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延續3月漲勢價量齊升 4月非有地私宅轉售量或創三年新高

本地私宅轉售市場連續二個月回升,4月非有地私宅的轉售價和交易量均延續3月的漲勢,預估交易量更創下三年來新高。不過,受訪房地產分析師認為,市場尚未真正回暖。

新加坡延續3月漲勢價量齊升 4月非有地私宅轉售量或創三年新高
分析師認為,轉售成交量同比和環比均取得雙位數增長,顯示私宅轉售市場對買家重現吸引力,尤其是當他們如今能以較低價格買到較大單位

點擊查看新加坡更多精品房源

新加坡房地產聯合交易網SRX昨天發佈的預估數據顯示,4月非有地私宅的轉售價格環比上升0.5%,繼3月止跌回升後進一步上揚。預估轉售交易量也從3月的586個單位,增加17.6%至689個單位,並創下2013年5月以來的最高單月銷售量,當時共賣出726個單位。

與去年同期相比,非有地私宅4月的轉售交易量增加28.1%。但相比2010年4月高峰時期轉手的2050個單位,仍然少了66.4%。

ERA產業主要執行員林東榮認為,轉售成交量同比和環比均取得雙位數增長,顯示私宅轉售市場對買家重現吸引力,尤其是當他們如今能以較低價格買到較大單位時。

他說,轉售單位通常比新單位面積大,價格則與新單位相近,買家可能會覺得這樣的交易更划算。此外,希望盡快搬進新單位的買家也更青睞轉售市場。

林東榮預計,在農曆七月的淡靜期前,市場將繼續保持上揚的勢頭。他建議真心想賣房的屋主可在這段期間,定下合適的價格找買家。

房地產降溫措施沒松綁

轉售市場不會真正回溫

他說:「受貸款條例收緊和額外買家印花稅(ABSD)限制,買家依然對價格很敏感。」

欣樂國際(SLP)執行董事麥俊榮則認為,未來幾個月私宅轉售市場可能持續上揚,但如果政府不為現有房地產降溫措施鬆綁,轉售市場就不會真正回溫。

麥俊榮指出,儘管私宅轉售價格連續兩個月上揚,但幅度都不大,轉售價格指數整體走勢依然平穩,沒有明顯變化。

至於轉售交易量增加,可能是在政府一再強調短期內不會為降溫措施鬆綁後,一直希望政府「撤辣」的買家失去等待的耐心,最終決定進場。

他說:「現在的私宅轉售市場就像是一個腳戴鐵鏈的人,或許有時會跑上幾步,但如果不把鐵鏈解掉,他就不可能跑得太遠。」

在各類別私宅中,代表高檔市場的核心中央區(CCR)私宅和代表中檔市場的其他中央區(RCR)私宅轉售價分別比3月上漲0.7%和1.3%,而代表大眾市場的中央區以外(OCR)私宅轉售價則微跌0.2%。

林東榮指出,大眾私宅轉售價下跌,一個原因是這個類別近來有更多新項目建成,發展商急於脫售手頭單位,令轉售買家面對更激烈的競爭。另一方面,疲弱的私宅出租市場也讓更多房地產投資者考慮賣掉手頭的單位,進一步對大眾私宅轉售價造成下行壓力。

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4月的非有地私宅整體轉售價格下滑0.5%;高檔私宅和中檔私宅轉售價分別上漲3.2%和0.9%,大眾私宅轉售價則下跌2.9%。

 

關注居外網官方微信:居外資訊(juwai-com),每日閱讀精選海外文章。

(據新加坡早報)

東南亞房產投資藏陷阱 別只看投報率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一句耳熟能詳的廣告詞,也切中投資海外不動產潛藏陷阱,在包租、高投報及低投資門檻的誘人條件下,海外不動產法令規範、當地行情、購屋習慣、政經局勢、利率及彙率,都是投資海外不動產前須考量的風險。

民眾購買國內、海外不動產最大不同處在於安全性,以國內“不動產經紀業管理條例”規定代銷、房仲業者須提供的“不動產產權說明書”來看,東協國家完全沒有相關規範,由業者自行制定規格,並沒有一套制式化版本,形成海外交易灰色地帶,容易衍生糾紛。

東森房屋國際不動產中心總經理廖麟鑫表示,海外不動產交易潛藏風險,供需是決定房市價格走勢最主要理論,也是海外投資最重要參考指標,空屋率及新建案數量,是重要參考數據。

民眾購買國內、海外不動產最大不同處在於安全性。圖為馬來西亞吉隆坡的房源。

此外,坊間業者所說的高租金投報率動輒5~6%,大多指的是稅前的名目投報率,若扣除持有稅、管理費等,甚至是外國人特別稅,剩下的稅後實質投報率恐大打折。

此外,廖麟鑫指出,中國台灣房貸利率約2.1%,日本約2.5~2.8%;東協國家相對較高,馬來西亞約4.5%、柬埔寨8~10%、泰國、菲律賓約5~6%,當租金投報率低於當地銀行貸款利率,需謹慎考慮。

大師房屋海外事業處處長蔡詠綸表示,東協國家並無實價登錄,業者頂多只能提供類似國內房仲的民間交易行情,國人不易得知真正成交行情,除非向當地熟人探聽,否則只能選擇有品牌、高知名度開發商,才不會胡亂定價。

而當地人購屋習慣也很重要,有些國家會排華,像馬來西亞有分馬來區及華人區,若買錯不同區域,轉售將出現問題。

目前很多海外糾紛來自出租,業者包租年限過後租不出去,蔡詠綸認為,要避免此問題發生,購屋前一定要了解當地市場是否有真正居住需求,若需求強勁,有時不包租投報率反而更高。

(據中時電子報)

瀏覽居外【名家專欄】欄目,了解海外房產投資獨家專業解讀。

新加坡設裕廊創新區 料帶旺房地產投資

受訪分析師認為,當裕廊創新區(Jurong Innovation District)逐漸成型時,預料該區對住家、辦公樓、零售、酒店和工業房地產的需求將上揚,進而推高該區及周圍的房地產價值。此外,裕廊創新區也可成為起步企業家的另一選擇。

政府在2016年財政預算案中宣布將在裕廊西開發一個集學習、研究、創新和生產活動的裕廊創新區企業生態區,分析師認為,這將帶旺該地區的房地產發展和投資。

仲量聯行(JLL)指出,當裕廊創新區逐漸成型時,預料該區對住家、辦公樓、零售、酒店和工業房地產的需求將上揚,進而推高該區及周圍的房地產價值。

仲量聯行也預料,政府售地計劃很快會加入創新區及周圍的地段,以便啟動該地區的轉變。

高緯環球(Cushman & Wakefield)研究主管李敏雯認為,住宅、辦公和零售,尤其是餐飲業,將在中長期受益。

她指出,本地的起步公司,特別是科技、媒體和電信公司,大多位於緯壹科技城的起步谷(LaunchPad@one-north),而其租用率都已達100%。裕廊創新區可成為起步企業家的另一選擇。

裕廊創新區將成為超過10萬人“居住、學習、工作、玩樂和創造”的聚集地

料為房地產發展商帶來新機會

她表示,連接裕廊和吉隆坡的高鐵計劃目前正在進行中,政府的新計劃有戰略意義。創新區將由未來的裕廊區域線連接,使得該區也可作為裕廊湖區智慧國試驗計劃的後端支援。假以時日,該區或可媲美硅谷,進一步吸引區域和國際科技與創新公司前去設立辦事處。

盡管今年的財政預算案沒有宣布放寬房地產降溫措施,但有分析師認為,裕廊創新區的計劃料將為發展商帶來新發展機會,對房地產業的長期發展有利。

根據裕廊集團的資料,裕廊創新區將成為超過10萬人“居住、學習、工作、玩樂和創造”的聚集地。南洋理工大學校園將劃為創新區的一部分。

創新區內將有新一代工業區,容納研究與開發及原型實驗室、先進制造和機器人,以及創客空間(makerspace)。創客空間指的是社區化運營的工作空間,有共同興趣的人們可以在這裡聚會、交流並展開合作。

創新區也會在不同地點與裕廊西住宅銜接。此外,創新區內也會有住宅項目。

在創新區的東部,人們將可由行人走道通往一個與交通網絡連接的現代化商場,而商場將集商店、餐飲場所和時尚生活空間於一身。

政府將分階段發展整個園區,首期工程預計在2022年完成。

建立創新園區的概念似乎已成為政府的一個主要方向。李顯龍總理在去年國慶群眾大會上宣布新加坡理工大學將在榜鵝興建中央校園,而裕廊集團與此同時將在與新工大校園一路之隔的地方,建立創意產業組合園區。

進駐創意產業組合園區內的企業,將是會利用到新工大強項和學科的行業,例如資訊通訊和保安、電腦和用戶設計,並且將專注於創造價值和創新。

(據聯合早報)

瀏覽居外【名家專欄】欄目,了解新加坡房產投資獨家專業解讀。

新加坡烏節路新項目買氣旺 為高檔私宅注入強心針

經過首兩個月市場交易淡靜情況後,新加坡樓市在3月似乎開始熱鬧起來。上周末兩個新推出的公寓項目反應踊躍,位於烏節路的高檔私宅項目Cairnhill Nine賣出近七成的推出單位,更為高檔私宅市場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這可能是因為烏節路地區已有三年沒推出新項目了,因此Cairnhill Nine的強勁銷售表現,多少起著指標性作用,甚至能帶動該地區周圍項目。

Cairnhill Nine位於百利宮購物商場後方,是凱德集團(CapitaLand)發展的99年地契項目,共有268個私宅單位,平均銷售尺價約2500元。

一臥房單位從135萬元起跳,四臥房價格從368萬元起跳。項目還有八個頂層單位,價格介於580萬元和667萬元。

發展商說,行情大好時,烏節路一帶的私宅可是以每平方英尺3000元左右的價格售出,如今Cairnhill Nine以2500元平均尺價賣出,算是給了500元尺價或17%折扣。

但如果做一個比較,Cairnhill Nine周圍有不少項目的成交尺價,比發展商給出的“折扣”還低。

例如,Cairnhill Nine對面的是凱德集團另一私宅項目禧林苑(Urban Resort)。這個2013年完工的項目,上月有兩個單位分別1803和1779的尺價成交,較Cairnhill Nine的2500元平均價低約三成。更重要的是,禧林苑還是一個增值潛能更大的永久地契項目。

不過,禧林苑尺價較低的一個原因是,它所成交的單位面積都較大,至少4714平方英尺,使到單位總價高達850萬元。

經禧地區另一個由凱德集團發展的項目Urban Suites,最近有一個單位以2650元尺價成交。但這個單位面積為1604平方英尺,單位總價也偏高,達425萬元。

以總價而言,The Laurels去年有一個單位以142萬元成交,價格低於150萬元,屬於一般買家可負擔的水平。不過,這個單位面積相當小,僅549平方英尺,屬於鞋盒公寓。

烏節路的高檔私宅項目Cairnhill Nine賣出近七成的推出單位

對這個地區感興趣的買家,還可以考慮屋齡較大的項目。例如景熙峰(Cairnhill Crest)和The Light@Cairnhill是2004年完工項目,過去一年單位成交尺價介於1690元至2090元,價位相對地低。

屋齡將近40年的經禧大廈(Cairnhill Plaza),成交尺價甚至低於1500元,比一些鄰裡地區的新私宅項目便宜。

經禧地區靠近烏節路購物天堂,附近有ION烏節商場,義安城和威士馬廣場等購物商場。離一些名校也不遠,向來是受買家歡迎的高檔私宅區,特別是來自印度尼西亞的買家。

從該地區的私宅租金情況來看,景熙峰的中位數租金為每平方英尺4.28元,至於較新的The Laurels,租金則為5.83元。

高檔私宅“熱度”能持續?

不過,受到總償債率框架(TDSR)和額外買家印花稅(ABSD)等措施影響,該地區私宅與其他高檔私宅一樣,過去幾年交易量和價格大跌,一些業主最終更被迫虧錢脫售單位。

隨著Cairnhill Nine的推出,該地區買氣似乎升高,不過這是否意味著現在是見底進場的買房好機會呢?高檔私宅市場的“熱度”又是否能持續下去呢?

買家最終還是得持謹慎態度,確保自己有一定的經濟能力,選中自己真的心儀而且負擔得起的單位才決定買下。

(據聯合早報) 

瀏覽居外【名家專欄】欄目,了解新加坡房產投資獨家專業解讀。

交易三不管 “海外房產孤兒”湧現

國人投資海外不動產每年上看千億元,如此龐大金額,卻因買賣海外不動產國內不具管轄權,僅靠“不動產經紀業管理條例”微弱的約束力要求業者自律,但在代銷業者過度吹捧投報率下,導致海外交易糾紛已陸續浮現,因海外不動產交易成為三不管地帶,目前市場上已有所謂的“海外房產孤兒”出現。

近幾年在政策強力打房下,讓市場游資不斷湧向海外不動產市場。業者推估,國人每年投資海外不動產資金上看700~1,000億元,且投資國家已從國人熟悉的日本,擴大至整個東協國家。

海外各國投資限制(圖/路透)

根據海外代銷業者透露,海外不動產交易糾紛眾多,如早期代銷業者會以買斷方式自行訂價,加價銷售;客戶合約由房仲代簽(因有客戶授權);打出包租或加價包買回,但開發商倒後更換名字;紅單轉賣;或是以當地人頭購買外國人不能購買的物件。

業者表示,市場上已出現許多3年前購買,交屋後卻發現房價並未上漲,不僅求售無門,也租不出去,而出現所謂“海外房產孤兒”。

甚至不少業者發現“海外房產孤兒”商機,開始成立物業管理公司,進行“托孤”的生意,目前以馬來西亞不動產較為明顯。

面對海外不動產交易糾紛,內政部地政司副司長施明賜表示,近期海外交易糾紛確實較多一些,但目前僅能依據“不動產經紀業管理條例”要求業者自律,真的遇到糾紛,可透過外交部駐外單位協助。

消基會指出,目前以馬來西亞糾紛案件較多,但海外交易糾紛並不適用消保法,目前無法可管,只能提供法律諮詢協助。

北市地政局科長沈瑞芬表示,去年底起已出現很多海外不動產交易糾紛,多透過議員申訴,一般投資海外不動產很少自用,幾乎全部案例皆屬自身投資問題,如一次合買10多戶,資金周轉出問題,原預期增值效益,但景氣不好無法脫手。

沈瑞芬指出,國內代銷業者帶民眾赴海外,由當地開發商進行銷售、簽約,國內政府單位並無管轄權,目前只靠“不動產經紀業管理條例”來約束業者執行業務規範,後續須靠中央政府列出管理辦法,才能讓地方政府落實管理。

新加坡商ECG億世紀國際地產總經理黃逸群表示,業者代銷海外不動產物件本身沒問題,重點是業務員過度包裝產品,例如承諾投報率、房價增值空間。

黃逸群認為,政府規範再多也沒用,像是新加坡都是靠業者自律,政府不會管太多,但要是出現問題,罰則會很重,以重法嚇止業者不合法交易。

(據中時電子報)

瀏覽居外【名家專欄】欄目,了解海外房產投資獨家專業解讀。

新加坡發展商奇招出售滯銷私宅 應對兩項限制

從延遲付款計劃到給予額外買家印花稅回扣,從出國辦路演到大批出售項目,近來發展商各出奇招,要在合格證書(Qualifying Certificate,簡稱QC)和額外買家印花稅(ABSD)期限內把私宅單位傾銷出去。

例如,華聯企業(OUE)位於利安尼山路(Leonie Hill Road)的豪華公寓項目Twin Peaks,最近為買家提供延遲付款計劃(deferred payment)選項,讓買家先支付20%的訂金,並取鑰匙入住單位,剩餘的80%款項則分兩年至三年支付。
新加坡發展商奇招出售滯銷私宅  應對兩項限制
新加坡發展商奇招出售滯銷私宅 應對兩項限制

點擊查看新加坡更多精品房源

延遲付款計劃曾是本地樓市流行 的支付方式,但自2007年起這一付款方式已撤除,發展商不能為尚未竣工項目提供這個付款選項。不過,由於Twin Peaks已取得法定完工證書(Certificate of Statutory Completion),因此該項目並不受房屋發展商條例限制,包括延遲付款方式。

Twin Peaks的延遲付款計劃雖讓買家有更長時間來支付私宅款項,但以這樣的方式購買的單位價格也相對較高,每平方英呎銷售價從2700元起跳。相比之下,按照一般方式購買該項目私宅,尺價則從2300元起跳。

儘管如此,該項目的一名房地產經紀透露,延遲付款計劃獲得良好反應,促使項目賣出不少單位。

除 了延遲付款,不少發展商也以提供優惠方式來吸引買家。烏節路一帶的豪華公寓項目Ardmore Three過去幾個星期提供「ABSD援助配套」,讓買家享有15%的房價折扣。這項折扣也因而使到項目打破過去幾個月的零銷售紀錄,在4月賣出一個 560萬元單位,尺價相當於3152元。

有業內人士透露,不少買家在完成交易過程中,預料下來還有買賣禁令(caveat)陸續提呈。

在這之前,盛薈華廷(Pollen & Bleu)和林曦閣(The Glades)等項目,也給予買家如現金回扣和家具禮券各類優惠。

例如,盛薈華廷去年給予一些單位的買家3萬元至7萬元的間接折扣,相當於2%至5%的折扣。林曦閣則給予買家高達5萬元或3.3%的折扣。

積極進行的促銷上述私宅都是QC和ABSD期限將近,但仍有不少單位未售出的項目。如果這些項目在期限到達後,還未售出所有單位,發展商就可能得支付高昂的延長費。隨著越來越多發展商面對期限壓力,預料買家以優惠價買到私宅的可能性也將越來越大。

在QC條例下,凡擁有外國股東的發展商(包括上市公司),必須在五年內完成所發展的私宅項目,並在取得臨時入夥證(TOP)後的兩年內賣出所有單位,否則就得支付未售出單位地皮價的延長費。

在ABSD條例下,發展商須在五年內完成私宅項目並把所有單位賣出,否則發展商得支付額外買家印花稅,即地段地皮價的10%至15%。

以Ardmore Three為例,該項目的QC期限為今年底,但截至1月底仍有超過九成單位未售出。如果項目要延長QC期限三年,發展商得支付高達7920萬元的延長費。

又比如盛薈華廷明年6月會面對ABSD期限,但截至1月底有近九成單位未售出,意味著它明年可能得支付1420萬元的印花稅費用。

新加坡產業發展商公會(REDAS)會長陳佩強今年初在一項活動上透露,今年將有13個項目的700多個私宅單位受QC條例影響,須支付的延長費接近一億元。此外,33個項目的6000多個未售出單位,也在明年至後年受此ABSD影響。

為避免交付款項,一些發展商也考慮以大批出售的方式(bulk deals),盡快賣掉剩餘單位。

例如,城市發展(CDL)的格美華庭(Gramercy Park),預計今年中取得臨時入夥證,但項目至今仍未推出市場。市場傳言發展商有意以大批出售方式,賣出項目其中一幢樓。

此外,該發展商也積極到印度尼西亞和中國香港等地進行路演,吸引更多外國買家。

城市發展與永泰控股(Wing Tai)合資項目名築(Nouvel 18),也面對在今年11月賣出所有單位的限制,否則得支付3820萬元延長費。發展商受詢時說,他們正探討該項目的出售形式。

 

關注居外網官方微信:居外資訊(juwai-com),每日閱讀精選海外文章。

(據新加坡早報)

東南亞房產成新寵 澳洲大亨購房產網搶占市場

東南亞房價高居不下,有望成為歐美投資者新寵,澳洲媒體大亨梅鐸洞悉先機,大手筆收購大馬產業網站,搶占市場。

星洲日報報導,東南亞作為新興市場,擁有逾5億人口,其產業價格節節上升,成功引起歐美、加拿大等國外買家的注意,集合天時地利。

加上東南亞市場電子商務發展擁有無限潛能,而iProperty更是在該市場占有一席之地,結合REA集團和iProperty數據,將加速公司的業務拓展。

REA集團首席營運員安達查爾拉夫提斯(Arthur Charlaftis)於完成收購計劃官方發布會上說,根據數據顯示,新加坡和中國香港的房地產平均售價及交易量已經超越澳洲。“整個東南亞市場的房產年均交易量已超過100萬。”

iProperty集團董事經理兼首席執行員柯米爾則認為,在目前馬幣疲弱的情況下,將是吸引國外買家前來置產的好機會。

他舉例,柔佛州的房產就是受惠於馬幣彙率低,成功吸引來自新加坡的投資者在當地置產。

因此,他認為只要做好准備,吸引國外買家前來大馬置產並不難。

整個東南亞市場的房產年均交易量已超過100萬

另外,安達查爾拉夫提斯表示,東南亞國家的房地產廣告支出與澳洲相似,惟當地的網絡廣告支出卻只占2至12%。

安達查爾拉夫提斯認為,東南亞的網絡服務並不遜色,因此,預測未來商品廣告將以網絡廣告為主,而廣告支出在未來將取得快速的增長。

柯米爾說,iProperty在大馬的市占率為80至85%、中國香港市占率為70%、印尼及泰國的市占率各為50%。

通過該項收購計劃,雙方將可以共享訊息及客戶數據,並且使得雙方的客戶、購屋者及投資者能夠有更多的選擇機會和接觸國外的市場。

梅鐸澳洲媒體集團新聞集團(News Corporation)旗下的REA集團以7億5千零80萬澳元(22億3千141萬令吉)收購iProperty。

雖然完成收購,惟iProperty業務結構和管理團隊將不會有變動。

互聯網資訊綜合整理

瀏覽居外【名家專欄】欄目,了解海外房產投資獨家專業解讀。

新加坡4月組屋轉售交易量創新高

新加坡組屋轉售價格持續趨軟,刺激上月的轉售交易量攀升到2013年主要房地產降溫措施推出以來的最高紀錄。

據SRX昨天公佈的預估數據顯示,今年4月的組屋轉售量連續第二個月攀升,共有1828個單位易主,比3月顯著增加10.3%。與去年同期相比,則增加13.5%。

今年4月的組屋轉售量連續第二個月攀升,共有1828個單位易主,比3月顯著增加10.3%

點擊查看新加坡更多精品房源

這也是自2013年政府向購買第二套房地產者徵收額外買家印花稅(ABSD),以及實施總償債率(TDSR)限制以來,組屋轉售量最高的月份。

不過,這仍遠低於2010年5月組屋轉售量高峰期創下的3649宗交易,上月的交易量相較減少近50%。

根據SRX的數據,組屋轉售量自去年10月起持續下滑,直到今年3月才回升,從2月的1205宗交易激增至1657宗。

ERA產業主要執行員林東榮指出,隨著價格放緩,轉售組屋如今已較受買家追捧,這是因為這些單位等候時間較短,可應付急需擁屋的買家需求。

此外,政府提供的各項購屋津貼包括近居購屋津貼(Proximity Housing Grant)也讓轉售組屋更負擔得起。

他估計,今年全年的轉售交易量將達2萬至2萬1000宗,多過去年的1萬9306宗。

智信研究與諮詢總監王伽勝也說,上月轉手的單位明顯增加,顯示有更多買家把握價格走軟的時機進場。

4月組屋轉售價微跌0.1%

他說:「相信這些買家普遍急需要房子,他們認為轉售價已下跌到合理水平,所以急著進場,特別是想要購買靠近他們年長父母住家的組屋,或靠近好的小學或有完善設施的住宅區。」

雖然上月的交易量增加,但組屋轉售價大致保持平穩,只比3月略微下滑0.1%;與去年同期相比,則下滑0.2%,也比2013年4月高峰期滑落約11%。

這主要是因為五房式組屋的轉售價在4月下跌0.9%,四房式售價維持不變。三房式和公寓式組屋轉售價則分別上揚0.6%和0.1%。

位於成熟組屋區的單位轉售價格月比上升1%,較去年同期則起0.5%;非成熟組屋區轉售單位的價格月比則微跌1%,較去年同期下降0.8%。

SRX數據也顯示,反映組屋轉售價與周邊組屋近期轉售價差距的TOX(Transaction Over X-Value)中位數為零,顯示上月多數買家所付的價格與同類組屋近期的售價一樣。

在交易量超過10宗的組屋市鎮中,女皇鎮的TOX中位數最高,達1萬1000元,其次是淡濱尼的8000元,顯示多數買家所付的價格高於同類組屋近期的售價。

TOX中位數最低的是金文泰和白沙,分別為負1萬元和負8000元,顯示多數買家所付的價格低於同類組屋近期的售價。

建屋發展局將在本月推出約4000個預購組屋單位和約5000個剩餘組屋單位供買家選購。

 

關注居外網官方微信:居外資訊(juwai-com),每日閱讀精選海外文章。

(據聯合早報)

價格指數:新加坡非有地私宅轉售價3月下跌

新加坡非有地私宅轉售價格在今年首兩個月連續上漲後,上月又開始下跌。

昨天公佈的國大房地產價格指數(SRPI)預估數據顯示,今年3月新加坡非有地私宅轉售價格下滑1%,無法延續1月和2月連續上漲的利好趨勢。

新加坡非有地私宅轉售價格在今年首兩個月連續上漲後,上月又開始下跌

點擊查看新加坡更多精品房源

所有地區的整體公寓轉售價格都下滑,中央區單位(不包括小型公寓)轉售價跌0.5%,非中央區單位(不包括小型公寓)跌1.4%,小型公寓的整體轉售價格則下跌1%。

ERA產業主要執行員林東榮指出,非中央區私宅單位的轉售價跌幅最大,很可能是因為市郊的房地產供應加大,對價格形成更大下行壓力。

相比之下,中央區單位價格波動幅度最小,可能是因為更多買家和投資者都在這區尋求投資機會。

2月的預估數據也作出一些調整,整體私宅轉售價的漲幅從預估值的0.4%調高至0.5%。

不過,由於新加坡經濟增長放緩和人力市場持續疲弱,再加上政府不放寬降溫措施,分析師認為私宅轉售市場尚未回暖。林東榮預測,新加坡私宅價格未來幾個月仍會持續出現小幅波動,整體會呈現緩慢下跌趨勢。

 

關注居外網官方微信:居外資訊(juwai-com),每日閱讀精選海外文章。

(據瑞投資網)

馬來西亞房市放緩 發展商及買家怪國行管太嚴

馬來西亞房市放緩,房貸緊縮,開發商買家怨聲連連,針對外界對房貸緊縮的眾多說法、訴求及不諒解,國行早前終於忍不住出聲解釋,向外界說明這些年實行負責任貸款指南的動機,不只是為了維持金融體系穩健度,更是為了保護消費者免於違約之苦。

馬來西亞房市放緩  發展商及買家怪國行管太嚴
未來人們獲取房貸依然困難重重,加上可負擔房屋供應吃緊,房屋首購族收入條件亦無法負擔高昂房價

點擊查看馬來西亞更多精品房源

星洲日報專文分析,近幾年,產業機構、發展商及買家紛紛把房市放緩歸咎於國行管太嚴,控訴銀行拒批房貸無情之舉,近期這股怨念越堆越高,甚至引起發展商代表及銀行公會口水戰,雙方都有數據在手,可謂「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先是馬來西亞房地產商會(REHDA)投訴超過50%申請可負擔房屋貸款的人無法獲得銀行貸款,但此說法立刻被大馬銀行公會反駁,因根據該公會數據,僅19%申請50萬令吉以下房貸者被銀行拒於門外。

數據令人混淆,局勢未明,在兩公婆看不順眼火藥味漸濃之際,大家長不得不出面滅火,釐清各界疑問及交代未來決策動向。

國行發言人在媒體匯報會上以一句「沒有鬆動立場」(Nothing to loose)堅守貸款準則,同時也「無意」(No intention)進一步收緊貸款,等同於直接向發展商及買家表達維持原狀的意願。

由此可見,未來人們獲取房貸依然困難重重,加上可負擔房屋供應吃緊,房屋首購族收入條件亦無法負擔高昂房價,針對此狀況,國行發言人認為,最實際的應對方案是租房,或者開源節流,包括犧牲生活品質減少開銷,省吃儉用供房。

此話一出,難免有人會憤憤不平,但無可否認,根據個人經濟能力舉債才是正確的理財觀念,與其一味地埋怨銀行、父母、國家及政治人物,我們更應該嚴正看待,房貸申請被拒的背後原因,實際上是源於個人債務管理不當及發展商訂價太高的關係,造成許多人申請房貸被拒。

房貸專家指出,今時不同往日,我們不能再用以前的標準去申請房貸,而是投銀行所好,先瞭解自己的財務狀況及經濟能力,量力而為買房,才有望獲取貸款。

發展商也一樣,早就該回到平地接受現實,因為以往靠賣房子賺取高利潤(30至45%)的輝煌已成為過去,只能懷念不可留戀。

時至今日,投市場所好,供應市場所需才是生存之道,若發展商持續對溢價賣產業的甜頭唸唸不忘,無視當前經濟狀況繼續推高新產業售價,等同於搬石頭砸自己的腳,最終將自食其果。

 

關注居外網官方微信:居外資訊(juwai-com),每日閱讀精選海外文章。

(據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