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问得最多的问题是“我英语不好,来加拿大会有问题吗?”答案是“No and Yes”。说不是,是因为像多伦多和温哥华这样的大城市,华人的占比都相当高(多伦多市区华人占比高达11%,近郊的万锦、列治文山市华人更是占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形成了高度完整的社区。华人喜欢的各类设施,如餐饮,超市,购物,消闲娱乐等应有尽有。
有趣的是,蓝领在加拿大是稀缺和高收入的。我不止一次听朋友们说起,资深大巴司机超过十万加币的年薪,水、电工时薪五十加币以上,如果是工会成员更是接近百元…刚来时,我听到这样的事情总半信半疑:一个西方国家,怎么可能让蓝领的收入领跑白领呢?直至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新家要装卷帘,来了个华人小伙子,手脚相当麻利,嗖嗖半小时就装好了所有的房间,活儿干得干净又漂亮,收费一百五加币。听他说英文觉得口音像土生土长的孩子。与他聊天,才知道他少年时来加拿大,一直读到了研究生,西安大略大学的昆虫学硕士(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 加拿大排名第一的商学院Richard Ivey就是这间大学的)。这种“北大学生卖煎饼果子”的故事估计在国内要上新闻了,诧异之余我们自然要问,你这不是很屈才吗?小伙子很坦诚地说:“不会呀,工资很理想嘛,而且时间上还自由!”可不,半小时一百五(而且是现金不用纳税),多少写字楼的白领要羡慕死!
宗教活动和各类义工也是很多加拿大人热心的事务。无论是去流浪汉家园帮忙,或者是为某位候选人拉票,助选,很多人士都毫不吝啬把时间花在这些他们认为有意义的事情上。前不久的Terry Fox Run (为以身残志坚的运动员Terry Fox命名的癌症基金募捐的公益跑),赛道刚好经过我家门前。我们全家正好在前院拼装露台家具,就一起目睹了几个小时连绵不断的人龙缓缓经过,男女老少,各个族裔,跑步的,走路的,滑旱冰的,牵着狗的,甚至还有推着婴儿车的…让人感慨民众高昂的社会责任心。
房产广告时常具有劝诱性甚至挑逗性。“古色古香的美宅,地处萨顿区(Sutton Area),”“采光充足、温馨怡人的住宅,位于西区大街(West End Avenue),”“战前华美宅邸”——这是纽约房产宣传广告的用词。以上暗含“邀请之意”的用语与“高挑挺拔、美丽动人的褐发女郎”、“优雅迷人的地中海美女”、“如沐春风、迷人温馨、错落有致”或“精彩纷呈、大师操刀的SWF 41住宅,室内外尽显华美格调”大同小异。这些广告语都是取自当地报纸中;如“完美邂逅(Meet Your Match)”房产专栏;还有取自《芝加哥论坛报》 (Chicago Tribune)房产专栏的“湖畔女郎”、“海边的单身贵族”及“可翻修升级的古宅”),无论是用于单身一族、美女或构造简洁典雅的空置老宅,这些广告通常具有描述性和劝诱性,有意模糊并跨越生命体和非生命体(房子)之间的界线。它们所呈现的并非一个住所,而是一种关系。周日的房源信息表则会公布出各种“精致”、“引人注目、温馨典雅”、“令人赞叹”、“美轮美奂、天然雕饰、魅力四射”的空置房产,邀请您“今日致电。”
哈佛大学英语系教授玛嘉莲·盖博(Marjorie Garber)在2000年出版了《性和房产:为何我们喜欢房子》(Sex and Real Estate: Why We Love Houses)一书对此进行阐释,“在当代社会文化中,房子通常扮演着情人、伴侣之类的梦想约会对象,甚至梦想配偶的角色,他们能够实现我们的想望,给我们的计划和生活带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