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買家湧入長島購房 目光從市中心轉向郊區

過去幾年,中國富人已在紐約曼哈頓的奢華高樓大廈購買投資性房產或臨時住所。不過隨後,壹些中國買家已開始向東拓展,在長島投資,他們湧向北海岸(North Shore)黃金海岸(Gold Coast)的昂貴房產。

大量中國買家湧入美國長島買房,推薦房源:長島16室5臥5衛的豪宅

據《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報道,壹些中國買家將資金投向他們視為低風險投資的房產,而另壹些則尋求壹處顯示身份地位的住房。當然還有壹些人則是因為子女在長島教育水平頗高的學校求學,他們購買房產長期居住。

中國買家在紐約長島掀起購買浪潮

長島郊區並不是唯壹壹處對中國購房者具有巨大吸引力的地方。全美房地產經紀人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ealtors)數據顯示,在全美至少46個州的房地產市場中,中國購買者不是第壹大海外購房群體就是第二大購買群體。

在紐約,頭條新聞總是聚焦,中國富人花費巨資在類似卡內基57號(One 57)這樣奢華的公寓購房上。然而,他們也在長島地區的高端房市掀起購買浪潮。納蘇縣(Nassau County)研究報告指出,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30日之間達成的136筆房地產交易中,37筆交易買主來自中國,在總交易中占比27%。該數據還不包括目前正在商談的交易。

中國買家湧向紐約東部的原因眾多,包括相對便宜的房價、教育水平較高的公立學校,以及該地區距離法拉盛(Flushing)、皇後區(Queens)和曼哈頓(Manhattan)華裔社區較近。從該地區前往海濱方便且空氣清新。

美國房產成中國富人“保險箱” 

丹尼爾·蓋爾·蘇富比國際物業(Daniel Gale Sotheby’s International Realty)經紀人安德魯·吳(Andrew Wu,音譯)對此表示,紐約市是壹座到處是高樓大廈的城市,與北京、上海很像。長島則有清新的空氣,居民較少,還位於海邊。“在中國擁有壹處房產是壹回事,但如果妳在美國的濱海區擁有壹座海景別墅,那麽這是身份的象征。”他說。

眾多房地產經紀人認為,中國人善於利用來自網絡或其它來源的信息,是非常精明的生意人。“中國人總是擔心自己的資金會壹夜之間消失。很多中國人將美國的房產視為‘保險箱’,誰也拿不走。” 蘇富比國際物業的銷售人員丹尼爾·常(Daniel Chang,音譯)說。

雖然中國買家大批湧入正在改變長島北岸各城鎮的外貌,但這是壹個比較平穩的改變過程。紐約州大頸鎮(Great Neck, N.Y.)利曼地產公司(Douglas Elliman)經紀人珍妮弗•羅(Jennifer Lo,音譯)稱,大頸鎮曾經是中東猶太人的聚集地,但很多中國人來到這裏,他們必須保持歡迎的態度。

不過,有些時候也會出現壹些小誤解。2014年,壹個中國家庭購買了壹處五居室的房產。交易壹達成,新房主就將鑰匙交給羅女士,並要求她幫著照看房產。

“他們告訴我,他們會回中國,兩年之內不回來美國。我問他們:那房子怎麽辦?花園怎麽辦?這個家庭的女主人建議我可以把草地改成水泥地,或改成籃球場。我只能向他們解釋,在長島,事情不是這麽解決的。”羅女士說。

當這個中國家庭回中國以後,羅女士幫他們找到壹個租客,保留了花園。

中國購房者“壹切為了子女”

壹大部分中國買家移居長島則是被這裏的公立學校所吸引,希望子女在這裏上學。羅女士表示,很多中國人希望子女獲得美國教育。中國的競爭很激烈,不管是富家子弟還是窮人家子女,進入小學都存在競爭。

在長島,中文學校已如雨後春筍壹般出現,在壹些公立學區中,超過壹半的學生是亞裔。這些亞裔學生有來自華裔家庭本土出生的學生,也有海外出生,後來移居美國的華裔學生。

特麗薩·王(Theresa Wang,音譯)來自成都市,她希望躲避成都的霧霾,也希望自己4歲的女兒甜甜(Tian Tian,音譯)獲得美國教育。王女士2013年在長島老維斯伯瑞(Old Westbury)購買了壹處房產。就像很多在長島購房的中國家庭壹樣,王女士的丈夫在中國工作,時不時來美國看妻女。

王女士的房產位於在全美享有盛譽的傑利科聯合自由學區(Jericho Union Free School District)。《美國新聞和世界報道》(U.S. News & World Report)數據顯示,該學區的高中在紐約州排名第13名。

蘇富比國際物業的經理芭芭拉·坎迪(Barbara Candee)表示,最近有壹處待售的房產,3對中國夫妻來看房,他們所知道的英語單詞只有壹個,即“傑利科學區”。“這是壹個賣點。”她說。

雖然王女士希望能夠居住在傑利科學區,但她也認為,對於自己和女兒來說,這個房產太大了。王女士的房屋面積超過7000平方英尺(約合650平方米),配備6個臥室;房屋外還有1個網球場和1個遊泳池。她也購買了壹些家具,為客廳的壁爐上搭配了壹張獵狗的油畫,在家庭多媒體娛樂室中安裝了高檔的視聽設備(她從來沒用過)。

“我第壹次看房就喜歡這個房子,但這對我們來說太大了。”王女士說。她希望能夠居住提供24小時保安的封閉式社區中,房屋面積大約為5000平方英尺(約合464平方米),這種房屋更易於打理。

中國買家在乎幸運數字

房屋的定價也需要斟酌,對中國人來說,數字“3”、“6”、“8”代表好運。“我們在沙點地區(Sands Point)有壹處待售房產,定價368萬美元。”吳女士說。選擇被認為是好運的房屋價格是吸引中國買家的壹種手段。

在綠野地區(Green Fields),中國風水是設計房屋的指導原則,這裏的房產售價都在500萬美元以上。例如,房地產開發商雷蒙德·哈凱米安(Raymond Hakimian)表示,中國房屋需要朝南,保證日照充足;房屋大門不能對著樓梯。

哈凱米安講述了壹對中國夫妻看房的經歷。“他們對看房有種著迷的情緒。他們帶著子女來看房,隨後這對夫妻的父親還帶著指南者來看房,碰巧這座房產朝北。雖然他們願意支付全價,但他們還是告訴我,這個房子朝向錯了。”他說。最終哈凱米安為他們重新建造了房子。

利曼地產公司在綠野地區(Green Fields)的地產經紀人羅伯塔·福伊爾施泰因(Roberta Feuerstein)也表示:“我們采取的營銷策略非常註重中國買家。”

點擊查看更多美國房源

瀏覽居外【名家專欄】欄目之美國,了解美國房產投資獨家專業解讀。

 

房屋貸款更容易 美國房市2015年繼續“吹暖風”

美國房市將在2015年迎來壹股暖風。

全美房地產經紀聯盟(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ealtors)首席經濟學家勞倫斯·尹(Lawrence Yun) 向《第壹財經日報》記者提供的最新數據預期顯示,2015年美國房市將健康發展,成屋銷售將上升至530萬棟,超過2013年和2014年的水平。而且美國成屋銷售通常占房屋銷售總量的90%,主導著美國房市。

美國“兩房”下調房貸首付比例,美國房市2015年將繼續復蘇。推薦房源:美國紐約“公園廣場30號”

勞倫斯同時預期,成屋銷售中間價格繼續穩中有升,但是漲幅將繼續放緩。2015年成屋銷售中間價將上升4%,而根據2014年12月公布的數據,去年11月美國成屋銷售中間價格與2013年同期相比上升5%,達到20.83萬美元。而在2013年11月,成屋銷售中間價格同比上升9.4%。

經濟復蘇拉動房市

保羅(化名)去年8月剛在壹家著名保險公司找到基金經理的工作。此前,由於整個基金行業的不景氣,他工作壹直不穩定,甚至在年中下崗。他告訴本報記者,當時,已經和現在的妻子開始談論起婚禮的事宜,失去收入來源後非常不安。然而,讓他高興的是,新的工作非常穩定,工資也超過每年10萬。

“找到工作後,我們的婚禮如期舉行。另外,我已經存了壹些錢,準備今年年中左右買房。”保羅告訴本報記者,“我們目前還住在丈母娘家。希望能早點搬出去。”

雖然去年年初的嚴冬放緩了美國經濟復蘇的步伐,GDP在2014年第壹季度甚至下降了1%,但是隨著天氣的轉暖,美國經濟迅速復蘇。標普首席美國經濟學家貝斯安(Beth Ann Bovino)在給客戶的報告中預測2015年美國的GDP增長將加速到3.1%。

勞倫斯也認為GDP在2015年將加速增長。“880萬個在經濟危機時期流失的工作崗位將全部恢復。我們看到更多的人願意主動辭職追求更高薪的工作。更高的工資和房租將促使美聯儲在2015年上半年加息。但是只要不斷有新的工作崗位產生,我們就不必擔心加息對房屋可承擔性的沖擊。”勞倫斯在提供的研究報告裏指出。

首次購房者回到房市

美國房市最近的最大變化就是,曾經壹度減少的首次購房者在去年12月兩房降低首付要求後回到房市。全美房地產經紀聯盟在去年年末公布的購房者背景調查報告顯示,首次購房者在截至2014年11月時僅占全部購房人數的33%,比2013年下降了5個百分點,使得2014年成為1987年以來比例最低的年度。自1981年以來,每年首次購房者的平均人數占全部購房者的40%。

根據報告,首次購房者的基本形象是平均年齡31歲、收入中位數為68300美元的人群。他們主要購買平均價格為16900美元、平均面積為145平方米的房子。勞倫斯在報告中指出,“47%的首次購房者表示貸款審批過程超出想象的艱難。減少苛刻的信貸條件和降低強制性房貸保險是提高首次購房者比例的必要手段。”

此外,97%的年輕購房者申請房屋貸款。正常銀行會要求購房者提供20%的首付,因為當銀行將房貸打包賣給“兩房”(房地美、房利美)時,兩房要求每個房貸都至少有20%的首付。而首付比例不低於5%的房貸還是有機會在購買私人房貸保險後也打包出售給兩房。但是申請過程非常艱難,對信用分數和文件的要求更高。

而聯邦房屋署(Federal Housing Administration)為低收入者提供擔保,允許購房者用最低3.5%的首付比例貸款,但是房屋價格和申請者的收入根據各地的水平受到壹定的限制,最重要的是聯邦房屋署的貸款擔保也不是免費的。在2014年有35%的首次購房者申請了聯邦房屋署擔保的低首付貸款,與2010年的56%相比有顯著下降。勞倫斯認為與房貸實際壞賬比例相比,聯邦房屋署的房貸擔保費太高了,阻止了首次購房者貸款的願望。

有鑒於此,房利美和房地美在去年12月9日聯合宣布,兩房將接受首付比例最低為3%的房屋貸款,大大降低了首付比例的要求。兩房的主管機構聯邦房屋貸款局(FHFA)主任沃特(Mel Watt)曾對媒體表示,“有很多信用良好、有足夠工資支付房貸的人因為沒有足夠的首付而無法獲得貸款。首付比例的高低不能代表還貸能力,我們需要看信貸歷史、收入等,全方位地評估貸款人的還貸水平。”3%是次貸危機前兩房允許的最低首付比例。

許多專家預期千喜世代(1978~2000年間出生)的人將逐步取代老去的“X世代”(二戰後出生的壹代)成為首次買房主力。由於二戰後嬰兒潮出生的人在1987~1993年間集中達到生育高峰,千喜世代是美國的人口又壹個小高峰。如今,千喜世代逐步進入首次買房大軍,加上更加容易的貸款將進壹步推高美國未來的房市。

住房庫存緊張有所緩解

除了貸款難以申請,無合適之房可買也是壓抑房市交易的壹大問題。根據最新的統計,美國2014年年末待售的成屋總共為209萬棟,比上年同期高5%。按照現行銷售速度需要5.1個月能銷售完畢,比上年同期待售成屋相當於4.8個月的銷售量稍長壹些。通常6個月的存銷比被視為健康的房市,短於6個月就表明待售住房庫存緊張。

勞倫斯認為住房庫存緊張是由於房產商信心不足、開工不足所致。根據全美房地產經紀聯盟統計,去年雖然消費者信心指數不斷上升,房產商信心指數卻出現下降。勞倫斯估計2014年新房動工數將僅為100萬棟,而在2015年,新房開工數有望上升到130萬棟。雖然動工數上升30%,勞倫斯認為這還是不能滿足需求的增長。他認為今年貸款條件放寬會激發人們的購房需求,大約需要150萬棟新房才能滿足。

點擊查看更多美國房源

瀏覽居外【名家專欄】欄目之美國,了解美國房產投資獨家專業解讀。

 

 

美國高科技產業聖地——加州矽谷20個最昂貴的郵政編碼

這座阿瑟頓豪宅正以2,800萬美元掛牌出售

加州矽谷是美國高科技產業的重鎮,高薪技術人員高密度地進駐,推使矽谷成為全國最昂貴的房地產市場之壹。

美國房地產網站Property Shark的數據專員最近根據2014年房屋銷售的平均價格,編制了矽谷最昂貴的郵政編碼排名。結果可謂毫無新意,聖馬刁縣(San Mateo)的阿瑟頓鎮(Atherton)以390萬美元的中位房價霸占榜首。

好幾位高科技巨頭富豪都在這裏購置了房產,包括微軟聯合創始人保羅•艾倫(Paul Allen)丶谷歌董事長埃裏克•施密特(Eric Schmidt),以及惠普CEO梅格•惠特曼(Meg Whitman),連臉書COO雪莉•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在去年搬到附近城鎮門洛帕克(Menlo Park)的新居之前也是住在阿瑟頓。

完整的Property Shark矽谷郵政編碼排名見下列圖表:

2014矽谷房價最貴的20個郵區

可點擊查看完整大圖

 

 

點擊下頁,查看英文原文

2015年紐約共管公寓市場將迎來“大爆發”

2015年規劃在曼哈頓掛牌上市的新增共管公寓單元,將至少達到2014年的兩倍,創下了自2007年以來的新高。這意味著,購房者將有更多選擇,而開發商之間也會出現壹些令人喜聞樂見的競爭。

2015年紐約房地產市場的共管公寓數量將大幅增加

在此輪新房源大量湧現之前,樓市已經歷了持續5年的供應緊缺。在這期間,新建共管公寓樓幾乎主導了市場,使得開發商能夠不斷推動房價走高。壹些地產界觀察人士預測,2015年即將到來的新開發熱潮,將使房價的增速和銷售步伐放緩,給曼哈頓購房者帶來些許寬慰。

大量公寓樓處於建設階段

“只要是在競爭激烈的強勁市場裏,最終的贏家都是消費者,”曼哈頓壹家房產經紀公司的首席執行官肖恩·奧謝爾(Shaun Osher)說,他的公司今年正在運營九個新建項目,共包含了608套單元。 “我認為買家將得益於這樣壹個蓬勃興旺的開發市場。為了競爭,人們將不得不打造出更好的產品。”

科克倫陽光營銷集團(Corcoran Sunshine Marketing Group)追蹤了新開發項目的數據。該集團的數據表明,總體而言,至少有6500套新增共管公寓單元,預計將於2015年內在第96街以南的100多處樓盤當中發售;去年則有2500套新增單元在59處樓盤裏發售。而存量房將達到自2007年以來的新高,2007年時,有8052套新增單元掛牌銷售。

“從獨壹無二的古舊樓宇,到高聳入雲的奢華大廈,各種令人眼花繚亂的新開發項目都將投放市場,”科克倫陽光營銷集團的總裁凱莉·肯尼迪·麥克(Kelly Kennedy Mack)表示。她說,在整個城市,“我們有好多年都沒看到過這麽多新住宅開工了。”

在人稱“億萬富翁街”的西57街走廊壹帶,壹系列令人寄望甚高的公寓大廈,正處於施工初始階段,並計劃在來年開售。

“所有目光都將聚集在中城(Midtown)這個熱門市場。”肯尼迪·麥克說。

其中壹處便是西57街111號——壹棟大約1400英尺(約合427米)的高層共管公寓樓。它是由地標建築施坦威大樓(Steinway building)改建而來的,開發商是JDS Development Group和Property Markets Group。這對組合也開發了沃克大廈(Walker Tower),其中壹套頂層公寓去年被以509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3.2億元)的價格售出,打破了下城區當年的紀錄。

同樣引人註意的有:讓·努維爾(Jean Nouvel)設計的53W53,該大廈靠近現代藝術博物館(Museum of Modern Art),高約1050英尺(約合1320米),由漢斯有限合夥公司(Hines)、高盛(Goldman Sachs)和新加坡的邦典置地集團(Pontiac Land Group)聯合承建;此外,還有沃納多房地產信托公司(Vornado Realty Trust)在中央公園南220號(220 Central Park South)運作的壹棟高950英尺(約合290米)的大樓,該樓盤由羅伯特·斯坦恩建築師事務所(Robert A. M. Stern Architects)設計,由蒂埃裏·W·德蓬建築師事務所(Office of Thierry W. Despont)負責室內裝潢。而在上東區(Upper East Side),公園大道520號(520 Park Avenue)這棟由澤肯多夫開發公司(Zeckendorf Development)與Park Sixty及Global Holdings共同開發的54層石灰石共管公寓樓,已經搶占了各處頭條。其中共包含31套住宅,價格範圍從整樓層公寓的最低162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億元),到三層頂層公寓的1.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8億元)不等。

超豪華共管公寓備受矚目

眼見如此眾多的新增共管公寓樓將在同壹年內華麗上市,有人擔心樓市供應即將過剩。地產界觀察人士註意到,One57的銷售正在放緩,這是由Extell開發公司(Extell Development)在中城區開發的壹棟住宅大廈,曾引發超奢華共管公寓的興建大潮。

“市場到什麽時候才會開始喊‘夠了’呢,”經紀公司Engel & Völkers NYC的總裁斯圖爾特·西格爾(Stuart Siegel)說,“我覺得我們現在需要問這個問題。”

盡管如此,大多數經紀人和新開發項目的營銷人員說,市場對優質公寓的需求並未減弱。 “我們認為,這些高端房產的市場將繼續保持非常強勁和火熱的態勢,因為推動需求的不僅僅是國內市場,還有國際市場,”房地產公司道格拉斯·艾麗曼(Douglas Elliman Development Marketing)的總裁蘇珊·M·德弗蘭薩(Susan M. de França)說,“紐約市仍是與倫敦相媲美的頭號投資目的地”,高身價人士都正在這裏尋求投資機會。

他們說,目前的情況是,壹些高端客戶正在觀望,等待著即將到來的豪華房源上市潮。

“現在大多數項目的成交過程,耗時都稍長了壹些,”市場營銷公司Stribling Marketing的負責人史蒂芬·拉特(Steven Rutter)說,該公司正在運作至少14個擬於2015年內開售的新項目,“買家的緊迫感沒有那麽強。他們想多看壹些房源,以確保自己做足了功課。”他還說,在2015年,“房子會賣得很好,只是需要更長的時間而已。”

科克倫陽光營銷集團的肯尼迪·麥克說,頂級公寓在2015年的新開發項目中,占比不到10%;其中預計將有大約500套定價超過每平方英尺5000美元(約合人民幣每平方米35萬元)的“超豪華”公寓單元,會掛牌上市。

“人們有壹種錯覺,以為市場正向著高端房產大舉傾斜,”她說,“而我們看到的,則是壹個年年相對穩定的定價結構,這確實是由各級購房者的強勁需求所支撐的。”

在新增的公寓單元中,有半數將屬於所謂的中等豪華級別,定價在每平方英尺1700到2300美元(約合人民幣每平方米12到16萬元)。根據簽約數據,上述價格區間中的兩居室房屋,在2014年三季度的售價約為25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553萬元)。而根據科克倫陽光營銷集團的數據,有半數新增共管公寓——也就是大約3300套,將處於每平方英尺1700到2300美元的價位,與去年的1100套相比有所增長。這是因為,開發商們正在全力進軍之前未曾充分開拓的市場領域。

“入門級”公寓單元有望增長

投放市場的“入門級”公寓單元數量,也有望增長。所謂的“入門級”,也就是定價低於每平方英尺1700美元的房源。2015年,將有超過800套此類單元進入市場;而在2014年,其數量為306套。根據簽約數據,屬於這壹級別的壹居室公寓在2014年三季度的平均售價為119萬美元(約合人民幣739萬元)。該類別在市場中的整體占比預計將保持穩定,在新開發項目中,入門級公寓的份額將僅占13%。

由於土地成本在飛漲,低價位的公寓令開發商們很難有所盈利,地產估值公司米勒·塞繆爾(Miller Samuel)的總裁喬納森·J·米勒(Jonathan J. Miller)說。因此,除非他們壹開始的成本基礎比較低——壹種可能是土地是幾年前購置的,否則大多數開發商都不會為入門級購房者蓋房子。

米勒說,由此導致的結果是,“我們將會繼續建造許多價格遠高於市場急需檔次的房產,因為如果不這樣做的話,就回不了本了。”

2015年,新破土動工的樓盤將繼續占據主導地位,在新的開發項目中占比達到59%。不過,那些改建項目裏也有可能湧現出壹些有趣的創意。紐約人壽保險公司(New York Life Insurance Company)的原址,是壹棟規模占據整條街區的文藝復興式建築,於1899年由McKim, Mead & White建築師事務所設計;如今,它正被改建成壹處包括140套高端公寓的樓盤,稱為倫納德街108號(108 Leonard Street)。銷售工作擬於今年年底啟動。

31層的威瑞森大廈(Verizon building)位於西街140號(140 West Street),就在世貿大廈壹號樓(One World Trade Center)的對面,目前正由瑪格南房地產集團(Magnum Real Estate Group)和CIM集團(CIM Group)改建為住宅樓盤,其中的共管公寓房源擬於今年壹季度上市,定價範圍將從壹居室的14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870萬元)到五居室的15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9319萬元)不等。這座建於1927年的建築,將采用巴克萊街(Barclay Street)100號這壹地址,並保留其飾以藤蔓、花鳥雕刻的奢華外觀,同時由室內設計師亞歷山德拉·尚帕利莫(Alexandra Champalimaud)重新設計大廳。

開發商競爭日益升級

為了脫穎而出,開發商們都在專註於建築、室內裝潢的設計和工藝。“每家公司都在設計高水平的作品,”房地產營銷公司Terra Development Marketing的總裁斯蒂芬·G·克利格曼(Stephen G. Kliegerman)說,“我認為,這跟我們在2008年之前看到的情況有很大不同。2008年之前,開發商基本上是按照自己的市場定位來建房,而不是為了將購房者吸引到自己的市場。”Terra Development Marketing為霍爾斯特德地產公司(Halstead Property)和布朗·哈裏斯·史蒂文斯(Brown Harris Stevens)提供咨詢服務。

今年在紐約亮相的建築師包括普利茲克獎(Pritzker Prize)得主安藤忠雄,設計了伊麗莎白街152號(152 Elizabeth Street)——壹棟精品共管公寓樓,由紐約公司Sumaida and Khurana開發。該樓盤將融入安藤的標誌性元素,包括澆築混凝土、鍍鋅鋼和大量的玻璃,其中僅有七套從兩居室到五居室不等的公寓,占據半個樓層的戶型起價在59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3665萬元),占據整個樓層的起價在1500萬美元。

在西切爾西(West Chelsea)的高線(High Line)沿途,紮哈·哈迪德(Zaha Hadid)設計的、線條蜿蜒的共管公寓樓引起了關註。該樓盤位於西28街520號,包含37套單元。開發商是Related Companies。巴西建築師伊賽·魏因費爾德(Isay Weinfeld)在紐約設計的第壹座建築,正在西27街527號拔地而起。這處占據整個街區的開發項目,由Centaur Properties和Greyscale Development Group開發,其中將包含兩棟公寓樓,內含36套壹居室到四居室的公寓。

還有位於西29街515號的515 Highline,是壹棟包含12套單元的共管公寓樓,有著波浪形的立面,正對著高線公園,是新加坡建築師、開發商曾仕乾(Soo K. Chan)在紐約的第二個項目。這棟共管公寓樓由Bauhouse集團(Bauhouse Group)開發,將於本月開售,價格為500至25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3106萬至1.6億元)。就在該項目開工前,曾仕乾開展了他在紐約的另壹個項目——Soori High Line,壹棟包含31個單元的共管公寓樓,它帶有十幾個私人泳池,位於馬路對面的西29街522號,開發商是Siras Oriel Development。

“施工質量肯定會有提高,”Urban Compass負責新開發項目的羅伊·金(Roy Kim)表示。他說,購房者將不僅擁有更多選擇,“而且還有真正精心設計的優質項目可供選擇。人們的要求變高了。”

瀏覽居外【名家專欄】欄目之美國,了解美國房產投資獨家專業解讀。

人民幣即期匯價出現罕見暴跌 三類人深受影響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出現罕見大跌

歐元區量化寬松政策引發了人民幣匯率大跌。昨天,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就出現了罕見大跌,即期匯率壹度下跌500多個基點至6.2572,人民幣即期匯價較中間價跌幅達到1.94%,創下2014年3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也逼近了央行此前規定的2%的波動上限。

昨天人民幣無論是中間價還是即期匯率均壹跌再跌。來自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最新數據顯示,26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1384,較前壹交易日下跌42個基點。昨天上午,人民幣即期匯率就已經觸及6.2569,且有跌勢加劇苗頭。隨後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便下跌至當日最低點6.2572,較中間價跌幅達到1.94%,接近央行允許人民幣現匯在中間價上下2%的區間內波動。據測算,若人民幣匯率跌至6.261168位置,即觸及對美元匯率的跌停“紅線”。

人民幣匯率的大跌與歐元區的量化寬松政策頗有關聯。在此前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央行副行長潘功勝也表示,歐央行的量化寬松政策加上美國量化寬松政策正常化的趨勢,將會進壹步推動美元匯率的走強,可能會對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形成下行壓力。實際上,歐版量化寬松讓美元指數行至95.5383高點,而其他貨幣紛紛跌跌不休。

對於未來人民幣走勢,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認為,2015年人民幣匯率最大貶值幅度將達5%左右。國際金融問題專家趙慶明也表示,相比去年,今年人民幣匯率的高點可能比去年高點更高,而低點也將會比去年低點更低,無論是波動頻率還是波動幅度,都將越來越大。盡管昨天人民幣即期匯率相較於中間價而言跌幅巨大,但相較於上壹個交易日收盤價6.2288,跌幅僅僅300多點,在他看來,這樣的跌幅並不算大。

渣打認為,人民幣2015年上半年可能走貶,但是總體來看,2015年將保持小幅升值。趙慶明認為,未來人民幣匯率或將有反彈過程。“現在美元指數出現回落,歐元也開始有所反彈。無論是從技術上還是心理上,美元及歐元均需要壹定的修復期,畢竟歐元已經貶值20%左右。”

人民幣即期匯價暴跌,給大家的海外活動帶來深刻影響

 

三類人的海外活動受影響

壹、出國留學者:換的外匯少了

對於留學美國的學子而言,人民幣貶值也是個壞消息。這也就意味著同樣的人民幣,所換取的外匯比以前少很多。銀行人士透露,人民幣此輪急跌,也造成壹些留學生家長的恐慌。兌換美元的家長也比平時多了近壹成。

應對策略:分批買入分攤風險,業內專家建議那些短期內有使用外匯打算的客戶,可以觀察幾天匯率波動,找個相對低位入手即可,分批分段來分攤風險。特別是有留學打算的客戶,外匯資金用量比較大,可以先換匯做外幣理財,目前國內幾家銀行的外匯理財收益都比較高,甚至超過同期人民幣理財水平。

二、海淘族:虧了

海外代購市場火熱,價格是關鍵因素之壹。從境外海淘的商品價格壹般會比在國內專櫃購買的便宜30%左右,有的甚至能便宜壹半,這也是不少海淘族舍近求遠的原因。不過,近期人民幣持續貶值,很多海淘族感覺“虧了”,因為他們現在購買的壹些境外商品價格已經開始上漲。

應對策略:海淘通常分為外幣入賬和人民幣入賬兩種結算方式。外幣入賬指信用卡消費按照外幣結算,持卡人需要以外幣還款;如手中沒有外幣,則需要用人民幣購匯來還款。如果持卡人手中有足夠的外幣,采取外幣直接還款的方式,不涉及成本增加。

三、出境遊的人:成本高了

按昨日(3月20日)的匯率,按當前人民幣的波動收盤價計算,和今年1月份人民幣貶值之前相比,兌換1萬美元需要多花人民幣約1700元。兌換1萬歐元需要多花人民幣約3100元,兌換1萬英鎊需要多花人民幣約3000元。 出境遊的成本面臨上漲,去歐洲旅行消費,人民幣更不值錢了。

應對策略:先購匯更劃算,銀行理財師提醒,不少人出國旅遊喜歡刷信用卡購物,如果人民幣在升值,延期還款反而還能夠少還點錢。但如果人民幣繼續貶值,最好考慮在出國前就兌換好全部現金。另外,近期日元貶值比較厲害,去日本旅遊不會增加成本。

近期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出現暴跌情況,將對廣大投資者的海外房產投資產生怎樣的影響呢,針對此話題,居外網將陸續推出系列專題解讀,敬請期待。

 

 

 

 

美國經濟復蘇 全球房地產市場投資暗藏玄機

美元價值的升高將導致多種結果,其中之一就是美國投資者的國際購買力上升。美國經濟復蘇愈發强勁,這也使得消費者信心提升,美國投資者或將開始大規模收購海外房地産資産。毫無疑問,這一策略將産生高度機會主義因素,尤其是在不動産投資信托主導該策略的情况下。據世邦魏理仕近期對全球房地産收益的相關結構研究,投資策略中有玄機。

世邦魏理仕從 MSCI IPD城市數據庫中抽取了26個城市進行樣本調查,依托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世界指數(MSCI world index)總回報數據作爲全球地産市場代表。受全球化影響,假設存在著一種强勁的共同因素,正在驅動全球各城市地産市場的回報,那麽租賃慣例、規劃限制、自然地理因素、發展階段和産業結構等便可視爲變量,這些變量也意味著各城市個體受到“共同因素”影響的程度各有不同。回歸到2000年至2013年期間全球房地産市場各城市的總回報率,代表著各城市方差的R平方值如下表所示:

全球房地産市場投資暗藏玄機

26個城市的R平方值的平均數爲0.48,這表明全球共同因素是所有這些樣本城市房地産市場回報的重要動力。表中回報方差低于0.4的城市相對較少。有趣的是,在這14年裏,休斯敦、達拉斯、約翰內斯堡和開普敦這些資源型城市受總體經濟趨勢的影響最小。慕尼黑和柏林等德國城市,以及日本東京的房地産市場,則在這10年左右的時間裏呈現了獨立走勢。從經濟角度詮釋,德日經濟通常是聯繫在一起的,出口對于這兩個經濟體意義重大。在此期間這兩個經濟體的反周期表現或與中國的經濟發展趨勢相關,也可能與德日各自的銀行業穩定性有關。

上述數據調查和時間段也暗示著我們或許正在承受著大金融危機帶來的具體影響。列表中不少城市都受到了全球市場總體走勢的强烈影響,都柏林、馬德裏、巴塞羅那、鹿特丹和紐約無不如此,這些城市均受到了金融危機的强烈打擊。而作爲終極國際都會的倫敦則非常接近樣本均值。

世邦魏理仕檢查了各方差等式的餘值,以辨識非全球性的共同因素。研究結果顯示,當移除了全球因素,各地還存在著高度的地方相關係數。這一結果幷不意外。美國 各城市相互緊密關聯,而歐洲城市群也是如此。在區域範圍內,地理位置似未影響次級相關係數的强度,舉個例子,北歐城市與南歐城市仍高度相關。這暗示了美國 機構和企業或有强烈動機去持有歐洲的房地産資産,反之亦然。另一方面,不少城市似乎想要擺脫這種次級聯繫。英國倫敦就與歐洲和美國關聯薄弱,日本東京也 是如此。這似乎也在某種程度上解釋了爲什麽這兩大城市有著如此大規模且流動性强的不動産投資市場。另一種次級聯繫模式以斯堪的納維亞區域的北歐城市爲代表,這些北歐城市相互緊密關聯。南非城市則與澳大利亞有著次級聯繫。

瀏覽居外【名家專欄】欄目,瞭解海外房産投資獨家專業解讀

 

海外開發商大舉進軍美國房市 紐約成“必爭之地”

外國投資者不再滿足於出高價購買美國標誌性地產,而是越來越多地從壹開始就參與開發項目,希望這些項目成為下壹個洛克菲勒中心(Rockefeller Center)或克萊斯勒大廈(Chrysler Building)。

海外開發商大舉進軍美國房地產市場

日本地產開發商三井不動產(Mitsui Fudosan Co., )的管理人士稱,公司上月完成了為投資額14億美元的曼哈頓寫字樓開發項目55 Hudson Yards融資的交易。三井不動產斥資2.59億美元向美國公司Related Cos.購買了這塊地皮92%的股權,這是該公司進壹步進軍美國房市相關舉措的壹部分。

這體現了紐約和美國其他主要城市地產開發環境的變化。幾十年來,美國地產開發市場壹直由當地地產大亨、退休基金和私募股權公司主導。而如今許多最著名的大樓開發項目有了外國開發商的身影,中東主權財富基金和亞洲投資者也加入了投資行列。與美國傳統投資者相比,這些外國投資者開價更高,因為他們正在尋求更大的投資回報和新的擴張市場。

有關開發資金來源方面的數據很難統計,但美國商業地產的外商投資整體規模確實是增加了。

調研公司Real Capital Analytics數據顯示,總的來看,2014年外國投資者總共購買了450億美元的美國商業地產,僅次於2007年的470億美元。

綠地集團正在籌集大筆資金,準備在布魯克林區投資50億美元開發公寓樓。

在洛杉磯市中心,控制大韓航空公司(Korean Air)的韓國趙氏家族正在興建壹幢酒店及商務大廈,希望成為密西西比河以西最高的建築。與此同時,總部設在上海的綠地集團(Greenland Holding Group Co.)正斥資14億美元在其附近大興土木,動工建設美國某開發商上世紀80年代構思的建築物。

在舊金山,中國泛海控股股份有限公司(Oceanwide Real Estate Group Co., 簡稱:泛海控股)上個月曾宣稱,打算買下壹個地塊興建壹座辦公樓,並誓言建成舊金山的第二高樓。此外,在西雅圖,也有多個亞洲投資機構買下了土地用於開發建築。

沒有比紐約更吸引外國開發商駐足的地方了:綠地集團正在籌集大筆資金,準備在布魯克林區投資50億美元開發公寓樓;壹個新加坡投資機構謀劃在現代藝術博物館(Museum of Modern Art)附近興建1,050英尺(合320米)高的大廈;上文提到的三井不動產項目以南不遠處,壹座大廈拔地而起,科威特某主權財富基金是主要投資方。跨過哈德遜河、來到對岸的新澤西州,這裏有壹個中國開發商正籌建新澤西州最高的建築物。

房地產行業高管稱,主權財富基金和外國退休基金正在增持房地產資產,因為低利率環境限制了債券的收益率。被認為是安全的固定收益投資(例如10年期美國國債)年收益率通常不到2%,而同時租賃狀況良好的寫字樓通常會帶來每年4%-5%的投資回報。開發項目則通常瞄準的是至少7%或8%的平均年回報率。

外國投資者過去幾年裏激進出手,導致壹些人懷疑,鑒於房地產開發本質是高風險的,這些投資者是否對自己的押註過於樂觀了。

而歷經了多次滑坡的本地參與者則更加保守。

房地產研究公司Situs RERC的總裁Ken Riggs稱,外國投資者的做法比本地投資者更加放縱。然而Riggs稱,他們認為,鑒於替代品——租賃狀況良好的現有建築——比成功的開發項目的回報率低得多,因此值得冒險。

與此同時,許多專門從事地產開發的海外企業正尋求在本土市場之外實現多元化發展,其中壹些企業的本土市場(比如中國)正在放緩,因而有意投資美國房地產市場。而綠地集團在2013年買下洛杉磯市中心地產,並同意收購紐約布魯克林壹個50億美元項目的70%股權,這些高調的動作也吸引來其他開發商對美國市場的興趣。

房地產服務公司仲量聯行(Jones Lang LaSalle)的高管科林斯(Stephen Collins)為海外投資者提供有關美國房地產的咨詢服務。他說,隨著壹些此類交易的出現,許多亞洲投資者開始越發樂於在美國投資地產項目,他們認為,相比於倫敦等城市,美國有著更多的投資機遇。他說,這其中有壹些從眾心理。

而如果投資環境出現變化,這壹趨勢有可能會發生逆轉。資深的房地產行業高管或許會記得,上世紀80年代日本投資者大舉湧入美國樓市,標誌性事件是三菱地所(Mitsubishi Estate)在1989年買下了紐約市的洛克菲勒中心(Rockefeller Center)。但隨著市場在90年代陷入低迷,許多投資者在低價拋售了地產後離場。

瀏覽居外【名家專欄】欄目之美國,了解美國房產投資獨家專業解讀。

 

 

海外房地產2015年繼續吸金 亞洲資金傾注美、英、澳房市

據預計,誘人的收益率,政策透明性以及對外態度的轉變都將令亞洲地區資金流入海外房地產市場。

紐約華爾道夫酒店的收購體現出中國保險公司的投資新浪潮

2014年前三個季度,流入澳大利亞、歐洲和美國商業地產的亞洲資本高達217億美元,超過了2013年同期的202億美元。該組數字不包含其他流入這些地區的資本——即個人投資者用於購買英國、美國和澳大利亞住宅房產的資本。

全球金融危機之後,真正意義上的大型商業和住宅投資活動直到近期才活躍起來。當西方遭遇經濟困境徘徊不前時,作為世界經濟的增長引擎的亞洲當起了“前鋒”。該地區貨幣走強,加上全球主要市場股市蕭條,創造了亞洲地區到海外投資的真正良機。
 
2014年下半年兩個重要的交易曾登上新聞頭條,即安邦保險集團以19.5億美元收購曼哈頓標志性建築華爾道夫酒店,以及陽光保險集團斥資4億美元收購悉尼喜來登酒店。這兩項交易代表著最新一波來自亞洲的機構資本:中國保險公司。因法規放寬,中國保險公司現在可將多達30%的資產投資於房地產,以及15%的資產用於海外房產投資。這些變化催化了新一波的資本浪潮。隨著這些投資者更多地了解海外市場,他們的投資活動將變得更加活躍。

據萊坊集團(Knight Frank)發布的有關私人財富及房產投資的《財富報告》(Wealth Report )顯示,超高淨值個人(即除去主要住宅之外,擁有淨資產達到3000萬美元或以上 )有強烈的欲望去提高對商業地產的投資。這意味著大量的私人財富不僅會投入到住宅房產,而且還會投入到商業地產。

目前在本國市場尋求轉售的亞洲房產開發商一直活躍在全球房地產市場,以便在全球重要城市擴大自己的品牌和進入有突出表現的住宅市場。
 
那麼今年有望出現哪些新趨勢?
 
從投資者來源來看,亞洲保險公司和養老基金比例有可能增加。長期而言,也有可能出現來自其他亞洲發展中國家的新機構。據預計,來自印尼、印度和泰國等地區,以保險、養老金和主權財富形式存在的機構資本比例將上升。
 
考慮到西方核心市場定價高,預計大多亞洲投資者將目光投向英、美的二線城市,如曼徹斯特、伯明翰和休斯頓等,因為這些國家的經濟正在復蘇和定價更顯合理。
 
同時,也存在一些風險可能影響資本流動,尤其是中國經濟持續放緩,目的地市場的本地競爭將越來越激烈,而且利率上升有可能帶動房地產重新定價。即便有這些風險因素,鑒於亞洲資本的淨重以及西方出售資產的變現能力,亞洲資本瞄准西方房產的趨勢將繼續下去。

(點擊下一頁,查看英文原文)

紐約州州長宣布減稅計劃 紐約房產稅最多可減2000美元

根據紐約州長葛謨14日公布的一項17億元全面性寬減計畫,紐約屋主支付的房產稅最高可能減少2000元,而租客也可節省多達750元。

紐約州長葛謨提出降低房產稅計畫

葛謨在霍夫斯徹大學 (Hofstra University)演講時說,物業稅(property tax)減免將是他第二任州長任期開始時的最優先預算項目,正如他在首任時一樣。

他宣稱:「倘若紐約成為全國的稅都,長遠來說是沒有前途的。」

他說:「年輕人為甚麼要出走?是因稅重。企業為甚麼要撤離?也因稅重。」

在葛謨的房產減稅計畫中,共有130萬個業主合資格獲減房產稅,紐約市占了20萬9000個。

這些退稅將根據收入而定,業主的收入上限是25萬元,租戶的收入上限是15萬元。

屋主支付的房產稅若超過收入6%,便有資格獲得減稅。

紐約市的屋主估計平均可獲減免房產稅872元。

紐約市郊長島納蘇郡的房產稅比其他地方高得多,因而房產稅平均可望減少1208元。

全州約有100萬名年收入不到15萬元的租戶,其中紐約市的租戶將有資格獲房產稅寬減多達750元,州內其餘地方的租戶將有資格獲寬減最多500元。

葛謨說,他與共和黨領導的州參議會和民主黨掌控的州眾議會磋商預算時,將會致力推行減稅計畫。

他說,他在第一任期內把房產稅的年度增幅上限定為2%,及後凍結房產稅率,這次的計畫是延續他第一任州長的減稅行動。

他說:「這次將會是首次實際減稅。」

葛謨去年亦提出退稅給租戶,但被州議會攔阻。

葛謨說,這項計劃可能「分階段」實施,可能需時超過一年。

瀏覽居外【名家專欄】欄目之美國,了解美國房產投資獨家專業解讀。

現在還是投資美國房産的好時機嗎?爲什麽?(第二部分)

上期在居外網我已經對此題目進行了一些分析,(詳細請見http://www.juwai.com/news87803.htm)。本期我將繼續深入分析這個問題。現在列出一些因素來思考美國房價有沒有泡沫,現在是否是房産投資的好時機。在上篇的第一部分,我比較了紐約曼哈頓公寓價格指數和美國股市標普500指數。我們看到了沒有真正的泡沫迹象。這篇文章中,我們將以迥然不同的角度來探討這個問題。我們將考查美國宏觀經濟情况,比如雇用率和信用度,這是兩個决定房屋購買力的關鍵指標。房屋購買力又揭示了美國普通大衆的購房需求水平。

要獲得正確的觀察視角,就要深入觀察房産危機前和房産危機後的情况。下圖揭示了美國失業率在2006年末的房産危機前達到最低的4.4%。危機爆發後,失業率在2009年末達到10%的峰值。之後由于政府刺激政策,失業率開始逐步回落。到2014年7月,失業率回落至6.2%的水平。因此,與危機期相比,仍然有一定的餘地。

表一:美國失業率

現在來看看美國房産按揭量變化(请見表二)。在危機爆發後銀行爲了保證按揭的質量,對申請采用了更加嚴厲的審核標準,很多按揭因此被拒。房産按揭量隨著危機的持續不斷滑落。住房市場回暖後,按揭量又不斷上升,但幷未達到危機前的水平。

表二:美國房産按揭量走勢

以上兩個指標都揭示了總體情况。與危機前比較,危機階段按揭合格購房人數下降幅度很大,同時更多的人對工作穩定性産生恐懼心理。而這些結果沒有說明美國房産市場處于泡沫水平。

即使住宅價格普遍回升,供應量相對較低可能是由于需求的回升。來自美國國內和海外的投資活動在住宅價格回升開始後迅猛增長。但是來自本土居民的購房需求增長依然緩慢。

表三:美國30年按揭利率變化

這導致了危機爆發後按揭利率持續下降。美國中央銀行不斷降低利率以刺激經濟。這使得按揭利率跳水。理論上,低按揭利率可以刺激購房需求走强,要比刺激帶來的實際購房需求更强。

總之,通過所有的分析,我相信當前狀况下的美國房産市場存有泡沫的可能性很小。實際上,大多數分析師都持有認同這個結論。這明顯說明儘管目前房産價格上升,但仍然是很好的投資時機。但是投資者應該明白:幷非所有的房産都能成爲好的投資品。全美各地的房産回升過程差异很大,基本面要作爲比以往重要得多的考慮因素。明智的投資者要小心謹慎地與能够辨別投資好時機幷獨立于任何機構、不帶偏見的市場研究專家一起合作,進行投資决策。

更多市場研究將持續發布。敬請期待!

Sidney.Shauy專欄全集

資深分析師Sidney剖析美國房産市場

歡迎讀者發郵件至editorial@juwai.com提問或發表評論,或直接郵件至sidney@shauy.com 與Sidney.Shauy零距離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