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开发商怒斥:澳储行制造”公寓供过于求”恐慌!

据《澳洲金融评论报》报道,上周,澳洲储备银行在金融稳定审查报告中警告称,可能存在公寓过剩及结算风险。一些开发商怒斥这是在散发恐怖消息。

开发商警告澳洲储备银行,若澳洲储备银行过多提及公寓供过于求风险,只会导致各商业银行收回贷款,使得 “公寓市场崩溃”这一担忧变成现实。

储备银行在金融稳定审查报告中警告称,可能存在公寓过剩及结算风险。一些开发商怒斥这是在散发恐怖消息

点击查看澳洲更多精品房源

悉尼内西区Erskineville 当地的一个开发商表示,澳洲储备银行及各商业银行对市场过分谨慎,这只会导致过剩问题持续。

她表示不少客户都具有良好的贷款资历,却遭到了商业银行拒绝,即使此前已经预批了公寓购房贷款。即使是能够还款的贷款人,银行也在改变心意,这当然会导致结算问题。

该名开发商称,由于银行控制放贷,当地市场正在“快速退缩”。尽管海外投资需求依旧强劲,但是银行也在采取措施限制此类销售,限制范围在10%至30%。

且新移民,是最大的购买客户群之一,但是银行却因其工资记录短或是新企业而拒绝其购房贷款。政府及经济学家称人口增长将扩大需求。但是这部分需求是由需要购置住房的新移民家庭及商业移民构成的。结果银行现在却不予以贷款。

开发商承认商业银行需要谨慎对待贷款业务,但是目前银行已经将贷款估值比率降低至70%至80%。若再继续限制贷款,只会给房地产市场及经济带来风险。

一些开发商认为一些地区人口持续增长,特别是悉尼,将淡化澳洲储备银行的担忧。

中国瑞丰投资(Visionary Investment Group)主管Michael Guo称澳洲某些区域地产市场确实过热,但是自2015年底以来已经冷却。中国瑞丰投资在悉尼CBD以及东部郊区有新建公寓项目。

Guo表示许多城市都市场低迷,但是并不是所有区域都这样。在一些房价尚可负担,位置好,有独特投资亮点的郊区,市场表现仍会保持良好。

BIS Shrapnel副董事Kim Hawtrey也表示大悉尼区公寓供应低于需求,尽管在某些区域有小规模过度供应。

墨尔本CBD情况可能与悉尼不同。目前墨尔本CBD一些公寓再售价格低于购入价30%。

Hawtrey称还需考虑住房空置率。她表示目前悉尼及墨尔本住房空置率都低于2%,这意味需要更多公寓。

大型开发商,例如Lendlease,也表示目前公寓项目结算情况良好,只有1%的协议违约,尽管储备银行发出警告。

Lendlease发言人表示这低于历史平均水平。2016年上半年,Lendlease在墨尔本,悉尼以及布里斯班有619套公寓成功结算,有显著增长。

 

关注居外网官方微信:居外资讯(juwai-com),每日阅读精选海外文章。

(据澳洲新快网)

悉尼、墨市海外买家大减 都转向昆士兰了!

据Domain报道,澳洲国民银行的最新住房指数显示,新洲和维州的外国买家数量大减。外国买家从悉尼和墨尔本房市退出,转向布里斯班。

澳洲国民银行的最新住房指数显示,新洲和维州的外国买家数量大减

点击查看澳洲更多精品房源

维州的房市需求仍是最强的,新州房市前景在本年第一季也有改善。

但在第一季,悉尼和墨尔本的海外资金流入明显减缓。在2014年底,维州三分之一的新房销售来自外国买家,在2015年早期,该数据为五分之一,而如今,该数据为十分之一。在昆州,海外买家占据新房购买量的五分之一以上。

澳洲国民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Alan Oster称,影响海外买家的因素或包括银行限贷和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FIRB)的政策不确定性。

报告显示,维州是唯一一个房市表现高于长期平均水平的州。

据悉,在过去两财年,中国买家都是澳洲房产的最大海外买家,在2014-15年就花了243亿澳元。

在第一季,新州的房市走向也有好转,没有后退。

西澳房市仍受矿业衰退影响。

 

关注居外网官方微信:居外资讯(juwai-com),每日阅读精选海外文章。

(据澳洲新快网)

英国退欧可能使英镑贬值25%

伦敦一顶级对冲基金的CEO告诉媒体称,如果英国在即将举行的公投中投票选择退出欧盟,那么英镑可能会大幅贬值达四分之一。

伦敦马卡姆雷的首席执行官和首席风险官Jonathan Martin对媒体表示,“如果英国退欧的话,英镑将从现在的点位大跌,估计大跌的幅度可能达到25%。”

如果英国在即将举行的公投中投票选择退出欧盟,那么英镑可能会大幅贬值达四分之一

在今年的6月23日,英国公众将投票决定自己的国家应该保持欧盟成员国的身份还是走自己的路。

在2月份英国政府公布退欧公投日期的时候,英镑兑美元下跌了4%,但是此后跌幅缩减。

Martin表示,“我们认为英镑的汇率在公投前将会调整,一旦确立退欧,那么英镑将会经历重大贬值”

市场调查公司YouGov在其最新的民意调查中表示,公投可能产生好的结果。因为他们发现39%的公众打算支持英国继续留在欧盟,而38%选择支持离开。

Martin对媒体称,“市场并没有认真对待这样一个事实,即这几乎就是一个50:50的赌注。而我甚至认为这次退欧的概率为33:67”

他表示,目前汇率的偏差给对冲基金提供了机会。

“我们认为围绕着英国退欧的英镑的汇率和中国人民币的贬值将是今年汇率市场最好的机会。”

Martin强调道,“关于英国退欧汇率市场清晰的交易品种是欧元兑英镑,因为他们是相互的主要贸易伙伴。关键资产负债表的风险敞口是美元兑英 镑,进行英镑兑欧元对冲时的利率问题,毫无疑问英国公投退欧成功对英镑的伤害将是非常巨大的,对欧元也将产生很大的伤害,由于政治影响以及经济的不确定 性,它将给欧盟其他国家也造成一些伤害进而影响到汇率市场。”

上个月,汇丰表示买入瑞郎可能是最好的对冲英国退欧风险的最好选择。

汇丰银行外汇策略师David Bloom表示,“瑞士法郎(瑞士法郎)可能会因为英国退欧而反弹,因为欧洲现在政治不稳定并且还伴有恐怖主义威胁。”

 

关注居外网官方微信:居外资讯(juwai-com),每日阅读精选海外文章。

(据中金网)

英国新公寓一年管理费高达2800镑

据每日邮报,最新研究显示,新公寓业主必须在购入房产后缴纳平均高达2,800英镑的年综合住房管理费用。

根据Direct Line for Business的发现,新建公寓的管理费为2,777英镑,老一点的房产管理费为1,863英镑。此外,该研究还发现,三分之一的物业管理公司在过去两年内都提高了他们的管理成本。

如果公寓自带草坪,公共区域或健身馆这样的附属设施,那么房产管理费将会随之更高

点击查看英国更多精品房源

房产管理费是购置房产时的一笔基本开销。这笔费用通常包括对公共区域如窗户,排水管和屋顶的修缮服务。这笔管理费也可以用作主要修缮计划的预备资金。在某些场合下,这笔管理费也可以用来支付花园,草坪,门房或清洁等服务费用。如果公寓自带草坪,公共区域或健身馆这样的附属设施,那么房产管理费将会随之更高。

所以,有意购买公寓的消费者,应该在看好房产入购前将这笔费用考虑进来,以便计算可负担程度。同样,对于任何想要租房居住的消费者,也应该在和房东签合同前,检查房东是否已经帮他们缴纳了这部分费用。

据悉,房产管理费的高低取决于各种不同的情况。某些场合下,所有的房产以某个基准率缴纳房产管理费;而在另一些场合下,房产管理费的多少则取决于卧室数量或房产尺寸的大小。

Direct Line for Business的董事长布列顿(Nick Breton)表示,“房产管理费对于广大购房者而言,常常是一笔隐形开支,消费者在购买房屋时,千万不要忘了将其考虑进预算成本之内。在某些场合下,房 产管理费是不封顶的,累加起来也非常惊人。”

数据显示,粗略计算的话,例如在伦敦,房产管理费在每平方英尺从1.55镑到每平方英尺7镑不等。

另外,据某律师事务所的说法,房主们对那些自己缴纳的管理费有所不满的消费者,在一定程度内都享有追索权。

 

关注居外网官方微信:居外资讯(juwai-com),每日阅读精选海外文章。

(据英中网)

马来西亚民众购买力与房价差距大 买房难!

马来西亚国家银行发言人指出,在主要的城市,可负担买屋的能力和实际屋价差距很大,吉隆坡市中心的市民可负担40万4千令吉的房屋,实际屋价为56万令吉;雪州八打灵再也可负担35万6千令吉,实际屋价是47万令吉;乔治市可负担27万2千令吉,实际屋价是60万令吉。

马来西亚民众购买力与房价差距大  买房难!
马来西亚整体而言,屋价和收入比率为4.4,被列为严重无能力负担(seriously unaffordable)

点击查看马来西亚更多精品房源

星洲日报报导,整体而言,马来西亚人平均月入4千585令吉,最多能买26万1千令吉的房屋,实际上平均屋价则是24万2千令吉。至于其他州属如柔佛和雪州,平均可负担的屋价分别是29万3千令吉和34万2千令吉;实际平均屋价则是25万和30万令吉。

根据统计局今年进行的购屋能力调查显示,2014年吉隆坡人的屋价和收入比率为5.4,意味在吉隆坡“超难买房”(severely unaffordable),而居次的则是槟城,接下来的、柔佛州和雪兰莪则被列为“严重无能力负担”范围内。

国行发言人指出,槟城的屋价和收入比率达5.2、柔佛州和雪兰莪州则分别是4.2和4.0,马来西亚整体而言,屋价和收入比率为4.4,被列为严重无能力负担(seriously unaffordable)。

根据评分类别,超难买房的是屋价和收入比率5.1及以上;严重无能力负担则是4.1至5.0;中度难以负担为3.1至4.0;可负担则是3.0及以下。

以2012年和2014年的数据相比,我国主要城市的屋价与收入比例都增加,以吉隆坡为例,2012年的比率是4.9,两年则提升至5.4;从“严重无能力负担”变成“超难买房”。

其他如槟城也是从4.1增至5.2、柔佛从3.7增至4.2、雪兰莪从3.6增至4.0,马来西亚整体则是从4.0(中度难以负担)成为“严重无能力负担”(4.4)。

整体而言,马来西亚的屋价和收入比率为4.4,也在严重无能力负担的类别。

 

关注居外网官方微信:居外资讯(juwai-com),每日阅读精选海外文章。

(据钜亨网)

外国投资者在英国买房 面临额外印花税

据报导,英格兰、威尔士及北爱购买第二处住房或者买房出租的人都需要支付额外三个百分点的印花税。外国投资者在英国买房也需要支付这笔额外的印花税。

买房出租市场长久以来就是英国房地产市场里面颇有争议的部份,批评人士认为,房东推高了房产的价格,导致首次买房者买不起房。财政大臣也在最近几份预算中把目标瞄准了这个领域,政策包括2017年起房东可以享受的银行贷款利息免税额减少以及今年4月起购买第二处住房需要支付额外三个百分点的印花税。

外国投资者在英国买房也需要支付这笔额外的印花税

点击查看英国更多精品房源

新的印花税政策为了避免出现漏洞,规定的内容比较详细。任何购买第二处住房的人都要面临这个问题,无论是作为非主要住所购买还是用于出租。

新的规定说,如果房主购买了第二处房子,打算把旧的住房出售,把新的住房作为主要住所,在旧的住房还没有出售之前完成了新的房子的交易,那么房主需要支付额外的印花税。如果在购买新的住房的同时已经把旧的住房出售,那么将无须支付额外的印花税。

如果房主能够在购买第二处住房后36个月之内把旧的住房出售,可以向财政部申请获得额外印花税的退款。这条规定从2015年11月25日开始施行,也就是额外印花税政策宣布的那一天。

在过去,同时拥有两栋房子的人会把新旧住宅中价格较贵的一栋作为主要住所,以避免支付较多的印花税。财政部在制定新的规定的时候考虑到这一点。新的规定中说,如果购买了第二处住房,就需要为它支付额外的印花税,即使你打算住在新房里面、把旧房出租。

有人考虑是否丈夫和妻子分别用自己的名字购买房子,就可以躲避支付额外的印花税了。财政部的规定是,已婚的夫妇将被视作一个整体,也就是说,在计算印花税的时候,其中任何一方名下的房产都会被考虑进去。

如果家长用自己和孩子的名义联合购买房子,家长名下已经有其它的房子,也将需要支付额外的印花税。这种情况下,避免额外印花税的办法就是直接用孩子的名义购买。

印花税新政策还直接针对外国购买者收税。规定中说,如果买房的人在海外已经有了房子,在英国购买房子需要支付额外的印花税。规定适用于英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因此,对于在这三个地方购买第一栋房子的外国投资者以及在海外拥有渡假住房的英国人或者在苏格兰有房产的人,都需要多交税。

也有一些房产可以免交额外的印花税,比如活动房、船屋、价值不足四万镑的房子等。如果已婚夫妇虽然还没有正式离婚但是已经永久性分居,各自购买的房子也可以不交额外的印花税。

 

关注居外网官方微信:居外资讯(juwai-com),每日阅读精选海外文章。

(据鉅亨網)

曼谷市二手房交易第一季度同比增30%

据泰国中华网报导, BANGKOK CITYSMART发布的1季度曼谷市二手公寓房市交易数据显示,较上年同比暴增30%。而政策性利好措施则是本轮二手房交易上涨的主要驱动力。

按照政府出台的房地产交易过户收费减免以及0.01%土地抵押费政策规定,该措施将于本月28日结束。受次措施的刺激,1季度二手房公寓交易也异常活跃。

BANGKOK CITYSMART发布的1季度曼谷市二手公寓房市交易数据显示,较上年同比暴增30%

点击查看泰国更多精品房源

另一方面就是价格。因为新开盘公寓楼盘售价较二手房相比,普遍较高。比如,去年年底以来新开盘的楼盘价位就明显比二手房公寓价位高。导致很多购房者转而选择选购价位相对更低的二手房源。

相信受上述利好因素的刺激,今年全年的二手房交易都会不错。尽管政府刺房措施即将在本月底结束,但相信二手房交易仍会持续红火。

对于购房者来说,相比政策优势外,能够买到价格更优惠的房源则显示更实际。

至于BANGKOK CITYSMART来说,今年制定的销售增长目标是19%,截止目前公司交易量在59亿铢。而曼谷捷运线地价同比上涨15%,也将会给二手房交易持续增长带来利好消息。

总之,受政策利好消息刺激,1季度曼谷市二手房交易同比暴增30%。

 

关注居外网官方微信:居外资讯(juwai-com),每日阅读精选海外文章。

(据钜亨网)

TD:多伦多温哥华买家患踏空恐惧症 房市失理性

据加拿大5大银行之一的TD银行本周新公布的报告,在加拿大两大房市热点 多伦多和温哥华,一种名为“错失恐惧症”(fear of missing out)的不良心理正弥漫在买家中间。专家担心,这种心态可能会让房价上涨失去理性,而且会对买家的财务造成不良影响,甚至陷入债务危机。

专家担心,这种心态可能会让房价上涨失去理性,而且会对买家的财务造成不良影响,甚至陷入债务危机

点击查看加拿大更多精品房源

所谓“错失恐惧症”,是指买家(或投资人)仅仅是因为害怕错失可能的上涨机会,就快速甚至不理性地做出购买的决定。这样的症状在全世界的房地产市场都可以看到,在中国最为盛行,殊不知在千里之外的加拿大,现在也出现了这样的苗头。

报道指,TD银行在月25日和3月17日之间收回6337份问卷,全部受访者皆是18岁或以上人士,当中735人正打算买房。其中,有两成的接受调 查者说自己有“错失恐惧症”,深怕错过进入房市的机会而匆忙做决定;13%的潜在买家则表示,害怕现在不出价,以后就再无买房的机会;18%潜在买家则担 心自己为了在竞价大战中胜出,而买得太快。

很多接受调查者坦言,他们知道自己决定做得太快,出价过于冲动,可是形势所迫停不下来。

TD地产担保贷款(Real Estate Secured Lending)助理副总裁库拉克(Marc Kulak)坦言,很多多伦多和温哥华的潜在房屋买家都有“错失恐惧症”。在今年春季,两地的房地产市场比去年更火爆,竞价战频发,这可能会导致人们的这 种不良心理加剧。

“错失恐惧症”首先会导致房价上涨失去理性。在中国上海,很多的买家因为“错失恐惧症”而夜不能寐,令房价在两星期内上涨了11%。本国买家染上“错失恐惧症”的比例固然没有中国那么高,但是如果不加以留意,势必会为房价的上涨火上浇油。

更令人担心的是,随着房价上涨失去理性,投机的资本会涌入房市,一旦其比例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就会产生大量的泡沫,最终达到难以控制的地步。

对买家而言,“错失恐惧症”则可能让他们为了急于买房而忽略自己实际的收入水平,并对家庭财务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可能会遭遇债务危机。

TD地产担保贷款助理副总裁库拉克呼吁,面对节节高升的房价,买家应该保持清醒,预留足够时间做功课:一是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负担能力,二是知道供房需要多少钱。

库拉克说,此番的调查显示,多、温两地有高达40%的潜在买家不完全明白买房总共要花多少钱,这不是个好现象。买家应该知道:买房不仅仅是付完首付就可以的,除了房房价格、利率和每月按揭供款外,仍有多重考虑。

如今,多伦多和温哥华的房价居高不下,很多人无法在可负担范围,买到梦寐以求的楼盘。库拉克指出,准买家应明白自己的预算和可获得的按揭,差距有多 大。虽然准买家可向银行取得按揭预批(mortgage pre-approval),但仍需考虑现实问题,包括每月收入扣除日常开支后,是否仍足够购房?若答案是否,则建议退而求其次,或多储蓄首期款,再择机 进入房市。如果首期若达到楼价20%,买家也能节省按揭保费(mortgage insurance premiums)。

 

关注居外网官方微信:居外资讯(juwai-com),每日阅读精选海外文章。

(据加拿大家园)

多伦多房屋太贵买不起 租金也涨了 平均每尺2.53元

多伦多租务市场受楼市交投炽热带动,租金也有上升趋势,有报告指,多伦多今年首季的住宅单位租金,比去年上升接近7%。

专门研究住宅单位市场的Urbanation昨日发表报告指,多市单位平均租金在3月31日,已上升至每平方尺2.53元,或每月1,891元,金额比去年同期上升6.8%。多市一间平均650尺的1睡房单位,现时平均月租为1,645元。

租金上升部分原因是很多准买家无法负担上车,因而转向租楼,令租盘需求殷切

点击查看加拿大更多精品房源

Urbanation高级副总裁希尔德布兰德(Shuan Hildebrand)指,租金上升部分原因是很多准买家无法负担上车,因而转向租楼,令租盘需求殷切。他又说,就业和人口增长等基本经济因素转强,也是租金上升的原因。

多伦多地产局(Toronto Real Estate Board)上周根据3月数字预计,大多伦多地区今年的销售数字将再次破纪录。大多市平均住宅物业价格比去年同期急升12.4%,当中独立屋的成交价超过 117万元。去年全年透过地产挂牌系统MLS(Multiple Listing Service)租出的单位总数达27,155个,比对上一年上升19%。Urbanation指,今年首季透过MLS租出的单位,已多达6,163个, 比去年同期增加25%。

民众对租屋的需求,刺激出租专用住宅的开工量,至去年的3,476个单位,创25年新高。Urbanation指新出租项目的申请在今年首季急增四成,至於自2005年落成的7,309个专用住宅,只有平均5%空置率。

希尔德布兰德说,民众现时更难置业,因此即使有破纪录的出租单位推出市场,租务市场仍继续畅旺。

Urbanation又指,单位出租率的增长率,连续第4季比MLS全部挂牌物业的增长幅度大,後者比去年同期增长2.7%。出租和挂牌物业数量的比例,在今年首季高达78%,比去年同期的65%为高;平均租出需时日数,则从去年首季的27日减至今年首季的23日。

上季成交价比叫价高的单位数量有417个,占59%;月租逾3,000元的单位有276个,比去年同期上升接近1倍。

 

关注居外网官方微信:居外资讯(juwai-com),每日阅读精选海外文章。

(据加拿大家园)

新移民眼中的加拿大八大怪事

1、加航:没有仙女般的小姐

不管怎么说吧,蓝天,白云,美女,飞机,已经定格在我们这些乘客的大脑皮层,一直到登上加拿大航空公司的班机之前。

当我第一次进出加拿大,也第一次乘坐加航的飞机。在机舱进口处迎接我们的,是几位上了年岁的女士。

自从《自由和人权宪章》在1982年通过以后,多元文化就成了这个国家受法律保障的特色

其中有一位,如在中国的话,应当是退休在家含饴弄孙,或搓麻将,或每天跳舞、打太极拳的了。我们吃惊的发现,仙女般的空中小姐不见了,有的只是慈眉善目的空嫂、空婆。

飞行途中,与空嫂、空婆一道送水送食的,还有一位先生,短袖体恤衫上套著一件驼绒背心。这位空大爷的穿法,让我们这群来自大陆的西装客大跌眼镜。我也万万没想到,几年以后,我也常常是像这位空大爷一样地奇特打扮。

从上海到温哥华飞行时间要10几个小时。长时间呆在座位上,人很难受,我一有机会就离座到处走走,或者在大家入睡时,到空姐工作间旁的座位上,就著微开的窗户暗板漏进的光看书。

我的这种举动曾经被收起了笑容的全日空“仙女般的空中小姐”、也被美联航严肃的空嫂,所严厉制止。只有在加航的航班上,我才有此离座自由。

加航的空嫂、空婆、空大爷,不仅不干涉我,还会亲切地问我需要什么帮助,有时还会坐下来同我聊上几句。

2、消失的西装革履

在家乡普及化的西服,在这个地地道道的西方国家里,奇怪的是,也居然成了稀有之物,变得扎眼起来。旅游鞋加休闲装,居然是大多数人上下班的通装。

如果要看西装革履的人,据说一是上金融街,那里的白领上班著统一西装;二是到旅游点,首次到加国来的祖国同胞,可以满足你的窥视要求。

我所在的公司,也只见过大经理一人穿过西装,那也是在平均一个月不到一次的对外活动中。

我一位很富态的朋友,一行从国内短期来访,除睡觉而外,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他们都西装革履不离身。

当朋友打扮如此庄重地出现在我打工的公司时,还被人误会为是上门来的客户代表。

土气啊,加拿大人确实太土。在加拿大生活几年后,我和家人也在不知不觉中回归本来的土了。

一回国,就有特别亲近的亲朋好友,悄悄提醒我们可否换换装束,改变改变实在太土了的形象。老婆的妹妹甚至不客气地说她姐姐,穿得还不如大街上的民工。

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那里有从世界各地留学后归国的创业者。我从前的同事们告诉我,他们能一眼就看出其中哪些人是从加拿大回去的!

因为这些人的穿着打扮,实在是太跟不上祖国同胞的进步步伐!而我听着他们的指点,只能发烧着脸点头称是。

3、乡巴佬之国

我祖国的同胞们,用土气来概括加拿大人,是很准确、很有眼光的。

人们常说,是环境决定人的性格、决定人的行为。也许正是加拿大的乡村环境,决定了在这块土地上呆久了的人,让我们的城市同胞,一眼就看出他们都是那么土不啦叽的。

渥太华和北京,是加、中两国各自的首都,但二者是根本无法相比的。

随便拿北京的哪一个区,都会盖过渥太华:不管是繁华程度、城建规模,还是人口数量方面,渥太华在北京面前,最多算得上是专县小城,休想像北京那样车水马龙、热闹得要排轮子才能上街。

多伦多和上海,同是加国和中国各自的第一大城市,但这两个第一的差距实在太大。

上海人口已将近3000万,但多伦多才300多万,把周边城市算上的“大多伦多”人口也不过500多万,仅与上海的“外来人口”差不多。

拿房屋的高度、高层建筑的数量来比,多伦多输得一塌糊涂。

只有倒过来,用没有建筑物的空地来比,多伦多才可能是赢家。那些夏天长草长树、冬天盛雪结冰的空地,不正是让人变土的农村景象吗?

并且,加拿大人的心态,还在日益乡野化,注定了他们不仅现在土,将来一定会更土。熬到冬去春来的日子,政府设立的堆肥场定时向公众开放。

此堆肥,并非我们在中国时所说的农家堆肥。它们是从各家各户收集的厨房垃圾和花园垃圾,经集中处理后变成的肥料。每到开放日,汽车一早就排起了长龙。

自觉自愿做农工的人们,兴高采烈地将这些免费肥土铲进自备的袋里、桶里,然后拉回家。

春夏秋三季,从事花园农活的兼职农民随处可见。即便是公寓楼的住户,没有私家花园,也有充任兼职农民的。

他们是通过向政府申请一块免费公地,去享受耕种的欢乐。农贸市场上那些鲜活的产品,有些就是出自这些兼职农民之手。

4、一土到底:捆绑城市

保持加拿大的乡野景色、争当兼职农民,成为加拿大人把土气进行到底的乡愿。这一土到底的乡愿,也难免不受到工业化、商业化的挤压。

多伦多西南侧有一个叫密西沙加的地方,36年前建市时还只有15万人,可现在约有80万人,已是加国第6大城市、一个举足轻重的工业重镇和交通枢纽。

昔日的绿野,被房屋、公路等占领;过往的宁静,被车流、人流和机械的喧嚣替代,可爱的乡村美景,被城市这头怪兽无情地撕碎。

怀抱一土到底乡愿的加拿大人,被城市怪兽的快速扩张所震惊。他们不能容忍自己的绿色家园,任由钢筋混凝土侵占。

他们汇入了始于欧洲的绿色环保潮流,执意要通过立法,构筑起一个强而有力的绿色地带(Greenbelt),将城市这头不断膨胀的怪兽捆绑起来,以遏制它的为所欲为。

民调显示,安大略省有90%以上的人支持绿带法案,散居于不同社区中,拥有法案废立权的政客,逆民意就可能在下次选举中下台,不愿拿自己的政治前途开玩笑的他们,不得不跟从民意。

2005年,绿带法案通过,在南安省划出了一块180万英亩的绿带(Greenbelt)。

5、傻乎乎不顾国家脸面

初到加拿大时,不管走进哪一家洋人开的书店,里面都有舒适的顾客座位。舍不得付买书钱,坐在那里不掏一个子儿地看书,想来是个不坏的主意。不过如此一来,买书的人数是否会大打折扣呢?

也许我的同胞倾向于这种思维,所以同在多伦多,在华人的书店里就找不到顾客座位。这类商业上的傻冒行为,当然不会是孤例。走出商业领域,傻例就更多了。

那年G8-G20峰会,相继在安大略省风景如画的小镇亨茨威尔和加国第一大城市多伦多召开。加拿大第一次举办如此高规格的全球峰会,而且是全球少有的同时举办两大峰会。

世界富国、大国的头头脑脑都来了,就像奥运、世博会对中国一样,那绝对是加拿大很拿脸的事。

按说,对这种关乎国家脸面的大事,各报纸、电台、电视台都应当为此盛会高唱赞歌,所有加拿大人都应当脸泛红光、无比自豪。

可奇怪的是,媒体不出来为国家面子撑腰,纳税人竟也不买国家面子的账。

媒体不仅盯着峰会的内容是否有益世界,还死死地盯着会议的开支是否合理、有没有浪费纳税人的钱等。

会还没开,媒体上就沸沸扬扬地指责新闻中心的人工湖和人工景是多此一举,批评会场区域设立隔离带是扰民。保安费公诸于世后,更是像炸锅一样的抨击声浪铺天盖地于媒体。

峰会期间,反贫组织、环保团体,甚至同性恋群体,还组织了规模不小的示威游行活动。示威中曾几度与警方发生冲突,一些人在冲突中被捕。

示威组织者和峰会会场所在地的居民,不仅不从国家脸面的大局出发去思考问题,竟然还将警方和峰会组织者的政府告上法庭。

不附属于政府,也不从属于任何政治团体的法庭,居然也判决其中部分属警方和政府败诉。人不得不放,还得对胜诉人经济赔偿。

傻乎乎的加拿大人,有一个纳税人联盟,为了让国民知晓并抨击三级政府的挥霍浪费行为,联盟创设了“泰迪政府浪费奖”(Teddy Government Waste Awards)。

2月8日,联盟在国会山煞有介事地举行了第13届颁奖典礼。花逾10亿保安费用的G8/G20峰会,获选为联邦政府最浪费项目。

安省政府获泰迪奖,是因为付出5600万元解雇金给一批没有真正失去工作的税务官员。他们不过是将名片上的PST收税官改为HST收税官,就因此人平获得4.5万元。

多伦多2010年当时在任的市长苗大伟,获颁浪费上的终身成就奖,则是因多市的营运预算增加了44%(28亿元),将市府债务增加了10亿元,而每年的物业税增加多于通胀。完全不给代表国家的政府和政府官员的面子!

更令人奇怪的是,这个示威比峰会热闹、政府永远挨骂而得不到赞扬、媒体对公权力只会挑剔而不会歌颂的国家,居然不见上访鸣冤叫屈的人。

良好的社会治安,居然不需要高墙铁栏和保安大军来维持;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政见、不同来源地的人们,也居然可以相安无事地和谐相处。

6、头脑简单,没大没小

土生土长的加拿大人,对我华夏最闹不懂的事情之一是人与人之间的称谓。我的父老乡亲、列祖列宗,在血缘亲属间的称谓上,是十分精确的。

例如,姑妈和姨妈是不能混用的,叔叔、伯父和舅舅也是不容混淆的。但在加拿大人的官语英语中,姑妈和姨妈只有一个独词:aunt,而Aunt竟有姑妈、伯母、姨妈、舅妈、婶母、阿姨6个汉语中的不同含义。

叔叔和舅舅,也只有一个共用独词uncle,而一个uncle也竟有叔叔、伯父、舅舅、姑父、姨父、大爷6种在汉语中不容混淆的含义。

名声在外的加拿大人,压根儿不动这个脑筋,一切从简,对所有人都一律呼名道姓,管他是总督、总理、经理,还是教师、工人、学生。

叫不出名字,就叫先生或女士。叫的人自然,被叫的人也很受活,没有尴尬、难受,也没有畏惧、担忧。

同学的邻居夏某,也与我这位同学有同感,他说一次他不在家,朋友挂来电话。

恰巧电话被儿子接住。对方问:“老夏在吗?”回答是:“他不在。他老婆在,你要跟他老婆讲话吗?”

后来朋友向老夏通风,说他不在时,家里住进了小白脸。待其回家一查证,方知是其儿子。还有一次,儿子与他妈妈争执不休。

老夏为了保持公正,拒不介入战争的任何一方。于是戴着深度的近视眼镜,坐在书房里看书。突然儿子冲进来,气呼呼地嚷道:“眼镜儿、眼镜儿,你要不要管管你的老婆啊?!”

加拿大人这一废头衔、去尊卑的偷懒之举,明显地模糊了领导与被领导的界限,混淆了上与下、贵与贱,完全不符合孔老夫子为我们规划的等级有序的和谐社会要求。

但奇怪的是,在这个政客天天挨骂的国家里,居然没有犯上作乱之忧。

加拿大青少年没大没小的言辞,并非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信口雌黄。

在人际交往中,加拿大人的古怪表现,并不局限于青少年,让我等来自礼仪之邦的华夏人,长时间感到不可思议。

7、不懂“人情世故”

时间过去了四分之一个世纪,我的国内乡亲早已与时俱进,待客通常选在高档餐厅、豪华包间。

送礼则按古往今来的惯例,一看求人所办事的重要程度,二看所求之人身份、地位、权势的高低和大小,确定所送之礼。

适应这不同层级的不同需要,我的老乡们充分展现了自己的聪明才智。礼品从含金的月饼、现金支票、名人字画、古玩古董到姿色美女,可谓五花八门。

送礼方式也从封红包、赠购物卡、麻将桌上的明输暗送,到使成为股东、业主,以及境外账户注资等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而加拿大人聚会和送礼的方式,居然几十年不变,依然是AA制为主旋律、一瓶酒畅行无阻。

重大节日,例如圣诞节,不少公司也有礼尚往来的活动,但职工之间交换礼物没有下限,却有几元至几十元不等的上限,全视礼物交换人群的收入状况来定。

招待则不是下对上,而是上对下、资方对劳方的行为。

至于与公职人员、政府官员、政客议员打交道,如果想把他们拉下台、送进监狱,你可以尽管送礼,不过,可能他们还没倒霉,你自己却已被抓了起来。

初来乍到的同胞,急于拿到驾照,在考牌过程中做出符合原国情的举动,是不难想像的。

从这里报纸上,我至少读到过三则这样的消息:我参加路试的同胞,掏出100元或200元现金“感谢”考官。

不领情的考官掏出手机报警,让同胞被以行贿罪嫌带走。其中一位同胞就说:我只是按国内的习惯,想对辛苦的考官表示一点感谢而已,完全不知道这是犯法(大意)。

8、五颜六色也和谐

还有一个令人吃惊的事实,加拿大有263个族裔!一个仅有3400万人口的国家,族别数竟然有我13亿人口大国的4倍多。

这意味着,世界上有多少个民族,这里就有多少个族裔群;地球人有多少种肤色,加拿大居民就有多少种色彩!

加拿大就很奇怪了。它最初是由四个省签协议立国的,后来陆续有其他省加入,才形成现在990万平方公里的版图。

国民皮肤的色彩,也是随着来自世界各地移民的年年增加,而逐渐丰富的。自从《自由和人权宪章》在1982年通过以后,多元文化就成了这个国家受法律保障的特色。

 

关注居外网官方微信:居外资讯(juwai-com),每日阅读精选海外文章。

(互联网资讯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