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 | 多倫多土地轉讓稅或增加7% 將打擊所有買房者

根據多倫多地產局(TREB)近日發佈的消息,多倫多土地轉讓稅(Toronto Land Transfer Tax,TLTT)的稅率可能會有所提高,如果這個提案獲得通過,所有在多倫多買房的人都會受到影響,地產局認為,尤其是首次購房者將受到猛烈打擊。

這份土地轉讓稅稅率修改方案將在下周被遞交到多倫多市府的專業委員會,這份報告方案提議市府在2017年預算案中考慮調整多倫多市土地轉讓稅的實施辦法,提高土地轉讓稅稅率。

提案建議的的辦法包括:

通過新增一檔徵稅標準,增加土地轉讓稅——對價值在25萬元到40萬元之間的房屋收土地轉讓稅;(原先多倫多土地轉讓稅稅制中沒有25萬元到40萬元價值房屋這一檔)14p291m020920-43237

為了與省府日前提出的,將首次購房者的土地轉讓稅最高退稅補貼提高到4000元的政策保持一致,報告也建議市府將首次購房者的最高退稅額度從原來的3725元提升到4000元,但同時由於對25萬到40萬之間的房產新增了土地轉讓稅,對首次購房者來說,這部分增加的開支要比得到的退稅補貼高。

也就是說,在新增的土地轉讓稅稅率下,4000元的退稅相當於購買36萬8000元房產支付的土地轉讓稅,而沒有新增這項稅率之前,原來最高3725元的退稅補貼相當於可以抵消價值40萬元房屋的土地轉讓稅。不過市政府也考慮把最高退稅補貼提升到4475元,這樣首次購房者買下40萬元價值的物業也可以獲得全額退稅;

市議會將決定首次購房者能獲得全額退稅的房屋價值;

對房價在200萬以上的豪宅,提高土地轉讓稅稅率,從原來的2%提高到2.5%。

提議中的政策將影響所有購房者

目前按照多倫多平均房價來算,購房者差不多平均付1萬1000元土地轉讓稅給多倫多市政府。地產局表示,而若按此提議改變了土地轉讓稅稅率,就意味著購房者平均要多付至少750元給市政府,相當於土地轉讓稅平均漲了7%。而首次購房者如果購買一套多倫多市均價的房子,要多付475元給市政府,增幅相當於4%。去年市府在預算案中還通過了增收75元土地轉讓稅註冊費用的規定。

地產局聯絡與政府事務部負責人Von Palmer表示,報告中所提議的改變辦法意味著市政府更多地是靠徵稅來增加收入,而這種做法已經遭到市府經理的譴責。市議會應該多關注在如何讓人們更能買得起房,而不是給他們增加負擔,也不該增稅。

安省省府此前剛剛宣佈了調整土地轉讓稅的政策。財長蘇善民(Charles Sousa)在省議會提供的秋季經濟報告中宣佈,首次購房者將有資格獲得最高$4,000的土地轉讓稅退稅,此前的最高退稅額為$2,000;而購買200萬及以上豪宅的買家將面臨加稅,房屋成交價200萬以上的稅率,從目前的2%升至2.5%,至於200萬以下部分的稅率不變,該政策將從2017年1月1日起開始生效。

多倫多將再加稅!與省府背道而馳

11月25日,多倫多地產局(TREB)在曾發佈一篇報導,透露多倫多市府在下周即將提出的2017年預算案中,考慮提高多倫多市土地轉讓稅(Toronto Land Transfer Tax,簡稱TLTT),多倫多市府不但倣傚安省政府的省土地轉讓稅(Land Transfer Tax,簡稱LTT)新政,將豪宅200萬以上部分的稅率從2.0%提升至2.5%,還會將物業價值從25萬-40萬這個範圍的稅率提高,也就是說,新稅制將會影響所有的房產樓盤,同時包括初次購房者也要增加4%的稅率,其他購房者平均則加稅7%,豪宅加幅則更大。

過去數月不僅是多市居民及商家關注市內可負擔房屋的問題,連政府管理層積極考慮有關政策,現時多倫多市有意改變土地轉讓稅(Land Transfer Tax,LTT),此舉令所有買家都要向市府多付土地轉讓稅,也表示今後在這個城市置業將更加昂貴。

同時,更多人認為多市首次置業者購買平均售價樓房時,多繳付475元予市府,其他買家也要多付750元,這與省府早前改變土地轉讓稅以舒緩買家負擔的目標背道而馳。

多倫多土地轉讓稅將提高

據地產局TREB透露,在下周的行政委員會會議上,市府為2017年財務預算案考慮不同方法,可以與省府土地轉讓稅整合,當中包括:

1、對價值從250,000加元到400,000加元的房產部分劃分出來,提高土地轉讓稅率。

2、購買25萬元至40萬元的物業,將會新增額外土地轉讓稅率。

3、為了與省土地轉讓稅4000元退稅額一致,多倫多市轉讓稅的最高退稅額3,725加元相應增加至4000元,但在新稅率下,首置者可獲4,000元退稅,相當於購買368,000元樓房。在現行沒有額外稅率下,市府最高退稅3,725元,相當於40萬元房屋支付的土地轉讓稅。市府擬考慮退稅增至4,475元,取代原來4,000元,如首次置業者購買40萬元物業,可以合資格獲得全數退回款項。

4、首次購房者有資格獲得全額退款的房屋價格,將由市議會決定。

5、超過200萬元房屋,土地轉讓稅將由2%升至2.5%。相當於200萬以上的豪宅每增加100萬,則需要多繳5000加元的市土地轉讓稅TLTT。

安省與多倫多TLTT對比計算

加拿大 | 多倫多土地轉讓稅或增加7% 將打擊所有買房者
圖:2017年1月1日實施的省LTT稅率表

首次購房者將有資格獲得最高$4,000的土地轉讓稅退稅,此前的最高退稅額為$2,000,而購買200萬及以上豪宅的買家將面臨加稅,即從目前的2%升至2.5%,幫助其更易負擔多倫多火爆的房地產市場,該政策將從2017年1月1日起開始生效。

安省土地轉讓稅計算方法

目前安省土地轉讓稅的計算方法是按累進百分比計算:

物業的第一個$55,000 按比例0.5%計算 ($275.00)

物業金額的$55,000 – $250,000按比例1.0%計算($1,950)

物業金額的$250,000以上部分按比例1.5%計算

如果物業是小於2個單位(包括DUPLEX和SINGLE-FAMILY RESIDENCE):

物業金額的$250,000 – $400,000部分按比例1.5%計算($2,250)

物業金額的$400,000以上部分按比例2%計算

舉例說明一套$450,000的房子(SINGLE-FAMILY OR DUPLEX RESIDENCES), 安省土地轉讓稅應該是$5,475.00 ($275+$1,950+$2,250+$1,000)

加拿大 | 多倫多土地轉讓稅或增加7% 將打擊所有買房者
圖:目前多倫多土地轉讓稅的舊稅制

而多倫多目前的舊稅率表中,沒有25萬至40萬這級稅率,從5.5萬至40萬一律只收一個百分點。

多倫多市土地轉讓稅計算方法

多倫多市土地轉讓稅的計算方法也是按累進百分比計算, 但與安省的略有差別:

物業的第一個$55,000 按比例0.5%計算 ($275.00)

物業金額的$55,000 – $400,000按比例1.0%計算($3,450)

物業金額的$400,000-$40,000,000部分按比例1.5%計算

物業金額的$40,000,000以上部分按比例1%計算

如果物業是小於2個單位(包括DUPLEX和SINGLE-FAMILY RESIDENCE):

物業金額的$400,000以上部分則按比例2%計算

舉例說明一套$500,000的房子(SINGLE-FAMILY OR DUPLEX RESIDENCES), 多倫多市土地轉讓稅應該是$5,725.00 ($275+$3,450+$2,000)

新稅制影響所有多倫多市購房者

目前,多倫多市所有屋型(包括獨立屋,半獨立屋,排屋以及高層公寓Condo)的平均房價大約為77萬加元,根據現有的舊稅制,購房者如果購買一間多倫多市(416地區)77萬加元的物業,將要向多市支付11,250加元的市土地轉讓稅TLTT,另外還要向省府支付11,875加元的省土地轉讓稅,兩級轉讓稅總共23,000元。

根據多倫多地產局的說法,下周遞交的新稅制將會與省府的新稅制一樣,增加25萬-40萬一級新稅率。11月14日安省財長公佈的省土地轉讓稅只是增加豪宅200萬以上部分的稅率,對普羅大眾沒有影響,首次購房者還增加2000加元退稅補貼額。但多倫多的稅制由於增加25萬-40萬部分的稅率,意味著所有購買25萬加元以上的物業均需加稅,相當於影響所有購房者。

TREB傳訊主管及政府事務專員柏利馬稱,這些改變意味市府的財政更為依賴這類收入來源,而這類收入曾被市府經理批評為難以預計及依靠。該會將出席市府財政預算案諮詢會,如推行該報告的建議,將會向當局表達關注。

(據加拿大家園)

new-qrcode_簡

 

新加坡 | 外國買家回流 高檔私宅受捧

今年首九个月的外国买家交易量增加,来自中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投资者仍是私宅市场的主要买家

位于黄金地段和核心中央区的高档私宅最受到青睐,虽然受限于印花税,但不少人依旧大手笔购入,看好未来的投资回报。

本地私宅市场情绪好转,过去四年大幅流失的外国买家今年也逐渐回流,核心中央区的高档私宅重获外国买家青睐。

新加坡 | 外国买家回流 高档私宅受捧
仲量联行(JLL)数据显示,今年首九个月的外国买家交易量,随私宅市场交易量一同增加。外国买家的数量在这期间比起去年同期多出了11.7%

点击查看新加坡更多精品房源

仲量联行(JLL)数据显示,今年首九个月的外国买家交易量,随私宅市场交易量一同增加。外国买家的数量在这期间比起去年同期多出了11.7%。

世邦魏理仕(CBRE)的资料也显示,今年1月至8月,由外籍人士购买的私宅交易达689宗。以每个月平均86宗的成交量计算,今年全年的总成交量很可能达到1000宗,比2015年的898宗多。

世邦魏理仕研究部副主管韩焕美认为,外国买家对本地楼市一直抱有兴趣。首先,新加坡土地资源有限,投资房地产既是最好的保本方式,长线持有也具有增值潜能。从2006年至2015年,本地房价每年平均复率上涨4.8%。此外,新加坡的完善规划和宜居环境、新元的稳定汇率,以及我国朝向智慧国发展的成长潜能,都让外籍买家对本地私宅市场产生兴趣。

在2006年至2011年的房地产兴旺期,每年的私宅销量中有一二成是由外籍买家贡献。不过,在2011年12月,政府出台专门针对外国人和非个人买家的额外买方印花税(ABSD),税率等于房价的10%,这导致2012年的外籍买家比率跌至7%。2013年1月,政府再把外国人必须缴付的ABSD税率提高至15%,进一步压低外籍买家的需求。

根据仲量联行统计,降温措施导致私宅市场的整体交易量在2011年至2015年减少57.1%,而涉及外国买家的交易在同一期间的跌幅更多达83.7%。

戴玉祥产业谘询公司(Edmund Tie & Company)研究部东南亚区域主管李乃佳指出,儘管外国买家的需求仍受ABSD税率限制,但在今年世界经济不景、其他国家货蔽汇率波动不断、股票市场动盪的大环境下,不少买家把新加坡房地产视为相对安全的避险资产。

仲量联行研究与谘询部新加坡董事王德辉指出,儘管本地私宅市场的外国买家数量回升,但这些买家所佔的市场购买比率,已从2011年的17.5%,降至今年首三季的6.6%。外国买家国籍分佈也相应收窄,2011年时,本地私宅的外国买家来自66个国家,今年首三季降至38个。

不过,三个最主要的外国买家群体过去五年来保持不变,依然是中国、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买家,分别佔今年首三季所有外国买家的29.4%、14.6%和10.5%。

王德辉说,在2007年至2010年,印尼买家是本地私宅的主要外国买家,但随著中国买家的材富增长,以及对本地私宅市场越来越熟悉,他们成为2010年之后的最大外国买家群体。

印尼买家人数今年增幅较大,尤其是在第一季和第二季,李乃佳指出他们主要是受乌节路豪华公寓喜悦阁(Cairnhill Nine)吸引而进场。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首三季有57名来自美国的买家,成为第四大外国买家群体,佔外国买家整体交易量的7.3%,比2011年的1.1%显著增加。

王德辉说,美国买家按照新加坡—美国自由贸易协定下享有免于支付额外买家印花税的待遇,这一定程度上说明他们购买本地私宅的原因。

韩焕美指出,今年首八个月的外国买家交易记录中,有38%的房子位于黄金地段和市区的核心中央区(CCR)。这个比率为过去五年来最高,显示外籍买家在高档私宅领域看到新曙光。

仲量联行统计也显示,大多数印尼和马来西亚买家对黄金地段的高档私宅项目有强烈偏好,今年1月至9月,印尼买家选购的单位中多达68%都是位于核心中央区;同一时期,马国买家的私宅交易中,也有40%位于核心中央区。

相比之下,中国买家看中的单位有约六成位于中央区以外(OCR),即大众私宅市场;24%位于其他中央区(RCR),只有18%是位于核心中央区。

王德辉说:「印尼买家倾向购买核心中央区项目,因为他们有较高的预算、偏好永久地契私宅,过去在黄金地段进行投资也有良好回报。中国买家则更在乎预算,觉得中央区以外的私宅更能负担得起,他们也更能接受99年地契的项目,因为中国也推行类似的租赁地契制度。」

在今年首九个月的主要外国买家当中,印尼买家的预算最高,大部分交易位于300万元以下,中国和马国买家的交易则多在150万元内。在超过500万元的高端私宅交易中,主要买家是印尼人,佔据外国买家的33%交易量,中国买家则佔了28%。

以尺价来计算,中国和马来西亚买家的交易通常介于每平方英迟750元至1700元;而拥有更高预算的印尼买家一般会购买尺价超过1400元的项目,甚至有大量尺价超过2000元的交易。

王德辉分析,当前的外国买家需求主要是以项目的地点、价格、规模和名气抉定。以核心中央区今年推出的项目为例,售出单位中超过20%由外国买家买下。

喜悦阁的外国买家佔比为34%、格美华庭(Gramercy Park)为27.8%,苏菲雅山庄(Sophia Hills)为22.8%,宾海盛景豪苑(Marina One Residences)为24.1%。

相比之下,在其他中央区私宅交易中,外国买家比率一般不超过10%,在中央区以外的比率更低于5%。

市区重建局的价格指数显示,2004年首季到2008年首季,核心中央区的私宅价格上涨72.8%,超越其他中央区和中央区以外私宅同期的43.7%和40.1%涨幅。王德辉认为,这显示在过去的市场週期裡,核心中央区的资本升值速度超越其他地区。

近几年来,核心中央区私宅价格因为降温措施而被人为压低,市场专家预测在政府「撤辣」后,该区私宅的价格复甦速度将再次超越其他地区。

「有鑑于此,核心中央区仍将是外国买家最偏好的市场。儘管有降温措施,外国买家对新加坡私宅市场依然有兴趣,相信市场的基本面和长期资本收益的潜能。虽然长期展望良好,但买家依然要保持耐心,因为降温措施看来还是会维持一段时间。」

(据早房网)

new-qrcode_间

澳洲 | 澳洲首富警告悉尼業主:中國買家減少影響深遠

澳洲首富Harry Triguboff最近接受採訪時,警告悉尼的業主們,可能會在獲利前經歷短期的痛苦期。Triguboff還表示,中國買家的減少對澳洲的房產市場影響深遠。

澳洲九號台新聞報導,今年83歲的Harry Triguboff是澳洲首富,預計身家超過100億澳元,他最近接受採訪時向業主和銀行發出嚴厲的警告稱,業主在獲利之前可能會經歷短期的痛苦期。Triguboff表示,雖然長期來看房市仍是樂觀的,但是如果銀行和買家、開放商之間關係緊張,那麼悉尼的業主們則會經歷一段困難時期。

澳洲 | 澳洲首富警告悉尼業主:中國買家減少影響深遠
澳洲首富Harry Triguboff

Triguboff還表示,澳洲當局新的嚴格貸款政策,限制了中國買家,「中國的買家付首付多,不是10%而是30%,所以開發商和銀行都歡迎中國買家。」而Triguboff稱中國買家的減少對澳洲房市的影響是廣泛的。

數據顯示去年悉尼房產市場上增加了2萬套新公寓,預計明年將增加2.6萬套。Triguboff則表示悉尼需要更多的房產供給來應對現在的窘境,「我們現在仍是缺乏供應的,你問我怎麼知道,因為我的公寓價格還在上漲啊。」

相關資訊:澳洲 | 人口增長致悉尼房價高企 州際移民矚目

( 據9News)

new-qrcode_簡

 

澳洲 | 中國買家席捲悉尼旺地 「不用看直接買」

悉尼巴蘭加魯(Barangaroo)目前有80%物業為外國人持有,其中大部分是中國人。由於當地房價遠超澳洲一般家庭支付能力,巴蘭加魯儼然成為澳洲房地產「租界」。

澳洲 | 中國買家席捲悉尼旺地 「不用看直接買」
有地產代理說:「中國買家答覆我:不用參觀,直接買。」

點擊查看澳洲更多精品房源

據《每日電訊報》報導,作為悉尼海港(Sydney Harbour)旺地,巴蘭加魯對中國富豪的吸引力在於當地房產的景觀、建築、豪華裝修以及鄰近小派克(James Packer)投資20億興建的賭場。隨著新一批豪華高層建築興建,加上小派克進一步吸引賭場豪客,中國置業者比例將會不斷增加。

目前,巴蘭加魯大道(Barangaroo Avenue)的物業售價比3年前買入價增長將近1倍。房地產中介機構Raine & Horne代理米夫薩德(Matt Mifsud)說:「對於中國買家來說,住在巴蘭加魯是一種身份象徵。吸引中國和其他國家買家的不僅在於物業質量,還在於這個地區本身。不過,現在待售存量已經很少了。」目前,米夫薩德手頭待售的兩套公寓均為低層建築,其中,7層高的Alexander and Anandara大廈一套兩臥公寓售價從2013年的187.5萬澳元升至315萬澳元,三臥閣樓公寓售價從399.5萬澳元升至600萬澳元。米夫薩德表示,兩套公寓均直面海景,因此比高層公寓更有吸引力。

儘管小派克的賭場有18名員工在中國內地被捕,賭場在華業務也面臨法律危機,但仍然無損中國買家對巴蘭加魯的熱情。米夫薩德說:「我之前參與的拍賣都取消了,因為待拍物業在拍賣之前已經出售——買家實在太感興趣了。中國買家答覆我:如果是巴蘭加魯的物業,不用參觀,直接買。在這裡投資其實不會浪費:基建正在開展,這裡有零售空間、購物中心、港區海邊步道、無敵海景、奢華裝修,還鄰近悉尼CBD。巴蘭加魯正在變成一個文化樞紐,吸引了各式各樣的機構。這裡將來還會有火車站、4個渡輪碼頭,這裡鄰近賭場,而且走路就可以進城。」

不過,有人擔心隨著賭場豪客增加,區內部分公共設施將被迫「讓路」。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博彩及犯罪專家告訴媒體:「賭場豪客不希望被拍到,或者被媒體監視一舉一動,所以巴蘭加魯可能成為一個封閉區域,大部分不會向普通民眾開放。」

(據澳洲新快網)

new-qrcode_簡

 

曼哈頓買房Tips:壹分鐘了解曼哈頓常見的合作公寓(Co-operative Apartments)

合作公寓(Co-operative Apartments)是紐約較流行的房產形式,購買時通常會要求買家在美國持有實質性的境內資產,有廣泛的當地人際關系,並在美國擁有較長久的納稅記錄。簡而言之,對買家有壹定限制,並非想買就能買。此外,業主往往不許將他們的合作公寓用作第二住址,也很少被允許出租。與之相對的,則是產權公寓,即市場上常見的公寓形式(Condominiums)。

加拿大 | 卑詩PTT開徵3月 獨立屋價仍上漲逾2成

卑詩省實施向外國買家額外徵收15%資產轉讓稅(Property Transfer Tax,PTT)第三個月,大溫地產局(Real Estate Board Of Greater Vancouver,簡稱REBGV)週三公佈,今年10月房屋銷售量較去年同期大幅下跌38.8%,但屋價維持穩健,獨立屋價格達155萬元,按年攀升近兩成五,其中列治文和北溫更錄得近三成五的升幅。

REBGV報告顯示,今年10月通過電腦盤(MLS)售出的住宅房屋,僅有2,233宗,較一年前減少了38.8%,比今年9月則回落了0.9%。至於與過去10年同月比較,今年10月房銷量則下調15%。REBGV主席莫里森(Dan Morrison)表示,經過政府推出一連串遏抑樓市措施後,無論是買家或賣家都選擇採取觀望態度,等待市場變化。他補充說,過去數個月,各類房屋的銷售量均有退減,但以獨立屋最明顯。

交易量大幅減少

大溫區10月份獨立屋交易量僅有652宗,較一年前大幅減少54.6%。連幢屋成交量則有403宗,按年減少39.5%。至於10月份柏文成交量則有1,178宗,較去年同期回落23.7%。

市場交投氣氛冷卻,未有影響屋價升勢。大溫地區10月份各類住宅物業基準價格(benchmark price)為91.93萬元,比去年同期上漲24.8%,較9月份則微跌0.8%。

至於10月新放盤數量則有3,981個單位,比2015年10月份減少3.5%,較今年9月則下跌17%。

相關資訊:加拿大 | 幫年輕人置業 政府無意繼續打壓房市

(據星島環球網

new-qrcode_簡

 

加拿大 | 多倫多房地產過熱 本地投資商是外國的10倍

前段時間,卑詩省對國外購房者徵收15%的房屋購置稅,調控效果比較明顯。不過,安省省長韋恩表示不會跟隨其步伐。

週一,韋恩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表示,卑詩省使用的是一種特殊機制,我們不使用這個機制。同時,讓首次購買者能夠買起房是政府工作的重心,但是政府是否採取措施還沒有確定。

加拿大 | 多倫多房地產過熱 本地投資商是外國的10倍
據調查公司Urbanation的最新報告,就多倫多的高層公寓而言,房地產的國內買家數量是國外買家的10倍還多

點擊查看加拿大更多精品房源

依多倫多房地產中介看,多倫多房地產市場過熱,主要原因是投資商買房投資,而不是用來居住,外國買家只是房價上漲的部分原因。

按照Fortress Real Developments的Ben Myers所做的調查,該公司25%的顧客都是國內投資者。由於多倫多的房屋存量越來越少,這些投資商和那些買房居住的人展開競爭,陷入競價戰。據他估計,多倫多外國買家僅佔全部買家的10%,而且主要集中在尚未建成的高層公寓市場。

據調查公司Urbanation的最新報告,就多倫多的高層公寓而言,房地產的國內買家數量是國外買家的10倍還多

據多倫多地產局,大多倫多地區房價已經超過75萬加幣,較去年上漲20%。

相關資訊:加拿大 | 幫年輕人置業 政府無意繼續打壓房市

(據約克論壇

new-qrcode_簡

 

加拿大 | 15%转让税卑诗省收千万 温哥华外国买家急跌九成

加拿大BC省府公佈9月份的房地產外國買家數據,顯示以新的15%外國買家物業轉讓稅實施前後大約兩個月作比較,大溫地區房地產的外國買家比率由13.2%急跌至1.3%,其中列治文和本那比的跌幅更超過20個百份點。另外,自從向外國買家徵稅後,省府在物業轉移稅(property transfer tax)上的額外收入超過1,000萬元。

根據報告,大溫地區9月份一共錄得5150宗地產交易,其中92宗是外國買家,比率佔1.8%,成交價方面同樣佔整體的1.8%。

加拿大 | 15%轉讓稅卑詩省收千萬 溫哥華外國買家急跌九成
加拿大BC省府公佈9月份的房地產外國買家數據,顯示以新的15%外國買家物業轉讓稅實施前後大約兩個月作比較,大溫地區房地產的外國買家比率由13.2%急跌至1.3%

點擊查看加拿大更多精品房源

省府自今年6月起收集外國買家買賣房地產的數據,並於8月2日實施針對他們的新稅制,因此可以比較新稅實施前後大約兩個月,大溫地區外國買家活躍程度的變化。在6月10日至8月1日,外國買家交易宗數比率為13.2%,而8月2日至9月30日,比率則下幅大跌至1.3%,成交宗數由1974宗銳減至152宗。

以各城市計算,列治文和本那比的跌幅最顯著。在新措施實施前約兩個月,列市錄得310宗涉及外國買家的買賣,比率為24.7%,而政策實施後兩個月該成交量只有31宗,比率僅3%,下跌了超過21個百份點。

本那比的跌幅更大,在新政策實施後兩個月內,全市僅錄得10宗涉及外國買家的地產交易,比率由本來24.2%,跌至1.2%。溫哥華方面,外國買家比率則由新稅實施前的15.5%減少至實施後的1.4%,素裡亦由9.6%跌至0.8%,不足一個百份點。

省府強調有不少地產交易,都是由外國人和本國公民或居民共同買入,每方持有一定比率的業權,在這種情況下省府仍然會將個案列為外國買家。

雖然目前的數據顯示外國買家在大溫地區的活躍程度減退,但省府表示現階段仍然過早下定論,要等待多幾個月的數據才能準確地判斷新稅制是否奏效。

另外自新措施生效後,省府共徵收了166份外國買家物業轉移稅,涉及金額超過1,000萬元。省府亦向150位報稱為本國公民或居民的新業主去信,要求對方提供更多資料以證明其身份,並正式就當中的85宗個案展開調查,追查對方是否需要補交稅款。

(據加拿大家園)

new-qrcode_簡

 

柬埔寨 | 中國超越韓國 成為柬埔寨房地產投資霸主

柬埔寨國土規劃和建設部副國務秘書羅迪西哈近期表示,韓國在柬埔寨房地產業稱霸約 10 年之後,如今已被中國已取代,成為柬埔寨房地產業投資最多的來源國。

高棉日報報導,羅迪西哈表示,從 2000 年到今年 9 月為止,外資企業在柬房地產業投資共有 287 個項目,建築面積約 1050 萬平方米,總投資額共 42.97 億美元。在外資企業中,一共有來自 18 個國家企業,其中來自中國則有 110 個項目,總投資額為 16.56 億美元,排在第一位。

他表示,在柬埔寨房地產業的國際投資來源國中,中國已替代韓國成為柬埔寨最大的投資來源國。韓國排第二,投資項目共有 46 個,總投資額共 15.93 億美元。排名第三是日本,共有 34 個項目,投資額共 2.24 億美元。

據 FOCUS Property 房地產公司總經理布英光說,他對中國投資增長不感到意外,他說:「柬中關係不斷得到鞏固和加深,尤其是目前雙方的關係已升級到全面合作戰略關係,這對吸引中資企業到柬投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據鉅亨網)

new-qrcode_簡

 

加拿大 | 夠狠的!各種房稅來襲 連本地人也不放過

加拿大財政部長莫奈(Bill Morneau)宣佈新的房產稅收政策。新政旨在令海外房產買家出售房屋時,不能如加國公民般享有「自住房免稅規定」,但新規定同時影響過去在房產交易中非惡意逃稅的加拿大本地居民,可謂是一箭雙鵰。

點擊查看加拿大更多精品房源

外國買家不在免徵範圍

加拿大現有的自住房免稅政策,在加拿大出售主要自住房,無需上報和繳納資本增值稅。但若出售非主要自住房或非自住房產時,則必須按房產增值情況繳納資本增值稅。

加拿大媒體曝光,一些非加拿大常住人口利用這一免稅政策,將待售房屋虛假申報為主要自住房,偷逃稅款。

溫哥華還將徵收「空房稅」

在加拿大政府出台稅收新政前,為了給過火的樓市「降溫」,溫哥華所在的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政府決定,從8月2日起對外國購房者徵收15%的房產轉讓稅。

根據這項政策,除加拿大公民以及擁有該國永久居留權者外,所有外國人購買住宅時將被徵收這筆費用。此外,未在加拿大註冊的公司或是由外國人控制的公司購買住宅時也將面臨同樣「待遇」。

新稅複雜填寫報稅表需要留意四點

一、從今年起,當市民每次出售「自住房」後,都必須向稅局報告,不管市民是否應該繳稅。如市民於今年前出售過「自住房」,於年底報稅時,便須基於報稅表格目錄3(Schedule 3)提供售房的基本信息,包括購買日期、買賣過程和房產的基本資料等。

二、若市民在今年或以後年份報稅中,沒有報告自住房產的出售情況,出售的房產就不能享受PRE。如市民在2016年或以後年份出售自住房產時,忘記指定該房產為「自住房」,便應通知稅局,修改當年的報稅記錄。稅局一般都接受這類要求,但可能徵收一筆罰金。每遲一個月報告,便罰交100元,但罰款不會超過8,000元,兩者以最少金額為準。

三、不要改變「自住房」的用途。如果市民將「自住房」用於出租或者其他商業目的,即使市民沒有出售「自住房」,稅局也可能當作該房產已出售,稅民同樣要向稅局報告。

四、市民應及時記錄在住房方面的投資和成本支出,保持所有房產支出的收據。這些支出將增加到房產成本調整基數(ACB,adjusted cost base of your property),將來出售房產時可以用作抵稅,幫稅民省稅。

有時納稅人應繳的稅未繳,就一直拖欠著加拿大稅局(CRA)稅款,但稅局本身亦未必察覺。金融顧問公司WaterStreet Family創辦人賽斯尼克(Tim Cestnick)舉例指出:

「許多人認為,根據『自住房免稅規定』(PRE,principal-residence exemption),每次出售自住房產時,是不需要繳稅;而且每年報稅時,稅務官員也沒有明確要求納稅人必須報告自住房的出售情況,結果許多納稅人過去出售了自住房產,既沒有報告稅局,也沒有主動繳稅。

有時納稅人應繳的稅未繳,就一直拖欠著加拿大稅局(CRA)稅款,但稅局本身亦未必察覺。

「甲某於2000年購買一處市區房產,2004年又購買一處度假屋。2010年甲某賣了市區的房產,獲利後又購買了一處新房產;然後,在2014年,他又賣了度假屋獲利。甲某報稅時,根據PRE規定,沒有向稅局報告他2010年的賣房所得,這沒有問題。但他也沒有報告2014年出售度假屋的情況,因為甲某錯誤認為,度假屋屬於他的『自住房』,所以不需要繳稅。」

根據加拿大稅局規定,甲某有權指定一處他擁有的房產作為「自住房」。既然他沒有填寫T2091申請表(此表是納稅人用來指定一處房產作為自住房的文字憑證),以及在報稅時沒有報告他的房產出售情況,稅局把他在市區購買的擁有多年產權的房產視作「自住房」,結果甲某這處房產沒有欠稅記錄。

但甲某的度假屋,由於沒有被特別指定為「自住房」,這樣在2004年至2010年期間,甲某等於同時擁有兩處房產﹕一處是被視作「自住房」的市區房產;另一處度假屋則屬於投資性房產,其售出時是不能適用PRE,度假屋售出是的獲利部分應該繳納資本所得稅。但在新規定下,稅局將向稅民提供資料,確定稅民有否欠稅。

相關資訊:加拿大 | 10月17日外國人賣屋須交增值稅!

(據人在溫哥華

new-qrcode_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