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領先的房地產顧問發佈的第七期全球世界級城市房地產市場報告中,以倫敦、紐約、巴黎、中國香港、悉尼、莫斯科、東京、新加坡、上海和孟買、里約熱內盧及迪拜這12座世界級城市為代表,透析全球房地產市場動向、全球住宅價格趨勢以及未來全球房地產市場展望。
第一名:倫敦英國經濟復甦的核心,但租金不斷上漲,挑戰經濟承受能力
倫敦
高端住宅市場飽和:倫敦房地產市場作為「投資避風港」的名聲耳熟能詳,其住宅與商業資產吸引了大量尋求資本升值或財富保值的投資者。然而據我們估計,由於高端資產上漲乏力,投資者可能更專注於投資回報。也就是說,他們會將目光轉向收益率更高的大倫敦市二級地段。
經濟承受力:根據寫字樓與住宅租賃成本計算,倫敦的居住與工作成本指數目前排名第一。租金上漲,給經濟承受力施壓,可能因此削弱倫敦的全球競爭力。例如,倫敦小硅谷及周邊擁有不少租賃成本低的寫字樓,住宅租金也在合理承受範圍之內,這對技術類公司有很大吸引力。但由於城區復興計劃的實施,新項目價格偏高,已遠遠高出原目標租戶的承受能力,倫敦中心地段面臨喪失活力的風險。
基礎設施:跨城鐵路一期完成後,倫敦的交通運輸能力將增加10%,但到2021年倫敦人口將增加100萬,急需跨城鐵路二期儘早投入運營。一期工程已連通倫敦東部多個大規模開發地,二期工程計劃向倫敦北部及南部延伸,屆時將有更多地區與市中心連接。
第二名:中國香港伴隨房地產成本縮減、港幣走弱,國際競爭力增強
中國香港
高端市場飽和:太平山(VictoriaPeak)一處物業近來報出歷史高價,為22,600美元每平方英呎,但整體而言,中國香港高端住宅市場在2014年上半年呈下行走勢,價格跌幅為2.7%。同期主流住宅均價上漲8.5%,預計漲勢持續。
基礎設施:據估計,2013年至2018年間中國香港政府平均每年的資本開支將超過700億港幣,而往年開支的平均水平只有400億港幣。根據規劃,將建一座全長26英里,連接中國香港、珠海與中國澳門的港珠澳大橋,同時延長現有地鐵線路並新建一條高速鐵路。
經濟:如果中國大陸進一步開放經濟,中國香港或許不再是中國大陸通向世界的橋樑。目前,中國香港的主導經濟產業包括金融服務業、旅遊業、貿易與物流以及專業服務業,有必要在此基礎上推進經濟產業多元化。
第三名:紐約租金刷新歷史記錄,但稅率上調或對房地產市場施壓
紐約
成本不斷上漲:中期來看,貸款利率的上調將對住宅價格的漲勢形成抑制。稅率的增加也將加重紐約房產市場的負擔。紐約市市長比爾•德•布拉西奧(BillDeBlasio)誓言縮小該市貧富差距,提議革新房產稅體系,將稅收重點向高端房產轉移。
土地供應:選擇在紐約居住與工作的人不斷增加,給這座城市原本就有限的土地供應帶來了更大壓力。目前,紐約正大力投資城區復興項目,並輔以新的基礎設施建設。哈德遜園區(HudsonYards)綜合項目總面積為1,270萬平方英呎,含寫字樓、住宅與商舖,預計2018年完工。
人口結構的變化:紐約的人口結構正發生變化——空巢家庭喜歡這座城市,同時年輕職場人群也在不斷增加。紐約再也不是定居郊區前的臨時居所,這裡的居民開始追求更高的生活標準。曼哈頓區新公寓項目還特別設計了寵物專屬空間,且這一趨勢越來越流行。
第四名:巴黎當前房市表現欠佳,給國際買家創造了機會
巴黎
投資:投資者對奧朗德政府(Hollande)的負面態度依然是當前市場表現欠佳的因素之一。法國國內市場疲弱,恰好給國際買家創造了大好機會。與倫敦相比,巴黎的高端房產更具價格優勢,且仍存在上漲空間。傳統中心地段的開發機會有限,因此供應將維持緊張狀態。
經濟:巴黎還要解決諸多難題,如鞏固公共財政、增強競爭力與降低失業率。預期經濟增長低迷,而這將給寫字樓市場帶來負面影響。
旅遊:巴黎是全球最受歡迎的旅遊目的地城市之一,每年接納遊客3,200萬人次,其中外國遊客約佔一半。2013年,巴黎接納中國遊客140萬人次,直接購物消費佔總消費額的47%。預計2014年中國遊客數量將增至180萬人次。在旅遊消費熱的刺激下,奢侈品零售領域迎來巨額投資,此種現象在未來數年仍將具有重要意義。
第五名:日本安倍經濟學成功止跌,房地產市場增長加快
日本
外國投資:外國投資者受到日本經濟復興的鼓舞,開始在東京投資新項目。2013年東京寫字樓投資中跨境投資佔14%,而2011年這個比例僅為5%。亞洲鄰國也增加了在東京的住宅項目投資。投資者將不斷增加,且以收益型投資為主。
城區改造:東京將主辦2020年奧運會,這有助於維持「安倍經濟學」的中期影響力。新基礎設施項目將主要集中在東京灣地區,這又將催生新的公寓與寫字樓項目。
國內市場:預計短期內日本經濟將呈現小幅增長走勢,頂級寫字樓需求將維持高位。支柱產業對寫字樓的需求普遍旺盛,而眾多子市場的供應較為有限,因此租金將繼續走高。
第六名:新加坡市場調控措施成定局,2014年下半年充滿挑戰
新加坡
市場調控:樓市降溫措施繼續壓制高端住宅市場,2014年下半年充滿挑戰。市場調控措施變相提高了購買力、有助於保持新加坡的國際競爭力,因此未來數年中將繼續存在。
土地供應有限:財富不斷增加,勞動大軍不斷壯大,這給原本就有限的土地施加了更多壓力。馬來西亞的土地、房產與薪資成本較低,因此後期可能會有更多低加值產業向馬來西亞轉移。新加坡籍居民的住房權利得到政府保護,而外來員工則面臨高昂的住房成本,這就增加了當地公司吸引並留住國外人才的難度。
高科技基礎設施:新加坡擁有高科技基礎設施,且毗鄰亞洲數個主要增長型市場,在國際商務中佔據領先地位。同時,其生物技術與能源領域的實力也逐漸增強。新加坡被世界銀行評為全球經商最便利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