孩子們的心裡。和泰國人交談,他們總會自然地流露出作為一個泰國人的自豪感。

泰國在發展現代化的過程中,很好地保留了本民族的傳統文化,而這種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更多地得益於學校教育。

從孩子入學開始,對傳統文化的學習就始終貫穿於整個學習過程。

對剛進入校門的小學低年級學生,首先學習的就是泰國的傳統禮儀。從如何行禮、如何坐、如何站到如何拜師、如何獻花、如何受獎等等,均有詳細的講解,學生們進行實際演練;像音樂課,學生們不僅學習西洋音樂,而且還系統地學習泰國的民族音樂、樂器和舞蹈。

泰國是一個佛教國家,80%以上的人口信奉佛教,每個月,學校都邀請造詣高深的僧人到學校為講經說法,而高中每週都有宗教課。

泰國的每一個傳統節日,學校都會舉行隆重的慶祝活動,目的在於讓學生瞭解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舉辦程序感受濃郁的傳統氛圍。通過學校教育,使得泰國獨具特色的傳統文化得以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泰國教育認為所有受教育者都有不同的素質或不同的潛在素質,關注“個性教育”或“特長教育”,才是素質教育能否成功的關鍵。所以泰國學校提倡以“鼓勵教育”為主,以此來充分發掘學生的潛力。

在泰國,大胖子可以報名學體操,小矮個可以報名學打籃球,只要學生喜歡,願意嘗試沒有老師會拒絕他,會對他說“不行”,這樣便把對學生素質的培養儘可能地同其興趣和潛在的素質聯繫起來。

泰國的學生從小便被告知“正直、誠信、實在”等良好品質對一個人來說非常重要,信譽價值連城,如果作弊不僅會受到重罰(前後三科均以零分計,不得補考),而且是在出賣自己的信譽,因此幾乎沒有學生作弊。

泰國人普遍比較講誠信,為人實在,這或許與學校的長期教育有關。在日常教育中,泰國重視孩子們文明操守的養成。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就會被要求在餐廳吃完飯後,要把椅子放好、把餐盤送到指定地點。

泰國學生總體上都比較開朗、活潑、大方和寬容,在他們身上更多地保留了孩子的天真與稚氣,你會感覺他們更像孩子。

教育的精神力量最終體現在人文素養的底蘊中。對於人的可持續發展來說,人文素養的培養比數理能力培養更基礎,因為人文素養是多方面能力的總支撐,這種支撐作用表現為理性的思維、寬容的心胸、健康的心態、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足夠的合作意識等等。

泰國的教育理念無疑是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提倡的“學會生存”的教育理念相吻合的,“生存教育”始終是泰國教育的核心,始終貫穿在教學活動的整個過程中,旨在培養學生的生存能力、動手能力、獨立性和合作意識。

在小學,專門有一門實用課程,主要讓學生學習如何正確使用電源插座、如何自我保護以及如何進行急救處理等生活常識。在中小學,每週有一節童子軍活動,高中則是軍訓。

童子軍主要訓練學生的野外生存能力和生存技巧,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鍛鍊學生的體魄。

童子軍活動時,學生們學習野外生存的知識操練隊列、在夏令營(童子軍訓練基地)學習搭帳篷、做飯、辨別方向以及在野外過夜,同時還要負重遠足。

泰國天氣比較熱,童子軍活動都是在露天進行,學生們雖然大汗淋漓,但沒有人叫苦叫累,更沒有家長會因心疼孩子而不讓孩子參加或向校方提抗議。

“分色運動會”最能體現泰國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合作意識。

在泰國,新生入學,學校便會按照新生人數比例,把新生分到紅、黃、藍、綠、紫、白等各個色塊中,從進校到畢業,他就一直在這個色塊中參加學校舉辦的各類活動。

每個色塊中,學生的年齡不一樣,有高中生,也有小學生。舉行活動時,高年級的學生帶領低年級的學生一起組織活動,這樣就形成了學生自己管理自己的良好機制。

整個活動,從運動員的選拔訓練、到拉拉隊的組織排演;從每個色塊方隊的宣傳欄的搭建,到宣傳畫的電腦設計與製作,全部是由高年級生帶領低年級生完成。

運動會中,老師也按顏色分到各個色塊中,但老師不是整個活動的組織者和管理者,僅僅是參與者。運動會中,所有的學生都是參與者,沒有比賽項目的,全都是拉拉隊員。

在泰國,你很少會看到中國學生那種“頭懸樑,錐刺骨”的刻苦學習的場面。

對泰國學生而言,學習是“寓教於樂”中的輕鬆與快樂;是“情景教學”中的生動與風趣;是“生存教育”中的參與與創造。

 

 

責任編輯:Shelly Du

中國香港學生擁有世界上最好的協作解決問題能力! | 中國香港

哪國教育最好?本週二公佈的“2015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畫”協作解難評估結果顯示,中國香港中學生在全球協作解難能力排名僅落後於新加坡日本,排名第三。

在2015年開始,Pisa就對世界各地15歲學生在科學、數學和閱讀方面的表現進行調查和評估,主要研究結果已於2016年12月公佈,這次公佈的是同一研究中的協作解難評估結果。這次國際性的協作解難評估為首度舉行。

結果顯示,新加坡的學生以561分的成績拔得頭籌,擊敗了552分的日本。中國香港以541分排名第三。

在參與評估的52個國家中,學生總人數超過12.5萬,平均分數為500分。

2015年隨機挑選了中國香港來自138所學校的1600名學生,測試他們如何通過彙集知識、技能和努力來合作解決問題。

PISA由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策劃,每3年一次,OECD表示:如今全球化不斷加深,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學生的社交和協作能力顯得尤為重要。

中國香港學生擁有世界上最好的協作解決問題能力! | 中國香港

報告說,“隨著不同民族、國家間的溝通越來越頻繁,世界關係越來越緊密,這個世界需要更多懂得如何合作的人。

Pisa對學生們在計算機模擬不同的場景、狀況所做出的互動和反映進行了評估。

在一個特定的背景要求下,老師將每3名學生分為一個小組,每個小組都需要同時合作解決一個虛擬國家的12個問題,解決問題最快的小組獲勝。

那麼分數的評判標準是什麼呢?這要看在模擬溝通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他們如何分配任務,如何在各個成員不同的見解與衝突中選擇出最優解決方案。

依據表現不同,協作解決問題的能力分為四個等級,每個等級對應不同分數。

在所有學生中,只有8%學生的協作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了最高的熟練水平。新加坡有21.4%學生達到最高水平,而中國香港的比例是13%。

表現最佳的學生,可以處理高協作性並且很複雜性的任務,例如,可以掌握整個團隊的動態,能夠主動克服障礙,解決分歧和衝突。

中國香港的學生協作能力平均水平位居第三,這足以證明著他們有能力解決複雜的任務,例如能夠在團隊中協調關係,定位角色,識別解決問題所需要的關鍵信息,並能夠幫助團隊成員在出現矛盾衝突時協商找出最優解決方案。

數據還顯示:性別的差異、活動的性質和學校環境都可能影響學生們的表現。在每個國家中,女孩的表現都要比男孩好一些。報告顯示:女孩比男孩更注重人際關係,更能傾聽他人的想法,更樂於欣賞其他同學的成功。

報告顯示:擅長科學、閱讀和數學的學生在處理問題時表現得更好,因為他們更擅長掌控和理解信息。

玩電子遊戲的學生比不玩電子遊戲的學生得分略低,而那些使用社交網絡和上網聊天的學生通常有更好的協作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育專家表示,這一結果表明,中國香港的學校課程在引入更多的團隊合作和集體學習方面取得了進展。

中國大學的國際學生評估中心( Chinese University’s centre )主任Esther Ho Sui-chu表示:“我認為這表明,在過去的20年裡,城市的教育改革已經走在正確的方向上,我們不再只是教孩子們死記硬背了。”

從2000年起,該中心已經對過去中國香港學生的PISA評估結果做了6個版本的研究。

教育大學終身學習研究與發展中心(Education University’s centre)主任鮑勃·亞當森教授也表示:學生在很多領域都有了提高,特別是軟技能(一般是指與他人和諧相處的能力、語言溝通能力、社交禮儀等。),有很大的進步。

Ho 說,引入通識(英國的文科學科)作為學校的核心課程,意味著學生們可以學會如何批判性地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如何在小組中分析有爭議的時事話題,如何去達成共識。

教育局發表的一份聲明稱,Pisa的評估結果“肯定了(中國香港)教育體系的質量”,是所有為了推動教育改革所做出的“共同努力”的結果。

教育大學終身學習研究與發展中心(Education University’s centre)主任鮑勃·亞當森教授對這一觀點表示肯定,認為這一結果反映了中國香港教育體系的良好進步,但警告不要自滿。

亞當森說:雖然有一些領域,尤其是在軟技能(一般是指與他人和諧相處的能力、語言溝通能力、社交禮儀等。)方面有很大的進步。但是仍然有僱主們抱怨說,我們學校的畢業生沒有足夠的創造力、創業技能和溝通技巧,也不夠國際化。這表明,我們的教育體系還是有很多工作要去做,有許多問題要改進。

Ho說,目前可以採取更多措施來解決中國香港學校的“嚴重”欺凌問題,確保學校環境更安全、更包容。從而提高學生的協作能力,在合作方面取得更優異的成績。

報告顯示:中國香港學生在學校受到威脅和人身威脅,超過了52個國家的平均率。

在接受調查的受訪者中,約有20%的人表示在學校受到他人的打擊或推搡,而OECD的平均水平為11.9%,這一比例中國香港在所有國家中排名第五。

報告說,學校還可以開拓一些培養協作技能的新方式,比如說允許學生在體育課上參加更多的團隊運動,在課堂上使用更多的電子學習平台和協作學習的工具。

 

 

原文來源 /譯:Shelly Du

日期:2017年1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