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 | 大多倫多奧克維爾最新樓市綜述

由於近期工作繁忙,6月和7月的奧克維爾市場報告合並在一篇文章中。

平均成交價格:7月的平均價格為99萬4千,比去年同期增長20%,但比今年六月的102萬4千下降了2.9%。回想起今年1月的平均價格還在90萬以下,但從2月開始突然上跳到100萬的價格台階之後,基本處於逐月攀升的態勢,直到今年6月到達102萬4千的高位,7月開始略微下降。雖然從數據上看,7月比6月有所下降,但從我們在市場上的直觀感受卻是有些冷熱不均,對於那些沒有明顯亮點的房子,成交的難度稍有增加,但對於那些裝修或地塊有明顯亮點,還有一些相對被低估的地區,價格卻仍然處於持續上升的過程中。

平均成交價格持續上升

成交數量:7月為332套,比六月的472套大幅減少30%,但於去年同期持平。

成交數量持平

新上市房源數量:7月為446,6月為612,兩個月份相比去年同期都僅有2%的上升。

新上市房源數量微升

在售房源數量:7月為408套,比去年同期減少33%;6月為447套,比去年同期減少35%。縱觀今年市場,除了3月略微超過500套,其它各個月份都在500套以下,而且從3月開始的在售房源數量一直呈現不斷減少的趨勢。

在售房源數量不斷減少

平均成交天數:7月為19天,比去年同期減少35%;6月為15天,比去年同期減少30%。

平均成交天數大幅減少

Brittney專業點評

7月下旬,溫哥華宣布了對外國買家征收15%的政策,對多倫多本地購房人群的心理也造成了不小的震動,很多客戶紛紛詢問我們對這個政策的看法。看到這個政策我首先感覺是似曾相識,如同國內政府的所作所為,政府首先做的不是增加供給,而是增加稅收,治標不治本,看樣子到了哪裡都不能指望政府出手降房價呀。

溫哥華出台這樣的政策,我認為有一定的合理性。因為長期以來,加拿大對於外籍人士的購房完全不加辨別,在購房政策上的支持甚至好於本國人士。外籍購房人士的購房貸款和新移民享受同樣政策,只要滿足35%的首付,基本不看貸款人的收入情況,就可以無條件給予貸款;在利率上也和本國人士享受同等的待遇;外籍人士在房屋賣出時的稅收,基本也等同於本國人投資房的稅收。但是對於加拿大公民和永久居民,只要不是新移民,就要看貸款人實際的家庭收入情況,根據其家庭年收入給予大約5倍的貸款總額。所以對於平均家庭收入10-15萬的家庭,基本買不了100萬以上的房子。因此大部分的溫哥華和多倫多本地居民,並沒有在本輪的房價大漲中獲得很好的投資收益。這一點和國內的北上廣深有很大的不同,十多年前,北、上、廣、深的本地居民,往往通過多套房產的投資,實現了家庭財富的巨大增值。所以我覺得溫哥華出台這樣的政策,方向上是對的,因為在房價快速上升的城市,本地居民理應獲得同等待遇,並給予外來投資者增加一定的購房壁壘,但問題是,這個政策出台的太晚了,當前溫哥華的房價早已一騎絕塵,絕大部分本地人已經難以望其項背了。現在出台這樣的政策,主要的作用是給本地居民一些情緒上的安撫。

相比溫哥華不到250萬人口規模,多倫多600萬人口的城市體量則要大很多,多倫多獨立屋的平均價格和歷史漲幅也低於溫哥華,所以我認為多倫多未來幾年出台同樣政策的意願要小很多,除非明年又連續出現了今年這樣的大漲的情形,那麼不排除多倫多也將出台同樣的政策。

總體來看,奧克維爾7月的樓市有輕微的降溫跡像,一方面是因為政府頻繁釋放樓市降溫的信號,另一方面也是由於前期漲幅過大,市場本身也需要做適當回調。考慮到目前可銷售房源的持續減少,而8月又是國人的傳統登陸高峰,所以8月的樓市價格不容樂觀。有些客戶經常詢問我們關於購房時機的選擇,我們的建議如下:如果您是新移民加拿大的首次置業,那麼不建議等待時間過長,看到心儀的還是要下手,因為這是剛需,一旦踏空後被樓市一路逼空,那是非常痛苦的。但如果您是以投資為目的,屬於在加拿大的二次置業,那完全可以選擇等待時機,至少可以到9、10月份上市房源多些的時候再行出手。

八月中大多地區共有9,813起交易,同比增長23.5%。截至至八月,本年度的銷售量累計已比去年多出13%,房地產交易火爆程度一聽便知。總結現階段的房地產形勢,概括來說就是“求大於供”。這四個字已經貫穿在我們今年一整年的報告中,相信接下來的幾個月也會是依舊如此。【閱讀原文

 

蔣蓓專欄全集

 

歡迎讀者郵件至editorial@juwai.com提問或發表評論。

 

 

本文系居外網度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關注居外網官方微信:居外資訊(juwai-com),每日閱讀精選海外文章。

日本 | 日本那麼小 為什麼東京房價反倒20年不漲?

目前的中國百姓的日常生活幾乎已經被房價裹挾,而東京的街頭巷尾並無煩人的房價熱議,因為房價多年來增長不多。買房還是租房並不是了不得的人生大事。

在總面積 121 平方公裡的舊金山,過去 20 年,增加了約 10 萬人(總人口從 74.6 萬增至 86.5 萬),增長了 12%。舊金山與倫敦的房價過去 20 年分別飈升了 231% 與 441%,而東京港區在人口增加的同時,20 年間房價僅僅增長 45%,多數漲幅還是日本央行 2013 年推出大規模貨幣刺激政策所致。

有人提出,日本是個人口負增長的國家,房價當然會跌,實際不是這樣的,日本與其它國家一樣,也經歷了“回歸城市”潮。位於東京中心地段、面積 20 平方公裡、寸土寸金的彈丸之地港區,過去 20 年總人口從 14.5 萬增至 24.1 萬,大約增加了 10 萬人,大幅增長 66%。

《金融時報》東京分社社長羅賓 • 哈丁認為根源是多虧了當初的樓市泡沫,否則東京就會與現在的倫敦和舊金山一樣束手無策。

一方面,城市按不同功能劃分為商業區、工業區以及住宅區。商業區可按業主自己意願建房:東京的高招之一就是在原先繞東京灣的工業區不斷興建高層公寓樓。但在低層住宅區,建房則有著嚴格限制,很難獲得重新規劃的權限。

在分區規劃下,土地所有者擁有很多權力。事實上,日本憲法規定“擁有或持有的物權神聖不可侵犯”。私人開發商不能強迫業主出售土地;地方政府也不能阻止個人開發土地。

東京港區在人口增加的同時,20 年間房價僅僅增長 45%

另一方面,上世紀 90 年代,地產商的不良貸款使日本金融機構瀕臨崩潰,於是政府放松了樓市開發政策,最終以 2002 年出台《城市復興法》而告終。該法給重新分區規劃大開綠燈。寫字樓地塊重新規劃為住宅區。

過道與公共用地不計入公寓房建築面積,導致公寓樓在現有區劃內越建越高,而如今正在討論中的議案則允許業主重建更大面積的住房,前提是他們必須拆掉按昔日地震標准建造的房屋。

這條法律從中央政府自上而下貫徹落實,允許業主拆舊建新意味著他們能很快從中獲利。“城市規劃法以及建築法都由中央政府制定——甚至微小細節都寫入了全國性法律。”岡田說,“地方政府在房屋開發方面,基本沒啥發言權。”

這樣,宏觀微觀相結合,即便 2014 年,總人口 1330 萬、幾無空余建築用地的東京都新開工住房數為 142417 戶,超過了整個加州的許可建房數(83657 戶),也超過了英國全國(總人口 5430 萬)的新開工數(137010 戶)。

結果,東京新開工住房數穩步上升,這與更加不同尋常的事實緊密關聯。與西方大城市房價暴漲形成強烈反差的是:東京的房價基本原地踏步走。

(據鉅亨網)

新加坡 | 創五房式組屋新高價 達士嶺一單位112萬轉手

剛剛以112萬元易主的達士嶺五房式組屋是高樓單位,客廳和房間的視野非常寬闊,看得到中央商業區和濱海灣海景。

受訪房地產分析師指出,盡管新加坡組屋轉售市場整體趨穩,但像達士嶺這樣地點優越的項目因為房源稀少,價格屢創新高並不讓人意外。

市區地標項目達士嶺摩天組屋轉售價再創新高,一個五房式單位本月以112萬元易主,是迄今轉售價最高的五房式單位。

受訪的房地產分析師指出,盡管轉售市場整體趨穩,但像達士嶺這樣地點優越的項目因為房源稀少,價格屢創新高並不讓人意外;而超過110萬元的售價,可能為達士嶺打算求售的屋主設下新的心理價位。

建屋發展局網站的轉售資料顯示,這個剛成交的單位是S2型,屬於五房式組屋,面積106平方公尺,樓層介於43樓至45樓。112萬元的轉售價也突破了文慶路私人組屋City View@Boon Keng上個月創下的五房式轉售價紀錄。當時該項目一個五房式單位以110萬元轉手。

代表屋主處理這宗交易的是ERA房地產經紀公司區域營銷主管郭偉明和高級營銷主管陳勇達。郭偉明受訪時透露,這個單位沒有夕照問題,客廳和房間的視野都極為寬闊,看得到濱海灣一帶的海景、中央商業區和烏節路。

他說:“單位的朝向好是吸引買家的一個因素,而且樓層很高,在整個達士嶺項目中,屬於素質非常高的,而且屋主遷入時也花了5萬元到8萬元裝修。”

這個單位進入轉售市場求售不到三個月,前後吸引10組到15組買家看房,屋主原本要價120萬元,最終有買家願意出112萬元購買,並在上個月簽署選購權書(Option-To-Purchase)。

郭偉明說,雖然目前房地產市場平穩,但一旦有地點優越的單位求售,就會吸引不少買家。“如果組屋的地點不是很好,可能需要三個月到六個月才能找到買家,不過像達士嶺摩天組屋這樣地點好的組屋,一般三個月就能成交。”

他指出,達士嶺項目的地點非常優越,不僅在中央商業區,周邊的生活設施也很齊全,而且附近有多條地鐵線。

剛成交的這個天價組屋單位,若按尺價計算,每平方公尺價格為1萬零566元,相當於每平方英尺982元。

房地產經紀公司博納(PropNex)集團總裁伊斯邁受訪時說:“丹戎巴葛一帶的私宅每平方英尺價格都遠超2000元,達士嶺這個單位的尺價卻不到1000元,算是非常便宜的。雖然它沒有公寓設施,但卻有標志性的建築設計,也有空中花園等,而且中央商業區就在家門口。”

達士嶺摩天組屋有超過1800個單位,都是四房式(S1型)和五房式(S2型)單位。

2014年底進入轉售市場以來,這個項目至今已有160多個單位易主。之前的最高轉售價在去年11月創下,當時同樣是一個介於43樓至45樓的五房式單位以108萬8000元的高價易主。今年6月和8月,該項目各有一個五房式單位以107萬元轉售。

伊斯邁指出,2014年和去年,組屋轉售價分別下滑6%和1.6%,今年轉售價趨向平穩,買家對市場更有信心,覺得是進場的好時機,這將推動轉售市場出現更多高價組屋。

他說:“如今達士嶺已有單位突破110萬元的標杆,這個項目中類似樓層、裝修精致的單位未來求售時,屋主叫價至少也會達到110萬元。”

(據聯合早報)

澳洲 | 達爾文房價直跌 業主取消出售計劃

賣家Glenn Chadler取消獨立屋出售計劃

 點擊查看澳洲更多精品房源

達爾文試圖將物業售出的賣家們正經歷著市場最低迷的時期,房地產成交量低至歷史最低位。部分賣家被迫推出市場,取消出售計劃。

澳洲廣播公司報道,賣家Glenn Chandler在達爾文北部區域的熱帶、開放風格獨立屋項目已經上市超過1年時間,至今僅有6次買家詢盤。

Chandler稱數年前開始獨立屋建設工作,結果被臺風整個吹垮,又在壹片廢墟中從新建設。

Chandler並沒有聘請地產中介負責物業銷售工作,認為地產中介可能也不會起到太大作用,整個市場相當低迷。

根據澳洲統計局公布的最新數據,今年第二季度,達爾文房地產市場價格下滑2.4%,年度下滑6.5%。

澳洲各首府城市中,只有達爾文和珀斯房地產價格處於下跌趨勢。

Anne Clifford在達爾文居住超過40年時間,剛剛取消了名下壹套

位於內城區的公寓掛牌出售計劃。她表示這套公寓在過去2年半時間裏,反反復復掛牌計劃出售多次。在過去的3個月裏,沒有壹個買家回應。

3年前,公寓估值為62萬澳元,而現在只剩下55萬澳元。

因此,Clifford打算暫時停止出售計劃,等到市場行情恢復後再賣。

(據澳洲新快網)

 

英國|短期VS長遠,影響倫敦房價的因素都有啥?

在脫歐公投之後,原本一路看漲的倫敦房價也有了各种放緩的趨勢。

買賣雙方都在猶豫,市場成交量下降,偶爾逼不得已需要現在賣房的賣家也在被各種砍價。 那麼未來究竟會咋樣?

英國本土諮詢公司Seed Property Consultants的CEO Raj Deb最近對英國房地產現狀及未來的走勢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我們來看看這位專家到底怎麼看。

「人們之前都有一種說法:人不可能完全孤立如小島,每一個人都是大地的一部分,是整體中的一員。 然而… 英國就是一座孤島,這裡的土地資源太有限了。」Raj Deb表示。

總的來說,Raj認為現在英國正在經歷一場房地產的危機,但對於明智的投資者來說,現在恰恰是把握機會的時候。出生率增長刺激下的人口增長、移民、處於低位的工資水平、政府投資不利、用地緊缺和脫歐,種種因素造成了現在英國房地產的複雜現狀。即便如此,房價仍將上漲,但受到脫歐的影響,增長的速度預計會有所放緩。

倫敦未來的住宅市場情況,可以從短期和長期兩個角度看

短期內,有以下因素會直接影響到房價的變化:

用地短缺。英國依然在實施保護綠帶的政策(維持主要的綠化植被區域不允許開發)環保人士/機構和環境因素都限制了可開發用地的數量,尤其在人口密集,住宅緊缺的地區;這樣一來,房屋的供不應求將在短時間內持續。

人口趨勢。人口在持續增長,但是住房面積並沒有。人口的增長受到幾個因素的影響:日益完善的醫療體系使得人口淨增長率逐年增加;外來移民的增長同樣加速了英國本土人口的增長。

住房短缺。研究結果顯示,英國至少每年需要新建24萬套住宅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住房需求。而在2014年,僅有12萬新建住房完工;而且政府的有限投資加劇了住房短缺的嚴重程度。

處於低位的工資水平。2008年經濟危機之後的低工資影響現在依舊繼續。 現在倫敦多數人的工資水平還處於一個相對低的水平,這就意味著人們無力承擔高額的房價。 人們開始從買房轉向租房,在積攢了足夠的財富之後才會考慮買房。這就給租房市場帶來了極大的機會。

脫歐。按照英國政府現在的節奏,脫歐要在2019年才真正生效,現在這個因素的影響還不明確。但無論脫歐與否,英國始終是一個很受歡迎的、宜居的國度。

長期來看,未來十年內以下因素會對房價產生長期影響的因素:

綠帶計劃和相關法律

再過10年,當現有的可開發用地被開發殆盡之後,人們會繼續向政府呼籲允許使用更多的土地資源,這其中就包括了現在不允許開發的所謂綠帶「greenbelt」的植被區。現在保留這些區域,也是當前政府出於環保和糧食種植等多方面考量。 以倫敦為例,現在下面這些綠帶區的土地都還是被限制開發的。

英國|短期VS長遠,影響倫敦房價的因素都有啥?
總之,未來十年內,越來越多的人會被迫選擇租房而不是買房,從而推動房租水平的快速增長

點擊查看英國更多精品房源

在未來的十年內,當現有土地不夠之後,英國是否有可能會放鬆相關政策條款?相應地可建築開發用地數量會有所增加? 這都是未來有可能影響房價的因素。而且就算開發,很有可能未來的房子會以密集型公寓的形態出現。

住房短缺。未來10多年,人口持續增長的情況下,住宅短缺將持續。不管政府作出了怎樣的承諾,未來住房供不應求的情況仍將持續;這樣一來,未來20-30歲之間的年輕人仍和父母住在一起的情況會變得越來越普通。

租房/買房。工資的增長幅度落後於通貨膨脹的速度,這就迫使人們選擇租房而不是買房。「Help to Buy」的政策的確幫到了一部分人,但要完全解決問題還遠遠不夠。

總之,未來十年內,越來越多的人會被迫選擇租房而不是買房,從而推動房租水平的快速增長。並且,多餘四個人住在同一套房子裡的情況會越來越多;3-4層的小高層會變得普遍,而交通便捷程度將成為人們選擇住房的重要考量因素。

那麼,這對投資者來說,意味著什麼呢?

對於明智的投資者來說,現在就是機會。但是,投資的方式和方法將會有很大的變化—投資何種戶型、區位以及是否適合改建將成為投資人密切關注的因素。

人口增長和住房短缺造成的供不應求將推升房價,對於投資者來說就意味著競爭的擴大。這樣一來,高淨值人群將傾向於選擇能提供專業意見的公司進行房地長投資,而眾籌、合資等合作投資方式將越來越多,畢竟房價的增長會逐步超越個人投資的能力範疇。

同樣,未來房屋的形態也會有所變化。大戶型的房子會越來越多,第二個衛生間、停車位等將越來越普遍。單一的房間會越來越小,同樣,花園也是。

而伴隨著房價的增長,房地產投資將優於其他大多數投資方式。然而,在利率逐步降低的情況加,人們的存款會逐步降低,這樣也加大了房地產投資的競爭程度。

總之,機會存在,但想要找到好機會,並且合理進行投資,會越來越難。

相關資訊:英網絡租賃欺詐增多 租戶遭受嚴重打擊

(據英倫房產圈)

 

new-qrcode_簡

 

英國 | 終於等到你!脫歐後第一份英國房價官方數據

脫歐之後,我們已經看到了各種各樣的「市場統計數據」,這些有房地產中介,有房地產研究專家,有房產開發商… 每個數據裡或多或少的都存在著各自的偏向….

而最近,我們終於得到了脫歐之後的第一份官方統計數據:

英國官方統計機構國家統計局和土地註冊署對房價的監測數據。

數據顯示:今年7月,英國房價同比增長8.3%(今年7月和去年7月對比),比公投前的增長率9.7%有所放緩(今年六月和去年六月對比)。然而8.3%的增長率仍是今年的第三高增幅。

而按月份比較,7月的房價仍比6月上漲了0.4%。

皇家特許測量師協會(RICS)分析指出,全國範圍內的供不應求仍然是推動房價增長的重要因素。

就區域而言,倫敦的房價7月相對去年7月上漲了12.3%,而英格蘭東部地區房價增長速度達到全國最高,增長了13.2%。英國目前全國平均房價為每套216750英鎊。

英國 | 終於等到你!脫歐後第一份英國房價官方數據 點擊查看英國更多精品房源

官方數據同時顯示,英國新建住宅平均售價7月份上漲了15.6%,但統計署表示,因為樣本數據較小,數據可能不是十分精確。就區域而言,倫敦首次購房成交平均價為423,422英鎊。但專家們對於這個數字似乎保持著比較保守的態度。英國 | 終於等到你!脫歐後第一份英國房價官方數據

Pantheon Macroeconomics的首席經濟師Samuel Tombs認為,7月份的官方數據是基於實際成交價來計算的,那就意味著其中很大一部分交易是在脫歐公投之前就已經簽好合同或者已經啟動了的,還不能完全反映出脫歐到底對英國的房價帶來了怎樣的變化。

他表示「購房的流程是要花好幾個月,所以7月份的數據其實不太能完全體現出脫歐對英國房地產市場帶來的影響。最近幾個月批准的房貸平均價值的降低以及Halifax記錄的6-8月1.3%的房價下跌(基於貸款金額)都暗示著房價的下跌即將到來。」

Garrington Property Finders的執行董事Jonathan Hopper表示:「脫歐之後房價的震盪已經不會是一個短期的效應了,這應該會是一個比較長期的調整和市場變化。但是,現在來說,還是不能忽視脫歐帶來的影響。現在英國房地產的市場基本面其實並不好:需求和供應都在下降,房價是漲了,但是成交量卻在下降。」

PwC的經濟分析師Thomas Fisher同樣對這份數據表示並不看好:「這些交易中的很大部分都是在脫歐公投之前就已經開始進行了的,所以要真正分析出脫歐的實際影響,還需要更多的數據。我們預計,英國的房地產市場會有所放緩,但絕不會崩盤—預計今年英國平均房價的增長會在5%左右,明年會下降到1%。」

於此同時,房產中介的銷售額怎樣呢?

活躍於倫敦周邊區域和英格蘭南部其他主要城市的房產中介機構Winkworth今年以來還是保證了利潤的增長(即便銷售成交量有所下降)。但主要覆蓋倫敦中心區域的中介機構Foxtons今年的銷售業績卻並不樂觀,今年上半年,他們的銷售額僅僅是去年的一半。

對此,Winkworth的首席執行官Dominic Agace表示:「Foxton的業務線從倫敦中心區域遷移到倫敦周邊,這恰恰是我們所深耕的區域。他們往外發展並不是因為業務線的擴大,而只是因為倫敦中心地區因為印花稅的調整導致銷售量的滑落,整體銷售成績不理想而造成的。」

總結:

那麼,總的來看,雖然房價還是在增長,但是正如專家們的分析,這個數字並不能真正反映出脫歐對英國房產帶來的影響。而中介機構的銷售業績報告則反映出倫敦中心市場反而是受到印花稅的調整比較明顯。

對於這樣的結果,我們可以有兩種行動方式:

1 脫歐形勢不明朗,現在波動小有可能只是因為還沒有正式的脫歐… 繼續觀望。

2 趁現在市場動盪,趁機壓價入手。

至於哪種方式是正確的,現在其實還不太好判斷。

相關資訊:愛爾蘭移民政策_愛爾蘭移民條件

(據英倫房產圈)

new-qrcode_簡

 

加拿大 | 卑詩新稅吹冷溫哥華,中國土豪另覓安樂窩

加拿大 | 卑詩新稅吹冷溫哥華,中國土豪另覓安樂窩卑詩省政府上月初向溫哥華房地產的外國買家開徵15%新稅,中國投資者對100萬以上溫哥華物業興趣驟減,但本地買家並不興奮,可能上車無門。

卑詩省政府徵收新稅,應對外國人購買溫哥華房產,迄今似乎取得預期效果,中國超豪投資者需求降溫,各方歸咎他們推高樓價,但一些產業數據顯示,假如這個趨勢持續下去,本地居民想在加拿大最難承受房地產市場購房,實際上會更困難,並不會變得容易。

居外網(juwai.com)美洲總裁Matthrew Moore說,備受爭議的買家新稅子8月2日實施以來,中文房地產的平台居外網溫哥華物業搜索量跌近10%,但減幅主力主要來源於100萬元以上物業,搜索人次下滑55%。

同一期間,低陸平原及其他地區100萬元以下物業類,包括共管柏文與獨立房屋,中國搜索量實際上升8%。

Moore解釋:”像眾多加拿大人一樣,中國買家仍鍾情溫哥華天然美景,清新空氣和優質的高校教育。新稅意味著200萬房屋需要繳稅30萬元,這表示,他們手頭用來購買溫哥華地區房屋的錢比過去更少。”

加拿大 | 卑詩新稅吹冷溫哥華,中國土豪另覓安樂窩
卑詩省政府上月初向溫哥華房地產的外國買家開徵15%新稅,中國投資者對100萬以上溫哥華物業興趣驟減

點擊查看加拿大更多精品房源

他說:「中國不是人人身家上億。」

去年估計中國外流資金逾1萬億元,商企與家庭擔心中國成長放緩,人民幣貶值威脅加劇,很大比例資金挺進倫敦,悉尼溫哥華等大城市房地產,那些泡沫型樓市面臨更大壓力。

但是卑詩省今年6月才開始追查外國資金,海外買家究竟對溫哥華房產有何衝擊,迄今為止大抵只是人云亦云,或根據分析買家或電力賬單的資料的少數研究。

Moore表示,很多中國投資者持觀望態度,他解釋最近成百上千人聯繫居外網上海電話中心,想進一步瞭解卑詩省新房地產稅為何實施?會不會影響溫哥華樓市整體穩定性?Moore說:「它引出的任何問題若引人質疑,肯定延遲購屋買樓。」但究竟能影響多少,多久時間沒人知道。

他說:「相對於2016年7月,中國買家明顯撤離溫哥華,(預測根據迄至8月統計數據)。以下是居外網資料:

  • 查詢量下滑8%
  • 加幣100萬元以下物業:查詢量增加3%,
  • 加幣100萬元及以上物業:查詢量跌6%

卑詩省政府7月25日宣佈新稅,同日居外網加拿大物業買家查詢量接近兩週最低點。

Moore表示,豪宅物業查詢量下降幅度較大,與此同時,詳細查看8月上升14.1%。可能新聞報導引發人們關注,亦可能真正有心人仍然想買,但繼續靜觀其變,等待情況繼續穩定下來。部分問題來自中國境內,媒體極具戲劇性報導,引發不明朗性。

假如你要出售溫哥華物業,僅僅推盤求售是不行的,可能你必須更加主動出擊,向國際買家促銷。假如買氣繼續萎縮,可能要觀察溫哥華學校及大學的海外學生入學量是否下滑,以及任何其他衝擊經濟的元素。

「我們看見西雅圖最得意,還有多倫多、卡加利與渥太華。Moore又說:「出走其他城市的情況實際已經有幾個月了。買家需求轉至其他城市,同樣吸引但上車成本較低。目前而言,中國買家查詢北美城市,首推西雅圖,甚至擠掉洛杉磯。

最後Moore認為溫哥華樓市處於不明朗時期,需求可能下跌,或塵埃落定需求量重見反彈,長期情況如何現在言之過早。

本文系居外網度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new-qrcode_簡

 

泰國 | 國內房價太高 全球出手大方 泰國地產商瞄上中國買家

在中國買家狂買海外房地產的情況下,泰國地產商開始將目標瞄准中國內地市場。有泰國地產開發商認為,中國內地一些城市房價升幅較大,而目前的泰國市場中,外資占比較少,希望泰國樓市在未來能將吸引更多中國買家。

帝皇地產集團執行董事陳卓明在曼谷某地產項目的推廣活動中表示,目前整個泰國樓市中,外資占比為2%-3%,豪宅市場中占比更少,僅為1%-2%。根據物業顧問公司Ashton Hawks的數據顯示,2012年,曼谷樓價上升約26%,升幅位居世界第二,2015年上升8.5%,居世界第八位。

2015年曼谷樓價上升8.5%,居世界第八位
目前,泰國售房模式中存在“樓花期”,即買家可以在樓盤建成前購買和轉賣物業。陳卓明表示,泰國樓市目前以本地買家需求為主,因此很少有本地買家會在“樓花期”購入物業,但在這種售房及購房模式下,外資卻可以在“樓花期”投資物業,在樓盤即將完成前或完成後轉售物業於本地市場,從而獲得短期的投資回報。
 
陳卓明認為,旅游業的發展將為房產發展帶來契機。這也是泰國當地地產商看上中國買家的重要原因。根據泰國旅游局數據顯示,今年1-4月,中國內地游客赴泰國人數較去年同期增長27%,是泰國第一大客源國。據了解,目前泰國旅游局甚至對海外買家有不同的政策優惠。
 

陳卓明還表示,在目前投資泰國房地產的外資中,來自新加坡及中國香港的投資已有較快增長,在未來,上海和深圳的投資者或許將成為泰國地產項目的主要銷售目標。

受惠於中國在東南亞地區的高鐵項目和城市交通軌道的擴建,以及中國內地部分核心城市房價上漲速度較快等多方面因素,上海投資者或許會看好曼谷的發展潛力,甚至將資金投入曼谷樓市。

對於整個東南亞樓市,陳卓明表示,未來市場潛力巨大,尤其是“一帶一路”政策下,中國的紡織業和工業開始在東南亞設廠,必然會帶來住宅市場的需求上升。

(據新浪財經)

日本 | 房地產成交額減兩成 東京樓價峰頂已過?

日本 | 房地產成交額減兩成 東京樓價峰頂已過?
截至8月底,東京都圈售出住房的平均價格已連續3個月跌破去年同比,部分大型房企也開始下調房價

點擊查看日本更多精品房源

過去數年,與地方相比,東京都的地價雖然緩慢上漲,但是有評論認為,從近期的基準地價動態來看,上漲幅度在收窄,東京房地產的房價似乎見頂。

房價峰頂已過?

據日經新聞的報導,東京都江東區的木場公園附近,正在新建中的商品樓拔地而起,房價約250-300萬日元/1坪(3.3平米),周邊還有房地產巨頭住友不動產和野村不動產開發的公寓樓,1坪約350萬日元左右,在東京都內的公寓中,可算是少有的低價。承擔售房的公司叫BLISS,是房地產的新興公司。公司銷售負責人表示「不拼品牌,拼價格」,並介紹說,明年預定竣工的公寓樓已經全部售罄。

在08年金融危機時,日本的中堅房地產受到重創,當時的MOrimoto、以開發獨院房的OpenHouse、關西的京阪電鐵不動產等中堅房企曾跌入倒閉的邊緣。危機過後,東京都內的房地產價格上漲,但是實際需求還難以承受房價的上漲速度,此時,受重創的中堅房企和新興房企捲土重來,以相對便宜的價格,從大型房企虎口拔牙,開拓出良好的售房業績。

不過近期,在公寓樓的開發商之間流露出「房價峰頂已過」的預示。據不動產經濟研究所的消息,截至8月底,東京都圈售出住房的平均價格已連續3個月跌破去年同比,部分大型房企也開始下調房價。

另一方面,辦公樓和商業樓也出現相同的趨勢。據都市未來綜合研究所的調查,1至8月的不動產成交額達2兆6,665億日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0%左右。其原因被認為是,尋求辦公樓的公司對未來業績持不安情緒,在租用辦公樓等方面較低調,不少公司還希望降低租金等,有的因承受不了租金搬走。

據日經新聞的報導,千葉縣的某商業大樓,主要的租借者是大型超市Itoyokado的東習志野店,因超市業績下滑,已決定明春退出。超市作出退出決定是今年6月,當時,剛買下商業大樓不久的房地產投資信託公司的野村不動產基金,得此消息猶如當頭一棒。野村不動產基金表示:「買下時也考慮到租主撤退的風險,但是萬沒想到這麼快。」

業界人士認識表示,辦公樓的租金已見頂。租主公司因業績不振,採用減少辦公面積達到減低辦公樓成本的方式,壓低公司運營成本,這種現象近期表現突出。

投資資金支撐著房地產

近年的日本房地產有個現象就是,來自房地產投資信託公司的資金受人矚目。日經新聞的報導,今年7月,在東京繁華區淺草橋一處投資公寓樓的競標中,8家地產商混戰的結果,得手的是私募資金的房地產投資信託公司的大和證劵住宅私人投資法人。

這座樓盤的租金收益率在4%左右,與1年前相比,已下降了1個百分點。儘管如此還是贏得了眾多地產商的激烈角逐。由於日銀實施負利率政策後,生命保險公司、運營養老金等大型金融機關主要運營的金融商品國債等利潤空間被壓縮,在尋求高收益率商品時,房地產成為了上述金融機關的主要選擇對象。

不過業界人士表示,如果家庭的內需乏力,金融政策帶來的房地產火爆行情也難以支撐樓市。名古屋中部地區一家售房企業負責人坐立不安地表示:「主要客戶是豐田車公司的職員,但是日元升值,豐田公司的業績被壓迫,售房公司的業績也自然受到了影響。」「企業業績以及員工工資等實體經濟方面如果不見好轉,即使地價上升也不能說是健全的房地產行情。」

(互聯網資訊綜合整理)

new-qrcode_簡

 

英國 | 住宅為啥總是供不應求?官方回應:缺磚!

最新爆料英國住宅建築材料不足導致大量工程施工速度減緩,住房供不應求日益嚴重。其中官方稱磚塊缺口巨大,量級可影響26萬戶新居進度。與此同時以倫敦為首的房源緊缺地區也在不斷推進新項目建設。

都說英國房價長得飛快,房價增長速度連年狂甩工資漲幅,令不少歪果仁深表無奈。除了貨幣浮動,海外購房者持續超高房價等原因,造成高房價的最大主因還是嚴峻的供求關系。那麼左右房產供應的原因又是啥?最近英國地產代理商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Estate Agents, NAEA)給出了官方回應:缺磚!

納尼?住房供應量嚴重不足的一大原因居然是缺磚?是的,您沒看錯。據NAEA透露,英國家用住宅建造其實一直以來都面臨材料短缺的問題,其中磚的缺口非常大,達14億塊…這是啥概念?這個量級的磚塊可以承擔建造起26.4萬戶新房,並且還相當於:

  • 40座倫敦塔橋(Tower Bridge)

  • 740座大本鐘(Big Ben)

  • 3090座曼徹斯特市政廳(Manchester Town Hall)

  • 4540座華威城堡(Warwick Casrle)

  • 以及5830座康威城堡(Conwy Castle)

這種量化比較也真是貼心呢…NAEA還表示,磚塊的存儲量自2008年以來嚴重下滑,一直持續到2013年,但是在2013年以後盡管儲存量和供應量有所回升,但也遠遠跟不上需求的增長。

英國住房供應量嚴重不足的一大原因居然是缺磚

目前,約有2/3的中小型建築公司面臨至少兩個月的建築用磚供應延期,而這部分公司還算幸運的,因為還有1/4的公司正在承受著4個月的供應延期…另一方面,英國不少磚廠由於2008年時的經濟衰退不得不封窯削減產量,雖然目前大部分磚廠都已經恢復了正常運營,但是由於一段時期供應量中斷仍然很難滿足目前的需求。

NAEA一位高管Mark Hayward表示,目前政府確實新批出了更多的地皮用於建造住宅,以確保新住宅建在一些理想的宜居地段,但是雖然地皮得到了保障,建築材料和人力也是至關重要的,而在這一環我們目前面臨嚴重的短板。

如今,在脫歐這一大節骨眼上,英國的經濟形勢也會發生改變。短期來看,脫歐導致的市場波動與不確定性因素使一部分資本外流,英鎊彙率下跌,英鎊貶值的話會導致進口通脹,借貸成本增加,一些行業的盈利空間變小,企業生存難度加大,因此在建築材料的供應上不排除會出現類似2008年時的局面。

雖然這也會相應帶來本地市場的需求緊縮,在一定時間內給房價帶來下行壓力,但是成本升高也會將一些中小型本土建築材料供應公司排除在市場之外,長期來看市場供應減少在所難免。而對於以倫敦為首的英格蘭西南部熱門地區,英鎊貶值使海外投資者爭相湧入,供求又越發嚴重,因此這些區域房價仍會在市場回穩後回歸上升趨勢。此外,這次退歐引發的危機與市場調整也從出其不意的角度緩解了倫敦等熱門房市季度供大於求的行情,有望降低房產市場存在的危險泡沫。

與此同時,在一些房產供應量比較緊俏的地區當地政府也在不遺余力地去推進新住宅建設。本周倫敦市長Sadiq Khan就宣布他上任以來的首批經濟適用房項目正在穩中有序地建造中。其中一處地皮來自“大地主”倫敦交通局(TfL),位於泰晤士河南岸格林威治(Greenwich)的Kidbrooke區域;另一處是位於南岸南沃克區(Southwark)的City Hall項目。而這也是新市長上任以來倫敦交通局的首次“放地”,新住宅將對首次購房者實行“半買半租”福利(Part-buy, Part-rent),伴隨著項目的建設,區域周邊也會進行一些改建工程。

自2012年以來,倫敦舉辦過奧運會的六個區的房價就漲的飛快,到目前為止漲了64%,比整個倫敦的平均漲幅還要高10%!今天,我會在居外專欄揭曉倫敦房價漲勢最猛的十個區域。【閱讀原文

 

陳新宜專欄全集

跟著資深房地產專家Chloe去英國投資

歡迎讀者發郵件至editorial@juwai.com提問或發表評論。

 

 

本文系居外網度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關注居外網官方微信:居外資訊(juwai-com),每日閱讀精選海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