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英國房價趨勢報告

英國房市3月份走勢良好,本月較上月上漲1%,但是放緩但依然延續了2015年以來的上漲趨勢。進壹步扭轉了去年後半段的頹勢。3月份英國房價同比上漲5.4%,均價達到了281,752英鎊。

從區域來看,除北部地區和大倫敦地區基本持平外,英國整體全線上漲。漲幅最大的是東英吉利亞地區,月度上漲2.5%,紐克郡—亨伯也有2%的上漲幅度。

在成交方面,由於去年稍早英央行出臺更為嚴格的抵押貸款措施,英國樓市活動已顯著降溫,其中抵押貸款申請許可件數與壹年前相比減少了20%。盡管如此,隨著印花稅和養老金改革持續進行,未來數月英國的樓市活動將得到支撐。另壹個信號是,3月份的平均待售天數出現了自去年六月份以來的首次下降。

查看大圖

而另壹個值得關註的數據時,英國政府數據顯示,去年英國已完成供房貸的業主占整體比例30年來首次超越仍在供房貸的業主,意味著首次置業買家進入樓市者越來越少。

在其他房價指數方面,,英國3月Nationwide房價指數年率增5.1%,創2013年9月以來最低前值增5.7%。全英房屋抵押貸款協會表示,英國倫敦房價與英格蘭南部房價同比增幅最為強勁,盡管在今年第壹季度英國全國房價顯現出了明顯放緩的跡象。

查看大圖

2015年2月加拿大房價趨勢報告

由於溫哥華、多倫多兩地房市持續紅火,盡管其他地區房價成長放緩或甚至減退,加拿大2月份房屋均價仍上漲6.3%,比原先預測更高。

加拿大地產協會報告稱,大溫和大多地區是目前加拿大房市交易最熱、房價最昂貴的市場,由於兩地房市表現勁揚,拉高了全國2月份的房屋均價水平,增長率比原先預測的5%更高。

統計顯示,溫哥華地區上月房屋均價與2014年同比躍增6.4%,大多倫多地區成長7.8%,兩地房市表現傲視全國各都會區。

CREA指出,加拿大2月份的平均房價上揚6.3%,現已增至43萬1812元。但是,若排除溫哥華、多倫多兩地,其餘全國整體表現將黯然失色,房屋均價將跌至32萬6910元,同比也只增長1.5%。

值得註意的是,加拿大央行和IMF今年先後表示了加拿大房價已經被嚴重高估,但是隨著全球經濟漸漸恢復活力,以及利率“正常化”,市場仍能向著“軟著陸”方向發展,因此我們認為加拿大房地產後市仍將穩步發展。

查看大圖

2015年2月新加坡房價趨勢報告

私人公寓市場

2015年2月新加坡私人公寓每平方尺均價為$1,165, 與2015年1月持平,與去年同期相比則略微下跌0.2%。受到農歷新年假期的影響,新加坡私人公寓市場在1, 2月份遭遇淡季。開發商通常不會選擇在這段時間推出新樓盤,二手房市場也不那麽活躍。

按照壹般慣例,3月份市場交易量會有壹定程度的回升,而價格走勢則取決於最近新推出的新建項目的受歡迎程度以及二手房市場的供求關系。

租賃市場

2月份新加坡私人公寓租賃市場也同樣受到農歷新年影響,交易量較1月份下跌將近22%。

2月份的交易量下跌的主要是因為節日期間租賃需求減少。按照往年慣例,3月份交易量會有較大回升。

雖然交易量減少,但是2月份的每尺每月租金均價有了小幅反彈。相較2015年1月,每尺每月租金均價略漲0.8%。但與去年同期相比,每尺每月租金均價依然下跌了4.2%。

查看大圖

真要投資美國房産 還是得去紐約

2015年前兩個月的紐約,經歷了一場有史以來最低的氣溫和無窮無盡的暴風雪。可是這都沒有讓紐約蓬勃發展的房地産市場因此而戛然而止。

1月底,曼哈頓房産的中間成交價是110萬美金,房屋銷售狀况也較爲良好。標價100萬以下的房子,如果質量好,標價合理,上市2個星期內就一售而空; 40%的交易都在按所要價格或超過所要價格的前提下成交;另外,被好幾位買家同時看上的房屋,最後需通過小型拍賣的形式,賣給出價最高的買家。

曼哈頓、布魯克林和皇后區2014年第四季度房價對比

曼哈頓二手房和新樓盤雙雙創下新高;布魯克林新樓盤價格持續上升,可是二手房有所下降,導致布魯克林總體持平;皇后區正好相反,二手房走上新盤走下,可是由于皇后區二手房市場較爲强勁,總體持上升趨勢。不過,曼哈頓還是紐約市無可替代的領頭羊。

紐約?還是洛杉磯?

經常有客戶讓我在紐約與洛杉磯之間做一個比較。作爲投資,我覺得紐約比洛杉磯是更好的選擇。大家從下圖可以看到曼哈頓房價08年才封頂,而洛杉磯05至06年就已至頂了。曼哈頓2010-2012年低谷的時候,房價比08年跌了15%,而洛杉磯低谷時比2005年跌了超過45%。回望2014年底,曼哈頓房價基本與2008年高峰時持平,而洛杉磯還只恢復到高峰時的88%。房地産有這樣强的抗壓性是紐約多樣化的經濟所支撑起來的。

曼哈頓與倫敦和東京一起,是世界商業的三大調控中心。洛杉磯雖然擁有電影之都好萊塢,可相比較之下,紐約的經濟組織機構更多樣化,人氣也更强。

年輕人都想來紐約追夢。有人說,如果你能在紐約生存下來,就能在世界任何地方生存下來。當然,如果投資不是主要目的,洛杉磯比紐約有其獨特的優點。距中國,比紐約要近幾個小時飛機,節奏比較慢適合生活,氣候更加溫和,等等。總之,兩大城市各有千秋。

紐約新樓盤

紐約的新樓市真的是一片欣欣向榮。去年大概有3000個新單元上市,今年要翻一倍,超過6000個。而就在這6000個單元裏,有超過一半已經被買走。下面我來介紹一個新開發的樓盤:345 Carroll Street.

345 Carrol Street上市已有4個多月,已賣出3/2。這棟嶄新的産權公寓總高5樓,每個單元有至少兩個方向,大片玻璃,陽光充足,有的單元有自己的陽臺或者花園。大樓有24小時門衛,底樓花園和屋頂花台,車庫,自行車庫,健身房,兒童游戲室。大樓設計貫穿新的居住理念:强調人與大自然的協和,把原來的室內空間改建成室外居所(陽臺和花園)。

在紐約這個競爭强烈的市場裏,發展商光是裝修設備用一流的品牌是遠遠不够的。從社區選擇到設計理念都必須時時以客戶的需求爲主。只有站在人們的審美觀和實際需求的前列,一個樓盤才能成爲一個供不應求的好樓盤。

葛宜瑉專欄全集:

葛宜瑉詳解紐約房産市場

歡迎讀者發郵件至editorial@juwai.com提問或發表評論,或瀏覽葛宜瑉居外網首頁http://www.juwai.com/Elliman

2015年2月最新美國房價走勢

2月份美國房價與上月基本持平,近幾個月來壹直維持平穩的態勢,本月美國房價均值為178,700美元,同比增長4.9%,較上月5.4%的同比漲幅有所下滑。

本月中,除底特律外,中國買家最為關註的幾個都會區房價全線上漲,結束了上個月全線下跌的態勢,顯示出了15年以來美國房產市場的復蘇逐步穩固。

在成交方面,美國2月成屋簽約指數反彈,單月升幅創下七個月以來之最,暗示該國的樓市在春季銷售旺季之前,呈現加速復蘇的跡象,主要受益於勞動力市場穩步改善,抵押貸款利率徘徊在4%。

在其他房價指數方面,美國 1月 FHFA房價指數月率 0.3%,前值0.8%。美國1月S&P/CS20座大城市房價指數年率預期增長4.5%,前值增長4.5%,這個預期延續了近期樓市的形式。

查看大圖

對比收入和房價 美國人工作多久能買房?

在舊金山和曼哈頓這樣的地區,美國房價已飆升至歷史高位,讓美國的中產階級們只能望房興嘆。不過,在鐵銹地帶(RustBelt)和陽光地帶(SunBelt)的部分地區,房價還沒有從大蕭條的破壞中復蘇。

隨著美國人在未來五年內將在房地產市場上投入100億美元,那麽,與收入相比時,在什麽地方購房會花費更高呢?

《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刊文介紹了在全國大都市地區購房所需的平均工作時間。這壹結論依據Zillow所提供的各都市地區的平均房價以及美國人口普查局家庭和單身在這些都市地區的平均收入進行對比後得出的。

家庭購房

下面的這張地圖顯示出中等家庭在全國都市地區購房所需要的工作年份。深紫色表示需要支付更多,反之,則為淡藍色。

從圖中可能看出,西部和東部沿海地區所需時間最長,加利福尼亞州、華盛頓州、俄勒岡州和亞利桑那州以及整個波士頓-華盛頓走廊,大學城如科羅拉多州博爾德市(5.3)、俄勒岡州尤金市(4.9)、紐約州伊薩卡(4.0)、賓夕法尼亞州州立學院(3.8)和密歇根州安阿伯( 3.8)等都需較長的工作時間。

下表列出了購房所需工作年份最多的10個都市地區,它們中9個位於加州。

那麽在人口過百萬的大都市地區情況又是如何呢?

不過也有這樣的大都市地區,壹個家庭購房只四年多的工作收入,如普邁阿密(4.4),丹佛(4.4)、普羅維登斯(4.2)和華盛頓特區(4.0)。

下面再來看壹看房價最便宜的都市地區。在這些地方,壹個家庭只需支付其不到兩年的收入就能買房。它們是名副其實的鐵銹地帶(RustBelt)。

前10位最便宜的人口超百萬的大都市地區的分布如下表:

單身購房

下面再來看看單身購房成本。自1960年以來,美國單身人數翻了壹番,達到28%。對於這部分群體來說,買房面臨的壓力更大。壹個家庭平均工作3.3年即可購房住房,但對單身者來說則需要6.1年。

下面這張地圖顯示了單身們在全國都市地區購房所需要的工作年份。同樣的,深紫色表示需要支付更多,反之,則為淡藍色。

由圖可見,購房最昂貴的都市分布在西海岸。加利福尼亞州、俄勒岡州、華盛頓州和亞利桑那州以及整個波士頓-紐約-華盛頓走廊東、檀香山等,在大學城如科羅拉多州博爾德市(11.0)、俄勒岡州尤金市(9.6)、賓夕法尼亞州州立學院(7.7)、密歇根州安阿伯(7.3)、紐約州伊薩卡(6.9)和威斯康星州麥迪遜市(6.8)都是房價很高的地區。

在房價昂貴的都市地區,當然大部分還是集中在加州,單身們買房需15至20年的工作收入,如下表所示。

在人口超百萬的大都市,單身們要買房需工作多少年呢?

在波特蘭(8.4)、丹佛(7.8)或邁阿密(7.6)這樣的大都市地區,單身將不得不花費大約8年的收入用於購房。

即使在房價最為實惠的地區,買房對單身來說也並非易事,請看下表:

讓我們再回到大都市。在鐵銹地帶(RustBelt)和陽光地帶(SunBelt)周圍的大都市,對單身購房者來說是否會輕松壹點兒呢?答案是否定的。請看下表:

令人驚喜的是,單身購買普通住房在華盛頓特區(6.5)比在巴爾的摩(6.7)或費城(6.7)所需的工作時間要短;在芝加哥(5.8)會比鳳凰城(6.6)少用壹年時間;在奧斯汀(6.0)也比密爾沃基(6.3)的時間略少。

總之,無論家庭或單身,住房對美國人來說是最重要和最昂貴的財務決策,在許多地方,它成為人們長期的財務負擔。

瀏覽居外【名家專欄】欄目之美國,了解美國房產投資獨家專業解讀。

美元強勢 美國投資者湧入歐洲“圈地”

長達八個月的美元漲勢和逆境中掙紮的歐洲經濟使得歐洲大陸的寫字樓、商鋪和倉庫等各種物業在美國投資者眼中變得分外便宜,導致這些投資者眼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將這些歐洲商用地產收入囊中。

美元走強令歐洲房地產對美國投資者來說價格處於低位

 

長達八個月的美元漲勢和逆境中掙紮的歐洲經濟使得歐洲大陸的寫字樓、商鋪和倉庫等各種物業在美國投資者眼中變得分外便宜,導致這些投資者眼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將這些歐洲商用地產收入囊中。

Real Capital Analytics Inc.(RCA)的數據顯示,美國去年投資於歐洲商用房地產方面的支出僅略低於2007年創下的歷史高點。

RCA歐洲、中東和非洲業務董事總經理Simon Mallinson說,照今年壹季度的強勁購買勢頭,很可能會在今年刷新紀錄。

經紀商高力國際(Colliers International)跨境資本市場業務主管Richard Divall表示:“考慮到美國市場越來越高的價格,以及匯率上的優勢,我們開始發現美國機構正在歐洲市場大展身手,歐洲是仍有折價資產的地區。”

因市場猜測在美國經濟大幅走強之際美聯儲(FED)會在今年開始加息,美元在過去八個月內持續走高。

與此同時,經濟停滯和通縮威脅迫使歐洲央行(ECB)行長德拉基(Mario Draghi)祭出旨在刺激經濟增長的1.1萬億歐元量化寬松(QE)計劃。美元兌歐元匯率過去12個月大漲26%。

RCA稱,美國去年對歐洲商用地產投資攀升90%至412億歐元,距離2007年創下的歷史高點415億歐元僅壹步之遙。

今年截至3月25 日,美國投資者已投資89億歐元,另有合同投資額33億歐元。

瀏覽居外【名家專欄】欄目之美國,了解美國房產投資獨家專業解讀。

澳洲總理正式宣布:澳洲要加入亞投行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澳洲總理艾伯特

澳洲財長何基(Joe Hockey)稱澳洲加入一個地區性、受多國支持的銀行是正確之舉,可以促進亞洲急需的基礎設施建設。

據澳聯社報道,澳洲總理艾伯特(Tony Abbott)3月29日宣布,澳洲打算簽署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以下簡稱亞投行)。艾伯特說,雖然有些問題依然突出,但過去幾個月這家銀行的設計、監管和透明度都有了良好的改善。
 
何基說澳洲周邊就有30多個國家成為該銀行的成員國,澳洲也應該參與其中。“這家銀行將為我們地區的鄰居們提供數百億的貸款,澳洲加入這個多邊銀行是正確的。”他告訴十號台。
 
何基說亞投行將提供亞洲地區經濟發展所需的基礎設施,“這些最後都將有利於澳洲”。
 
如果澳洲在3月31日限期前簽署,就能成為亞投行的創始國成員。艾伯特說有待解決的關鍵問題包括,董事會有權干涉重大投資決策、沒有一個國家可以控制銀行。他說澳洲明白亞太地區急需基礎設施投資,在2014年的G20峰會期間就已經將此視為首要問題。
 
何基說這個地區未來10年的基礎設施缺口將達到8萬億左右。艾伯特說與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等其他重點多邊機構合作可使新銀行在解決基礎設施需求和促進地區經濟發展方面發揮有價值的作用。
 
貿易部長羅柏(Andrew Robb)稱澳洲加入亞投行是必要的。他說改善基礎設施將有助於驅動亞太國家的發展和需求,將為澳洲帶來更強大的貿易和投資前景。
 
早前,農業部長喬伊斯(Barnaby Joyce)暗示有些問題還要解決,他要拭目以待。
 
澳洲金融部長科曼(Mathias Cormann)3月27日在中國與中國代表樓繼偉見面,他說他與其他澳洲領導人正就亞投行的相關問題和中國當局進行有建設性的磋商。
 
瀏覽居外【名家專欄】欄目之澳大利亞,了解澳大利亞房產投資獨家專業解讀。

你在澳洲的年收入適合在悉尼哪一區購房?

據新聞有限公司網站報道,什麼東西有5位數字,而且能購買一輛豪華跑車?這聽起來像是笑話的引子,但答案可不是鬧著玩的──悉尼平均家庭年收入與輕松承受中等價位房子所需賺取的稅前收入存在著7.2699萬元的差距。

金融數據對比網站Finder.com.au顯示,如果一個家庭要在悉尼購買74.5萬澳元的中等價位房子,就需要每年賺取15.549萬澳元,從而避免把超過29%的收入用於還房貸上。這是銀行一般規定放貸規定。

然而,悉尼家庭每年平均稅前收入僅為8.25萬澳元。這就是說潛在購買者購買中等價格房子還差7.2萬元。上述數據假設購房繳納10%首付以及采用30年期可變動利率。

網站女發言人哈欽森(Michelle Hutchison )表示,購買東區部分中間價格房子的收入需求推高了總體數據,令差距顯得嚇人。“如果要在悉尼最昂貴的區域Point Piper買房,購房者的淨年收入必須在160澳萬元以上。因為該區房屋中位價為780萬澳元。”哈欽森說。

派珀角(Point Piper)是悉尼──甚至全澳洲房價最高的地方

查看更多悉尼精品房源

Point Piper也許是一個極端的例子,但即使在Strathfield和Parramatta等區域購買中間價格公寓,許多悉尼人也會感到負擔不起。數據顯示,Strathfield公寓中位價為63.1萬澳元,那麼購房者的年收入需要在13.16萬澳元以上。Parramatta公寓中位價為50萬澳元,購房者也需要具備10.43萬澳元的年收入。

哈欽森表示,願意把超過1/3收入用於住房開支的家庭可選擇在稍貴一點的地區購房。但這個選項已變得越來越困難,因為銀行在貸款問題上承受著更多受監管的壓力。

隨著悉尼購房成本大漲導致許多買家難以涉足澳洲房地產市場,有一些買家卻選擇另辟蹊徑。首次置業者庫索夫婦(Cuozzo)來自Rhodes,他們決定購買位於Woolooware灣Bluestone房地產開發項目樓花。因為樓花尚有1年才完工,等同於他們有多一年的時間存錢。

瀏覽居外【名家專欄】欄目之澳大利亞,了解澳大利亞房產投資獨家專業解讀。