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時如何自保?專業人士給建議 | 澳洲

據《悉尼先驅晨報》報道,目前,關於澳洲房市,尤其是悉尼及墨爾本是否存在樓市泡沫的說法甚囂塵上。周末房產拍賣令人震驚的清盤率,每月房價的持續上漲,都加劇了圍繞房市泡沫何時、以及會否破滅的猜測。

會計公司A&TA總裁布朗恩(Melissa Browne)認為,現在猜測澳洲房市是否存在泡沫,或此次泡沫規模,乃至它將何時破滅都為時過早,因為所有問題目前尚無定論。但這是否意味著要無視悉尼及墨爾本房市情勢?答案是否定的。

>>>點擊查看:澳洲購房流程 | 澳洲房貸申請 | 澳洲房產稅費

泡沫時如何自保?專業人士給建議 | 澳洲

澳洲統計局上月數據顯示,單去年12月季度,澳洲8大主要城市的獨棟住宅房價就上漲了8.95%,公寓4%。在近年房價已然實現巨大漲幅的前提下,這樣的增長情況顯然令人不安,這也是現在許多專家提及房市泡沫的原因。

如今房市大熱,也可能促使不少買家考慮進軍房市。如何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中作出正確的投資選擇,布朗恩給出了以下建議:

  1. 一是投資不要超過負擔能力,若看中的城區房價已上漲到難以承擔的地步,就要考慮在附近城區買房等選擇。
  2. 二是要確保自己支付得起利率高達8%的按揭貸款,眼下房貸利息一升再升,若能按8%的利率還貸,即便利息漲到6%也不必擔心。
  3. 三是分散投資風險,有意購房的買家可以考慮在居住定之外的城區購房,避免落入一損俱損的境地。
  4. 四是發散思維,若買家實在擔憂房市風險,可向BrickX等金融科技公司尋求幫助或與朋友合作,只購買房產部分產權。

布朗恩稱,認為澳洲房價永遠不會跌的看法不切實際,因為目前已有多種跡像顯示這一苗頭。她認為,若政府收緊自我管理養老金(SMSF)借貸及外資投資等政策,房價縮水不難預見,買家需弄清,拉高市場需求的可不止人口增長這一個因素。

相關資訊:澳洲提高公民入籍門檻 PR需住滿4年

(據澳洲新快網)

美國加州之謎:限制越多 房價越泡沫 | 美國

盡管早在10年前,大名鼎鼎如謝國忠者便堅定地看跌中國地產價格,但中國地產價格卻以一輪比一輪劇烈的上漲,讓經濟規律、經濟學家一次又一次的被啪啪打臉。時至今日,已經鮮有人敢對中國房價漲跌抱有篤定的觀點——雖然對於中國房價是漲是跌,依舊眾說紛紜。

只是,泡沫在破滅之前,就像是“房間裡的大像”,絕大多數人都不願意承認它的存在。

不過,就在10年前,另一個國家的房地產市場曾經從極度繁榮旋即掉落到極度蕭條之中,個中的慘痛經驗,卻著實值得今天的中國予以警惕——那就是美國。

2008年的美國金融危機,根源就在房地產市場的泡沫破裂。不過,無論是學界還是大眾,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多將目光盯在次貸危機和金融創新的風險之上,卻逐漸忽略了房地產市場存在的問題。倒是斯坦福大學的經濟學家托馬斯·索維爾,借用《紐約時報》兩位作者的話,指出了危機的本質:“房地產,一貫是引領經濟走出衰退的引擎,這一次卻一反常態,似乎越來越可能成為經濟的絆腳石。房地產市場從本世紀初盛大的綻放已然轉入壯觀的潰敗,而其影響將可能會持續數年才得以消退”。

顯然,索維爾是在提醒大家不要忘卻房地產市場的這次“大潰敗”,而以史為鑒地重新梳理出一套樓市合理的運作機制。也因此,進一步地,這位奧地利經濟學派的代表人物,為大眾撰寫了一本經濟學通俗讀物:《房地產的繁榮與蕭條》。

限制政策越多,房價越高

在這本書裡,索維爾詳細闡釋了2008年金融危機之前,美國房地產市場是如何產生泡沫的。

首先,索維爾發現,危機前的美國房地產市場發展是不均衡的。的確,美國房地產的繁榮與蕭條是一個全國性問題,但是問題的根源卻趨向於集中在一些房價過高、波動過大的區域。比如,從2003年到2004年,美國全國房價的漲幅為13%,但它的統計範圍裡同時包括了漲幅為4%的密歇根州,和35%的亞利桑那州。而加利福尼亞州的漲幅更是一直都數倍領先於全國。尤其是加利福尼亞州沿海岸,一直都是全美高房價的最大市場,也是房價漲幅最快的區域。在美國房地產市場處於巔峰狀態的2005年,全美房價漲幅最大的十個區域全部位於加州

曾幾何時,加州的房價水平與全美其他地區並沒有太大的差別。直到20世紀70年代,加利福尼亞州沿海的房價才逐漸抬高,從此領跑全國。到2005年,在舊金山灣區,一幢普通房屋的售價超過了全美平均房價的3倍。在加利福尼亞州各市縣中,購買普通大小房屋的資金完全能夠在其他區域購買大型豪宅

這些房價過高的區域究竟有什麼特別之處?索維爾發現,慣常的觀點——收入上漲、人口增加,都無法令人信服地解釋這些區域何以比其他區域房價更高、漲幅更快。如當加利福尼亞州的房價已經數倍於全國平均值時,該州人民的收入增幅甚至低於美國其他地區。而人口增長方面也很難支撐前述的理論,因為舊金山半島20世紀70年代期間的人口增長,與全國增長的幅度大體持平,甚至於像加利福尼亞州帕羅奧圖市這樣的地區,在這一時期的人口數量還退減了8%,但房價同期卻上漲了近4倍。

事實上,造成地區間房價差異的最大因素在於土地的價格。根據美國國民經濟調查局的估算,在芝加哥,每1000平方米的土地為房屋成本貢獻140,000美元,在聖地亞哥這一數字為285,000美元,在紐約約為350,000美元,而在舊金山則接近700,000美元!這也就解釋了,何以在舊金山普普通通卻價格不菲的房屋會遍布整個城市。

既然,是土地價格差異導致了不同地區間的房地產價格的不同,那麼或許我們還會繼續提問,為什麼各地區間的土地價格差異會如此之大?另外,為什麼加利福尼亞州的房價會在20世紀70年代出現暴漲?該州的土地供應量顯然不可能在這個時期發生巨大的變化。對於這兩個問題,索維爾尖銳地指出,“變化真實的發生了”,但它“是一種政治性的變化”。

考察歷史可以發現,正是在20世紀70年代,加利福尼亞州開始廣泛制定嚴格限制土地使用的法律和法規。這些法律和法規普遍禁止在開闊地上建房,目的是“保護空地”、“保護耕地”、“保護環境”、“歷史遺跡保護”等政治性口號。不僅如此,這些限制的使用範圍還在逐年擴大。在這樣的限制下,加利福尼亞州開始出現越來越多的“空地”,土地資源被人為造成一種稀缺狀態,這自然就推動了土地價格的上漲,並最終導致普通大小的房屋也成為百萬“豪宅”。

>>>點擊查看:美國購房流程 | 美國房貸申請 | 美國房產稅費

加利福尼亞州房價的漲幅一直都數倍領先於全國
加利福尼亞州房價的漲幅一直都數倍領先於全國

點擊查看美國房源

加利福尼亞州的現像很好地解釋了為何部分地區的房價會突然“騰飛”的現像。索維爾指出,同樣的土地限制政策,自20世紀70年代開始,從加利福尼亞州沿海岸各縣廣泛地傳播到全國各地,一直延續到多年以後。而不管土地政策在何年、何地頒布,當地房地產價格都應聲飆升,無一例外。針對全美各縣的調查證明,那些讓“房地產市場變得難以承受”的時刻,往往伴隨著“當地政府發展管理措施或限制政策的出台和通過”。

當然,禁止在開闊地上建房並非唯一的限制法律或政策。在美國各地出台的各項限制發展政策中,還包括區塊劃分、建築物高度限制、最小地塊面積規定、遺跡保護限制、建築許可限制、農用地保護制度等。而在一些地區的司法體系中,規劃委員會擁有絕對的權力裁決建築的許可與否,這也使得該委員會的存在直接導致了房地產成本的增加。

行文至此,我們大致能夠理解美國房地產市場不平衡的“繁榮”背後的邏輯:出台了由一系列限制政策組成的城市發展管理計劃的地方,房價往往格外“繁榮”,通常就是全國平均水平的數倍,而“缺乏管理”的城市的房價,事實上仍可被大多數民眾承受。調查顯示,在一個位於“缺乏”城市發展管理計劃的美國城市的家庭,可以150,000-200,000美元的價格購買到一幢面積大約為200多平方米的優質“中產階級”住宅,而在那些擁有10-15年發展管理計劃的城市,同樣的房屋將耗資300,000-400,000美元,如果發展管理計劃延長到25年或更久,那麼同質的房屋價格將達到500,000-1,500,000美元之間。例如,從沒有過任何區塊劃分法規的休斯頓,市裡一幢價格155,000美元的房屋,在土地政策“無窮無盡”的聖瓊斯價格會超過百萬美元。

金融“創新”給房價泡沫推波助瀾

土地限制政策導致美國部分地區的房價“騰飛”,另一方面,索維爾也發現,在這個過程中,脫胎於房產“創新”金融的各種新奇融資手段,也起到了推波助瀾作用。而後者直接導致了後來金融危機的發生。

索維爾提到,所謂的房產“創新”金融,就是通過各類金融工具來降低購房門檻,使得低收入者或無力購房者,也能夠加入到購房大軍之中。這些“創新”金融產品包括:零首付貸款、變動利率貸款、房屋淨值貸款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在房屋淨值貸款中有一種產品叫做“再融資兌現”,簡單來說,就是當市場利率重新向下調整的時候,貸款人將重新以新的貸款來代替舊貸款。在低利率時代,類似“再融資兌現”的工具自然頗受歡迎,但當利率重新步入上行軌道時,這樣的工具卻會直接刺破金融創新的泡沫——隨著償還能力的失去,貸款人的違約率也大幅提升。在某種程度上,“再融資兌現”這一工具似乎讓我們看到了“龐氏騙局”的影子。

表面上,上述這些金融“創新”是房地產市場繁榮的結果。但索維爾卻指出,這背後也暗藏著“政府之手”。他強調,21世紀初興起的新型、高風險的房屋購買融資手段之所以能夠演變成為主流,並取代傳統的貸款原則和標准,是得益於銀行及其他信貸機構的授權。更重要的,正是政府機構批准了更寬松的抵押貸款申請標准,才推動了信貸機構的授權衝動,以至於房地產金融“創新”泛濫。

2002年,喬治·W·布什總統敦促國會通過了《美國夢首付款法案》。該法案明確,將給予那些低收入有意購房者以首付款補貼。此後布什繼續敦促國會通過立法,允許聯邦住房管理局開始向低收入人群發放低利率、零首付的房屋抵押貸款。在這樣的背景下,其他政府部門也開始放松抵押貸款的要求。在政府的力推下,傳統的信貸產品急劇萎縮,創新性的彈性信貸標准的抵押貸款則開始飆升。低收入者憑借著政府的“幫助”實現了購房夢,但房產金融創新卻在朝著泡沫的大路上狂奔。

所以,整體來看,在次貸危機前發生的這場美國房地產市場的繁榮和衰退,背後似乎始終都有政府的影子。無論是不同地區間的不平衡,還是房地產金融領域五花八門的創新工具,無一不都是政策引導的結果。而這恰恰證明了,大多數政策制定者並沒有真正理解房地產市場的運行邏輯。

正如索維爾所指出的那樣,“不論是在房地產的繁榮時期還是蕭條階段,關於房地產市場的基本概念都存在著本質的錯誤”。多數人認為,自由市場不支持可承受的房價,因此,政府的干預和投資必不可少,唯有如此,老百姓才可能安家置業。但發生在美國的事例卻證明,事實與我們所構想的恰恰相反:政府以限制的方式大量干預房地產市場的地區,房價往往呈現遙不可及的狀況,而在房地產市場被政府“忽視”的那些地區,房價在家庭收入的占比甚至持續下降。也同樣,正是在那些房地產過分“繁榮”的地區,房產金融創新的方式和花樣也最多,房地產市場呈現出的投機性也最強;反之,那些缺少過度管理的地區,房地產市場卻甚少呈現出投機性,市場也穩定得多。

中國能吸取多少教訓?

盡管,索維爾在書裡分析和批判的危機前的美國房地產泡沫,有著特殊的國情因素,但對照今天的中國卻不由得讓人生出某種“共鳴”。事實上,正是在土地市場的嚴格管制下,“面粉貴過面包”的問題已經成為今天中國房地產市場的“俄狄浦斯難題”。也正是由於土地市場在行政干預下產生的價格扭曲,傳導至房地產市場,使得房地產價格一直以來都“欲抑還漲”。這樣看來,索維爾描述的“限制導致飛漲”的現像在中國也同樣存在。

另一方面,在購房者的剛性需求面前,房價下跌預期又難以出現,金融機構以及其他中介機構也同樣產生了工具創新的衝動,去撮合購房者和賣房者取得交易。與美國當年的繁榮時期一樣,2016年中國房地產市場也一度出現了諸如“首付貸”之類的新型融資工具,這些產品在本質上與美國曾經興盛一時的“零首付貸款”並無二致。

這樣來看,今天中國房地產市場的一些問題,危機前的美國也都發生過。也因此,索維爾的建議或許也對我們有著重要的參考意義。作為奧地利學派的信徒,索維爾自然是提倡減少政府干預,而建議相信市場的力量。

當然,我們應當承認,在有些方面,索維爾對政府的警惕和排斥或許有些過頭。例如,無論政府的動機如何,改善低收入者的居住條件還是有其合理性的。但我們也應看到,他對房地產市場過度“繁榮”背後的邏輯梳理,的確值得深思。起碼有一點他是對的:政府干預會增加市場的不確定性。

所以,回到我們的房地產市場,想要真正理順“面粉和面包”的關系,疏導地產價格走向穩定,可能最根本的還需要廓清一個老問題:那就是市場與政府的關系。而最根本的,如何減少政府干預給房地產市場帶來的不確定性,恐怕才是避免樓市泡沫最好的“藥方”吧。

(據經濟觀察報)

又一個“房地產大國”:加拿大進入火爆的地產投機時代 | 加拿大

加拿大正處於轟轟烈烈的地產投機時代。

加拿大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加拿大建築業和其他地產相關行業合計占到全國GDP的15.5%。今年以來,加拿大近55%的區域房價上漲了至少10%

目前加拿大房地產業仍在蓬勃發展,根據加拿大抵押貸款和房屋公司統計,3月加拿大房屋開工量飆升至253720個,達到2007年9月以來最高水平。在多倫多地區,房價在過去幾個月一直以20%-30%的驚人速度同比上漲。

地方政府成為高房價的推手

在加拿大BC省,22%的經濟活動都與住宅建築和房地產行業相關,房地產對該省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據美國媒體Business insider消息,BC省去年夏天曾嘗試向外國投資者征收房產轉讓稅,但實施不久房地產市場就受到顯著影響。轉讓稅實施四個月後,該省經濟增速大幅下滑22%,這促使BC省政府放棄延長房產轉讓稅的計劃。

與此同時,BC省開始向首次購房者提供補貼——免息貸款,最高可達37500美元,以幫助買方交清首付。為遏制火爆的住房投機,加拿大聯邦政府設定了購房首付要求,BC省這一舉措卻是為讓買家擺脫首付困擾。

BC省政府清楚地認識到,如果有什麼事情遏制了該省所依賴的房地產投機,那麼全省經濟就會出現停滯。

房地產泡沫危機

數據顯示,目前加拿大自有住房率達70%,是全世界最高水平,而美國地產泡沫破裂之前的住房自有率也差不多達到這一水平

加拿大國家銀行首席經濟學家Stefane Marion將加拿大26座城市房價指數與同期美國 20座城市房價指數做對比,結果發現,在美國的房地產危機時期,加拿大的房地產市場只出現小幅回落(圖中陰影部分):

>>>點擊查看:加拿大購房流程  | 加拿大房貸申請  | 加拿大房產稅費

在美國的房地產危機時期,加拿大的房地產市場只出現小幅回落
在美國的房地產危機時期,加拿大的房地產市場只出現小幅回落

 點擊查看加拿大房源

Marion在報告中表示,房價上漲已成為加拿大討論的熱門話題,漲價不再局限於多倫多和溫哥華,如今的圖表顯示,加拿大近55%的區域房價今年上漲了至少10%。這一創紀錄的數據與2005年美國房地產市場處於頂峰時非常相似

他進一步指出,當55%的房地產市場都在上漲時,使用利率手段來調控價格就是合理的。本周,加拿大央行就應該改變其措辭,放棄貨幣寬松政策。

數據顯示,在低利率的刺激下,加拿大居民負債水平高企,目前家庭債務收入比率為169.4%,相比2006年的146%大幅提高。

與加拿大類似,房地產及相關產業在中國經濟中的占比也十分顯著。

中金公司梁紅團隊曾做出估算, 2015 年國內房地產及相關產業鏈對 GDP 的占比約為 16%-20%。大致可以拆解為:房地產行業占比 6%、建築及建材行業占比 5%-6%(房建+土地財政支持下的基建)、家電、家具、家裝行業占比 4%-5%(扣除部分更新需求)、金融行業占比 1%-2%(購房按揭和開發融資)。由於 2016 年前三季度房地產銷售持續超預期火爆,估計在這一輪房地產景氣周期中,房地產行業及相關產業鏈占 GDP 比重或達到 20%

(據華爾街見聞)

西太銀行:悉尼墨爾本房市沒有泡沫 但交割問題遺留房產難消化 | 澳洲

跟聯邦財政部長Scott Morrison所認為的壹樣,澳洲最大的銀行之壹西太銀行的行長表示,他不認為悉尼或墨爾本的房市存在泡沫

澳洲新聞集團報道,西太平洋銀行的行長Brian Hartzer表示,他心目中的房地產泡沫是人們相信價格只會上漲,開始借錢買房、在購買房產後壹年之內出售以及只買更大的房產。

19
澳洲最大的銀行之壹西太銀行的行長表示,他不認為悉尼或墨爾本的房市存在泡沫

 點擊查看澳洲更多精品房源

周三,Hartzer告訴眾議院經濟委員:“當運用貸款來進行投機性投資,這對我來說是壹個泡沫概念,我不認為在悉尼或墨爾本有這樣的狀況發生。”

在澳洲這兩個最大的城市中,房產市場正在發生的事情是,嚴格的供應限制,這導致了外國買家的需求大幅上升。

他在接受堪培拉聽證會的問詢時表示:“建築業出現了大幅上升,其中很大壹部分可能是針對海外買家的購買欲望,他們對房地產的需求性質跟追求品質的當地買家不壹樣。”

但由於中國對資本外流的打擊,許多海外買家所購買的開發項目,現在都出現了交割問題。他說:“這可能會造成供應過剩,或這些海外買家所購買的物業可能不是當地買家想購買的物業,需要花很長的時間才能處理消化。”

(據今日澳洲)

加拿大房市開始轉向!再花高價搶房就有點傻了 | 加拿大

加拿大房地產局(CREA)週三(15日)發佈的數據,今年第一季度加拿大的平均房價為47.03萬元,與一年前相比幾乎沒有變化。但在區域/城市之間則相差甚大,GTA地區的房屋均價比去年同期上升22.6%,至70.59萬元,但溫哥華和卡爾加里等市卻下跌,紐芬蘭省的跌幅更高達10%。

CREA最新數據還稱,今年一月份大溫地區的房屋均價從去年同期的103.8萬跌至87.8萬,降幅達18.9%。而房屋銷量則比去年同期下降39.7%,房屋總交易額則為13.6億元,也比去年一月份的28億元下降了51.1%之多。

也在週三,滿銀(BMO)首席經濟學家波特(Douglas Porter)發出警告,多倫多及周邊很多城市房價虛高,這是加拿大商業銀行首次承認多倫多房市泡沫存在。

CBC新聞網的財經記者Don Pittis在一份專題分析中指出,一年來全國平均房價基本未變,其實說明加拿大房市不僅存在泡沫,而且已經處在一個轉折點:加拿大房價不僅變平,而且房市將變冷。其實眼下加拿大房市的真相是:GTA房價下跌之時,就是全國房價下瀉之日。要說房屋均價意味著什麼的話,那就是激勵買家支付超過經濟能力來買房的最強理由已經不復存在了。

加拿大房市轉向有幾大根本原因:一是2012年油價每桶達到US$100高點之後急速下降;二是卑詩省府對海外買家徵收15%的轉讓稅;再是對成熟的買家而言,他們越來越擔心北美利率會升高…

如果你有幸在2008年及以前買了一套房,那麼祝賀你了,你的這筆投資絕對賺了,比其它任何投資都要划算。但如果你是在此之後買房,特別是在近幾年買房,那就不好說了,因為房價漲得太快、太瘋、太虛,也太不可思議,溫哥華上個月房價急降就是最好的例子。

更為重要的是,不少買家被房價持續且穩定的上升矇蔽了,以致於他們相信房價升高是可靠的,他們即使去搶offer,多花錢搶下高價屋也是值得的,因為房價還在漲,不斷的漲,眼下多倫多的房市就是這個情況。

英國出版的《經濟學人》雜誌(The Economist)在一篇文章中說得十分透徹:「也許最重要的是,投機熱潮的興起是由於買家對價格迅速上漲的預期 ——即使看起來是發瘋似急速上升,買家也認為是合理,以致他們不惜押下通常情況下不會押下的賭注。」

溫哥華房價近兩年房價變化的軌跡也許能給這些頭腦仍然發熱的買家一個警示:去年這個時候大溫地區房屋均價比前一年上漲24%,但今年這個時候,房屋均價的降幅已經達到18.9%。

但是,當加拿大全國的房價不再上漲,預期再難從飆升的房地產市場從獲取利益的時候,加拿大買家必須開始認真考慮,他們是否仍然願意為這個虛高的房市付出更多,是否還為一幢小得不能再小的平房支付百萬元,是否有必要在搶offer中付出高於叫價數萬甚至幾十萬的價格,目的只是為了搶贏其它的買家,房價再高也不惜代價。

加拿大房市開始轉向!再花高價搶房就有點傻了 | 加拿大
但是,當加拿大全國的房價不再上漲,預期再難從飆升的房地產市場從獲取利益的時候,加拿大買家必須開始認真考慮,他們是否仍然願意為這個虛高的房市付出更多

點擊查看加拿大更多精品房源

就在上週,就在多倫多西北的賓頓(Brampto),一套並不起眼的房子吸引了500人次的圍觀,買家下了82個offers!據說最後這套物業以高出叫價上十萬的價格賣出。

可以理解,人們都需要房子住,如果某個城市經濟增長強勁,人口增加迅速,再加上利率超低,你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或許應該多付點錢買房。

但是當房價變平,房市變冷時,任何有理性的買家都會頭腦冷靜下來,尤其是房市轉向的時候,沒有人願意在衝動之下再花不可思議的最高價拿下什麼offer;如果你繼續頭腦發熱,繼續為搶offer趨之若鶩,繼續拿出高於幾萬幾十萬的價格拿下什麼offer, 那你不傻即笨。

地球上沒有人願意做最大的傻瓜(Nobody wants to be the greatest fool)

相關資訊:重磅!多倫多上調土地轉讓稅 平均加稅7% | 加拿大

(據加國無憂

日本 | 泡沫後就買得起房?看看日本的慘痛經驗

日本經濟一片繁榮,房價不斷攀升中到了 90 年,91年日本房產泡沫破裂,日本各大銀行不僅突然停止購房貸款,並大幅提高原來的購房貸款利率。92 年開始徵收地價稅 (徵收額度為財產繼承稅評估值的 0.3%)。日本政府為什麼要出台這樣的經濟政策?日本汽車、家電等其它行業的繁榮景象為什麼也突然消失了?這意味著日本經濟由此開始步入“泥潭” 嗎?又如何看待日本經濟 “空白” 的十年呢?

在房價、股價壹路高漲,日本經濟壹片繁榮的 90 年 3 月 27 日,日本銀行出台了《控制不動產融資總量的通知》,這壹《通知》被後來稱為日本泡沫經濟崩潰的 “發火點”,房價,股價掉頭下跌。當年 8 月,日本銀行又把短期貸款利率上調到 6%。更有甚的是 92 年大藏省又出台了地價稅,讓已經壹蹶不振的不動產業更是雪上加霜,高端百貨業因其店址位於城市最繁華的地段,每年 0.3% 的地價稅竟然超過商品利潤的 20%,地價稅對房價的抑制力可見壹斑。

日本 | 泡沫後就買得起房?看看日本的慘痛經驗
有不少人認為:90 年之後的幾年,日本政府壹連的經濟政策把日本經濟推入不能自拔的 “泥潭”,讓整個日本經濟出現“空白” 的十年(9​​0 年中期 – 2000 年)

點擊查看日本更多精品房源

日本政府為什麼要出台這樣的金融政策,是他們沒有想到這些政策會導致樓市、股市大跌。那麼,在樓市、股市已經開始暴跌的 92 年,大藏省為什麼還要出台地價稅,讓不動產業絲毫得不到喘息的機會呢?

有不少人認為:90 年之後的幾年,日本政府壹連的經濟政策把日本經濟推入不能自拔的 “泥潭”,讓整個日本經濟出現“空白” 的十年(9​​0 年中期 – 2000 年) 。

準確地說:不是 90 年的政策有問題,而是 85 年日本全面開放不動產市場,寄希望通過不動產來讓日本經濟繼續保持高速發展的政策有問題。在不動產市場全面開放的 85 年 – 89 年,日本以及世界的變化讓日本政府清楚的看到了 85 年所犯這壹政策錯誤的嚴重性。90 年以後的政策不過是對 85 年所犯錯誤的緊急更正。

房地產是不是有泡沫是以實體經濟為參照物,房地產價值脫離了實體經濟的支撐就被認為是泡沫

但是,房地產泡沫壹定會崩潰,或者說房地產泡沫壹定要以房價暴跌的方式來結束,這在經濟學上是找不到依據的。脫離了實體經濟支撐的房地產泡沫壹定要被捅破嗎?答案也是不壹定的。

在經歷了房地產泡沫崩潰的日本學術界比較主流的觀點是:房地產泡沫是不是需要被捅破主要由社會因素來決定。那麼,日本為什麼要捅破泡沫呢?

進入上個世紀 80 年代,伴隨中國的大門開放,壹直持續繁榮的日本經濟也進入了鼎盛期。

但是,中國及其它發展中國家的彩電、冰箱等生產線的投產,讓日本政府清楚的看到了,發展中國家的低價格很快要對日本的製造業構成致命的打擊。在單純的價格競爭面前,日本只有死路壹條。日本依靠先進的工業製造技術、通過來料加工、出口工業製品帶動日本經濟繁榮的路,已經看到了盡頭。

在日本政府意識到了日本所面臨的困境,但且還沒有找到應對方法的時候,“廣場協議” 更是給了日本當頭壹棒。使得給日本經濟帶來繁榮的製造業,陷入了既要與發展中國家的低價格抗爭,又要承受日元升值重壓的兩難境地。要保持日本經濟繼續高速增長,必須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

不動產!讓日本人已經鼓鼓的腰包去投資不動產,無疑是讓日本經濟解 “燃眉之急” 的有效通道。開啟商業化的不動產市場,對日本農村的地主是壹個最大的利好,當時執政黨 (自民黨) 的最大支持者就是以地主為核心的農協。

85 年 9 月的 “廣場協議” 簽署後,本來就已經擔心日元貶值的日本國民,對於政府諸多的不動產優惠政策,就如同找到了壹個可以讓紙幣保值的避風港,把大筆資金投入不動產市場。

當大筆的資金湧入不動產市場而使不動產開始升值的瞬間,壹個潘多拉盒子——保有需求被打開了。日本的不動產屬性開始了悄然的改變,由 “使用需求” 轉向“保有需求”,後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再加 86 年高達 2 位數的貨幣增發量,到了 87 年,在絕大部分日本人眼裡,土地已經成了最值得保有的資產。

面對如此之大的市場需求,日本各大銀行對土地展開了激烈爭奪。通常情況下,銀行對土地抵押融資是按土地評價值的 70% 貸出,北海道拓值銀行以 120% 提供融資,由此可見土地在銀行眼裡已經成了金礦。

隨著日本不動產價格的急速攀升,投向不動產的資金也越來越多,全國的不動產開發項目壹個賽過壹個大,整個日本 “鶯歌燕舞”,連銀座這種日本最高檔的紅燈區也成了普通人可以光顧的地方。

但另壹面,正在建設的第二東名高速因地價高漲,計畫難於推進。日本道路公團的經營狀況極度惡化。各地方性的公共投資建設也因地價高漲而困難重重。

88 年,不動產業持續數年的高額利潤讓豐田汽車、富士重工、日立電機等等這些日本實體經濟的領頭羊再也按耐不住,開始大舉進入不動產業。

不動產的高速發展已經嚴重影響到了日本經濟的未來發展方向。因此,圍繞日本應如何發展的爭論越來越激烈。如果把這些爭論歸納壹下,爭論主要是圍繞 3 個方面展開:

1. 促進不動產業的發展是否符合日本的基本國策?
2. 不動產業的發展是否能保持日本經濟的持續繁榮?
3. 如果對以上兩個問題的回答都是 “NO”,那麼什麼樣的經濟模式更適合於日本?

1990 年日本泡沫經濟崩潰,表面上看是日本政府壹連串的經濟政策所致,其政策實質是日本政府對以上爭論的壹個明確回答。

日本是壹個資源嚴重依賴進口的國家。要獲取資源,日本必須要用他國需要的商品來進行交換。如果投向不動產的資金越來越多,日本整個產業結構和就業結構就會向不動產業傾斜。出口創匯的製造業就會萎縮,能夠從他國獲取的資源也就越來越少。10 年、20 年後,隨著發展中國家的掘起,本無價格優勢的日本產品連技術優勢也將失去。再沒有了可以和別國交換的商品,日本人對不動產的爭奪就如同貧窮的村民去爭奪無電、無暖、無氣、無油的土坯草房。

所以,儘管企業和人都離不開土地,土地的價值應該佔到企業利潤的多少?應該佔到個人收入的多少?這在世界上也沒有標準。但是,日本資源匱乏必須用高技術含量的產品去交換,這在日本社會是壹種共識。日本的住宅市場價格,自 55 年設立日本住宅公團到 85 年壹直就是由政府主導。所以,日本政府把泡沫捅破有足夠的社會基礎。還想再重複說明的壹點是:談論房地產是不是有泡沫,首先要界定房地產是被當做 “工具” 來使用還是被當做 “古董” 來收藏。只有被當做 “工具” 時,房價才能和實體經濟直接聯繫在壹起。如果被當做“古董”,房價和實體經濟就沒有了直接聯繫。如果沒有這樣的界定,房地產有無泡沫也就無法談起,結果只能是各說各話。

(據互聯網收集)

 

new-qrcode_簡

 

 

日本 | 泡沫破裂!德銀:東京公寓價格恐崩跌20%以上

德意志銀行 (Deutsche Bank) 駐東京房市分析師 Yoji Otani 警告,東京公寓價格至 2018 年恐大跌 20% 或更多,因日本央行 (BoJ) 的貨幣刺激政策轉向調控殖利率,將推升房貸利率,進而打擊房市

日本 | 泡沫破裂!德銀:東京公寓價格恐崩跌20%以上
今年東京新建高級公寓的銷量,也已翻落至 1990 年代初期日本房市泡沫破裂後最低水準

點擊查看日本更多精品房源

《彭博社》週三 (10月12 日) 報導,日本 35 年期固定房貸利率繼今年 8 月跌到歷史新低 0.9% 之後,已連續 2 個月攀升。而今年東京新建高級公寓的銷量,也已翻落至 1990 年代初期日本房市泡沫破裂後最低水準。

如今,日本 40 年期公債殖利率已自 7 月時的歷史谷底大漲了 56.5 個基點, 週二 (11 日) 來到 0.61% 的 3 周新高;但瑞士信貸 (Credit Suisse) 指出,同時期日本長期房貸利率僅上升 16 個基點,意味還有繼續攀漲的空間。

Otani 指出,BoJ 負利率政策的確拉低貸款利率,但現在這個正面效應即將結束:一方面負利率已傷害購屋者的信心,另方面 BoJ 又準備拉抬較長期殖利率,日本房市將因此遭到雙重打擊。他預估,東京公寓價格至 2018 年底將大跌 20%-30%,且「這個靜靜膨脹的泡沫,已開始破裂」。

東京市內及郊區的新建及中古公寓房價,自 2013 年以來已分別大漲了 18% 及 20%。瑞信也指出,日本銀行業已開始調高固定房貸利率,且在 BoJ 現行殖利率政策之下,有些銀行可能在 2 年內將房貸利率調高到 2%,甚至更高。該行認為,建商明年很可能會限制供應量,以支撐房價。

(據鉅亨網)

new-qrcode_簡

 

日本 | 安倍經濟學命運 決定日本房市走勢

安倍經濟學帶來日本經濟復甦,隨著 2020 東京奧運會各種設施的投資,使日本房地產活力回升,東京樓市出現過熱後,近期開始降溫下滑,有觀點認為東京樓市出現了「房地產小型泡沫」「不久房地產泡沫將破滅」等。

日本房地產投資顧問的長嶋修則認為,目前日本房地產談不上什麼泡沫,處於調整期,今後的走向與安倍經濟學的下一步的展開緊密相關。

他表示,年初開始的日元升值,使外國投資者裹足不前,之後金融廳對因節稅而過度投資超高層公寓房發出警示,給樓市澆了一盆涼水,帶來了房地產回落的局面。

長嶋修分析認為「東京樓市的高峰天頂已過」,今後日本房地產市場的走向與安倍經濟學的展開緊密相關。被稱為三支箭的安倍經濟學,繼第一支箭金融緩和,第二隻箭財政出動之後,第三支箭成長戰略如何展開備受關注。戰略成長的關鍵是企業在走向好轉時,是否具有上調工資的底力,以此使家庭收入增加,帶動內需。股市期待的也正是房地產市場所期待的。

(據鉅亨網)

new-qrcode_簡

 

英國 | 倫敦住宅價值被指高估 處於「房市泡沫危險區域」

據《獨立報》報導,一則最新報告披露,倫敦是世界上住宅價值被過分高估的第二大城市,處於「房市泡沫危險區域」。

英國 | 倫敦住宅價值被指高估 處於「房市泡沫危險區域」
倫敦還是世界上除中國香港以外房產價格最令消費者難以承受的城市,這個判斷同時考慮了仍在上漲的房價,以及消費者的平均收入

點擊查看英國更多精品房源

本週二,UBS Wealth Management發佈「泡沫索引」,該索引調查了18個城市的房產市場,根據「泡沫」風險給他們進行了排序。

其中溫哥華取代倫敦,成為泡沫索引中的第一位。倫敦排在第二位,緊隨其後的是斯德哥爾摩、悉尼、慕尼黑和中國香港。

處於泡沫風險區的城市,其住宅價格自從2011年以來已經上漲了50%。與之相比,其他金融中心的房市平均價格,上漲幅度還不到15%。

根據這份報告,倫敦還是世界上除中國香港以外房產價格最令消費者難以承受的城市,這個判斷同時考慮了仍在上漲的房價,以及消費者的平均收入。

目前,倫敦的房產價格比2007年的市場峰值還要高15%,而市民的真實收入卻降低了10%。

報告指出,「處於通貨膨脹狀態的房價」很可能還會進一步升溫,因為房屋仍舊短缺,而貸款又容易獲得。

UBS Wealth Management的薩普特利(Claudio Saputelli)表示,「這些處於泡沫區的城市的共同特徵是,他們都面臨極低的利率,而這與其實體經濟的強勁表現並不相符。當低利率與供給不足及來自中國的持續需求結合在一起,就創造了房價虛高的理想環境。」

據該報告表述,除了米蘭之外,歐元區的低利率已經將索引涉及的所有歐洲城市推進了泡沫區。

UBS Wealth Management的地產經濟學家霍澤(Matthias Holzhey)表示,「對大多數房市被過高估計的市場而言,情勢很複雜。只有在供應量上升,利率上漲,或國際資本流向轉移的情況下,才有望導致價格的積極調整。」

相關資訊:全球性價比高的學區房_性價比高的學區房

(據英中時報)

new-qrcode_簡

 

澳洲 | 悉尼房價3年漲45% 全球房市泡沫風險排第4

新出台的全球房產泡沫指數報告顯示,悉尼房市的穩定性堪憂。在全球範圍內面臨房市泡沫的各大城市排行榜中,悉尼高居第四,而來自中國買家的需求正是導致澳洲房市過熱的重要原因。

據《每日郵報》報導,瑞銀新公佈的《全球房地產泡沫指數報告》(UBS Global Real Estate Bubble Index)對世界範圍內18個大城市的房價進行了研究分析。最新數據顯示,悉尼在有房市泡沫風險的世界各大城市中排名第四,前三名分別是溫哥華、倫敦和斯德哥爾摩。這些城市的房價居高不下,然而穩定性令人擔憂。

全球房地產泡沫指數報告

報告顯示,若干年前,悉尼成了海外投資者青睞的目標。從那時起,悉尼房市就面臨著過熱的風險。2012年,悉尼還是亞太地區安全性最高的房市之一。僅僅4年時間過去,風險性就躍居首位。

報告中稱:「市面房屋的供應數量與中國買家源源不斷的需求結合起來,就為房價攀升創造了一個理想環境。然而對過熱的房市來說,這種環境十分危險。房屋供應量激增、利率上漲或國際資本的流動都可能導致房價劇變。」

悉尼在有房市泡沫風險的世界各大城市中排名第四

從2012年年中起到2015年下半年,悉尼房價攀升了45%,房價過高的現象達到頂峰。但2016年,房價的漲速放緩,增長率降低到了個位數。

海外買家的需求是影響澳洲房市的重要因素。據悉,隨著房屋供應數量的增加和海外投資政策的收緊,房價激增的現象會得到遏制。到那時,房市出現震盪,買家和賣家們都會受到很大影響。

(據今日澳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