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房產商:以前來東北冷清 今年熱情高漲

某房屋交易大會近日在遼寧大連開幕。據房交會組委會介紹,本屆展會共有十余家海外展商亮相展出,涵蓋公寓、別墅、酒店等,占參展商總數的12%。

海外房產商:以前來東北冷清 今年熱情高漲

“塞浦路斯30萬歐元購房、葡萄牙50萬歐元是底線、最便宜的希臘只需要用25萬歐元買房….。.”記者在現場看到,盡管海外房產展位被排列在邊緣位置,但前來咨詢的民眾仍絡繹不絕。

負責海外展區的某投資業務總監劉石磊向記者介紹,相比於以前來東北的“冷清”,今年民眾對海外房產的熱情要高漲許多。

劉石磊表示,多數民眾選擇海外房產主要用於教育、養老和個人投資等。不過,近年來,歐元匯率的持續下跌使得歐洲海外房產格外受到追捧。“最近,1歐元兌6.7元人民幣左右,比去年同期下跌近20%,較低的匯率使得歐洲房產備受民眾親睞。”

記者在房交會現場看到,為博當地民眾青睞,海外展商們使出“渾身解數”,紛紛推出購房享5年居留權、永久居住權、全家移民等舉措。

“中國的經濟增長使得高端人群逐步增多,這也是讓海外房產商中國受追捧的原因之壹。”塞浦路斯某房產商負責人喬丹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業內人士分析,海外房產接連現身大連、沈陽房交會並非偶然,這說明拓展中國東北市場已成為海外地產商的共識。

人民幣國際化加速海外投資熱潮

人民幣國際化加速了中國人海外投資的熱潮,洛杉磯的學區房、墨爾本的別墅、倫敦東區的公寓,不動產成為越來越多中國人海外投資的首選。

“與其他海外投資途徑相比,房地產投資門檻和風險相對較低,對於投資者也沒有專業要求。從國內的投資狀況來看,中國家庭財富中,人民幣資產有近80%的比例屬於房地產,投資者對房地產投資的熱情和需求旺盛,有真實的房子存在對於投資者來說有心理保障,未來海外房產投資更適合國內大多數選擇海外投資的人。”優選金融投資總監張淑霞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

但她同時強調,海外房產投資在市場、匯率、利率以及法律四個方面存在壹定風險,並且在進行海外房產投資時也存在諸如信息不對稱、信譽缺失等壹系列陷阱。“有些機構在推銷房源的時候並沒有做到價格同步,尤其對中國內地客戶,有獨立的報價單,可以不誇張地說,溢價率高達100%。”

人民幣國際化加速海外投資熱潮

新加坡精品房源推薦


為何投不動產?

目前,從國內資產海外投資的途徑來看,無外乎以下幾種投資渠道:直接投資海外房產、保險類產品以及其他金融產品,比如說股票、債券基金、對沖基金、股權基金等;還有其他不動產,比如農場、牧場、酒莊、店鋪、礦產等。

“在這些投資方式中,農場、牧場等不動產投資以及能源礦產的投資相對來說門檻較高,並且需要有較高的專業水平,不適合大眾投資。而股票基金等金融產品壹般屬於風險級別較高的投資標的,適合風險偏好相對來說較高的投資者,再加上國內外的交易規則差異以及時差的原因,對於國內的多數客戶來講這類投資相對來說也需要更高的專業水平,消耗更多的精力。”張淑霞對本報記者表示。

與上述投資方式相比,房地產投資門檻和風險都比較低,並且不需要對投資者有專業上的要求,因此更適合國內大多數選擇海外投資的投資者。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增長、人民幣相對強勢,以及國內房地產市場步入調整期,越來越多的房地產資本開始尋找海外市場。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內地的投資者在境外的房產投資額增長了25%,達到101億美元。優選金融集團總裁張虎成在談到資產配置時認為:“人民幣是長眼睛的,只去安全的地方。為什麽從中國平安、中國人壽、萬科集團、萬達集團這些大型機構到潘石屹、李嘉誠這些商業巨擘都紛紛在海外購置不動產?因為這已經成為發展趨勢之壹。”

怎麽投?

對於個人投資者而言,進行海外不動產投資,主要分為“三步走”——確定目的、選擇國家、找律師。

目前,大多數國內高凈值人群進行海外投資的主要目的仍然是移民以及子女教育。

張淑霞對本報記者表示,前幾年興起的海外“生子潮”目前已經成為海外購房的新生力量,這類人群壹般屬於高凈值投資者,海外購房多是以移民以及孩子教育為主要目的,以自住為主,對生活質量追求較高,壹般都會選擇相對舒適的大戶型,同時為了孩子教育,“學區房”更容易受到追捧。

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海外房產雖然是很好的資產配置途徑,但並不適用於追求投資收益的人,而是適合那些非風險偏好、對未來經濟擔憂以及需要資產多元化配置的投資者。

在選擇國家時,張虎成認為,社會的穩定和法制的健全是實現房產投資收益率最主要的保證。

美國仍然是最受中國投資者歡迎的目的地,數據顯示,從2008年至2014年底,中國在美國房地產投資總額高達132.7億美元,隨後是英國以及澳大利亞。

美國作為多年來投資者海外置業的第壹選擇,有其明顯特征。壹方面,與歐洲相比美國物價較低,平均房價不高,因此具有較大的升值空間,外來人口眾多更容易融入。此外,美國對於建築監管嚴格所以房屋質量上乘,房屋具有永久使用權。對於投資者而言,租金收益率較高,租賃市場需求量大,而且美國房屋銷售市場健全,房屋轉售率較高,適合移民自住以及出租的投資者。但由於美國每個州的法律和稅務不同,增加了外國投資者的購房難度。

“英國可投資的城市基本上只有倫敦,但有些投資者反映倫敦天氣沒有那麽好,並且跟美國相比外國人更難融入,同時物價相對較貴生活成本較高。但英國本身法律較為健全,對海外投資者優惠措施豐厚,教育資源豐富,金融比較發達,且英鎊相對堅挺,更有利於高凈值投資者進行保值配置以及子女教育投入。”張淑霞對本報記者表示。

值得註意的是,業內人士建議除英國倫敦外,投資者應慎重選擇投資歐洲其他國家的房產。“歐洲經濟受制於社會福利制度和勞工法,又面臨來自中國等新興市場快速掘起帶來的挑戰,短期內很難走出衰退。”該業內人士說道。

澳大利亞近年來以優惠的移民政策迅速獲得中國投資者的青睞,新移民給澳大利亞帶來的財富穩步增長,澳大利亞房產最大的吸引力在於不存在“遺產稅”,土地和房產私有且具備永久權,在澳大利亞的法律體系下,房產可以世世代代永久繼承。

但隨著新移民大量湧入導致澳大利亞房價飆升,該國移民局已於上周通過其官方網站發布通知,將停止500萬澳元的投資移民簽證(188C)的時間由原定的今年7月1日提前至4月24日。

同時,澳大利亞房產還存在壹個“致命”的問題——海外投資者只能買壹手房,不能買二手房,因此只能做長期投資,同時新建房屋已經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

在海外購房過程中,由於語言障礙以及對當地環境和法律的陌生使得購房者通常需要尋求當地房產經紀和律師的幫助。據本報記者了解,在澳洲買房通常經過以下流程。

首先,與房產經紀人壹起看房,找到認為合適的房子後,先付大約5000澳元的定金,把房子定下來,壹般可以持有壹周左右。

在這壹周的時間內,需要找到壹位澳洲本地律師簽合約,然後支付房款20%的首付,但其中的10%可以等到房子建好後才支付。房子建好後,購房者會收到提示信然後準備貸款,貸款壹般最多可以達到80%。等到交房時,購房者需要和律師壹起去進行驗收。合格後,購房者需要支付剩下的10%首付,和已經提前準備好的貸款。

風險有哪些?

雖然海外房產投資有時會帶來可觀的收益,但由於缺乏對海外房產項目以及當地法律的了解,中國投資者在海外淘金的過程中可能會面臨種種風險。

尤其近兩年,隨著歐元、日元等主要貨幣的大幅貶值,匯率風險凸顯,匯率“吃掉”房產收益的現象時有發生,即使當地房價未跌,投資者購買的海外房產仍然出現貶值現象。

2013年初,以近400萬人民幣的價格在日本東京投資購買了壹套房子的於女士對記者表示:“房子現在的估值大概是420萬人民幣,出租每個月有18萬日元(約合人民幣9288元)的收入。”但她表示,“2013年購房時,1元人民幣可兌14日元,現在已經變成將近20日元了,日元貶值約40%,這樣算算,房子可能還虧了。”

張淑霞對記者表示,雖然國外購房首付比例以及整體的貸款利率比國內低,但國外貸款審核較為嚴格,法律繁瑣,對投資者信用記錄尤為重視。

以英國為例,雖然當地的貸款利率很低,但要求中國投資者必須提供在中國的納稅記錄,納稅記錄需要與貸款額度相比配,因此把很多投資者擋在門外。

此外,北京理工大學房地產研究所所長周畢文認為,持有房屋的成本也是海外置業不可忽視的壹個重要因素。“美國等地區要收房產稅,德國、新加坡等地對房屋空置也有限制,會產生空置稅等壹些額外的費用。”

不看不知道 中國人在日本買房到底有哪些風險?

近年來,國內富裕階層不斷擴大,投資客瞄準了日元貶值的機遇,看上了日本的自然環境和房屋質量,不少中國人到日本購置不動產,日本甚至還出現了專門給中國業主服務的稅務師事務所。日本流通科學大學教授辻美代日前在接受采訪時說,最近壹段時間,在日本購買不動產的中國客戶明顯增多,日本歡迎這些投資。

在日華人鄧女士說,最近常見中國人在日本買地、買房的消息,主要是因為日本的樓房和土地壹起出售,只要妳不賣,還可以壹起留給子孫,這對於只有70年使用權的中國房產來說,顯得非常吸引人。

中國人買日本房,覺得賺了,日本人拿中國錢復蘇經濟,覺得高興。這真的是雙贏嗎?中國投資人,日本房市的風險妳都看清了嗎?

不看不知道 中國人在日本買房到底有哪些風險?

稅稅稅,妳算清了嗎?

日本房價相對中國壹線城市,有壹定競爭力。例如記者駐地的惠比壽地區屬於東京壹等地,但駐地對面壹座3層小樓,帶地皮只要7680萬日元(1日元約合0.052元人民幣)。東京的二手房和小戶型,即使是市中心,只要2000萬日元就能購買。日本其他地區的房產都有中國人涉足,就連北海道千歲市都開發了面向中國人的獨棟別墅,2000萬日元壹套,未完工就銷售壹空。

然而,在日本購買不動產需繳納各種費用,買完之後還壹直有各種費用伴隨,這跟國內買完就壹勞永逸的中國房產並不壹樣。此外,日本對當地人購買個人自住房產的貸款和減稅等優惠政策,壹般外國人是享受不到的。

由華僑創辦的中國通訊社社長姜德春指出,日本對土地、房屋等固定資產,不僅在取得時要交稅,占有使用期間和出售轉讓時也要繳納稅金。在日本,房產與土地壹起都要繳納“固定資產稅”,每年征收,是大頭。稅率根據地區不同,會有很大差異,高級住宅區和東京都中心地區,比如惠比壽和白金臺等地,由於土地非常昂貴,收入不高就無法納稅,因此也有失業者不得不出售不動產的情況。

另外,日本不動產的遺產稅非常高,當今皇後美智子的家人還曾經以房產作為遺產稅抵押給國家。姜德春指出,日本的遺產稅稅率高於歐洲國家,略低於美國,基本上到孫子輩時房產就沒有了。這就是私有制的日本沒有土地大亨和不動產大亨的重要原因,所以在日本有壹種“財產三代而竭”的說法。

日本遺產稅的稅率根據財產多少決定,財產越多稅率越高。1000萬以下房產的繼承稅稅率是10%,3000萬以下是15%,5000萬以下是20%,1億至2億日元40%,2億至3億日元45%,3億至6億日元50%,6億日元以上則高達55%。按照日本現行的遺產稅,中國人到日本購置大額不動產,若幹年後就相當於給日本國庫做了貢獻。

簡單歸納起來,日本購買不動產有如下稅費:1、購入不動產時,要根據固定資產的交易價格壹次性繳納4%的交易稅(自用住房較低,為3%);2、到政府部門登記備案要繳納登記稅(壹次性);3、不動產交易時要繳納印花稅(壹次性);4、遺產稅和贈與稅。除對配偶有些照顧、子女次之外,稅率較高,最高達到55%(壹次性);5、固定資產稅(每年交)為市值的1.4%:6、當出讓不動產時,不滿5年的,需繳納的所得稅和居民稅分別為30%和9%,超過5年,則為15%和5%。

保值升值,妳想得美!

希望買房保值或倒房賺錢,在日本很難實現。首先,日本房屋折舊率很高,獨門獨院的小樓壹般都是木質結構,20年以後價值就相當於零。如果是公寓樓,折舊率慢壹些,但壹般10年也要進行壹次大修,大修的錢就來自業主平時繳納的修繕費。如果房齡達到50年,業主會協商後決定重建。如何買房保值?實在很難。

由於各種稅費,買房出租利潤也不樂觀。鄧女士指出,日本不動產的維修費相當可觀,如果是樓房,管理費也不低。

姜德春說,他認識壹個旅美臺胞老人,花了4500萬日元在日本購得壹處房產,目的是想保值、增值,但由於不了解日本社會的實際狀況,房子租出去五六年,前後倒賠了400多萬日元。尤其是對最後壹位房客,按其在美、臺的經驗行事,與房客打了兩場官司,結果都輸得壹塌糊塗,賠了訴訟費,還倒貼了100萬日元的搬家費。

日本炒房熱早已結束,光從照片上看到漂亮的房子而不實地調查就購買的話,往往會吃大虧。即便是東京都內,哪怕位置相鄰,居住環境也完全不壹樣。在壹些情況極端的地方,車站南北之間、河流東西之間的土地差價超過2倍。

險險險,妳買全了嗎?

日本地震高發,不動產面臨地震損毀威脅,這屬於特殊風險。所以日本不動產如果不買全了,地震、海嘯、火山噴發帶來的損失就不會賠償。而即使加入地震保險,也有壹個賠償上限的問題。這些都得考慮仔細。

此外,在日本買房還必須仔細調查該建築物是否合法,壹些附帶風險也需要考慮。例如2005年11月17日,國土交通省宣布千葉縣的姊齒建築設計事務所的壹級建築師姊齒秀次偽造了關於建築的抗震性數據。問題曝光後,他設計的樓盤都被拆除。如果購買這樣的不動產,有苦只能自己吞。

姜德春特別提醒,隨著中國國力的上升,日本國內對中國的敵意也在集聚,中國人在日本買房置地引起了當地居民不少質疑和反對的聲音,甚至有極端人士認為這是對日本的入侵。如同保守派市民團體不時去東京大久保的韓國城舉行排外遊行,東京池袋的華人商店“陽光城”也曾遭受保守市民團體尋釁滋事,那麽中國人購買的大型不動產項目是否會成為保守市民團體騷擾的目標也值得註意。

新加坡3月組屋轉售價再度下滑

新加坡組屋轉售價格上月再度下滑,轉售成交量則在農歷新年淡靜期後止跌回升。

新加坡房地產交易信息網站SRX昨天公布的預估數據顯示,今年3月的整體組屋轉售價較2月滑落0.8%,比去年同期下跌6.6%。

新加坡3月組屋轉售價再度下滑

根據SRX報告,3月組屋轉售價下跌主要是由三房式、四房式和五房式單位的轉售價滑落導致,這三類住屋的轉售價上個月分別下滑0.9%、1.1%和0.5%,僅有公寓式單位的價格上漲1%。

智信研究與咨詢總監王伽勝指出,隨著大批私宅和執行共管公寓在今年竣工,更多組屋住戶在搬進新家的同時也會出售現有單位,而這壹群體大多是住在四房式或五房式單位,經濟較為寬裕的家庭。換句話說,四房式和五房式單位的轉售價將繼續面對下行壓力。

另壹方面,王伽勝認為,公寓式單位住戶搬至私宅的比率則相對較低。他說,做為壹種較小眾的公共住屋產品,公寓式單位本身已具備其它房型組屋沒有的優勢。和這類單位相比,私宅不僅價格昂貴,居住面積也大幅縮小,不會吸引太多公寓式單位住戶賣掉現有住房,這類單位的價格也因此較為穩定。

全年組屋轉售價格 跌幅或為4%

如果政府沒有放寬房地產降溫措施,王伽勝預計全年組屋轉售價格跌幅為4%。報告也顯示,成熟組屋區和非成熟組屋區的轉售價在3月雙雙下滑。其中成熟組屋區的轉售價比2月下跌0.9%,非成熟組屋區則下挫0.8%。

在成交量方面,上月有1349個單位成功轉售,比2月的1148個單位大幅增加17.5%,是過去四個月來首次回升,但仍比去年同期的1420個單位減少5%。

ERA產業主要執行員林東榮指出,年初交易量下降主要是受農歷新年影響所致,3月交易量回升在預料之中。如果這壹勢頭可以延續到下個淡靜期,即農歷七月到來前,今年組屋轉售成交量將有望超越去年。

去年全年只有1萬7318間組屋成功轉售,交易量比前年減少4.3%。

“隨著今年政府縮減預購組屋供應量,以及組屋轉售價進壹步趨穩,相信會有更多買家選擇購買轉售組屋。如果是這樣,全年將有1萬8000宗至2萬宗轉售交易。”

反映組屋轉售價與周邊組屋近期轉售價差距的TOX(Transaction Over X-Value)中位數,上月從負4000元微升至負3000元,但仍維持在負數,顯示多數買家所付的價格低於同類組屋近期的售價。

在3月交易量超過10宗的建屋局市鎮中,紅山的TOX蟬聯榜首,為正7000元。後港則以負1萬3000元的TOX,成為TOX最低的市鎮。

隨著今年政府縮減預購組屋供應量,以及組屋轉售價進壹步趨穩,相信會有更多買家選擇購買轉售組屋。如果是這樣,全年將有1萬8000宗至2萬宗轉售交易。

新加坡投資環境深度解析

(壹)新加坡的投資優勢

新加坡經濟屬於外向型經濟,是全球著名的轉口貿易和金融中心,吸引投資是其基本國策。在世界銀行發布的《全球經商環境報告》中,新加坡連續八年名列榜首,在其他的有關投資環境的評價指數中,新加坡也均名列前茅。新加坡投資環境的吸引力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地理位置優越:位於海上交通咽喉要道,擁有天然深水避風海港,是全球著名的轉口貿易中心。

(2)基礎設施完善:擁有全球最繁忙的集裝箱碼頭、服務最優質的機場、亞洲最廣泛的寬頻互聯網體系和通訊網絡等等。

(3)政治社會穩定:新加坡社會治安良好,是世界上犯罪率最低的國家之壹,社會政治環境穩定。

(4)商業網絡廣泛:新加坡產業結構優化程度高,所覆蓋的產業類型豐富,可投資的範圍廣。

(5)融資渠道多樣:新加坡是全球著名的國際金融中心,是全球資本的重要集散地之壹。

(6)法律體系健全:新加坡法律體系健全,且有比較完備的申訴體系,為投資者提供了法制保障。

(7)政府廉潔高效:新加坡政府以高效廉潔著稱,為外來投資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務和相對公平的投資環境。

(8)優惠政策支持:新加坡推出多種促進經濟發展優惠政策,且外資企業基本上可以和本土企業壹樣享受。

除了以上優勢外,中新之間也簽訂了壹系列的協議,保護雙方的投資安全。1985年11月,簽署了《關於促進和保護投資協議》;1986年4月,簽署了《避免雙重課稅和防止漏稅協議》;1999年10月,簽訂了《經濟合作和促進貿易與投資的諒解備忘錄》、《海運協定》、《郵電和電信合作協議》、《成立中新雙方投資促進委員會協議》。2008年10月,雙方簽訂了《中國-新加坡自由貿易協定》和《關於雙邊勞務合作的諒解備忘錄》。

新加坡投資環境深度解析

新加坡房源推薦

(二)存在的壹些問題

盡管新加坡市場開放程度高,對於外資具有強大的吸引力,但還是存在著壹些值得關註的問題:

(1)新元非國際化:主要是限制非居民持有新元的規模。

(2)資源匱乏:新加坡自然資源短缺,部分水、氣資源依靠進口,受國際能源價格影響較大。

(3)勞動力成本趨高:新加坡勞動力供應不足,外籍勞務需求量大,勞動力成本逐年增加。

(4)《土地征用法》:凡為公共目的所需的土地,政府都可強制性征用。

(5)檢疫標準、環保準入標準高,違反懲罰重:新加坡對進口商品檢疫標準和程序十分嚴格;對境內企業的環保標準設定也很高,觸犯相關規定的懲罰力度極大。

(三)值得重點關註的領域

(1)生物制藥業:新加坡近年重點培育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享受政府優惠政策,吸引了世界頂尖的生物制藥公司前來投資。

(2)物流倉儲業:新加坡擁有全球最繁忙的集裝箱碼頭、服務最優質的機場,航空、海運、陸路物流及倉儲業發達,是亞洲物流網的中心之壹。

(3)電子工業:電子工業是新加坡傳統產業之壹,占新加坡制造業產值的1/4以上,且逐年增加。電子工業覆蓋範圍廣,發展潛力大,壹直以來都是外來投資的集中領域。

(4)石化工業:新加坡是世界第三大煉油中心和石油貿易樞紐之壹,也是亞洲石油貿易定價中心,匯集了殼牌、美孚等知名化學公司及中石油、中石化等石化企業。

(5)精密工程業: 精密工程是新加坡發展高增值制造業的關鍵,全球70%半導體線球形焊接器是從新加坡運往世界各地,全球10%的制冷壓縮機產自新加坡。新加坡的制造和研發實力,以及親商環境使它在亞洲精密工程領域占有領先地位。

(6)旅遊業:旅遊業是新加坡外匯主要來源之壹。新加坡環境優美、文化多樣,旅遊資源豐富,吸引了年均千萬計的外國遊客。旅遊業市場巨大、產值高,是吸引外資的重要領域。

(7)資訊通信業:新加坡政府提出“智慧國2015”發展藍圖,將資訊通訊業列為提升新加坡知識競爭力的關鍵行業之壹,政府政策優惠,鼓勵外國投資。

(8)基礎設施建設:近年來,新加坡推出軌道交通建設計劃,在地鐵網絡擴展、高速公路系統建設等加大力度。此外,港口、機場等基礎設施的整修、重建、搬遷等也提上議事日程,前景廣闊。

(9)宇航業:新加坡提出“宇航業生產力合作計劃”,通過征求合作計劃書的方式,邀請合作團隊申請撥款基金,鼓勵外資進入,宇航業成為新加坡吸引外資的又壹重要領域。

龍永圖:在“壹帶壹路”戰略中 新加坡地位會水漲船高

東南亞在中國“壹帶壹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戰略中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而新加坡作為壹個高地,在“壹帶壹路”戰略中會發揮“非常非常關鍵的作用”。

中國入世(WTO,世界貿易組織)首席談判代表、原中國外經貿部副部長龍永圖昨天在接受本報專訪的時候,做出上述的評論。

龍永圖:在“壹帶壹路”戰略中 新加坡地位會水漲船高

今年72歲的龍永圖已經卸去了繁重的公務,如今常常作為嘉賓,在國際論壇上發表演講。他這次來新加坡,是應邀參加由前副總理兼內政部長黃根成主持的新加坡論壇,以及今年1月份剛剛註冊的隆道智庫與新加坡—中國友好協會主辦的“隆道亞洲論壇”。龍永圖也是隆道智庫的支持人。

作為壹個對外貿易專家,龍永圖指出,中國過去是通過國際貿易加強與東南亞的聯系,貿易相通相當重要。中國經過30多年的發展,擁有了在全球具有競爭力的高速公路、高速鐵路、港口、航空、電信等基礎設施,經濟發展有了很重要的基礎,比較而言,東南亞國家,除新加坡這樣少數的發達國家之外,基礎設施都比較落後。

“我去過印度、東南亞國家差不多也都去過了,深感其基礎設施如果不上壹個臺階,產業的發展也很難上壹個臺階,很難讓民眾脫貧,將人均GDP(國內生產總值)提高到小康水平,也深感基礎設施落後成為東南亞國家發展的瓶頸。”

“今後十年,亞洲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需求超過8萬億美元(11萬億新元),這是很大的需求。中國提出‘壹帶壹路’、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都是為了解決互聯互通,或者說基礎設施問題。我相信,亞洲很多國家也有同樣的想法。”“東南亞、南亞如果通起來的話,經濟就活了嘛。”

他認為:“新加坡大可不必因為自己基礎設施建設好了,會被‘壹帶壹路’邊緣化,這完全是壹個形而上學的說法。實際上,新加坡將會發揮更大的作用。”

“因為,當更多國家的港口建起來後,交通更加便利之後,新加坡作為航運、航空、金融中心的地位會水漲船高,成為更重要、‘蛋糕’更大的經濟版圖的地區金融中心和貿易、物流中心。新加坡應該從‘蛋糕’做大了,經濟地位更重要的思路來考慮新加坡今後的作用。”

在龍永圖看來,目前“亞洲經濟這個蛋糕是很小的。比起歐美,亞洲國家的經濟與其版圖、人口是不相稱的,印度、印度尼西亞有那麽多人口,但經濟規模就那麽壹點點。這些國家的經濟規模翻壹番的話,對貿易、金融融資、專業服務的需求也會翻壹番。因此,新加坡的作用不是弱化,而是會大大增強。”

他認為,“壹帶壹路”五通(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互通、民心相通)中的“政策溝通”中,新加坡將可發揮很大的作用。“政策溝通需要壹批知識精英和專家,而研究亞洲、東南亞問題的專家很多聚集在新加坡,他們在政策溝通方面會發揮很大的作用。”

新加坡有人才優勢

他也表示:“新加坡人才濟濟,是多元文化之地,新加坡專家對印度、馬來文化,對印度、東南亞國家的了解,某種程度上超過中國專家對它們的了解。”“當然,這並不是說我們完全不了解,而是說在深度、廣度,特別是在文化和宗教等深層次的了解方面,新加坡有很大的優勢。”

在“貿易暢通”方面,作為壹個大的貿易轉口港、航運中心,新加坡也會發揮很大的作用,新加坡作為亞洲重要的融資平臺,也會在“壹帶壹路”的建設中起到融資中心和金融中心的作用。

“今後,亞洲經濟完全會超過美國。到時候,新加坡作為亞洲金融中心的地位將是不壹樣的,我對新加坡非常看好。”

海外房價飆漲——中國購房者 都是妳的錯?

近來,中國人在海外買房的興致壹直不減,而有關中國購房者推高海外房價的質疑聲也始終此起彼伏。海外高房價,是否真是中國購房者的錯?幾位來自海外的華僑華人,講述了在當地的所見所感。

近來,隨著加拿大、新西蘭等地房地產市場不斷掀起熱浪,有關中國購房者是主要推手的聲音又甚囂塵上。

據報道,加拿大前駐華大使馬大維日前在新書中質疑大量中國熱錢進入加拿大市場,給該國地產帶來了不良影響,同時他還將多倫多、溫哥華這兩大城市的房價不斷上漲的責任推到了中國購房者的身上。

海外房價飆漲——中國購房者 都是妳的錯?

在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家,類似的聲音不絕於耳。另有報道稱,新西蘭亞洲基金會日前壹項調查顯示,越來越多的新西蘭人認為,是亞洲人推高了當地的房價,尤其是在奧克蘭地區,持有這種觀點的被調查者多達54%。雖然此次調查的矛頭沒有直接指向中國購房者,但作為最大的亞洲國家,中國似乎難逃幹系。

如今,在加拿大、新西蘭等國家的壹些城市,房價壹路飆升確是事實。加拿大中國工商業協會會長李雲祥在接受本報采訪時稱,目前溫哥華的房屋價格相比四五年前已翻了壹倍。

“奧克蘭的房價正處在壹個可能是有史以來最高的價位,特別是這壹兩年間,房價的上漲可謂是突飛猛進。”定居奧克蘭的新西蘭陜西商會會長郭宏也告訴記者,在奧克蘭,壹棟面積200平方米左右的普通房屋3年前大概只需四五十萬元紐幣,而如今房價已上漲到近70萬元紐幣。

海外房價不斷高企,原因真是在於中國購房者的“大手筆”嗎?

推手不只是中國買家

或是自己居住,或是用於投資,中國人素來喜歡購買房產,而國外相對低廉的房價對於中國購房者而言也總是不乏吸引力。

“相比北京、上海、廣州等國內城市的昂貴房價,海外房價相對便宜,不少中國投資者覺得在海外投資房產的收益率可能高於國內。”郭宏介紹,近年來,隨著中國國內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確實有不少中國購房者出現在新西蘭等海外房產市場。

而近來加拿大、新西蘭等國匯率的下跌,更是進壹步刺激了中國購房者的購買欲。“這是壹個合理的投資選擇,不能因此就說是中國買家炒高當地房價。事實上,從全球在加拿大的投資構成來看,最主要的來源仍是美國和歐洲國家。”中國歐美同學會加拿大分會會長閆長明說。

壹些加拿大地產商日前也坦承,近期進入加拿大地產市場搶房的買家不只來自中國,還有不少是來自歐美國家。

“房價上漲與中國購房者有壹定關系,但並不是最主要的原因。”郭宏認為,導致海外房價居高不下的關鍵因素還在於房地產市場本身的供不應求。

“目前,奧克蘭就存在很大的住宅剛性需求。”郭宏介紹,自2011年新西蘭基督城大地震後,部分基督城居民移居奧克蘭,同時當地包括歐美國家移民在內的海外移民人數也在不斷增加。

而與此相對應的是,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新西蘭新房建設的節奏整體放緩,難以滿足當下實際的住房需求。

加拿大城市發展協會執行總裁安妮·麥克馬倫等當地業內人士也曾指出溫哥華、多倫多等地存在相似問題,即有限的土地供應量無法滿足日益上漲的獨立屋需求量,這就必然導致房價的逐年升高。

此外,不斷上漲的建築材料成本、較低的房貸利率等因素都是影響加拿大、新西蘭等國房價居高不下的重要因素。

2018年新加坡將有143萬住宅單位

新加坡住宅單位總數將在未來三年增長11%,在2018年初達到143萬個。隨著供應增加,新加坡房價已適度下滑。

新加坡國家發展部長許文遠昨天發表題為“調整平衡”的博文,公布2015年至2018年的房屋供應數據。

2018年新加坡將有143萬住宅單位

新加坡房源推薦

他說:“經過四年努力增建新房子,終於看到了成績。由於組屋和公寓需要三四年建造,我們現在正享受努力的成果。”

國家發展部去年公布2014年至2017年的房屋供應時,預計將建成20萬零34個單位。不過,隨著預購組屋供應放緩,最新的房屋數據調整為19萬5788個。許文遠強調,購屋者“有許多選擇”。

目前,本地共有128萬個住宅單位,96萬個是組屋,其余32萬個是私宅。

住宅市場供需更平衡

許文遠說,隨著房屋供需重新平衡,房價也在調整,去年首次全年下滑。“這讓購屋者松了壹口氣。由於下滑適度,賣屋者和屋主也松壹口氣。房屋市場崩潰無益於任何人。”

他說:“我們的住宅市場在買賣之間取得了更好的平衡。”

根據建屋發展局上個月公布的數據,去年全年的組屋轉售價下跌6%,跌幅高於前壹年的0.6%,也是自2002年以來最大的跌幅。

在私宅方面,市區重建局的數據顯示,去年私宅價格下跌4%,是自2008年以來首次出現全年下跌的情況。

許文遠也在博文附上圖表,列出2014年至2018年每年的房屋供應量。

今年建成的組屋、執行共管公寓和私宅單位預計共有5萬零796個,每年建成住宅總數逐年下降至2018年的3萬8316個。組屋方面,今年預計有2萬6000個單位建成,接下來三年維持在每年2萬5000個。

房地產咨詢公司欣樂國際(SLP)執行董事麥俊榮受訪時說:“有好些建築工程延誤因為建築工人短缺。政府縮緊外勞的政策是否會調整,將間接影響住宅完工的時間。”

另壹方面,有些新項目尚未確定,麥俊榮認為總住宅單位的確切數字可能會更高,甚至可能會出現過剩的情況。

他說,許多擁有組屋的國人購買私人公寓出租,但由於現在是“租戶市場”,租戶有討價還價的優勢,屋主能否順利租出房子,得視政府的人口政策而定。

房地產市場分析師洪永良持相同看法。他說:“壹年半前,屋主只需二三個星期就能把房子租出去,現在需要多壹倍的時間,而且租金已不如往年。如果屋主願意妥協,就能很快出租出去,但若堅持收取較高租金,房子可能得空置壹段時間。”

他認為,我國人口必定會按人口白皮書的計劃逐年增加,住宅供應量將能適當地滿足需求。

今年上半年的政府售地計劃把私宅供應量減少約兩成,以降低私宅供應過剩的可能。洪永良認為,政府對房地產市場的降溫措施將進壹步拉低私宅轉售價。

在他看來,市區如烏節路壹帶的私宅轉售價將在接下來半年內下調2%至3%,是中長期投資者進場的好時機,因為降溫措施只是用來調控市場,私宅市場可能會在三至五年後回溫。

馬來西亞房產回報高 吸引海外投資者

近年來,海外移民和海外置業成為不少投資者的新選擇,目光也從歐美國家投向了壹些亞洲國家。最近有報道稱,馬來西亞政府耗資1720億令吉打造“大吉隆坡計劃”,期望在未來的10年裏,將吉隆坡打造成為世界20個宜居城市之壹。專家認為,這壹利好消息將吸引更多海外投資者湧進馬來西亞投資。

馬來西亞房產回報高 吸引海外投資者

據全球房地產指南所作的壹項調查研究顯示,吉隆坡的房價漲幅,在去年達17.18%,居亞洲之冠。有報道認為,這並不代表大馬如今的房價最高,恰恰相反,正因為多年來房價被低估,漲幅才會如此之大。

大馬房價正值起飛階段,尤其是吉隆坡近3年來漲幅高達三成,低首付、低利率、高回酬、99年甚至永久地契產權,以及未來長期看漲等種種有利條件下,將更加吸引海外投資者湧進馬來西亞投資。

 

停不下來 中国險資海外置業已超317億

險企海外買樓上癮,根本停不下來,如今還玩起了聯手。

近日,據媒體報道,中國人壽和中國平安聯合美國著名地產商鐵獅門(TishmanSpeyer)收購了位於波士頓的壹個價值5億美元的商業不動產項目,而這也是中國兩大保險公司首次共同收購海外地產項目。

對此,中國平安回應稱確有其事,但其資金來源並非壽險資金,而是中國平安旗下另壹房地產投資平臺——平安不動產的自有資金。中國人壽方面尚無官方回應。

截至2014年12月末,險資境外投資余額為239.55億美元(折合人民幣1465.8億元),占保險業總資產的1.44%;海外設立的保險機構和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約31家。

本報記者粗略統計發現,如果加上此單交易,不動產投資方面目前已有包括中國平安、中國人壽、安邦保險、陽光保險、泰康人壽等在內的五家保險集團海外買樓,足跡遍布英國、美國、澳大利亞,涉及的總交易金額高達317億元人民幣。

停不下來 險資海外置業已超317億

兩大保險集團聯手進軍美國房地產

據報道,被收購的項目位於美國波士頓的海港區,項目包括壹幢13層樓高的辦公大廈和壹幢9層樓高的獨立產權公寓大廈,其中公寓大廈總共擁有100個單位。

有知情人士透露,中國人壽、中國平安和鐵獅門在該項目中的占比為1:1:1。對此,平安不動產不置可否,其僅表示,在此項交易中的占比與中國人壽相當。而對於該項目的具體名稱和涉及的交易金額,平安不動產表示不方便透露。

對於此次收購,鐵獅門的聯席首席執行官RobSpeyer予以證實。不過他也拒絕透露中國人壽和中國平安收購了波士頓項目多少股份。鐵獅門公司是美國頂級地產開發商、運營商及基金管理公司。

事實上,這也是中國人壽和中國平安首次涉足美國房地產。2013年,中國平安在英國倫敦收購勞合社大廈之後,險資對於英國房地產的熱情壹觸即發,包括中國人壽、泰康人壽等先後沖進倫敦樓市,與險資壹道的,還有其他中資企業。

土豪買家的大量湧入也拉高了倫敦業主們的心理預期,而與此同時,隨著美國經濟的逐漸復蘇,越來越多的中國買家開始將目光從歐洲轉向美國。

“在美國經濟持續復蘇的背景下,我們看到波士頓房地產市場未來的長期穩健增長趨勢,而就這單個項目而言,因為項目位置優越,產品適銷對路,具有良好的基本面,所以能夠為投資方提供穩健的回報。”平安不動產壹名內部人士對本報說。

“其實,美國樓市最好的投資窗口是在2010年,但那時候金融危機剛剛結束,我們又不敢貿然進入,大家對市場還是信心不足。”壹名信托業人士對本報分析。

聯手的另壹方中國人壽早在2013年年底就詳細披露過海外投資計劃,且於去年8月正式進入海外投資的實質運營期。中國人壽副總裁楊征近日曾透露:“中國人壽還將加速推進海外投資,並向更多新的未進領域努力。”

萬億資金待出海“覓食”

如今,資本出海已成為全球化資產配置的新常態,尤其在當前國內經濟增長放緩,而海外物業的投資價值不斷凸顯的背景下,海外樓市正在日益成為新的價值增長點。

以中國平安收購的TowerPlace大廈為例,TowerPlace是由知名建築師NormanFoster設計的甲級辦公及商業綜合大樓,位於倫敦久負盛名的EC3保險業區域中心,面積3.57萬平方米,出租率達99.3%。“相較於國內相同品質不動產3%~4%的回報,TowerPlace的預期收益率達到5.3%,杠桿後預期收益率可達到8%以上。”壹名知情人士對本報說。

“海外物業投資不僅可以拓寬投資渠道,降低資金成本,優化資產配置,還能提升企業運營的靈活性。此外,投資海外地產也是分散投資、規避風險的壹種方式,對企業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壹名保險業內人士對本報分析說。

險企海外買樓的步伐越來越快,早在2013年7月,在平安信托操刀下,平安人壽成功收購位於倫敦市金融區中心的勞合社大廈,此舉引發了壹輪國內資本“出海”的熱潮,此後,中國險企大舉境外買樓、收購海外金融機構。

去年,中國人壽聯合卡塔爾控股斥資7.95億英鎊買下倫敦金絲雀碼頭10UpperBankStreet大樓90%的股權;安邦保險19.5億美元收購紐約華爾道夫酒店大樓;陽光保險3.82億美元收購澳大利亞悉尼喜來登公園酒店。

今年壹開年就先後傳出泰康人壽與基匯資本聯合出價1.98億英鎊並購倫敦金融城的辦公樓MiltonGate;平安人壽以3.27億英鎊買下倫敦地標建築TowerPlace大廈;陽光保險擬支付逾2.3億美元購買位於紐約曼哈頓中城的全新酒店Baccarat;以及此次國壽平安聯合出手的項目。

不過,除了海外商業地產項目外,也有業內投資人士稱:“海外商業地產項目可選擇的余地越來越少,今後還會開發更多樣化的投資品種。”此外,近日保監會亦再次拓寬了險企境外投資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