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找老婆!悉尼單身漢171萬購家庭物業 | 澳洲

>>>澳洲置業百科澳洲購房流程 | 澳洲房貸申請 | 澳洲房產稅費

 點擊查看澳洲房源

據房產網站realesta報導,悉尼一位單身漢花171.1萬澳元購買了弗倫奇斯森林(Frenchs Forest)一套家庭型物業,他希望買下這套物業能幫他找到伴侶。

據瞭解,38歲的羅伯特(Gavin Roberts)從事的是IT行業,他目前住在羅茲(Rhodes)。單身的他買下了位於布萊克斯蘭街(Blaxland St)20 號的家庭型物業。

這套物業為單層,共有3間臥室,整套房子建在一塊近700平方米的土地上,有一個大花園。羅伯特希望買下這套家庭物業,能夠幫助他找到伴侶。他希望能夠遇上一位志同道合的人,並想像著有一天,自己的孩子能夠在花園裡玩耍。

買房找老婆!悉尼單身漢171萬購家庭物業 | 澳洲
位於布萊克斯蘭街(Blaxland St)20 號的家庭型物業(房產網站realesta圖片)

據瞭解,羅伯特在附近的貝爾羅斯(Belrose)長大,他很鍾情於記憶中安靜的城區。過去幾個月,他一直在弗倫奇斯森林和貝爾羅斯區域尋找新的住房。由於他的父親住在北部海灘,所以他希望搬到離父親和親友更近的地方,也想更靠近自己長大的城區。

房產經紀人則透露,對這套物業感興趣的多是來自上北岸及下北岸的家庭型買家,同時還有小部分投資者。有8方人員看了這套物業。物業的起拍價為153萬澳元,競拍過程非常激烈,最終羅伯特在父親的支持下,以171.1萬澳元的價格買下這套物業,他買得很值。

買房找老婆!悉尼單身漢171萬購家庭物業 | 澳洲
物業花園非常大(房產網站realesta圖片)

(據澳洲新快網)

國外購房 華人除了“螞蟻搬家”還想出這些招 | 海外

中國大陸政府近年來不斷加強管制,防止資金外流,催生出不少另類方式將錢外移到海外購房或投資。除了民眾通常采用的“螞蟻搬家”,還有人通過買賣比特幣、境外彙款公司、從中國香港彙款等方法,將錢彙到國外。

家住柯汶納的華裔胡女士為了買房,選擇“螞蟻搬家”少量多次的辦法,結果一家人折騰了一年也才彙出8萬多。

胡女士表示,首先她以探親名義,用自己的中國帳戶給自己的美國帳戶彙出5萬元,因擔心美國政府查稅,還特地留下存根。然後她再用母親賬戶,以贈予名義給自己彙了1萬4000元,她表示,因為丈夫擔心查稅,不敢超出美國政府規定的1萬4000元贈予額度。隨後她和丈夫各自回中國時,一人帶了1萬元現金來美,其中丈夫去銀行存入1萬元時,還被上報清查是否涉及洗錢。

胡女士表示,因為剛有了孩子,所以計劃購買學區房,但費了這麼多功夫才轉移8萬多元,離他們想購買的60多萬元房子差得還遠,即使距離20萬元頭期款也有一半多的距離。

中國大陸政府近年來不斷加強管制,防止資金外流,催生出不少另類方式將錢外移到海外購房或投資
中國大陸政府近年來不斷加強管制,防止資金外流,催生出不少另類方式將錢外移到海外購房或投資

房產經紀Jimmy Liu表示,可以通過比特幣買賣達到彙款目的,只需支付3%交易手續費。也有一些在澳洲的公司可以幫忙彙款,彙款人在中國給該公司人民幣,該公司從澳洲彙美金給客戶的美國帳戶,他表示這樣的彙款合法,不過要收取5%費用。

不過中國當局似乎也有意監管通過比特幣彙款方式,彭博社去年底就曾報導中國央行正在研究相關措施。監管部門注意到有投資者在中國境內平台購買比特幣,轉至境外平台賣出套取外彙,規避換彙額度限制。

另也有人嘗試從中國香港彙款。華裔王先生就表示可以通過中國香港朋友或者公司幫忙換彙,再從彙豐銀行或在中國香港的大通銀行彙款,中國香港的限制比較松。不過也有消息表示,其實中國香港的銀行也都在收緊政策。

(據世界日報)

新西蘭國會議員以親身經歷告訴年輕人如何買房 句句是忠告 | 海外

年輕人該如何買房?國家黨國會議員Chester Borrows給出了三條建議:勤儉持家,能早別晚,量力而行。

Borrows是壹位老同誌,日前披露的國會議員財產狀況顯示他名下有兩套房。對於首次購房者,他的意見就是盡量節約開支,把錢省下來買房子。

“可以去同伴家看Sky(收費電視),也可以開壹輛老車。”Borrows日前接受采訪時說,“我的意思是盡早買房,但別指望壹次買個豪宅。”

他稱,自己就有朋友為了省錢,在公共場所看橄欖球賽直播。同時開壹輛5年或者10年的老車也會為首次購房者省下幾千到上萬紐幣,減輕買房壓力。

雖然看起來對買房很在行,但Borrows在國會裏還算不得“房叔”。數據顯示,在所有的國會議員中,116名議員擁有302棟房產或持有股份,其中53名議員名下房產達到或超過3棟。

Borrows對初次買房者的建議就是:靠自己,勤儉持家。

“節約生活開支,減少午餐花銷,多在家吃飯少去飯店。”他說,其他建議包括:盡量不出國旅遊,要旅遊就選擇在新西蘭境內。出門盡量住汽車旅館而不是酒店。這樣的生活要持續5年以上。

對於已經買房的人,他的建議是:盡快償還房貸,在重新裝修房子前想清楚是否必要。“如果要裝修,也要根據經紀人的建議,選擇低成本高質量裝修。”

Borrows稱,當初他和妻子Ella買首套房的時候也非常艱難。

“上世紀的80年代中期,在Taranaki買房要比現在艱難得多。當時利率超過了18%,通脹率達到了兩位數,工資跟不上通脹的步伐。整個1980年代和1990年代房價都在快速上漲。”他說,現在,已經輪到了他孩子這代人買房了。

“我看到他們在努力攢錢,想在惠靈頓或基督城買房。我兒子已經在Calgary買了房,他們夫妻倆只有中等收入。”他說。

Borrows接著講述了自己投資房地產的經歷。“我住在Hawera的壹套房中,名下另壹套房是惠靈頓的壹個公寓,2007年花了28.3萬紐幣買下。在那之前10年,這棟公寓只需要11萬紐幣。從1997年到2007年,價格上漲了2.5倍。接下來的10年,價格上漲了5萬紐幣。”他說。

來自New Plymouth的國會議員Jonathan Young也分享了自己第壹次買房的經歷。“我的首套房只有1000平方英尺,是壹棟新建的三臥室房。由於我自己就是項目經理,所以我在房子上投入了大量精力,自己去找打折的建材,甚至為了省錢自己建造了廚房。”他說,之後他又自力更生建了兩棟房,每次都是自己動手。

“我最近自建的這棟房,花了壹整個夏天假期打地基。大部分挖掘工作都是自己完成的,其他工作包括粉刷等也是我自己做的。這省下了數以千計的紐幣。”Young說。

上世紀80年代,他搬到了奧克蘭,在這裏買了房。

“當時的利率是22.75%,我們全家收入的50%貢獻給房貸,生活很艱難。”他說。

新西蘭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新西蘭目前的住房自有率為63%,較1991年的73%出現直線下滑。

(據天維網編譯)

北京一套房換美國6套房?海外買房“坑”太多需提防 | 美國

“國內賣房赴海外抄底”、“北京一套房換美國6套房”“收益率高達40%”……類似的廣告讓很多投資者為之心動。但是曾經有過投資海外買房的諸多人士,均以親身經歷告知,投資海外房產遇到的“坑”數不勝數。一些中介公司往往利用投資者不了解國外政策、語言不通、海外信息溝通不暢、維權困難等問題,設下種種陷阱使投資者蒙受損失。

陷阱1:未獲預售批准就賣房

有的國外開發商開發建設的海外房產,在尚未取得當地政府批准的情況下就出售給中國買家,一旦此類房產長時間無法通過當地政府批准,中國買家就難以獲得合法產權。

去年夏天,凌剛參加了某知名財經專家做的海外投資講座,得知北京一家經紀公司正在推出美國酒店投資項目。“當時我覺得有財經專家為項目‘背書’,應該是值得信賴的。”但凌先生沒有想到,他為此付出了極大的代價。

幾天後,凌先生來到這家經紀公司,接待人員對他熱情推介。“只需交40%的首付款,剩余的60%我們幫你辦理貸款。”凌先生被告知,該項目每年會有高達12%的年收益率。“五星級酒店有專人打理,對方包租20年,到期後還可以回購,相當於用40萬美元的首付款撬動了20倍的杠杆,實際收益率近25%。”

凌先生當即與其指定的美國某公司簽署了包括買房、包租、回購在內的3個合同,交納了10萬美元的定金。

事後凌先生心裡卻有點隱憂,便通過在美國的律師朋友幫忙查詢這個項目,結果發現很多問題:“有幾點是嚴重違反美國法律的,首先是在美國賣房需要政府出具的公開報告,但他們當時沒有;其次美國規定收到的款項應該打到第三方監管的賬戶上,而不能打到公司的賬戶上;而且美國規定收取意向金,只能是房價的3%,而不是首付40%。”

和凌剛遭遇類似的還有很多業主,劉華日前也將這家經紀公司告上了法庭。劉華稱,按照被告的要求,他與美國某公司簽訂了購房協議,在協議中約定竣工日期為2016年12月31日。隨後他支付了首付款17余萬美元。但被告及美國某公司卻未在約定時間內竣工,至2017年3月,該項目土地尚未動工。而且簽訂購房協議時,該項目未取得土地公開報告,未獲得預售批准,被告對項目運營情況和投資款的去向均未向原告如實告知,已構成違約。

凌先生告訴記者,他先是通過美國的律師向美國某公司發出了律師函,然後開始了與經紀公司交涉的曲折過程。最初對方非常強硬,利用各種辦法拖延退款,但凌先生堅持不懈,在國內也請了律師,耗費了大量精力去交涉退款事由,終於拿回了10萬美元。

陷阱2:包租竟然變成無人租

除了政策風險,很多海外房產項目號稱通過包租返利等方式,使買房者的投資年回報率可達到15%至25%。涉足過海外房產交易的業內人士弗先生告訴記者,有的公司並不能保證資金安全,投資人的購房款沒有被用於投資項目土地建設,此外投資者購買的海外房產如果難以出租,代理機構會用後來的投資者的錢款支付之前投資者的包租返利,形成了脆弱的資金鏈,一旦發生斷裂,返利會化為泡影。

3年前,戴女士與北京一家國際投資咨詢公司簽訂了房產預訂協議,在該公司推介下,她與美國一家公司簽訂合同,以相當於30余萬元人民幣的價格購買了位於美國中部地區某市的一間公寓。戴女士付給咨詢公司1萬元定金,而購房款則通過銀行轉賬打到了咨詢公司法人賬戶上。

“當時對方承諾包租,有固定收益,回報率很高,業主只需要承擔物業稅等即可。”但戴女士買了房子以後卻並沒有按期拿到租金回報。經了解她發現,這套房產位於郊區,位置偏僻、周邊人口稀少,很難出租出去,房子只好空置。而當地房產的稅費很高,戴女士不僅沒有租金回報,反而拖欠了包括物業費等在內的大筆費用。物業公司警告她,如果拒不交納欠費,其房產有可能被沒收。

2015年,戴女士等多名購房者在美國當地法院對房屋開發商等提起了訴訟。後該案調解解決,戴女士只獲賠了6000美元。隨後,戴女士將北京的國際投資咨詢公司訴至法院,要求解除房產預訂單並退還購房款。

但法院駁回了戴女士的訴訟請求。法院認為,戴女士與某咨詢公司所簽訂的房產預訂單,實為咨詢公司為戴女士提供的居間合同。該合同明確約定正式購房合同由戴女士與第三方簽訂,因此房屋買賣合同相關權利義務不應向咨詢公司主張。咨詢公司提供了居間服務,戴女士也訂立合同購買了房屋,因此要求解除預訂單缺乏依據。

業內人士指出,過高的投資回報率意味著很大的投資風險,因此承諾超高的投資回報率,很有可能存在虛假宣傳。

>>>美國置業百科美國購房流程 | 美國房貸申請 | 美國房產稅費

一些中介公司往往利用投資者不了解國外政策、語言不通、海外信息溝通不暢、維權困難等問題,設下種種陷阱使投資者蒙受損失
一些中介公司往往利用投資者不了解國外政策、語言不通、海外信息溝通不暢、維權困難等問題,設下種種陷阱使投資者蒙受損失

陷阱3:中介低價購進加價賣出

讓李先生郁悶的是,他為女兒移民在葡萄牙購買的房子,竟然是中介以低價搶先購買後,再加價兩倍賣給他的。

李先生是2013年8月與北京某咨詢公司簽訂的委托辦理葡萄牙投資移民服務協議,後又與該公司指定的葡萄牙律師簽署了《委托書》。之後,李先生得知,其所購的房屋是另一家公司兩名員工以18萬余歐元當日購買後以55萬歐元的價格賣給他的。而這家公司與李先生委托的某咨詢公司關系緊密。

 “購房過程是咨詢公司與當地律師及倒賣者合作完成的。”李先生氣憤地說,經評估最終確定該房屋的市場價值為35萬歐元,他實際損失20萬歐元。

李先生認為,他所持有的證據足夠證明正是由於某咨詢公司未能誠信協助購房,導致其損失。“搶先購買房屋再賣給我們,給我們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在此過程中,咨詢公司未向他及家人告知房源的真實情況,包括賣房者身份、二手房、真實價格等。

咨詢公司的答復是,他們對客戶的義務只是協助移民,並沒有幫其購買房屋。雖然李先生將咨詢公司告上了法庭,但法院未能支持他要求咨詢公司賠償損失的訴求。法院認為李先生委托葡萄牙律師買房,故該律師簽署的合同可以視為是原告真實的意思表示。

而另一位購房者萬女士比李先生幸運,拿到了部分退款。2014年,萬女士與另一家咨詢公司簽訂了葡萄牙居留簽證委托合同。咨詢公司為萬女士設計的方案為購買葡萄牙當地的房產,作為不動產投資,從而符合辦理居留簽證的條件。

合同簽訂後,萬女士在咨詢公司的全程安排下,前往葡萄牙購買了一套房產,房價款為53萬歐元,其居留簽證也辦理完畢。

但次年2月,萬女士及其家人前往葡萄牙度假,與鄰居溝通中獲知,她購買的房屋的價格遠遠高於該房屋的實際價格,該房屋實際價值僅為35萬歐元。

萬女士遂將咨詢公司告上了法庭。後法院判決咨詢公司補償萬女士7萬歐元。

律師建議:要書面約定國內中介承擔連帶責任

北京京師律師事務所的封躍平律師分析指出,目前房屋中介亂像叢生,不少國內中介在購房國家申請以購房為主營業務的外殼公司。國內實際控制人安排國內客戶將購房款打入外殼公司,並和境外機構簽訂購房合同。一旦客戶資金一去不復返,客戶通過合同無法向國內中介追償。因為合同的簽訂主體在境外,客戶也很難通過域外訴訟來挽回損失。另外,在大多數國家,涉及不動產糾紛一般管轄權屬於不動產所在地法院。所以,國內購房者身處國內,很難通過國內法院尋求到及時、有效的救濟。

封躍平律師建議,投資者應做好證據保全工作,對於開發商派發的宣傳冊、廣告彩頁或者其他宣傳資料應妥善保存,簽訂購房合同時,對於開發商承諾的條件,也可以要求納入合同中。一定要在置業前進行實地考察,全方位了解所購房產的設置及周圍環境。並了解當地房產市場,預防中介層層加價、隱瞞與欺詐等行為。海外房產市場服務分工相當細,建議聘請當地律師提供相應的法律服務,確保交易順利進行。

此外,購房者應將定金及後續房款放到公證公司或由銀行進行統一管理,建立交易資金第三方監管制度,不直接付款給業主,以保證資金的安全。

“海外購房也要看地段,如果房價比較便宜,一般是在郊區很偏僻的地方,建議不要購買。”北京盈科律師事務所胡文友律師建議,購房者通過國內中介機構進行海外購房,要特別書面約定國內的中介承擔連帶責任,並且在合同中約定好管轄法院,最好約定好原告的住所地法院有管轄權。

(據京報網)

六年買八套房 這個地鐵司機如何做到?| 澳洲

15
悉尼普通地鐵司機沃爾什名下8套房產

 點擊查看澳洲更多精品房源

據《每日郵報》報道,現年26歲的新州男子沃爾什(Daniel Walsh)是壹名普通的地鐵司機,短短6年時間裏,他從領取最低工資搖身壹變成為8套房產的屋主,現在名下房產價值共計300萬澳元,令人驚嘆。

沃爾什從16歲開始在父親手下當電工學徒,試圖存夠首付買下自己的第壹套房產。沃爾什稱自己當時領著最低工資每周254澳元,因此工作十分努力積極加班賺取加班費。

19歲時,沃爾什終於湊夠34,000澳元,買下了自己的第壹套房產。沃爾什表示買房前他剛買了輛32,000澳元的汽車,發現貶值很快。所以,他將汽車以11,000澳元的價格賣掉,湊錢改買房產。

為節省印花稅,沃爾什自己動手打造這棟位於新州麥克阿瑟地區(Macarthur Region)瑟爾米爾(Thirlmere)的4臥室住宅。改造後以每周470澳元的價格出租,用於償還貸款。物業2011年購入價格為34.2萬澳元,目前已升值至60萬澳元。

2012年沃爾什再次湊夠首付,買下第二套房產。房產同樣位於瑟爾米爾區域,價值30.3萬澳元。沃爾什花費5,000澳元將房產稍作翻修,隨後以每周430澳元的價格出租。

利用銀行貸款政策,2014年至2016年期間沃爾什陸續在昆士蘭、南澳以及維州購入6套房產。

雖然名下有8套房產,但是目前從事地鐵司機工作的還是和女友在悉尼皮克頓(Picton)租房居住。

(據澳洲新快網)

買房故事:在美國如何搶到“學區房” | 美國

西雅圖壹家久負盛名的中國餐廳裏,我們壹家四口飽飽地享用了壹頓美餐。這時,全家人終於長長地松了壹口氣:我們總算在美國搶到了“學區房”!

我們七月份來到西雅圖,決定先探探市場行情。經朋友介紹,我們認識了當地壹家房地產的經紀人Lisa。根據多年的經驗分析,她認為我們拿下這處房子的可能性很大。因為當地學區房競爭最慘烈的時段(今年四、五月份)已經過去,近期有傳言美聯儲貸款利率有上揚的可能,因此部分買家持觀望心態。因此,Lisa建議我們報出高於賣方叫價5萬美金的價格。行就行,不行也不拼,等來回過幾招看看再說。她似乎胸有成足。

當天晚上九點多鐘,我老公的手機響了。“What?房子已經賣出去了?”“有買家壹次性付現金,成交了。買家的經紀人沒有透露具體的成交價格。”老公把經紀人發來的信息又念了壹遍。我壹時反應不過來,這仗還沒開始打,就結束了?我真的聞到了壹股濃烈的火藥味。

13

我們在西雅圖只有短短幾天的行程,時間非常有限。除了Lisa,朋友又推薦了另壹位經紀人Peter,希望能在短時間內找到不同的房源。很快,我們就看中了Peter推薦的壹套房子。迫於緊張的市場競爭壓力,他先準備好了壹份“買房合同”,並讓我們預先簽好了字,壹旦我們作出最後買的決定,便可隨時把簽好的合同發給賣方。

看房,繼續看房。第二天,我們又看中了Lisa推薦的壹處房子,就位於那個小、中、高各級學校都名列前茅的S區。這已是我們看中的第三套房子了。經過反復思考和比較,我們覺得這套對我們更合適。於是馬上致電Peter終止意向,不再考慮他推薦的那套房。雖然有點不高興,Peter還是答應了。我們則集中精力準備文件,重新遞交新的意向書……壹切都按計劃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又要打仗了!這回的仗該怎麽打?鑒於S區這個地段比上壹個M區更具保值、增值潛力,大家簡直都要撲上去搶了。這無疑將是壹場惡仗!我們所有人——包括Lisa和她的工作團隊——神經都緊張起來。我壹直認為,買房是壹種緣分。尤其是在目前這種各路買家都勢在必得的情況下。大家除了拼資金實力,更要碰點運氣了。最後我們商定參與競價;但是壹旦競爭的價格遠遠超出房子應有的市場價值——即進入惡性競爭的軌道,我們決不戀戰。

令人意外的是,這次參與競爭的買家只有四個。而賣方則額外提出,每壹個買家必須提供壹封信,說明自己為什麽要買這個房子。在信中,我們寫道:“我們是壹個年輕的中國家庭。幾年前,我們的兒子就出生在這裏,我們也因此和這塊土地有了不解之緣。今天,我們踏進這個美麗的房子,立刻被壹種熟悉的味道所吸引,那是我們的家的味道……”這種場面真讓人不敢相信,我到底是在買房子,還是在參加大公司的面試?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在美國,有些事兒不只是有錢就能辦成的。

又出事了!就在遞交了所有材料的當天,我們意外地收到Peter的郵件,原來雖然我們已告知他終止合作,但他還是把我們預簽的那份買房合同發給了賣方。而賣方在沒有收到我們所有文件的情況下,也簽署了買賣合同。這樣壹來,從法律上來講買賣已經成交了!這可怎麽辦?這件事非常棘手,有那麽幾次,我們真的覺得沒有希望了。整整兩天壹夜,老公沒有合眼,在仔細審核了買房合同等法律文件材料後,他終於找到了快速解決問題的突破口,簽署了終止意外成交的買房合同的文件,巧妙、穩妥地將這件事擺平了。

我清楚地記得那個星期五的淩晨,天還沒有亮,我們全家四口穿戴整齊,準備開赴向往已久的Mt.Rainier雪山。臨出門時,我對老公說:“咱們今天還是別去了。雖然去雪山是我們籌備已久的旅行計劃,但今天是出結果的最後壹天,在這個節骨眼上,不知道會出什麽岔子,還是留下來吧。”真的要感謝我的兩個兒子,在這種狀況下,他們表現出超乎尋常的理解和寬容。

下午五點鐘,壹陣急促的手機鈴聲響起。“Congratulations(祝賀妳們)!成功了!”Lisa在電話中抑制不住地興奮。賣方選擇了我們,而房子的價格也沒有超出我們預設的底線。

(據僑居網)

輕信同胞!中國留學生被騙一棟美國豪宅 | 美國

在海外,很多國家的人都更喜歡幫助自己的同胞,但許多中國人卻專找中國人作為坑害對像。近日,一名家境富裕中國留學生深陷迷局,在美國被大陸同胞騙去一套豪宅及10萬美元現金……

美國豪宅
美國豪宅

租房招來騙子

據海外中文媒體報道,28歲的中國留學生小李(化名)去年讀完博士後以H-1B的身份受雇於一家網絡安全公司,家境殷實的父母為他在洛杉磯買了一套4房2廳的百萬豪宅,李將其中的2間分租出去,就在他2016年初打廣告准備出租第3個房間的時候,一位31歲的嚴先生(化名)前來看房,兩人交換了電話號碼,雖然嚴最終沒租房子,但兩人經常電話保持聯系,還不時地一塊吃飯、出去玩。

交談中嚴稱自己家境富裕,父母有錢有權,在美國有200萬的生意,他因此拿到了EB-5綠卡,還在洛加大(UCLA)拿到了學位,目前正在考博士,每天過著奢華的生活,還同時有4個女孩追他。面對嚴的“海闊天空”,李狐疑地問:“你那麼有錢,為什麼還租房住?為什麼開一輛本田轎車?還在銀行上班?”嚴回答說:“父母讓我在外低調……”

越陷越深局中局 無法自拔套中套

兩人一來二去的交往讓李漸漸對嚴產生了好感和信任,2016年5月嚴告訴李說自己要成立一個軟件公司,專做網絡安全的生意,現在需要招聘9名網絡安全工程師,問李要不要辭掉原來的工作,加盟他的新公司?如果願意的話,他會為李辦理H-1B的身份。李覺得嚴的邀請猶如及時雨,為他解決了H-1B即將到期的問題。於是他毅然辭掉了原來的工作,答應加盟嚴的“網絡安全開發公司”。

一天嚴對李說,既然我們是合伙人了,你干脆把美國銀行的錢都放到公司戶頭上,8.5%的回報率咋也比美國銀行1%的利息要高得多吧?李言聽計從,立刻把他在美國銀行的10萬元存款轉到了“公司”賬戶;這時嚴又說:“為了方便談生意,討論創業計劃,我干脆住到你家算了。”李一聽言之有理,就滿口答應了。

嚴又說:“網絡技術是商業機密,我們在家討論容易被兩個房客聽見,你干脆把他們攆走算了,房租的損失由公司替你補償。”李覺得是那麼回事,就把兩個房客攆走了;這時嚴又說,公司成立了,我是大股東,你得聽我的,不要聽信他人的話,包括你的女朋友,李又照做了……

騙了存款騙房子 大夢初醒時已晚

去年8月,李問嚴:“我的H-1B快要到期了,你啥時給我辦身份啊?”嚴回道:“聘請的9個工程師當中有一個現在正在辦離婚,還沒有准備好加盟公司,因此還要等等。你要等不急的話,干脆投資100萬,我給你辦EB-5如何?”“我沒那麼多錢,僅有的10萬都給你了……”“沒問題,100萬公司出,你把房產的一半換上我的名字就行了。”

話到這時,李似乎明白過點味兒來……哦,先讓我辭職公司,斷了我的後路;又讓我投資10萬,斷了我的經濟來源;再攆走我的房客,斷了我的房租;再攆跑我的女友,將我徹底孤立無援;現在又要在我的房產上打主意,這一步一步地,全都是套路啊?!他大夢初醒,懸崖勒馬道:“算了,我不讓你辦身份了,請把10萬元退給我。”

凶相畢露 脅迫受害者轉房產

這時,嚴凶相畢露:“對不起,上了賊船你就下不來了,我們現在是一根繩上的兩只螞蚱,想要退出沒門!我告訴你,我們家在中國可是黑白通吃,曾經有個商家想跟我父母搶生意,我爸顧了黑社會把對方的腿給打斷了,從此再也沒人和我家搶生意了。你要現在拆橋,我就告訴國內的哥們殺了你的全家!”李聽了這番話嚇壞了,他在嚴的脅迫下到了公證處,當著公證員的面在房產轉讓文件上簽了字。

此後,李的身份不但沒有辦,嚴還要李刷卡買機票到處游山玩水。在拉斯維加斯的五星級大酒店,李趁著上廁所的機會打電話給大陸的父母,把自己的遭遇一五一十地說了,父母立刻買機票飛到拉斯維加斯,在賭場附近的另一家大酒店住下,他們趁著嚴在樓下賭博的空檔偷偷見面,一家三口抱頭痛哭。

父母報警遭威脅 有家難回上法庭

母親問他為什麼不早早報案,兒子哭著說:“我想報案,可是嚴把電話摔個粉粹,還威脅說如果我敢報案,他就派人殺了你二老!”父親沒聽邪,立刻向賭城警局報了案,警察馬上派人趕到賭場,當面向嚴核對情況,嚴一口否定說從沒威脅過李。警方因為沒有直接證據,只好將嚴當場釋放。回到洛杉磯嚴再次威脅李:“你如果再敢報案,信不信我連你和父母一塊殺掉?!”

一家三口再也不敢回到自己的家,因為那棟豪宅已經寫上了嚴的名字,而且嚴就住在裡面,他們思前想後決定在洛杉磯找個汽車旅館住下。咽不下這口氣的父親再次找到洛杉磯當地警局報案,警方經過調查得出結論:你們這是民事糾紛,警方沒有直接證據的情況下不能亂抓人,況且房子過戶的手續是你兒子當著公證員的面簽的名,我們也無能為力。“建議你們找個律師,通過民事法庭仲裁解決,當務之急是向法官申請禁制令,不讓嚴再靠近你們一家人。”

金蟬脫殼留空房 十萬美元打水漂

當他們拿到了法院禁止令回家時發現,嚴已經搬走。他們想把房子賣掉,可是沒有嚴的簽字這棟房子還賣不掉;他們想把10萬元要回,可是嚴已人間蒸發;他們通過私人偵探調查,最終找到了嚴的下落,這時才發現嚴有自己的房子,根本不需要租房。恍然大悟的李這時意識到,所謂的租房,實際上不過是嚴尋找獵物的一個借口。

私人偵探表示,類似的案件還有很多,這些騙子專找家裡有錢、一人在外、沒有社會經驗的留學生下手。他給留學生的建議是:不要輕信陌生人的甜言蜜語,不要輕信別人給你畫的大餅,畫餅不能充飢!

(據看中國)

澳洲 | 澳男20歲2年內買下3套房:成功投資只需7步

珀斯壹名20歲的兼職廚師全身心投入房市,利用他母親給他的6萬澳元進行投資,短短兩年內就購買了3套房產。這位年輕人表示,要想成功地做好投資組合,僅僅需要7個步驟。

Petty利用他母親給他的6萬澳元進行投資,短短兩年內就購買了3套房產

點擊查看澳洲更多精品房源

據《每日郵報》報道,Robert Marsden Petty在他18歲的時候就在阿德萊德購買了他的第壹套房產,現在正等著他的第三套位於Townsville房產的結算和交接。Petty表示,自己在很小的時候就表現出了投資熱情。而這壹切都要歸功於他有個豐富投資經驗的老媽。他說:“我媽媽在投資上很有壹手。當我還是小孩的時候,我們總是搬來搬去,我也經常換學校,這是因為我媽媽經常買房賣房。”

2年前,Petty拿著他媽媽給他的6萬澳元開始了他的投資組合。最初,Petty購買了位於南澳Elizabeth East的壹棟三居室住宅,價值為23.7萬澳元。僅僅5個月之後,Petty利用第壹套房的抵押款,又在同壹區購買了第二套房產,價值為22.2萬澳元。他的第三次投資是在昆州的Townsville購買的壹套兩居室公寓,價格為9.5萬澳元。不過,這個價格比市場價格優惠了7000澳元。

Petty在TAFE學習了兩年的會計課程,他決定在酒店業從事兼職廚師的工作,這樣時間可以更為靈活。Petty表示,他對自己的投資很有信心。如果有必要,他會延長工作時間多賺點錢。Petty很少像其他年輕人壹樣經常出去玩。

Petty透露,他現在能擁有3套房產,只需要7個步驟:

-家庭援助。家庭成員提供部分資金作為首付,可以令年輕人趁早開始投資,立穩腳跟。

-節約的態度。努力工作,為了投資目標盡量省錢。

-無需懼怕房貸保險( Lenders Mortgage Insurance)。房貸保險能夠幫助年輕人盡快購房,還可扣稅。

-尋求建議。尋找經驗豐富的投資者給出建議和指導。

-考慮多個市場。澳洲的首府城市很多,在全國範圍的房市做調研,擴大選擇,不要局限於自己所在城市。

-做好最壞的打算。考慮投資組合的方方面面,計劃周全,盡量避免出錯。

-進壹步挖掘投資的創造性。將投資的房產租出去獲取收益,考慮開發的可能性。

(據Daily Mail )

海外買房成功案例

由於中國經濟的發展,很多人已經不侷限於購買本國房產作為投資方式,而是把重心轉向海外市場,由於海外投資勢頭過於強勁,不少投資者存在跟風心理,不夠理性,這很可能導致投資失敗,這就需要從成功案例中學習經驗,避免失誤。下面居外網為您整理了一些海外置業成功的案例,一起來看看吧!希望能對您的海外投資置業之路有一些啟發和幫助!

1

澳洲房產投資案例解析:上海留學生歡歡怎樣在澳洲掘的第一桶金

歡歡,一個在墨爾本呆了8年的上海女留學生。2010年8月剛過了自己的生日,抱著男友送的超級無敵大抱熊躺在床上撫弄著,脖上掛著一條心形項鏈。這是男友去年送的生日禮物。

x1

投資在澳洲 想要獲得高收益選擇當地人的生活區!

根據澳大利亞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以下兩組人群在今後一段時間將成為佔澳洲人數比例相高當的部分,而他們中大部人選擇租房。

x1

如何在澳洲地產業獲利?需長期投資而不宜炒匯買房

有些投資者來澳洲投資房產是別有用心的,他們的最終目的是炒匯。但是,房產投資是種長期投資,追求的是穩中有升的局面;「炒外匯」是一種短期投機行為,玩的是心跳,這兩者不匹配。

x1

澳洲房產投資守恆定律:買一棟,守一棟

我前幾期的一篇文章中,曾提到當年我從一位猶太富翁手中購得「霍克大樓」的故事。這件事對我的意義,不僅僅是為我事業發展提供了至關重要的「一桶金。

x1

收購澳洲「霍克大樓」使我懂得如何在澳洲做重要投資(下)

當時買下這幢大樓之後,我還是有一定壓力的。因為我還欠那對猶太父子150萬,且要兩年還清;還因為這個大樓中的房間有一半是空著的,沒有租客,我拿什麼去賺錢還欠賬啊?

x1

決定澳洲房產「長期增值」的四大主因 投資房產就靠它們了

在選擇房地產投資對象的時候,人們往往會被當前某些市場正處於火爆勢頭的地區所吸引,從而大量湧入這些地方。比如澳大利亞的珀斯地區

x1

澳洲房產投資成功秘訣——重視售後服務

眾所周知,在海外買房會遇到許多避免不了的問題。而主要的三大問題就是:語言、委託和差異。而這些看似會發生在不經意之間的事情,卻直接可以影響投資的順利與否。

x1

巧用澳洲房產投資「槓桿定律」 撬動「盈利地球」

「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起地球!」這句來自古希臘科學家阿基米德的名言,以其宏偉的氣魄和縝密的科學性,使人們形象地體會到了「槓桿」的意義。

 

最新動態

1

怎樣買房

1

最熱問題

1

投資技巧

1

買房百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