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城市規劃建設 | 新加坡

新加坡是壹個島國,國土面積為646平方公裏,人口約為320多萬,相當於中國特大城市的人口規模,和中國許多熱帶城市有著相似的氣候條件。今年九月受中心委派,我們有幸到新加坡進行了考察學習,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壹個現代化的花園城市,壹個具有深厚的多文化底蘊與現代環境相映成趣、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對比於壹處的“非常新加坡”。我們在參觀新加坡城市建設的同時,對其城市規劃體系、城市規劃管理、城市特色建設、道路交通等方面進行了認真的考察和學習。

壹、城市規劃運作體系

新加坡的城市規劃可分為兩種:發展規劃和開發控制規劃。

1、發展規劃:主要指戰略性的概念規劃。

概念規劃是長期性的和戰略性的,制定長遠發展的目標和原則,體現在形態結構、空間布局和基礎設施體系。概念規劃的作用是協調和指導公共建設的長期計劃,並為實施性規劃提供依據。規劃圖是示意性的,不足以指導具體的開發建設。1991年新加坡對其第壹個概念規劃進行了調整,形成2000年、2010年和X年三個階段的形態發展構架。其中2001年新加坡概念規劃(The ConceptPlan 2001)提出了7個方面的規劃要點:在熟悉的地方建設新住屋;高樓城市生活更多的休閑選擇;商業用地更加靈活;形成全球的商業金融中心;建設更加密集的軌道網絡;更強調各地區的特色。

2、開發指導規劃(總體規劃):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總體規劃曾經是新加坡的法定規劃,作為開發控制的法定依據。到了八十年代開發指導規劃逐漸取代了總體規劃,成為開發控制的法定依據。新加坡的55個分區都制定了開發指導規劃,該規劃以土地使用和交通規劃為核心,根據概念規劃的原則和目標,制定土地用途、發展密度、高度、交通組織、環境改善步行和開敞空間體系、歷史保護和開發等方面的開發指導細則和控制參數。這種規劃類似我國的控規。

二、城市規劃管理

新加坡目前的規劃系統是由規劃法令規定的壹套法制系統。規劃主管部門是市區重建局,它由法律授予權力,包括:規劃的權力,規劃管理的權力,征收發展費的權力。市區重建局在法定的總體規劃指導下實施規劃管理。在新加坡,“發展”是批在土地以上及以下進行任何建築、工程、開采和其它處置或者改變建築和土地利用的用途。

新加坡規劃管理的特征是:

1、通過對發展申請的分類提高管理的效率。市區重建局發展管理署對發展申請進行分類,並制定相應的流程。這些類型包括:新建建設工程,地契分割和地契(分層)分割,已有建設工程變更,建築及土地的用途改變,修訂已批準的規劃,延期或臨時發展等;

2、運用經濟手段和行政手段調控土地發展和轉讓。新加坡規劃管理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其宏觀調控的手段。最突出的經濟手段是,任何批準的發展方案,如果發展計劃的容積率超出總體規劃圖的容積率、發展計劃的人口容積率超出總體規劃圖的最高規定、發展計劃牽涉到建築及土地用途的更改,造成地價增值,必須向市區重建局繳交發展費,這壹舉措使國家利益得到保障。

3、運用信息技術加強規劃管理。對於壹個成功的規劃管理,其中壹個重要因素是:可靠、準確的數據。新加坡註意采集土地信息和發展數據,用於跟蹤城市形態發展和規劃分析,並運用信息技術發展了城市規劃管理信息系統。

4、以法的精神給申請者以訴訟的機會。在發展申請不能滿足規劃要求的時候,規劃當局可以發出不批準通知書,並說明方案被拒的原因。申請者可以接到通知書的28天內以書面形式向國家發展部部長,市區重建局上訴。

5、嚴厲的規劃執法。違法者必須付罰款3000新幣或被監禁不超過3個月或兩者兼施。

6、違規申請的處理。對於不能遵守規劃要求的發展,只要原因恰當,可以通過違規申請的渠道得到解決,這是新加坡政府親商的舉措之壹。負責處理違規申請的機構是規劃管理委員會。其主席為市區重建局的局長,委員包括:建築管制、環保、交通及建築師學會、規劃師學會的領導。

三、城市特色建設

1、花園城市的建設

1965年新加坡建立獨立的共和國就提出建設花園城市的思想。從最早提出建設“花園城市”理念的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新加坡為提高花園城市的建設水平,在不同的發展時期都有新的目標提出。六十年代提出綠化凈化新加坡,大力種植行道樹,建設公園,為市民提供開放空間;七十年代制定了道路綠化規劃,加強環境綠化中的彩色植物的應用,強調特殊空間(燈柱、人行過街天橋、擋土墻等)的綠化,綠地中增加休閑娛樂設施,對新開發的區域植樹造林,進行停車場綠化;八十年代提出種植果樹,增設專門的休閑設施,制訂長期的戰略規劃,實現機械化操作和計算機化管理,引進更多色彩鮮艷、香氣濃郁的植物種類。

九十年代提出建設生態平衡的公園,發展更多各種各樣的主題公園,引入刺激性強的娛樂設施,建設連接各公園的廊道系統,加強人行道的遮蔭樹的種植,減少維護費用,增加機械化操作。由於新加坡政府較早地認識到城市環境的重要性,園林不僅僅能創造“使房地產增值”的經濟效益,更是國民綜合素質和精神面貌的體現,從而使建設“花園城市”的運動深入人心,與廣大民眾達成共識。這壹切都給新加坡“花園城市”的建設註入活力。

新加坡城市綠化的點線面的處理有著獨道之處。其花園城市的面貌很大程度上反應在城市的道路上:街道、城市快速路兩旁寬闊的綠化帶中種植著形態各異、色彩繽紛的熱帶植物,體現著赤道附近熱帶城市的特色。新加坡從九十年代著手建立的連接各大公園、自然保護區、居住區公園的廊道系統,則為居民不受機動車輛的幹擾,通過步行、騎自行車遊覽各公園提供了方便。他們計劃建立數條將全國的公園都連接起來的“綠色走廊”,該走廊至少六米寬,其中包括四米的路面。目前該項目已進行了三分之壹。

新加坡均勻分布的城市公園、居住區公園及其正在實施的“公園廊道”計劃,使市民能夠充分享用這些休閑地。公園的建設以植物造景為主,體現自然風光,園中完備的兒童的遊戲設施和體育健身設施全部免費向市民開放,真正實踐著其“為人服務、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造園宗旨。

2、強調各地區的特色

新加坡是壹個多文化交融的國家,其城市建設也體現了多文化內涵的建設風貌,也造就了新加坡獨特的城市特色,即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對比融合的城市風貌。在城市中大量的歷史建築和現代建築喜劇性的、完美的融和在壹起。眾多有特色的歷史街區如中國城(ChinaTown)、 印度街(Little India)等 “紅屋頂式”的歷史街區增加了新加坡的魅力和吸引力。

新加坡政府認為對城市中的歷史建築和歷史街區,應合理評估其價值。從經濟的角度衡量,在寸土寸金的新加坡建造高樓大廈遠比保留歷史街區的低矮店屋更具經濟效益,但是它們所蘊藏的無形回憶和共同情感,卻是建構壹個國民歸屬感的必要條件。新加坡政府將這壹思想作為歷史街區保護的基本策略。

以新加坡河北岸的克拉碼頭(Clarke Quay)為例, 1860至1870年代曾是造船和修船的中心這裏原本是低矮的貨倉和店鋪,1983年貨運駁船遷離新加坡河以後良好的地理區位條件使得碼頭周邊迅速高樓林立,對於市中心濱河沿岸所留存的這些舊建築,新加坡政府並沒有將其拆除重建更具經濟價值的商業或辦公,而是將這裏的數十座貨倉和店鋪改為多元特色的餐館和酒吧。如今有著傳統風貌的店屋同背後的現代化摩天大樓形成鮮明的對比並成為附近金融區職員和國外遊客最愛光顧的休閑去處,它已成為該地區標誌性的重要組成部分。

四、道路交通規劃

新加坡道路骨架為蜂窩狀,綜合了放射狀路網和方格網路網的優點,按照路網密度排名,其在全世界位於第3位。為了解決日益增長的交通壓力,新加坡政府努力完善道路網建設,但通過越來越多的實踐證明,光靠修路並不能解決交通問題。新加坡從1970年起,就不斷出臺新的或改進老的交通管理措施。包括以下幾方面:

1、通過大力發展公共交通——貫穿全國的地鐵、輕軌系統及發達的陸地公交汽車網絡系統,來解決市民的出行;另外通過GPS自動調動系統提高出租車效率,

2、以電子收費系統限制公交車以外的車輛在高峰時間進入鬧市區;

3、每年有壹定限量的轎車購買指標以防止車輛增長的速度過猛;

4、大力進行道路系統、停車場、停車樓的建設。目前新加坡國內的道路用地已占其國土面積的12%。但從1999年以來對鬧市區進行減少停車設施來限制交通流量。

具體的交通管理制度的演變為;

  • 1970年汽車共乘計劃
  • 1975年限制區計劃、巴士專用車道
  • 1976年出租車無線傳召
  • 1973年外國車輛入境費用
  • 1980年路口交通燈電腦化
  • 1982年開始建設地鐵
  • 1990年擁車證
  • 1991年周末車輛
  • 1998年電子收費
  • 1999年削減停車設施、建設輕軌

五、土地售賣計劃

土地售賣計劃與新加坡市區重建行動計劃緊密相連,通過土地售賣將新加坡概念規劃指導下的重建行動計劃變為現實。

1、強行征地:新加坡是壹個土地資源極其匱乏的島國,為加強政府對土地的有效控制,政府通過強行征地的手段,把大部分土地收為國有,將私人土地加以合並,使小地塊整合為大地塊,為大宗發展提供用地。

2、在土地開發的同時,大力建設組屋,以容納因發展而須遷移原址的居民。新加坡的組屋與我國的經濟適用房類似。

3、投資建設基礎設施。

4、在公布投標結果後,密切關註施工與建設,直到完工為止。

5、在土地售賣計劃裏,政府尋求的不單是土地購買者,而是需要土地發展的夥伴,這個夥伴必須與政府配合,積極提供資金、人力與專業知識,吸引投資,使國家建設能夠推展。

(互聯網綜合整理)

“新加坡規劃之父”:高密度城市也可以交通順暢 | 新加坡

城鎮化是中國實現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重點之壹,也是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所在。“新加坡規劃之父”——劉太格十分關心中國的城鎮化發展,對其中的壹些問題也直言不諱。

劉太格說,現在許多地方政府喜歡做形象工程,但沒有壹個完善的體系把此類形象工程囊括在內,多數是將其擺錯了位置。“不客氣地講,我覺得現在很多城市就是壹座建築的‘雜貨店’。我們應該把城市布局完善,再有選擇地做少數亮點的工程,而其它多數的建築應該做成背景式的建築”。

在劉太格眼裏,交通規劃不合理也是許多城市的通病。他說,現在很多城市都流行建高架橋,這並不是壹個好東西,相反,高架橋過多其實是城市規劃不十分科學的印證,因為沒有規劃好,才需要這麽多的高架橋。

如何從制度上來引導,增強中小城市的吸引力?劉太格認為,在規劃層面,首先應編制出主要城市群發展大綱,協調規劃各個大城市及其輻射的中小城市(鎮)的環境負載力、人口承載力、產業布局。相應的,公共資源不能過度支持大城市,國家和省級在資金配置、財稅政策、金融信貸、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應向中小城市、城鎮傾斜,提高就業能力和人口聚集力。

人物名片

劉太格曾任新加坡建屋發展局局長(1979年-1989年),新加坡市區重建局局長與總規劃師(1989年-1992年),期間完成了新加坡概念圖的調整方案,被稱為“新加坡規劃之父”。他也是全球城市規劃界的泰鬥。在中國,劉太格是佛山市、珠海市、北京市、天津市、山東省等地的規劃顧問,2008年北京奧運會設施規劃評審委員會主席,都江堰地震災後重建規劃方案評審委員會主席。

談城市規劃

高密度城市也可以交通順暢

在任何壹個城市拿壹塊地,如果找歐美人士來看,他們首先想到的壹定是生活環境,因為他們沒有快速發展的壓力。而如果是亞洲人,他們首先想到的壹定是利潤,怎樣盡可能取得最高的利益

Q:中國有很多人到新加坡學習城市規劃和管理經驗,在妳看來,新加坡有哪些做法值得參考?

劉太格:以規劃為例,新加坡政府承擔了很大的責任,把規劃做得很細,甚至對每個地塊的紅線、容積率等等進行高度控制。這種做法和西方、中國都不同。

按照西方的理念,政府承擔這麽重大的責任、把地塊規劃做得這麽細,就是不民主。在西方,每個項目都要協商立場,他們甚至根本不同意要有規劃。英國的撒切爾夫人曾在上任時取消了所有的規劃,當然現在又恢復了,因為他們發現,沒有規劃就沒有辦法控制環境、沒有辦法將城市梳理得比較協調和高效率。

我做過壹個比喻,在任何壹個城市拿壹塊地,如果找歐美人士來看,他們首先想到的壹定是生活環境,因為他們沒有快速發展的壓力。而如果是亞洲人,他們首先想到的壹定是利潤,怎樣盡可能取得最高的利益。新加坡是亞洲城市,在這方面是壹樣的,但新加坡又有所不同,規劃師把規劃做得很細,盡量不留爭議的余地。但壹個規劃局怎麽能夠把所有的事情都想那麽細?不可能盡善盡美。所以新加坡的做法是每五年壹小改,十年壹大改。每個項目在報批的時候都可以提出規劃方案的調整,不過能否調整不是壹個人決定的,而是要通過壹個委員會來決定。

比較明顯的例子就是新加坡的中央商務區,它是從1974年開始建,壹直到現在還有新的建築在建設。除非這個建築是高水平的、重要的、付得起地價的,否則不能進入,有人擔心這會不會影響發展的速度?答案是不會,因為做全市規劃時,規劃有幾十個不同等級的商業中心,這邊進不來可以到另外的地方去。我們保持中央商務區的高檔次,檔次不高的要到其它地方去—這也保證了發展的速度。這說明壹些看似不可能做到的事我們做到了:初期的快速發展,和長期的系統化發展。我們有了方案之後更是嚴格控制執行的,而且速度壹點不放慢,其中的關鍵是做成壹個好的規劃。

Q:在妳看來,相比亞洲的其他國家,新加坡規劃方面還有哪些不同之處?

劉太格:新加坡給人比較深刻的印象就是花園城市,其實花園城市是成本很低的形象工程,種樹比蓋房便宜很多嘛。我經常跟他們補充壹句話,我們這裏為什麽能成為壹個花園城市,主要是我們只種樹和草,種花是成本很高的,要是再加上亭臺樓閣、假山等,成本就更高了。

來過新加坡的人會發現這裏的交通很順暢,給人的啟示是壹個高密度的城市同樣是可以把交通搞好的。

另外,我們對整個市容的規劃和設計的要求做得比較精細。不過,不要為了精細而忘記壹個很重要的東西,那就是整個城市宏觀的理念要抓準,如果這個宏觀的理念沒有抓準,妳做得再精細,也不可能把事情做好。中國有句話說,要膽大心細,謀定而後動。我過去當局長的時候,我做方案的期限是壹百年,因為在新加坡,地方非常小,壹定要做壹個遠期的方案。

談城市交通

靠拓寬道路解決擁堵是錯的

搞壹條高架的快速路就等於規劃是失敗的。因為妳如果把規劃整體考慮後,提前規劃的快速路路線是可以做到地面的。而建壹條高架路費用很高、破壞兩邊的環境,還降低了高速路兩側的房價

Q:緩解高密度城市的交通堵塞,在規劃層面就可以解決?

劉太格:我看到很多城市解決交通堵塞最土的辦法就是把路加寬,再解決不了就找交通專家來幫忙。這個辦法是錯的,因為交通擁堵不是壹個獨立的問題,就好像人體裏面的血液不通暢,不能夠獨立地去考慮,要從整個人體考慮。比如交通要把人從家送到商業中心、學校或工廠企業,那麽妳要知道商業中心在哪裏,這個要規劃,規劃的路跟商業中心怎麽結合,這本身是壹個規劃問題,妳不能說商業中心歸商業中心搞,交通歸交通專家來搞,這是不能解決問題的。

怎麽才能達到整體考慮的目標?就是要通過規劃,而且是綜合性的規劃,不是分開來解決的。

Q:從技術層面來看,如何解決高密度城市交通堵塞的問題呢?

劉太格:目前,絕大多數的城市不理解快速交通的重要性,這個需要重視。

另外壹個讓我擔心的是,很多人以為快速路和高速路壹定要配套建設高架,我不這麽認為。在新加坡很少有高架路。在我看來,搞壹條高架的快速路就等於規劃是失敗的。因為妳如果把規劃整體考慮後,提前規劃的快速路路線是可以做到地面的。而建壹條高架路,首先費用很高,第二破壞兩邊的環境,第三降低了高速路兩側的房價。

那麽,新加坡是怎麽做的呢?我們每個衛星城,住宅的占地面積大致是在45%,其他就是做道路、做學校、公園這些配套。所以住宅不要當做壹件事來做,它本身就是綜合性的。如果把這個衛星城做得百分百齊全或盡善盡美,那麽很多人、甚至沒有汙染的工業壹起在裏面落戶,人們就可以就近上學,就業和做消遣的活動。這樣壹來,到市中心的交通量就減少了,無形中就減輕了交通的壓力。這個不是我們事後這麽解釋,我們在規劃的時候就考慮到了。

Q:妳特別強調快速路,快速路為什麽這麽重要?

劉太格:道路分快速和慢速,快速路壹定要保證是快速的,從快速路下來再走慢速路。中國現在交通堵塞因素很多,其中壹個因素就是快速車跟慢速車擠在壹起,所以快速車快不了,慢速車也慢了下來。妳看在新加坡從東邊到西邊,也就是幾十分鐘的事。因為快速路是絕對封閉的,所以它壹方面是速度快,而且沒有紅綠燈,本身也體現了節能的理念。這樣壹來,慢速路也可以保持通暢。我認為,廣東的快速路不夠多。

談小城鎮建設

把村姑打扮成貴婦是個笑話

大城市就好像壹個董事長,要穿大禮服,他太太要穿高跟鞋……中小城市可能是個青少年,鄉鎮還可能是個鄉村姑娘。妳是把鄉村姑娘打扮成貴婦,這是個笑話,可是這種笑話是經常發生

Q:中國城鎮化之路已走過30余年,期間經歷了從支持小城鎮到重點發展大城市、再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路徑。如何在加快城鎮化發展速度的同時,提高城鎮化的質量?

劉太格:首先我很高興看到中國政府重視規劃,而且妳們談的是壹個城鄉統籌的城鎮化。我看到過去中國講的城市規劃,著重在大城市,其實如果能把鄉鎮或者中小城市的問題處理好,大城市就不需要無止境地擴大,規模可能會控制得好些。

我覺得妳們現在需要關註的是,大城市跟周圍的中小城市、跟鄉鎮產生怎樣壹種關系?交通上要怎麽處理,每個城鎮的配套要跟大城市怎樣產生關系?比如說,城市布局方面,這些年大城市不斷膨脹,交通、環境不堪重負,但中小城市尤其是城鎮的發展動力似乎不足。這方面要努力。

歐洲的中小城市或者鄉鎮都有它的特色。尤其是法國,他們不單單是鄉鎮景觀有特色,每個地方的烹調乳酪的做法都是不壹樣的。其實中國同樣有這個條件,妳們每個鎮的傳統建築都略有區別,尤其是嶺南與福建的,跟北方是非常明顯不壹樣。這些東西是很重要的資源。在不久的將來,中國會變成壹個很富裕的國家,那時候就要考慮享受、考慮文化、考慮尋根等等。所以,現在鄉鎮的這些東西,要把它保留好。

Q:如何構建更合理科學的城市布局?

劉太格:大城市的吸引力不可否認。不過即使妳把它規劃得非常完善、管理得非常完善,它也有自己的缺陷,就是密度比較高、生活壓力比較大、城市跟自然環境的距離比較遠。有些人不喜歡這種生活,就跑到中小城市去。比如倫敦,它周圍的劍橋、牛津是中小城市,都很優美的,所以可以在那邊住、在那邊工作、在那邊生活,偶爾需要大城市的配套,才坐火車到倫敦去。

所以我剛才強調妳們的城鄉統籌,壹定要把中小城市,甚至鄉鎮建設好,交通搞好,配套盡量做得盡善盡美,它的魅力是跟大城市不壹樣的。中國現在有個通病,大城市有什麽,很多小城鎮也要復制什麽。比如壹個鄉鎮也要起壹個五十層高的寫字樓。首先這在經濟上是不合理的,第二妳就沒有揚長避短。所以我對中國的朋友說,妳們中小城市要做到大城市做不到的事。上海、北京、廣州、深圳不蓋高樓是不可能的,因為地價這麽貴。但小城鎮不蓋高樓是絕對可能的,妳要讓大城市那些人壹來到這裏就覺得很羨慕:我們要是有這樣的環境就好了。所以它各有各的魅力,大城市有它的經濟活力和聚集優勢,中小城市有環境的優勢。我很擔心目前中國壹些中小城鎮都想模仿大城市的傾向。

我認為,城市跟人是壹樣的,是有“身份”的,大城市就好像壹個董事長,要穿大禮服,他太太要穿高跟鞋……中小城市可能是個青少年,鄉鎮還可能是個鄉村姑娘。妳是把鄉村姑娘打扮成貴婦,這是個笑話,可是這種笑話是經常發生。

談城市“身份”

“城市銀河”由“星座城市”組成

針對單壹城市,最重要的是必須有壹個長遠、科學的規劃方案,不能因為城市領導的變化就動輒更改規劃,特別是在規劃中不要亂建地標性建築

Q:如何從制度上來引導,增強中小城市的吸引力?

劉太格:在規劃層面,首先要編制出主要城市群的發展大綱,協調規劃各個大城市及其輻射的中小城市(鎮)的環境負載力、人口承載力、產業布局。相應的,公共資源不能過度支持大城市,國家和省級在資金配置、財稅政策、金融信貸、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應向中小城市、城鎮傾斜,提高就業能力和人口聚集力。

與此同時,中小城鎮要知道自己的“身份”,所以密度從高、中、低要有所分別,我希望中央政府可以定個政策、標準;第二,每個地方交通要搞好,因為交通壹方便他們就不會覺得鄉鎮太遠;第三,每個地方應該盡量把配套做得盡善盡美,同時每個地方的特色都要把它保留下來,包括老建築、自然環境等。

Q:對於當前中國在推動的城鎮化,從規劃的技術層面,妳還有哪些建議?

劉太格:我發現很多城市有幾件事沒有搞清楚。比如快速路的概念不很強;第二就是交通與商業的關系,不是很清楚;第三就是衛星鎮裏面配套要做得盡善盡美,減少交通必要性。這些都不是很清楚。

此外,城市的“身份”不是很清晰。針對單壹城市,最重要的是必須有壹個長遠、科學的規劃方案,不能因為城市領導的變化就動輒更改規劃,特別是在規劃中不要亂建地標性建築。城市的規劃就如同壹部交響樂,“獨唱”太多就會很混亂,所以,城市中的背景建築最好是統壹、連貫的。而像巴黎那樣在大的框架下,根據時代變化來不斷在細節上調整,在持續上百年後,已經成為現代都市規劃的典範。

對於壹個大的區域來說,可以按照城市功能,進而將其規劃成壹個“城市銀河”,而“城市銀河”則是由“星座城市”組成,每個“星座城市”有2000—-3000萬人口,向下分支會有3到6個300—500萬人口的中型城市,就像壹個大家庭有3到6個兄弟,都能獨立成為壹個小“家庭”。我們把每個城市都看成是“家庭”,壹定數量的“家庭”形成壹個大家庭,即“星座城市”,每個大家庭組合起來就是壹個家族,即“城市銀河”。

通過這種從局部到整體的規劃方案,能夠從基礎框架上給壹個城市定調,同時也會解決現在諸多城市功能重疊的現象,真正做到“百花齊放”。片區實際上就是衛星鎮,它底下是小區,所以我住在小區,我要買肥皂,我就在小區中心買;我要買電視,我到衛星鎮中心;我要名表,可能到片區中心;我要買古董,可能到中央商務區去,這樣每個地塊我們盡量給它配套足夠。就比如長三角除了上海這個中心,還有五六個重要城市,每個城市是壹個“星座”,每個“星座”底下有

新加坡怎麽規劃城市 | 新加坡

新加坡是壹個年輕的國度,壹邊欣賞著她的美麗與文雅,壹邊為新加坡人的儒雅素質與文明教化所驚嘆。與此同時,新加坡城市規劃更是給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李光耀回憶1979年與鄧小平晤面時,鄧小平告訴他,早年赴法留學時曾途經此地,這裏臟亂落後,雜亂無章。建國前夕,新加坡城市問題已經到了難以解決的地步。市中心到處擁擠,滿眼是貧民窟。四分之壹的居民擠在島上百分之壹的地區裏。常常是50多人擠在壹個二三層樓的商鋪房間內,或是住在臨時搭設在骯臟的下水道上的小屋裏。街道骯臟、過度擁擠、住房短缺以及不衛生的生活條件在城市中心區隨處可見。

1965年被迫獨立後,新加坡人民行動黨第壹個訴求就是“居者有其屋”。新加坡的城市規劃經歷了由雜亂無章到井然有序的過程,得益於良好的規劃及強有力的政府執行力。

作為當代亞洲最重要的現代化大都市之壹,她既非如北京、東京在既有古老東方都市基礎上轉型而來,也非如上海、中國香港是西方殖民時代形成的繁華都市。

去國會大廈的路上,“新加坡規劃之父”劉太格介紹,“我們首先拆除雜亂的集居地,廣建符合現代化居住水準、擁有良好公共設施的國民住宅。而後更結合公基金、社會福利政策,總共規劃了17個新市鎮,90%的新加坡居民住在擁有捷運的新市鎮。”

這樣的設計既有效節約了寶貴的土地資源,騰出了大量的土地空間,為生態環境保護建設和可持續發展創造了重要的前提條件,也有力地保護了新加坡中心地區的濕地和原始森林,營造了大量的人工森林和綠色草地。“城市戰略規劃目標,簡而言之,就是使新加坡成為壹個‘怡人的熱帶城市’。”

新加坡最大的約束是土地,因為這個國家的壹切都要在狹小的土地上獲得。劉太格說:“面積僅有700多平方公裏的新加坡,我們在中央保存了150平方公裏的永久保護區。沒人敢打主意,是任何時候都不能開發的,完全是純粹的大自然。”

目前,新加坡的居住用地只占土地總量的15%,然而卻基本而且是高標準地實現了“居者有其屋”的目標。這與新加坡理念先進的城市發展規劃是分不開的。

國會大廈位於新加坡河岸,建築規模與周邊的殖民區建築非常協調,可見城市規劃之好。此時,正值上班高峰時段,街道上卻不見擁擠。在防治交通擁堵上,新加坡實施了擁車證制度和ERP調控收費系統。為緩和交通擁堵狀況,新加坡交通部門在壹些交通要道、路口和堵塞較為嚴重的路段設置了ERP監控器。當車輛行駛到這些地點和地段時,就可能被收取費用,越是高峰時期收費會越高,而非高峰時期可能不收費,這樣就很好地調節各個地點的交通流量,緩解交通狀況。

新加坡的城市規劃專家秉承的寶貴經驗,只有八個字——“堅持遠見,整體規劃。”通過良好的規劃以及政府強有力的支持,新加坡的自然環境和生活品質在過去30年內得到了飛速提高。它的自然環境高度城市化,但它仍是壹個典型的熱帶花園城市。

新加坡的城市規劃充滿了人文關懷。漫步於新加坡河邊,從駁船碼頭(Boat Quay)經過克拉克碼頭(Clarke Quay)壹直到羅伯森碼頭 (Robertson Quay),有很多酒吧和餐館依河而建,三三兩兩的遊客點壹杯咖啡或紅茶,悠然自得地坐在那裏,或聊天,或發呆。

雖然高樓林立,高架橋依地勢盤旋彎曲,但穿梭於這個熱帶花園城市,讓人感覺與大自然貼得更近了。樹木、花草多層次覆蓋,綠化空間布局“點、線、面”相結合,在城市設計方面特別註重人們的心理感受,處處體現以人為本。生態主題公園目不暇接,連接各公園的廊道鱗次櫛比。

走上南部山脊樹梢步道,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鋼筋支柱撐起的近兩米寬的過道,猶如盤旋密林之中的立交橋,將全程9公裏的南部4個公園完整連接起來。坡度平坦,走在橋上仿佛漫步雲端;然而,身邊老樹上的花鳥近乎觸手可及。

不到新加坡,規劃在頭腦中,是壹個冷冰冰、毫無生機的概念;看了新加坡的城市規劃,於是知道什麽叫規劃了。

(據中國青年報)

打房打過頭!6月份新加坡房市銷售下滑21% 連續15季下滑 | 新加坡

新加坡的房地產價格已經連續15個季度下滑
新加坡的房地產價格已經連續15個季度下滑

點擊查看新加坡房源

六月份新加坡的房屋銷售較上個月下降了 21%,而且新加坡的新建項目變得更少了。

根據市區重建局在7月17 日公布的數據,房地產開發商在上個月銷售 820 間房屋,而五月份則賣出了 1039 間。房屋銷售量在四個月內首次下降到 1000 戶以下。

新加坡的領導人決心在國內抑制房價,自 2009 年以來,已經出台了一系列冷卻市場的措施。盡管如此,三月份時,新加坡在 8 年來首次放寬了房市限制,不過,政府也提醒,這些調整並不代表放寬措施。

房地產價格已經連續 15 個季度下滑,是自 1975 年數據首次發布以來最長的下滑時間。根據政府的初步數據,截至 6 月 30 日的三個月中,私人住宅價格指數較前季上漲 0.3% ,房價從 2013 年的高點下滑了 12%。

上個月推出的項目包括 Clement Canopy,其中銷售了 50 戶中的 13 戶,而 Hillion Residences 則銷售了 50 戶中的 12 戶。

(據鉅亨網)

可免簽證入境154個國家 加拿大護照全球排位第5 | 加拿大

最新的全球護照排位顯示,加拿大護照仍頗具實力,排在阿爾頓護照指數(Arton Capital’s Passport Index)的第5位。

加拿大護照在阿爾頓護照指數中的得分是154,意思是加拿大人可以免簽證入境154個國家。馬來西亞、愛爾蘭與加拿大得分相同,並列第5。

麥克林雜志今年6月份的一篇文章稱,加拿大人喜歡旅游,不算去美國的旅游,去年加拿大人出國旅游的數量也接近1,200萬人次。美國人口是加拿大的10倍,相比起來出國旅游只有3,000萬人次。其中一個原因,是65%的加拿大人有護照,美國只是35%的人有護照。

加拿大護照在阿爾頓護照指數中的得分是154
加拿大護照在阿爾頓護照指數中的得分是154

不過,美國護照排在第3位,免簽國家達到156個。加拿大比美國多3個需要簽證的國家:盧旺達、中非共和國及赤道幾內亞。但美國人去委內瑞拉要簽證,加拿大人不用。結果是美國護照得分比加拿大多2分。

排在第1位的是德國新加坡。按國家數量算得話,排在前4名的有19個國家,都是發達國家。

阿爾頓還按照友好的順序列出國家排位,就是按接受多少國家的護照免簽證來排位。這個排位加拿大排在美國前面,列第78位,可接受51個國家的護照免簽證。美國派79位,接受43個國家免簽證。這項排位的前3名,都是非洲國家。

如果結合護照排位,考慮全免簽證還是到達時申請簽證,以及聯合國人類發展指數等因素的話,加拿大在199個國家中排第22。德國和新加坡排在第1和第2位。

互聯網資訊綜合整理

豪宅房價跌到大峽谷底 新加坡的買家開始“蠢蠢欲動”!| 新加坡

新加坡高端房市的銷售在3月份持續呈現上漲態勢
新加坡高端房市的銷售在3月份持續呈現上漲態勢

點擊查看新加坡房源

根據開發商 Guocoland Ltd. 的數據,新加坡豪宅價格近年來受到政府抑制打擊,終於在近期出現復蘇的跡像。

根據 Guocoland 集團董事 Cheng Hsing Yao 的說法,新加坡高端房市的銷售在 3 月份持續呈現上漲態勢,因為政府在 3 月份放松了部份的抑制措施。

Cheng 表示,需求依然存在,而且很多人都等待著。他認為,房價已經觸底。高端房地產市場的相對價值已經變得有吸引力,因為大眾市場和豪宅之間的價格差距已經逐漸縮小。

Cushman&Wakefield Inc. 將豪宅定義為處於黃金地段,面積至少為 2000 平方英尺,價格從每平方英尺 1500 新加坡元起。房地產經紀商表示,這些房屋的價格從 2013 年的高點下降了 15%到 20%。

根據新加坡城市重建局在 3 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新加坡的房價在第二季時下降,使房地產價格連續下降 15 季度,不過,在 3 月份,價格略有反彈。這個時期,黃金地段的價格下降了 0.9%。

3 月份,政府減免對賣家的印花稅,讓民眾樂觀地認為新加坡的房市開始反彈,房市逐漸活躍,開發商在土地拍賣方面進行更積極的投標。不過,新加坡央行警告道,今年初的調整並不表示將撤除抑制措施。

(據鉅亨網)

泰晤士報亞太大學排名:墨大第3 新南16位 | 澳洲

泰晤士報亞太大學排名:墨大第3 新南16位 | 澳洲
新加坡國立大學在亞太百大高校榜單上排名第壹(圖片來自網絡)

據《悉尼先驅晨報》報道,《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對亞太地區243所大學按教研能力、國際視野等進行了排名,結果日前出爐,排在亞太地區高校首位的是新加坡國立大學(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澳多所大學上榜。

墨爾本大學(University of Melbourne)是亞太百大高校排名最高的澳洲高校,位列第3位,新南威爾士大學(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排在第16位。首都領地兩家大學擠進地區百大名校,其中澳洲國立大學(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排名第8,堪培拉大學(University of Canberra)排在第81位。

泰晤士報亞太大學排名:墨大第3 新南16位 | 澳洲
墨爾本大學在澳洲高校中排名第壹(圖片來自網絡)

堪培拉大學創辦於1967年,於1990年改名為大學,它並非澳洲的傳統“八大名校”之壹。副校長薩伊尼(Deep Saini)對此次排名結果表示欣喜:“看到我校教學質量的聲譽、領先世界的調研及創新行業合作得到地區承認,這令人無比欣喜。”薩伊尼表示,作為壹家正在努力提高自身調研能力、關註教學質量的年輕大學,堪培拉大學前途壹片光明。他說,盡管前方還有很多未竟事業,但校方對大學職員的持續努力感到非常自豪。

《泰晤士高等教育專刊》主編巴蒂(Phil Baty)表示,盡管澳洲高校排名成績喜人,但指出澳洲大學在調研及教學手段已開始落於人後。

(據澳洲新快網)

新加坡樓價連跌15季 逾40年最長 下半年料續跌 | 新加坡

新加坡市區重建局7月3日公布,新加坡今年第 2 季樓價下跌 0.3%,是連續 15 季下跌,創下 1975 年以來最長跌勢。市場人士估計,新加坡實施多年的樓市“辣招”已見成效,預料到今年底樓價仍會持續溫和下跌。

新加坡第 2 季中心地段的樓價下跌 0.9%,近郊樓價跌 0.4%。住宅價格跟 2013 年 9 月峰值相比跌了 12%,房屋銷售量也跌至高峰期的一半。

綜合中國香港文彙報、明報報導,新加坡當局鑒於樓市過度熾熱,2009 年推出連串遏抑措施,包括徵收重稅及提高首期比例,但成效不彰,直至 2013 年政府再度出手,限制樓按每月供款額不得超過申請人收入 6 成,以及增加房地稅及印花稅等,才成功剎停樓價升勢。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表示,樓市約於穩定下來,但政府暫無意放寬樓市“辣招”,這些措施仍然有必要。

新加坡實施多年的樓市“辣招”已見成效,預料到今年底樓價仍會持續溫和下跌
新加坡實施多年的樓市“辣招”已見成效,預料到今年底樓價仍會持續溫和下跌

點擊查看新加坡房源

SLP 國際物業顧問表示,由於新加坡當局表明短期內不會進一步減辣,不期望今年樓價回升,預期今年下半年樓價仍會輕微下滑,但認同市場情緒有改善。開發商在土地拍賣更積極投標。數據顯示,今年頭 5 個月的樓宇銷售額,按年升約 75%。

仲量聯行主管 Ong Teck Hui 表示,由於樓價吸引,加上市場人士認為樓市接近見底,因此在新加坡政府 3 月放寬監管前,樓市需求已經上漲。

(據鉅亨網)

今年首五個月123單位轉手 分層有地住宅交易回彈 | 新加坡

分析師認為,由於分層有地住宅數量有限,壹旦經濟轉好,價格就會隨著其他類型的房子如公寓和政府組屋而上漲,預料今年的交易量將超越去年的205個。分層有地住宅在2011年達到高峰,共有708個交易。

今年首五個月123單位轉手 分層有地住宅交易回彈 | 新加坡

點擊查看新加坡更多精品房源
 
本地私宅市場出現回暖跡象,就連價格較高的分層有地住宅(strata-landed property)交易量也開始回彈,在今年首五個月就有123個單位轉手,達到去年全年的60%。
 
分析師預測,隨著房地產市場好轉,分層有地住宅今年的交易量將超越去年的205個。

市區重建局和高力國際(Colliers International)的數據顯示,分層有地住宅在2011年達到高峰,共有708個交易。可是隨著政府實施多項降溫措施如額外買方印花稅(ABSD),交易數量減少至2014年的144個。

這幾年來交易量逐步回升,2015年和2016年分別有177和205筆交易,尺價為798元和713元。

盡管多年來價格起落不定,但最受買家青睞的依舊是位於東北部的後港和實龍崗,以及中央地區如武吉知馬和諾維納壹帶的房子。

分層有地住宅,壹般包括聚落式住宅(cluster housing)和聯排別墅(town houses)。

每個項目內的單位有相同的外觀設計和格局,雖然與有地住宅壹樣,各自建在壹片土地上,但地契其實是所有單位屋主共有。他們也共享遊泳池、停車場,以及保安等設施,管理方式同私人公寓類似。

高力國際新加坡研究部主管宋明蔚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指出,自2013年以來,這類房子的尺價下跌17%至717元,而價格從今年開始趨向平穩。

她說,分層有地住宅的平均總樓面積為3600平方英尺,平均尺價壹般上比非有地私宅低,但因房子大,售價自然也更高。

“盡管如此,我們認為由於這類房子數量有限,壹旦經濟轉好,價格就會隨著其他類型的房子如公寓和政府組屋而上漲。”

這類房子的保值潛力,也比壹般私人公寓高。

萊坊(Knight Frank)產業董事經理陳智群說:“在市場壹片大好時,這類私宅的升值幅度很大。在2009年至2013年房地產市場繁榮期,分層有地住宅的資本價值上升約20%,比其他有地住宅的15%高。此外,這類房子的租金跟其他有地住宅相差不遠,因此屋主能以較低房價取得更高的租金價值。”

最新的幾個分層有地住宅項目都獲得不錯反應。位於三巴旺華克哈山通道(Wak Hassan Drive)的Watercove Ville,已賣出16個單位,平均尺價為737元,每個單位平均售價為260萬元。

宋明蔚提醒買家,分層有地住宅只適合屋主自住,不適合出租。“這些房子地點都離地鐵站很遠,而且房子很大,除非租給壹組人或大家庭,否則很難租出去,租金收益率壹般上不足2%。”

相關資訊:巴菲特出手+卑詩新政 加拿大房價上漲沒商量?

(據聯合早報)

資本管制扼住海外置業 千億美元的海上中國城受衝擊 | 海外

新加坡旁邊海上拔地而起的一個 1,000 億美元城市遇到了阻礙:中國資本管制。

酒店、寫字樓、高球場、科技園和數千套豪華新公寓,這個馬來西亞版的深圳夢主要是靠中國開發商和買家的資金堆砌,現在不得不在中國政府打擊資金出境買房後調整方向。

這些開發商在中國的售樓處一度吸引數百名買家,但現在卻改為推銷中國城市的樓盤。拿著補貼為馬來西亞南部柔佛州的樓盤招徠潛在買家的中介已經減少。一些已交期房訂金的買家考慮退房。

馬來西亞大型建案"森林城市"
馬來西亞大型建案”森林城市”

Michelle Gao 支付了約 60 萬元人民幣(87,825 美元)、定下碧桂園森林城市總價 120 萬元人民幣的一套兩居室;他說,感覺現在進退兩難。他的問題是,如果這個巨型開發項目如此依賴他這樣的中國買家,那未來怎麼賣得出去?項目還能不能完工?

中國對資本外流的打擊嚇倒了一些買家。中國公民每年的換彙額度為 5 萬美元,但中國政府去年 12 月表示,所有購彙人必須簽署承諾書,所購外彙不用於境外買房。如若有違則將被加入觀察名單,3 年內不得購彙,並有待接受洗錢調查。

這幾年來,中國買家推高了全球許多城市的房價,而上述限制有可能給這些城市的住宅市場降溫。但可能沒有什麼項目受到的影響堪比馬來西亞柔佛的中資開發樓盤——其中一些樓盤的銷售對內地客戶的依賴度高達 90%。

接受采訪的 6 位中國買家說,他們通過刷借記卡或信用卡又或是支付寶等方式,在碧桂園的中國售樓處支付了 10% 的首付款。他們說,銷售人員現在說,他們需要去中國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或中國澳門刷卡支付餘額,或者彙款至碧桂園的海外賬戶。

(據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