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開發商怒斥:澳儲行製造”公寓供過於求”恐慌!

據《澳洲金融評論報》報導,上週,澳洲儲備銀行在金融穩定審查報告中警告稱,可能存在公寓過剩及結算風險。一些開發商怒斥這是在散發恐怖消息。

開發商警告澳洲儲備銀行,若澳洲儲備銀行過多提及公寓供過於求風險,只會導致各商業銀行收回貸款,使得 「公寓市場崩潰」這一擔憂變成現實。

儲備銀行在金融穩定審查報告中警告稱,可能存在公寓過剩及結算風險。一些開發商怒斥這是在散發恐怖消息

點擊查看澳洲更多精品房源

悉尼內西區Erskineville 當地的一個開發商表示,澳洲儲備銀行及各商業銀行對市場過分謹慎,這只會導致過剩問題持續。

她表示不少客戶都具有良好的貸款資歷,卻遭到了商業銀行拒絕,即使此前已經預批了公寓購房貸款。即使是能夠還款的貸款人,銀行也在改變心意,這當然會導致結算問題。

該名開發商稱,由於銀行控制放貸,當地市場正在「快速退縮」。儘管海外投資需求依舊強勁,但是銀行也在採取措施限制此類銷售,限制範圍在10%至30%。

且新移民,是最大的購買客戶群之一,但是銀行卻因其工資記錄短或是新企業而拒絕其購房貸款。政府及經濟學家稱人口增長將擴大需求。但是這部分需求是由需要購置住房的新移民家庭及商業移民構成的。結果銀行現在卻不予以貸款。

開發商承認商業銀行需要謹慎對待貸款業務,但是目前銀行已經將貸款估值比率降低至70%至80%。若再繼續限制貸款,只會給房地產市場及經濟帶來風險。

一些開發商認為一些地區人口持續增長,特別是悉尼,將淡化澳洲儲備銀行的擔憂。

中國瑞豐投資(Visionary Investment Group)主管Michael Guo稱澳洲某些區域地產市場確實過熱,但是自2015年底以來已經冷卻。中國瑞豐投資在悉尼CBD以及東部郊區有新建公寓項目。

Guo表示許多城市都市場低迷,但是並不是所有區域都這樣。在一些房價尚可負擔,位置好,有獨特投資亮點的郊區,市場表現仍會保持良好。

BIS Shrapnel副董事Kim Hawtrey也表示大悉尼區公寓供應低於需求,儘管在某些區域有小規模過度供應。

墨爾本CBD情況可能與悉尼不同。目前墨爾本CBD一些公寓再售價格低於購入價30%。

Hawtrey稱還需考慮住房空置率。她表示目前悉尼及墨爾本住房空置率都低於2%,這意味需要更多公寓。

大型開發商,例如Lendlease,也表示目前公寓項目結算情況良好,只有1%的協議違約,儘管儲備銀行發出警告。

Lendlease發言人表示這低於歷史平均水平。2016年上半年,Lendlease在墨爾本,悉尼以及布里斯班有619套公寓成功結算,有顯著增長。

 

關注居外網官方微信:居外資訊(juwai-com),每日閱讀精選海外文章。

(據澳洲新快網)

悉尼、墨市海外買家大減 都轉向昆士蘭了!

據Domain報導,澳洲國民銀行的最新住房指數顯示,新洲和維州的外國買家數量大減。外國買家從悉尼和墨爾本房市退出,轉向布里斯班。

澳洲國民銀行的最新住房指數顯示,新洲和維州的外國買家數量大減

點擊查看澳洲更多精品房源

維州的房市需求仍是最強的,新州房市前景在本年第一季也有改善。

但在第一季,悉尼和墨爾本的海外資金流入明顯減緩。在2014年底,維州三分之一的新房銷售來自外國買家,在2015年早期,該數據為五分之一,而如今,該數據為十分之一。在昆州,海外買家佔據新房購買量的五分之一以上。

澳洲國民銀行的首席經濟學家Alan Oster稱,影響海外買家的因素或包括銀行限貸和外國投資審查委員會(FIRB)的政策不確定性。

報告顯示,維州是唯一一個房市表現高於長期平均水平的州。

據悉,在過去兩財年,中國買家都是澳洲房產的最大海外買家,在2014-15年就花了243億澳元。

在第一季,新州的房市走向也有好轉,沒有後退。

西澳房市仍受礦業衰退影響。

 

關注居外網官方微信:居外資訊(juwai-com),每日閱讀精選海外文章。

(據澳洲新快網)

英國退歐可能使英鎊貶值25%

倫敦一頂級對沖基金的CEO告訴媒體稱,如果英國在即將舉行的公投中投票選擇退出歐盟,那麼英鎊可能會大幅貶值達四分之一。

倫敦馬卡姆雷的首席執行官和首席風險官Jonathan Martin對媒體表示,「如果英國退歐的話,英鎊將從現在的點位大跌,估計大跌的幅度可能達到25%。」

如果英國在即將舉行的公投中投票選擇退出歐盟,那麼英鎊可能會大幅貶值達四分之一

在今年的6月23日,英國公眾將投票決定自己的國家應該保持歐盟成員國的身份還是走自己的路。

在2月份英國政府公佈退歐公投日期的時候,英鎊兌美元下跌了4%,但是此後跌幅縮減。

Martin表示,「我們認為英鎊的匯率在公投前將會調整,一旦確立退歐,那麼英鎊將會經歷重大貶值」

市場調查公司YouGov在其最新的民意調查中表示,公投可能產生好的結果。因為他們發現39%的公眾打算支持英國繼續留在歐盟,而38%選擇支持離開。

Martin對媒體稱,「市場並沒有認真對待這樣一個事實,即這幾乎就是一個50:50的賭注。而我甚至認為這次退歐的概率為33:67」

他表示,目前匯率的偏差給對沖基金提供了機會。

「我們認為圍繞著英國退歐的英鎊的匯率和中國人民幣的貶值將是今年匯率市場最好的機會。」

Martin強調道,「關於英國退歐匯率市場清晰的交易品種是歐元兌英鎊,因為他們是相互的主要貿易夥伴。關鍵資產負債表的風險敞口是美元兌英 鎊,進行英鎊兌歐元對沖時的利率問題,毫無疑問英國公投退歐成功對英鎊的傷害將是非常巨大的,對歐元也將產生很大的傷害,由於政治影響以及經濟的不確定 性,它將給歐盟其他國家也造成一些傷害進而影響到匯率市場。」

上個月,匯豐表示買入瑞郎可能是最好的對沖英國退歐風險的最好選擇。

匯豐銀行外匯策略師David Bloom表示,「瑞士法郎(瑞士法郎)可能會因為英國退歐而反彈,因為歐洲現在政治不穩定並且還伴有恐怖主義威脅。」

 

關注居外網官方微信:居外資訊(juwai-com),每日閱讀精選海外文章。

(據中金網)

英國新公寓一年管理費高達2800鎊

據每日郵報,最新研究顯示,新公寓業主必須在購入房產後繳納平均高達2,800英鎊的年綜合住房管理費用。

根據Direct Line for Business的發現,新建公寓的管理費為2,777英鎊,老一點的房產管理費為1,863英鎊。此外,該研究還發現,三分之一的物業管理公司在過去兩年內都提高了他們的管理成本。

如果公寓自帶草坪,公共區域或健身館這樣的附屬設施,那麼房產管理費將會隨之更高

點擊查看英國更多精品房源

房產管理費是購置房產時的一筆基本開銷。這筆費用通常包括對公共區域如窗戶,排水管和屋頂的修繕服務。這筆管理費也可以用作主要修繕計劃的預備資金。在某些場合下,這筆管理費也可以用來支付花園,草坪,門房或清潔等服務費用。如果公寓自帶草坪,公共區域或健身館這樣的附屬設施,那麼房產管理費將會隨之更高。

所以,有意購買公寓的消費者,應該在看好房產入購前將這筆費用考慮進來,以便計算可負擔程度。同樣,對於任何想要租房居住的消費者,也應該在和房東簽合同前,檢查房東是否已經幫他們繳納了這部分費用。

據悉,房產管理費的高低取決於各種不同的情況。某些場合下,所有的房產以某個基準率繳納房產管理費;而在另一些場合下,房產管理費的多少則取決於臥室數量或房產尺寸的大小。

Direct Line for Business的董事長布列頓(Nick Breton)表示,「房產管理費對於廣大購房者而言,常常是一筆隱形開支,消費者在購買房屋時,千萬不要忘了將其考慮進預算成本之內。在某些場合下,房 產管理費是不封頂的,累加起來也非常驚人。」

數據顯示,粗略計算的話,例如在倫敦,房產管理費在每平方英呎從1.55鎊到每平方英呎7鎊不等。

另外,據某律師事務所的說法,房主們對那些自己繳納的管理費有所不滿的消費者,在一定程度內都享有追索權。

 

關注居外網官方微信:居外資訊(juwai-com),每日閱讀精選海外文章。

(據英中網)

馬來西亞民眾購買力與房價差距大 買房難!

馬來西亞國家銀行發言人指出,在主要的城市,可負擔買屋的能力和實際屋價差距很大,吉隆坡市中心的市民可負擔40萬4千令吉的房屋,實際屋價為56萬令吉;雪州八打靈再也可負擔35萬6千令吉,實際屋價是47萬令吉;喬治市可負擔27萬2千令吉,實際屋價是60萬令吉。

馬來西亞民眾購買力與房價差距大  買房難!
馬來西亞整體而言,屋價和收入比率為4.4,被列為嚴重無能力負擔(seriously unaffordable)

點擊查看馬來西亞更多精品房源

星洲日報報導,整體而言,馬來西亞人平均月入4千585令吉,最多能買26萬1千令吉的房屋,實際上平均屋價則是24萬2千令吉。至於其他州屬如柔佛和雪州,平均可負擔的屋價分別是29萬3千令吉和34萬2千令吉;實際平均屋價則是25萬和30萬令吉。

根據統計局今年進行的購屋能力調查顯示,2014年吉隆坡人的屋價和收入比率為5.4,意味在吉隆坡「超難買房」(severely unaffordable),而居次的則是檳城,接下來的、柔佛州和雪蘭莪則被列為「嚴重無能力負擔」範圍內。

國行發言人指出,檳城的屋價和收入比率達5.2、柔佛州和雪蘭莪州則分別是4.2和4.0,馬來西亞整體而言,屋價和收入比率為4.4,被列為嚴重無能力負擔(seriously unaffordable)。

根據評分類別,超難買房的是屋價和收入比率5.1及以上;嚴重無能力負擔則是4.1至5.0;中度難以負擔為3.1至4.0;可負擔則是3.0及以下。

以2012年和2014年的數據相比,我國主要城市的屋價與收入比例都增加,以吉隆坡為例,2012年的比率是4.9,兩年則提升至5.4;從「嚴重無能力負擔」變成「超難買房」。

其他如檳城也是從4.1增至5.2、柔佛從3.7增至4.2、雪蘭莪從3.6增至4.0,馬來西亞整體則是從4.0(中度難以負擔)成為「嚴重無能力負擔」(4.4)。

整體而言,馬來西亞的屋價和收入比率為4.4,也在嚴重無能力負擔的類別。

 

關注居外網官方微信:居外資訊(juwai-com),每日閱讀精選海外文章。

(據鉅亨網)

外國投資者在英國買房 面臨額外印花稅

據報導,英格蘭、威爾士及北愛購買第二處住房或者買房出租的人都需要支付額外三個百分點的印花稅。外國投資者在英國買房也需要支付這筆額外的印花稅。

買房出租市場長久以來就是英國房地產市場裡面頗有爭議的部份,批評人士認為,房東推高了房產的價格,導致首次買房者買不起房。財政大臣也在最近幾份預算中把目標瞄準了這個領域,政策包括2017年起房東可以享受的銀行貸款利息免稅額減少以及今年4月起購買第二處住房需要支付額外三個百分點的印花稅。

外國投資者在英國買房也需要支付這筆額外的印花稅

點擊查看英國更多精品房源

新的印花稅政策為了避免出現漏洞,規定的內容比較詳細。任何購買第二處住房的人都要面臨這個問題,無論是作為非主要住所購買還是用於出租。

新的規定說,如果房主購買了第二處房子,打算把舊的住房出售,把新的住房作為主要住所,在舊的住房還沒有出售之前完成了新的房子的交易,那麼房主需要支付額外的印花稅。如果在購買新的住房的同時已經把舊的住房出售,那麼將無須支付額外的印花稅。

如果房主能夠在購買第二處住房後36個月之內把舊的住房出售,可以向財政部申請獲得額外印花稅的退款。這條規定從2015年11月25日開始施行,也就是額外印花稅政策宣佈的那一天。

在過去,同時擁有兩棟房子的人會把新舊住宅中價格較貴的一棟作為主要住所,以避免支付較多的印花稅。財政部在制定新的規定的時候考慮到這一點。新的規定中說,如果購買了第二處住房,就需要為它支付額外的印花稅,即使你打算住在新房裡面、把舊房出租。

有人考慮是否丈夫和妻子分別用自己的名字購買房子,就可以躲避支付額外的印花稅了。財政部的規定是,已婚的夫婦將被視作一個整體,也就是說,在計算印花稅的時候,其中任何一方名下的房產都會被考慮進去。

如果家長用自己和孩子的名義聯合購買房子,家長名下已經有其它的房子,也將需要支付額外的印花稅。這種情況下,避免額外印花稅的辦法就是直接用孩子的名義購買。

印花稅新政策還直接針對外國購買者收稅。規定中說,如果買房的人在海外已經有了房子,在英國購買房子需要支付額外的印花稅。規定適用於英格蘭、威爾士和北愛。因此,對於在這三個地方購買第一棟房子的外國投資者以及在海外擁有渡假住房的英國人或者在蘇格蘭有房產的人,都需要多交稅。

也有一些房產可以免交額外的印花稅,比如活動房、船屋、價值不足四萬鎊的房子等。如果已婚夫婦雖然還沒有正式離婚但是已經永久性分居,各自購買的房子也可以不交額外的印花稅。

 

關注居外網官方微信:居外資訊(juwai-com),每日閱讀精選海外文章。

(據鉅亨網)

曼谷市二手房交易第一季度同比增30%

據泰國中華網報導, BANGKOK CITYSMART發佈的1季度曼谷市二手公寓房市交易數據顯示,較上年同比暴增30%。而政策性利好措施則是本輪二手房交易上漲的主要驅動力。

按照政府出台的房地產交易過戶收費減免以及0.01%土地抵押費政策規定,該措施將於本月28日結束。受次措施的刺激,1季度二手房公寓交易也異常活躍。

BANGKOK CITYSMART發佈的1季度曼谷市二手公寓房市交易數據顯示,較上年同比暴增30%

點擊查看泰國更多精品房源

另一方面就是價格。因為新開盤公寓樓盤售價較二手房相比,普遍較高。比如,去年年底以來新開盤的樓盤價位就明顯比二手房公寓價位高。導致很多購房者轉而選擇選購價位相對更低的二手房源。

相信受上述利好因素的刺激,今年全年的二手房交易都會不錯。儘管政府刺房措施即將在本月底結束,但相信二手房交易仍會持續紅火。

對於購房者來說,相比政策優勢外,能夠買到價格更優惠的房源則顯示更實際。

至於BANGKOK CITYSMART來說,今年制定的銷售增長目標是19%,截止目前公司交易量在59億銖。而曼谷捷運線地價同比上漲15%,也將會給二手房交易持續增長帶來利好消息。

總之,受政策利好消息刺激,1季度曼谷市二手房交易同比暴增30%。

 

關注居外網官方微信:居外資訊(juwai-com),每日閱讀精選海外文章。

(據鉅亨網)

TD:多倫多溫哥華買家患踏空恐懼症 房市失理性

據加拿大5大銀行之一的TD銀行本週新公佈的報告,在加拿大兩大房市熱點 多倫多和溫哥華,一種名為「錯失恐懼症」(fear of missing out)的不良心理正瀰漫在買家中間。專家擔心,這種心態可能會讓房價上漲失去理性,而且會對買家的財務造成不良影響,甚至陷入債務危機。

專家擔心,這種心態可能會讓房價上漲失去理性,而且會對買家的財務造成不良影響,甚至陷入債務危機

點擊查看加拿大更多精品房源

所謂「錯失恐懼症」,是指買家(或投資人)僅僅是因為害怕錯失可能的上漲機會,就快速甚至不理性地做出購買的決定。這樣的症狀在全世界的房地產市場都可以看到,在中國最為盛行,殊不知在千里之外的加拿大,現在也出現了這樣的苗頭。

報導指,TD銀行在月25日和3月17日之間收回6337份問卷,全部受訪者皆是18歲或以上人士,當中735人正打算買房。其中,有兩成的接受調 查者說自己有「錯失恐懼症」,深怕錯過進入房市的機會而匆忙做決定;13%的潛在買家則表示,害怕現在不出價,以後就再無買房的機會;18%潛在買家則擔 心自己為了在競價大戰中勝出,而買得太快。

很多接受調查者坦言,他們知道自己決定做得太快,出價過於衝動,可是形勢所迫停不下來。

TD地產擔保貸款(Real Estate Secured Lending)助理副總裁庫拉克(Marc Kulak)坦言,很多多倫多和溫哥華的潛在房屋買家都有「錯失恐懼症」。在今年春季,兩地的房地產市場比去年更火爆,競價戰頻發,這可能會導致人們的這 種不良心理加劇。

「錯失恐懼症」首先會導致房價上漲失去理性。在中國上海,很多的買家因為「錯失恐懼症」而夜不能寐,令房價在兩星期內上漲了11%。本國買家染上「錯失恐懼症」的比例固然沒有中國那麼高,但是如果不加以留意,勢必會為房價的上漲火上澆油。

更令人擔心的是,隨著房價上漲失去理性,投機的資本會湧入房市,一旦其比例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就會產生大量的泡沫,最終達到難以控制的地步。

對買家而言,「錯失恐懼症」則可能讓他們為了急於買房而忽略自己實際的收入水平,並對家庭財務造成不良影響,甚至可能會遭遇債務危機。

TD地產擔保貸款助理副總裁庫拉克呼籲,面對節節高昇的房價,買家應該保持清醒,預留足夠時間做功課:一是清楚地瞭解自己的負擔能力,二是知道供房需要多少錢。

庫拉克說,此番的調查顯示,多、溫兩地有高達40%的潛在買家不完全明白買房總共要花多少錢,這不是個好現象。買家應該知道:買房不僅僅是付完首付就可以的,除了房房價格、利率和每月按揭供款外,仍有多重考慮。

如今,多倫多和溫哥華的房價居高不下,很多人無法在可負擔範圍,買到夢寐以求的樓盤。庫拉克指出,准買家應明白自己的預算和可獲得的按揭,差距有多 大。雖然准買家可向銀行取得按揭預批(mortgage pre-approval),但仍需考慮現實問題,包括每月收入扣除日常開支後,是否仍足夠購房?若答案是否,則建議退而求其次,或多儲蓄首期款,再擇機 進入房市。如果首期若達到樓價20%,買家也能節省按揭保費(mortgage insurance premiums)。

 

關注居外網官方微信:居外資訊(juwai-com),每日閱讀精選海外文章。

(據加拿大家園)

多倫多房屋太貴買不起 租金也漲了 平均每尺2.53元

多倫多租務市場受樓市交投熾熱帶動,租金也有上升趨勢,有報告指,多倫多今年首季的住宅單位租金,比去年上升接近7%。

專門研究住宅單位市場的Urbanation昨日發表報告指,多市單位平均租金在3月31日,已上升至每平方尺2.53元,或每月1,891元,金額比去年同期上升6.8%。多市一間平均650尺的1睡房單位,現時平均月租為1,645元。

租金上升部分原因是很多准買家無法負擔上車,因而轉向租樓,令租盤需求殷切

點擊查看加拿大更多精品房源

Urbanation高級副總裁希爾德布蘭德(Shuan Hildebrand)指,租金上升部分原因是很多准買家無法負擔上車,因而轉向租樓,令租盤需求殷切。他又說,就業和人口增長等基本經濟因素轉強,也是租金上升的原因。

多倫多地產局(Toronto Real Estate Board)上週根據3月數字預計,大多倫多地區今年的銷售數字將再次破紀錄。大多市平均住宅物業價格比去年同期急升12.4%,當中獨立屋的成交價超過 117萬元。去年全年透過地產掛牌系統MLS(Multiple Listing Service)租出的單位總數達27,155個,比對上一年上升19%。Urbanation指,今年首季透過MLS租出的單位,已多達6,163個, 比去年同期增加25%。

民眾對租屋的需求,刺激出租專用住宅的開工量,至去年的3,476個單位,創25年新高。Urbanation指新出租項目的申請在今年首季急增四成,至於自2005年落成的7,309個專用住宅,只有平均5%空置率。

希爾德布蘭德說,民眾現時更難置業,因此即使有破紀錄的出租單位推出市場,租務市場仍繼續暢旺。

Urbanation又指,單位出租率的增長率,連續第4季比MLS全部掛牌物業的增長幅度大,後者比去年同期增長2.7%。出租和掛牌物業數量的比例,在今年首季高達78%,比去年同期的65%為高;平均租出需時日數,則從去年首季的27日減至今年首季的23日。

上季成交價比叫價高的單位數量有417個,佔59%;月租逾3,000元的單位有276個,比去年同期上升接近1倍。

 

關注居外網官方微信:居外資訊(juwai-com),每日閱讀精選海外文章。

(據加拿大家園)

新移民眼中的加拿大八大怪事

1、加航:沒有仙女般的小姐

不管怎麼說吧,藍天,白雲,美女,飛機,已經定格在我們這些乘客的大腦皮層,一直到登上加拿大航空公司的班機之前。

當我第一次進出加拿大,也第一次乘坐加航的飛機。在機艙進口處迎接我們的,是幾位上了年歲的女士。

自從《自由和人權憲章》在1982年通過以後,多元文化就成了這個國家受法律保障的特色

其中有一位,如在中國的話,應當是退休在家含飴弄孫,或搓麻將,或每天跳舞、打太極拳的了。我們吃驚的發現,仙女般的空中小姐不見了,有的只是慈眉善目的空嫂、空婆。

飛行途中,與空嫂、空婆一道送水送食的,還有一位先生,短袖體恤衫上套著一件駝絨背心。這位空大爺的穿法,讓我們這群來自大陸的西裝客大跌眼鏡。我也萬萬沒想到,幾年以後,我也常常是像這位空大爺一樣地奇特打扮。

從上海到溫哥華飛行時間要10幾個小時。長時間呆在座位上,人很難受,我一有機會就離座到處走走,或者在大家入睡時,到空姐工作間旁的座位上,就著微開的窗戶暗板漏進的光看書。

我的這種舉動曾經被收起了笑容的全日空「仙女般的空中小姐」、也被美聯航嚴肅的空嫂,所嚴厲制止。只有在加航的航班上,我才有此離座自由。

加航的空嫂、空婆、空大爺,不僅不干涉我,還會親切地問我需要什麼幫助,有時還會坐下來同我聊上幾句。

2、消失的西裝革履

在家鄉普及化的西服,在這個地地道道的西方國家裡,奇怪的是,也居然成了稀有之物,變得扎眼起來。旅遊鞋加休閒裝,居然是大多數人上下班的通裝。

如果要看西裝革履的人,據說一是上金融街,那裡的白領上班著統一西裝;二是到旅遊點,首次到加國來的祖國同胞,可以滿足你的窺視要求。

我所在的公司,也只見過大經理一人穿過西裝,那也是在平均一個月不到一次的對外活動中。

我一位很富態的朋友,一行從國內短期來訪,除睡覺而外,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他們都西裝革履不離身。

當朋友打扮如此莊重地出現在我打工的公司時,還被人誤會為是上門來的客戶代表。

土氣啊,加拿大人確實太土。在加拿大生活幾年後,我和家人也在不知不覺中回歸本來的土了。

一回國,就有特別親近的親朋好友,悄悄提醒我們可否換換裝束,改變改變實在太土了的形象。老婆的妹妹甚至不客氣地說她姐姐,穿得還不如大街上的民工。

在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那裡有從世界各地留學後歸國的創業者。我從前的同事們告訴我,他們能一眼就看出其中哪些人是從加拿大回去的!

因為這些人的穿著打扮,實在是太跟不上祖國同胞的進步步伐!而我聽著他們的指點,只能發燒著臉點頭稱是。

3、鄉巴佬之國

我祖國的同胞們,用土氣來概括加拿大人,是很準確、很有眼光的。

人們常說,是環境決定人的性格、決定人的行為。也許正是加拿大的鄉村環境,決定了在這塊土地上呆久了的人,讓我們的城市同胞,一眼就看出他們都是那麼土不啦嘰的。

渥太華和北京,是加、中兩國各自的首都,但二者是根本無法相比的。

隨便拿北京的哪一個區,都會蓋過渥太華:不管是繁華程度、城建規模,還是人口數量方面,渥太華在北京面前,最多算得上是專縣小城,休想像北京那樣車水馬龍、熱鬧得要排輪子才能上街。

多倫多和上海,同是加國和中國各自的第一大城市,但這兩個第一的差距實在太大。

上海人口已將近3000萬,但多倫多才300多萬,把周邊城市算上的「大多倫多」人口也不過500多萬,僅與上海的「外來人口」差不多。

拿房屋的高度、高層建築的數量來比,多倫多輸得一塌糊塗。

只有倒過來,用沒有建築物的空地來比,多倫多才可能是贏家。那些夏天長草長樹、冬天盛雪結冰的空地,不正是讓人變土的農村景像嗎?

並且,加拿大人的心態,還在日益鄉野化,注定了他們不僅現在土,將來一定會更土。熬到冬去春來的日子,政府設立的堆肥場定時向公眾開放。

此堆肥,並非我們在中國時所說的農家堆肥。它們是從各家各戶收集的廚房垃圾和花園垃圾,經集中處理後變成的肥料。每到開放日,汽車一早就排起了長龍。

自覺自願做農工的人們,興高采烈地將這些免費肥土鏟進自備的袋裡、桶裡,然後拉回家。

春夏秋三季,從事花園農活的兼職農民隨處可見。即便是公寓樓的住戶,沒有私家花園,也有充任兼職農民的。

他們是通過向政府申請一塊免費公地,去享受耕種的歡樂。農貿市場上那些鮮活的產品,有些就是出自這些兼職農民之手。

4、一土到底:捆綁城市

保持加拿大的鄉野景色、爭當兼職農民,成為加拿大人把土氣進行到底的鄉愿。這一土到底的鄉愿,也難免不受到工業化、商業化的擠壓。

多倫多西南側有一個叫密西沙加的地方,36年前建市時還只有15萬人,可現在約有80萬人,已是加國第6大城市、一個舉足輕重的工業重鎮和交通樞紐。

昔日的綠野,被房屋、公路等佔領;過往的寧靜,被車流、人流和機械的喧囂替代,可愛的鄉村美景,被城市這頭怪獸無情地撕碎。

懷抱一土到底鄉愿的加拿大人,被城市怪獸的快速擴張所震驚。他們不能容忍自己的綠色家園,任由鋼筋混凝土侵佔。

他們匯入了始於歐洲的綠色環保潮流,執意要通過立法,構築起一個強而有力的綠色地帶(Greenbelt),將城市這頭不斷膨脹的怪獸捆綁起來,以遏制它的為所欲為。

民調顯示,安大略省有90%以上的人支持綠帶法案,散居於不同社區中,擁有法案廢立權的政客,逆民意就可能在下次選舉中下台,不願拿自己的政治前途開玩笑的他們,不得不跟從民意。

2005年,綠帶法案通過,在南安省劃出了一塊180萬英畝的綠帶(Greenbelt)。

5、傻乎乎不顧國家臉面

初到加拿大時,不管走進哪一家洋人開的書店,裡面都有舒適的顧客座位。捨不得付買書錢,坐在那裡不掏一個子兒地看書,想來是個不壞的主意。不過如此一來,買書的人數是否會大打折扣呢?

也許我的同胞傾向於這種思維,所以同在多倫多,在華人的書店裡就找不到顧客座位。這類商業上的傻冒行為,當然不會是孤例。走出商業領域,傻例就更多了。

那年G8-G20峰會,相繼在安大略省風景如畫的小鎮亨茨威爾和加國第一大城市多倫多召開。加拿大第一次舉辦如此高規格的全球峰會,而且是全球少有的同時舉辦兩大峰會。

世界富國、大國的頭頭腦腦都來了,就像奧運、世博會對中國一樣,那絕對是加拿大很拿臉的事。

按說,對這種關乎國家臉面的大事,各報紙、電台、電視台都應當為此盛會高唱讚歌,所有加拿大人都應當臉泛紅光、無比自豪。

可奇怪的是,媒體不出來為國家面子撐腰,納稅人竟也不買國家面子的賬。

媒體不僅盯著峰會的內容是否有益世界,還死死地盯著會議的開支是否合理、有沒有浪費納稅人的錢等。

會還沒開,媒體上就沸沸揚揚地指責新聞中心的人工湖和人工景是多此一舉,批評會場區域設立隔離帶是擾民。保安費公諸於世後,更是像炸鍋一樣的抨擊聲浪鋪天蓋地於媒體。

峰會期間,反貧組織、環保團體,甚至同性戀群體,還組織了規模不小的示威遊行活動。示威中曾幾度與警方發生衝突,一些人在衝突中被捕。

示威組織者和峰會會場所在地的居民,不僅不從國家臉面的大局出發去思考問題,竟然還將警方和峰會組織者的政府告上法庭。

不附屬於政府,也不從屬於任何政治團體的法庭,居然也判決其中部分屬警方和政府敗訴。人不得不放,還得對勝訴人經濟賠償。

傻乎乎的加拿大人,有一個納稅人聯盟,為了讓國民知曉並抨擊三級政府的揮霍浪費行為,聯盟創設了「泰迪政府浪費獎」(Teddy Government Waste Awards)。

2月8日,聯盟在國會山煞有介事地舉行了第13屆頒獎典禮。花逾10億保安費用的G8/G20峰會,獲選為聯邦政府最浪費項目。

安省政府獲泰迪獎,是因為付出5600萬元解僱金給一批沒有真正失去工作的稅務官員。他們不過是將名片上的PST收稅官改為HST收稅官,就因此人平獲得4.5萬元。

多倫多2010年當時在任的市長苗大偉,獲頒浪費上的終身成就獎,則是因多市的營運預算增加了44%(28億元),將市府債務增加了10億元,而每年的物業稅增加多於通脹。完全不給代表國家的政府和政府官員的面子!

更令人奇怪的是,這個示威比峰會熱鬧、政府永遠挨罵而得不到讚揚、媒體對公權力只會挑剔而不會歌頌的國家,居然不見上訪鳴冤叫屈的人。

良好的社會治安,居然不需要高牆鐵欄和保安大軍來維持;不同種族、不同信仰、不同政見、不同來源地的人們,也居然可以相安無事地和諧相處。

6、頭腦簡單,沒大沒小

土生土長的加拿大人,對我華夏最鬧不懂的事情之一是人與人之間的稱謂。我的父老鄉親、列祖列宗,在血緣親屬間的稱謂上,是十分精確的。

例如,姑媽和姨媽是不能混用的,叔叔、伯父和舅舅也是不容混淆的。但在加拿大人的官語英語中,姑媽和姨媽只有一個獨詞:aunt,而Aunt竟有姑媽、伯母、姨媽、舅媽、嬸母、阿姨6個漢語中的不同含義。

叔叔和舅舅,也只有一個共用獨詞uncle,而一個uncle也竟有叔叔、伯父、舅舅、姑父、姨父、大爺6種在漢語中不容混淆的含義。

名聲在外的加拿大人,壓根兒不動這個腦筋,一切從簡,對所有人都一律呼名道姓,管他是總督、總理、經理,還是教師、工人、學生。

叫不出名字,就叫先生或女士。叫的人自然,被叫的人也很受活,沒有尷尬、難受,也沒有畏懼、擔憂。

同學的鄰居夏某,也與我這位同學有同感,他說一次他不在家,朋友掛來電話。

恰巧電話被兒子接住。對方問:「老夏在嗎?」回答是:「他不在。他老婆在,你要跟他老婆講話嗎?」

後來朋友向老夏通風,說他不在時,家裡住進了小白臉。待其回家一查證,方知是其兒子。還有一次,兒子與他媽媽爭執不休。

老夏為了保持公正,拒不介入戰爭的任何一方。於是戴著深度的近視眼鏡,坐在書房裡看書。突然兒子衝進來,氣呼呼地嚷道:「眼鏡兒、眼鏡兒,你要不要管管你的老婆啊?!」

加拿大人這一廢頭銜、去尊卑的偷懶之舉,明顯地模糊了領導與被領導的界限,混淆了上與下、貴與賤,完全不符合孔老夫子為我們規劃的等級有序的和諧社會要求。

但奇怪的是,在這個政客天天挨罵的國家裡,居然沒有犯上作亂之憂。

加拿大青少年沒大沒小的言辭,並非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的信口雌黃。

在人際交往中,加拿大人的古怪表現,並不侷限於青少年,讓我等來自禮儀之邦的華夏人,長時間感到不可思議。

7、不懂「人情世故」

時間過去了四分之一個世紀,我的國內鄉親早已與時俱進,待客通常選在高檔餐廳、豪華包間。

送禮則按古往今來的慣例,一看求人所辦事的重要程度,二看所求之人身份、地位、權勢的高低和大小,確定所送之禮。

適應這不同層級的不同需要,我的老鄉們充分展現了自己的聰明才智。禮品從含金的月餅、現金支票、名人字畫、古玩古董到姿色美女,可謂五花八門。

送禮方式也從封紅包、贈購物卡、麻將桌上的明輸暗送,到使成為股東、業主,以及境外賬戶注資等等,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而加拿大人聚會和送禮的方式,居然幾十年不變,依然是AA製為主旋律、一瓶酒暢行無阻。

重大節日,例如聖誕節,不少公司也有禮尚往來的活動,但職工之間交換禮物沒有下限,卻有幾元至幾十元不等的上限,全視禮物交換人群的收入狀況來定。

招待則不是下對上,而是上對下、資方對勞方的行為。

至於與公職人員、政府官員、政客議員打交道,如果想把他們拉下台、送進監獄,你可以儘管送禮,不過,可能他們還沒倒霉,你自己卻已被抓了起來。

初來乍到的同胞,急於拿到駕照,在考牌過程中做出符合原國情的舉動,是不難想像的。

從這裡報紙上,我至少讀到過三則這樣的消息:我參加路試的同胞,掏出100元或200元現金「感謝」考官。

不領情的考官掏出手機報警,讓同胞被以行賄罪嫌帶走。其中一位同胞就說:我只是按國內的習慣,想對辛苦的考官表示一點感謝而已,完全不知道這是犯法(大意)。

8、五顏六色也和諧

還有一個令人吃驚的事實,加拿大有263個族裔!一個僅有3400萬人口的國家,族別數竟然有我13億人口大國的4倍多。

這意味著,世界上有多少個民族,這裡就有多少個族裔群;地球人有多少種膚色,加拿大居民就有多少種色彩!

加拿大就很奇怪了。它最初是由四個省簽協議立國的,後來陸續有其他省加入,才形成現在990萬平方公里的版圖。

國民皮膚的色彩,也是隨著來自世界各地移民的年年增加,而逐漸豐富的。自從《自由和人權憲章》在1982年通過以後,多元文化就成了這個國家受法律保障的特色。

 

關注居外網官方微信:居外資訊(juwai-com),每日閱讀精選海外文章。

(互聯網資訊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