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房产投资常见Q&A:海外买家可以在交房前转卖楼花吗?

近日,不少澳洲房产买家来咨询是否可以在土地交割前将楼花或者空地转卖出去。简单来说,是有可能这样操作的。基本流程让我们用一个例子来具体说明:

  1. A与开发商签订了购房合同,说好5年交房,房屋售价为60万澳元;
  2. A在签合同时支付了第一期10%的首付款,即6万澳元;
  3. 在签订合同2年的时候,A找到了B,想将这个即将要交房的物业转卖给B,售价为70万澳元;
  4. B答应了,并付了一笔订金(一般为房价的10%)给A,即7万澳元;
  5. 到了交房时,B将63万澳元尾款交给A;
  6. 同时,A将54万澳元尾款交给开发商,物业顺利成交。

对于A来说,这一交易,他用2.5年的时间,支付了6万澳元的本金,赚到了10万澳元的利润,相当可观。但A需要在交房前按照政府要求按时交纳印花税(按照60万的房价交纳)。而B则需要按照70万的房价交纳印花税。其次,对于净赚的利润,A还要支付中介的佣金,以及资本利得税(即差价售出部分作为A当年的收入缴纳个人所得税)。如此一来,其实A的净收益并非有看上去的那么多。

其次,A在与B签订了合同后,A与开发商之间的合同仍旧生效,因此A依旧需要履行其在楼花合同下的责任和义务。在交房时,如果B的资金不到位,没法和A交割,则A也无法和开发商按时交房。开发商可根据原合同追究A的责任。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澳大利亚政府及开发商并不赞成如此做。因为这样很容易造成炒楼花的现象,对稳定的澳洲房地产市场会有不小的危害。其次,开发商往往会在购房合同中说明名,买家不能在交房前转手以限制买家。由于开发商通常都有一些保留项目会在交房前后出售的,如果任由买家随意的转手定价,极大程度上会扰乱开发商的定价及市场。

尤其对于一个二手转卖的楼花来说,A只能寻求本地买家,而不能再卖给海外买家因此,如果有此意向的买家,建议在签订楼花合同前与自己的律师了解清楚合同内容。(澳大利亚不同的州有不同的规定,以上内容只适用于在新南威尔士州的买家)。

海外买家买地建房

如果转手空地,则可以卖给本地或海外买家海外买家需要申请新的买房许可)。如果在交地前转卖,则流程和上文类似。如果交地后且和承建商商量好的前提下,则基本可以自由转卖。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其在购买空地时申请获得的海外人士买房许可(即FIRB许可)是有条件限制的。该限制包括:

  1. 申请者必须买空地用来开发建房;
  2. 申请者必须在许可日起24个月内开工

对于以上限制的解读,许多读者可能觉得并不影响其在24个月卖地。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无论在交地前或交地后,如果买家不能在24个月开工建房,都应向FIRB海外投资审查委员会报备,并说明不能按时开工的原因,即申请延期开工。

如果买家在建房前将空地卖出去,则需要另行申请一份“卖地许可”。简单来说,要告诉FIRB为何买家无法按时开工,为何要在建房前转卖。只有在获得“卖地许可”之下才能合规的转卖空地。但是这个卖地许可的申请并不在买房许可申请的列表之内,而是一种额外的申请。对于FIRB来说申请审批的速度没有30天的限制,且委员会会根据单独案子单独评定,因此在时限上很难控制。建议买家应当提前做好规划。

 

杨泱专栏全集:

律师杨泱解析澳洲房产

 

欢迎读者发邮件至editorial@juwai.com提问或发表评论,或是加入Kami的微博:【澳大利亚Kami律师】与她近距离接触。

本文系居外网度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注居外网官方微信:居外资讯(juwai-com),每日阅读精选海外文章。

 

加拿大或将出台限购政策

哈珀在8月12日造访温哥华市城郊时表示,一些加拿大家庭发现房价超出预算应归咎于那些来自外国非本地居民的房地产投机行为。他说:“如果他们人为抬高了房价,而把加拿大家庭拦在市场之外,那么我们就该做些事了。”

这一宣示正值温哥华忧虑主要来自中国内地的外国资金推动房价飙涨之际。人们呼吁政府对国际买家进行信息追踪并设置购房限制门槛。

尽管加拿大内陆地区房价已出现下降,但在多伦多和温哥华,房价依旧维持在高位。一些房地产中介的数据显示,在房价最高的温哥华,独立住宅的均价已高达223万加元(约合1100万人民币)。

哈珀说,如果保守党于10月19日的选举后再度掌权,那么其政府就将开始收集购买加拿大房产的外国非本地居民的信息。他说,如果必要,他将与加拿大各省协作,确保来自外国人的投资不会影响到加拿大本地人的房源供给和价格承受能力。

温哥华在历史上也是一座吸纳亚洲移民的城市,很多移民来自中国香港和中国内地。近年来,针对房价上涨的激烈辩论中,很多人认为,数以万计通过移民投资者项目来到温哥华的中国内地富豪抬高了豪宅需求,是推高温哥华整体房价的主力。

麦克唐纳德房地产公司(Macdonald Realty Ltd)的数据显示,2013年,该公司在温哥华售出的531套独立住宅中,有33.5%卖给了来自中国内地的买家,而他们也比其他人更趋于买更昂贵的房子。苏富比同年发布的报告也显示,其在温哥华的豪宅有约40%被中国买家收入囊中。

当地一名城市规划师Andrew Yan在查阅温哥华电力使用情况后发现,在该市市中心的煤港(Coal Harbour)社区,有四分之一的公寓似乎无人居住。这些由投资者持有的住房,房主既没有居住,也没有出租。

不过麦克唐纳德公司也认为,虽然来自中国内地的买家确实是温哥华高端房产价格上扬的推手,但他们在中低端房产市场并没有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

加拿大《环球邮报》援引该公司数据显示,来自中国内地的买家“统治”了温哥华楼市中的豪宅市场。2014年,在该市超过300万加元(约1470万人民币)的高端房产交易中,中国买家的出手占到了70%。

但在价格100万-300万加元的房产交易中,中国买家的比重降至21%;而在价格100万加元以下的房产交易中,中国买家只占11%。

麦克唐纳德公司副总裁丹·斯嘉罗(Dan Scarrow)说,中国买家对豪宅市场的冲击显而易见,但他们并不是更大范围内房价上涨的原因。“人们购买较低端住宅时遇到的承受能力问题,应归结为市场供应不足和低利率。”

他对《温哥华太阳报》表示,毋庸置疑,来自中国的资金对当地房地产市场形成了冲击,人们都看到了这一点。“承受能力问题出现在当地的上层中产阶级,他们不再有能力在这里购房。但其他房源并没出现这样的情况,比如公寓,那些房产的价格增长缓慢,或是已经趋稳。”

斯嘉罗对一些人认为来自中国内地的资金造成“涓滴效应”的观点不以为然。这些观点认为,中国内地资本投资高端房产,导致温哥华本地购房者转向郊区和其他城市,进而推高了整体房价。

他说:“这是因为没有足够的房源。无论是当地人还是中国人投资买房,这都不是关键。问题在于,人口在增长,而我们盖的房子不够多。”为了应对购房承受能力,总理哈珀已承诺将首次置业者从养老储蓄金账户提现的免税额度从2.5万加元提高至3.5万加元。

麦克唐纳德公司上述2013、2014年的数据统计都是通过识别买房者姓名实现的。在翻译成英文时,中国香港人、中国台湾人和中国内地人士在姓名拼音上的些许不同可以用来区分身份。斯嘉罗的母亲、麦克唐纳德公司总裁Lynn Hsu就是一位中国台湾移民。

这些数据曾引起市场中的诸多争论,而这在一定程度上正出于在加拿大获得如此详尽的购房者来源数据实属罕见。无论是温哥华、各省还是联邦政府,都不像其他一些国家那样收集外国购房者的数据。这让温哥华的房地产行业观察人士一直对市面上的现象争论不休,并把他们能找到的任何数据拿来拼凑做文章。

斯嘉罗承认,这样统计出来的数据会有一些出入的空间,但由于没有其他方法来衡量,这依然是一个有益的参考。或许,这也正是加拿大政府开始考虑对外国购房者信息进行收集和追踪的原因。

由于官方数据的缺失,很多人只能依靠当地房地产中介提供的统计数据,很多经纪商和开发商对外国买家的大举购房现象轻描淡写,或是指责人们的种族主义情绪,而这为的就是要避免任何新的调查、立法或是征税。

在对2014年业务记录进行的数据统计分析中,麦克唐纳德公司提到,约有5万名“很可能是加拿大公民或是拥有移民身份”的人,将在未来几年继续将资金从中国香港和中国内地带进温哥华房地产市场。

路透社称,哈珀总理的讲话预计并不会在短期内打压海外购房者的热情,温哥华的房地产经纪商也对这些举措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火热的市场表示怀疑。近些年来,政府对移民政策的修改几乎没有打压中国人的兴趣。

一些房地产经纪商说,尽管加拿大于2012年冻结了富有争议的百万富翁移民计划并在2014年彻底取消了这一项目,但外国人在温哥华进行投资的意愿仍在上升。

温哥华一名房产经纪人哈斯曼(Andrew Hasman)说:“追踪信息是一回事,而限购又是另一回事。如果只是对信息进行追踪,那么不会对市场带来任何影响。”

哈斯曼在温哥华西部卖房,而那里是最受中国买家欢迎的地段之一。他说,即便对外国人限购,他们也会找到其他投资途径,比如通过已经定居加拿大的亲友。

加拿大保守党正在考察房地产市场同样受外国资本扭曲的澳大利亚和英国的情况,作为未来政策的参考。在澳大利亚,政府已对外国买家投资购买已有住房设限,且仅允许来自外国的投资流向新屋开工建造。

而在斯嘉罗看来,温哥华事实上正在经历一场更大范围的转变,就像伦敦等其他大城市一样。很多人可能因此要转变此前拥有一套独立、传统房子的置业观念。

“温哥华正从一个郊区城市转变为一个国际化城市。一代人以前,很多人都说梦想生活在一个白色篱笆围起的房子里。如今,人们的梦想是要离城市文化中心更近。现在的人更愿意接受公寓式生活,哪怕要他们搬到其他国家。”他说。

(据加房网)

欢迎前往加拿大房闻速递

 

海外买家数据被收集 加拿大总理即将打压房市?

哈珀总理:外国买主把加拿大家庭赶出了房市

竞选期间的政党领袖总是又体贴又慷慨,连选民还没有提出的要求都替他们想到。几天前在温哥华,保守党领袖哈珀郑重承诺,如果他当选,将拨出50万加元用于收集关于外国买家在加拿大房地产市场活动的“全面数据”。

海外买家数据被收集 加拿大总理即将打压房市?

但是身处房地产“第一线”的众经纪人对这个计划反应不一。许多人表示确实应该有更完备的数据,但是有了这些数据温哥华和多伦多的房价也不会因此降下来。

哈珀星期三在温哥华的一个竞选集会上说:“现在有一种实实在在的担忧,即不是永久居民的外国人炒房是一些加拿大家庭负担不起房价的原因。”“如果这些不是永久居民的外国买主人为拉高房价,而加拿大家庭被排挤出市场,这是一个我们能够处理而且应该处理的问题。”

由于加拿大各地的房地产公司基本上没有系统收集房屋买主国籍信息的习惯,谁也不能肯定哈珀的担忧是否有道理。加拿大联邦法律对外国买主基本上一视同仁,省级政府的限制多半涉及农业用地。因此房地产公司一般只管卖出多少房,并不要求在有关文件里注明国籍。

加拿大房屋及房贷公司(CMHC)去年第一次要求物业管理人员提供外国人拥有公寓的比例。根据该公司2014年10月公布的统计结果,外国业主拥有的公寓在蒙特利尔市中心和附近的修女岛占6.9%, 为加拿大全国最高。其次是温哥华,占5.8%,多伦多名列第三,占4.3%。

这项统计并不完全。它只涉及公寓这一个种类的房产,而且也无法查核是否有外国公民把公寓买在本地亲友的名下,或者是否有“外国房主”虽然在外国常住,却拥有加拿大国籍。

这正是房主信息收集会遇到的问题之一。BC省房地产协会的达米安.斯塔托尼克斯说,让业主提供信息这件事本身并不困难,只要在房产登记或房产税表格上增加一栏就可以了。但是业主应该提供什么信息,如何分析和使用这些信息,就不那么简单了。

例如,一个加拿大公民可能常年在卡塔尔工作,但是为投资储蓄考虑在加拿大买房,他买的房子算不算“外国投资”?或者一个拥有外国国籍但在加拿大常住的人是否算外国房主?

不过斯塔托尼克斯和他的许多同行都认为,多掌握一些业主信息是好事。这样大家就不会听信“外国炒房团攻占加拿大房地产”的传言了。

一些蒙特利尔经纪人担心生意受影响

哈珀在西岸吹风,蒙特利尔房地产业也打了个激灵。一个名叫乔治.奥利维的经纪人在接受CBC采访时说,他很惊讶哈珀跟外国买主过不去。因为不管是中国人还是秘鲁人,都是一样交税。

据奥利维介绍,在他的公司所在的蒙特利尔西岛,10% 的房地产买主是外国人。

在蒙特利尔房价最贵的Westmount区工作的经纪人约瑟夫.蒙塔那罗说,他最近卖出去的房子每两栋就有一栋是卖给中国人的。他估计等9月份加航开通蒙特利尔和北京之间的直航后,中国买主会更多。

两人都没有说明他们的外国买主是中国公民还是来自中国的新移民。

通常对CBC报道发表意见的读者有相当一部分不喜欢哈珀。但是在这篇报道下发表意见的大部分读者却支持哈珀的做法,并认为不能光听房地产经纪人的。

对大温地区的调查:外国买主的影响主要集中在高端房产

BC省房地产协会和该省麦克唐纳房产公司不久前分别对温哥华的房地产市场做过一番调查。斯塔托尼克斯说,除了在高端房产这一块以外,温哥华的外国买主所占比例和空置房屋比例和其他加拿大城市相比没有显著区别。

麦克唐纳公司的调查显示,2014年该公司售出的3百万加元以上的房产有70%被来自中国大陆的人买下。1百万到3百万加元之间的房产有21%,1百万加元以下的房产只有11%。

该公司通过姓名的拼音来判断买主是否来自中国大陆。这个标准确实能够把大陆和港台区分开来,但不能说明买主的国籍。麦克唐纳公司上海办事处负责人丹.斯卡罗说,大部分华裔买主实际上是加拿大公民。

开发商:中资高价抢购地皮 冲击大温住宅开发

虽然截至目前,仍无确切资料可证实大温房价上升与海外买家有直接关系,不过总部位于兰里的开发商Marcon指出,海外买家不仅在本地购买住宅单位,有愈来愈多人开始高价抢购土地,很多资本雄厚的中国买主根本无意短期内进行开发,买地仅是为了保存自己的资金,造成本地业者在兴建住宅单位时碰到困难。

Marcon开发经理波雷拉(Nic Paolella)表示,在过去18个月中,他们看到大批来自中国的资金进入本地,创立新的开发公司,同时不断以高价在各地抢购地皮,这些业者虽然自称开发商,但他们买地的目的根本不是用来建房,而是要存放资金。

有地产业界人士曾透露,列治文三号路沿线土地有极大部分在近年被中资买家买走。(本报资料照片)

波雷拉指出,这些中资买家的踪迹在大温“随处可见”,他们的想法与本地开发商不同,本地开发商在意的是令自己的投资资本增长,但他们仅在意资金保值。波雷拉还说,这类投资者普遍会在时机成熟后,再以更高价把土地转卖,本地开发商若建房,最后只好将相关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一名不愿具名的商业用地产经纪,6月接受“世界日报”专访时提到类似现象,他当时表示,这类在大温地区购买土地的中国买家,买地时加价毫不手软,许多原本没有要卖地的地主最终在金钱压力下妥协,而且这些中资买主购入土地后,多数都抱着长期持有的心态,并不会急于申请土地重画。

Cressey地产开发公司执行副总裁林曼(Hani Lammam)则说,这样的趋势并非最近才出现,但是因这些海外投资者的手法越来越老练,所以购地状况也越来越棘手,林曼指出,这些买主还十分了解市府的规画,所以在买地时也会挑选未来具有增值潜力的地段。

林曼认为,温市的甘比走廊(Cambie Corridor)就是一个绝佳的例子,他提到当地有许多因土地合并被拆除的独立屋,都是被以400万元到500万元的价格被转售,但在五年前,这些独立屋的价格可能连100万元都不到。 

关注居外网官方微信:居外资讯(juwai-com),每日阅读精选海外文章。

 

(据温哥华找房网、加拿大华人网)

 

加拿大楼市成大选筹码 总理称要拿海外买家开刀

加拿大总理哈珀(Stephen Harper)在北温进行辅选时承诺,如果保守党能在10月的大选中成功连任,他将推楼市新招,收集楼市海外买家的相关资料和数据,界定温哥华、多伦多等城市的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海外投机炒卖现象,并暗示不排除发布相关条例进行监管的可能。

加拿大楼市成大选筹码 总理称要拿海外买家开刀

哈珀表示,他常常能听到民众谈论房价高企、置业艰难的问题,这种情况又以大温和低陆平原最为突出。哈珀强调,联邦政府已经注意到了有关海外买家炒房致房价急升的言论。

世界日报的报道称,哈珀指出,温哥华目前至少有15%的公寓大楼被闲置,这些空屋都是由海外买家持有,如果此类海外买家确实影响房市,使得房价超过民众的预算,政府就必须采取行动来检视与解决有关问题,但他并未就这项承诺的细节,以及可能采取的措施做出更多的说明。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海外投资者购房问题,联邦保守党政府曾经表明,无意修改有关条例,也不会推出任何限制措施。因此,有评论指出,哈珀此时的承诺完全是为了选票。

专业人士:对大温地区影响不大

星岛日报的报道称,大温地区楼价高企的因素,外国买家所占的比重到底有多大,大温地产局西部总裁杨兴琳认为,至今仍未有定论。而根据大温地产局的数据,在卑诗省海外买家所占的比重仅为5%, 比例并不高。如果哈珀限制海外买家,将影响加拿大对国外投资者的吸引力。

而加拿大按揭及房屋公司(Canada Mortgage and Housing Corp)2014年底的统计也显示,在加拿大公寓市场中,仅有2.4%的屋主为海外买家,在温哥华,海外买家持有公寓的比例则仅占2.3%。

温哥华时事评论员袁志良认为,哈珀的楼市政策主要是为了竞选而说。他分析说,限制外国投资者来温哥华买楼,对于想要置业人士,或者因温市楼价太高而要搬到素里或兰里的选民,会支持这项政策。被限制的外国人根本没有投票权,哈珀针对这些人,不会影响选情。

大温房价高昂 真的都怪外国买家?

楼价高昂不能只责怪外国买家。明报的报道指出,卑诗地产协会(BCREA)的缪尔(Cameron Muir)表示,“我们看到的是,涉及外国人的交易少于5%,外国人拥有房屋的比率甚至更低。”缪尔还强调,外国买家倾向于买豪宅,而整体地产市场仍是因为需求而被推高。

卑诗大学教授David Ley指出,任何数据征集的系统均须包括外国投资者买屋的各项途径,如网上、从外国展销会购置和经本地人来隐藏拥有权,“我认为尤其在温哥华市场,有很多情况是外国投资者借用本地人的名义来买屋”。

欢迎前往加拿大房闻速递

海外买家是否真的再不能染指温哥华高烧的楼市?

温哥华房屋价格飙升不止,商界、投资者虽喜开颜,但叫苦不迭的民众却越来越多,尤其是正被迫离开大温的年轻一代愤而发声后,一直视若无睹的各级政府,也正在被迫正视这个烫手的山芋。

海外买家是否真的再不能染指温哥华高烧的楼市?

前阵子温哥华市长罗品信,徒然仿若化身年轻世代代言人,频频建言抑房价,哪怕征税提议一再遭省府否决,且本身动机也曾遭人诟病、被指推卸责任。然而,《温哥华太阳报》专栏作家麦克马丁(Pete McMartin),却由此巧妙的,向省府发问:你不屑罗品信的提议,那么省府又有何良策?
  
麦克马丁调侃式的,给省府列出了3个选项:

A.以缺乏数据为由,无视罗品信的建议;

B.承认数据不足,但引用卑诗地产协会的报告、称海外投资对大温房价影响微乎其微。不过,地产协会由于利益关系,中立性就不必提了;

C.洗洗睡吧。

鉴于民众呼声日益见涨,同时学术界也越来越质疑政府的不作为、尤其是连购房数据都不愿收集,太阳报特意就此向省府提问,并将所提问题与省府回覆公布于众:

1) 问:世界其他地方都可以追踪海外购房数据到一个非常精确的程度,为什么卑诗省府拒绝这么做?凭什么省府感觉这些海外投资资讯不需要追踪和收集?

答:省府清楚知道卑诗尤其是温哥华的住房可负担性问题;财政厅正在研究该问题,并考虑一些可能减轻这种负担的措施;省府会谨慎行事,以免降低房产价值,妨碍卖房者获得公平的房价;省府会继续研究推高房价的因素,包括是否需要收集任何额外信息。低陆平原历史上房价就高,土地有限,移民带来的人口激增,加上经济增长因素,促使房价攀升。

2)问:省府有没有海外投资房地产方面的纪录?

答:加拿大统计局收集了外国投资者方面的有限信息,不过没有按省分细分。财政厅谘询的行业专家称,非居民购买房屋不足占大温房市的5%,不会推动房价暴涨;而国内投资者比海外投资者活跃3到4倍,增加了出租房供给。

3)问:省府历史上曾经要求卑诗省每次房产交易的新房主,提交一份身分证明,包括买家或经办人的身分证明。这些纪录后来被忽视,甚至销毁。那么省府是否考虑重新这么做?如果不,又是为何?

答:1978年生效的新《Land Title Act》148条曾经要求这么做;1998年预算案精简流程中,废除了这条规定。而《Property Law Act》早有法规,非加国公民,同样有权在卑诗省购买、处置土地,因此须知,卑诗省并无法规禁止外国人购房。

4)问:省府在自己的研究报告中,就海外投资房地产,下了断言,尽管省府报告也承认相关数据不准确。那么,省府是如何在这些数据的基础上得出其结论?尤其是这数据不仅是非正式的,而且来自于明显受益于高房价的房地产行业。
  
答:省府未就此下最终结论。而且省府在继续研究中。财政厅的分析数据来自地产协会、Central 1 Credit Union、the 2011 Census、 CMHC、 Urban Futures,、和Landcor。

5)问:财政厅能否区分海外投资者和海外资金?因为许多本地居民有海外收入、却不申报。然而他们却可以把钱带入加拿大。财政厅是否试图估测有多少海外资金流入本省,或者说,海外资金可能带来何种影响?

答:……这些是联邦政府和税务局的问题。泛泛而谈,海外投资与移民为卑诗带来繁荣与财富。
  
在公布了这些问答后,麦克马丁调侃着得出一个结论,即那些寄希望于省府提供海外购房数据的人们,现在应该已经得到了回答,虽然不尽人意。

欢迎前往加拿大房闻速递

加拿大房市飙升全球第二 大陆买家“居功至伟”?

近年来,海外热钱大举进入加拿大楼市,大幅推升房价,按房价收入比计算,加拿大房价一举飙升至全球第二位。按租售比来看,加拿大更成了全球最大的房价泡沫市场之一。

在最受中国人欢迎的海外置业国中,加拿大排名第三。据统计,加拿大最大城市多伦多50%的新房被外国人买去,在温哥华和多伦多,50%的公寓大楼为外国投资者所拥有,温哥华更有15%的房子长期空置!

加拿大房市飙升全球第二 大陆买家“居功至伟”?

加拿大楼市泡沫对当地人影响如何?先讲一个小故事。

我的同事麦克是个挺神气的大帅哥,土生土长的加拿大人,是我所在部门的系统管理工程师,年收入七八万加元,比加拿大同龄人的平均收入高了一倍多。麦克6年前结婚,之后添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3年前买了一栋大洋房,生活可谓美满幸福,属于典型的北美中产阶级。

可是,近来他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瘟鸡似的时常唉声叹气。按理说在欧美不能随便打探别人的隐私,但在强烈的好奇心的驱使之下,我忍不住开口问他:Is something wrong?(出什么事了吗?)

没想到他瞪了我一眼,说道:“都怪你们中国人!”

我一愣,心想不会吧,忙问怎么回事儿。

原来,多伦多的房价这些年一路飙升,已然大大超过了当地人收入的增长幅度。麦克购房时,房价已经高处不胜寒。在北美,多年来房价一直维持在平均家庭年收入一到两倍之间,而他买房时,多伦多房价却已超过他们夫妇年收入的4倍了!按北美人的生活习惯,孩子大了必须分房而居,享受各自的独立空间,麦克只能硬着头皮买大房。这样一来,收支相抵的日子过得紧巴巴,而且由于房价上涨了,政府收取的地产税也水涨船高。最倒霉的是一年前麦克的妻子被裁员,直到6个月后才找到新工作,但薪水比先前少了不少,家庭收入减少了一大块。

想想也是,麦克妻子的收入只够请人看孩子、伙食费及零用,而麦克每个月税后拿回家4000加元(在加拿大,税前年收入7万多加元,税后5万加元左右,已属高收入群体),扣去房屋贷款、房屋保险、地税、汽车贷款和汽车保险几项大额开支,再加上旅游度假娱乐等开销,每个月都有几百加元的缺口,日子过得入不敷出。

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白人家庭,生活按部就班,上学、结婚、生子,然后养孩子、养狗、工作、付账、听歌剧、看电影、旅游、减肥、看病、吃药……在他们的观念里,人生就该如此这般。

“但这和我们中国人有什么关系呢?”我反问。

麦克说,你们中国人,来到这儿有了一套房子还买第二套,买了两套还想买三套,甚至四套、五套,一门心思靠炒房子投机赚钱。一个新楼盘一开盘,70%的买家都是中国人,一套二手房一上市,中国人就争先恐后拼命地抢。中国人可以不下馆子、不进电影院、不去歌剧院、不买图书、不到体育馆看球赛、不出去旅游、不上健身房,然后一心一意买房子,哪怕自己没钱也要四下借钱去买房。多伦多的房价就是这样被你们抬高的!害得我们都住不起了!我父母已经退休了,原本准备在老房子里安度晚年,结果他们的房子也涨价了,地税也随之涨了一倍多,搞得他们入不敷出,只能将房子卖了,他们在多伦多待不了了,搬去了伦敦(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一个小城),害得我每次去看他们都不方便。我今天的生活状态全拜中国人所赐,逼迫着我像你们那样生活,不怪你们我怪谁?

听了麦克带有偏见的情绪宣泄,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从来都不曾想到,在当地人的印象里,我们华人的形象会如此不堪。本想立刻反驳,但看着平时温文尔雅的麦克涨红了脸说出这等重话,显然是被逼急了,我的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打了个哈哈就此打住。回头仔细一想,麦克说得也并非不无依据。

这几年来,只要有中国人涌入的地方,如美国的纽约、旧金山、洛杉矶;加拿大的温哥华、多伦多;澳洲的悉尼、墨尔本等地,房价都随之高企。在全球经济不景气之际,偏偏中国人还在抢购房子,形成了一道“亮丽的景观”。

这种情况令欧美人开始无法忍受。因为传统的欧美人用于房子的支出不超过税后收入的三分之一,现在房价疯涨让他们买不起房子,或不得不改变原来的生活方式,他们气愤在所难免。

目前,澳大利亚已开始对外国人实施房子限购令。今年5月,澳大利亚政府宣布,加大对外国投资者非法购房的惩治力度,并不准购买二手房。这样的限购令在号称自由市场的西方国家实属罕见。

近两年在温哥华,英文媒体时常大幅报道华人(尤其是中国内地买家)在温哥华的抢购房产潮,已有开发商收到本地人士的抗议电邮,指房价过高遗害下一代,有人甚至扬言要炸毁开发商的办公室。有些人甚至抗议华人已太多,应该限制移民。

前些日子,温哥华市议员及市长候选人Peter Ladner明确表示,鉴于温哥华房地产价格飙升,政府应限制外国人,特别是中国人购买房子。他指出,大量来自中国的炒房者是导致房价升高的主要原因,他表示,由于房价飙升,本地人已经大量迁出,同时阻止了新移民的进入。温哥华已经不是曾为之自豪的城市。

最近,多伦多居民布拉齐在change.com网站上发起请愿,要求政府规范外国人投资多伦多房地产,一下就得到万人呼应。

顺便提一下,前些日子,一个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只有9%的加拿大人喜欢中国移民。谁能想到,千百年来中国人勤劳的形象,被极少数人的投机取巧代替了。

中国人的“爱房”情结,与欧美人的生活习惯已经发生了激烈的碰撞,俗话说:“入乡随俗。”身在异国他乡,我们不能要求别人来适应中国人。假如有一天真把人家惹急了,也就不能阻挡别人反对中国人移民和购房的措施。

推荐阅读:外国房产投资者如何改变了加拿大的天际线?

欢迎前往加拿大房闻速递

本周海外各国房市头条 当地视角让您更懂市场(6月25日)

 

《金融时报》:中国买家引领美国置业潮 掷金多美国人两倍

 根据全美房地产经纪人协会报告,从房屋单元数、美元金额和交易价格方面看,中国人是迄今为止美国最大的房地产海外买家。截至今年3月底的一年里,中国赴美购房者的平均支出是美国购房者的3倍多,平均每套房支付83.18万美元,加拿大人、印度人、墨西哥人和英国人平均花费均低于该水平。约70%的中国购房者更采用全部现金的支付方式。【阅读原文

 

中国香港《南华早报》:大选落幕  英国房价创新高

英国最大房产网Rightmove消息显示,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的平均住宅报价创下历史新高,原因是5月英国大选结束,计划征收更高豪宅税的工党意外地被保守党打败,购房者重新涌入市场。5月10日至6月6日期间,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平均房屋报价为294,351英镑,按月上升3%,按年上升4.5%,房价在未来五年或上涨四分之一。【阅读原文

 

新加坡《PropertyGuru》: 全球房产市场最低迷地区 新加坡榜上有名 

全球房地产调查报告指南(Global Property Guide)最新调查报告显示,新加坡已经成为世界上五个最低迷的房地产市场之一。2015年第一季度,新加坡房价同比下降了3.45%,这是该地房市连续第六个季度出现下滑,环比下降幅度为1.12%,缘由是需求和供给双双下降。2015年第一季度,新加坡经济温和增长了2.6%,高于第一季度2.1%的增长,预计今年增长率将为2%—4%之间。【阅读原文

 

美国《福布斯》:外国房产投资者如何改变了加拿大的天际线? 

多伦多是加拿大的迪拜。多伦多开发商建造了97处住宅摩天大厦,比北美其他任何城市都要多。过去5年的开发商们疯狂地建造摩天大楼,似乎没有尽头。多伦多的房屋供应有限,导致房价急升。2015年3月,多伦多房价同比上升10%。温哥华也同样如此。在这个摩天大楼并不常见的城市,共有5个新豪华住宅大楼正在建设中。2014年,温哥华西区房产的外国买家占比约25%至30%,大部分都是来自中国。【阅读原文

 

 

温哥华房价高烧 到底谁才是真正的背后推手?

外国人到温哥华炒楼的情况究竟有多严重?卑诗房地產协会(BCREA)的报告指出,外国业主的比例其实不到5%,而房屋买卖活动涉及外国买家也未超过5%。本地房產投资者的活跃程度,较外资高出3至4倍,而几个地区最近5年的柏文价格,其实不升反跌。

BCREA昨日公布「外国买家介入楼市」报告,主要是回应不少省民对房市的忧疑——外国人已大举介入本地楼市,并炒楼成风。

温哥华房价高烧 到底谁才是真正的背后推手?

报告指出,虽然无法提供具体外国买家数字,不过,根据现有的资料分析,目前大温房屋的业主只有5%是外国人,而房屋买卖活动涉及外国人的比例亦不超过5%。

针对有人认為外国买家在本地置业后,提高房屋空置率,BCREA的报告亦指出,在大温地区,不管是房屋空置率,又或房屋所住的是外国人或只具临时居民身分业主(如留学生或外国劳工),其比例均未与加国其他大都会有明显偏离。

报告引用2011人口普查资料指出,大温地区房屋住外国人及临时居民的比例只有0.78%,比加拿大140个大城市的平均率低。加拿大按揭及房屋公司(CMHC)对出租柏文业主的调查则指出,在2014年底,出租柏文的外国业主比例只佔2.3%,与多伦多的2.4%,维多利亚的1.1%,以及满地可的1.5%,相差不大。

报告分析大温独立屋楼价上涨原因,其实是受到独立屋掛牌数量减少所带动,由于独立屋愈来愈「稀有」,以致买家彼此间竞争喊价,造成楼价明显上涨。

温哥华房价高烧 到底谁才是真正的背后推手?

报告说,相较于独立屋,多户住宅如柏文在过去5年间价格稳定,各地区涨跌互现,涨跌幅亦不大,这与各个城市增加建筑密度,建筑商大量投入兴建柏文,使柏文单位数量不断增加有关。报告说,多户房屋目前佔大温房屋总数的1/3,而兴建的新屋当中,多户房屋却佔8成。

报告还说,以平均楼价来评定房屋的负担程度并不准确,大温中央放盘系统(MLS)的买卖,有接近70%低于平均楼价73.8万元,有32%低于40万元,有82%低于100万元。

该报告并列举了过去5年间楼价变化的数据,大温地区独立屋5年上涨的平均数字為32%,其中西温上涨49%為最多,其次是温西43%,温东48%。

柏文5年来的价格则是涨跌互现,上涨最多的是温西,5年上涨13%,下跌最多的是兰里,5年内跌价10%。

报告亦探讨主要移民国家外国势力介入当地房產的问题,根据2014年的调查,美国住宅楼市的外国买家佔7%,其中中国买家佔24%;在澳洲方面,过去10年购买房產的外国人,约佔总房屋销售金额的5%至10%。

欢迎前往加拿大房闻速递

温哥华楼市高烧不退,打房措施即将出台!

面对温哥华高房价问题渐趋严峻,温哥华市长罗品信(Gregor Robertson)率先于上月22日建议省府征收投机税,他在同一日写信给省长简蕙芝,也希望省府提高豪宅的交易税,用于兴建可负担房屋。从信件中也可看出,投机税并非罗品信对简蕙芝提出“打房”措施的首要建议。

温哥华楼市高烧不退,打房措施即将出台!

罗品信致函简蕙芝的信中表示,房价不断攀升,对中产家庭造成影响,因为住房供给不足,很多高学历年轻人租不到好单位,也住不起昂贵房屋,并列举多项房价已经超过民众负担的报告,提醒简蕙芝正视温哥华的房屋已经被某些人拿来炒房赚钱。他认为,房屋不应该成为只拿来投资或投机的商品。

罗品信建议简蕙芝可透过修改“土地所有权法”、“土地鉴价法”和“房屋交易税法”等措施,来改善本省房屋可负担性和公平性。他说,当中最主要的做法是扩大增建中、低收入人士的新单位,其他方法可从税务着手,包括:增加豪宅交易税并将税收用于可负担房屋,对房屋速买速卖的投机行为课税(即投机税)、修改“温哥华宪章”赋与温市府追踪空屋屋主的公权力。

罗品信相信,若采取这些“打房”措施法,可令过度火热的温哥华房市较趋缓和,避免年轻人力和技术人才外流,也用实际行动告知外界温哥华的房子是用来住,而非投机买卖。

罗品信在信底的签名处用手写“随时打电话给我讨论啊!”,但现阶段未知罗、简两人是否已就房价问题通过电话或深入交流。

欢迎前往加拿大房闻速递

上调纽约豪宅税不为市场降温只为公校 投资者怎么办?

4月曼哈顿房市总览

4月的曼哈顿房市比3月要缓慢些,中间成交价为120万美金,高过2015年1、2月,但低于3月。总待售房源在上2个月保持平稳后略有上升,成交量也在持续上升两个月后稍有下降。房市有点两级分化的趋势:质量好、标价合理的房子卖的越来越快,相反,标价不合理的房子开始在市场上滞留。我们不再看到2年前所有房子不分参差一起水涨船高的情况。除去新楼盘和高端价位(300万以上)的房屋,如果房屋在1个月内没有动静,那就表示价格不合理。中间上市天数持续下走,达到过去一年里最低的46天。

纽约州豪宅税

房价在100万美金及以上的房屋,买家需向政府一次性缴纳1%的豪宅税。而纽约市长白思豪提议,将对价值175万美金及以上的房屋加收1%的豪宅税。2015年年底,纽约豪宅税将开始上调。

上调后的纽约豪宅税为:

影响将有多大?

据REALDEAL报告,2014年175万美金以上的交易大概占全年总量的27.6%,占产全公寓的39.4%,占联体别墅的68%。政府的此项税收并不是在为纽约房地产降温,而是因为州政府需要300万的税收收入来支持公立学校。那这项政策究竟会不会对纽约快四年的房地产牛市造成任何降温呢?我觉得对非投资人来讲,此项政策没有多大后果。非投资人对房屋有居住需要,其拥有/投资周期较长,多付1%的税,从长远来看没有多大的阻碍力。但是对投资者来说,这项政策可能会让在纽约和其他城市举棋不定的边缘投资人选择非纽约城市

美国税收到底有多贵?

总的来说,美国房地产相对其他投资产品,在税收上相对很有优势。最主要的原因,是房屋作为不动产享受折旧的优势,而这是别的投资产品所没有的。出租房,每年有一定的折旧可以用来抵去租金收入,多余的可以在最终脱手后用来抵去投资收益。而平时的房屋维护费用,多数也可以用来抵去租金收入。海外投资者和美国人差不多是同等待遇,不同之处,是海外买家在卖房时会被要求扣税10%,但这在向美国政府报完税后会多退少补。反而需要重视的是,海外投资者如果在美国有收入就一定要报税

葛宜珉专栏全集:

葛宜珉详解纽约房产市场

欢迎读者发邮件至editorial@juwai.com提问或发表评论,或浏览葛宜珉居外网首页http://www.juwai.com/Elli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