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2.0版 開啟海外投資新時代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日前指出,支持中國裝備走出去和推進國際產能合作,是實現我國經濟提質增效升級的重要舉措,有利於培育對外開放新優勢,推動形成優進優出開放型經濟新格局,使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在更高層次上深度融合。

走出去”2.0版 開啟海外投資新時代

 

《赫芬頓郵報》4月11日發表歐亞集團研究員Ben Yunmo Wang的文章稱,中國的“走出去”政策正經歷重大升級。該政策產生於上世紀和本世紀之交,鼓勵中國企業到海外收購資產和擴大業務。現在,習近平主席和李克強總理對該戰略進行改造,轉向以出口中國裝備以及價值更高的產品和服務為主。

過去10年,中國企業“走出去”固定在國企獲取自然資源資產,而中國大多數出口產品在質量和重要性上均不盡如人意。去年兩會記者會上,李克強總理表達了變的必要性:“我們不能總是賣鞋襪、衣帽、玩具……中國裝備走出去可以在世界市場上接受競爭的檢驗,提質升級。”

新的“走出去”政策將在中國產業向較高價值的制造和服務轉變中發揮重要作用。出口高附加值產品,如高鐵,有利於中國的國際形象和展現中國新的競爭力。此外,承包大型基礎設施項目,出口鋼鐵和水泥等材料,將有助於解決這些行業日益嚴重的產能過剩問題。

要實現這些目標,中國必須使國企變得更具戰略性、競爭力和效率。新的“走出去”政策的“壓頂石”是“壹帶壹路”規劃。這是壹個雄心勃勃的計劃,中國國企將在建設“壹帶壹路”沿線基礎設施中發揮關鍵作用。

為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國家龍頭企業,中國政府還對央企進行鞏固。去年12月,中國兩大高鐵制造商北車和南車宣布了市值260億美元的大規模合並,兩個月後,中電投集團和國家核電宣布另壹宗大規模合並。預計在準備走出去的領域,這個趨勢會繼續。

最後,中國領導人試圖根治對外投資的低效問題。2013年,國企監管機構修改了對央企管理人員的評估機制,將資產回報和價值生成置於規模或收益擴張之上。。

“走出去”2.0版將打造更強、更有競爭力的中國國企,打入向來由西方企業支配的領域,並在將會引發新的地緣政治挑戰的地區發揮影響力。中國投資和產品對全球的影響將只增不減,這就使把握和適應這種變化變得至關重要。

深度觀察:泡沫恐懼下 誰會在迪拜買房?

迪拜的購房者既可以選擇壹個室內鑲嵌著閃閃發光水晶的公寓房,也可以選擇壹個人工島上價值數百萬美元的別墅。對投資者而言,投資沙漠中的房產如同在流沙中玩耍?亦或者迪拜政府已吸取2008年房產的崩盤教訓正吸引投資者?據英國媒體調查顯示,有無數的理由讓投資者仍在迪拜買房

泡沫恐懼下 誰會在迪拜買房?

 

迪拜精品房源推薦

對富裕的外國人來說,迪拜是完美的避稅天堂。

英國常駐居民以及房地產開發商安德魯•萊蒙(Andrew Lemon)說:“陽光、享樂以及沒有稅收令迪拜充滿著巨大的魅力。”他已註意到部分法國人傾向於居住在迪拜用以避稅而並非是摩洛哥。

此外,迪拜也是中東地區投資者的避風港。當1975年內戰爆發時,黎巴嫩女商人內傑德•納斯爾(NejoudNasr)離開貝魯特來到約旦。對壹個家庭來說,她認為迪拜現在是中東地區最為安全的地方,而其他地方“充斥著許多不穩定的政治因素”。

東西方融合

對富裕的亞洲人來說,迪拜是壹個臨近且舒適的退休村。

印度前私人銀行家拉吉德Ranjita Balasubramaniam認為,投資迪拜符合她多方面的需求。她喜歡東西方融合,也打算定居於阿聯酋並雇傭當地工人清掃家務。她稱,“周圍有人在不斷幫助我們,也使得我們擁有了投資迪拜的能力。”

自2013年以來迪拜房價及銷量的激增表明其房產業已走出經濟危機,並重拾信心。

迪拜究竟怎麽了?是否有真正的改變?

擊鼓傳花

自2002年外國人被允許投資迪拜以後,這壹無名漁村成為了全球中心。

房地產經紀人表示,未來六年迪拜房產將繼續繁榮,它的發展道路像美國的西部那樣,源於有著寬松的法規。

迪拜第壹個西方房地產經紀人琳達•馬奧尼(Linda Mahoney)稱,通過出售期房,投資者在初始投資經歷過後的數周內將暴富,盡管他們從來沒有打算住在迪拜。馬奧尼將該舉形容為擊鼓傳花。“等待,總會有人接下壹棒。2008年6月,音樂停止了,接棒的人消失了。”

2007年的全球信貸危機在壹年後蔓延至迪拜,貸款枯竭,許多外國投資者相繼離開,他們對迪拜房產市場的信心也被粉碎得不堪壹擊。在那個血腥的時期,迪拜房產價格跌至幾個月前的三分之壹至壹半。當地主要股市下跌70%,成千上萬的工人停工返家。巨大的住房項目停滯不前或已報廢。

在房產崩盤之前,眾多投資者相繼投向了壹個以倫敦西區漢諾威廣場(Hanover Square)命名的、大型且地理位置不錯的公寓。該房產距離壹高爾夫球場以及大海15分鐘車程,距離世界上最繁忙的國際機場也僅半個小時。

然而,2007年投資者的數萬美元的投入並未換取今天的收獲。房產開發商ACW 控股公司(ACW Holdings)最近表示該公寓“正迅速接近完工”。而實際上,該房產在6年前就應完工了。其他房產投資者就沒有那麽幸運了,當項目取消時,他們變得壹無所有。

夢幻般的工藝品

金融危機的另壹個效應使得迪拜巨大的未償還債務曝光於眾。

人工島嶼朱美拉棕櫚島(Palm Jumeirah)上數百萬美元的別墅慘不忍睹:原本這些在沙漠中建造起來且充斥著遊泳池以及豪華遊艇的建築應該如同夢幻般的工藝品存在。然而2008年,由國有開發商Nakheel建設的該島嶼以及其他兩個項目使得迪拜逼近債務違約邊緣。

太多的借貸用以建設該項目,直至從石油儲量豐富的鄰居阿布紮比借來200億美元才將迪拜從破產邊緣拉了回來。而其中壹半的資金用來救助了Nakheel公司。Nakheel主席阿裏·拉希德·盧塔赫 (Ali Rashid Lootah)稱剩下的12億美元的債務預計於明年8月清還。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稱,其它擁有政府背景的公司仍持有1400億美元的債務,如果再壹次發生經濟衰退,這將是壹個令人擔憂的巨額債務。但迪拜的房產法規已有所改善。

無法預測的房市

迪拜政府通過加倍交易稅以抑制房產投機者。同時,如果壹個投資項目被取消,迪拜也將有法規幫助投資者以獲取補償。

鑒於外國人占迪拜人口的90%左右,房產新規以及較弱的全球經濟環境將影響迪拜的投資,這也意味著迪拜房市正在降溫。迄今為止,房產已下跌了約5%。

許多業內人士認為不排除另壹個泡沫在形成——迪拜的房市仍不可預測。

蘇尼爾•賈斯瓦爾(Sunil Jaiswal)曾組織迪拜第壹屆國際地產節。他稱房市會否崩潰是在大多數展會上被問及到最多的壹個問題。“現在在迪拜市場相當穩定。我們還沒有看到過度增長。但是市場會崩潰嗎?當然會,也許三個月之後。我也不知道。”

隨著迪拜2020年世博會的臨近,馬奧尼認為房市依舊過熱。“我預感在2016 至2017年間,政府可能不得不小心預防另壹個泡沫。”她說。

建築迪拜最高建築哈利法塔(BurjKhalifa)的艾馬爾(Emaar)公司,其所有者已售出成千上萬的地產。

風暴

默罕默德•阿巴爾(Mohamed Alabbar)是迪拜最富有並最具政治人脈的地產商。他說,他更喜歡將當前的市場下跌稱之為“壹個調整”,調整期可能最多持續兩年,這也將使得迪拜“更具承重力”。他相信迪拜可能會成為中東的紐約或是倫敦,並在壹個更好的位置以及成本控制下提供著全球競爭城市所具有的商業設施。他說,“周邊地區的20億人口都在尋找壹個有趣的中心,這將是壹個安全、繁榮、潔凈以及進步的宜居且宜投資的中心。”他承認,政府需做更多的工作以解決每月僅賺130美元至380美元不等的低收入、免費食宿環境惡劣的建築工人的環境。

上個月,數以百計的南亞工人在開發商阿巴爾的哈利法塔附近發起了壹次罕見的抗議,盡管沙特禁止這種抗議。工人擔心加班減少後,薪水也將隨之急劇下降。開發商安巴爾所有的艾馬爾公司稱,目前雇傭工人的承包商已得到明確的指示將履行自己的職責以迅速解決該問題。

此外,迪拜還尚未確定該如何應對較低的石油價格。盡管該地並非直接依賴於石油收入,但許多銀行與投資者的命運與油價相關。所以,迪拜的未來充滿著未知。令人興奮的機會可能出現,但房產經紀人建議那些能抵禦金融風暴的長線投資者可以考慮在迪拜購房。不過,任何投資都應小心謹慎。

收購酒店 中國比當年日本更猛

根據澳大利亞房產觀察家網站近日文章稱,中國收購酒店行動規模超過上世紀80年代的日本。 中國陽光保險出資4.63億美元收購悉尼喜來登公園酒店,這令中國投資者的湧入登上報紙頭條。高力國際亞太區酒店業務總經理、資深產業人士史蒂芬·伯特說,中國掘起成為酒店地產資本來源,將給澳大利亞帶來重要影響。

收購酒店 中國比當年日本更猛

伯特說:“這種現象並非新鮮事兒。上世紀80年代日本資本統治了澳酒店地產業,90年代則是新加坡投資者的天下。但如今這次的資本流量更大,酒店地產的覆蓋範圍更廣。2015年中國資本可能將占到澳全境酒店地產交易總量的60%,覆蓋範圍將從400萬美元的汽車旅館到4億美元的大酒店。”

目前購買酒店地產的許多中國公司都是酒店投資業的新手,此前很少或根本沒有相關經歷,而是通過非酒店行業積累了財富。因此,酒店運營方需要確保業主方了解酒店運營協議中的關鍵條款,如高級行政人員任命批準流程等。

很多中國投資公司的老板不會說英語。這並非苛求,事實上,這就像在華做生意的大多數澳大利亞高管不會講中文。但酒店投資成功的壹個重要因素是,業主方與運營方良好的溝通。雙語媒介畢竟不如直接溝通有效,因此要確保關鍵信息能正確傳達。

未來幾年內,外資擁有澳酒店將十分普遍。這可能導致對外資所有權的壹些嚴格限制。這對酒店行業會是負面的。就像礦場投資,若過於依賴國內資本,澳采礦行業不會有如今的規模。酒店地產行業亦是如此。

中國投資將進壹步刺激中國人到訪澳大利亞。挑戰在於,我們不能過於迎合他們,讓他們的異國體驗變淡,而成了國內式體驗。上世紀80年代日本遊客熱潮中,我們曾犯過這種錯誤。

從設計施工到管理服務 日本環環相扣監管房屋建設

據報道,近年來,各地頻頻出現“樓歪歪”“樓脆脆”等房屋質量問題,甚至出現了剛交房就變成危房的極端案例,不僅給購房者造成經濟損失,也埋下安全隱患。然而在日本,大部分民眾對住房質量壹般都“沒話說”,就連中國人在日本購買的房產,很多原本用於投資出租的房子,最後竟成了“自住”。那麽,日本究竟用了什麽“秘訣”來保證住宅的高質量呢?

從設計施工到管理服務 日本環環相扣監管房屋建設

其實我們首先知道,日本是壹個多地震的國家,或者是壹個自然災害頻繁的國家,有些日本人經常說,我們的地震災害不會出現在房屋上面,也就是說他們的房屋是比較註重安全,這應該是日本房屋的最重要的特點。現在可以毫不誇張的講,日本住宅的這種抗災性在世界上可以說是數壹數二的。究其原因,他首先是憑借著法律的基準興建起來的。在日本的法律上有新耐震基準法,規定所有的房屋都要按照耐震七級以上的標準去進行設計。我們中國有的時候壹些房屋遇到天災就沒有辦法抵擋。而在日本,所謂的天災也好,地震也好,至少它是在什麽級別以上才會沒有辦法抵擋,在什麽級別以下就要確保它的安全。也就是說,耐震到7級的房屋是日本的壹種建築標準。在另外的安全方面,住宅裏邊配備了完善的防火設備、滅火器、自動灑水等滅火裝置。消防栓這些東西都有,進到房屋去以後,人家就會告訴妳屋頂有壹個自動灑水滅火器,如果有火災發生,房屋內的自動灑水滅火器就會向大雨壹樣傾盆而下,屋子裏的所有的東西都會被水給澆了,但是它會保證屋內的安全。所以,在日本房屋的基本的壹個安全的標準就是防火、防水、防震,這是到今天為止我們應該學習的壹件事情。

建築標準也好,積極施工也好,都是屬於硬件的事情,真正的軟件實際上是住宅的管理。我們看到日本住宅的管理,特別是樓房的住宅的管理是非常細致周到的,有著各種各樣的規定。住宅區的住戶們要組織壹個管理的組織,由管理的組織再委托管理公司進行物業管理,然後實施事物的管理、管理員的業務、清掃及設備管理等等。管理公司要保證住宅的清潔還有各種維修,與此同時,各個住戶每個月要繳納壹定的管理金,由管理組織來監督管理公司來履行職責。舉壹個例子,壹般的樓房底下都會有壹個洗衣服的商家,如果大家都對這個洗衣服的商家不滿意的話,很快這個商家就會被管理的公司給更換掉。另外,住戶本身也要遵守很多規則,比如垃圾處理的方法、停車場的使用、公物的維護,如果妳違反了,就會被這個管理組織提出警告。這種管理真的是很細致,細致到每壹個戶,甚至細致到了每壹個人,這些東西都是值得我們借鑒的。

海外置業釋放利好 資金安全需謹慎

近來海外置業在不斷升溫,壹名中國買家以2500萬澳元買下墨爾本壹個豪宅頂層公寓;壹家華人不動產公司介紹,自日本成功取得2020年東京奧運會主辦權後,日本華人、中國大陸客戶紛紛在日本購房。有媒體調查顯示,過半接受調查者稱2015年有海外置業投資的需求;且均表示能接受300萬—500萬價位的項目,澳大利亞、加拿大、美國等地區的項目比較受關註。

在系列政策利好之下,2015年壹季度國內樓市“小幅回暖”。據中國指數研究院2015年壹季度中國房地產市場形勢總結分析,全國商品房銷售、新開工同比下降且降幅顯著擴大,投資增速延續去年以來逐月放緩態勢,整體資金來源增速不及去年同期。業內人士稱,對於資金寬裕的投資者,可以考慮海外置業。

海外置業釋放利好 資金安全需謹慎

海外房產投資的利好

據了解,傳統的發達國家的房產依然是投資熱門—英國、美國、澳洲憑借其優質的教育資源和良好的自然社會環境,加上房產的永久所有權、資產保值與增值等諸多優勢廣受亞洲投資者歡迎。

仲量聯行國際住宅部總監劉藝泣分析,近幾年來受金融危機和經濟形勢的影響,人民幣對歐元、英鎊、美元、澳幣等主要貨幣的匯率均升值很多,以人民幣對英鎊為例,和2005年相比已經升值30%。與此同時,國內房產價格居高不下,相比之下在現階段投資境外房產是更好的選擇。

跨境投資可以令資產多元化、不同幣種資產更可避免單幣種匯率風險,更有機會享受房產升值與匯率升值的雙重回報。

海外投資也是對家庭資產配置的壹種優化。調研顯示,高凈值資產人群的資產配置中會有30%作跨境資產投資,其中房地產與債券等固定收益產品最受青睞。跨境資產配置壹來可以讓中國公民傳統的單幣種資產,轉化為擁有不同幣種資產的組合,令投資組合更加合理和平衡。二來,當投資者擁有不同貨幣資產時,更可能對沖匯率波動風險、進而獲取匯率套利。

有日本房產機構分析,在日本成功取得2020年東京奧運會主辦權後,東京不動產的基礎設施加速建設,房地產業皆歡欣鼓舞,期待呈現觸底反彈後的未來黃金7年。隨著日元持續貶值,讓今年到日本旅遊的中國遊客人數創新紀錄,同時刺激了度假房產的投資。

“房地產之外的投資渠道正在拓寬。”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分析,由於國內房價過高、交易限制多,很多高端需求已經開始轉向價格更低、產權也更穩定的海外置業。

資金安全需謹慎

近日,壹位服飾行業的創業者朱莉向記者透露,她準備和朋友壹起投資澳洲房產項目,“我考察很久了,這個項目短期內就能產生收益。”朱莉稱,此次投資可獲得15%的收益,等賺到了錢再用來維系自己的創業項目。

類似的海外房產投資熱潮湧現,記者從仲量聯行國際住宅部了解到,美國、澳大利亞、歐洲等主要海外房產投資市場都有永久產權的物業投資受投資者追捧。

“在投資國外房產前需要提前做好幾項‘功課’。” 劉藝泣建議,投資前要向專業代理機構了解清楚不同國家的稅費差異。在選擇提供海外投資咨詢的代理公司時,盡量選擇品牌形象好、實力強大的公司,提供全方位可靠的壹條龍專業投資服務。提供最全面專業的海外投資咨詢、其境外公司也可以為投資者在購買資產後、再次銷售提供後續壹條龍的資產管理服務。客戶從投資到持有,從持有到置換等都能享有壹條龍專業服務。

因為海外投資涉及到投資者的資金安全,並且金額巨大,為保證投資者不會因為虛假信息和不規範的操作方法導致任何經濟損失。劉藝泣稱,投資者首先要選擇正規的渠道對海外房產的房源、購買流程進行了解,通過正規代理機構進行投資,使得整個購買流程有所保障。

“對於手頭寬裕的投資者,可以選擇可靠的親信朋友去海外投資。”中國指數研究院(華中)分院市場總監李國政建議,海外投資需要考察該社區的居住環境,申請房屋財產安全保障,在華人聚居地選擇項目。

另外,國外要收房產稅,房產持有成本高,投資者可以選擇具有理財功能的公寓項目,通過靠譜的不動產公司代為管理,實現增值。

李國政介紹,最近,他的兩個朋友關註到壹則澳洲房產投資信息,“開發商給武漢客戶10套名額年回報6%,開發商包租。”他分析,目前海外房產投資回報率比起國內壹線城市要高,有的項目稱收益已高達15%。另外,投資前需要把當地的各項法律了解清楚;如果有親戚朋友在海外居住,又是知根知底的關系,可以壹起嘗試。他提醒投資者,對於海外投資機構要謹慎對待。

福布斯:中國資本大舉海外置業背後原因是什麽?

中國人壽保險公司和平安保險公司在上周三表示,他們將共同投資由世界壹流的房地產開發公司之壹鐵獅門在波士頓開發的壹個濱區項目。福布斯報道稱,中國的保險行業迫切地想要收購海外資產,來分散本土資產和人民幣帶來的風險。

據福布斯中文網,紐約Gusrae Kaplan律師事務所律師庫茲克霍夫表示:“我的中國客戶是把美國高檔物業作為‘保險箱’來對待。他們未必是打算靠出租物業來掙大錢,而是希望這能發揮財富保值的作用。”

福布斯:中國資本大舉海外置業背後原因是什麽?

去年,中國安邦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收購了希爾頓酒店旗下位於曼哈頓中城區的地標性建築華爾道夫酒店,支付金額高達19億美元,使它成為美國酒店交易中按房間平均價計算的最高紀錄之壹。

這些保險公司購買美國高價物業的真正目的是什麽?原因很簡單,為了長期保值。他們早就算清楚長時期需要賠付給客戶的金額,所以在紐約和倫敦等世界主要城市購買價格不菲的物業有助於為終有壹天申請保險賠償的上千萬中國老年人保存資本。

這種趨勢已初現端倪。而且在未來幾年,類似交易會越來越多。

2013年,中國出臺新規,允許符合條件的公司——主要是保險公司和房地產開發商——在海外置業。中國政府認為此舉,從某種程度上講,是幫助各大公司分散投資的方式之壹。這些規定還將中資公司在預先批準的外國管轄區,比如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等國家持有的房地產資產占總資產比例上調至30%。

這壹規定旨在推動這些保險公司去法律制度完善、穩定的國家購買固定資產。中國政府顯然是在擔心,其國內房價太高。而美國房地產市場自2008年-09年爆發止贖危機後,仍未恢復元氣。中國保險公司在本土房地產泡沫的風險敞口過大,因此要采取措施,擺脫當前房地產市場的低迷。

“如果是以20年為周期進行投資的話,其實是不用太擔心房地產市場波動的,”庫茲克霍夫說,“如果它是地處紐約或者波士頓核心地段的高端房產,那麽20年後它必然是升值的。現金充裕且在當本土場風險敞口過大的中國資本希望使自己的財富保值。因此,對於他們而言,在其資產負債表中擁有價值穩定的凈資產至關重要。”

海外置業 不是有錢就能任性

2012 年到2013 年間,中國投資者在澳大利亞地產外商投資者中名列首位,銷售額高達約60 億美元,此時,突然爆出許家印在澳大利亞購房“翻了船”,對如今大熱的海外房地產投資者如兜頭壹棒,不得不回頭審視自己。

估計許家印自己也沒有想到,去年剛剛砸下3900 萬澳元大手筆買下的位於悉尼Point Piper 的豪宅Villa Del Mare,今年就要因違規被勒令賣掉。

海外置業 不是有錢就能任性

澳大利亞財長近日簽署文件,嚴令中國恒大地產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旗下公司在90 天內,賣出去年以3900 萬澳元(約合人民幣1.9 億元)購買的海邊豪宅Villa Del Mare,且不論銷售價格多少,必須限期售出,否則將面臨起訴。

這是澳大利亞政府自2006 年以來首次打擊外國對住宅房產的投資。澳大利亞財長在聲明中稱,Villa Del Mare 由中國香港上市公司恒大地產旗下的Golden Fast FoodsPty,通過壹系列在澳大利亞、中國香港和英屬維爾京群島註冊的空殼公司“非法”購買。

這則消息壹方面震動了對澳大利亞房地產投資抱有熱望的中國投資者,另壹方面,這只是壹次正常的執法行為,不會影響外國投資者對澳大利亞房地產的正常投資。

隨處可見的投資風險

由於人民幣進入緩慢貶值通道、國內缺乏具有永久業權並且收益穩定的可投物業,A 股市場又風險難測,中國高凈值客戶掀起了壹股海外置業風潮,澳大利亞是投資首選。

為什麽許家印的置業交易被澳大利亞官方叫停了?原因很簡單,觸犯了當地的法規。根據澳洲FIRB(海外投資審核委員會)的規定,自2008 年以後,居留簽證少於12 個月的海外人士禁止購買二手物業,即便用公司名義購買,但大股東的身份依然要符合該要求。

表面上看,Villa Del Mare 的購買者“金快餐”是壹家在澳大利亞設立的公司,但該公司的股權為壹家註冊在中國香港的外國公司,實際控制人為沒有二手房購買資格的許家印。因此,上述購買安排輕易就被識破,僅僅是壹樁很不高明的法律規避行為,加之許家印在購房過程中的高調表現和不避諱的實際使用行為,更讓該交易的非法性欲蓋彌彰。

事實上,根據澳洲統計局和FIRB 的數據顯示,過去7 年來,中國買家已在澳洲物業市場投入近200 億澳元,預計在未來7 年,數字還將增長近兩倍達360 億。而他們每年的平均投入為45 億澳元,占新房銷售總量的12%,多數集中在全國降價最高昂的地區,其中18% 在悉尼,14% 在墨爾本。

而目前正在征求公眾意見的澳洲財政部公布的壹篇公議文件《Strengthening Australia’s Foreign Investment Framework 加強澳洲外國投資綱要》顯示,這份長達33 頁的文件中,有八大部分提到了海外投資的申請程序、要求、費用,不僅是對住宅(現有房子和待建期房),還特別單獨論述了農業投資的審批,此外還專門列出壹章談到了違規處罰,這也是針對前幾年的違規沒有受到應有懲戒的亡羊補牢之舉。

那麽,當許家印這樣的富豪在海外投資都會因對當地法律和法規的不了解而栽了跟頭,作為投資者的我們又該如何呢?兩位澳洲資深投資人士,讓他們來為即將赴海外投資的妳支招把脈,或許能讓妳從中找到自己需要的那部分資訊。

海外投資的文武之道——要敢做、有度

我認為富豪許家印在澳洲的失手,決不意味著澳洲對海外投資者收緊政策和關閉投資大門, 因為澳洲新房市場(公寓樓花和別墅期房)始終都對外國投資者們實施等同國民待遇的開放地產政策。所以單壹違規事件,不應該阻擋中國企業海外開疆擴土的趨勢和潮流。

但作為投資者,我們需要始終對海外資本市場充滿敬畏,將規避風險放在第壹位,投資行動中才可以無畏。

我們要做的第壹要務就是要了解投資目標國的市場環境與交易規則。惟有對海外投資目的地的離岸金融資產,包括房地產在內的市場多加了解,規避盲目應用國內短期形成的投資思維和投資習慣,才能避免未來的災難性後果。

拿許家印案例來分析,雖然表面上看澳洲開始嚴格遵循FIRB的審核要求了,但這恰恰給了海外企業和個人投資者們更加安全、合法、公平的投資澳洲的壹種保障和承諾。總結來看,澳洲房地產的市場仍有很多預期:

首先,既然不能違規購買二手房,投資者必然轉投全新物業,因此,別墅類新房價格增長在2015 年仍將持續;其次,海外投資者仍將大量湧入澳洲房地產市場,基於澳洲等同國民待遇的新房貸款政策;目前澳洲海外投資位列前四位的美國、加拿大、新加坡、中國等地無法在本國提供給購房人持續貸款的情況下,澳洲銀行和金融機構卻可以給予海外個人房產投資者最高300 萬澳元的貸款額度(相當於1500 萬人民幣的住房抵押和融資的上限)。

第三,澳洲目前正經歷60年來的最低住房抵押貸款利率, 4.6%的貸款利率甚至已經低於租金回報率了,全球地產投資可以實現在澳洲以租養貸、以房養房,因此在低空置率、高租金回報、住房供給關系緊張的市場行情下,不會阻擋中國房企進行澳洲房地產拓展的腳步;最後壹點,美元走強,澳元創新低,美元持有者大量收購和擁有沒有房地產稅、物業稅、遺產稅的澳洲房地產和土地資源儲備,只要澳洲稅務政策不變,匯率在低位徘徊的時候,澳洲房地產市場依然持續走強,成為世界各地房企和個人投資者的青睞之地。

如果投資者希望進行海外投資的話,那麽從房產財商教育者和離岸房地產配置專業角度,我的分析和建議有幾方面:

壹是國內個人投資者可以跟隨市場腳步進行資產風險分擔,規避人民幣貶值和單壹收入來源的風險;二是個人房產投資者在面對海外多國市場選擇時更應該摒棄中國思維和判斷方法,而是以投資目的地的業已成熟的投資規律和標準進行市場和產品的篩選;三是國內的個人房產投資者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更弱,因此更應該對未來的市場預期風險做離岸資產的風險分擔布局;四是個人房產投資者不應該被“海外”和“看不到”而把“不作為”當做借口,因為閉關鎖“思”是財富走向平庸甚至覆滅的前兆。

海外投資要信息對稱透明

作為壹名在澳洲長大,曾經在澳洲國家銀行工作過的華人,我認為,此次許家印在澳洲投資的話題之所以被爆出來,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其個人的明星效應以及中國媒體扭曲解讀了澳洲政府的真實目的。

需要明確的是,澳洲政府並非針對某壹個人的行為,而是查整個相應的事件,因為澳洲法律規定,海外投資者不管怎樣利用結構設計或變通方式來澳洲獲取二手房都是不允許的。這並不是針對中國投資者的,而是很久以前就已經有了。

這就好比在北京,外國人炒房或是買車必須搖號壹樣,都是有相應的法律法規。以前可能這條行政法律沒有被很好地執行,但現在不壹樣了。所以對普通投資者來說,接下來去澳洲的投資最需要註意的就是信息的透明與對稱, 確定投資風險的高低。

所以如果有條件的話,建議投資者在進行海外投資時,選擇有知名的、有資信的布局全球資產配置的投資機構,為什麽呢?因為對專業的機構來說,投資是長期的市場行為,作為市場的參與者,機構與機構之間可以有效避免出現信息的不對稱,同時,由於專註於長期的市場聲譽,所以他們會盡量幫投資者賺到錢,才能走得更遠。

而對於中國人來說,房地產的確是比較好的投資渠道,壹個原因是杠桿比例高,銀行對房貸的授信比例大,另壹個這也是個人可以選擇抵禦通脹最好的辦法。那麽澳洲的房地產行業之所以非常適合個人投資,主要是三點,壹個是源於其價格的透明,不會因為海外投資者而出現提價等現象;第二是澳洲的房子是永久產權,世代傳承;第三就是澳洲的房子約等於每7 年翻壹番的,那麽在有80% 的資金是來自銀行杠桿的情況下,資本的內部收益率就很可觀。值得註意的是,目前澳洲的房貸得益於澳洲的貨幣政策五十年來新低,投資者借來的資金極其低廉,而且澳幣兌人民幣呈現的也是單邊走低的態勢——比如去年此時,人民幣對澳幣大約在1:6.32左右,而今年已經到了1:4.8 左右,等於說國人去澳洲投資買房已經無形中打了個折。

還有重要的壹點就是,投資者最好多註意當地政策的變動,這樣可以有效避免出現違規的情況:比如海外人士在澳洲不能買二手房;海外人士可以買全新房和期房作為投資,如果買空地需要在壹年內開工建房;有長期簽證的澳洲非永久居民可以購買壹套二手房用於自住,離開澳洲時必須在3 個月內出售;而以上所有的房產購置都需要申請FIRB 並事先獲得批準。

5100萬! 新加坡最貴最大公寓售出

坐落於新加坡第10郵區烏節路壹帶阿摩園(Ardmore Park)的壹個雙層頂層豪華單位,日前以5100萬元的天價售出,這相信是本地最貴且最大的壹套公寓。

據熟悉這筆交易的消息人士透露,這個在豪華私宅項目“Le Nouvel Ardmore”第32層和33層的頂層單位總面積達1萬3875平方英尺,相當於10個五房式組屋單位。

5100萬! 新加坡最貴最大公寓售出

 

新加坡烏節路房源推薦

其中,屋頂天臺就占去5000平方英尺。若不計算屋頂天臺面積,該單位的交易尺價為5746元;若包括屋頂天臺,尺價則是3676元。

這個永久地契項目由永泰控股(Wing Tai)發展,共有43個單位,已在去年4月落成。包括這次的頂層單位,項目目前共售出四個單位。

其他的三個單位分別是在2011年和2013年售出,尺價都超過4300元。

萊坊(KnightFrank)咨詢與研究部主管陳姳潓受詢時指出,以總成交價而言,這次售出的頂層單位,應該是本地售價最高的公寓。

她說:“就單位面積而言,它也是我至今聽過的最大壹個單位。”

2013年6月,安哥烈園21號的壹棟公寓TwentyOne Angullia Park的壹個面積達7718平方英尺的單位,以4291萬2080元成交,成為本地最貴的公寓。該單位當年的尺價為5560元。

不過,就尺價而言,這次的頂層單位還沒打破The Marq on Paterson Hill的紀錄。2011年11月,該項目壹個3003平方英尺單位以尺價6840元成交。

陳姳潓也表示,在目前樓市淡靜的環境中出現這樁交易令人感到驚喜,單位以尺價3676元售出也相當高。

根據萊坊統計,本地核心中央區豪華公寓的平均尺價已從2013年第四季的約3500元,下滑至去年第四季的約3100元。

在成交量方面,根據世邦魏理仕的壹份最新報告,去年總共有136個位於核心中央區、成交價超過500萬元的高檔公寓成交,比2013年的243個減少44%。

至於頂層單位的買家身份,智信研究與咨詢總監王伽勝指出,他首先會猜測是外國買家。聯昌國際研究行日前的壹份報告,曾指出美國投資公司黑石集團可能會買下永泰手中的豪華單位,尺價約3000元。

另壹方面,發展商永泰是上市公司,擁有外國股東,因此根據條例必須在兩年期限內售出發展單位。“Le Nouvel Ardmore”落成至今已有壹年,意味著永泰必須在明年4月售出其余單位。

王伽勝認為,永泰或需要考慮減價10%至20%,但項目豪華單位的售價可觀,即使減價也可能再賣出10個單位。

“Le Nouvel Ardmore”第32層和33層的雙層頂層單位,總面積達1萬3875平方英尺,相當於10個五房式組屋單位。

海外置業並不適用所有人 展會價格非購房全部

昨天是2015春季房交會的第二天,記者在現場看到,海外房產的展位前吸引了許多市民前來咨詢。隨著近年來海外投資置業的熱潮,海外房產也“跟風”促銷刺激消費。本屆房交會上,海外特價房、買房送車、買房送移民等促銷手段,讓市民覺得新奇,更增加了關註度。

海外置業並不適用所有人 展會價格非購房全部

據悉,今年的春交會上,多家海外置業公司帶來了眾多海外房產項目。有來自美國、澳大利亞、葡萄牙、西班牙、希臘、意大利、法國、塞浦路斯等多國的海外房產,涵蓋公寓、別墅、商鋪、酒店等。跟以往幾屆房交會相比,今年的海外置業項目展位更大了,或許是看到了房交會上各樓盤以促銷來帶動銷售量,海外房產在本屆房交會上也用各種促銷手段吸引市民。

在現場,壹家海外置業公司將壹排數個展板放在醒目的位置,分別寫著“英國20萬英鎊投資,享經典英倫生活,壹人申請、全家移民”、“塞浦路斯30萬歐元,壹步到位綠卡,避稅天堂”、“葡萄牙50萬歐元,壹家三代移民歐洲,最快三個月獲批”……而另外壹家海外房產則寫著“買房送移民”,並可以安排咨詢者“5天4晚私人定制考察,購房即全額返還”;還有則是“買房送移民+smart車”,不過想要送車還需要買夠壹定的面積才可以。

但是最吸引人的還是海外房產的特價房源。記者看到,特價房源上有葡萄牙、西班牙、希臘、塞浦路斯的特價房,每個房源還配了外景及樣板間圖,價格從20萬歐元到84萬歐元不等,這給了市民更加直觀的視覺感受。比如葡萄牙壹套43萬歐元的房源,類型是格林(哥倫布)公寓,面積147.05平方米,還贈送2個車位;西班牙40萬歐元的壹套公寓,面積172.44平方米;希臘21萬歐元壹套75平方米的公寓。

這些特價房源,再加上可移民、無居住要求、抄底投資等吸引了不少投資者。不過業內人士提醒,海外投資置業並不適用於所有人,這些明面上的價格也不是購房的全部。因國情不同,各國對於房產物業的法律規定亦不相同,再加上購房者往往通過中介了解投資地產的情況,信息不對稱容易使海外購房者對東道國法律不了解或疏於法律審查,造成法律風險。

有意投資海外房產的市民還應當註意,海外房地產的稅收政策和國內是有區別的,通常須繳納契稅、土地稅、印花稅以及增值稅。但是不同國家征稅種類和比例又有區別,如契稅僅是部分國家征收,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家征收標準壹般為房價的1.5%左右;歐美國家主要征收土地稅,壹年壹次,繳納金額由政府委托專業評估機構對物業價值評估確定;也有些國家如英國,出於鼓勵,對在當地購房的海外人士均不征收房產增值稅。不是所有國家的政策稅收都對投資客有利,很多國家在除房產增值稅外,出租獲利也要交稅,並非所有的租金都歸房主擁有。所以,購買海外項目還需要考慮後續成本。

在現場,記者還看到在壹塊展板上寫著“歐洲置業移民年”的字樣,但是查了有關資料卻沒有找到關於“歐洲置業移民年”的相關說法。

夠還房貸 新加坡高租金的背後

多年不見的中學學姐回老家路過上海,和記者見面後,聊起了她這幾年的生活。

這位學姐叫李珍,在新加坡國立大學畢業後,決定留在當地發展。第二年,便和自己的大學男友結婚,兩人在當地買了一套40多平方米的公寓。

「雙方家裡幫的忙。」李珍對記者說,2009年的新加坡房價對於當時剛工作的小夫妻來說還是很貴的,如果沒有家裡幫忙,他們「根本無法負擔」。

3年後,第三個孩子出生了,父母總是想給自己的孩子最好的。夫妻兩人也因工作優秀穩定有了自己的積蓄。李珍和丈夫商量後,2014年初在當地靠近市中心的地段買了一套100多平方米的大房子。所有的存款付了首付後,剩下部分選擇貸款。

「那麼,你們現在的生活負擔應該不輕?」深知如今新加坡房價的記者感嘆道,100平方米的房子,靠近市中心,在2014年價格目測在90萬新加坡元(約合人民幣411萬元)以上,對於要供孩子讀書的夫妻來說,一邊是高消費的生活,一邊是房貸,壓力顯然不輕。

「不用擔心,我們不是還有一套小公寓麼?當時,我們沒有把那套公寓賣出去,所以現在小公寓的租金,完全可以還每個月的貸款。今年,我們又漲了一點租金,這套房子的租金已成為我們非常豐厚的額外收入了。」說到這裡,李珍一臉自豪,「買大房子前,我們曾想過賣掉那套公寓,沒有捨得。現在,我們都慶幸當初的選擇。雖然當時我們為了換大房子,所有的存款都花光了。」

夠還房貸 新加坡高租金的背後

這是一個中國女人和丈夫在國外打拚後的勵志生活,背後凸顯的卻是新加坡房地產市場的一個真實信息——這是個租金回報率高到足以還房貸的國家。

那麼,新加坡的租金究竟有多高?

記者從當地中介瞭解到,在新加坡一間不包括家具的有三間臥室的公寓兩年前的平均月租為5500美元(約合人民幣3.4萬元)左右,如今租金已上升到6000美元以上。記者的學姐李珍的一居室公寓,如今的租金至少在2500美元以上。

那麼,高租金的背後因素是什麼?高企的租金對新加坡來說,究竟是好是壞?

買房為了什麼?

除了住,當然還有投資。在中國越來越多的工薪階層淪為「房奴」,連買來自己住都住不起,更別提買來投資了。

然而,在新加坡,它的租房市場十分活躍,租金回報率更是高得驚人,加之當地貸款利率極低,一個月的租金收入足以還貸。這樣的投資吸引力,對於投資者來說,顯然非常誘人。

「高租金的背後,就是租賃市場的活躍。」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新加坡房地產商告訴 記者,「新加坡是個極為歡迎海外投資的國家。」

鑑於新加坡人口結構的畸形、勞動力的短缺,新加坡十分歡迎外國人來此置業,且開放移民政策,引進高教育水平、有專業技能的人才。

記者瞭解到,為吸引更多外國人來新加坡置業,新加坡推出了許多優惠政策。

比如,在對於在新加坡投資房產的外國買家,身份沒有限制;無貨幣管制;無地產增值稅;只有上繳政府的印花稅。與此同時,外國人同樣可貸款新加坡元,最高可以拿到高達80%的貸款額度,低至1.2%的貸款利率,加上新加坡租房市場十分活躍,租金回報率高,讓投資者們躍躍欲試。

更具吸引力的是,在新加坡買房,如選擇期房還能享受根據工程進度的付款程序,對於購房者來說將有充裕的時間籌備資金。且在房子的面積計算上,只算使用面積,不算公攤面積。

「所以說,投資新加坡非常讓人放心。」上文中的房地產商對記者坦言,「加上因為政府政策的介入,如今新加坡的房價開始有所下調,說明市場還是相對冷靜的,這個時候入場也很適合。」

據悉,2015年1月,新加坡私人公寓市場平均價為約8.5萬元/平方米,相較2014年12月下跌了2.4%,與去年同期比則微升了1.9%。

與此同時,新加坡幾個熱門區域房價有些許變動,其中金文泰、西海岸、實龍崗、馬里士他、烏節路、兀蘭、克蘭芝等地房價上升,價格上升幅度在1.3%-10.9%區間內。而港灣、聖淘沙、唐林、荷蘭村、武吉知馬、盛港、後港、榜鵝、裕廊、東海岸、加東區域房價則是略微下降,價格下降幅度在12.1%-0.7%區間內。

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有意投資購房新加坡的,不妨趁平衡點時期著手購入,未來有望繼續增長。

租賃組屋平衡市場

新加坡的高租金也帶來一些爭議,很多人會質疑,如此高租金的國家適合生活麼?那些家裡無法幫忙買房的年輕人怎麼辦?新加坡的窮人們買不起房也付不起高昂的租金又該怎麼辦?

「 新加坡有租賃組屋。」新加坡房地產經紀人杜云告訴 記者,這些租賃組屋就是為買不起組屋的低收入者提供的住屋。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更好地讓低收入者享受福利,新加坡政府近日調整了租賃組屋租金條例。 記者瞭解到,調整後,租戶無須擔憂薪水增長跟不上租金漲幅。

新加坡建屋局透露,截至2014年底,有超過2500名月入增加至超過800新加坡元的租戶,在更新租約後繼續享有與之前一樣的較低租金。一些租戶表示,條例調整後讓他們有更多現金應付日常開銷;也有人希望,當局能給予更長久的租金優惠。

比如,住在紅山租賃組屋的一個低收入家庭,之前只有丈夫做零工賺取家用,家庭月入700新元。後來,他的妻子找到一份部分時間工作,家庭收入上升到1200新元。到了2013年8月,他們更新租賃組屋租約時,原本因家庭月入超過800新元,每月租金得上調到111新元。新條例之前,家庭的負擔可能增加了,但在新條例下,他們得以繼續享有較高的津貼,在更新租約後的兩年,每月只得與以前一樣,支付26新元租金。

該國建屋局發言人說,這樣的安排能給收入不超過800新元的低收入租戶更多時間,用賺取的額外薪水補貼家用或累積積蓄。

然而,接受媒體採訪的租賃組屋租戶認為,調整後的租金條例讓原本生活拮据的他們,有多一點現金應付日常所需。有租戶也希望,除了月入,建屋局能根據家庭人數等具體情況,給予更長久的租金優惠。

「在新加坡,低收入的人並不會為房價的事情發愁。他們甚至有機會去積累財富獲得更好的教育資源。」杜云告訴記者,這樣的房地產市場,才能保證健康積極的發展。「它對於房地產市場起到一個平衡的作用,私宅買不起,你可以住在組屋,無需為那些高企的公寓價格發愁。」

「所以,很多人問我,新加坡的房價如此高,租金那麼貴,泡沫應該很嚴重吧。其實不然,組屋的存在在新加坡很普遍,我爺爺奶奶就曾住在組屋,享受低租金的待遇,當年他們的收入只有600新加坡元。如今,我父親和我都在新加坡有自己的房產。」杜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